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心得體會範文3000字(通用5篇)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心得體會範文3000字(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心得體會範文3000字(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心得體會範文3000字(通用5篇)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心得體會1

一個酷暑的季節,一次難忘的經歷,一份無聞的付出,在這驕陽烈似火的七月,唱出了心中真情豪邁的歌聲,爲這片灼熱的土地澆灌了溫情的甘霖,滋潤麻陽一方。性格開朗,積極向上,不怕困難,不怕累,不怕苦的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會鐫刻在我的心頭,直到永遠!記得那時驕陽熬不走我澎湃的激情,擋不住我似火的熱情,勞累更驅不走我激盪的豪情。用笑遮蓋勞累,用歌聲感動烈日,要讓自己的青春在奉獻中飛舞。當我穿着學校發的三下鄉衣服,拿着隊旗,激情昂揚地參加出征儀式時,激動的會場讓我覺得無論多辛苦,一切都會值得的!

在麻陽的日子裏,每天都被工作排得滿滿的,白天和隊友們一起出去活動,晚上回來做總結到凌晨,拖着疲憊的身體上牀睡覺,經歷了很多,收穫很多。回來之後,我開始梳理自己的思想,發現這一路的經歷讓我着實成長了很多。在三下鄉的全程中我求真、務實、創新、樂善,具體情況如下:

一、思想方面,精心部署,全面策劃,全力以赴。

把思想作爲前進的動力,"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指導老師說過,"三下鄉"是全國各大中專院校組織的長期活動,學校每年都要爲此拿出不少的經費,目的是要增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歷史責任感,因而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深入基層、瞭解基層、服務基層,搞好這次活動,實現下鄉的最大價值。楊若鄰老師語重心長的話語,無疑給我們的準備工作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在下鄉過程中也一直銘記於心。所以我必須拿出愚公之志,精衛之願,在三下鄉期間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中身體力行,悉心調研,誠心服務,服務"三農"。

二、行動上傾注真情,熱心幫扶

開展社會調查,通過走進社區,真切的瞭解社區市民們的實際生活狀況,尤其是普遍關注的社區羣衆文化活動的開展情況。爲了更深入更具體地瞭解村民們的具體情況,通過走訪了村裏的各家各戶、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專人座談、交流記錄等豐富多彩地形式瞭解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掌握我們需要的第一手資料,體驗農村生活,成爲穿梭村裏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調研課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進新農村基層民主發展——以麻陽縣呂家坪鎮木江溪村爲例》(附後)得到了受到了羣衆的歡迎與配合。最後這篇調研課題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五天的下鄉我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各項活動開展得成功,最後我說得我的喉嚨都沙啞了!

由於我們隊中的人都沒有過"三下鄉"的實踐經驗,因而我把精心準備、全力以赴作爲搞好這次活動的第一步。利用在學校的簡短几天的時間,通過向有經驗的老師、同學請教、上網查找相關信息、集思廣益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準備工作做好。製作了幾個標語橫幅、複印了xx年志願者服務隊中的一份子,對能夠參加這次活動並在活動中儘自己所學而感到了一份特別的驕傲和自豪。可是同時令我感到焦慮,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存在着許多的問題,在我們調研的過程中,表現的最爲明顯是新農村建設的政策落實問題。

最主要最重要最關鍵的是農民還沒有真正地從新農村建設中得到實惠。新農村建設開展以來,農民普遍反映,國家的許多惠民政策很振奮人心,但是,在實際中,農民得到的實惠並不多,相反農民由於進行新農村建設相對增加了一些負擔,例如,我們在懷化市麻陽縣錦和鎮錦州村和呂家坪鎮木江溪村等村發現,即使在木江溪村水泥路是"家家通",但這主要是農民自己先掏腰包把村裏路基路面達標,然後有關上面有關部門纔給修撥一定的款,而且修路的錢主要花的是農民的,到最後並沒有減輕農民的負擔。

再者儘管國家提高了糧價,解決了農民的溫飽問題,但是由於生產資料的漲價,導致農民增產不增收,農民花了很大的精力卻沒有好的收益,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民的種田積極性,從而選擇種一季稻,使本來有限的耕地資源再一次遭到浪費。這些問題讓我對憧憬的美好新農村焦慮不安,作爲政法專業的學生,我們應該從法律的角度去幫助他們,把我們系部的法律援救中心的電話及相關求助途徑告訴他們,及時的解決他們相關的法律問題,維護好農民自身的利益,與此同時我們應該也要儘快完善我們的法律,使農民的法律更加健全。

從政府角度,應儘快讓農民從政策落實和資金投入上看到新農村建設的變化,特別是從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條件改善等方面讓農民儘快得到實惠,進而調動積極性,投身新農村建設中。希望有關部門多瞭解農民着想,由此出發制定具體新農村建設活動,讓農民感到我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有實際意義和關係農民切身利益。

廣大農民對新農村政策普遍不瞭解。農民對新農村政策只是知道大概,不瞭解詳細情況,知道的大概情況還是主要是從電視瞭解的國家大政方針,我們調研的四個村子裏面,還沒有村民委員會主動的爲國家宣傳相關政策。很多新農村配套的措施農民並不知道,村幹部自己有好多都不知道,像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等,具體怎麼規定的一點不知道。這種政策和規定不透明的情況不利於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同時,也導致幹羣關係緊張和農民對新農村政策的誤解。

這也就啓示了我們對基層組織的建設問題的思考,要加大發展基層組織的力度,保障農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保證人民羣衆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徑。擴大基層自治,保證人民羣衆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爲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必須作爲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可是我們不能把村民自治簡單地等同於村民選舉,重要的要立足於鄉村土壤發育公民社會,諸如各種行業協會、公益組織、社區組織、互助組織等。這些組織通常是非政府性、非營利性、自主性、志願性,在農村管理中,發揮這些公民社會組織的作用。

在這次下鄉的四個村裏,最值得我們借鑑的是呂家坪鎮木江溪村的基層組織。他們單獨建立一個村民自治組織的場所,在這個基層機構裏面,有馬克思、恩格斯等偉人的照片,有相關的新農村建設的政策等這些讓村民深刻了解和感悟農村的發展動態。木江溪村更可貴的是他們成立了一個"普法夜校",對農民進行普法宣傳。這些可以說是走在其他農村的前面。從他們的經驗中應該全面建設新農村,第一要村務公開,幹部要以身作責,處理好與上級政府的關係;其次加大村辦企業建設,自己努力籌備資金;最後依託國家的支持,具體落實每項新農村政策。相信新農村的美好藍圖即將不遠實現。

總之,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從這次的下鄉活動來看,我們大學生依然需要努力學習好自身的專業知識,並結合實際分析處理問題,鍛鍊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爲將來的踏出校園奉獻社會做好準備。

即使我是來自農村,但如此熱衷於農村問題是第一次,並且如此深入地思索農村問題,過走訪一些鄉村和一些來自基層老百姓的直接的社會調查活動,我們感觸良多,這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鞏固了所學的專業知識,鍛鍊了實踐能力,充實了自己的人生。幾天的實踐時間,一轉眼就過了。在實踐活動期間,有苦有喜,有累有笑。就如我們的隊員所說的:累過笑過纔會有收穫,因爲痛纔會清晰,累並快樂着。我想,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真的教會了我很多東西。縱觀這一路走來,活躍在其中的一個詞就是"感動"。

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青春氣貫如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苟安。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三下鄉活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了。農村是青年學子成長的豐厚沃土和生動課堂。我們要儘自己的努力,用我們的所學爲農民真誠服務,真正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而暑期"三下鄉"活動恰好爲我們青年學子搭建了一個在實踐中檢驗知識、增強本領的平臺。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文明三下鄉"使者"所到之處,科學聖火熊熊燃起,道德新風溫暖人間。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爲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期待着下一次的出征。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心得體會2

我有幸成爲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伍的一員,我感到很高興,經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收穫很大,學到了很多。

8月,我們早早地收拾好行李,帶着給孩子們的捐贈品,舉着實踐隊的旗幟,在陳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我們的征程。經過四、五個小時的顛簸,我們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資陽市安嶽縣希望小學。學校地處工業園區,旁邊有幾座小山丘,剛來的我們看到這麼優美的壞境,覺得這兒條件還不錯,接下來的十幾天可能不會太苦。

於是我們懷着開心、愉快的心情,打掃教室,安排我們的“宿舍”。不得不提的是我睡覺的地方,女孩和男生睡的地方不一樣。學校老師一共給我們留下了兩間教室、一間教導室和一間廚房,我們就把其中一間教室留着做我們男生的“宿舍”,我們把桌子拼起來,把我們早就準備好的睡袋和防潮墊鋪在桌子上,就當做我們的牀。女孩就把牀鋪在那間教導室裏,雖然很小,但是女孩住下剛剛好,這也是名副其實的女孩宿舍,所以我們男生也不能隨便進。當我們把牀鋪好的那一刻,我們感到很溫馨,雖然很簡陋,雖然鋪的不是很整齊,但我們很開心,我們剛剛來就在一起的努力下鋪好了牀,解決了住的問題。

接下來就是我們吃飯的問題了,我們拿着學校留給我們的鑰匙,打開了廚房的門。一開門,由於是很久沒煮飯的緣故,我們便看到一堆堆的老鼠屎到處都是,而且也沒有我們期待的電器設備,都是農村的那種大鍋土竈,還要燒煤和柴。由於前一天下雨的緣故,我們找到的煤都受了一點潮,第一次的燒火燒了很久。最後我們都有點餓了飯菜纔好,儘管飯菜煮了很久,但是卻煮的很好吃。由於煮飯的流程很繁瑣,每次都重新安排的話,大家都不熟悉有會浪費很多時間,於是大家一致決定讓劉瑾和李潘兩位同學掌廚,其他同學輪流洗鍋。他們也開心的同意了,因爲我們認可了他們的廚藝。

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學生來上我們的課。吃了早飯,我們就分成了三個組,採購組、宣傳組和煮飯組。採購組的同學負責去採購食材和日用品;宣傳組的同學負責去想附近的家長宣傳我們的支教活動,邀請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來,並且做留守兒童的問卷調查;煮飯組的同學則留下了看家和煮飯。

由於我被分配在了煮飯組,所以宣傳組的具體情況我也是聽同學們後來說起的,不過他們也挺辛苦的,挨家挨戶地去向家長們宣傳,並且和留守兒童和老人交談,附近的居民很配合我們的調查工作,對我們的印象也都不錯,放心的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爲了體驗生活,爲了響應學院號召,我們採購組的同學,除了買日用品之外,還買了許多重要的食材,土豆和白菜,我們足足吃了十幾天的東西!我覺得這就是這次很重要的考驗之一,只吃素菜,而且不買貴的,每天必買土豆和白菜。因爲我們每個人交了一百塊錢,資金必須要按預算來花,不然就得不到應有的鍛鍊,我覺得這一點我們做的很好。

所有的準備工作的做的差不多了,吃住的問題都解決了,接下來就要迎接孩子的到來了。第二天一早,我們全體隊員都是六點都就起來了,洗漱過後,早早地做了早飯,就在我們還在吃早飯的時候,就有很多的家長帶着孩子來上課了。我們大家趕緊加快吃飯的速度,接待到來的學生和家長。我們原定的上課時間是九點多,可能是由於家長和孩子太過興奮了,就早早地把孩子送過來了,於是我們就把小朋友們的年級、姓名等情況做了統計,發現人數很多,年級跨度很大,最小的有一年級的,的有初中的,可我們只有一個教室。

最後我們經過商量,先將他們安置在一起,上午教英語、音樂等課外的課程,下午進行選擇性輔導。由於學生中一二年級的學生比較多,所以很吵,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老師不容易教學,在這時我們遇到了難題。最後,馬皓同學說他可以試一試,結果他採用類似早教老師的教學方式,邊哄邊鼓勵,小朋友們的熱情一下就被他帶動起來了,大家感覺他就像救星一樣,結果一堂課下來,他也感到有點累,主要是嗓子受不了了。最後,我們還給馬皓同學買的“金嗓子”喉片,因爲大部分課程都是他在上,同學們都喜歡他,都親切地叫他“柚子哥哥”。

隨後的幾天裏我們按部就班地進行我們的教學計劃,同時每時每刻也關注着他們的健康和安全。每天中午和下午太陽的時候,就是我們一個個地送孩子們回家的時候。陳承老師多次強調,家長信任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我們就是小朋友們的第一負責人,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他們的安全。於是,我們每天一個個地送小朋友們回家,直到他們到家了我們才安心,才往回走。

雖然天氣很熱,但是大夥都沒有怨言,都很積極的護送小朋友回家,有時候小朋友跑得很快,爲了防止他們跑到公路上去,我們都很小心地跑在後面跟着他們。我每次也跟着大夥一起去護送孩子們,有時候甚至都趕不上他們,我們都提心吊膽呢。護送小孩這方面或許這對我們也是一種考驗吧,至少我們保證了孩子們的安全,而且也得到了許多家長的讚賞,我們大家都感到很高興。

幹完了正事,我們也得娛樂一下吧。每天晚上吃完飯後,就是我們的娛樂時間。我們幹什麼呢?玩遊戲。我們在出發之前,我們男生每人都帶上了電腦和投影儀,到了晚上,我們就放鬆一下玩益智遊戲等,像什麼“乾瞪眼”啊,我們都能在其中找到很多的樂趣,緩解一天的心情。

在經過前面幾天的摸索,我們大致已經能習慣在那邊的生活了。爲了養成良好習慣,我們每天六點多起牀,白天課餘時間就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教他們打籃球、羽毛球。但是由於很多小朋友是低年級的,考慮到安全問題,天氣也比較炎熱,我們最後就讓小朋友們在教室裏玩。小朋友們逐漸和我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每次送他們回家的時候,他們都讓我們到家去坐,給我們拿一些水果之類的,當然我們不能收,我們很開心。最後的幾天,我們的攝影師同學就天天採集照片,將小朋友可愛的瞬間留下來了,我們也照了很多關於小朋友的照片,他們也都很喜歡照相。漸漸地我們都捨不得這些可愛的小朋友了。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來到了這裏參加支教活動,對我們的毅力是個很大的考驗,但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通過這次三下鄉,我們這個小團隊裏每一個成員都得到了相應的鍛鍊,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就我來說,首先這次的支教活動,讓我認識了很多的朋友,俗話說,患難見真情,我們在這個特殊的地方相處了十幾天,大家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各種難題,大家的心緊緊的連在一起,感覺就像一家人。

其次,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無論你是在做什麼事,無論你做的事是否很重要,但只要你在做了,你就要用的熱情和最熱衷的態度把它完成好。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每個人所做的事,都是爲了整個支教活動的順利進行,都是爲了集體的利益着想的。還有,我覺得一個團隊的領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每一個成員唯有服從領隊的安排,才能讓我們的支教活動變得井然有序。

親身實踐,才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才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在三下鄉中,我們不斷思考,不斷成長,充實自己,收穫到很我們從未有過的經驗。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天,但我懂得了團隊的重要,懂得了我在人際交往等地方還有很多不足。我很幸運這次能夠參加三下鄉活動,這次實踐活動很短暫卻很充實。作爲一個當代大學生,應該多做一些實踐活動,爲我們走出校園,走出社會收穫一些寶貴的經驗。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心得體會3

在炎熱的七月,我們政法學院的三下鄉活動又開始了,在院團委、政法學院老師的指導下,我政法學院二十三名同學分成兩組,帶着我們火熱的心,打着“ 愛心服務,促農和諧”和“走進農村,托起留守的太陽”的旗號,7月14—15日在固原市原州區張易鎮上馬泉社區和周邊社區進行了爲期兩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張易鎮上馬泉小學校長李學和該村王老師的帶領和幫助下,我們調查了該社區的留守兒童和農村的現狀,根據該社區的實際情況我們服務小分隊在該社區舉行了一天的黨的政策、法律知識、孝敬父母、關愛留守兒童等方面的宣傳和調查。另外,我們隊員積極幫當地農民朋友收割小麥、幫農拉水澆菜。同時,進行了“進村入戶活動問卷調查”(該問卷主要是新農村問卷、留守兒童調查問卷,你對父母知多少問卷調查)。此外,我們尋訪該社區和聆聽孫子媳婦孝敬百歲老人的感人事蹟,聆聽該山區唯一一個當了50多年的老黨員,談50年來,黨的政策在農村落實和農村的變化。以及怎樣當好一名共產黨員。使他們感受到了我們大學青年志願者是他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今後必不可少的希望,也肯定了我們在其中的重大作用。特別是在爲他們宣傳孝敬父母,關愛留守兒童和問卷調查期間,在這過程中所經歷的歷歷目目,至今仍像發生在昨天。

在幫農民朋友們收割小麥時,看到那一張張土黃色的臉龐,那一雙雙龜裂的佈滿老繭的大手時,我才知道,農民的辛苦。當地對農業科技知識的認識還不夠,農業種植結構較單一。我想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不是口號,而是勢在必行的大事;當看到農村基層建設的艱辛時,我才知道自己能上大學的來自不易,我也將更加努力學習,爲將來建設西部,讓西部人民擺脫貧困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對當地農民朋友的問卷調查中,發現了當地農民朋友當前以及今後面臨的具體問題:當地農民的土地大部分已經退耕還林,他們收人主要來源於林草補貼、自己打工,但農民朋友知識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更沒有什麼專業特長,只能靠自己的體力去幹簡單的粗活。每家農民一年淨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這個數字還是可觀的。可是農民拿着這些錢並不是很開心,接下來錢就要向外支付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給家裏孩子增幾件新衣服,那黑白電視機用了好幾十年了也該換了等方面的一般家用品。剩下的要全部給孩子來年的學費、生活費。要是萬一家裏有個人生病,恐怕不借錢是看不好了。這借來借去,家裏就欠債了,以後的每年得節約,少吃幾頓好飯,少穿幾件新衣服,還了錢,才能鬆口氣。農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維持簡單的生活,萬一找不到工作幹就更沒有辦法,借了錢總得要還,孩子上高中和大學讀書開支最厲害,要趕上了某些亂收費的學校,農民更是苦不堪言。要想農民真正的富起來,靠自己的雙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國家政策的正確領導,國家政策整天在喊減輕人民負擔,減來減去農民還是被壓的喘不過氣。政策關鍵要落實。隨着中國科學技術和國民素質的提高,現在對我們這些大學生就業都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樣農民收人減少而支出不會有多大變化,農民負擔將會更重。部分沒有土地的農民就業問題不能處理好,對我國的快速發展也可能是一個較大的障礙。由而,這些問題是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和國家制定政策時需要考慮的。

常言道:鐵不煉不成鋼,玉不琢不成器。尤其大多農村青年夫婦一方外出務工或雙雙外出務工,是一些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留守兒童的人數在不斷增加,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一次次打擊。使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尤爲凸現。農村的孝敬父母的氛圍並不是很濃,尤其是婆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凸現,這是因爲代際之間的經歷不同,尤其是思想觀念上的不同。小孩子的感恩意識淡薄。作爲當代大學生,不去體驗生活,不去了解農村、瞭解社會,不與社會相溶,便不是真正優秀的大學生、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使我認識了農村,認識了社會,同時也認識了自己所處的社會位置,明確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進一步激發了我的學習熱情。我將以新的心態,更加努力的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鍛鍊自己戰勝困難的意志和毅力,爲適應以後的工作做必要的準備。如果我不參加此次活動,也許,我用一生也無法體會。

“三下鄉”活動已經結束,兩天的下鄉生活相對於人生而言,也許並不算長,但對我們參加“三下鄉”的全體隊員來說,這緊有的兩天時間卻是大學生活中最絢麗、最深刻的一章。它區別於我們任何一次曾經參加過的活動,它不僅鍛鍊了自己還服務了農村。這兩天中,我們來回於學校與鄉鎮之間,頂着烈日,冒着酷暑,克服高溫奔波在鄉村,雖然感覺很辛苦,但是從中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力,得到了讓我一輩子受用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

本次“三下鄉”尤其隊從小生長在城市裏,對農村的印象也只侷限於電視、報紙上的模糊的概念,對於“真正的農村是什麼樣,現在的農村發展的怎麼樣了”這樣的問題毫無概念。今年這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給了他們一個深入農村、瞭解農村的平臺,中國有9億農民,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關心農民,貼近農民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意識。

我相信有一些人和事是一定會被記憶保存的,比如說那些可愛的留守兒童,比如說這次調研之行,比如說我們這些同甘共苦的隊友們。“三下鄉”讓我收穫的不僅僅是歷練,還有彼此之間日漸濃厚的友情。在這次“三下鄉”中我真的收穫了很多,從得到了許多實踐的經驗到意志的磨練,從對“三農”的反思到對我們自己課題的探討,從學會了吃苦到與隊友培養的深厚的友誼,從學會了如何製作調查問卷到學會了如何與人溝通。在周邊山村無不灑下了我們的辛勤汗水,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在鄉下的時候隊員們一大羣人說笑、打鬧覺得生活很快樂。雖然吃着寡淡無味的飯菜,雖然爬在辦公桌上睡着,雖然總是覺得用洗不慣的的水洗臉,雖然從鎮上去村子裏的山路總是那麼陡峭驚險。可是那種生活多美好啊,十幾個人一起搶飯吃,在大山裏面看風景,關心調查留守兒童,訪問新農村建設,這種實現願望的成就感、滿足感是考試得多少分都感受不到的。

本次活動可以說,收益頗豐。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對於我們大學生自身來說,是一次理論與實踐的真正有效結合。增長了才幹,豐富了人生閱歷,詳細及準確地瞭解了農村的新動態。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對於當地農民和小學生來說,他們也瞭解了許多新鮮的知識。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覺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幫助村民搶收夏糧、聆聽鄉村兒媳孝敬百歲老人的感人故事、關愛鄉村留守兒童受到了當地村民的一致好評。村民多次稱讚我們給山村農民不僅帶來的是一種務實的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讓村民懂得了關愛留守兒童和孝敬老人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活動結束後,我們收到當地村委會寫給我們的感謝信以表謝意。由於這次活動務實而富有意義,在我們離開該村該校時,李校長贈送我院一面錦旗。同時也得到寧夏《現代生活報》和《固原日報》的追蹤報道,贏得了社會上的良好讚譽。

今年的“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結束了,但是對農村的關注纔開始不久。經歷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很慶幸把握和利用了這次“三下鄉”的機會,走進農村、深入村戶、瞭解百姓。

在物質經濟飛速發展了今天,我們對農村和農民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而所有這些經歷,必將成爲今後努力和奮鬥的不竭動力。我希望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幫助農民解決問題,我們堅持實事求是、以積極探究的精神開展調研工作,而調研活動又給了我實地瞭解農民生活現狀的機會。我們以青春和激情投身和諧農村建設,實現青春生命價值,我們用行動詮釋自己對農村的關注。

在這短短兩天中,細細品味每一個細節都讓我難以忘懷。我相信“三下鄉”是我的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課,也是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心得體會4

論語》中有這麼一句話“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寐,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意思是說一個人白天不吃飯晚上不睡覺去思考一個問題,不會有什麼結果,不如親自去學習研究。在下鄉過程中,每天我都在鍛鍊、都在成長,雖然說很累、很辛苦,但下鄉的那段日子是快樂的、充實的。

——題記

我發現不管是一件東西還是一個地方,當你真正愛上它的時候,那一定是已經失去或者已經離開它的時候,剩下的只是深深的留戀和那美好的回憶。離開小蘆中學已經很長時間了,心裏面卻不由自主的一直想着那個地方,似乎被定格,又似乎就那樣被封存。從啓程前往直到動身離開,就像一切發生在昨天,都那麼深刻、那麼清晰。

清楚的記得7月15日那天,我們擁有着同一個夢想的15名隊員和兩名帶隊老師一起登上校車,四個小時的車程,沒有枯燥,沒有不耐,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度過,不知不覺我們終於到達了靖遠縣大蘆鄉小蘆初級中學。在隊長的帶領下,懸掛橫幅,安頓食宿忙完後,我們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會議,帶隊老師向大家分配了工作,大家信心滿滿,憧憬着明天的到來。

第二天,招生工作順利展開,挑戰開始。

關於支教:

第一次真正走上講臺,心裏有點緊張。然而,面對衆多學生笑臉相迎,心裏的緊張也雲消霧散,腦中剩下的僅是教材內容。令我值得高興的是,自己在整個講課過程中授課流暢,言辭清晰。當然,有喜自然也有憂,所備教材難度果然高了些,講課中只見前面一些同學點頭應是,大部分同學基本一片漠然。事後和同學們交流中瞭解到授課內容果然難了些,很多同學只是小部分內容明白,甚至有些沒學過。

經過第一次課後總結經驗,到第二次講課時,效果明顯了很多,所授內容同學們都能掌握,而且後面一部分授課內容是新知識,但同學們都能理解掌握。當時我體會到作爲一位教師的歡樂悲愁,體會到就是做一位單純的老師,要做到負責任、一絲不苟,也並不是那麼簡單。

課後與學生是朋友,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友誼。學生們可愛、好學,同時支教隊友間也會彼此交流學生的情況,因此我們能夠及時瞭解學生的心態,相應作出改變,比如在文化課之外開展的興趣課,做到德、智、體、美相結合,使同學們成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他們很地積極配合我們的'教學和課外活動,也願意跟我們反映他們的要求和建議,他們的合作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十天的時間雖然短暫,但這短短的十天已讓我和學生還有隊友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也讓我收穫了很多;我知道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溝通感情十分重要,這也有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可是我發現由於老師的寬容和友好,有些學生會過於隨便了,比如上課不聽講,搗亂課堂秩序,而他們自己並沒有認識到這是不正確的,但是經過教育後,他們會聽話很多。原本以爲支教,當老師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是進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深刻的體會出了當一名老師的不易。

支教的十天中,我發現教給學生的東西不多,但起碼給他們帶去了一些新的東西,讓他們對某一科目產生興趣。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關鍵是能夠讓他們快樂學習。自己很喜歡給孩子們上課,感覺自己在那個時候特別“有用”,心裏會覺得滿滿的。那種感覺真的很美好。

關於調研:

在本次三下鄉中,調研也是我們的主要工作。我們從確定調研的課題到整個問卷的設計,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但是在這過程中,我學會了很多東西。調研活動中,令我最難忘的是深入農戶,與農民近距離交談相關問題,走了近兩個多小時,頂着炎炎烈日,但是我們並沒有覺得的很累,反而是感到滿滿的充實。

這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主要是他們不相信、不信任我們,拒絕我們,以爲我們是幹壞事的人,會影響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我們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不敢隨便問人,因爲我們怕被拒絕了,所以我們不停尋找一些拒絕概率少的對象。後來問着問着,也就沒那麼多的顧慮了,情況也好多了。在調研活動中我接觸到了很多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也遇到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同時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了我們的社會的—互助,信任,冷漠,不信任……

還記得當我們到個別學生家中家訪調研時,大多數的家長對我們很熱情,極力配合我們的家訪調研工作。但是我們也發現有些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態度是不好的。我們會與他們溝通,告訴他們教育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在短短的幾天實踐中,我見到和聽到了很多在學校經歷不到,書本所學不到的東西,總體來說,在調研過程中,我學到了怎樣與他人更好地溝通。

關於生活:

未去之前就聽說三下鄉的生活條件會非常的艱苦,但這麼看來,我們算非常幸運的了。因爲我們支教所在的靖遠縣小蘆初級中學領導對我們特別的熱情。特別把我們安排在了平時學生住的宿舍。雖然宿舍只有牀,沒有其他的必需品,但是學校領導十分盡力在爲我們改善條件,常常讓我們感動不已。

住的方面讓我們大大地驚喜了一番,但是吃的方面卻讓我們有點爲難了。我們到了第一天校長就帶我們買了菜、米等必需品,得要我們自己動手做飯吃了。我們團隊裏面除了個別幾個隊友,其他的人都不怎麼會做飯。也許在家可以做四五個人的飯,思想彙報專題但是要做我們團隊十七個人的飯確實有難度。但是,不管怎麼樣,大家從開始飯做不太好,從不知道在哪裏買菜,慢慢摸索到每天能夠煮出菜色豐富,香香的飯菜。每天早上六點後勤組的會安排人出去買菜,同時每天都會安排人做飯。總之,大家經過三四天後就慢慢進入狀態,每件事都進行得有條不紊了。

偶爾早上起牀,便會聽到叫吃早飯的聲音,還有一些隊友忙碌的身影,那都是很美好的事情。

準備文藝匯演及帶領學生布置教室也是三下鄉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大家分工合作,尋找題材,每個人都着力挖掘着自身的潛力,同時挑戰自己年輕的極限。每天晚飯後,大家緊張地準備和排演,那段時間大家都很辛苦,學生也積極配合,在佈置、排練過程中大家有過爭執、有過沖突,在我看來這都很正常,大家總歸都是爲了我們的團隊,這說明我們的團隊是個有凝聚力的團隊。

離別小蘆:

很快的十五天過去了,我們不願看到離別時的眼淚,於是沒有告訴學生我們離開的具體時間。但當我們收拾好行李時,學校附近的學生還是來了,孩子們一個個熱淚盈眶,還有的孩子們給我們寫了書信、填了留言冊,有的還給我們送折下的心,望着眼眶紅紅的孩子、望着美麗的校園、望着自己站過的講臺,我們心中是那麼的不捨。

這個暑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豐富而有意義的,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表達,因爲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穫。“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實踐,還是一次人生經歷,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

現在回首,這次“三下鄉”是我無悔的選擇。我所收穫的,是與隊友、學生的友誼,是寶貴的經歷和經驗,是一份美好的感動和回憶。——後記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心得體會5

今年這個夏天,我度過了一段很有意義的時光,在這段時間裏,甜酸苦辣各種各樣的滋味我都嚐遍了。我深深體會到了作爲當代大學生應有的責任感;發現了農村孩子的質樸、單純和可愛;親身體驗過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在面對學生的各種各樣的感受。這次的實踐體驗之旅,真的讓我獲益良多。

參加這次的“三下鄉”,不是空有一番激情的,我和我的隊員們在下鄉前兩個月就已經開始準備和籌劃了。我們的教案和策劃書是經過幾次的修改,以爭取做到比較可行和精彩;我們的隊歌和隊舞是經過一段比較長時間的訓練,爲了能在見面會給學生們一個好印象;所有爲學生們準備的學習資料和活動獎品都是經過仔細篩選和度量的,目的讓學生們喜歡且實用;還有那麼多的細節上的考慮,都是希望那裏的學生能在這個短短的十幾天夏令營中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享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乘坐了5個小時的車程,終於抵達了馬水中學,參觀了這裏的宿舍和教室,這裏的條件比想象中還有差,雖然之前已經做好了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但親眼看到這裏的基礎設施,還是有一點點的落差,讓我突然心疼起那些還未見面的孩子們。

經過我們全體隊員的精心準備與安排,在與學生們的見面會上給他們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印象,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他們對我們這個夏令營有了極大的興致,或許我們partyup就這樣建立了我們的威信和大學生形象吧。

我作爲3班的班主任,第一次與學生們見面的談話,我拿着筆記本的手在抖,有點點緊張,偶爾出現忘詞,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好,幸虧當時還有兩個副班主任在場,她們自我介紹的時候,給了我機會稍稍舒緩一下緊張感,後來還是能很好地向學生們介紹這個夏令營課程情況,和他們算是建立了較好的溝通吧,幸好給他們的第一印象還不差。

其實我看到孩子們從心裏覺得興奮的,因爲第一次當班主任,無形中我就覺得自己的責任比非班主任老師要更大,更應該要盡心盡力一點,讓學生們知道我這個班主任是可以信賴的,是他們的貼心姐姐,是能幫助到他們的。真心地希望我自己的微小力量可以給他們最大的幫助,在這短短的十幾天裏,讓他們有小小的改變和進步,這個夏天留下一個美好難忘的回憶。

我們這個班的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內向比較害羞,或許是這個14或15歲的年齡,還有就是農村這個外在環境的綜合因素影響吧,剛開始的時候,與孩子們聊天,他們都不怎麼出聲,鼓勵他們報名參加活動比賽,我和副班主任都要費好大勁才肯舉手報名。根據一些任課老師的反饋,我們班課堂氣氛比較安靜,有時讓老師也比較無奈。還有就是除了班上個別學生,其他學生的課外知識相對比較缺乏,當老師提問或者是延伸知識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一臉茫然。

這些讓我們都頭痛的問題,在我們所有隊友的努力下,已經有所改進了。隊友們經常去3班聽課,帶動課堂氣氛,孩子們開始大膽地舉手回答問題,向老師提出疑問,課堂不再是那麼沉悶,下課後,我問他們上課情況,他們都會笑着告訴我好有趣。再後幾次的活動報名中,已經有好多學生踊躍地舉手報名了,有時候報名的人數超過了報名要求人數。課間的時候,我經常去課室與孩子們聊天開玩笑,他們都慢慢接受我了,和我鬧成一片。我在努力地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建立3班的班級凝聚力,讓3班有一種家的感覺,而我就是這個班的“珊大媽”,保護好我的一羣“孩子們”,呵呵,我成功了。

印象最深的還是家訪的經歷,我到現在都很感激隊長提出的這個計劃。因爲這個家訪,讓我有機會,去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在家表現,去親身體驗一些學生上學的路程遙遠和艱辛,還有就是,與寧姐的建立在“三渡黃河”“踏破鐵鞋”的深厚友誼,還有隊長的“摸黑護送回校”的偉大事蹟。雖然有點遺憾沒有去到每一個學生的家裏,但是我已經盡力去了一半的學生家家訪,不過我也有向其他老師瞭解情況的,避免冷落了班上任何一個孩子。

每一個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很重視的,他們對我們的家訪非常歡迎,據瞭解,以前沒有其他老師去家訪的,這次我們的舉動讓他們也很感動。家長都很熱情,對我們的到訪很配合,即使是忙農活也停下手中的工作。很多的孩子都很懂事,知道父母的工作辛苦,都會做點家務活減輕父母的負擔。而且3班的學生都是尖子班的,他們的成績都挺不錯的,知道他們既懂事又成績好,心中由衷地感到欣慰。

越是接近要離開的日子,就越是不捨,但是這天還是會來的。我最後一堂主題班會課,由於某些原因,不能按原計劃地完成,但是我想要告訴孩子們的道理我已經轉達了。告別會上,看着他們的精彩演出,我的眼淚不止地流下來,幾個貼心的孩子不斷地爲我提供紙巾。到班級集體合唱的時候,我班的孩子們都很用心很認真地唱着《朋友》,我知道他們是想唱給我們所有老師聽,想作爲一份禮物送給他們的“珊大媽”。這些單純可愛質樸的孩子們啊,我真的是不捨得你們啊!我很感謝你們給了我那麼多美好的回憶,不管是傷心失落還是欣慰感動,都是那麼彌足珍貴。告別會上你們滴下爲我而流的眼淚,是那麼地讓我滿足和開心;離別的時候,你們願意留下幾個小時,陪着我一直等着大巴,只是爲了送送我,是那麼地讓我動容和不捨。希望你們能記得這個夏天,partyup全體成員給了你們一份特別的回憶,希望這個夏令營教授你們的東西能一生受用。

當然,還有我認識了一羣朋友,甚至結識了幾個好朋友,這一點真是受益終生的啊。在這短短的十幾天裏,與這些隊友一起工作一起生活,真的是很難得的經歷啊。圍在一張大桌上,放下斯文的面具,男生女生爭着搶菜,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着各自的感受,聊聊學生,開開玩笑,有種像家的感覺,在我看來,最放鬆的時間就是聚餐時刻了,很難忘的回憶啊。還有其他在工作上有合作的朋友們,他們的盡心盡責真的讓我很感動,工作到深夜爲了給學生的作業寫批語,批語比學生們的作業還要長,還要詳細;喉嚨沙啞,身體不舒服,依然堅持上課,準備活動;家訪路上,即使再累,腳再痛,也不會再學生們面前抱怨一句,反而安慰他們老師習慣了;一個班的學生們出現問題,大家一起幫忙解決。

印象最深刻,也是最自豪的就是“禮儀隊”了。這是一個很團結有趣的隊伍,由一名隊長,兩名副隊(我是其中一名副隊),兩名隊員,一名名譽隊長,一位名譽祕書長組成。我們的交際禮儀課程是最受學生歡迎,受到廣泛師生好評的課程之一。工作之外,禮儀隊隊員相處融洽,互幫互助,每一個人都是最可愛的隊員。

還有就是“曬月光”的特別經歷,我,寬寬,龍哥和師兄,四個人不知怎樣就成爲了好朋友了,如果當中有誰不開心的話,我們其他的夜晚都會出來“曬月光”,分享各自的心事,分擔各自的煩惱,把心中不開心的事,學生有趣的事都講出來,整個人都輕鬆了。這種感覺不錯哦!

“三下鄉”,或許可以這樣說,這是一羣人,爲了同一個目標的社會實踐,在這裏,你能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感想,不過,你也有可能一無所獲,這取決於你的態度和付出的多少。

不曾挑燈熬夜寫教案策劃的“三下鄉”,是不完整的;沒有大大小小會議組成的“三下鄉”,是不夠完美的;沒有刻骨銘心的挫敗感和成就感的“三下鄉”,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