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熱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7篇

【熱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心得,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7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不跪着教書”意指:想要學生成爲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着教書。假如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是什麼樣的人?這種“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值得警醒的。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不跪着教書”呢?不跪着教書,必須樹立師德。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爲規範,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典範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工作中,我也感到了是師德的重要。平時隨手把紙揀乾淨,哪怕是一聲小小的謝謝,都影響着學生的行爲。老師需以“師愛爲魂,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的原則要求自己,樹立師德,不跪着教書。請記住:教書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不跪着教書,必須思想獨立。吳非老師說:“假如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精神,他的學生就很難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尤其語文教學擔負着思想啓蒙的任務,做爲語文老師的我,特殊感到責任的重大。我們老師要是連獨立思考精神都沒有,又怎能去立人呢?新課程也呼喚教師的覺醒,變“教教材”爲“用教材教”,從“代理人”迴歸自主。沒有教育思想的教育實踐,“如用魔術治病的巫醫。給巫師披上科學的外衣是絕不會有利於事業的”。並且,沒有思想的教師就如同沒有靈魂,只有有思想的教師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學生,只有教師思想的獨立才能讓學生的思想靈動。現代社會需要的教師是科研型、學習型、順應時代精神的,而非固步自封、拘囿一潭的教書匠。“假如教師是跪着的,他的學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我大膽、勇敢的反思自己的不足,認真尋找自己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仔細回顧教學過程,讓反思真正成爲促進自己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反思讓我清楚的熟悉問題,讓我思想更爲開放獨立,成爲一個“站直了”的語文教師。不跪着教書,必須多讀多思。面對現代日益激烈的教育競爭,閱讀是教師生存的需要。吳非老師說到:“教師要學會教書,首先應當學會讀書,學會思考。”讀教育名著,充實教育理論;讀教育刊物,把握教育動態;讀文學名著,提高文學素養;讀當代作品,增加知識積累。我們老師能邊閱讀,邊思考,邊研究。那麼,我們老師的物質生活就會更充實,精神世界就會更豐富,教育靈魂就會更高尚,自我生命就更有價值,人生也就會變的更有意義。讀書是樂事一樁;讀書讓我豁然開朗,原來讀書是幸事一件。讀書的日子是如此的春光明媚、陽光燦爛。讓讀書進入我們的生活,讓讀書幫助我們“站立起來”。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下跪的靈魂鑄造不出高尚的靈魂,下跪的教師培養不出站直了的人。老師,可別再跪着教書。現在就開始多讀多思吧,做個鐵骨教師,鑄造“站直了”的人。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作爲一名一線的小學教師,在3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爲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爲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涉及內容最全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博x,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爲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範梅南先生說,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

我以爲,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爲先。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爲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爲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爲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裏擊起快樂的迴響。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爲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爲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啓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爲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纔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爲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纔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維,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實質就是或因勢利導,或拋磚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移,擺脫眼前的窘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捷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爲夷。讓學生靈動的思維火花不斷迸發,充分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富有實踐智慧教師的明智之舉。

第四,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開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範圍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於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爲什麼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善於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就能信手拈來,馳騁自如,找到偶發事件與教學任務之間的聯繫,迅速地切入正題。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

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爲重點,以學科知識爲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爲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乾淨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穫,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乾淨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爲種種原因,學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乾乾淨淨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本着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願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悅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紮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麼,學生就會展現什麼,同時也就收穫什麼。 讀《施捨的樹》心得體會

我讀了《施捨的樹》這篇文章後,我被文中的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這棵大樹爲小男孩做了許多事:讓小男孩在樹蔭裏休息,讓小男孩在它的樹幹上盪鞦韆,讓小男孩把它的樹枝砍下來做間屋,讓小男孩把它的樹幹鋸下來做船,讓小男孩坐在它的樹墩上休息。讀着讀着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很關心我,愛護我,天天燒飯給我吃,忙裏忙外,不讓我受一點傷害和委屈。

有一次,我發高燒了,頭暈乎乎的,媽媽騎着自行車馱着我到醫院裏去。在路上,媽媽一會兒問我:“卉卉,你要不要緊?”一會兒又對我說:“堅持一會兒,我們要到醫院了。”忽然,一輛卡車從我身旁經過,我乍一聽這聲音後一驚,人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媽媽心急如焚,立即放下自行車,把我抱在車上,一個勁地自責自己。到了醫院,醫生經過一番診斷,說:“沒什麼大礙,只需要掛兩瓶水。”我聽後有些害

怕掛水,媽媽對我說:“寶貝,放心吧,沒事,針扎一下像蚊子咬一樣。”我聽後點了點頭,心寬了許多。掛了兩個多小時,我的病情明顯好轉,媽媽心中的一塊石頭才漸漸放下。啊,媽媽,你就像那文中的大樹!爲我無私的奉獻!

其實,天下的父母親哪一個不是像大樹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爲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我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用一顆孝心回報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願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快樂。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一、《中國音樂教育》是音樂教師的良師益友。音樂審美教育體現在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中,體現在音樂教育教學的活動中,音樂教學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教學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在這些方面,中國音樂教育專刊爲音樂教師提供了及時的幫助和引領的作用。對於我們及時瞭解教改動態,教育資源教育信息等提供了通暢的渠道。是音樂教師的良師益友。

二、資源豐富、內容廣泛,是音樂教師教學的資源庫。讀這本書最大的感觸是,信息量大,交流面廣,教師不用走遍千山萬水便可知各地區的教育教學動態,幫助教師作好教學交流,可以看到全國各省市地區的音樂教育成果,爲音樂教師搭建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三、教學研討氣氛濃厚,爲一線的教師提供了教學思考的空間和時間。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的音樂課教學的確比以前鮮活了許多,可是在深入一線聽課的過程中卻也發現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如果音樂教改抓的只是表面的轟轟烈烈,忽視了音樂的本原——音樂性,那將是可怕又可悲的事。音樂教學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力、音樂的想象力、還要引導學生提高學習音樂的意志力、音樂的表現力等。音樂是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的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關注音樂”,就是要僅僅圍繞音樂的特點實施教學!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對於成長於文化斷層年代的我們,胡適先生似乎只是歷史的一個符號,他曾經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等,由於種種原因,難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對於他的瞭解多來自片段性的軼事或宏大感受。近日於南圖覓得一本《胡適的聲音》,雖然只是一冊不同時期的演講集,但也足以窺見胡先生博大精深學養的滄海一粟。

“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適的聲音》一書的卷首語,這是胡先生一生主張並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來,不論在什麼語境下先生都會是一個“大右派”。作爲一個有深厚舊學背景,在完善的西學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學者,胡先生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是真正學貫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曉暢明白,樸實自然,沒有精英意識,即使現在閱讀也有極強親近感,很符合他倡導的白話文應該是“活”的文字。

書中涉獵的領域和年代跨度很大,從“五四”時期到五十年代,幾乎收錄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時期的各種演講內容,讓我們看到胡先生歷經學者到官員(駐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長等不同角色轉化中爲人,治學的態度,可以充分體現他畢生倡言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以及"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的爲人之道。

對書中感觸頗深的是一篇對“五四”事件的回顧演講稿,具體而詳盡的過程描述讓我們身臨其境。一方面,他承認“經過了這次轟動全國青年的大解放,方纔有中山先生所讚歎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另一方面,他堅持說,五四運動“實是這整個文化運動中的一項歷史性的政治干擾。它把一個文化運動轉變成一個政治運動”。他明確表達了:對抗爭政府的同情和對運動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爲獨立知識分子,一貫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寧鳴而生”。

另一篇極具特色的演講稿是關於中國禪宗的發展史,從中國哲學史的角度系統講述了佛教在中國成長髮展的過程。胡先生關於禪宗發展史的研究考證翔實,表述客觀風趣。胡先生本人沒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從學問的視野進入。胡先生的禪宗研究源於他編著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到他離世只完成《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禪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處,他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彌補。胡先生對禪宗史下過很多功夫,頗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礎上專門爲影響很大,成爲一代宗師卻不識字的六祖慧能的弟子,作了一部《神會和尚傳》;晚年,又花很多時間去考證《虛雲和尚年譜》。雖然禪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學一隅,但嚴謹的態度足以描述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發日本禪宗學者鈴木大拙與他的一翻論戰。胡先生對於禪宗史的研究體現了他在治學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會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感受到他作爲獨立知識分子,用獨立、理性、責任、正見、負責的言論來發表個人思考的行爲特點。

如何深入的探尋與認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獨立知識分子的思維來“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我們需要一生探尋的問題。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

作爲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瞭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說:“當孩子問‘爲什麼?’時,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爲什麼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現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的探索環境和引導,培養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最佳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並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引發他們主動觀察環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問、探索、調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瞭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概念,發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現和觀點,再透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爲基礎的。從在室內養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爲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通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

“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這應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於自然有着一種天生的探索慾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摸;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着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祕……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摸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有關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幼兒有關科學的遊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注、深化和挑戰。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教室中創設一種支持和鼓勵幼兒成爲小小自然學家的環境與文化,而這種環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調查;分享觀察的內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迴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說什麼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現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通過這次的閱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爲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幼兒觸摸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爲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摸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在今後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美術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和術的教育。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美術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識,能認識和欣賞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夠表現美和創造美。其中,審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養更爲重要。

然而,目前的美術教育還存在許多問題,輕視美育,片面地理解術育,爲畫而畫,忽略兒童參與美術活動的基本素質全面和諧的發展,使學生在美術活動中,缺乏表現的願望,機械的地畫,這就勢必造成美術教育上的偏差。

學生在參加美術活動中,基本素質是:1感知,2願望,3動作活動,4再現能力。這四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整體,不可缺一,但是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應以激發興趣、培養願望爲抓手,同時全面照顧,使各個因素都向着積極方向和諧發展。

這幾年,我根據上述思想,以提高慾望、提高自信心爲主要目標,把願望與感知、動作活動、再現能力有機結合,經過實踐,取得了較好效果。絕大多數兒童都喜歡上美術課,有的說:我長大以後也要像老師一樣當畫畫老師。有的升到高年級的學生遇見了總問:老師,你什麼時候再教我們美術課?同時,他們作品上的創造能力與繪畫技能有明顯提高,構思比較新、奇,色彩較鮮豔,形態表現較富童趣。

下面,我就具體做法作一簡要介紹:

一、教材內容選擇和安排上注意娛樂性。

教材內容是學生創造願望的最基本源泉。在選擇教材上,我採取了三種做法。

1.拓寬原教材主要形式臨摹的內涵,使臨摹教材內容由刻板機械模仿而轉化爲有變化、有生氣的創作。

在美術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要求學生臨摹。臨摹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學畫方法,一種踩在巨人肩上上樓的好方法,確能幫助兒童掌握一定的繪畫技能,登堂入室,但也帶來不少弊端:思維受束縛,畫面效果呆板,千篇一律。我認爲應拓寬臨摹概念,以原作爲主,但可取捨。形式、內容、構圖、表現對象基本相似即可,色彩亦可加以變化,這樣能給學生一個創造天地,加強創造意識,使他們求異思維、想象力、情感的表現有舒展的可能,並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2.補充生動有趣的情境添畫,找錯改畫。

單純的課本內容,並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通過補充,達到內容的完善。在內容的選擇上也要符合兒童特點:如《狐狸和雞》《小鴨子學游泳》《後悔也來不及》《摘草莓的小姑娘》等,這些內容都有一定的情節,都是一則有趣的小故事,通過生動的講述,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幅畫面,得到感染,並激發了作畫的願望。每個小朋友的想法各異,通過互相描述,可進一步豐富想象,然後提供片段的描繪(指導),給學生以一定的表象,再以補畫的形式要求學生創造一幅情境畫(可採用故事畫,也可採用連環畫的形式空缺一張,要求補上),我在啓發學生作想象畫的時候,啓發學生做到:(1)範圍往廣處想;(2)題材往新處想;(3)構思往妙處想;(4)構圖往巧處想。兒童畫就本意來說,是爲了用自己的畫表現自己的意願。因此,兒童畫,也可稱爲兒童意願畫,這種意願畫有很大的創造性,充分展示了兒童擴散性思維的發展程度。

在找錯改畫中,我故意畫錯,讓小朋友找出錯處,在學生哈哈大笑中改正。例:《小鴨子學游泳》一課,我把小鴨子的嘴畫成小雞的嘴,學生一下發現錯了,說小雞的嘴纔是尖尖的,而小鴨的嘴是扁扁的,通過形象的描述,學生很容易掌握基本特徵,並充分調動了學生主觀能動性。

3.設計生動有味的畫題,以吸引注意,激發意願,突出教育主題。

例如,《熊貓的故事》和《後悔也來不及了》,雖然講述的都是說熊貓因不注意保護眼睛變成近視這樣一個故事,要求學生畫熊貓在太陽底下看書影響視力這樣一個畫面,前者似開門見山,卻不適合低年級,而後者似一個懸念,使學生產生疑問:誰後悔呀,後悔什麼呀?無形中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題上來,激發了興趣和作畫的願望,使兒童追求完美的表現形式。

二、講解、示範注意形象性,趣味性。

美術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講解、示範,運用這些方法時,必須注意趣味性、形象性。

1.我在講解示範時,語言注意兒童化、形象化,使學生易於理解和接納。

對低年級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講解時,不僅要了解兒童的心理,還要熟悉兒童語言,掌握兒童的語言特點。對兒童難以理解的概念,教師要加以解釋:例:小學生對書中的橫線豎線不大理解,我就說:站着的線叫豎線,躺着的線叫橫線。這樣,學生就明白了,同時,根據兒童比較喜歡用重疊字,我在講解各種動物特徵時,多用諸如長長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圓圓的腦袋、尖尖的嘴、胖胖的身體等,這樣有助於小學生的理解,更適於他們依靠表象作畫的特點。

低年級兒童喜愛猜謎,我就順其童心,常編一些和內容有關的謎語兒歌,加深所畫物體的印象,如:一年級課本中的《快樂的小鳥》,我把小鳥的特徵歸結爲一首兒歌:小鳥小鳥,圓頭圓腦,嘴巴尖尖,身體半圓,翅膀尾巴像三角;小鳥小鳥,圓頭圓腦,快快樂樂,自由飛翔。這樣,小朋友就畫出了小鳥的形態了。

2.各種示範形式交替運用。

美術課中的示範也是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一環,示範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在教學中,我作了以下嘗試:

表演示範。對所畫物體作仔細描繪並加以說明,例:在教《花瓶設計》一課時,我先對花瓶作了介紹(形、色、花紋),然後在板上進行表演,使學生對畫法及過程一目瞭然。

領畫示範。根據低年級特點,我畫一部分,學生跟我畫,我畫完,學生也畫完。這方法主要在教較難的內容,和新生時採用,一般不多用。

學生參與示範。師生合作,共同作畫,學生較能掌握操作過程與技能。

三、爲學生作畫創設氣氛。

課堂上作畫是一種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和諧優美的創作氣氛,能使學生進入創造佳境。具體做法是:

1.教師以情景角色,朋友身份,真誠信任的態度進行巡迴指導,爲學生創作服務。

在一個班級中,學生作畫的能力有多種層次。我分別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好的鼓勵獨立,創新更上一層樓;對中等水平的鼓勵進一步提高,給與適當指導;基礎差的採取迎合的態度,以鼓勵爲主。

2.恰當運用音樂藝術,使兒童創作過程中視覺、聽覺和諧活動,更好的提高作畫水平。

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輕鬆愉快的音樂,學生得以感染,在音樂聲中想象,在無形中受以啓發,畫起來更有勁,有利於技能表現和創造性發揮。

四、知情結合,情意交替,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1.知情結合。即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作畫知識技能與激發其繪畫願望相結合。

如每節課5分鐘的簡單畫練習,引導學生在基本技能訓練的基礎上變化各種小動物的頭像,變化種種表情等。從動物擴展到人物的表情變化。

2.所謂情意交替。指把憑藉興趣作畫和意志努力作畫過程相交替。在教學形式上,讓學生參與,當小老師,或者改變一下一成不變的師生關係。如《服務公司招生考試》《服裝設計一課》,我一改老師身份,以總經理的身份出現,學生作爲招聘對象,學生在新穎的課堂教學形式中積極性得以提高,併產生競爭意識。在激發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繪畫,努力畫好。到一定程度,再調節興趣,使小朋友始終保持濃厚的作畫興趣。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做一個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讀書心得 這學期我們科組傳閱了《做一個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這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仔細品味每一位教育家的成長故事,無不都透露着一個美麗的字“愛”。書中的名師都愛學生,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愛是成就他們事業的根基。

正因爲心中充滿着對學生的愛,他們纔會視學生如己出,纔會尊重每一個孩子,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更關注學生的生命狀態。因爲心中有愛,才更懂得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才更願意等待,他們在靜靜地守候生命之花綻放出獨有的顏色,因爲心中有愛所以懂得:花兒有性,它們將綻放在屬於自己的季節裏他們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把學生看作發展中的個體,真正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了教師應站在兒童的立場,思考問題。錢守旺認爲,教師應該有一顆佛心,教育當以慈悲爲懷。是的,教師當有一顆佛心,要始終保持一種從容大度的心態,不急於求成,不心浮氣躁,堅持正面的、走正道的教育,對孩子不苛求、不失望、不冷漠、不悲觀,讓教育的過程始終有生命在場。他說:“我熱愛自己的事業,我鍾愛自己的學生。因爲有了這份愛,我便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孩子們真摯的感情;擁有了世界上最可愛的禮物——孩子們燦爛的笑容;走進了世界上最不該忽視的領域——孩子們純真的心靈。責任感和使命感引領着我,讓青春歲月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個學生。孩子們犯錯誤時,他們迫切希望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正是憑着對學生的一篇愛心,我帶出了一個又一個先進班集體,治理了一個又一個亂班,轉化了一個又一個學困生”。 華老師“欣賞”的胸襟和藝術更爲他的課堂生髮了無窮的魅力。他對學生的欣賞幾乎無處不再,他認爲抓住課堂上轉瞬即逝的鼓勵激發、點化學生的機會,就是抓住了“課眼”,課堂就會表現出生命的張力。雖然我的課堂中也與這樣的欣賞和鼓勵,但我缺乏的是耐心,有的是不耐煩。通過華老師,我發現教育的藝術就是欣賞的藝術,它會使一杯普通的白開水神奇地變成醇美的茅臺酒。

因爲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愛,他們纔會甘於清苦,埋頭苦幹,更有激情去努力探索;因爲熱愛,纔會把工作當做一種愉快的帶薪學習;纔會覺的工作着纔是美麗的;纔會把講臺當作自己解不開的情懷;錢守旺老師說:朋友,不管是事業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自己的事業,我們都應當無怨無悔。當我們用愛心呵護自己的事業時,你會發現平凡的工作中蘊藏着無窮的樂趣!當我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自己的事業時,你會看到生命之樹綻放出絢麗的花朵!當我們像經營自己的家一樣精自己的學校時,你會發現身邊的一切都是那樣富有魅力!夏青峯,一畢業分配到只有七八個老師的雜草叢生的村小。但是,他沒有因爲環境的不如意而沉淪,不斷讀書充電,最初只是想考研,卻被最純真的孩子打動,決心留下教書,但是一顆想飛的心,從未放棄過對藍天的渴望。村小工資少的可憐,爲了貼補家用,暑假到蘇南打工,走進了華西村,走進了華士中心小學,找到了校長,自我推薦,校長獨具慧眼,發現了他的優秀,於是他成爲了華士中心小學的一名數學教師,從此走上專業發展之路,開始了艱難的修煉過程。不斷聽老教師的課,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夜深人靜時經常對着牆壁一遍又一遍“試教”,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走上了專業閱讀之路。他說——爲了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建構屬於自己的數學思想,我走進了學校圖書館,蘇格拉底、盧梭、洛克、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專家學者的鴻篇鉅製開始走進我的視野。那是一段更爲艱辛的閱

讀,因爲讀理論無疑要有啃書的勇氣和耐力,一次次煩躁地放下,又一次次珍愛地拿起,一遍遍對自己說“讀下去,再讀下去”。正是由於他堅持讀書,不斷反思課堂,兩年後他獲得了全國比賽課一等獎的第一名,寫出了近百篇的論文,被評爲江蘇省特級教師,併成爲一名優秀的校長,現在又調到北京當校長。他的成長源於他的不斷的讀書、反思和實踐,這便是這些特級教師成功的普遍規律之一,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都介紹了他們的讀書、學習加反思之路。比如,錢守旺,把工作當做一種愉快的帶薪學習;徐斌,做一個快樂的行者??。

“愛”——人世間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間最動人的字眼,人世間最偉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生機和希望。三十年的教師生涯和人生經歷告訴李烈老師:一個人生命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生命是悲哀的。詮釋生命的教育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你不付出真心愛學生,學生更加不會去愛你,去聽你

他們不但自己對學生對教育充滿着無限愛,他們還是愛的使者,傳播愛、延續愛。感動於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的李烈校長的教育觀念,她在教學及管理中追求“以愛育愛”。她要求以教師自身的愛培育出學生的愛,她認爲愛不僅是教育手段,更是教育目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行爲的感染、情感的遷移、教育的智慧,喚起學生愛共鳴,最終使學生學會理解愛、主動體驗愛、自覺付出愛。讓教師以自己愛的情感、愛的行爲、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培育學生愛心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