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識字教學的心得體會三篇

識字教學的心得體會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識字教學的心得體會篇一:識字教學心得體會

識字教學的心得體會三篇

2010年12月10日我到贛州文清路小學聽全市小學語文教學識字寫字教學展示課。首先感謝領導給我這次機會,這次活動我收穫良多。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教師氣定神閒,激情投入,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 癡迷,更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爲?我要向她們學習的地方很多。

讚歎之餘,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爲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爲什麼在課堂上學生如此不疲?我想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教師的語文功底要紮實,語文素養高,深入研讀教材,駕馭課堂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簡簡單單教語文,靜下心來鑽教材,這纔是真理。從這六位教師來看,以下幾方面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 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非常吸引學生。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當我聽着教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重溫生活的片段,引入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例如:謝淑華老師在自選商場中在學生選東西的時候,她就假裝是售貨員的聲音,在學生跟家人去買東西的時候她又像母親說話一樣,在不同的場所裏她用不同的表達不同的語調;歐陽雪梅老師在設計學生讀詞語時用動物的語態說話,很引學生;有的教師在教學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同老師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於都縣城關小學孫琴莉老師的語言生動“兒童化”,羅倩倩老師瀟灑的教態和獨特的教學設計,劉春曉老師豐富的肢體語言;還有各位教師稱學生都叫“小老師”,用“請”,“你認爲”······

二 .語文功底深厚。

古話說的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些教師除了吃透教材以外還融入非常深厚的道理,如劉春曉老師在教學“錦”字的時候,先出示字—“錦”,讓學生認,再出示“棉”,再問有什麼共同的?有什麼不同的?這樣不僅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再通過電腦老師變一變,把金字旁變成木字旁就把“錦”變成了“棉”,它們的共同部分就是“帛”。當時我以爲這就已經教學完了,更精彩的還在後面呢!引導學生質疑帛是什麼?當

然學生不知道,教師講授帛就是古代的一種紙,出示帛(字和圖),再告訴學生在這寫字就是帛書,又問在這畫畫又叫什麼?自然學生知道就是帛畫。在上面刺上花紋很漂亮就叫錦,總結,非常漂亮的帛就叫錦。教師又是三個問題:用錦做的袍叫什麼?用錦做的旗又叫什麼?那非常漂亮的雞又叫什麼?通過三個問題再一次激發學生的興趣,自然通過前面的語文思想滲透學生可以回答道“錦袍”“錦旗”“錦雞”,又講“錦”是代表很漂亮的,在古代是代表很吉利,所以有“錦上添花,前程似錦”。通過這樣一講學生豁然開朗,不但記住了字形還知道字的含義,同時可見劉老師文學功底深厚。又如她在講“從”字的時候她又是從《說文解字》上開始的,“牢”又參透“亡羊補牢”的故事。這樣的語文識字教學充滿了語文味,更表現出了高的品味。“能自由發表文字的思想,並略解高深文字,涵養文學之興趣,兼以啓發智慧。”(來自《中學校令實行規則》第三條)可見教學底下見功底,文學功底的重中之重,表現出劉老師文學的博大!

三.教學手法多樣,別具一格。

重視如何指導學生獨立探索,把教法和學法辯證地統一起來,注重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和創造力,並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廣泛應用於教學。從以下幾方面來說:

1.這六位教師都有屬於自己精美的課件,有的教師用Macromedia Authorware有的用Microsoft PowerPointment 做的課件十分精緻.生動,圖文並茂,真的是無可挑剔。就拿羅倩倩老師的來說吧,她在教學“載.箭”她用紅色的做拼音,黑色的字,用紅色的標出“載.裁.栽”三個字,讓學生一目瞭然。這樣的課件突出教學的重點,抓住視覺的規律。

2.識字的方法多樣,有的由教師講授有的有學生自主合作解決。在交流識字方法的時候教師充分的讓學生去說,如:在認識“從”的時候,有的學生說“兩個人在路上走”有的說“有兩人在滑雪”······又如羅倩倩老師在認識載的時候利用形近字“載.栽.”來認識,編出這樣的順口溜“有車快運載,有樹把樹栽,有布用布裁”的方法讓學生記住這字;還有利用實物記住字“筆”字,教師拿出一支毛筆問學生上面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下面又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學生通過觀察就知道上面是竹子下面是毛,與實物結合很簡單就記住了“筆”,導出了本節課的重點“竹”字頭。突破重點,擊破難點,實現了教學目標。

3.語文貴在讀,怎樣讓學生喜歡讀.樂意讀是關鍵。概括起來有一下幾種:集中讀,分散讀,情境讀,指名讀,男女生讀,小組讀,大聲小聲讀,學生帶讀,表演讀等等。下面我就說說幾種非常巧妙的讀法:在教學識字七中,老虎是學生們最怕的動物,教師在教學“叢林和老虎”的時候,教師就說老虎是很可怕的動物它生活在叢林裏,現在老虎正在睡覺我們可要小聲的讀,通過創設這樣的一個情境,開始走神的學生的注意力又集中起來了,過於活躍的學生又安靜下來,大家都非常樂意讀。又歐陽雪梅老師在總結的時候用課件做出帶學生去玩的每一個場景,讓學生看到場景就讀出來,還有在路上要經過一條河,在上面有生字讀出生字石頭就會浮起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認識生字讀生字。

四.充分體現識字教學的人文性。

用謝科長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漢字是相形演變過來的,充分體現了文字的思維文化,創造文化,概括文化和審美文化”。漢字從甲骨文的相形文字到現在的方塊字經歷文化的洗禮,很深的文字內涵。如字的思維文化,教師在教學“嫦娥”時就跟學生說有關女性的就用女字旁,“叢”字兩個人就是叢,三個人,很多人就是人叢,很多草就是草叢,很多花就是花叢,很多樹就是樹叢。“宇宙”都是寶蓋是因爲宇宙是最大的東西,代表了一切所以兩個都是寶蓋。概括文化,文字非常豐富涵蓋的東西很多如做人的道理,在寫叢字的時候第一個人字的捺要寫成點,教我們人與人之間要學着謙讓,在寫尺的時候第三筆撇的時候要站起來,就像我們滑蹺蹺板一樣太陡會摔倒,太平沒意思,又很形象讓學生一下就記住了。最後談談字的審美文化,左右結構的字要把握字站在格子的位置,如叢字下面一橫寫的太長就不好看啦,應託着兩個人就行了。

總的來說這次去學習,應該準確的說是欣賞,同時也是思考。不僅讓我見識了課堂上高超的藝術,更讓我在思想上進行了一次洗灌。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雖不能成爲名師名家,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識字教學的心得體會篇二:小學生識字教學的心得體會

小學生識字教學的收穫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是學習文化的起點。小學低年級語文主要是以識字爲主,識字量大,內容比較複雜。因此,識字教學成了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漢字,感受識字的樂趣呢?下面就識字教學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及收穫。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輕鬆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較重,注意持續的時間短,在識字教學中,我採用了集中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

1、藉助順口溜。如教學“渴”和“喝”,可以這樣記“口渴想到水,喝水要用口”,“渴”字左邊三點水,“喝”字左邊是個口,通過順口溜,使學生區分了“渴”和“喝”的偏旁。在書寫漢字時就不容易出錯了。又如教“只”字時,可以說嘴巴下面八字須;“雪”字,大雨下在橫山上等等。順口溜教學,幽默風趣,學生易學好記,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教學。如教“炮”和“泡”字,我讓學生分析字形,學生都知道是左右結構,右邊是“包”字。“炮”左邊是火,“泡”左邊是三點水,與水有關。遇到類似情況都採用此方法,學生便能有所領悟。

2、看圖識字。低年級學生具體形象思維比較活躍,特別是二年級的學生。如果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片,並結合實際,聯繫身邊的人和事物,引導學生認識事物,將有利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如:教到“竈、尖”等字時,我可出示一幅畫,讓學生從畫中認識到所教的生字,且通過具體形象生動的畫面,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和理解。

二、通過已會漢字帶出新教的生字,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

在識字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聯想識字的特點,讓學生展開聯想,通過已學會的漢字帶出一些常用字,教學生認讀。主要方法有:

1、詞語接龍帶字:中國、國家、家庭、庭院……

2、加、減筆畫帶字:如“大”字,加一筆可以帶出“太、天”。減一筆則是“人、廠”等。

3、偏旁帶字:通過加、減、換偏旁帶出生字,如教“貓”字,從“苗”字出發,換成其他偏旁,帶出“喵、瞄、錨”等等。如教“包”可以加偏旁,帶出了“苞、泡、抱、炮”等字。

當我運用這幾種聯想識字的方法教學時,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大大地提高了,自然地對識字感到樂趣,再也不會感到枯燥無味。

三、正確理解字義,鼓勵學生主動識字。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還根據漢字字義方面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識字量,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生字的有效途徑。因此,識字不僅要在課堂上學,還要在生活中學,查字典、詞典。針對學生所學過的學生內容,通過猜謎、遊戲等活動形式,幫助學生對生字的鞏固和加深理解。

總之,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甚多,早識字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識字願望,學生才能主動識字,從而不斷提高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的心得體會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心得體會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心得體會 發表文章全站搜索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心得體會》是一篇關於" "的文章。本文由學生無憂網編輯精心收集整理,如本篇文章不符合您的要求,您也可以查看網站右側的與本文相關的文章。文章來源於互聯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今年我有幸教一年級語文,通過一段時間的識字教學我感受頗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看起來很容易,其實並不然。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閱讀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我認爲要想讓孩子掌握更多的識字量,在教學中一定要採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孩子在一種愉快的環境中接受識字教學,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第一,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我根據孩子喜歡做遊戲的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遊戲。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後,爲了鞏固孩子的記憶我經常採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特別是摘果子游戲最受學生歡迎,我在黑板上畫上一棵大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請學生扮成小白兔提着籃子去摘果子,當孩子們摘下自己認識的字時非常高興摘了滿滿的一籃子果子很有成就感。因此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孩子處在一種快樂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增加孩子識字的記憶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級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記憶爲主,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鳥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這些字都和實物有相似之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圖片後再識記,就輕鬆多了。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有利於學生識記。如:學習“禾”這個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還要多一撇,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頭是彎彎的,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第三,利用豐富多彩的插圖來進行識字教學,我們低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豔,生動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能幫助孩子們識記。如在學習《在家裏》這一課,沙發,茶几,電視,電話,檯燈、書架、掛鐘、報紙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接觸的實物,每個家庭都有,學生很感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樑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第四,做動作學漢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動作的詞語,可以用肢體來進行表演的。如在學習《操場上》這一課,動作的詞語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這些詞語都和動作有關,在學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先做一做動作。第一組的詞語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組的詞語都是用腳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過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來識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超市購物等等,無處不在。如:我讓學生蒐集衣服上的商標和包裝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認識,孩子的興趣很濃,從中孩子們學到了很多漢字。而且孩子們之間還進行了交流,我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漢字,平時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識字量。

另外,我還佈置學生課外讀拼音讀物,交代每個家長給孩子買兒童故事書,現在我班很多的孩子識字量大大的提高了。

當然,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只要我們不斷的反思總結,不斷的探索發現,不斷的尋找更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的更輕鬆,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