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心得大綱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心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通過一年來的實踐,每當和孩子們一起捧着書美美讀着的時候,每當和孩子們激烈討論故事的某一個人物的時候,每當和孩子們一起背誦名言警句的時候,課堂上總是充滿了快樂的氣氛。“學語文是快樂的,幸福的,甜蜜的!”這就是孩子們的感受。我深深體會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做到:多讀書少做題,多感悟少分析,多積累少講解。這樣才能體味到“教語文是快樂的,充實的,幸福的,甜蜜的。”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心得

一、多讀書少做題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中高年級要重視默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要避免“瑣碎機械的練習”。

閱讀教學要讓學生掌握語言文字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而語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語感問題。要培養學生的語感,不是靠多做題,而是靠多讀書來完成的。讀,是培養語感的主要手段,是一項主要的語感實踐活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少做題多讀書。做適量的、經過老師精選的.、典型的、綜合性習題,儘量避免機械地抄寫字、詞、甚至整篇課文。不搞題海戰,以保證學生的課內、課外讀書的時間。多給學生留點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書的海洋裏暢遊,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開拓視野,提升人文素養。

孫維剛老師曾說:“學任何功課都要做題,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題海戰術就是覆舟之術……題不在多,但求精彩,更在於做的質量。”我們應積極構建以讀爲軸心,以讀代講、以讀代練的閱讀教學模式。創造機會創設情境以多種方式讓學生多讀,充分地讀,在讀中體味文章的精義妙理,體味作者的神思妙筆,達到古人所說的“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爲化,不知是人文,我之文也”的境界,真正陶醉其中,從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增強自己的人文素養,培養自己愛美的情趣。

二、多感悟少分析

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是“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不應刻意追求語言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言材料,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的規律”。

長期以來,我們的閱讀教學基本上走的是“文章分析”的路子,混淆了學習語文和研究語文的界限,用研究語文取代學習語文,把分析課文等同於閱讀教學,重分析研究輕自悟自得。這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誤區,嚴重背離了語文學習的自身規律。語文屬於人文科學,講究主觀性、具體性,這與追求客觀性和抽象性的自然科學不同。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能用分析代替學生的讀書,代替學生的自悟自得。應“避免煩瑣的分析”,要讓學生“注重語言的感悟”。

學生通過自悟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美的享受、語言和文學方面的知識,發現並懂得文中的精義妙理,其效果要遠遠甚於老師通過分析而強加給學生的說教。況且,文中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優美意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人文精神等,也不是能分析得清的,更不是隻通過分析就能讓學生領會的。它必須通過學生的反覆朗誦、吟誦、想象來體味、感受、自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方法,在新理念中被更加明確地突顯出來。

支玉恆老師在《曼谷的小象》一文的教學中,沒有瑣碎地分析小象的“東一掀”、“西一撬”,阿玲的漂亮、善良,環境的優美,也沒有去讓學生找阿玲幾次拍小象的鼻子,幾次貼小象的耳朵,更沒有研究每次與每次有什麼不同,而是在學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感受。老師說完後,學生從中感受到了一個“美”字。接着,老師又引導學生在自讀中去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學生的感受是出自內心的,是真正的感悟,而不單單是對課文的理解。這一情感體驗和審美享受是任何理性分析所不能達到的。

三、多積累少講解

閱讀教學一直存在重理解輕運用的觀念,認爲學習語言的關鍵在理解,只要理解了,就自然而然地會運用。這種觀念導致在教學實踐中重視講解,忽視積累,老師講得多,學生積累得少。課堂上,老師惟恐講少了而使學生理解得不深不透,因而,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煩瑣分析講解上。這種過多、過碎,甚至超出小學生實際接受能力的分析講解擠佔了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時間,奪去了學生運用語言的機會。這種肢解課文的講解,使文質兼美的文章變成乾巴巴的幾條筋,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魅力丟失了。學生學起來索然無味,學過後,往往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閱讀教學要想落到實處,搞得紮紮實實,扭轉高耗低效的局面,我認爲,老師精講少講,學生多讀多積累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如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呢?首先要多背誦。新課標明確規定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150篇,後面還附有七十首古詩詞背誦推薦篇目。背誦是吸收語言營養、豐富語言積累的有效方法。其次是增加閱讀量,重視課外閱讀。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的總量“不少於150萬字。”要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豐富其語言積累,僅靠課堂上讀,靠讀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學生張開雙翼,高度重視課外閱讀。我們應積極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優化課外閱讀的環境,加強課外閱讀指導,使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總之,閱讀教學,不論採用何種模式,抑或是進行何種改革,都不能脫離語言學習的特點,特別是母語學習的特點。要重視朗讀,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悟和體驗,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重視背誦積累,重視課外閱讀,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避免繁瑣的分析、過多而枯燥的講解、瑣碎機械的練習,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