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熱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錦集6篇

【熱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書心得不能忘了哦。但是讀書心得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錦集6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讀了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豆豆》一書,感慨萬千。書中記載了作者(豆豆)經歷過的一段真實故事。當豆豆的媽媽聽老師說孩子在學校是個“怪怪的人”、“搗亂”、任性,會影響別人,推薦轉學時,她想:必須要想辦法找到一所能夠理解這個孩子的學校。

“巴學園”真是一所奇妙的學校,當小豆豆第一次來到那裏,校長就和藹可親地讓她介紹自己,“隨便怎樣說都行”,小豆豆看到校長聚精會神地聽自己講了一個上午,情緒好極了。

“巴學園”的孩子能夠坐在用廢舊的電車改做的教室裏,孩子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選取想學的課目,也能夠跟自己喜歡的同伴坐在一齊。音樂課,孩子們不僅僅用耳朵聽,更是用心去體會,他們光着腳跳來跳去,感受着節奏、韻律。學校運動會上,身體有缺陷的孩子總能拿到第一,而這一切都是校長的精心設計。

“不要把孩子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而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比老師的計劃,更要遠大得多。”這就是小林校長的辦學宗旨。

一段“巴學園”的生活,讓在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一個讓大家理解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我將書中感悟到的見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平等互動的快樂。比如:我班的陳志剛小朋友,聰明、調皮,在別人的眼裏他是個典型的多動症孩子,整天摸這動那,一刻也停不下來。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筆到處亂畫亂塗,經常與別人說反話,老師說請小朋友坐好,他卻接話說看誰坐得不好。老師對他說服、教育、引導都不見效,不少家長要求孩子遠離他。我透過與志剛的家長談心,明白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對其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他十分喜歡車,也愛畫車。投其所好,我們兩人共同探討與車有關的話題,他興趣猛增,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我發現他真是個“車行家”,明白那麼多名車,他所畫的車,部部形色兼備,十分漂亮。

我試着與志剛小朋友進行了幾次談話,將他的優點告訴全班小朋友,請他自己講他最喜歡做的事,將車的有關狀況說一說,將他的畫貼出來。小朋友們這才發現志剛很了不起,自然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和態度,慢慢與他接近,理解了他。志剛小朋友融人到羣衆懷抱,各方面都有很大進步。

透過讀書,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不應是僵硬的教育,而應是互動的充滿生氣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東西,有耳朵卻聽不到聲音,有心靈卻無法理解真、善、美,這是值得我們幼兒教師深深思考的。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啓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爲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爲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數學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爲“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啓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爲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數學教師》爲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找到教學的“亮點”。閒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內容,總是對自己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纔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爲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爲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說,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心得體會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癡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爲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爲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爲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爲教師,必須成爲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爲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爲“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爲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爲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爲教師,必須成爲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爲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模式將“人——人”系統轉變爲“人——環境”系統。熱門思想彙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爲“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爲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我們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教師,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他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於拼搏的英氣,甘願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吾以培養新世紀之英才,振興中華爲己任,雖生活清貧,但仍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工作總結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爲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爲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

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爲重點,以學科知識爲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爲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乾淨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穫,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乾淨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爲種種原因,學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乾乾淨淨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本着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願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悅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紮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麼,學生就會展現什麼,同時也就收穫什麼。 讀《施捨的樹》心得體會

我讀了《施捨的樹》這篇文章後,我被文中的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這棵大樹爲小男孩做了許多事:讓小男孩在樹蔭裏休息,讓小男孩在它的樹幹上盪鞦韆,讓小男孩把它的樹枝砍下來做間屋,讓小男孩把它的樹幹鋸下來做船,讓小男孩坐在它的樹墩上休息。讀着讀着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很關心我,愛護我,天天燒飯給我吃,忙裏忙外,不讓我受一點傷害和委屈。

有一次,我發高燒了,頭暈乎乎的,媽媽騎着自行車馱着我到醫院裏去。在路上,媽媽一會兒問我:“卉卉,你要不要緊?”一會兒又對我說:“堅持一會兒,我們要到醫院了。”忽然,一輛卡車從我身旁經過,我乍一聽這聲音後一驚,人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媽媽心急如焚,立即放下自行車,把我抱在車上,一個勁地自責自己。到了醫院,醫生經過一番診斷,說:“沒什麼大礙,只需要掛兩瓶水。”我聽後有些害

怕掛水,媽媽對我說:“寶貝,放心吧,沒事,針扎一下像蚊子咬一樣。”我聽後點了點頭,心寬了許多。掛了兩個多小時,我的病情明顯好轉,媽媽心中的一塊石頭才漸漸放下。啊,媽媽,你就像那文中的大樹!爲我無私的奉獻!

其實,天下的父母親哪一個不是像大樹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爲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我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用一顆孝心回報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願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快樂。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我。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我。教師,作爲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我,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纔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爲教師,不僅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我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用心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纔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我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持續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用心,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齊活動,一齊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我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我,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啓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爲榜樣,努力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十分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爲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爲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好處。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忙,團結的力量大,羣衆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透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爲人的道理,幫忙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爲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爲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取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爲了使自我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狀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爲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爲家長負責,爲學生負責,爲社會負責,爲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忙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爲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理解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非淺。蘇霍姆林斯基的時代雖然距今甚遠,但他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我們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我們面對面一樣,撥開我們眼前的雲霧,解開我們心中的疑團。今天,談談我的一點讀書體會。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提到平等、民主地與學生相處,記得自己上學時,對老師必恭必敬,對老師說的話也是惟命是從,不敢有半點不敬和懷疑。可現在的學生卻不同,他們與老師有說有笑,有時,老師不對的地方他們敢當面挑刺,和老師說話也總以一種同輩人的語氣,似乎老師在他們眼裏算不了什麼。我有時,有點接受不了學生的這種態度,但讀了此書,受到啓發:雖然小學生是未成年人,認識問題有不可克服的侷限,但發揚民主卻是對學生權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體現對學生主體的尊重,在商量中實現學生的主體價值。教師在建立民主的氛圍中,需要特別注意對話的平等,這是所謂商量的意義所在。民主作爲現代社會的基本共識和基本追求,也是社會理性的重要標誌。

在這本書裏還介紹了關於後進生的成因,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爲那是由智力低下、習慣不好、學習動力不夠等造成的,但蘇霍莫林斯基卻爲我們分析了後進生的成因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身爲老師我們會經常去別人身上找原因,而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要從教師自己身上找原因。後進生在我們的心目中,學習能力真的太差了,對我們老師的心中,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這些學生連學習都學不好,又何談閱讀?因此往往很多時候剝奪了他們的閱讀時間,忽略了學生內心真正的需要了,蘇霍姆林斯基認爲那些學生需要用閱讀來提高自己,需要用閱讀來解決自己在學習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難,老師也只能交給他們方法,但真正的落實,還是需要我們學生自己完成。

蘇霍姆林斯基班上有個叫費佳的學生,在算術應用題的學習上障礙很大。“這孩子簡直是來不及記住應用題的條件,在他的意識裏,來不及形成關於作爲條件的依據的那些事物和現象的表象:當他的思想剛剛轉向另一件事物的時候,卻又忘記了前一件事物。”面對這種情形,蘇氏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在這本書中,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編了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這些習題深深地吸引了費佳,也開始引發了他的思考,並且在老師的幫助下能求得答案。隨後蘇氏又爲其蒐集了一套專供他閱讀的書籍,約100本,可供他從三年級讀到七年級。這些書跟課堂上所教的內容有着直接的聯繫。正是這種大量的閱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到五年級時,這個孩子已經能像別的孩子一樣解答同樣的算術應用題。後來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如歷史、文學,還遇到過困難,但每一次困難他都是靠閱讀來克服的。通過學習,我要逐漸轉變了自己的陳舊觀念,通過慢慢摸索,努力轉化好每一位學困生。

我們每一位教師,能夠對待學困生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有耐心,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善於思考,相信學困生會越來越少。

名著《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從事教育事業的教師的,全書共100條建議,每一條建議都是教育家給教師指路的,闡述着教書育人的真理,確實給我們教師在教學方面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給我們展現了教師教育人生態度的一種凝練,使我們明確怎樣去做一個優秀的教書育人者。

通過學習《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使我們不知不覺的穿過時空隧道走進了1918年12月28日,去詳細瞭解作者的出生地,工作的地方,使人有一種急於認識這位大教育家的慾望。蘇霍姆林斯基從出生到上小學一直到工作,成爲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總是積極向上的,勤懇的,一生寫作了41部教育專著,1200篇童話,生前被評爲烏克蘭功勳師,獲得2枚列寧勳章,多枚馬卡連科獎章。應該說,蘇確實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的生命活力都投入到了前蘇聯的教育事業上,這一點是公認的,是我們現代教師應該學習的精神。當前,國際上的各種競爭例如經濟、科技、軍事等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又賴於教育去培養,所以儘快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質和廣泛適應能力的各種人才就成爲教育改革和現代學校關注的中心課題。

而今,我國的中學生正處於新舊體制常常發生碰撞,許多問題不可能盡如人意和適時解決,各行各業的改革都步履艱難的背景下,受應試教育的驅使中學生被迫投入競爭,隨着父母離異的、破損家庭的增多,以及社會環境的某些消極影響,造成了中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面對中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僅僅靠原有的教育教學與德育工作難於應付局面。爲了改變學校教育的被動狀態,社會、學校、家長都在呼喚心理學直接參與學校教育工作。陳學詩、沈漁村、李心天等一批專家、學者呼籲“爲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人格、預防心理疾病”應“廣泛開展心理衛生科普宣傳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中小學增加心理衛生課”,所以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

通過有效的途徑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得以正常發展。心理困惑得到疏導,不良心理與行爲得到矯治,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積極性高、思維活躍,學習上沒有心理負擔與壓力,愛學、會學並富有創造性。個性健全發展,能夠適應學校、社會的要求,完善自我。在此基礎上,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

《給教師的建議》成書於十九世紀初期,雖然在時間上和我們相隔很遠,但其內容中閃現的教育理念是和我們在同一時代的,尤其是書中要求教師培養和諧的全面發展的學生,強調學生應該善於自我表現的理念等等。總之,書中有許多建議是我們教師今天應該借鑑的。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前段時間學習了楊景芝老師的著作《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這書是一本兒童美術教學法研究方面的專著,書中具體介紹了通過美術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經驗,以及通過長期探索而建立的兒童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作者在書中根據自己切身經歷和進行的教育實踐研究,以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觀念,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論述她對兒童美術教育的認識和體會。

本書作者楊景芝是我國著名的兒童藝術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學實踐經歷,以經過近二十年對兒童繪畫能力發展的教學實驗研究,她總結的教學理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倡導意義、作用。楊老師在兒童藝術教育實踐中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每前進一步,心中都裝着國際藝術教育變幻的風雲,同時也沒有忘記與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人情相結合。正如楊老師表示的:“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脫離兒童實際的傳授知識技能爲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造力。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學內容完全從兒童興趣出發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致使教育產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後果。我主張美術教育依靠發展兒童知覺、美感和創造性,促進兒童成長。”楊老師不管對她的理論還是實踐,都浸透着一種愛心,誠如她在書中指出的“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這裏不僅有對其從事的藝術教育事業的愛,還有對她的教學對象的愛,對兒童作品的愛、對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天真爛漫的個性和情感的愛。另外,楊老師的藝術教育和實踐還具有嚴肅性和認真性。本書洋洋20餘萬字,涉及了藝術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楊老師多年心血的結晶。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分爲上、下兩篇,上篇是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從走進基礎教育天地談起,到具體闡述美術教育與人的素質發展。從兒童接受美術教育的心理特徵分析,到構建開放性教學實踐體系的具體做法。下篇是兒童美術教學方法研究。具體論述了楊老師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以及多年來總結的“教的藝術”。楊老師通過上下篇理論與實例的論述,讓我們全方位、多角度的瞭解藝術教育特點,及兒童藝術教育的一些科學教育方法。

在書中,我特別欣賞的是楊老師提出的“從愛心出發進行教育”的主張,她在書中指出“在兒童稚嫩的心裏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在對教師的眷戀。”確實,愛就是力量,它能給人勇氣,它能催人奮進。相信,我們的美術教育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會培養出更多藝術的花朵。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可以成爲美術老師辦公桌上的專用書。楊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理論成果,爲藝術教育開闢了一片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