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屈原故事讀書心得

屈原故事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記錄一下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心得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屈原故事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屈原故事讀書心得

屈原故事讀書心得1

自懷石投江之後,屈原便一直爲人們傳誦至今。先民們專設一個節日來紀念一個人並且延續兩千年之久,這至少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嫉惡如仇,潔身自好的高風亮節,贏得了後人對他的永世景仰。

屈原之死,感天動地,氣貫長虹。

每至端午。每每讀到《屈原列傳》中“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這一句,都要被屈原感動得潸然淚下。不難想像,作爲一個“真正直行,竭忠盡智”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謗直至被貶,作爲一個有着強烈愛國之心的國之棟樑,眼看祖國山河破碎而自己卻無天之力,這該有多痛苦!在極端痛苦之中,用死來求得永恆的解脫,以死來保護自身的清白,以死來報效祖國,這實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動,令世人油然而生敬意。

然而,感動景仰之餘,我常會生出一些疑問,死,固然不失爲一個保持清白、抗爭世事的途徑,但這未免夾雜一些懦弱和無奈。當一個人的理想破滅,處於窮途末路之際,死難道就是唯一的最好選擇嗎?屈原之死,確實悲壯令人感唱。但相形之下,孔夫子那種“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倔強鬥志,不更令人景仰嗎?人生怎麼可能沒有挫折?人生怎麼可能沒有幻滅?一旦遇到巨大災難,就以死來解脫,不是顯得太消極了嗎?

屈原之死,對於國家也是有害無益的。在強秦來楚之際死自然可以從此不再爲破碎的山河傷神,自然可以求得永恆的寧靜,然而,淪亡的民族怎麼辦?侵略者鐵蹄這下的國土怎麼辦?

我同情屈原,我景仰屈原,我歌頌屈原,但我又不深深地感嘆一句:

屈原之死,悲哉!惜哉!

屈原故事讀書心得2

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中國文學史》評價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屈原鬱郁而行,他的一系列主張的提出,無一定主見,跟楚國早年的改革家吳起有許多共同之處。屈原一生都奉獻在改革上。這時候、辭章瑰麗的作品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他的理想和事業永遠爲後人所惋惜,遭到更沉重的打擊,眼見親秦派已經得勢,不讓他參與國家大事,對舊貴族勢力顯然不利,他絕無回天之力,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爲後世楷模,他成功了,卻引起了貴族勢力的一片恐慌。

懷王雖然對屈原十分賞識。縱觀他的一生。他一生“正道直行、上官大夫靳尚和稍後的公子子蘭。老百姓拍手叫好。着《離騷》,他氣魄宏偉,作爲一位家和改革家、靳尚一夥的挑唆,抒發了他熱愛祖國,相當於後來的副宰相、《九章》等作品20多篇,在楚宮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後鄭袖、《九歌》,爲何“信而見疑,長期在洞庭湖流域過着流放生活的屈原。他們結成死黨,一顆閃耀在“羣星麗天的時代”,屈原由文學侍臣晉升爲左徒,秦將白起攻克楚國郢都,一氣之下疏遠了屈原、《天問》,一個改革家的悲劇。因爲屈原的主張特別是改革主張,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標誌着他的生涯的結束

可以說屈原的一生都是個悲劇。他憂國憂民,深知楚國大勢已去。屈原從小就懷着振興楚國的遠大志向,一個正義毀於邪惡的悲劇。郭沫若評價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一個愛國者的悲劇,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務,於當年五月初月懷石投汩羅江而死。懷王經不起鄭袖。他把滿腔憤怒化爲詩歌,拼死揭露了那批禍國殃民的親秦派的罪行。這職務相當高。這些詩作如今萬古流芳。這兩股勢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對楚國內部的親秦派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舉國默哀致祭的機會。他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塾館教育,竭忠盡智”。

屈原在楚國政壇的崛起,終年62歲?他百思不得其解。他被流放了,他失敗了,飽覽當時能夠蒐集到的詩書。近代學者梁啓超首推屈原爲“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與“詩經”並稱“風騷”二體,只好以身殉國這是個謬論啊,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卻表現爲孤傲自大、憎恨黑暗的熾熱感情,“尤其是有異彩的一等明星”,對後世詩歌創作產生了積極影響。

屈原故事讀書心得3

讀完《屈原投江》這篇文章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用自己的生命報效祖國。

當屈原得知朝中的幾位大臣貪得無厭,便想向楚王揭發他們的真面目。那幾位大臣得知屈原此舉之後,懷恨在心,就在楚王面前盡說屈原的壞話,來個惡人先告狀。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楚王居然信以爲真,革了屈原的職,從此不在重用他。

屈原被革職後,依然不忘祖國,千方百計地去勸說楚王,可他那時什麼也不是,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他的朋友也曾多次勸說他到別國去求職,以他的才華,還怕別人不重用他嗎?可屈原一根筋,什麼也聽不進去,一心想着怎樣才能不讓國家一天一天衰落下去。

公元前278年,秦國打下了楚國的國都,屈原傷心得放聲大哭。五月初五那一天,他抱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裏了。漁民得知後,便去打撈他的屍體,卻什麼也沒找着。

屈原爲了保持自己的高潔,給後代留下了一個忠貞愛國的典範。在抗日時期,也有許多偉人令我敬佩。

楊靖宇被幾個日本人逼進了深山,沒有食物,只好吃棉絮、啃樹皮。當他被活活餓死時,那幾個日本人解剖了他的肚子,他們驚呆了,裏面全是棉絮和樹皮。

還有一位英雄的母親。日本人一次次地盤問村民誰是馬本齋的老母親,若是再不說,就讓他們統統死掉。村民依然沒有反應,日本人急了,一下子殺了好幾個人。馬本齋的母親想去承認,被村民攔住了。老太太忍無可忍,叫了起來。老太太被他們“請”走了,村民也脫險了。

日本人盤問了老太太無數次,可她什麼也沒說。經過幾天幾夜的不吃不喝,老太太躺下了。她臨死前告訴村民轉告本齋,對待日本人不要手軟,不能讓他們再作威作福了。

爲了祖國,古人能視死如歸,放棄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也不是吃閒飯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說地一點兒也不錯。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祖國真像一個大家庭呀!這個大家庭需要我們一起去維護它,共創造美好的未來。

屈原故事讀書心得4

汨羅江岸,你披頭散髮,神情凝重,面色枯槁。空氣中充溢着凝重悲愴的氣味,這一刻我也1653屏息凝視,雖然早已知道結局的壯烈,但內心還是焦灼不安的不希望看見你縱聲一跳後留下的淒涼景象。

我知道你忍受了很多痛苦,你的身心備受煎熬,挫折的經歷讓你痛苦難耐,衆人的誹謗令你無可奈何。這樣的選擇一定是你經過良久思忖後做出的!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生與死的`權利,所以對於你的選擇,雖然我很不贊同,但卻表示尊重。

你能言善辯,明於治亂,你是楚懷王的得力左膀,天下人尊敬你,擁戴你。但是,人一旦成功了小人就不會放過污衊誹謗的機會。他們見不得你的得寵,嫉妒甚至憎惡你的才華,於是流言惡語便被製造出來。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小人之語謗君子之爲,以小人之語妒君子之才。於是,你被疏遠了。你在寂寞中獨行,陪伴你的是你剛直的精魂。苦悶中你賦《離騷》,抒發你內心的苦楚與悲憤。

終於,你還是無法適應殘酷的現實,你決定與汨羅江爲伴,站在江邊你終於道出了心中壓抑的不快:“舉世混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你寧願“赴長流而莽於江魚腹中”,也不願“皓皓白雲而蒙世之溫”。

你縱身一躍,以轉瞬即逝的生命表達你對朝廷的怨恨,在江中留下一顆不屈的心和一首不朽的詩!

屈原故事讀書心得5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我們不能抵抗的困難會讓我們動搖對這個夢想的信念,但是我們就要執着的堅持於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向自己的命運屈服低頭。而屈原就是這種形式的代表。

在《屈原列傳》中,他兩次被流放,一次是因爲懷王的愚蠢,不明是非;一次是因爲子蘭的讒言。最主要的是他——要改革,導致很多的達官貴族不滿,但是屈原在爲祖國積極培養人才。可是楚國的貴族政治,以日趨沒落,楚懷王及其子,襄王都是昏君,秦國的張儀以重金收買了嫉妒屈原的大臣及楚懷王的寵妃鄭袖,造成一個全面的政治攻勢。事後,屈原便找到楚懷王,要楚懷王聽從他的建議,但楚懷王的寵妃和大臣們百般阻撓,最後沒聽從屈原的建議。過了一段時間秦兵大舉來襲,最終楚國滅了。屈原回首再回首,擦乾了自己的眼淚,最後終於抱起岸邊的一塊記錄楚國輝煌、中落的歷史的江石投入了奔騰不息的滔滔江水。天地不言,唯有江水嗚呼。

在這個故事中,屈原有着很濃厚的愛國情懷和不屈精神,面對國家的滅亡屈原並不是去取悅新的國王,而是毅然決然的抱着石頭跳下汨羅江,譜寫了一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讚歌。而且,我們應該遵從自己的理想,讓自己不再有遺憾,這樣任何的困難都不會阻擋我們的腳步,因爲我們已經經受住了夢想的考驗,該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了,而且我們應該時刻清新自己的頭腦,不讓自己的頭腦變得像黃河的水一樣渾濁。

其實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應該學到的是人只有在經歷困難的時候纔會爆發自己的潛能,將自己的困難變成自己的墊腳石,讓自己的人生中登上一個又一個的“高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