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4W 次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生物教學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1

生物課雖然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但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難以引起學生重視,認爲生物課是一門“副課”學不學無所謂,這給我們生物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生物課應該怎樣上?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

一、創設愉悅課堂,讓生物課堂變成快樂的海洋。

馬克思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勞和痛楚”。教師用愛心創造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減輕了學生心理上的負擔,學習將變得輕鬆愉快。現代學生觀認爲: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是有獨立人格的人;是獨特和發展的人。因此,在數學教育教學中,不能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應該有情感的溝通,只有尊重學生,激發興趣,充分開發利用學生的智能和潛力,才能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

學習人的生殖系統的時候,要比賽誰可以更快的對着課件講出各個器官的名稱來;例如講授《計劃生育》的時候,我並不拘泥於書本的繁雜數據,反而設置了遊戲《報紙-地球》來感受人口劇增帶來的壓力,還通過自己家庭三代以來人口的增長統計來感受全世界人口增加的迅速……

二、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教學中

有人說:“激情是生命的亮點,更是學習動力的源泉”。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用自己飽滿的精神狀態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儘量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和諧、平等、活躍充滿生氣的課堂氣氛。一節課如果老師的情緒低落,學生的學習激情就不會高漲。上課前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用你的激情去感染學生,教書是一門語言藝術、表演藝術。教師要使自己的語言合乎學生的理解水平,對待不同年齡的學生,教師的語言結構、語氣輕重等都對教學效果起重要作用。尤其是生物課研究的對象都是有生命的,所以生物學的特色語言,即言詞語言和體態語言,就顯得十分重要了,運用生動形象的藝術語言,並通過表情、手勢等簡單明快的體態語言相配合,使聲、形、情有機的融爲一體調動學生多種感覺器官,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濃厚興趣,還可以轉化學生記憶生物學知識和理解生物學原理等知識,是一種強力的催化劑從而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

三、加強實驗教學

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觀察和實驗是研究生物和學習的基本方法之一,實驗最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實驗課上要讓學生做到亂中有序。課改後的生物書每冊都有學生實驗十幾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應正常安排實驗課,甚至條件不允許時創造條件也要上。

四、充分利用配套的教學資源拓展教學深度。

人教版的生物教材中增加了許多生物插圖,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這一主陣地,在教學中我們經常苦於尋找培養學生能力的素材,其實教材本身就有許多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的素材,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課本的資料分析、插圖來解決實際問題。

負責研發新教材的“課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課程研究開發中心”的老師學者們還煞費苦心的開發了教學內容相匹配的視頻資源,這部分的內容是每一節課學生最感興趣的,因此必須要把握好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來觀看,要帶着問題或者思考去看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語言等多種感覺器官。

生物學科其實是一門趣味性極強的科目,爲我們生物老師提供了足夠的發揮空間,我們有必要通過不懈努力讓學生真正的喜歡它,學好它。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2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指定的教學目標。下面從初中生物課角度,談談如何提高有效教學。

一、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1、創設的問題要有現實性。生物是一門與實際聯繫緊密的學科,因此在創設問題時應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在學習”關注食品安全“時,讓學生把自己平時吃的零食(帶包裝)帶到課堂上來,讓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如何注意食品安全,互相補充,收穫頗多。

2、創設的問題要有思考性。生物教師應爲本學科知識的思考者,並在問題的提出中給學生提供適當的思考空間,問題應有思考的價值

3、創設的問題應有針對性。問題應緊扣有關的學習內容,要當行則行,當止則止。

4、創設的問題應有挑戰性。要讓學生的思維經受來自問題的挑戰,可以適當提出一些先進的生物技術和高端的生物學科技。使學生”跳一跳拘得到“。

5、創設的問題應有趣味性。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催化劑“,當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後就會自主的進行學習。教師將問題置於有趣的情境中,要把學生對生物學的零散的好奇心轉化爲學習興趣的動力,使學生好學、愛學。

二、組織有效的生物學探究活動

1、創設良好的生物學探究情境。探究應是與目前的生物學知識內容和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就近取材,有可操作性。

2、靈活採用探究的形式。生物學的探究活動一般有:獨立探究,臨時自願組合探究,既定小組合作探究,大班集體探究等。教師應根據要探究的主題,靈活採用。

3、熱情地參與學生的探究。教師不可袖手旁觀,應主動參與,熱情引導,親身體驗。

4、促進學生在探究中的互動與交流。在探究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啓發、設置情景問題、營造認知衝突等策略,來促進學生互動與交流。

5、寬容與欣賞學生的探究過程和結果。不要挫傷學生的生物學探究的積極性,時刻鼓勵。

三、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中,教師首先要明確提出的問題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其次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至少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合作成員的分工要明確;

(2)、要建立合作機制;

(3)、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適時引導。

四、捕捉有效的生成資源

目前,追求互動生成的教學課堂已成爲生物新課標課改教師的教學追求,”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生成過程“,生物教師應敏銳地捕捉到這些”意外通道“的”美麗的風景“。生成過多必然影響預設目標的實現,不少有生物學價值的生成又可能是對預設的背離、反叛、否定,還有一些是隨機的偶發的神來之筆。那些沒有思考而生成的內容應被教師視爲無效的泡沫。教師應根據預設與生成的辨證關係,站在生物學知識的高度,儘量捕捉有效的生成,避開無效的生成。

五、運用有效的課堂評價

有效的課堂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利於教師改進教學。

1、評價的原則應是客觀公正。對那些有錯但又蘊涵創新思維的想法,在指出不足時,應再給予鼓勵。這樣,學生的熱情和創新的火花才能較好的發展。

2、教師應錘鍊課堂的評價語言。

(1)語言要準確,不能模糊;

(2)語言要生動並且豐富;

(3)語言要嚴謹但又不失幽默;

(4)評價的語言要中聽但更要中用;

(5)語言獨特但又不乏創新。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3

隨着初中教學有很大變化。表現在從原來的三本教材改爲現在的六本教材,從原來的12個生物實驗改爲現在的二十幾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入,目前生物個實驗。從教材內容上看,不但增加了生物學基本知識,同時增加了高新的生物工程知識,以及探究性學習等內容。因此,我們明顯地感覺到教學任務重了,複習時間少了。因此以往那種全面敘述講解,反覆複習訓練講評等等這些過程已經受到了時間的限制,已不再適應目前教學的要求。因此許多初三生物學教學的教師都共同的感覺到了教學的不習慣,認爲時間不夠用,練習做少了,複習過程不再允許反覆講解,總感到不放心。應該怎麼辦?下面就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認識,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分析

生物的6本教材在複習中實際只可以切割成六個知識大塊,具體是:

1.分子與細胞:包括原生質成分細胞結構和增殖。

2.生物代謝和調節:包括動植物代謝、動植物生命活動調節,內環境及穩態調節、免疫。

3.生殖發育與遺傳變異:包括生殖與動植物胚發育,dna與基因,4大遺傳規律與伴性遺傳,生物三種可遺傳變異和應用。

4.生物進化與生態:包括新進化論內容和應用,生態類型結構功能和特點以及調節和保護。

5.現代生物科技:包大四頭生物工程內容和應用。

6.二十二個配套試驗:包括原理操作、技術設計和結論。這些知識版塊是以後專題複習的主要依據。

二、高三年生物教學和複習安排

目前各校教學進度安排有二種方式。一種是一邊複習一邊結合選修本教材講授,一竿子插到底。這種安排的優點是:能清晰地結合知識板塊,有較強的知識系統性,而且省時間不重複。但缺點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對新老知識認識度有很大差異,尤其是程度較差或一般程度的學生對新舊知識的銜接非常勉強,容易形成夾生飯,其形成的知識系統不能有自己的獨立體會和串聯,因此出現較多的邊找書本知識邊做練習的現象。另一種進度是先講授選修本教材內容再接部就班順序複習總複習。這種進度的缺點是有一定的複習重複,複習花時略多,顯得緊張。但優點是符合教師教學習慣和學生的知識掌握習慣。在基本知識有一定熟悉情況下,教師的板塊複習串聯比較易於啓發學生的思維,全面體會總結知識系統,因此更易於知識系統化。我更贊同這一種進度,因爲根據現在高考趨向,知識不是老師灌出來的,而更應該是學生學出來的。必須有學生自己悟出來的東西。採用這種進度的時間安排應是這樣的:總時間約36周。

選修本花10周時間完成授課和一次複習。而總複習一般花四輪:

第一輪是單元複習:抓單元過關,配套單元練習。花12周時間。

第二輪是知識聯繫:主要針對上下聯繫的知識的銜接和串聯(如:減數分裂與遺傳,動物代謝與穩態)配套綜合練習。花4周時間。

第三輪是專題複習:主要知識板塊複習形成知識網絡,目的是知識系統化。配套專題練習。約花6周時間。

第四輪是缺漏複習。主要針對練習中的出現共性缺漏進行知識重現重點補漏。配套練習模擬練習,花4周時間。

三、教學與複習方法要求

平常講課與總複習必須是兩碼事,他們有不同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達到不同的教學目的。

(一)教學方面

教學原則是講清概念和原理,分析現象和結果,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內涵,因此必須富於啓迪,善於尋找知識點本質所在。必須克服面面俱到講到根根底底不留一點餘地,節節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要求講道理,要求精練地表達知識本質清晰而簡練能表達本質的課堂板書。我認爲課堂必須有懸念,必須有學生思維的時間和內容。聽出的東西和悟出的東西有明顯差別。一包到底包出來的學生一定是不會思維的笨學生,不想思維的懶學生。

比如:講授有絲分裂,老師講清同期概念,各時期細胞整體變化特點就已足夠了,讓學生通過識圖繪圖悟出染色體變化規律,這樣才能得出他們自己的思維結論,沒有必要老師清清楚楚總結出來。再比講授七大細胞器我們可以通過形態結構成分、類型、功能存在等方面列出一張表,讓學生來填表比較,就能成爲學生自己的知識。沒有必要老師列表。

(二)複習方面

複習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總結和記憶。因此主要在於如何形成簡煉的知識網絡。目的在於在今後應用中,解題中尋找知識根源和依據,使學生能以基本知識爲依據掌握解題和應用方法。因此必須克服總複習變成授課的重複。因此複習不是反覆講解知識過程,而是明確告知學生有哪些知識點,必須記哪些東西,必須懂哪些東西。板書語言都必須肯定而又明確。複習必須是總結式複習,不能是敘述式複習。

比如複式植物代謝:明確告知原理是原生質成分更新過程,知識記憶有2種吸水方式(包括2種吸水原理,2種不同細胞結構條件,2種不同吸水結果)。再如:礦質代謝,明確告知知識點是1個概念(礦質),1種吸收形式(離子),1個特點(選擇吸收),2種表現[2無關(濃度、吸水),2有關(呼吸、載體)]。

只有明確告知,簡練總結,才能使學生知道,知識有哪些?我掌握了哪些,記住了哪些,還有哪些未理解,未記憶。

因此,總複習尤其第一輪複習必須以利於學生記憶和明確知識缺陷之所在爲目的,提倡總結式複習方法。

四、關於配套練習

生物教學過程中要克服沒練習沒作業的現象,但更要克服練習過多過濫的現象。

教學過程課本練習要完成要講評,但更必須有教師設計的利於啓發學生思維的少量作業。比如剛纔說的:讓學生繪製分裂圖,總結染色體變化規律,比較細胞器官差異這些都是富於啓發的作業,有助學生對知識理解和記憶。

複習過程中必須有配套練習不能缺少。但練習題目要精選,練習量不能過多。不要一整本一整本地照抄照做,相似或相同題目這本有那本也有反覆出現,這只是浪費學生時間和精力,而且會養成學生的馬虎習慣。因此高三老師必須有自己自編自匯的練習。

練習要完成,講評更重要。講評不能僅僅對答案搞形式,重要的一節練習,三節講評不嫌多。講評既講正確答案也講錯誤答案,講正確的知識依據,也講錯誤的知識依據,每一道題目都必須尋找答題的知識依據和題目告知條件的切入點,讓學生學會分析掌握基本解題方法。因此切忌練習過多過濫,必須舉一反三,堅決反對題海戰術。

五、關於學科配合

現在生物屬於綜合科。學生的學習是緊張的,時間是有限的。作爲生物教師必須客觀地認識到在高考中的地位和分量,必須同命運共呼吸,要有全局觀點,一科好一些另一科就可能差一點這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因此生科教師僅能完成我們必須完成的教學工作,不要過分爭時間。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控制學生的練習量,提高練習質量,提高複習效率,爭取儘量多一些在課堂時間裏完成練習。複習不能趕進度,最忌諱的就是搞成夾生飯。

六、關於生物實驗

實驗題目會考必考,對於實驗必須專題複習。

目前來講還未發現原原本本的課本實驗作爲高考試題,而且高考是考試驗不是動手做實驗,因此,根據我們目前條件,對課本實驗有條件儘量做,沒條件看來可以不做。但必須讀和講,講清原理和設計,講清技能的要點,講清方法和結果。複習中更重要的是總結中學生物實驗的技能和方法。我感覺到目前實驗複習主要是結合課本實驗內容,總結以下兩方面:

1.實驗基本技術

(1)玻片標本的製作技術:包括塗片製作法,壓片製作法,裝片製作法。

(2)顯微鏡使用技術:包括對光、對焦、高低倍轉換、物象識別、倍數計算。

(3)紙層析法技術:包括制樣、濾紙製作、點樣、層析。

(4)比色法技術:糖、眙、旦顯色步驟和過程。

(5)設置對照:單因子變量。

(6)恆溫技術:包括恆溫箱冰浴。

(7)研磨過濾技術。

2.實驗研究採用方法

(1)顯微鏡觀察法;

(2)分類法;

(3)等組實驗法;

(4)觀色法;

(5)雜交試驗法;

(6)化學分析法;

(7)理論分析法:(向光性條)。

以上主要講究技術要點,便於答題,瞭解這些實驗方法便於試驗設計。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4

通過三天有序的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使我對這次課程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

經過這次的初中生物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總的說來通過緊張而又認真的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可概括爲以下幾點:

1.課改必須更新教師觀念隨着新課標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爲中心”到“以學生爲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

2 .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初中生物新課標的大致內容。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初中生物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爲初中生物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對於新增的大部分內容應在最短的時間裏把它們拾起來,不僅要弄清,更要弄透。對於一個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爲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爲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對於未曾變動的舊的知識點,新課標有所變化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新增內容,哪些是必須掌握內容,哪些是選講內容,對於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麼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做到面對新教材中的新內容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於面對新問題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初中生物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各模塊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繫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對於必講內容,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生物新課程的改革是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爲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爲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爲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培訓使我明白了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善於積累、善於觀察和學習;善於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善於控制自身的情緒;善於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同時我還懂得了生物的`興趣性、啓發性等教學原則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5

經過積極緊張地準備,我的公開課終於順利開展。但上完課後,心裏卻沒有完全鬆懈下來的舒服感,總覺得一堂精心設計的課怎能出現這樣的效果。現將此刻的感受表達出來,希望對以後的課堂能有幫助。

1、課堂氣氛總是無法調動起來。

我是以身邊常見的尿毒症引入的,本以爲學生應該非常熟悉,當我提問時,同學們應該七嘴八舌,課堂應該很熱鬧;但事實是隻有個別同學說話,其他同學無動於衷,從而讓該節課出師不利,沒開好頭,自己的信心也瞬間減半。課堂中,我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學討論回答,但學生卻自行其是,沒有人舉手回答,當我點名提問時,卻又文不對題,答非所問,搞得我很尷尬。總結時也不盡人意。今後,我要在調動課堂氣氛上下工夫,找出學生動不起來的原因,對症下藥,雖然我知道困難重重,但我想試試。

2、課堂教學環節的處理還需調整。

生物學科的特點是要讓學生學會識圖填空,因此當學生自學完課本後,要能出示圖形讓學生填寫,從而鞏固知識。比如,不要讓學生直接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器官,而是出示圖讓學生說出名稱以便鞏固泌尿系統的組成,效果會更好。再比如腎單位組成部分知識也可以這樣處理。

3、要講清關係,讓學生更好理解。

比如,由入球小動脈分支形成毛細血管球————腎小球,再彙總成出球小動脈;先畫出腎小管再畫出盲端膨大成腎小囊;出球小動脈逐漸分支形成毛細血管纏繞在腎小管外。再比如,講腎臟、腎單位的關係時可用模型。

4、要學會把簡單知識點變成問題讓學生探討,複雜知識點降低難度讓學生掌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願自己能在不斷地反思中獲得進步!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6

在實驗課的教學中,我認識到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及思想情感的培養,要遵循低起點重過程高要求的原則。

實驗探究法教學中,借鮮鮮活活的生物,老師精心創設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起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親自參與:動眼看、動手做、動口說、動耳聽、動腦思,五官並用。並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掀起一個又一個學習高潮,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樂趣(重過程);學無止境,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和思想情感的培養,不是幾節課所能完成的,教師要高瞻遠矚,從培養21世紀有用之才的角度開展工作,教學內容不拘泥課本,通過聯繫實際達到對知識的遷移運用,通過課外實驗延伸,學生在深入追求生物知識的同時,逐漸形成熱愛生物科學的志趣(高要求)。

這樣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就能落到實處,學生的思想情感就能逐漸得到昇華。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7

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生物是最有前景的科學領域之一,因此我國的中學生物課改也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回顧過去,初中生物課改在我國推行已經近十年了。在課改過程中,新型的教學模式得到了構建,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轉變,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培養。本文就以下內容談談初中生物課改中的一些思考。

一、要從根本上轉變教育教學的觀念。

以前,教師是整個課堂的指揮者,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新教材的要求中就被改變了。教師要把課堂這個舞臺還給學生,讓學生形成主動的學習態度。新教材還注重了以“探究”方法爲主的新的學習模式。以前的教材,採取的是先給出定義和結論,然後再做解釋和說明以及一些驗證性的實驗。而新教材採取的是先給出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從實驗中自己發現問題的所在,通過小組合作,自己得出結論。這種模式的改變,長此以往,就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例如在講鳥類的飛行特點這一節時,教材不再像以往,直接給出鳥類的特點,而是通過一系列的資料,讓學生通過閱讀分析,自己總結出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儘管學生總結的也許還不太準確或者完善,但能充分體現了新教材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理念。

二、要培養學生對生物的探究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也說過“教育當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爲一種寶貴的禮物來接受,而不是作爲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因此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喜歡上生物,對生物學產生興趣,是整個課堂模式轉變的基礎。首先,而且由於生物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多聯繫一些生活的例子,多講述一些身邊的或者自然界的一些生物趣聞來提高興趣。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習以爲常的有趣生物現象,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現象,設置懸念,讓學生分析其原理,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培養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養成探究的好習慣。而且可以讓學生親身感覺到生物學的實用性,使其更主動的來學習生物學。比如在七年級下冊《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這一節課,就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零食包裝帶到課堂上來,讓學生了解在選擇食品時,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如何選擇更健康的食品。通過這種跟實際結合,學生會覺得生物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也更容易激發學習生物的興趣。其次,在課堂中,還可以講述一些科學家的小故事,讓學生從中豐富了知識,也提高了興趣。第三,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問題的設置。問題既不可太難,也不可太簡單。要讓學生必須通過積極的思考討論,才能得出答案。這種問題,既可以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還可以在問題結果討論出來後增加學生的成功感,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此外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對於學生出現的錯誤和偏差,教師不應強硬的制止或者糾正,應保護好學生的積極性,應多用一些肯定的語句,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引導,讓學生自己從錯誤的結論中總結出知識點,這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注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學習,是小組成員間的互助性的學習活動。合作學習也是新課程標準確定的學習方式之一。新的教學理念要求學校要注重學生的終身發展,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學生在與別人合作的過程中,不僅樹立自己的信心,還可以學會如何傾聽別人,如何欣賞別人,學會如何處理團隊內部的衝突,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爲其以後人生的全面發展做好準備。在小組合作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團隊意識,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分工合作。在交流過程中,還要培養學生學會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分析別人的意見,取長補短,共同來解決問題。在小組學習時,還可以讓學生形成競爭機制,能讓學生更積極的參加進來。同時,還要讓學生積極的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果,例如可以採用小組代表發言,小黑板展示結果,等等。通過展示,老師可以及時瞭解學生在合作中的參與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等。同時,學生在展示過程中,還能培養了自己的表達能力。教師對於學生的展示,要及時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能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讓學生學習更有積極性。

四、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多媒體在現代教學中,已經成爲了一種趨勢,而多媒體教學對於生物這個學科而言,更是非常實用的。以前的生物教學,一般都是用掛圖,模型等等。而多媒體能使生物教學變得直觀、形象、生動,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有興趣。多媒體教學在豐富教學的內容、拓寬課本的知識面的同時,還能節約了老師板書的時間,使教學時間縮短,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比如在七年級上冊在學習《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這一節時,如果用動畫展示DNA和染色體的三維結構圖,則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瞭解其結構。但在使用多媒體的時候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知識基礎有差別,學習能力也有差別。因此課件做好以後,在不同班級的教學,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學會豐富其內容,適量增減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避免被多媒體束縛限制了教學。

總之,在生物課改中,只要我們教師不斷的去創新和反思,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讓生物課改獲得成功。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8

雖然教學十多年了,但對於聽課還是不能夠抓住關鍵點,只是從表面上看課堂熱熱鬧鬧,學生活動豐富多彩,教師語言組織嚴謹有序,教師思路清晰明瞭,教學內容多或是少。沒有再深入地去探討教學目標是否符合課標,教學活動是否有效,學習目標是否達成,是否關注了科學素養的養成性培養,是否能對學生可持續發展服務------

雖然今天的聽課帶有了一定的任務性,但在聽課過程中我還是一直沒有什麼感觸,沒有對教學新方法的欣喜,沒有對複習課的厭煩,也沒有對千篇一律教學思路的排斥,只是以一種習慣的、接受式的狀態聽課。聽課後密老師的幾句話卻使我觸動很大:迎考試的複習課對我們生物學科其實真的是一種褻瀆。本來很鮮活的具有生命的知識,在複習課中卻顯得枯燥而毫無生氣,學生也由學習新課時的靈動活潑變得麻木被動,思維能力沒有被髮展,所學知識卻已被埋沒,不懂的依舊不懂,曾經熟悉的卻已模糊,初識生物的興趣蕩然無存。這對我們生物學老師是一種無奈,對學生卻是一種悲哀。

在一定的評估制度下,我們老師以功利性的應考爲取向,儼然成了課堂的壟斷者,一張學案几套試題牢牢地束縛住學生,過於不放心的千般叮囑和機械性的訓練禁錮了學生的思維。

幾堂課聽下來,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問題回答的流暢,檢測題做得工整準確,表面上看達到了教學目的,可是我們能夠評價的只是知識點的掌握,做題能力的掌握情況,而對於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人的生命能否得到可持續是無法顯現實評價的。而學生能在課堂中展示出來的東西,在科學素養髮展層次上被認爲是最低層次的。所以我一直糾結於這個問題:是隨波逐流追求成績還是擯棄功利促學生髮展?很矛盾也很無奈。

聽過幾個報告後,特別是李靜和申瑜的報告給我的感觸特深,李靜的“教育首先要幫助學生成爲具有人性的人”,申瑜的“鍥而不捨求真求實”讓我幡然醒悟,生物課堂應該上成生物課堂的樣子,它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場,它應該是洋溢着生命激情和充盈着幸福體驗的課堂,他是能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夠得到自我確認、智慧發展與人格境界不斷超越升化的課堂。

生物學教學,不能脫離了生活實際,不能只爲了考試而教,而應真正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爲學生的生活服務,爲了學生一生的發展服務。當下我需要的是解開矛盾,衝破無奈,傾注熱情,全身心的融入教學。唯有如此,課堂才能激活學生思維的火花,才能喚醒生命的潛能,才能讓每一個生命向着求真求美的境界發展。

按語:生物課堂上,不能只有理性知識的堆砌,而更應有情感的生命的交流和靈動,好的課不僅是真的,更應該是美的,是享受的!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真正的教育是從照顧人的心靈入手的,以知識的陶冶與智慧的激發來‘照料人的心魄’,使人的心智保持健康和良性運作的姿態,實現生命內在的和諧和心靈的善美,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在此過程中實現人生的幸福追求。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9

一、關於複習課

1.關於定位

複習課每輪的目標有所不同,如果定位不準,就會不倫不類,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因爲一輪複習已經對知識進行了拉網式的全方位複習,較好的夯實了基礎,二輪複習就不應該再是一輪複習的重複。二輪要着眼於知識間的綜合、聯繫,突出重難點,關注易錯點。

2.關於模式

複習課是有一定模式的,但不是千篇一律的,考點掃描、知識梳理、典型例題,達標檢測複習課上都有,但不同的輪次用起來就應該有所區別,班級學情不同,個人教學方式不同,模式用的也應該不同。不分時間段,不根據具體情況,一味套模式,固然不會出大錯,但也不會有特別的效果。

3.關於教學具體過程

首先,二輪已經沒必要進行填空式的知識梳理了,就是一輪我也不用填空的方式梳理,第一,耗時太多,不課前預習,就上課做有的20多分鐘填不完。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填空把好好的思維給零散了,不能系統的來回顧問題。二輪我還是比較偏向與直接用概念圖,能自主構建自主構建,不能自主構建的輔助構建(已經構建上部分,學生自己構建部分,核心的、重點的要讓生自己構建)。

考點掃描其實在一輪已經掃過一回,這裏掃不掃都可,點擊中考在這裏其實也是個導向作用,把歷年的本部分的考題出示一遍,就能把握住突出問題,重點內容一目瞭然,考法一目瞭然,相對於做,分析中考題的考點考法是不能忽視的。根據這些東西我們可以自己出變式的題目,去年、前年考過的不可能原封不動再拿來考,知識在發展、社會在發展,背景就不同,不如根據課標,根據分析出點變式題,甚至可以讓學生根據分析自己出題。

在經過對重難點突出問題的解決後,我們還是要通過練習看看學生到底掌握的怎麼樣,題目可以比較全面,但講解一定不能再面面俱到,否則難點永遠得不到解決,一輪複習已經解決了很多基礎的問題,留下來的集中出現的問題必須一鼓作氣把水燒開。那麼我們就必須深入進去找到問題,我常用的方式是即時批改和學生自己展示問題。學生做的有快有慢,快的做完了,不能讓他們乾瞪眼,你改完了,他自己就會反思,就會和周圍的快的交流,強強聯手解決問題,改的差不多了,其他慢的也做的差不多了,再讓小組交流,快的已經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了(他們往往錯的很少),接下來慢的向快的彙報自己不會的,不要以爲他們沒老師講的好,從學生的視角講題,學生更容易會,最後各組彙報自己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往往在你改的過程中你已經知道了學生思維的障礙在哪,可以非常有針對性的精講點撥,把遺留的難點問題解決掉。學生討論的時候你的變式補償題都可以出來了。

二、關於概念教學

關於概念教學,我想概念教學不僅僅是概念圖的問題,更包括這個概念的生成,核心概念如何生成的?子概念是如何分出的,之間有何聯繫?日後如何強化?最終在整套教材體系的地位怎樣?概念教學是以日常教學爲基礎的。概念圖是概念教學的一個表象呈現形式,這個事要逐步訓練。如果咱沒訓練過,看人家吆喝這個,到八年級了直接讓學生做,是沒有用的。在咱們的教材的練習中已經有了一些簡單的概念圖,不是讓學生自己自主構建的,而是完善型的,利用這種讓學生構建核心部分,包括描述,然後分析概念之間的聯繫,也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概念圖。我們要在具體教學中實踐,你到底能把學生訓練到哪個程度,學生能做到哪個程度,不能爲了迎合而去表現。但毫無疑問的事概念教學時必須進行的,很多重要概念是貫穿於整個初中生物學教學的,需要不斷的強化,只有穿成繩,練成網,才能牽一髮動全身,成爲經久難忘的自己的東西。

三、關於實驗教學

在研討會上我做了一個所謂實驗教學的“報告”,一開始我就說過,之所以叫實驗“報告”因爲我和我身邊的老師並沒有把這件事情做的多好,只是一個探索階段,跟學生做實驗寫實驗報告一樣需要與大家交流,以便進一步完善這項工作。我並沒有把每個實驗都進行多好的創新,大多數實驗只要按教材要求去做就可以了,有難度的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想想辦法,我們的辦法也不見得比別人好。可以說我們做的實在是一件本來就應該這麼做,而且我們還沒有做多好的工作。我震驚的是老師們爲什麼會這麼震驚。

我相信以很多老師們的能力可以把實驗創新的很好,但創新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堅持把那些普普通通的實驗做了,我們只要按照課標要求,做好該做的事情就行了。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10

在初中生物科學的教學中,我認爲最重要的是要緊緊抓住三部分:

一、初中生物科學的教育對象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他的目的並不是要培養生物學家培養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爲一部分今後要從事生物事業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礎。也就是說,初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全面、基礎、科學素養教育,從這一觀點出發,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從我接觸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是一直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爲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爲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爲中心思想。在課堂教學的準備中,我會多注意選擇與書本知識相關的課外知識,例如在講生態環境時做關於生物圈二號計劃的專題講座,在拒絕毒品時會讓學生觀看中國拒絕毒品的宣傳片等。總之,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是教學理念的中心。

二、作爲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爲教學的依賴。我認爲,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處去看才能覺得清澈見底,也就是說,要站在一個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爲一名教師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僅是研究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個初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學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並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很多的活動,例如一些課堂小遊戲、調查、競賽等等,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

三、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貫穿探究式活動。生物科學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科學,我在課堂中會一直給學生強調一個觀念,老師在課堂中講述的甚至與書本中所寫的知識都不一定是正確的,相反,對於生物學科來說,有可能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一些理論會在今後的科學探究中發現是錯誤的。在教學中,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是前人通過科學探究發現的,因此,我認爲教學並不是把知識死板的教給學生。相反,我的課堂設計大多都是將學生置身於當時科學家們所處的環境,讓他們通過體會科學家們的探究過程,引導他們找到隱藏在各種生物現象下的本質規律。同時也鼓勵學生對老師、對書本提出質疑,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證實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對於學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爲老師要給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顆創造心是最可貴的。並且作爲老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創造的平臺,例如,我可以通過演講比賽、寫保護動物的倡議書、辦手抄報、知識競賽等方式,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肯定他們在這些活動中的一些創新,我相信,在這樣一個輕鬆、愉快又充滿鼓勵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無論在知識、能力、創新各方面都將會是最優秀的。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11

初中生物雖然內容比較簡單但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科理科學科,對於培養學生的對理科的學習興趣和理科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認識到這一點筆者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就非常注意從教學方法的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對學生興趣和能力的進行培養:

1、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開課即一堂課的開始,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而藝術的開課,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受,不僅能使學生的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迅速由抑制轉爲興奮,而且還會讓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課的導入是生物學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開課激趣激疑,激活學生的“動情點”,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可採用問題型、娛樂型、直觀型、實驗型和說課型等開課方式導入新課,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振作學生精神,讓學生帶着強烈的探究慾望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這樣,在師生互動配合下,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正所謂良好的開端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2、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

(1)指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是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創新能力。

學習遊戲就是要打破傳統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形成科學的高效的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人類傳染病的種類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常見的一些傳染病作如下歸類:呼吸道傳染病:拜拜飛馬流星拳(百日咳、白喉、肺結核、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消化道傳染病:雞傷病系二蟲(脊髓灰質炎、傷寒、病毒性肝炎、蛔蟲病、蟯蟲病)血液傳染病:瘧疾流出黑絲蟲(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出血熱、絲蟲病、)體表傳染病:沙眼疥瘡癬,炭(炭疽病)破(破傷風)血吸與狂犬。這樣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很快就能記住了。在學習神經系統時,名詞多而抽象,可以把易混淆的名詞列出來,讓學生在組成和分佈上分析、比較它們的異同點。例如灰質和白質、神經中樞和神經節、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中樞等。當學到“神經元”時教師可讓學生取一節有節的樹枝,那麼枝節就可比喻爲細胞體,較細的可看爲樹突,較粗的就可比喻爲軸突。樹皮就可理解爲髓鞘,那麼較粗的枝條和樹皮合起來就“組成”了一條神經纖維。像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把知識進行創造性地再加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系統梳理知識的能力

學生的學習過程的是一個積極主動的認識過程。只有經過學生自己的思維。概括和理解,生物學知識結構才能真正被接納爲認知結構。從而獲得深刻的領悟。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具有積極的探索慾望,同時在教學中利用一切教學材料,生活實際現象引導學生去探索。分析和總結,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本身構成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例如在傳染病後,我就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某人患了重感冒。出現流黃鼻涕和頭昏的現象,請學生分析原因。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主動參與。積極探索,把上述實際實際問題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教師可行引導學生思考感冒屬於哪一種傳染病?是由什麼病原體引起的?學生在這樣經常性問題解決過程中,領略到了問題解決的一般方法。經過長期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估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知識的系統梳理是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髮現知識的系統規律。及時對知識進行梳理。如在學習心臟的結構時,可啓發學生結合實物或掛職圖將其總結爲“四腔”“八管”(主動脈、肺動脈、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各一條。肺靜脈四條)“兩瓣膜”(指房室瓣和動脈瓣兩種)。而在學習人體“血液循環”時,不同部位血液的性質可概括爲:“左心動。右心靜。肺相反。體相同”。這樣學生懂得生物學“怎麼學”、學什麼“。長期訓練可培養自學的習慣。有利於形成學習創新能力。

(3)培養學生設計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置情境,鼓勵學生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後,可讓他們親自設計實驗。在實驗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都可讓他們去試一試。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和按書用做的感覺和效果是不太一樣的,通過這些過程,既能培養他們獨立且科學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他們觀察、實驗、思維、自學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12

初中生物的教育對象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教學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這就要求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環境的情操,提高他們對生物科學的興趣。我們的每一個課堂設計、每一個活動安排都應以學生爲中心,並且以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爲中心思想,以培養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爲主要目的的,多注意選擇與學生生活環境密切聯繫的課外知識。

在中學生物學教學過程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新精神,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是實踐生物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動用探究模式組織教學活動,能較大程度地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果。

我是一名剛上生物課的老師,對教材還不是很熟悉,特別是對知識的系統性還不是很瞭解。但是我知道作爲老師,教材是必須要了解掌握的,教材對於老師來說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不能作爲教學的絕對依賴。從上崗這段時間來看,我覺得我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僅是所教年級的教材,還要把整個中學階段的教材都要系統地進行研究,要知道在整個初中階段,生物課程都需要學生掌握些什麼知識,知識體系是怎樣安排的,學生在每一個學習階段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哪些能力需要得到培養和提高等等。在以後的教學中,通常把教材中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一個專題,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13

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反思不僅僅是對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複,更應該是教師置身於整體的生物教學情境中,從社會實踐、情感價值觀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反思,我覺得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必考,對於實驗必須專題複習。目前來講還未發現原原本本的課本實驗作爲高考試題,而且高考是考試驗不是動手做實驗,因此,根據我們目前條件,對課本實驗有條件儘量做,沒條件看來可以不做,但必須讀和講,講清原理和設計,講清技能的要點,講清方法和結果。對於沒有條件做的實驗,我藉助錄像片、照片。比如,我們生物教研組曾去錦繡大地參觀,用數碼相機留下不少影像資料。比如,二氧化碳發生器、組培設備及流程,課堂上都能發揮不小的作用。複習中更重要的是總結中學生物實驗的技能和方法。我精選了不同類型的高考實驗題,讓學生分析知識點,考的形式、角度,從而對高考試題沒有陌生感和恐懼感。

由於時間的原因,在最後階段對一些城區的考卷的利用上還不夠充分,選題也不夠精練,顯得過多、過雜,使學生茫然。我覺得最後應做一套難度適中,比較基本的試題,有利於學生增強自信,對考生考試的心態會有幫助,這是我們今後要注意的。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加強積、總結、反思,是教學水~平和教學成績上一新臺階。一、教學觀念的反思。

以前,教師的教育觀念往往是在非主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的實踐反思,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師應進行新課程理念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並以此指導教學實踐。

如:“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筆者先輕鬆愉快地說:“同學們,據史學家考證,六千年前,陝西、甘蕭一帶是個風景優美,充滿生機的地方,那裏山清水秀,林木參天,遍地綠草如茵,處處鳥語花香”。講到這兒,學生因受老師情感的感染,內心充滿喜悅,那種對美好大自然的嚮往熱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說:“由於人們濫伐森林、濫墾草原、圍湖造田、環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後果,使生態系統受到了破壞,同學們,我們要有環保意識,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講到這裏,師生情感產生共鳴,近而產生共振,教學的效果得到優化。生物新課標不僅對生物知識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目標。“培養學生必備的生物素養”是高中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生物觀。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14

在我們的教學中,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當老師提出問題時,同學們有時候會不加思索、脫口而出;有時侯有一個同學說出了答案,不管答案正確與否,其他同學都會跟着隨聲附和、人云亦云。其實,這響亮的聲音所表達的,有時僅僅是個別學生的看法,有時是對權威的屈服。

在一節生物課上,我們討論學習了光合作用以後,我在黑板上寫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接着提出了要求:用線將其連起來。然後我說:“我來畫,同學們來給老師當裁判。”畫完以後,我問大家:“老師畫的對不對?”

“對!”

“對嗎?”

“不對!”

“不對嗎?”

這時沒有人再回答,過了一會兒,只聽班長說“對!”同學們也都跟着說“對!”“對!”但聲音顯然比前兩次小了很多。

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爲什麼?爲什麼大家連這麼簡單的一道題都難以判斷對錯?是真的沒有學會?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我沒有再繼續追問這道題到底是對還是錯,而是換了個話題說:“同學們,老師做了一道題,你們給了我三個不同的答案,爲什麼呢?你能把你剛纔的想法告訴我嗎?”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還在竊竊私語,這時王穎同學站了起來:“老師,我來說說吧。開始我想老師做的題一定是對的,就說‘對!’,可老師說‘對嗎?’我想老師這麼說,那一定是我們說錯了,就改說‘不對’了,後來看了看,我覺得老師畫的真的不對,可我卻聽見班長說‘對’,我想班長是我們班學習最好的同學,他說的一定沒錯,肯定是我錯了,我就跟着說‘對’了。”同學們也都七嘴八舌地說:“我也是這麼想的”, “我也是這麼想的”……

哦,原來是這樣。

我沒有批評他們,而是溫和地說:

“同學們,想一想,這樣做應該嗎?”

“不應該。”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看到同學們迷茫、渴望的目光,我語重心長地說:“同學們,學習是我們的權利,回答問題也是我們的權利,老師、課本和同學是我們學習的夥伴、學習的朋友,但不是我們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我們要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獨特的思維方式;要相信科學、相信自己,堅持真理,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要看老師的臉色、聽老師的口氣來回答問題。只有這樣做,將來才能真正成爲有思想、有個性、有知識、有能力的新時代人才。當你發現課本上、老師或者其他人有錯誤的時候,要勇敢地指出來。”“老師,當我們指出你的錯誤的時候,你會不會批評我們呢?”我的話音剛落,快嘴的王穎就忍不住了。“不!不會的,老師不但不會批評你們,而且還會表揚你們呢。告訴老師,你們能做到嗎?”“能!”教室裏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好!現在老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你們自己認真看一看,想一想,老師填的連線到底是對還是錯?”

一分鐘後,我接着說:“這一次,我們用手勢來回答,說對的同學這樣做(√),說錯的同學這樣做(×),要聽老師的口令,預備──開始!”同學們“唰”的一下用錯誤手勢回答了我。我心中的疙瘩解開了,我知道同學們都做到了,我相信,今後他們一定會做得更好。我彷彿看見一隻只雛鷹在藍藍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

不難想象,多年來,傳統教育中教材的權威、教師的權威仍然佔據着學生的思想。課本是唯一的答案,老師的話就是聖旨,老師至高無上的地位,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壓抑了學生的思維,侵蝕了學生的心靈。使我們的教育本末倒置,原本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現在卻成了爲老師、爲權威服務的對象;使他們學會了察顏觀色,看風使舵;使他們學會了取悅老師,取悅別人,人云亦云;使他們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思維的自由,成了權威的俘虜。何止這些,想想以前,無論我們採用怎樣的教育方式,都無法拋開老師所謂的師道尊嚴,都是高高在上,不蹲下身子和學生平等說話的大老師而已。而學生的一雙小手,一臉漠然以及發生的這件小事,都讓我深深的自責,深深的震撼,它讓我更深一層的理解了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和深邃!作爲老師,我們應該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與我們的學生平等相處,做學生的朋友,做學生的夥伴。我相信,在我們新時代園丁的精心培育下,新時代的花朵一定會開得更加嬌豔、美麗、五彩繽紛!

初中生物教學心得15

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隨着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和知識呈現的需要,多媒體憑藉聲、影一體的優勢走進課堂,將抽象知識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給廣大師生。鑑於此,筆者特結合多年的一線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藉助媒體優勢,完美呈現知識,促進學生理解、消化和吸收進行探索與討論:

一、活潑呈現知識,豐富教學內容

實際上,生物教學就是讓學生認識自然世界動植物的生命活動奧祕和本質的過程。從這個知識範疇來講,只用枯燥的文字和靜態的圖片來呈現知識顯然是蒼白無力的,根本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生成過程的認知和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骨感的知識豐富起來,給大家創造一個全面認知生物及其生命多姿多彩的生長過程,以此來“活化”教材知識,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形象的顯示,有助於學生更準確、更快捷地理解教學內容。比如,在教學“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時,這些植物學生大多沒有見過,他們缺乏生活認知上的形象感,這時就可以藉助多媒體視頻將學生帶進森林、湖底和苔原帶,滿足學生的視覺感受,讓學生從感性上認知藻類、苔蘚和蕨類的生成環境。然後再通過模擬動畫,讓學生認知這些植物在當地生態中所扮演的角色,理解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對生物圈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係。這樣設置將機械的書本知識以生動形象、鮮活直觀的方式化靜爲動,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不再覺得抽象,有效提升理解和認知能力。

二、加大課堂容量,呈現微觀知識

初中生物知識面涵蓋比較廣,其中包括許多難以觀察的微觀現象,這些內容只靠二維的教材圖片和文字描述根本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束縛了課堂發揮的空間,無法擴大知識容量,不能形成動態的良性知識循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不到位。這就要求我們適時跟進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集合聲、影於一體的優勢來模仿微觀世界,給學生呈現動態的知識生成過程,如此才能變抽象爲形象、變微觀爲宏觀,簡化知識難點。比如,在教學“細胞分裂”時,學生無法跟進文字描述來想象微觀生物現象,筆者就用多媒體給大家播放了細胞分裂的模擬動畫資料,有動畫,有講解,學生學得興致盎然,很快就進入了知識情境中。

我們的視覺對思維有一定的制約,而多媒體恰恰能滿足我們視覺的盲點,將不可見的微觀生物現象宏觀化、形象化,無疑會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和內容,利於擴充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效率。

三、優化課堂呈現,闡述重點知識

多媒體教學手段還有助於我們在生物教學中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優化重難點內容。遇到重難點知識,我們可以以多媒體豐富多彩的方式給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展示,利於大家理解吸收。比如,在講解“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內容時,筆者針對大家掌握內部顯微結構存在困難,用傳統實驗方法不利於觀察,口頭講解又往往不能奏效,這時筆者就採用了板書與顯微畫面投影相結合的辦法展開解說。先用顯微投影儀將木本植物莖的橫切面顯微結構投放到銀幕上,然後一邊講解再加上靈活的板書,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很快就掌握了導管和篩管、木質部與韌皮部、木纖維與韌皮纖維、春材與秋材等概念的區別。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思維整體的功能,記憶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注意合理運用,杜絕喧賓奪主

毋庸置疑,多媒體確實能促進課堂提升效率。但是多媒體也不是萬能的,如果我們完全摒棄傳統教學而一味地代之以多媒體展示,那不僅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而且會造成師生對多媒體的依賴心理,導致沒有形象展示就不能想象,因此我們用多媒體一定要注意以下原則:

1.內容及時間

不要事事都用多媒體展示,就初中生物來說,筆者認爲多媒體展示的重點在微觀知識形象化及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認知。即便是這樣我們,也要有嚴格的時間把控,要以知識生成爲主設置相應的啓發式問題,而不要讓學生看熱鬧。

2.方式得當

多媒體的展示方式多姿多彩,我們不能拘泥於動畫視頻,統計圖、圖片、聲頻材料等也是我們的展示方式,如何抉擇就要看展示內容的實際情況,而不是爲了討好學生全部設置動畫教學。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巧用多媒體上好生物課堂的心得體會。概而括之,信息時代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要正確使用多媒體,使之將課堂知識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只有善於將這種信息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相互滲透、有機結合、互相完善和補充,才能大大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