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1

過去的日子裏總盼望着放假,現在終於迎來了暑假,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回家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好好看看我的老爸老媽,而且吃着媽媽做的飯菜,心裏感覺暖暖的。同樣我和同學們一樣憧憬着暑假的美好的生活。

在家休息了幾天,見到了小時候的玩伴,大家還像以前一樣說說笑笑,聚到一起天南地北的胡侃,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天真無邪的童年,那是有數不盡的毫無理由的歡樂。在暑假裏,我瞭解到老人的生活現狀,家鄉有很多迫於生計的要求,就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家裏留下了老人和孩童,老人本身生活不方便,還要照顧小孩子。尤其是那些的孤寡老人,值得一提的事,就是我和同學們去了一家養老院。

有一天,我就和幾個同學去了縣城的一所養老機構,那裏的老人大多是五六十歲,他們中的有些人有子女,也有的沒有,他們的子女大多在外地,有的時候好幾年都不能回家看看,所以他們的命運和大多數老人一樣,就住在了養老院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養老機構。上午十點,我和同學們約好在縣城的一個地方碰頭,順便也買了一些水果和花朵,準備去往那裏,過了有十分鐘,我們幾個就來到了養老院的大門外,大門上赫然寫着xx養老院。

我們幾個相互看了幾眼就相約而同地走了進去,引入眼簾的是幾個柳樹,柳樹下安放着幾臺鍛身器材,有拉缸、單槓等等,我們幾個邊走邊看,不久就來到了一個大房子,裏邊隱約地可以看見碗筷還有板凳,可以斷定這是老人吃飯的地方,這時一位老大爺就從那走了出來,我們面帶笑意地打了招呼,當我們瞭解到他就是這所養老院的院長,我們就說明了我們的來意,院長很客氣地給我們倒水,院長很和藹可親,聊了幾句,一位阿姨就領着我們幾個來到了老人們的居所。

走進裏屋,一位老人就坐在一邊看電視,他坐着輪椅。當我走進他的時候,我喊了一聲:大爺,你好啊,最近生活還好吧?過了一會,他伸手掏包,一看竟是糖果,還遞給我一些,我回絕了。

看到他們的動作,我的鼻子酸酸的。然後阿姨又領着我們看望了另外一些老人,有些老太太拄着柺杖走到了門口,兩眼望着我們,我趕緊的跑到她身旁,攙扶着她,老太太很感激,說:“孩子們,你們很長時間沒來了,想你們了。”原來縣城的高中每一年都會來看他們幾次。後來我們說了幾句就走了。

回到家後想了好久,這也算是我在暑假所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吧。祝願我們的老人們晚年幸福快樂。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2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爲加強我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選擇去了鎮裏的敬老院看望並照顧那裏的孤寡老人。

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棲息之所,而此刻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們也主動進去敬老院。裏面有許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驕傲和讓人敬佩的職業,他們選擇敬老院,有的是因爲子女工作忙,沒人****天而感覺生活寂寞;有的是因爲在那裏與同齡人朝夕相處,擁有共同的興趣,相近的人生觀念和相似的人生態度,讓他們更能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生活樂趣。

老人們一看到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着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景,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期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景,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忙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

老人們都感慨的說,同學的到來爲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樂趣,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蘊涵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學校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

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我就跟着那裏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齊幫忙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這時我主動給老人餵飯,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大多數老人在那裏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鍊身體,所以,老人們在那裏能夠算是晚年安康了!

在這實踐過程中,我不僅僅爲老人們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經常和他們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此進一步增進感情。經過與老人們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後輩的期望。

那些曾幾何時擁有我們同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也年輕過,我回家的時候和過來的時候擁有着兩種截然不一樣的心境。同樣,在敬老院裏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回憶!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3

爲了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關懷和溫暖,讓他們感受到人間溫情,我們小組做了很長時間的前期準備工作。從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會到多次往返聯繫xx敬老院負責人,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我們制定了完善的活動計劃,明確了項目內容,細化了項目分工。委派小組成員聯絡院方負責人並多次實地踩點,熟悉路線和環境,協商活動細節,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爲後續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到了xx敬老院後,我們爲志願者和老人們安排了一個小型見面會,敬老院負責人向我們簡略介紹了敬老院的各項情況並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我們按照事先的活動方案,明確各位志願者的分工,讓他們發揮各自的專長展開勞動。並由專人負責懸掛本次活動主題的宣傳橫幅。

一部分細心且精通xx方言的志願者被安排與老人們聊天。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其中實際上蘊含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在xx敬老院裏,各個上了年齡的老爺爺、老奶奶們,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也像如今的我們一樣,滿腔熱誠,擁有報效祖國,服務國家社會人民的遠大志向,並在他們青春依在的時候,爲建設祖國,建設家園奉獻出自己寶貴的青春,拋灑自己滿腔的熱血,流盡自己辛勞的汗水。

每個爲祖國、爲社會、爲人民作出過貢獻的人們都值得我們尊重,我們應該好好尊敬他們,給他們以關懷、愛護,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曾經爲建設祖國而作出的努力沒有白費。其實老人啊,不是需要多麼豐富的物質、多麼舒服的享受,他們想要的是能夠受到別人的尊敬,能夠有人與他們交流,沒有那種人到老年就有的那種日落西山的寂寞、失落感,所以多與他們聊聊天,反而是給予他們最大的關懷。

雖然他們面對坎坷的人生總是一笑而過,但從他們的言語中,我真正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一路走來有着太多的悲歡離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們已經很累了,他們需要休息,但更多的是關愛,是大家的愛。有幾個女生還主動幫老人修剪指甲。一部分力氣大、活躍好動、勞動熱情極度高漲的志願者被安排搬運雜物,打掃衛生,修理樹枝,擦窗戶,他們忙的不亦樂乎。大家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xx敬老院的生活和活動中去了。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4

今天從敬老院回來,回想一天的經歷,有很多感慨。雖然沒有給老人們什麼有價值東西,但是我相信我的祝福也會給他們帶去一份溫暖。今天我們早上7:30去到老人院幫手了擦窗戶和老人們聊天,然後我們又幫他們打掃衛生,雖然室內老人們已經打掃的乾乾淨淨,但是我們爲了現出自己的愛心主動地幫助他們,問寒問暖,老人們十分感動。

這次敬老院的經歷是我想到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如果我們把更多的微不足道集結起來,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希望我們不要忘記這些生活在角落裏的老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關注一下他們。我們也都是有父母的人,總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去。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老了,身邊沒有兒女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換位思考一下,也許更多的人可以體會到那些老人的悲涼了。

希望大家可以去關心一下那些老人,只要一聲問候,一點關心足矣。

10月28日週六上午7點半,我們20名志願者一起去了雅戈爾敬老院看望哪裏的老人,和老爺爺奶奶們聊聊天,唱唱歌。第一次去,發現那裏的空間很大,環境很乾淨整潔,想來老人們的生活環境一定也很好。

我和三個同伴活動在六樓。走在過道上,很安靜。敬老院活動感想。路過幾個休息區,有三兩個老人坐在椅子上或閉眼養神,或望着虛空發呆。那時忽然感覺敬老院很大那是因爲空曠,安靜那是因爲寂寥,呆坐那是因爲空虛。

一位奶奶告訴我,在哪裏吃了睡,睡了吃,還能幹什麼。一時間,我有種心酸的感覺,同時更爲自己此次的活動目的有了深一層的感悟。我覺得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溫暖點老人的心,更能提升自己的心靈感悟和道德境界,具有非凡的意義,值得我們堅持活動下去。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5

其實我在小時候是由奶奶帶大的,所以我也習慣和這些老人們接觸,但我卻沒有什麼機會去回報她。所以能來看看這些老人們,我自己也是感覺非常的期待!

但是真正來到了敬老院,我才感受到這些老人在這裏的生活是多麼的寂寞,雖然只是簡單表演和聊天他們卻全都出來觀看捧場,還在表演結束後熱烈的鼓掌。而那些不好起身的老人,雖然沒法參加,但也有隊員去專門陪伴。這次的敬老院之行,雖然我們準備的還比較簡單,但也同樣給老人們帶來了歡樂。看着他們的一張張笑臉,我又想起了以前奶奶在的時候。

爲了紀念這次的敬老院之行的收穫,我寫下了這份心得體會,希望我在今後也不要忘了現在的這種心情,在將來也要好好的孝敬父母們。我的心得體會如下:

我們坐車很久又走了一段路纔到達xxx敬老院,不得不說這裏的選址確實非常的偏僻,也管不得我也沒通說過這裏。但偏僻也是有偏僻的好處,起碼在這裏可以住的非常的安靜,能在喧譁的城市中找到一個安靜的住所。可雖然這麼說,但其實在真正的進去之後,我們才知道這裏的老人們,雖然生活的非常安靜,但其實內心還是非常渴望在生活中能夠熱鬧一些,工作總結多一些生活的驚喜,而我們就是爲了這些而來的!

後來我們還參加了敬老院的勞動服務,又是掃地又是擦洗,還有人專門去組織活動。作爲男生組,我的任務自然是打掃。但就算是打掃,我也能看見很多的老人們在院子裏談天說地,看到我還熱情的叫我一起來說說話。在和他們陪伴在一起的時光,我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和奶奶在小院裏的生活,而他們也非常的喜歡我,給我說了好多他們在年輕時候的故事。

到了最後,我們要離開了,雖然我們這次的目的是來服務老人,但實際上,我們也得到了老人的鼓勵。老人們的經驗和故事,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那個時代的體驗。我們雙方心心相惜,可卻不得不暫時離別。在離開時,我再次回頭看了看這裏,我想我已經記下了這裏的位置,我一定會再次回來的。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6

寒假我和社區裏的幾個同學一起去了敬老院。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選擇敬老院,因爲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爲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走進大門一位熱心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還一邊給我們講解敬老院的概況。阿姨向我們講解到:敬老院裏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癡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癡呆症,同學們也耐着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俱,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爲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老人家在這裏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子裏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時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這裏也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我們慰問到一個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來,很是傷心難過。我們耐心的和她聊天,聽老婆婆說她把她的退休養老金都給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這裏來,而且很少來看望她。有一位同學和她說“我們都是您的子女。”並給她表演節目,直到老婆婆破涕爲笑,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我心中有點酸酸的,老人們畢竟還是孤獨的,他們的.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開心的了。他們需要關心,愛護,敬老院的設施好並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會上的一些關注。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像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若爲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在黑暗中悄然逝去……

一次敬老院的慰問,使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侷限訪問了那些老人年輕時的點點滴滴。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創造的財富,異常珍貴。

當我們老的時候,是否可能這些老人,是否又能過的比他們幸福呢?這一切都是問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把握。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也成爲歷史的功臣,成爲新中國歷史長流中璀璨的一個顆心。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7

我們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地點是敬老院,因爲平常要上課,所以我們約定是放假的時間去進行這樣的社會實踐。我們幾個人到敬老院的時候,院裏的工作人員很熱情的招呼了我們,我們把手上帶的禮物都分發給敬老院的老人們,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們頓時也覺得很開心,覺得這次的活動是很意義的。

之後我們就分組分別的去看望那些生病了的,年紀大點的已經不走隨時下牀走動的老人。我和其中的一個同學,是去看望生病的老人。進去的時候,那位爺爺正在休息,瘦弱的身體躺在牀上竟然只佔據牀的三分之一,枯瘦的手上插着細細的針管,藥水順着管子流入爺爺的身體裏,飽經風霜的年邁的臉上,此時也僅僅的皺着眉頭,好像正在經歷化不開的痛苦,看着這樣的場景,我的心裏真的很不是滋味,心裏充滿着酸楚,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是該走還是該留下來。

在我們躊躇的時候,病牀上的老爺爺醒了,睜開渾濁的眼睛看向我們,好像在詢問我們是誰,我們就立馬過去,禮貌的跟爺爺問好,詢問爺爺的身體情況,知道我們是特意來看望他的時候,他很開心,顫巍巍的想要站起身子跟我們說話,我們兩個人將他扶起來半靠在牀上,三個人坐着一塊聊天,我們給爺爺表演節目,唱歌、講我們在學校裏發生的一些趣事,逗得爺爺開懷大笑,看到爺爺的笑臉我們也很滿足。

時間過得很快,到了我們要離開的時候,我知道爺爺很捨不得我們,我答應他以後放假都會來看望他的時候,他明顯的高興了。我回家的路上想了很多,覺得這次的活動真的很有意義,現在的年輕人都在忙着生活忙着工作,陪在老人身邊的時間很少,那些老人還是會感覺到孤獨的,我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伴他們,關愛他們,讓他們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8

寒假裏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剛剛走進敬老院,我們什麼都不知道。這時,我們便找到了一位清潔工人,說明我們的來意後,他便笑了起來,連連誇我們有愛心,然後就匆匆的領着我們來到了老人們生活的地方,而且還將我們領進了一位他最熟悉的老奶奶的房間中。

剛進房間,我們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那是一股花香,一股桂花的清香。隨後,清潔工人又告訴我們,這位奶奶姓張,今年已經76歲高齡了。然後,他又向老人說明了來意,說完便走了。

看到老人後,我們便親熱地叫了她一聲"張奶奶!”她也開心地應了一聲。

張奶奶要我們坐下,還準備給我們倒茶,我們卻異口同聲說“不用了!”是啊!我們是來幫老人解憂的,而不是來爲她添負擔的。

然後,我們就和她聊天、談心,只到我們要走的時候,他還依依不捨的抓住了我們的手說:“你們以後一定還要再來喲!”嗯嗯嗯,我們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可能這句話並不是只正對她自己一個人,而是針對敬老院裏的老人吧!

我覺得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需要人們關注和關愛的人,往往這些人的生活總是空虛的,那是因爲很少會有人去看他們,她們很寂寞!

可能這些老人的孩子有些已經升官發財了,他們卻忘記了還活在社會那些基層的父母,這些人真該好好反省了。應該用心想想,如果自己老了也像這樣的活,哪——該怎麼辦啊?

這短短的寒假實踐我碰過壁,受過累,流過汗,但是我卻成長了。實踐中瞭解社會,讓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道的知識,也打開了視野,長了見識,爲我以後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想,作爲一名中學生來說,建立自身的十年發展計劃已迫在眉睫。這次親身體驗讓我有了深刻感觸,這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一生寶貴的財富。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9

在許多人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們也主動進去敬老院。裏面有許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驕傲和讓人敬佩的職業,如:軍人、教師、幹部等!他們選擇敬老院,有的是因爲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而感覺生活寂寞;有的是因爲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處,擁有共同的興趣,相近的人生觀念和相似的人生態度,讓他們更能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生活樂趣。拒老人進入敬老院時辦理的手續來看,有50%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纔來到敬老院,在這裏有專門的人手負責照顧他們,他們的飲食都是根據老人們的需要,並且每個人每月還有一定的補助金!

每週日的下午,老人們都會聚集到敬老院內的一個禮堂裏,並且有代表到臺上提出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以及老人們的需要,且在某段時間內發放老人們的生活必須品,還將老人們所喜愛的菜列出,再投票決定本週的菜譜,在此同時,發放生活費!

老人們一看到冒着寒冷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着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況,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希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與我分享自己當年的“金戈鐵馬萬戶候”的戰爭歲月,還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們都感慨的說,正是國家的各種福利和黨的政策才能像今天這樣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學的到來爲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樂趣,我並沒有因爲寒冷的天氣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熱情,因爲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蘊涵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蹟是如此的着迷,我還又跑到外面的小賣部給老人買東西,雖然來的時候給老人們帶來了些水果、點心,可那些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錢爲老人買東西來表達我的心意,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間並且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我就跟着那裏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這時我主動給老人餵飯,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大多數老人在這裏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鍊身體,因此,老人們在這裏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

在這實踐過程中,我不僅爲老人們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經常和他們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此進一步增進感情。通過與老人們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後輩的希望…

在活動中有一位老人給我印象很深刻,我叫他xx爺爺,是名老紅軍,我來到這位老人的房間,等候在門口的阿姨去和老人說了聲,我便健步迎上去用雙手攙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紹:“我是一名高中生,今天來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齡的他,慈眉善目,顯得十分和藹可親。他笑着說:“好!好!”並點頭歡迎,在房間我仔細打量一番,在牀的旁邊有個寫字檯,上面擺着幾個水杯,牆壁上掛着一副“xx”的行書字,字體顯得蒼勁有力,落款有點模糊不清了,靠近門口有一張舊的滕椅,估計老人平時常坐的,我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聽着老人跟我講他過去的故事。當我們說起長征的事時,老人眼裏泛出了淚花你他說:“過去的長征很艱苦啊!現在年輕人還沒有經歷過這樣艱苦的鍛鍊。”老人爲自己是xx而感到驕傲。他說:“如果沒有xx就沒有現在的中國,就沒有可以讓老人安度晚年的國和家。”老人說完後,我不禁從心裏感到敬佩。當我問老人作爲xx認爲當時長征最重要的是什麼?時,使我驚訝的是:老人居然毫不猶豫的說了四條:不怕犧牲;艱苦奮鬥;官兵團結;關心羣衆!…就這樣和老人聊了好幾個小時!

那些曾幾何時擁有我們同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也年輕過,我回家的時候和過來的時候擁有着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同樣,在敬老院裏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回憶!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10

今天早上八點半,我們實驗小學的所有五年級學生,在各班老師和一些學校領導的帶領下,來到榮成鎮敬老院,向老人表示敬意。

我們浩浩蕩蕩的隊伍走了大約九英里,來到榮成鎮的養老院。位於五星村,風景宜人,空氣清新。這是一個居住和養老的好地方。走進養老院,迎接你的是小操場兩邊的一排排長椅,上面坐着一位60多歲的老人。他們臉上帶着親切的微笑歡迎我們。他們有的是瞎子,有的是聾子,有的是腿腳不靈便.我覺得他們這樣的衰老是歲月留下的無情痕跡。但現在他們有了安度晚年的好地方,我爲他們高興。

活動開始了。首先,我們敬愛的程主席上臺講話,字字句句地表達了他對老人的關愛。接下來學生代表發言,標準的普通話,清脆的嗓音,深情的深情贏得了觀衆的掌聲。我去每個班給爺爺奶奶送禮物。一些學生帶了蛋糕,一些拿出了水果,一些人給了手套來禦寒.雖然禮物不重,但充滿了我們的愛。同時,董主任還代表學校給養老院老人發放了1000元慰問金。

現在是表演節目的時候了。首先我和幾個同學上臺表揚《寫給老人的詩歌》。這時候我心裏澎湃,激動不已。然後505班的同學都唱了《外婆的澎湖灣》,他們優美的歌聲贏得了觀衆陣陣掌聲。然後503班的兩個同學表演了相聲《手指頭》。之後王若瑄在我們班表演了二胡《賽馬》。悠長而委婉的鋼琴聲似乎讓老人想起了難忘的往事。最精彩的是幾個同學表演的拉丁舞,比如506班的方旋,節奏像詩一樣。他們用長眉,妙目,手指,腰;腰部用百褶裙;用她旋轉的舞步。有時它像輕雲一樣慢慢移動,有時它像旋風一樣猛烈地轉動.這讓我們瘋狂。最後,校長髮表了講話,感謝我們實驗小學的老師和學生對老人的關心。

通過這次活動,我瞭解到尊老愛老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道德價值觀的體現。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既是責任,也是義務。祝天下老人在我們的照顧下,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高中生敬老院實踐心得11

8月3日上午,我和吳哲浩、夏浩宇、王振宇一起去了養老院。我們帶了很多食物,分發給爺爺奶奶。我們還幫養老院撿樹葉拔草。

爸爸媽媽把我們送到養老院,先回去了。我們把帶來的食物分發給老人。看到幾個老人站在一起聊天,我就拿了一袋犁頭走過去。來到一位老人面前,遞給他一個梨,說道:“爺爺,這是給你的。很甜!”爺爺高興地接過來,親切地說:“謝謝你的梨。小姑娘真漂亮!”爺爺說着,旁邊的同伴也點頭贊成。聽完誇獎我的臉變紅了,我害羞的跑到一邊繼續分東西。

我遇到了另一個爺爺,他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把梨給他,他第一次拒絕,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拒絕。他對我說:“你自己留着吧。爺爺太老了,咬不了牙。不要糟蹋好東西。”當我拍拍額頭時,我責怪我的粗心。我趕緊跑到下一個朋友身邊,拿了兩個大香蕉塞進爺爺懷裏。爺爺沒說什麼我就跑了。

我也看到一個老人在走路,但是一點點走要花很長時間,每走幾步就要停下來休息一下。看到老人拼命掙扎,我趕緊去扶他。“爺爺,我陪你走一會兒。”老人微笑着點頭。我和爺爺來回走了十幾分鍾,然後幫他坐在石凳上讓他休息。

看到朋友去拔草,趕緊對爺爺說:“都去拔草了。我會幫助他們的,爺爺。”看到老人說好,我趕緊去接他們。

我們在門口的大草坪上撿垃圾和雜草。我負責把枯葉全部撿起來,收集到樹下,讓它們腐爛後給土壤增加肥力和養分,讓樹長得更快更好。

我們要走的時候,老人和老太太來給我們送行,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很開心。今天做了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下次有機會一定會再去拜訪這些可愛的老人。

我們應該關心老人,有時間多陪陪他們,不要讓他們總是那麼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