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範文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範文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範文1

讀《戰爭與和平》很舒服,不僅因爲作者語言描寫上的順暢,更在於從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很多與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相契合的地方。從我自己看來,作品之所以有價值閱讀,可能就在於作品能夠給予顯示以啓示,無論這種啓示是正面的借鑑還是反面的提醒。

皮埃爾和安德烈有過一場爭吵,他覺得安德烈只是爲自己活着實在難以理解,他在共濟會的影響下,認爲應該努力求得自身淨化,爲他人,愛鄰人。從這裏,隱約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修身養性,推己及人,忠恕之道甚至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書中關於戰爭的描寫,也有很多和中國人體驗相符的地方。尼古拉參戰受傷之後,想到了家裏的好,發出了我爲什麼要到這裏來的疑問;安德烈也對自己參軍作戰的目的產生了懷疑:到底爲誰作戰?這樣的一些思考在中國同樣有過發展,中國人也有所謂“一將功成萬古枯”的嘆息,也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反思。甚至於書中多處可見的關於人民戰爭、游擊戰爭十分純潔和強烈的民族感情的描述,恍惚讓人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生死危機關頭所發出的“救亡圖存”的最強音。更有甚者,戰爭幾近結束之時,面對軍隊大量的減員,書中竟然會有“剩下的全是菁華”的感嘆,抑或是振奮人心,一掃頹氣的激勵,這種種不能不讓人想到長征結束後毛澤東對於中國紅軍的種種描述。

這本書太多的地方能激起人關於我們所熟悉的中國歷史、文化的聯想。50、60年代的翻譯文學已經內化在中國現代傳統之中,不知道中國的讀者們是否從這些翻譯的經典中看到了我們久遠的傳統和不久前這個國家有幾許相似的經歷;甚至於再往年推,革命戰爭年代的人們讀這本小說是不是從中汲取了很多可供中國革命學習的地方;再往後,80年代的人們熱衷於讀這些經典,比如說戰爭與和平,其中是否也喚起了人們對歷史的回憶,並引發了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中國現代傳統,也即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和現在有什麼關係?這其中是否還有一些可以作爲精神傳統滋養下一代?”從第一個問題看似很自然地過度到第二個問題,然而我不認爲這樣,甚至於如果把這兩個問題過分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會影響我們對第一個問題的思考。如果這麼推理可能要好很多:影響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的種種因素中,集中到本次討論的範圍也即那些文學經典,是否還有很多值得今天的人借鑑學習的地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就要反思爲什麼包含了很多經典要素的作品在今天不能再引起今天人的廣泛興趣?當然可以我們可以說出很多諸如社會急速發展,誘惑越來越多之類的理由,但是對文化問題的反思可能並不能僅僅侷限在對政治、經濟問題的反思,文化本身可能就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戰爭與和平》這些經典之中發現一些我們以前沒有發現的東西,從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能不能從現代的角度對這些經典進行再解讀,重新發現或者重新認識一些對於我們有啓示的東西。由此聯想到近年來頗熱的“國學熱”,無論這種國學熱是炒作出來的,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學熱,既然這股熱潮能夠出現,就說明了社會上更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我們存在的問題,並且希望能從我們的傳統中尋求解決之道。當然,有很多人會覺得這種國學熱是在西方知識結構框架中對國學的解讀,並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所謂的國學。我覺得即使這樣又有什麼關係呢?即使我們不能擺脫全球資本主義化的趨勢,我們同樣能夠重新發現我們自己的傳統。推而廣之,對於《戰爭與和平》這些曾經影響過我們或長久或短暫歷史的作品,重新解讀的意義也在此:發現延續的傳統,構建新的傳統。

再回到作品本身,從書中大段關於舞會的描寫,對於人物心理的描寫,對於景物場景的描寫,很明顯的顯示出托爾斯泰在這方面寫作的得心應手。在讀刺蝟與狐狸之前,雖然覺得書中大段所謂傳教式般的議論很是枯燥難讀,但並不覺得這是此書的敗筆,甚至覺得是自己素養不夠,才導致不能理解提升作品檔次的“精華部分”。當時就是這麼認爲的,所以13日上課的早上還特地將第四冊最後關於歷史的探討重新細讀了一遍。由於水平的侷限,並不能發現其被貶低的原因。單從表面來講,托爾斯泰舍長就短,顯然有他自己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很明顯與作者的危機意識緊密相連。這一點可能跟魯迅等文人頗爲相似。張承志在《魯迅路口》的散文中,認爲魯迅不走“純粹的文學道路”的願意在於魯迅的“良知”。張的觀點有偏頗的地方,但是還是很清晰的表達了魯迅以及魯迅之後的一大段時期,社會需要思想,中國需要思想。《戰爭與和平》在中國的流行,其中應該也有這方面的因素。毛時代的人人都可能成爲哲學家,這時間的人當然需要思想,於是《戰爭與和平》流行;從一些80年代的回憶文章特別是對於80年代大學生活的回憶文章裏,很容易發現有過一段詩意的時間,結詩社、讀尼采等等,對獨立思想的追求,於是《戰爭與和平》流行。90年代之後,人們不再需要詩了,好像獨立思考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於是通俗的文學取代了經典,也就是課上所說的,突然發現現在的人不讀“《戰爭與和平》”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對這類文學作品的重新解讀,發現延續的傳統,構建新的傳統,或許還有對社會重新啓蒙的意味。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範文2

今天,研讀了半年之久的《戰爭與和平》真的要劃下一個小小的句號了,心裏頗有依依不捨之情,偉大的著作總有這樣的特點,那就是當你要離別它的時候,彷彿離別了親近的人,而當你展卷重讀的時候,又彷彿回到了過去的時光,當年讀這部書時的心態與情味,又一一展現開來。偉大著作以開啓一個鮮活的精神世界的方式,引領着人的靈魂成長,《戰爭與和平》正是這樣的著作。

在這部鉅著的最後一部分《尾聲》中,托爾斯泰給了我另一個震撼。儘管這一部分是文學評論家認爲寫的冗長乏味的部分,然而我卻覺得它寫的精彩極了。《戰爭與和平》猶如一條巨龍,而尾聲恰如點睛,托爾斯泰離開了具體歷史的陳述,也離開了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和情節,上升到了一個特別的高度——論述自由意志,而且論述得精妙、深刻、透闢。除了這樣的結尾能承托起這闕宏大的史詩,我想象不出另一種結尾能如此完美。

在這個長長的結尾部分,托爾斯泰首先探討了歷史事件的“原因”,他認爲,表面上看來是“權力”在起作用,而實質上,權力必須作用於“合力”形成的那個方向上,否則就如同向虛空中擊掌,又如抽刀斷水,得不到任何迴應與實效。拿破崙遠征俄國,表面上看彷彿是拿破崙在下命令,而實際上拿破崙有過諸多軍事計劃和命令方案,但遠征俄國是真的變爲了現實,不能不說是由於它符合了歷史的某種必然規律。於是,從此出發,託翁以濃墨重彩探討了自由與必然的關係問題。

托爾斯泰大致認爲,在理性看來,自由意志是個幻覺,是一種“一瞬間無法確定的生命感覺”,然而在形上學(靈性)看來,自由意志則是生命的全部,是人之所以爲人的最精髓之處。我們不能想象完全的自由,一個人無論如何想象不受外界的影響,我們永遠不可能獲得空間上和時間上的自由概念,在空間上的運動,遵循必然規律,在時間上的思考與判斷,也受到一系列的制約。然而最關鍵的是:我們無法想象我們的行動沒有原因,“理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假設和找到原因,因爲沒有原因我們就無法想象任何行動。我舉手,沒有任何原因,但我要做一個沒有原因的動作,這就是我行爲的原因。”多麼精彩的論證啊!如果托爾斯泰沉溺於具體的科學知識(例如力學或生理學)的論述來反駁自由意志,那麼他的論證可以被科學的發展所推翻,至少是牽連纏繞有不決斷處,但是,他卻頓挫一下,轉入更高層次的概括,如太極之勾手引帶,撥轉自如,結論卻難以撼動,實在可以媲美職業哲學家!

更重要的是,托爾斯泰並沒有沉溺於一端而忽視了另一端,他接下來論證絕對的必然也是不可能的。因爲大千世界的規律無窮無盡,各種條件與原因亦無窮無盡,人不可能認識所有的規律與條件,於是,總是不會有完全的必然。“一個垂死的人、一個未出世的胎兒或一個白癡,他們完全沒有自由,我們觀察的人的概念也就不存在了,因爲沒有自由,就不成其爲人。”由於超時空的、全知全能的人的不存在,於是,人總可以透出必然性的約束而得其自由。託翁在這裏表現出的是不可知論的立場,由於我們對宇宙和人生的實質是不可知的,因此,自由就奠定在這不可知之上,這恰是二十世紀的自由意志論(古典自由主義者)的公論。可知論、唯物論的世界中,沒有自由,只有所謂“微分方程”和“混沌”,然而來自“混沌”的自由並非自由,真正的自由源於意志的自主與自律。

然而,以上的論證仍然是“執其兩端”的,託翁還論證了另一個重要的真理:自由與必然的共生性。自由意志恰恰是依繫於必然規律而生的,一方面,沒有物理與生理的過程,思想只能是空中樓閣,另一方面,即使我們認知到了千萬條規律,我們總是可以說:我們當時可以這麼做而不是那麼做,於是,這種試圖超越規律的約束的意志,即是自由意志。恰如我們即使做了一萬件惡行,卻總可以說:當時忍住就好了,我還是可以爲善的。於是,人性仍然是向善的——分辨善惡即是根本善。人性中包含着自由意志——試圖超越束縛即是自由之源。人的自由意志的最突出表現,即是人能意識到自由意志。在觀察者看來,它與其他過程或許難以分別,但在行動者看來,它是最重要的行動之源。

接下來托爾斯泰論述歷史學——如果歷史學承認有不服從規律的自由意志的存在,並且認爲它是歷史事件發展的原因,那麼就不可能有歷史規律,也就取消了闡釋歷規律的歷史學。於是,自由在歷史學中的地位,應當讓位於對規律的探索,我們可以認爲自己是自由的,堅持這一看法就如同站立在堅實的大地之上,然而又是服從歷史規律的(託翁所說的歷史規律,實則是社會科學的一般規律),堅持這一看法,就彷彿認識到了大地在按照規律(萬有引力)在不斷運動。於是,貞定之志(自由,就其落實於長期生活計劃的完成而言,確實是靜定貞一的)與順歷史規律而動,是統一的而非分離的,從這一點上說,1820__年的拿破崙恰恰是不自由的,而皮埃爾、鮑爾康斯基這些人,則在歷史大勢中保持了自由之心,於風雲舒捲、大浪淘沙之時,深識徹見了人性的本源。於是,不盲目地推斷因果鏈條中的原因,不狂熱崇拜偉人的天才,肩負起自己的歷史使命前行,同時也決不傲然得意、津津樂道於自己的“自由選擇”,這正是《戰爭與和平》給予我們的最大教益。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範文3

1805年,法國和俄國之間關聯惡化,戰爭一觸即發。然而身處俄國上層社會的人們生活依舊恬靜悠閒,社交舞會照常舉行。

青年公爵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決心幹一番事業,就提任庫圖佐夫將軍的副官向前線出發去了,他期望這次戰爭能爲自己帶來輝煌與榮耀。在奧斯特里茨,他參加聯軍與法軍的會戰並受傷。在斯托夫伯爵家,他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那塔莎,感情使他振作起來重新投入生活和事業。俄法戰爭爆發,安德烈赴沙場,在波羅金塔會戰中受重傷。他忽然體會出死亡就是人生的清醒過程。從那一刻開始他的生命慢慢退潮,平靜地走到終點。

與安德烈的故事平行發展的另一主人公彼埃爾是個熱血衝動、善良真誠的年青人,憑着繼承一筆可觀的遺產,他成了上流社會的矚目人物。勢利庫拉金公爵便把放蕩墮落的女兒愛倫嫁給了他。意志薄弱但又嚮往理想的道德生活的彼埃爾在荒__的貴族羣中屢次受挫。自衛戰爭中,彼埃爾組織民團並經受了戰火考驗。後被法軍逮捕。在戰俘營,士兵中的宿命論和不抗惡思想使他深受感動。在俄國人民的打擊下,法軍潰敗。彼埃爾被游擊隊救出,重新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婚後,他參加了十二月黨人的祕密組織,而那塔莎則成爲一個賢妻良母。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人生的啓發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向以來,我都很喜愛彼埃爾這個人物,並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一個知心朋友來對待。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裏以至於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但是略顯輕浮了些,因此一經阿納托裏誘惑便放下了對安德烈的感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彼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因此常常後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爭與和平》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托爾斯泰以前說過:“它不是傳奇,不是長詩,尤其不是歷史記事。《戰爭與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達和能夠在其中表達他所要表達資料的那種形式。”他說的是實話。孟子也曾有過類似的言語:“吾辭達而已矣。”辭能達意,就這麼簡單。托爾斯泰認爲,文學只是表現思想的一種形式,作爲形式,它遠不如內在的靈魂重要。後人讀《戰爭與和平》,往往呼爲史詩,那樣其實正好違背了託翁的意願。真正讀懂《戰爭與和平》的人,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部思想的結晶,卻非文學。而小說的作者托爾斯泰,則純然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了。難怪作家高爾斯華綏說,如果要舉出一部貼合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這個定義的小說,我就要選取《戰爭與和平》。

戰爭與和平讀書心得範文4

看過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周揚譯)之後,覺得託翁筆下的人物比較豐滿,畢竟是一個大師級的人物,不過在我的印象裏,除了裏面的列文和吉蒂以及他倆的愛情以外,對於安娜以及佛倫斯基,我並沒什麼太多的印象,也許是生活經驗或者說生活所需導致了我對人物的偏好。對於安娜,在別人的提醒之下,我光記得託翁描述的她的美來。

後來讀了美國當代作家喬納森弗蘭岑的《自由》,裏面提到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知道這是托爾斯泰最爲重要的一部小說,於是在網上定了一部,是我的老鄉劉遼逸先生翻譯的,總共兩本,一百多萬字,我想這下有的看了。對於大部頭書,我並不怵讀,只要前幾章的文字能符合我的口味,但恰恰的是,這部中文譯著,卻讓我讀着,猶如嚼蠟。我是讀了幾章之後,就把它撂下,要不是我心裏說:“嗯,畢竟是部名著,後面可能還有精彩的,或者買來的,畢竟要把它消化完吧!”,我簡直要讓它束之高閣了。

這裏讓我驚歎的是,也許我比較世俗——託翁竟能描寫這麼多人物,而不重樣。這人得有多大的生活閱歷和記憶力啊。另一個驚歎的是,對於拿破崙的描寫,簡直把他比作了強盜、搶劫犯了,這和我讀的《拿破崙傳》簡直大相徑庭。或許,託翁是站在俄國人的角度,來讀侵略者進行描述的,但當到尾聲時,通過他對“偶然”和“天才”的論述,我才瞭然,拿破崙的成功,就是強盜的性質加一系列偶然因素成就的;至於俄國統帥:圖庫佐夫的描寫,作者則比較手下留情,甚至把他描寫成了一個有博愛精神的,可愛的老頭。但作者也沒有一味的攜着私心,最後還是給圖氏做了公允的評價,這在第四部裏,也有細節的描寫。

《戰爭與和平》除了對戰爭的描寫和論述以外,另一個重點就是放在四大家族裏面的那幾個年輕人的經歷了。可是,或許我有點囫圇吞棗,裏面的人物,我的心裏就放在了皮埃爾、娜塔莎,還有就是瑪麗亞公爵小姐(這是到後來才留心的),而恰巧的是,這三個人正是後來活了下來的重點人物,至於人們普遍關注的安德烈公爵,我根本就沒怎麼留意。而印象比較鮮明的就是娜塔莎,不管她的少女時代,還是婦女時代,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不是託翁有意爲之?

至於託翁讀戰爭的論述,我是不太在意的。他在那個年代似乎隱隱的感覺到了一切英雄人物都是順應了人民或者人羣的意志,才成全爲英雄的,不論是拿破崙還是圖庫佐夫都不例外。但當在尾聲看到,託翁對於家庭的描述,則讓我有了對家庭的憧憬和思考。

最後說一句,託翁並不只對勞動人民有着愛的情結,他對於人羣的盲目與瘋狂,也看出了一些端倪,這可在對於那個政治犯,我忘了叫什麼名字,被莫斯科警察局長煽動人羣而加以迫害了,託翁在這裏明顯懷着一顆慈悲心,描寫了人羣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有極富危險性。這在戰爭的描寫中也體現出來了,士兵們在瘋狂和激情之下,在戰鬥中,拋棄了一切約束,進行屠殺、搶劫,血淋淋的事實,讓託翁多少有些心悸。

其實,托爾斯泰也算一個天才,但他是寫小說的天才,但其他方面,他甚至比普通人更糟糕,例如他風流成性的私生活,和嗜賭的毛病,還有他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對女性總是貶低甚至是詛咒,托爾斯泰的出現,正如其他的藝術家一樣,或許就是上帝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