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2016教師團隊合作心得

2016教師團隊合作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57K 次

團隊合作往往能激發出團體不可思議的潛力,集體協作幹出的成果往往能超過成員個人業績的總和。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6教師團隊合作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2016教師團隊合作心得

  【2016教師團隊合作心得1】

12月1日,北師大歷史學科專家團隊一行四人在鄭林教授的帶領下來我校指導歷史教學。這是我校與北京師範大學進行的“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發展的翻轉課堂教學研究”項目的一部分。

下午,北師大專家團隊與我校歷史組所有老師,齊聚智慧樓錄播教室進行集體備課教研活動。首先由我進行說課,從課程標準解讀、教學設計、微課製作、課件製作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其次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校吳波教研員進行評課,他充分肯定了我校實施翻轉課堂的重大意義,認爲我校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引領當前教研方向,培養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真正實現了教學的個性化、分層化。鄭林教授就歷史學科前測情況作了反饋,結合我的說課,鄭教授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老師要今早了解、把握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二是多問卷,多從學生角度進行教學設計、組織教學;三是微課內容要有拓展性、探究性,避免與教材重複;四是學案設計的深度和廣度需要進一步研究改進,思維含量要高,學科素養要體現。鄭教授給予高老師的教學研究以高度評價,特別肯定了我校集體備課活動的組織,真正做到了全員參與、智慧共享。在鄭教授點評後,我校歷史老師圍繞教學中的困惑,踊躍與各位專家進行交流,專家也給予熱情耐心的解答。

張福濤副校長參與上述活動,並對歷史學科與北師大合作項目下階段的活動提出要求和希望。

12月18—19日,在侯桂紅老師的帶領下,北師大一行三人來我校指導歷史學科課堂教學。本次活動也是我校與北師大合作項目“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益”的一部分,我校歷史學科全體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專家團隊來校後立即深入課堂,觀摩了由我執教的《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調整》翻轉課堂新授課教學,在隨後的評課活動中侯桂紅老師結合課堂觀察,對我的課堂教學進行評課指導。她指出我校翻轉課堂在培養學生自學意識、探究意識、合作意識方面有獨到功效,老師授課重難點把握到位,教學方法比較靈活。建議子微課設計內容上要有突破,拓展知識面,增加思維含;課堂引用生活化素材的時候多貼近學生,引起共鳴。

評課後侯桂紅老師與骨幹教師進行了座談,就雙方合作的期待進行了深入交流,進一步增進了雙方合作的瞭解。部分學生也參與了座談交流。

本次活動日程安排緊湊合理,老師們參與熱情高,與專家團隊的交流身份愉快,紛紛表示收穫特別多,希望繼續加強與北師大專家合作,不斷引領我們老師業務成長。高二歷史教師周立香:侯老師的點評對於整個歷史教學深度與寬度,知識點本身的落實與拓展,歷史素養的凝練與養成,教師教學心態的調整等方面給出了很好的建議。專家站的高,望的遠,挖的深,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富有理論化,體系化,真是值得我們好好品味,好好學習。

  【2016教師團隊合作心得2】

今天我校全體教師在校長的帶領下共同學習了有關,管理方面的一些的知識.我深深的體會到如何更好的做到人與人之間溝通和交流.大家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團隊,通過兩天的學習,我的體會如下:

現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人們同樣提倡團隊精神,主要是因爲這個行業的發展太快。而隨着國際競爭的加劇,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中國的教育界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知識的更新速度在不斷加速,每一個教師都不可窮盡所有的知識,學科的縱深發展的態勢日益顯現的同時,加強聯繫和協作成爲必然的要求,這樣就有必要提倡教師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培養團隊成員之間的親和力。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團隊,能使每個團隊成員顯示高漲的士氣,有利於激發員工作的主動性,由此而形成的集體意識,共同的價值觀,高漲的士氣、團結友愛,團隊成員纔會自願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一、團隊精神有利於提高組織整體效能。

通過發揚團隊精神,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不能要求每一個教師都是優秀教師,都是教育的行家裏手;教育科學的發展呈縱深式的推進,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都要求走向聯合與合作;某一門學科也要求多學科的參與才能更好地發揮該學科的優勢。我們提倡教師的團隊精神,可以集羣體之優勢,形成合力、聚爲焦點,不必面面俱到,也許在解決教育的某些問題上或某個問題的某個方面,更能獲得突破,但在團隊之中,仍然要尊重勞動,尊重人才的價值取向,才能形成合作向上、積極進取精神是團隊精神的基本內核之一。二、“感恩與愛”

我們以前的教育,缺少了一課,那就是“感恩與愛”。我們很多時候不會愛自己,不會愛父母,不會愛朋友,不會愛領導,不會愛同事,經常在做着讓“親者痛”的事情。我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愛,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在最後一個環節,老師佈置了一個比較艱難的任務:就是讓我們扮演“盲啞”結隊同行一段黑暗的道路。我當時的體會是:假如我真的是一位盲人,如果沒有他的的幫助,我是如何去克服困難?我是如何走過這段既黑暗又難忘的道路,以後的人生之路又如何走下去呢?一個個問號留在我心裏。最後,我把

自己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我以後將會把這份感恩的心投入的工作去,帶着愛和尊重去工作,去影響一個團隊,去影響更多的人。

三、教育的合作精神或協作精神,是當代教育的特色之一。

教師沒有一種合作精神,但憑自己的那一點知識或技能是遠不夠用的。每個人必須與他人協作,他自己纔有成功的可能,同時每一人又處在特定的團體之中,這個團體可大或小,因爲每一個人都是“特定社會關係的人”,即社會的人,教師也是這樣的一種人,教師的社會角色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當代的教育已不是教師個人的英雄主義時代,更多的要謀求協作和合作,因此,教師以團隊協作的方式,就更可以發揮該團體的作用,使知識和學科的縱深發展都得很好的延續,它較傳統的教研組或辦公室爲單位的組織,具有更好的實現目標的能力,這對於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團隊精神是教師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教師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的具體體現,它對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意義。團隊精神的實質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2016教師團隊合作心得3】

分工協作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現代教育是一個分工協作的系統工程,要求每所學校、每個教師羣體內部必須建立起一種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新型道德關係,這樣才能優勢互補、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好教書育人的任務。因此,團結協作是實現教育目的必要條件,也是調整教師之間關係的職業道德規範。 教師要認真履行團結協作的職業道德規範要求,首先應明確團結協作的涵義和道德意義。

一、團結協作的涵義

團結協作是共產主義道德和社會主義道德的集體主義原則在教師職業道德中的具體化。人才的培養需要集體的智慧和羣體的合力。教師在學校裏與同事之間、領導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平等互助的關係,其共同的目標是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育人才,爲無產階級培養"四有"新人。由此,團結協作是教師處理人際關係的行爲準則,是中外教育史上普遍關注和倡導的一種重要的教師職業道德規範。

所謂團結協作是指人們爲了集中力量實現共同理想或任務而聯合起來,相互支持,緊密合作。這個涵義告訴我們,集體是指有共同利益關係的人們按一定利益關係組織起來的聯合體。教師生活和工作在學校這個集體中,教師與個人集體的關係,猶如一個人的細胞與肌體的關係,每個細胞只有在機體中才能得以生存與發展。因爲集體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個人只有在集體中,他的智慧和才華才能得以增強和發展,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說的:"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不能靠一個人的勞動……95%的科學技術都靠集體。……單幹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在集體中,大家相互協作,才能產生巨大力量,這樣個人的才智才能得以發揮;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自由的發展。因爲個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以接受和利用前人或他人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爲前提,個人的全面發展,還必須依靠社會集體力量,依靠參加多方面的社會實踐,在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改造提高自己,從而獲得自由。由此,社會主義道德以集體主義爲基本原則,它要求各行各業的人們做到熱愛集體,團結協作。

現代學校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師的勞動是社會勞動的一部分,是在人們的相互聯繫中進行的。要培養好一批人才,既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配合,更需要學校內部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使學校的各項工作有秩序地進行。任何學校,離開了集體之間和同事之間的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教育只能是教師集體的事業。集體事業,就要發揮集體優勢,注重整體效益,如果一個學校的全體成員,能夠目標一致,步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前進,就會形成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反之,一個學校假若四分五裂,幫派林立,各吹各的號,各唱各個的調,就必然是一片混染、亂七八糟,教師不能把主要精力用於工作,將會造成這個學校的災難。

二、團結協作的道德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集體是大家志同道合進行創造性合作的團體,在這裏,每個教師都能爲集體的創造作出自己的貢獻,每個人從集體的創造中吸取精神力量,同時也以精神力量去豐富自己的同志。在教師羣體中,每個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益,可以通過比較、鑑別,分出優劣,激勵先進,督促後進。同時,教師也可以吸取別人的長處和經驗來豐富和對照檢驗自己,達到互幫互學,共同提高。新時期的人民教師,在同一個集體中,在同一個教育方針的指導下,在各自的崗位上從事着同一個目標--培育人才的工作。他們之間的關係既是一種各司其職,並肩作戰的關係,又是一種同心同德、團結協作的關係。這種關係對於實現教育目標,形成教師個格、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形成良好校風,有利於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有着重要的意義。

(一)團結協作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

現代社會,一個人的成長需要許多人從多角度、多側面而實施全方位立體交叉教育。現代教育擔任培育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任務,這一偉大而艱鉅的教育工程不是哪一位教師所能獨立完成的,它需要各專業學科教師、思想品德課教師、班主任老師和少先隊、共青團及各行政管理人員在內的全體教職員工的通力合作。特別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學生學習和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識和技能,一個教師即便是知識再淵博,他也只能完成其教學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只有全體教師團結一致,相互協作,形成集體的智慧和教育的合力,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接班人和新型勞動者。可見,一個團結協作的集體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關鍵所在。正如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的:"如果沒有這樣團結一致的教師集體,那麼所謂正常的教育工作是很難想象的。"教師集體的統一是最有決定性的一件事情。一所學校如果具備了一個志同道合、充滿活力的教師集體,那麼辦好這所學校就有了寶貴的財富和最可靠的根基。

(二)團結協作是教師人格的必備要素

教師作爲精神文明的培育者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着傳授知識、傳播文化、繁榮學術、弘揚科學、教書育人的神聖而光榮的任務,起着開啓發智、哺育人才、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作用。正是教師承擔的任務和發揮的作用。以及社會對教師的特殊要求。使得教師在教育實踐活動中修養成品德高尚、智力和才能優秀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特徵。這種完美的人格形象對學生起着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作用。成爲學生模仿、效法的的楷模和榜樣。教師的這種人格是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高尚的道德、品行素質、優秀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突出的能力素質等構成的。而團結同事、互相協作正是教師高尚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能力等素質的綜合表現。俗話說:"大度集羣朋",教師之間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瞭解、相互信任、團結協作的基礎上去展開自己的從教活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同事關係,才能化艾怨爲理解、信任,變文人相輕爲文相親,改心存芥蒂爲相互支持。


更多熱門心得體會推薦:

1.2016關於團隊合作心得體會

2.2016企業團隊合作心得體會

3.2016大學生團隊合作心得

4.2016教師團隊合作心得

5.2016學生冬季安全教育的心得體會

6.2016學習創業基礎課程心得

7.2016年企業文化學習心得

8.冬季安全教育心得體會

9.2016生產實習心得體會

10.2016年金工實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