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文言文教學的心得體會

文言文教學的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心得之一:要轉變觀念。

文言文教學的心得體會

文言文教學基本上是文學教學。歷來選入教材的文言文,絕大多數是文學作品或者是取其具有文學性而入選的其他作品。《桃花源記》、《醉翁亭記》、《岳陽樓記》等等是不折不扣的文藝散文。《與朱元思書》是所謂‘應用文’的一種書信,然而選入語文教材並不是用它教給學生怎樣寫信……只是由於吳均的信寫得富有很強的感染力,富春江美景躍然紙上。因此,在文言文教學時,我們應側重於朗讀、欣賞、體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享受文中之“雅”,進行審美教育。

  心得之二:要走出誤區。

誤區一:文言文教學目標單一,即着眼於字、詞、句的解釋和翻譯。雖然對字、詞、句的準確理解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礎,也是文言文教學中極爲重要的目標之一,但僅此一個目標就大錯特錯了。因爲還得全面學習課文的內容,正確評價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義的基礎上,理解思想內容,學習表現形式,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薰陶,學到語言表達技巧,提高讀寫能力。此外,還要結合課文內容,恰當地聯繫學生思想生活實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教《愛蓮說》,教育學生學做“君子”,學習潔身自好、端莊正直、不攀富貴的君子品格。教《岳陽樓記》,啓發學生效法“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熱愛祖國,報效人民。

誤區二:文言文教學方法單一。一般文言文教學都是教師一講到底,一灌到底,似乎學生只需記憶就行了。我們對學生的能力估計太低了,文言文教學不是外語教學,仍是母語教學,不是從零開始,因爲“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現代漢語的詞彙、句法和修辭手段都不可割裂和古代文學語言的血緣關係……學生閱讀文言文雖然有一定的語言障礙,但絕不像學習外國語那樣毫無根基。”(錢夢龍《文言文教學改革芻議》)事實上一些淺顯的文言文,如果註釋充分的話,學生在閱讀上不會和對現代文的理解有什麼很大的差距。

  心得之三:要講究方法。

正確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爲了培養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與能力,我們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促使知識類化。文言文教學要充分運用誦讀法、比較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尤其是要加強誦讀法。

誦讀法是日漸被現代語文教育者注意的傳統教學法。大聲朗讀,口熟而成誦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通過朗讀,可以培養學生語感。而文言文比現代文講究韻律,帶有明顯的聲音美,學生也願意讀。在朗讀中,教師要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包括朗讀的節奏、語氣、語調、語速,能更好地朗讀課外作品,從而形成能力。所以誦讀法是教讀文言文非常有效的方法,學生可以在誦讀中解決文字障礙,在誦讀中激發閱讀興趣,在誦讀中對話文本內容,在誦讀中領略文章韻味,在誦讀中感悟作者情懷……

總而言之,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特殊的部分,這個特殊就要求我們要轉變觀念,走出誤區,積極探索,勇於改革,從而教好學生吸收文言文的精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