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精選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錦集6篇大綱

精選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錦集6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心得吧。但是讀書心得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範文錦集6篇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

我花了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本書。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反映了同學們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校園生活。書文字簡單樸實,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卻讓人感動不已。在五月的日記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書中講到了意大利13歲的馬爾的父母因欠外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阿根廷首都布宜洛斯艾利斯當傭人。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繫。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繫。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思念媽媽都想出病了。

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他一定能成功。準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奄奄一息已失去生存希望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媽媽被救了,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

讀到這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差不多的歲數,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有時發生一點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在社會、學校,或者在家庭,關心和幫助是不能缺少的。當你生病的時候,你需要關心和幫助。當你有困難的時候,你更需要關心和幫助。很多事情都能用事實證明一切。這本書不但讓我感受到了愛,還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每當我做錯事的時候,只要想到書上舅舅的教育,我就能控制住自己,知錯就改。我從這本書中深深地感受到:人們多麼需要互相關心和幫助啊!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愛,那這個世界將變得冷酷無情;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那這個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愛的教育》真的是一本人生必讀的經典,大家都看看吧!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

愛,像空氣,看不見,摸不着,瀰漫在我們四周,卻不被我們所察覺,就像愛的奉獻這首歌裏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它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從中使人感受到了人類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呀,而這種關心、理解,都離不開一個最核心的東西——愛!

《愛的教育》整部小說,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貧窮的家庭,孩子又多,父親白天工作,晚上還要抄文件。小敘利奧眼看着爸爸早生白髮,就想幫爸爸抄寫文件,多賺點錢。可又因爲爸爸不同意,所以他只好每天半夜起來偷偷的幫爸爸抄。就這樣,家裏的情況改善了許多,而小敘利奧卻因爲長時間缺乏睡眠而導致上課無法認真聽講,回家也無精打采的。爸爸看了,非常生氣,還多次責罵他。小敘利奧雖然心裏很委屈,但還是幫爸爸把工作做下去。直到有一天,爸爸發現了這個祕密,才知道自己錯怪兒子了,愧疚萬分。讀完了這個故事,我十分感動,感動於小敘利奧的堅強。他雖然出身貧苦,但他不但努力學習,而且還默默爲家庭分憂,即使是受到了責罵也默默地忍着,這是怎樣的一種堅強!他也曾想過停止抄寫,他深知這樣的下去絕對不行。可是一到十二點,就有一種力量促使着他去做。這股力量是什麼?是一種責任感,是一種愛。聯繫到我們現在教的學生,有幾人能做到爲父母着想,不少孩子甚至拿着父母的血汗錢在學校虛度光陰,看了真是令人心痛,所以我想今後我要利用課餘時間把《愛的教育》中的小故事分享給孩子們,讓他們從中受到啓迪,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愛其實很簡單,無論是父愛,母愛,友愛,還是師生之情,愛國之情,都時時刻刻伴隨在我們身邊。愛其實就像是一米陽光,親暱溫柔地撫過你的身體;愛就像是一泓清泉,時時滋潤你的心窩;愛像是一條沒有盡頭的田間小路,盛開野花,需要隨時發現,隨時採摘。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生活在愛的海洋裏,如果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關心我、愛我、疼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器官、骨髓、獻血等等,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是希望今後還是會有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讓人們感受到世間濃濃的愛意。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3

在一口氣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時候,我想起了愛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愛就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卻又最容易被忽視。《愛的教育》最吸引人的地方正在於此,在作者平凡細膩的筆觸中娓娓道出這近乎完美而又爲人們再也熟悉不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國家之戀……書中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但是一字一句中所蘊含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因此,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讓我陷入對愛的思索。

的確社會上每時每刻都充滿着愛,比如,在20xx年四川汶川的8級大地震中有多少志願者去幫忙,還有許多人捐錢、衣服、食品……是什麼讓人們去幫忙四川的災民?是愛。當青海玉樹7級地震的時候又是什麼讓一些人不顧生死的`去救那些被埋的人?也是愛。是這個如空氣般不可缺少的東西。

在這裏,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心中沒有愛,那麼他就等於失去了一切。甘願給社會付出真愛的人,是最幸福的,因爲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於奉獻的善良人。因此,愛,使我們心靈相通;愛,使全世界變得更加溫暖。讓我們伸出溫暖之手,讓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4

今天,我讀了《愛的教育》裏的一篇故事,名字叫:《愛國少年》。

故事講的是一個貧窮的意大利少年,每天被戲班子虐待,他忍無可忍的逃出了戲班子,坐上了意大利的船。和他坐在一起的乘客,非常同情他,三個喝酒和西班牙人給了少年一點錢,少年很感激他們。正當少年盤算着錢該怎麼花時,喝酒的三個西班牙人開始肆意的說意大利:“愚蠢的國民!”“卑鄙的民族!”少年聽了很是憤怒,他不能接受別人侮辱自己的祖國。“嘩啦啦!”銀幣砸在西班牙人的頭上,少年說:“拿回你們的臭錢,你們這些可惡的傢伙,侮辱我的祖國,你們的錢我一分也不要!”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我們的祖國是最神聖的,也許每個人愛國的方式不同,但愛國的心,都是一樣的!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5

讀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除了深感欽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它能掃除那些陳舊得近乎老化的觀念,讓閱讀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閱讀者的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也切實感受到自身素質提高對育人工作的重要。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師中的內容,更是感慨頗深。

朱永新教授說: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師,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後重複5年10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5年。一個實實在在教5年的人,與一個教了1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樣的。愛孩子,不是光給孩子們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因此,作爲一個教師,我覺得應該具有不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做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做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千萬不要成爲一個高高在上的教書匠。

朱教授在論述這些理想教師特點的時候,不但在精神上給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給予了無形的指點。比如,他在論及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的時候,他就說到了我們現在的很多老師充當的是教育警察和劊子手的角色,無限地放大學生的問題,在我們手上,失去了很多諾貝爾獲獎者。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心,纔會去賞識他們,激勵他們,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讀了他的這些論述,想想自己對學生的態度,看看周圍的大多數同事對學生的態度,尤其在考試到來的時候,我和我的許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師所說的那些可怕角色。讀了他的論述以後,我決心改變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愛學生、賞識學生,學生纔會真正得到發展,這也是我讀後最深刻的一個體會。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着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質的教育。爲了未來的教育,我們這些做教師的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也許我們離人們心中的理想教師還有一段距離,但我們有決心更有信心將這段距離逐漸縮短。

當然,我做的遠遠還不夠,大教育家偉大的理想閃爍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輕的心,今後,哪怕工作再忙,時間再緊,也要擠兌一點閒暇,讓自己靜下心,定下神來仔仔細細地拜讀一些作品。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6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愛與我們一起成長。父母的關心是你的愛,親戚朋友的關心是你的愛,一個鼓勵的眼神和一句溫暖的話都是一種愛。但是當我讀《愛的教育》的時候,我對愛情有了更好的理解。

《愛的教育》有100多篇。一切都讓我難忘,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激勵着我。其中《意外的事件》最打動我。一個陌生的孩子即將被一輛馬車撞倒。勇敢的羅伯蒂毅然衝向馬車,救出了孩子,而他卻被馬車弄傷了腿。他的舉動不僅震驚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也深深的震撼了我。他也是個孩子。是什麼讓他如此勇敢,寧願犧牲自己去救別人?我覺得這只是大愛的一種表現。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像羅伯蒂一樣有愛的人。從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到捐獻骨髓和血液,幫助希望工程,在危機時刻捨命救人等等。例如,中國最美麗的母親吳菊萍將她的生命和死亡置於危險之中。在噼啪聲中,一個生命因爲她而重生。在這個不信任的社會裏,“最美的媽媽”無疑給了我們最好的一課!路人變成陌陌的時候,救人的時候被告知,所以人要把善良封存起來。“最美媽媽”的出現,詮釋了真愛。

再比如:“最漂亮的司機”吳斌,他只是無數普通人中的一個,但這個普通人卻用他的生命寫出了不平凡的音樂。是他在重傷的關鍵時刻握着方向盤握着乘客的生命,把每個人的生命都逼到了安全的盡頭。而他忍受着劇烈的疼痛,最終離開了他想呆的世界。吳斌的生活就這樣結束了。他用生命救了一輛滿載乘客的汽車。在我們心中,今生永遠比泰山還重。還有“最美鄉村教師”、“最美醫生”等普通人創造的愛情奇蹟。

看完這本書,我才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裏,一切偉大的行動都是愛的力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一個人的心裏有別人,所以總可以爲別人着想,付出自己的愛。作爲一個小學生,在感受身邊的愛的同時,應該付出愛,回報愛。願意把自己的真情和愛奉獻給社會的人,纔是最幸福的人。

讓我們伸出溫暖的手,讓世界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