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徐長青老師的心得體會

關於徐長青老師的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篇一:徐長青老師的心得體會

關於徐長青老師的心得體會

徐長青老師執教的《解決問題策略》這節課,彰顯他的教學風格和教學藝術,他幽默風趣,灑脫自然,沉穩大氣,體態語言猶如相聲藝術大師,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學生在玩中學數學,創造了兒童喜歡的數學。他的課堂教學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理性深刻,蘊含着“簡約而不簡單”的教學理念,給與會教師留下深刻的印象。徐老師在教學中不僅善於啓發、點撥和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促進主動探究,而且非常重視引導學生感悟、體驗數學思想與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策略,既凸現了“新課標”提出的“學會思考,體會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這一全新理念,也體現了“教是爲了不教”的教學思想。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兒童的探究能力究竟有多強?在學習的道路上兒童自己能走多遠?學生的心智潛能是巨大的,徐老師充分信任學生,用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求知慾望,激活學生思維,引發認知衝突。當徐老師舉起撕成的紙片,讓學生通過猜一猜、數一數,驗證了紙撕成4片後,先投影直觀圖形,讓學生明確只能將一張紙撕成4片,然後他有意地製造了一個使學生感到非常困惑的問題:“把一張紙撕成4片,照這樣撕下去,能撕成2012片、2011片和2010片嗎?”激發學生猜想,使學生感覺到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讓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狀態。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徐老師巧妙引出數學家華羅庚爺爺的一句名言:“當你遇到數學難題的時候,要學會知難而——退。”告訴學生解決複雜的問題可“退”到從最簡單的問題開始研究,進而向學生滲透“知難而退”“化繁爲簡”的數學思想。接着,引導學生回過頭來研究最簡單的數據:1、4、7、10、13通過對撕成紙片的結果的觀察、比較、分析和推理,可以發現規律。

這樣讓學生很自然地體會到:原來複雜的問題,可以通過“退”的辦法來分析、發現規律,使複雜問題得到解決。這個過程,學生的思維由受阻變爲通暢,學生的心理從膽怯走向自信,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此時此刻,“知難而退”數學思想的有機滲透,猶如一盞明燈指引着學生繼續探索數學王國裏的奧祕。

徐老師在引導學生探究數列的過程中,通過枚舉歸納推理,引導學生尋找規律,發現規律,用字母表示規律,讓學生在“退”中探求規律、感悟數學思想與方法。如徐老師將撕成的4片紙交給學生,讓學生將其中的一張紙片撕成4片,一共是7片,學生繼續撕下去徐老師依次板書:1、4、7、10、13。先引導學生髮現規律:1→4→7→10→13,依次增加3片,然後引導學生用語言表述:增加1個3、2個3、3個3、4個3。“還有怎樣的規律?”徐老師繼續鼓勵學生髮現,有的學生說:“撕出的片數除以3餘1。”

有的學生說:“撕出的片數減1是3的倍數。”在此基礎上,滲透無限思想,並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規律:3n+1。最後,讓學生判斷:能撕成2012片、2011片和2010片嗎?學生能依據發現的規律,進行正確判斷。爲了讓學生感悟到數學思想的真諦,真正領悟到其中非常重要的“退”的那一步,於是徐老師進一步追問:“現在你感受到了什麼?你的心情怎樣?退是目的嗎?退完就完了嗎?”引導學生進一步反思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深入感悟“以退爲進”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在解決問題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時需要退退退,大踏步地退,退到不失事物本質的時候,再進進進,小步子的進,回頭看,找規律,使問題得到解決。

知難而“退”,遇到困難可以退一步,回頭看看,尋找規律再進一步探究,“退”是爲了“進”。這是學習策略形成的精彩演繹!

徐老師用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帶領學生反覆訓練,獲得體驗,仔細品味,這其中傳遞的不僅是一種數學思想與方法,還是一種可貴的數學學習態度,更是一種人生的拼搏進取精神。也許很多年以後,這個班的學生會忘卻這節課所學習的具體內容,但是徐老師在這節課上所傳遞的數學思想與方法——也就是裝入孩子們頭腦中的解決問題的“法寶”,卻將始終銘刻在學生的心中,而無法抹去,讓學生終身受益!

總之,徐老師的課,理性而嚴謹,靈動而睿智,讓我們久久回味,特別是他的課堂中所蘊含的理念、思想和內涵,更讓我們領略了理性課堂折射出數學的無窮魅力。如果要說還有一點什麼建議的話,那麼是否可以在引導學生猜測撕紙的片數和發現數列規律時壓縮一些時間,留出一部分時間來讓學生把“退”中探求規律的思想方法在其它問題情境中進行再次實踐體驗,這樣就能夠增加這節課的內容厚度,也有利於拓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學習策略的形成和發展。

篇二:徐長青簡約教學體會

10月,我參加了的徐長青工作室在濰坊舉行的簡約教學研討會的學習活動。這是我第一次聆聽徐長青老師及其工作室成員老師的示範課及報告會。對於徐老師,很多老師可能比我更熟悉,因爲他曾經在我們中作過報告舉行過報告會。這次學習我現場觀摩了徐長青工作室的幾位老師的課,又聽了他們對於簡約教學的解讀,更面對面的學習了徐老師本人的一堂精彩的“手指上的數學”的一節數學活動課,真是感慨良多,受益匪淺。徐老師的課使我改變了對數學的原有的認識,使我感覺到“數學不難”、“數學好玩”,這一觀點很早之前就聽過,但是今天才在徐老師的課上真正體會到了這一點。

回顧這次學習,我們一共聽了五節觀摩課課,中間穿插了三位執教老師報告。因爲徐長青老師腿部有傷,他是坐在輪椅上參加這次活動的,所以他只上了一節二十多分鐘的小課,和一個簡短的《簡約教學》的報告。在回來的路上,我就想:這次學習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對於自己工作可能有幫助的有哪些?下面結合徐長青老師的一節課和葉鴻林老師一個報告,談一下我的一些新的認識與收穫:

一、簡約教學:複雜問題簡單化

徐老師在報告中說:簡約的數學教學既是一種思想,又是一種策略。作爲教師我們首先要深入研讀教材,準確把握教材意圖,把課備透、備細,只有課前把功夫下到才能做到課堂的簡約。簡約化的數學課堂,教學環節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所以必須精心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探索、交流,而且活動環節要注意層次性,力求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拾級而上,逐步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

1.貫徹“三不講”的教學理念。

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大家都深知,大家都得承認,學生的智力不盡相同,有一部分學生確實讓我們很吃力,而且怎麼教也教不會,要想在短短的35分讓全班見實效,是不可能的。所以,徐長青校長提出:“三不講”,即學生會的教師不講(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的瞭解);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不講(還學習的主動權於學生);學生怎麼也學不會的不講(以人爲本,因材施教)。貫徹“三不講”的教學理念,給教師帶來實惠,給教學質量帶來實惠。

2.做“深入淺出型”的教師。

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一節課只有35分鐘,在有限的時間內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是簡約教學的目標。所以,我們提倡適度、適量的原則,即有針對性的“少而精”的選擇,重組教材,巧用素材,做到一材多用,使學習材料與情景在教學中發揮出極致作用。

比如,徐老師的“手指上的數學”一課,與其工作室成員老師孔維薇老師的“植樹問題”其實本事上是一回事。可是,徐老師的課更輕鬆、更有趣,更能抓住數學學習的本質。他僅用一隻手,就讓孩子找到了手指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手指數=間隔數+1,用兩隻手找到了封閉圖形的規律:手指數=間隔數。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徐老師知識組織引導,所有發現展示均有學生探究完成,因爲觀察自己的手,是再簡單不過了。可是,孩子們的發現並不簡單,把這節只有20幾分鐘的小課一次次推上了高潮。

第二天,孔維薇老師在用還是徐老師用過這幫孩子教學“植樹問題”時,就遇到了一些問題。孔老師開門見山引入數學問題:100米的小路兩端都栽樹,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栽幾棵樹?給我的感覺,這時的孩子是一頭霧水。因爲孔老師找了幾個孩子板演,有得數是20的,得數是22的。在後來的說課中,孔老師坦誠的說,全班孩子沒有找到一個得數是21的正確的解法。可是這幫孩子孩子昨天的孩子啊,爲什麼就不會了呢?

其實,在孩子看來今天的課和昨天的課,根本就是兩節課,沒有聯繫起來。而我們老師的任務就是要把這道難倒大家的數學題,和昨天好玩的手指遊戲聯繫起來,這樣就簡單的多了。 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看來,教育大家與優秀教師之間也是存在一定層次的。

我們理科教師有時會在教學中有這樣的現象:越是鄭重其事的、形式上一本正經的解決一個數學問題,似乎越是陷入一種困境。而有時方法上靈活一點,生活化一點,讓學生活動起來,找到一種與之密切聯繫的生活現象,在遊戲中、在看似不經意間,會達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這就是簡約數學的實質,力求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切忌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說到這兒,我想起了在自己學習成長中的一些經歷。讓我感到學習不難,學習簡單的那些我的老師,恰恰好所都是民師。這些老師的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他們總能把高深的數學、物理知識,與生活聯繫起來,用容易理解的語言表述出來,使教學簡單化、生活化。

二、教師可以怎樣做研究?

天津市師範附屬小學的葉xx老師,做的題爲《教學技巧——教師站位與行走路線的研究》的報告。他的報告,着眼於非常小的教學細節,視角非常獨特。有時候我們想:什麼是小課題研究?多小纔算小?作爲數學老師我們除了可以做數學教學方面的教學研究,還可以於其他老師完成共性的綜合類技巧類的研究,如教師站位與行走路線的研究,跨越了學科界限,這樣我們的研究視野會更寬泛一些。

我們從葉老師的報告要點中就可以看出他的研究內容和方法,這些也可以借鑑到我們自己的課題研究中去。

葉老師在報告中說:所謂教師的站位,就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處的位置。而教師的行走路線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按照某一種路徑的運動。這兩個教學行爲,無足輕重,實際卻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不容小視。

一、“站穩三尺講臺”和“走進學生中去”誰對誰錯

那麼教師應該如何正確站位呢?

1.站位有“度”

人們常說“物極必反”,任何一種站位方式如果在一節課或每節課長時間地使用都是不可取的。

2.站位有“理”

理想的教師站位,是使教師在儘可能多的時間裏處於全體學生視線範圍之內,面部應保持面向更多同學。這樣才能吸引全班學生的注意,特別是在對個別同學的提問後,應及時轉身,繼續保持面向大多數同學的站位。

3.站位有“據”

課堂教學的複雜性和隨機性,決定了我們很難找到一種“萬變不離其宗”的站位方式,但對一些普遍性情況,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站位的規律。

(1)提示重要問題時的站位

(2)學生提出問題時的站位

(3)學生在講臺前展示時的站位

(4)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的站位

二、“有意行走”與“無意行走”

“有意行走”是教師主體爲了達到某種教學目的有意識、主動的行走方式。“無意行走”是教師主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脫離預設行走路線,被動的行走方式。

1.行走的時間

2.行走的路線

教師站位與行走路線,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教學細節,我們每天都在重複和實踐着的教學行爲,就這樣在葉老師的眼裏,成了課題研究的好的選題。我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算模仿或者由此推彼,也可以爲我們找到課題研究選題的新視角。

篇三:心得體會

北派名師小學數學《學本課堂》觀摩研討會。 4月11日,我和許多老師相約保定附校,參加了爲期兩天的“20xx年第三屆北派名師小學數學《學本課堂》觀摩研討會”。會上我目睹了全國特級教師牛獻禮,徐長青等教育大家的風采,感悟着他們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厚的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藝術和勇於擔當的人格魅力;聆聽到教學前沿的新理念、新教法,新成果和新經驗。讓我的心靈經歷了一次教育浪潮的洗禮。下面就把我的感觸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讓課堂中的學習真正發生。

學生的大多數時間都在課堂,但是,課堂中的學習真的發生了嗎?自我審視之後發現以下弊端:關注了教學形式,忽視了實際收穫;自主學習因指導的缺失導致低效單一。結果是“熱熱鬧鬧”的課堂表象背後隱藏卻是教學效率的低下,可見學生的學習並沒有真正發生!

因此:用啓發性的問題把課堂對話引向更深層次 課堂上,學生“真實的回答”與“正確的回答”哪一個更有價值?無疑是前者。教學中,所有學生的積極參與都應該受到鼓勵和重視,要儘可能地“引出”而不是“堵塞”學生的真實想法,給各種基於思考的觀點與想法提供碰撞的機會。教師積極引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和“對話”,而不是隻有一個聲音。

課堂上,多一些啓發性的問題,比如——爲什麼?你是怎麼想的?你能舉個例子嗎?你能讓別人一下子就看明白你的思路嗎?……這些問題會暴露學生不一樣的思維和學習風格,會把課堂對話引向更深層次,也會讓數學課堂走向豐富。

二、要捨得讓學生在思考中“浪費”時間

數學思維是需要時間的,只有給予充分的時間,學生纔有可能達到真正的思維狀態,纔有可能思考得充分,想得明白。爲此,應該捨得讓學生在思考中“浪費”時間。要讓課堂有機會進入一種“膠着的”對話狀態;讓學生獲得正確結論的“速度”來得慢一些;讓課堂能夠提供學生更多“討價還價”的機會。

教師課前進行了學情調研,讓出話語權,讓出探究權,學生有較大的學習活動空間,課上有充分的時間專注於學習。上課成了學生配合教師演示教學預案的過程。教學設計中所運用的教學策略和所開展的活動體現了對學生經驗、前期知識、困難、需要以及學習風格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