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青年教師閱讀大賽的心得體會大綱

青年教師閱讀大賽的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讀書,是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而促進教師人生髮展和生命成長的最好途徑。學校成立了 青年教師讀書社團 ,下面是青年教師閱讀大賽的心得體會,歡迎參考閱讀!

青年教師閱讀大賽的心得體會

  青年教師閱讀大賽的心得體會1

XX年6月9日——11日,廣東教育學會在廣州暨南大學邵逸夫禮堂舉辦的第九屆青年教師閱讀大賽。我們大亞灣有6個人同行。對於本次學習,我總結如下:

1、參賽的老師普遍注重學生書寫習慣(包括坐姿):如注意3個一(一寸、一尺、一拳頭),腰挺直,某某同學寫得字非常工整等等激勵學生。我覺得這個在省委會都重視的問題已是現階段中小學生的普遍現象,大部分學生不論年級高低,坐姿歪歪斜斜,不然就是臉蛋貼作業本,像要吃掉作業本一般;字的書寫結構也毫無章法,沒有一定的順序,隨意亂拼,如寫口字,同學們的筆順是:豎、橫折橫。最後一橫不僅是跟橫折共一筆,更牛的是從右往左寫。當然這與幼兒園教育關係較密切,但作爲小學教師的我們,糾正學生的書寫習慣我們責無旁貸。

2、教師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從評價語言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文化底蘊和功底,有些老師的評價能結合學生的回答和課文的關聯而體現得及時且中肯、精確到位。如“讀出了飛蛾的求生意志”、“某某同學不僅僅耳朵在聽,而且是心也在聽。想得真多啊,一下子說出那麼多!老師同意你的想法。讀得很自豪、很激動。打分表揚(老師善於讓學生接讀)。你已經陶醉其中。好一個名師出高徒。一個情不自禁把作者的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啊!了不起,從作者的字裏行間看出作者的感情。謝謝你,你的聲音真好聽。你是個有愛心的小朋友,你能結合實際談感想,很好。你讀出了小紅軍的內心,你真是個細心的孩子。讀得好,聲音洪亮,前面的導語是學習的好幫手。人之常情,你真有愛心。你可真善於發現。同學們積累的詞語還真不少。果然聰明。讀得抑揚頓挫,有滋有味,真厲害!詩有詩意,詞有詞律。寫字如做人,身正心也正。這孩子有學問。讀得乾淨利落。你真會想像。你真了不起。你有一雙火眼金睛。第一個吃螃蟹的是勇者。善於積累、學以致用、熟讀成誦、歸類應用。入情入境背誦,我感受到你得內心。短短時間內寫好一首詩,說明你功力深厚啊!你的朗讀讓我聽出長征的味道。”

諸如這些評語都體現老師深厚功力。

3、教師非常注重孩子的朗讀,甚至從易到難引導背誦,他們用多種形式引領學生進入朗讀的世界。如接讀、回答朗讀(從那些句子看出)、比賽讀。讀得過程中還不忘指導孩子要讀得乾脆利落,怎樣握玩感情。

4、教師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和熱情。如在上課是談話:問猜猜老師喜歡什麼職業或有什麼愛好,或者你有什麼愛好,做遊戲(左手摸右耳等、唱歌)。在課文的教學中,也緊緊圍繞課文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進行。

5、教師把教師流程分成幾個板塊,如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總結——說話——寫話。基本有這樣的教學模式。

總之,教書的教學設計板塊和重視孩子能力的培養都是可以給我以後的教學借鑑的。

  青年教師閱讀大賽的心得體會2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裏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萬象……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人人擁有一好書,人人讀一本好書的讀書工程的號召下,我買了一本李開復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說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衆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爲我打開了一扇瞭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隻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鬆實現,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說,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祕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麼,如何實現。現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後,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與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爲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爲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

最後李開復博士認爲: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並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臺,只要在自己的舞臺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着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爲一名職業女性,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爲什麼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我經常想: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爲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着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其實還是緣於“愛”,如果我們給學生多點,再多點的愛,對於他們的錯誤我們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責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們像成年人那麼懂事,師生關係會不會更和諧一點呢?在衆多的壓力與競爭下,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論遇上什麼困難都不要氣餒,積極心態戰勝一切困難,一樣可以做到優秀。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我們更不必爲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爲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