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孝道心得體會4篇大綱

孝道心得體會4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所謂孝道文化,就是關於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的一種文化傳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孝道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孝道心得體會4篇

  孝道心得體會1

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爲他忙碌,爲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時父親倖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時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時,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爲先。”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做子女的卻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嚐的時候,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牀疊被、整理屋子時,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孝爲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爲公”。

  孝道心得體會2

春風一過,大家就不約而同地談論起上墳事。特別是離家不怎麼遠,會通過電話、微信互相詢問相互約定,要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會湊個星期天,領上家人,帶上孩子,去老家上墳。一面拜祖,表示對先輩濃濃紀念,一面也趁機傳孝道給子女,要他們不忘祖宗,學會感恩。

上墳第一個要務,就是叫足家人。除了出了遠門確實不能在一兩天回來,除了真因老因病而無法坐車或行走,家族裏其餘人丁,都可以算計在內,也都儘量攛掇起來。以前是挑吉日,一些落後地區也只要男,現在觀念轉變,不光接受女動員女,還爲了擴大隊伍方便學生,乾脆就利用星期六或星期天。有人更是覺得,這項活動孩子們參與意義更大。緬懷祖宗,傳承孝道,晚輩更是主角。於是,滿街那花花綠綠紙幡,就專門提供給孩子,要他們自小就用虔誠心以勤勉手紀念祖宗孝敬父老。叫足家人,既能讓長眠土裏先人們感受到家族後續發展,更讓活着人享受一份親情淵源美好。

說定了日子計劃好了行程,下一個要務就是買東西。先人們在土裏,不能吃不能喝,就是說段心思他們也聽不見,一切都是活人了活人意願。街上水果很多,什麼新鮮買什麼,先人不能吃就看,活人吃,既上檔次又解嘴饞。家裏拿手什麼好吃,儘管露,先人掛名活人填肚子,既盡了孝又顯擺了手藝。家大族旺,更好,各顯神通互通有無。孩子們幹嘛?用心看用心記,學父輩們孝,想祖宗們好。晚輩就應該這樣,必須經常記起先人,有感恩之心,有追念之意。盡其能,將上好東西捧給先輩,吃不吃是他們事,我們得這樣做,也必須這樣做。所以,買東西時候也最好一樣樣說給孩子,逝去誰誰誰愛吃什麼卻沒吃上,現在我們要買給他,誰誰誰還有着什麼樣什麼樣一段故事……記憶就是對祖宗最好紀念。

來到墳地,擺好獻果,就是給先人培土修繕房子。這可是件不能馬虎事。別看就個土堆,那可是先人房子,我們親人就住在裏邊。多少年了,房子周圍雜草叢生,蕭條荒蕪,甚至還有很多田鼠或者老鼠打洞,颳風下雨地會凍着他們。陰陽一理,我們就必須適時地給修修補補。先從附近地埂上取些相對乾淨土,背過來添在墳頭,然後拿了鐵杴開始檢查修補洞穴。前後過程,細心而勞苦,需要耐心和愛心方可完成。大人要儘量讓孩子直接去做,藉機教育引導他們。要設身處地爲先人着想,爲他人着想。在解決別人困難過程中,提升自己品行。

放下鐵杴,就是守着祖宗拉家常。像往年一樣,這時候最多話題就是家族當年。如果人羣裏有新成員,更不可忘了介紹墳堆主人。無論是那一輩,走了就都成了先人,至於在那個世界裏他們還是不是能成親人,能不能在一起,誰也不知道。很多事都是後人猜測。譬如手頭這冥幣,燒這大額小額紙錢,是不是真能用真在用,沒個準信,從來都沒有。統統都是人們按陽世理運用並傳承。花錢能使鬼推磨,錢在這邊是個好東西,無所不能,相信到了那邊也肯定被人所愛。先人們走得早,有些還走得很苦,很多好東西都沒得吃沒得用。沒關係,多給點錢,讓他們自己去買。盡孝就要這樣,方便先祖,還要儘量彌補遺憾。

趁着天氣暖和,說了話吃了菜喝了酒,還準備了大把大把紙錢,上墳也就快要結束了。這時候,大家就會齊刷刷跪下來,面朝土堆裏先祖,一臉虔誠,一臉想念。這可不是一般屈膝,這一跪,一定要跪出誠心,跪出想念。天天都在說孝,瞧瞧它寫法,“老”在上“子”在下,“老”在前“子”在後,仔細一琢磨,其實這就是真孝。點燃紙錢,奠上茶酒,看着那紙灰隨着青煙寥寥升起,所有人都會想象着先祖們爭先恐後搶錢情景。沒關係,這是他們事,我們能做,就是給他們下跪,用最虔誠姿勢拜謝他們,感念他們。

要起身了,還必須放一串炮。禮炮禮花鞭炮都可以。橫豎是爲了向周邊牛鬼蛇神厲聲告知:這家主人後繼有人,可不要慢待了他,更不可欺負了他們!及至離開墳地,最後一個動作便是回頭一望。不要小看了這簡單一瞥,它至少顯示了大家對先人留戀,表達了活着人對逝者無盡想念!

孝道至此,還真已經淋漓盡致。所有晚輩都將在這樸真而簡約紀念裏萌受啓迪,激越奮發。一場原本只有紀念祖宗普通行爲,也一下變成了傳承孝道高端講堂。

  孝道心得體會3

在開展20xx年“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活動中,我有幸閱讀了《中華孝道故事》一書,該書由李寶庫編著,其內容豐富,分爲上(近現代名人篇)、中(當代大衆篇)、下(古代聖賢)三篇,敘述了64個鮮活感人的故事,詮釋了中華孝道的內涵。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度,“孝”道文化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始終熠熠生輝,引導着我們走向文明。我國古代《詩經》中曾記載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所謂“百行孝爲先”,反映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極爲重視“孝”道文化的民族。孝道是中華文化中倡導的道德行爲,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人倫關係的基石,是華人不同信仰的共通點,是中華民族團結穩定的紐帶。對於中華孝道文化,我感到自豪而驕傲,但面對現實“孝”道文化的缺位,我卻感到隱憂。如何很好的繼承與發展“孝”道文化,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需面對的課題。閱讀完《中華孝道故事》後,加深了我對“孝”道文化的認識與理解,結合我在基層公路的實踐,談談我對“孝”道文化的感想。

一是人要知孝道。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什麼是孝道,孝道一種維繫人倫關係的基石,孝道是一種文化,孝道文化的培育,要從孩子開始培養,首先要培育孩子的孝心與觀念。我是一個年輕的媽媽,與老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孝順老人、包容老人的生活習慣,爲老人添置新衣、購買生活用品,爲老人理髮、洗澡等,讓孩子知道孝順老人就是從生活中的細節處做起。在生活中,從小培養孩子的孝心。一是與孩子一同分享食物,特別是好吃的食物,一定要與孩子分上一部分,與他共同品嚐美食,讓他學會與人分享的快樂。二是同孩子一同分享心情,下班累了,可以告訴孩子說:“寶貝,媽媽今天很累,能給媽媽倒上一杯水嗎”,孩子端水過來,我會說:“寶貝真棒,謝謝”,孩子聽了會非常開心,讓孩子體會到通過自己的勞動能夠爲他人帶去快樂。三是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在家裏,我們要讓孩子學會選擇,尊重孩子的決定,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在學校,我們要引導孩子尊重老師與同學,不在課堂上講小話,認真聽課,尊重老師的勞動,不在同學背後議論同學是非,尊重同學的個人隱私。四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孝道。在生活中,我們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孝道,無聲的傳遞給孩子,孝道是具體的行動;在校園裏,老師與同學,通過講解一個個鮮活的孝道故事,真切的告訴孩子孝道是文化;在社會上,通過觀察一個個真實演繹感人至深的孝道事例,清醒的認識與體會到孝道在身邊。

二是人要懂感恩。

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個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智慧與態度,是做人必不可少的品德。學會感恩,不僅融洽我們的人際關係,還將淨化我們的心靈,滌盪我們的靈魂。首先,我們要感恩父母、家人,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感謝他們爲我們的成長所做的一生的堅守與努力。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確是這樣。自從我有了小孩,就真切的體會到爲人父母的不易。不管工作多忙,我總會抽時間回家看望父母,多做一些家務,陪父母吃飯、聊天、走親戚,有機會,還帶父母一同外出遊玩,用物質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用真情溫暖他們的心靈,用關愛驅走他們的寂寞,節假日與他們一同分享,分享一家人的時光。

其次,我們要感恩老師,感謝他們爲我們的成才所流逝的青春與智慧。每年的教師節,我都會提前製作一些電子賀卡,通過電郵或是短信發送到老師的郵箱或是手機上。同學聚會上,我們都會邀請老師參加,與老師談心,共敘師生之情。每年的中秋與春節,我都會去看望幾位老師,帶上月餅與禮物,表達我對老師的思念與感謝。再次,我們要感恩單位、領導、同事,感謝他們爲我們成功的施展才華所創造的條件與所做的努力。我們要感恩單位,爲我們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感恩領導,爲我們的成長與成才所付出的努力與心血,感恩同事,爲我們的'成功所做的幫助與帶動。最後要感恩同學、朋友,感謝他們一路相伴與相幫。在求學路上,有了衆多同學的陪伴,單調的學生生活才絢麗多彩,至今懷念;在生活路上,有了衆多朋友的幫助,繁雜而現實的生活才變得有滋有味。

三是人要行孝道。

知孝道,懂感恩,關鍵是踐行孝道,說易行難。行孝道,關鍵是做好當下。當下,我是一名公路養護人,“養好公路,保障暢通,服務羣衆安全出行”是我的工作職責。做好當下,就是要履行好崗位職責,出色的完成好各項任務,積極建功立業,爲單位的美好未來做貢獻。當下,我是爸媽的女兒,孝順父母,儘自己所能,盡力改善父母生活條件,滿足父母的精神需求,讓父母安心歡度晚年。當下,我是孩子的母親,爲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爲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提供必要的條件,用自己的行動與言行培育孩子學會愛人、做人。做好當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履行好不同的職責,就是更好的踐行孝道。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黨與全國人民的夙願與追求,繼承與發展中華孝道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石。中華孝道文化,滋潤了歷代中華兒女的心靈,未來,我們將努力踐行與發展中華孝道文化,共同構建與諧美好的孝道藍圖,爲實現中國夢匯聚精神力量。

  孝道心得體會4

觀看了一部紀錄片,且不說那距離我們太太久遠的“孝道”可能不會使人引起多大的共鳴,只是片尾講述的幾個故事,無論是不嫌棄兒子癱瘓在牀,十幾年如一日像照顧嬰兒似的,雖已兩鬢微霜,卻用世間最真摯的舐犢之情感動了天地,喚醒兒子的父母;還是雖已知道女兒可能永遠站不起來,也永遠無法像一般的孩子那樣擁有健康快樂的童年,卻毅然決然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托起女兒未來的單親母親,都給了我一種難以言說的感動,聽着那些父母堅定的話語,好像感受到來自靈魂深處的震顫。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堅定地照顧那些幾乎沒有未來的孩子?是因爲他們爲人父,爲人母,這不僅是責任與義務,更多的是血脈親情中那牢牢的羈絆。

不可否認,看了片子以後,心裏有了頗多感觸。雖然我的父母沒有片中的那樣感人,可這就能代表他們的愛不深嗎?不,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罷了。全天下的父母對他的孩子無論是嚴,或是慈,終究也不過是那深沉的愛所表達的外在罷了,哪能以此來判斷這愛是不是深,又夠不夠沉呢?

我的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裝修建材工人,時不時在工地上受一些大大小小的傷,無論是昨天讓焊機灼傷,今天又可能切割機割傷了,他總是笑嘻嘻,一臉無所謂的讓我們檢查傷口。而我每次都是抱怨着讓他給媽媽看,說我害怕看見那些可能還流着血的傷口,可天知道,我是真的害怕了。我害怕,他下一次受更重的傷,我害怕,他在雜亂的工地上出一些意外,我害怕,看見他以前的傷,也害怕他一邊上藥一邊嬉皮笑臉。我不敢上藥,甚至說不出“你怎麼不小心一點?”這樣帶有責備的話,我知道,他比誰都希望我們不會擔心。可我心疼啊,我能做的,就是相信他那蹩腳的安慰,去相信他那什麼根本不疼的鬼話。

想起來一首歌,裏面是這樣說的:“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爲你做些什麼,微不足道的關心收下吧。”這首歌叫做“父親”。爲什麼不能爲他做些什麼呢?不光是父親,還有母親,你能做的太多,太多。一句溫暖的關懷,一個驚喜小禮物,一次真誠的談心,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務……果然,太多太多,可是卻做過幾樣呢?雖不至於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卻也不要爲自己的將來留下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