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集錦15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集錦15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

扣人心絃的戰爭,形象鮮明的人物,駕輕就熟的計策……劉備、關羽、張飛、孫權、周瑜、諸葛亮……苦肉計、空城計、桃園三結義、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國演義》裏獨具特色的英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一個又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

《三國演義》可謂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了。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引人入勝的情節,時時牽掛着我的心。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空城計這一章。當諸葛亮鎮定自若地坐在城牆之上,悠悠自得地撫琴退兵時,我嚇出了一身冷汗,生怕司馬懿識破諸葛亮的計謀。當多疑的司馬懿中計退兵時,我不由得爲諸葛亮的空城計而拍案叫絕。

細細思量,當今我們的學習生活不也一樣需要“有勇有謀”嗎?記得去年的運動會,我參加了跳遠、壘球、跳高等幾個項目,當我洋洋自得,誇口今年還能拿第一時,前兩投竟然沒有取得優異成績,只是名列第八。想着自己誇下的海口,我頓時心急如焚。怎麼辦了?我想到了我最崇拜的諸葛亮,想到了他的臨危不亂、鎮定自若,想到了他的機智勇敢、足智多謀。我迅速定了定心神,趕緊想想自己的動作哪裏出了問題,又想了想老師平時教我們的動作要領,原來我投擲的角度不夠導致距離不夠。我又在旁邊練習了幾遍,最後鼓足勇氣按照動作要領投出了最後一投,最終超過了其他選手取得了第一名。我開心極了,原來讀書對我有這麼多的幫助呀!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可以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可以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讀書,讓我懂得了不僅要具有像三國英雄趙雲單槍匹馬救人的“勇”,還要具備像諸葛孔明運籌帷幄之中的“謀”;不僅要有敢爲人先的勇氣和魄力,更要有博覽羣書的謀略和知識。

三國的故事說不完、道不盡。故事中的人物——智慧、勤奮、忠誠、勇敢……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不都是這樣嗎?同學們,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有勇有謀”的新時代少年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2

我用了近一個星期讀了《三國演義》一書,真是收益非淺啊!《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之後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之後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而約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爲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不但仍算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三國演義》表現關羽的方法也極簡單:“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之後加上“赤兔馬”,又讀過《春秋》,刮骨療毒不怕疼,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做所爲值得我們學習。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爲這種人就應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爲給後人很深的印象。現說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爲奸雄,可能是正因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說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說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鱉。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之後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構成了鮮明的比較。曹操還是個實幹家,以前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我很是喜愛。

作爲一部文學作品。正因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塑造了衆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述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透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故事也同樣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戰最爲出色。使讀者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國演義》一書不愧爲名著!值得一讀啊。保護地球的標語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3

提起《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書中那心腸太好的劉備,紅臉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中對人物的描寫可以說是世界頂級,如,作者這樣描寫關羽:身高九尺,須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這裏把關羽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而且人們說這是七分實事,三分虛構,曹操奸雄,其實也不像;而諸葛亮也沒有書中寫的那樣神。作者羅貫中只不過是更偏向於蜀國罷了,所以書中寫蜀國的多較多。

書中更好的一點是可以用真實例子來體現出任務的性格特點,讀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書中都沒有準確寫出張飛的性格特點,但在長板橋之戰中,可以知道張飛英勇善戰,是值得學習的。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蜀漢興亡爲主線,恰當的寫出了當時軍事、政治、外交鬥爭,而且書中也以描寫人物爲中心,寫出了戰爭的各個方面,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爲主要核心的戰爭,也就爲他成爲四大名著打下基礎。

在書中我學到了不少寫作方法:1、故事發展要吸引人,讓讀者繼續往下讀。2、對人物描寫要具體、準確。3、要寫真人真事(一般情況下),不要讓讀者一讀,就知道是虛構的'。…

書中很多地方也值得你學習,如果沒看過,那就趕快翻開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4

我從閱讀《三國演義》中受益匪淺。《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鉅著。《三國演義》描寫了近200個人物。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金朝統一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敬佩的是關羽。他不僅擅長武術,而且善於交際。在與曹操作戰時,他假裝投降,因爲他帶走了他的二嫂。事實上,他仍然想找到劉備,保護他的二嫂。當他得到一匹“紅兔馬”時,他立即騎上“紅兔馬”再次找到劉備。當他在山腳下遇到他的二嫂子時,他沒有忘記帶她回去。他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英雄。他沒有把曹操交給漢朝,舉着一支蠟燭,獨自騎行了幾千英里,在五關之後殺死了六位將軍,在古城中殺死了蔡揚,後來在《華容道德》中釋放了曹操。他對老主人忠心耿耿,因戰敗而向敵人投降,但他一聽到老主人的消息,就不知道要走幾千裏。我想他雖然制服了敵人,但最終還是回來了。他不僅忠心耿耿,而且是難得的、寶貴的忠心曹操的欺騙、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和周瑜的狹隘,每一個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

可以說,魏是三國中最機智的。曹操用兵舉世無雙,司馬懿用兵如神。但兩者都有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陰險。除了蜀國,首當其衝的肯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非凡的才智和嫺熟的部隊陣容令後人驚歎。還有一些像鳳凰小雞的角色:龐彤、姜偉、徐甘蔗等等,但我認爲他們不如孔明。吳國是一個三江六縣的國家,可以說有一個戰略,就是周瑜。周瑜年輕時熟悉軍事書籍,精通排列陣法。

這些人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性的重要性。性格與成功有關。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既要忠誠,又要有正直。如果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了最有價值的正直,他還有什麼?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沒有誠信,每個人都不會信任你,也不會支持你。你不會難過嗎?金錢、地位和官職能彌補這一點嗎?我相信你不想成爲一個有太多缺點的人!那麼,讓我們打開誠信之門,用我們的永久身份證面對生活。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5

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爲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無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國演義,才感覺到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爲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爲屬於章回小說,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味,故事編排得宜,緊張刺激,使人有一種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處在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的亂世之中,「三國演義」不僅是在當時有一種象徵的功用,也是令一種體制的創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說的典範之一,所以,「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書,每閱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文學素養也提升了許多。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6

讀完三國演義,心中激動不已,對於書中每個角色都充滿好奇,於是又去查尋了許多相關書籍,之後瞭解到書中每個人物都有其特點、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孔明、曹操、周瑜,孔明一足智多謀、穩重沉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一猜疑心重、爲人機警又有謀略,雄且多疑。周瑜─擅長於用兵、聰明絕頂,自視甚高。

我喜歡書中孔明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這種充滿智慧的作戰方式,實在令人激賞,也讓我們學習到遇到緊急事件之時,不可驚慌,冷靜的用智慧去思考,明辨是非、凡事三思而行、秉持忠義之心幫助劉邦打天下,奠定了蜀國日後大業。並於出師表一文中,道盡了他的一片忠心,是三國演義一書中讓我非常感動之處。

“熟能生巧”,是讀完三國演義後另一個啓發,那時期的諸侯們個個對於打仗技巧都非常熟練,並不是他們天生善戰,而是時代迫使他們將一代代的經驗慢慢累積與傳承,且經過不斷的努力,最後才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和朝代,由此得知─凡事只要有心,肯花時間不斷努力練習就會慢慢熟練,再加上冷靜而明確的判斷,終會有成功之日。

三國演義是一本流傳二千多年的歷史鉅作,看完《三國演義》之後可以從裏面學到了不少歷史教訓,也從裏面認識了很多的歷史人物,且書中所闡述的忠誠、禮義、仁德也是我們必須效法的。

小時候,我看的是插畫版的《三國演義》,它在我眼中僅僅只是如同漫畫一般的小人書,單槍匹馬,衝鋒陷陣,只記住了一些驍勇善戰的虎將,忠肝義膽的關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張飛,百步穿楊的黃忠,這僅僅是對人物的一些片面的看法,膚淺而無味。

書中的200多個人物構成了《三國演義》的靈魂。劉、關、張三人在其漂盪中原到建立蜀國的過程中充分表現了仁、忠、勇三種典範的英雄氣概,最爲人稱道的,莫過於劉玄德攜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單騎、張翼德大鬧長板橋等情節,而書中的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變量盡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維也被描繪成忠孝智義兼具的棟樑之才,而一代軍事家曹操由忠於大漢變到大大惡的險惡丞相的心理變化也被描寫得淋漓盡致,可見這部書對人物特徵刻劃之精細堪稱古代長篇小說之首,真千古奇書也。

但在《三國》裏,我印象最深的算是關羽了,關羽是書中最忠之人,而當代因爲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論任何讀書人,都會追求忠君愛國的境界,「忠臣是英雄」這個道理令關羽與有鬼神之智諸葛亮並列,可見書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顯,相對地,相曹操只因「挾天子,令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這個情況大抵只會出現在尊儒的宋朝。

《三國演義》集歷史與倫理於一體,他的文學價值是無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沒有歷史價值,只不過歷史價值不在三國時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但《三國演義》是坊間的書籍,我們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當時的政治狀況。像張飛這樣的英雄出現,大抵是因爲漢人在元朝時飽受欺壓,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爲的英雄爲之出頭,張飛纔會由溫文儒雅的畫家、書法家被改成敢作敢爲的大老粗,而「張翼德怒鞭督郵」一事就可完全表達百姓對元朝官員的強權欺壓有多大厭惡。

我不知自己讀了這本書多少遍,但是每次看都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天下三分,各國你徵我伐、用盡千軍良策,爲的是統一天下。可嘆的是相爭了六十餘年的三國、最後卻並非其一取下江山,而是內政變故、慢慢衰弱、讓野心勃勃的司馬氏族輕鬆吞併天下。而我只能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句來安慰自己罷了。

不看四大名著,枉爲中國人!而四大名著中,《紅樓夢》中有太多陰謀詭計,《水滸中》有太多過份豪氣的情節,相比之下《西遊記》及《三國演義》比較適合青少年看。《三國演義》更有助我們瞭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絕對是一本值得一看的經典。

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峯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句話正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此時此刻,我心中頓時熱血澎湃,眼前展現的是那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而我尤其被書中關羽的故事而感動。

關羽兵敗,退走麥城。途中被東吳兵所擒。吳王收買關羽,卻因關羽內心頑強不屈,直到臨死,他也神態從容,英勇赴死。他那堅強不屈的精神讓我無比感動。

讀完這一章節,我體會到了關羽的堅定。他的意志堅不可催,他沒有低頭折節,沒有逆來順受。他的心是堅定的,是高尚的,是美好的,他就像那些革命烈士一樣,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把國家放在首位,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品質啊!正是他那不投降的精神,喚醒了我的勇氣。有人曾說:”人總是要死的,但有的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死得卻比羽毛還輕。”我認爲關羽就死得比泰山還重!

在中國革命也有許多與關羽一樣堅強不屈的人。如"劉胡蘭,她被敵人抓住,她寧可葬身火海,也不願意暴露了重要的消息。

有人說:”現在我們太小,不能像這些戰士一樣,但是卻在我們的身邊,也能做到堅定不移:比如說解難提,許多人想了一會兒就打推堂鼓,但是如果堅持就能解出,這就是堅定啊!”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人生的路上,面對困難,我們也可以像關羽一樣,堅強不屈,不在困難面前低頭,退縮!

關羽的精神與他的尊嚴,使我一輩子受用不盡!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8

你讀過中國的四大名著 之一《三國演義》嗎?它使人受益匪淺,正如此,我愛上了歷史。

早在東漢末年,因爲漢靈帝的昏庸無能,許多想稱霸天下的大人物開始出現了,這場長達近百年的大戰拉開了帷幕。

作者羅貫中筆下的張飛是魯莽的,但張飛在我的心中他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張飛爲什麼會這麼魯莽呢?僅是因爲他曾是一個屠夫?還是因爲他沒有讀過書,沒有像諸葛亮那樣的書香氣?不,都不是。我認爲他是爲了劉備好,劉備長得那樣和善,這樣去和敵國談判,那敵國還不得得寸進尺嗎!一個人講究的是氣場!但有了張飛可不一樣了,張飛往後一站,敵國就會明白劉備有後盾,雖然劉備他自我沒有什麼本事,但是他有兄弟呀!光是張飛的外貌就讓你敬畏三分,這樣的談判,你說還會欺人太甚嗎?

在這本書中,我最崇拜的人物就是諸葛亮。我想他的足智多謀足以讓每一箇中國人欽佩。讀完《三國演義》整本書後,我至今還弄不懂諸葛亮爲什麼會明白還沒有發生的大事?他又不是神仙。這也許就是諸葛亮的神奇之處吧!他對每一個人的習慣、弱點、性格捉摸得一清二楚。哪一次劉備惹下的婁子不是諸葛亮來收拾?真就應給他頒一個大獎!

他不僅僅聰明過人,還有像海一樣的胸懷。對於張飛的刁難,他並沒有像小人一樣去計較、記恨,而是知輕重的把刁難放下,以大局爲重,爲劉備辛苦地打江山。

我很感謝作家羅貫中,因爲是他寫的《三國演義》教會了我很多人生道理:交朋友就應向劉備學習,有顆“三顧茅廬”的真誠之心;對任何事情的態度就應向曹操學習,三思而後行;做人就應向魯肅學習,待人誠實……

以上便我對《三國演義》的見解和看法,有時間我們互相交流一下心得和體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9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魏,蜀,吳三分天下而進行互相爭鬥.如果我是其中一國的統帥,我會這麼做.

一,先要得民心.俗話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我要經常關心人民的衣,食,住,行,讓他們吃得好,睡得香,穿得暖,還要進入災區,農田調查莊稼的收成,大力開發農業.經常開採石油等地下珍貴的物品,籌備資金,及時地把資金髮放到災區,貧困地區,讓天下百姓都可以過上好日子.也要及時修建戰爭避難所,讓百姓在戰爭中有安全的保障.

二,訓練軍隊,招兵買馬,挑選人才.要管理好一個國家國防很重要,我要及時讓人打造最好的兵器用於國防,大力開發並兵器,使軍隊攻擊力增強,積極與國外先進武器溝通,造出更加強大的武器。武將要有強壯的身體,和率領兵隊的能力,在戰鬥中,要做到堅強不屈,勇猛無敵,能夠很好的率領軍隊.同時也要挑選智謀過人的文官,要能夠積極獻策,策略能夠充分運用到戰鬥中,使軍隊能夠百戰百勝.還要讓軍隊進行強化訓練,讓士兵們有着更好的體質面對戰鬥.

如果我是三國中一國的統帥還要做很多事,我想:我現在最重要的事是好好學習,以後要爲祖國做出貢獻,讓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0

在歷史長河中,唯獨三國時是三個國家同時出現的,它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讀起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這本書述說了那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是明朝羅貫中着作,講述的是蜀(漢)、魏、吳三國的形成及因爭奪權力、土地而互相爭鬥,最後三國歸晉,天下統一精彩的歷史故事,給讀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關羽,關羽字雲長,他忠心耿耿,義薄雲天,儘管曹操用盡方法討好他,希望關羽能投靠他,幫助其完成霸業,可關羽置之不理,誓死跟從劉備,爲他效力。有一次他的臂膀受傷了,毒已經滲入骨頭,必須要把肉切開颳去骨頭上的毒液才能完成治好,那時沒有醫學專用藥,必須要忍受非常巨大的疼痛。手術開始了,可是關羽不僅沒有露出痛苦的表情,還和馬良談笑風生,被後人傳爲美談。關羽的這種堅韌的精神誰見了不欽佩呢?

最讓我驚訝的是赤壁之戰,這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以上勝多的戰役,曹操有80萬大軍,而孫劉聯盟只不過十幾萬而已,雙方實力差距如此之大,怎麼可能戰勝曹操,但是經過龐統獻連環計,諸葛亮草船借箭,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計謀,最後連老天都幫助了他們,原本刮西風的天氣突然轉變爲東風,使得諸葛亮和周瑜火攻的計謀成功,曹操80萬大軍傷的傷,亡的亡,最後曹操倉皇敗走華容道,元氣大傷。從此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演義》我看完了,那段歷史在我腦海中不斷重演。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1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紛起。各色人物競相登場,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的經典故事:“桃園結義”“千里走單騎”“草船借箭”“敗走華容道”“空城計”……這些流傳千古的故事,便是出自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在這裏,你可以觀三國烽煙,識人間情義,嘆英雄無畏,惜三國衰敗。

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是本書的主角人物。本書簡要地寫了三國的興衰盛亡和人物的壯志豪情。作者從桃園結義寫起,隨後三人團結一心,歷經重重磨難,建立了蜀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態勢。但從關羽死後,張飛和劉備也一一因輕敵而死去,蜀國的政治領導也只能靠諸葛亮了。雖說劉備死後,他的兒子阿斗繼承了王位,但是阿斗每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還聽信小人之言,有幾次諸葛亮明明可以打勝仗,但是因爲他的錯誤命令,錯失了一次又一次奪取城池的好機會。其實,就在阿斗登上王位的那一刻起,蜀國就已經在玩樂中開始衰敗了,後人也經此編了一句諺語:“扶不起的阿斗”。書中最令我敬佩的無疑是諸葛亮,他面對司馬懿的十萬大軍,在九死一生的危難關頭,諸葛亮臨危不亂,鎮定自若,設空城妙計讓司馬懿產生懷疑,自動退兵。但可惜的是,他彈精竭慮,勤政爲民,盡力扶佐阿斗理政,最後還是在遺憾中死去。

這本書,蘊含着一個國家興衰盛亡的道理,也說明了人生歷程的艱辛。通過對一個個事件的梳理,我總結出:人生一步走錯,便會滿盤皆輸。所以,我們做事一定要認真專注,克服自身的弱點,努力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提升自己的辦事能力。我們或許不能改變他人,但我們可以做好自己;我們也許不能改變現狀,但是我們可以認真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結局也許就會不一樣了。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2

讀完《三國演義》,我看到了一大批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等足智多謀的人物。

通過宏偉的歷史背景、複雜的政治軍事鬥爭和強大的英雄人物,《三國演義》演繹了三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的滲透和轉化。其中,忠誠與叛逆的衝突,英雄與叛逆英雄的競爭,戰略與武力的鬥爭等等。生與死的悲歡離合,歷史畫面的變化,留下了無數美好的故事!!《桃園情緣》、《三次茅廬之旅》、《借草舟箭》、《借東風》、《空城計劃》等精彩生動的故事,讓我更加愛他們。

三國演義不僅讓我領略到了足智多謀的無窮魅力,但也讓我進一步明白,智慧來自知識,知識來自勤奮。在任何時代,只有掌握了知識,我們才能掌握髮言權和未來。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尤其如此。我很清楚我的責任。從現在起,我將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就偉業,成爲國家的棟樑。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3

《三國演義》,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三分歸一統所發生的故事。書中有不計其數的人物,主要描寫了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周瑜等。他們各有千秋,胸懷韜略。就這樣演繹了諸侯割據紛爭戰亂的時代。

先從曹操說起吧。他是一個亂世奸雄,也是一個治世臣,他有着讓人捉摸不透的性格,曾置呂伯奢和楊修於死地,挾天子以令諸侯。由於曹操疑心太重最終沒有完成他的宏圖霸業。接下來說說諸葛亮和周瑜,諸葛亮有着過人的才智,善於觀察天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未出茅廬便做出三分天下理想,並且有着寬廣胸懷。而周瑜和諸葛亮卻恰恰相反,周瑜心胸狹隘,嫉妒心強,一心想置諸葛亮於死地。每次給諸葛亮下的套,都讓諸葛亮一一化解,正應了這樣一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諸葛亮和周瑜兩個人都有着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知識和韜略,兩個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後說一說關羽吧,關羽義博雲天,知恩圖報,一生不忘忠義二字,華容道因感恩,放走了曹操。

在這部小說裏,“空城計”和“官渡之戰”使我受益匪淺。

在我看“空城計”時,我不禁爲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司馬懿十五萬大軍包圍西城。但孔明卻使用了空城計,把城池四門大開,自己在城樓上深情自若的彈琴,結果,司馬懿以爲有伏兵,只好下令全軍撤退。

諸葛亮憑藉自己聰明才智和他大智大勇膽量上演了一場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十五萬大軍。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後來我又看“官渡之戰”不由得爲曹操擔心,曹軍八萬精兵VS袁紹七十五萬兵馬,幾乎毫無勝算,但是曹操通過謀略燒了袁紹的糧草,許攸爲袁紹獻計,袁紹自以爲是,不納忠言。最終導致糧草被燒,軍隊大敗,自己死在倉亭。

袁紹輸給自己自以爲是,剛愎自用,不採納別人計謀。最後以失敗而告終。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虛心接受別人建議和忠告,不能目空一切,否則受傷的是自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又是一個浪淘英雄的很快時代,多少英雄豪傑,爲了自己國家和民族奉獻了一生。所以我要努力讀書,努力學習,爲祖國貢獻自己力量,在此我祝願我們的祖國永遠和平不有戰爭。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4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小說。它是由明朝時代的羅貫中寫的。身爲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自然故事裏的情節也是曲折動人,跌宕起伏。

就拿三英戰呂布這個故事來說一說吧!這篇故事主要講劉備,關羽,張飛這對結拜兄弟騎着馬與董卓的義子——呂布大戰了三百回合。漸漸呂布招架不住了,虛刺一槍後,便騎着赤兔,拿着方天畫戟,狼狽的逃回了營中。對於這篇故事,我對呂布的英勇非常讚賞,也很厲害,但呂布的武力使他非常自大,自認爲沒有人能夠擋住他那致命的一擊,哪怕是上萬人也不足以擋住他前進的步伐,從而導致他的魯莽,從而導致他的魯莽給他鋪了一條險些丟掉命的道路。呂布的計劃不周全,劉備,關羽,張飛的出現使他的計劃亂了套,說白了,還是有勇無謀,光有力量,沒有腦子的一個人。

再者說劉備關羽,張飛他們用了老子腦子,決定好了計策,不慌不忙的進行着,這讓呂布成功進了套。所以要少用蠻力,多用腦子。

與呂布相比,關羽就顯得沉着多了。有一次他被毒箭射中,然後找華佗神醫來刮骨療毒。關羽的冷靜、沉着和有勇有謀,都讓我非常稱讚。他不像呂布那樣的自大,他都要好好思考一番,再作行動,而呂布是不動腦子,。便去戰鬥了,不動腦子武力值再高也沒有用,用智慧便可以做到以小博大。

劉備、曹操、孫權哪一個不是從一個無名小卒做到了開國皇帝的,就他們一點兵馬,能夠抵擋十萬、百萬大軍嗎?都是靠智慧啊!

《三國演義》告訴了我,活用智慧,便可以做到螞蟻吃死象的道理。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1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進英雄。”多少年來,有多少因歲月而逝去的英雄,又有多少被歲月遺棄的英雄。而書,是把英雄以及他的品德傳承下去的最好方式,《三國演義》就是如此。

《三國演義》是一部訴說東漢末年,宦官專權,董卓劫帝,羣雄割據。講述着魏蜀吳國在其中脫穎而出,又互相鬥爭,最終晉奪魏權統一天下的故事。

這部小說包含着陰謀,詭計,互相猜忌,互相爭奪,外強中乾,笑裏藏刀,還有着英雄,以及英雄們鮮爲人知的另一面。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三個人物是,有情有義的蜀國國君劉備;年少有爲的吳國國君孫權;挾天子令諸侯的魏王曹操。而說到這大家可能會想,曹操這個奸臣你怎麼會喜歡呢?最開始閱讀時,我同樣也覺得曹操挾天子令諸侯是一個壞人,再加上作者出神入化的描寫,更使我覺得曹操乃鼠輩小人,但再後來的閱讀以及結合一些真實材料來看,才發現曹操是一個胸懷大志,有情有義的人。比如第十六回操爲大將典韋之死大祭,重於他兒。再比如第二十七回操放關公會劉備,以及曹操至死也無稱帝,這也說明他的野心還沒大到吞噬自己,這都能說明他還能算得上英雄。

但英雄也會有缺點,然而缺點纔會讓英雄更爲真實,更何況那還是在亂世中,不會有什麼情義也不會有對與錯。在亂世中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法去佔領土地,征服他人,捍衛自己,每個人的方法都截然不同,可都是對的。如果非要說曹操是個壞人,也沒問題,但他一定是一位好君主!

“自古英雄出少年”,英雄人物讀英雄書,希望聽我講完,你也能捧上這本書,成爲“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