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微課製作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微課製作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03K 次

微課程便於傳播,教師間可以相互學習好的經驗方法。微課製作心得體會大家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微課製作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教師微課製作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微課製作心得體會範文一

通過這次的培訓,感受到微課程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一種新型方式,更是一種促進自己成長的新模式,通過最近製作微課程,我不斷深入反思,不斷歸納總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一個知識點,精要的講解,多媒體的呈現方式、五分鐘的學習享受,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愛上學習。藉助微課程這一工具,我們可以將一些重難點,易錯易混點,拓展性知識碎片化,顯性化,形象化,傳媒化。

從微課製作方法上,目前我採用的方式是通過攝像機自己錄製,課件加聲音或背景音樂轉化爲視頻格式。對教師使用各種軟件的技巧要求很高,需要自己熟練掌握各種音視頻軟件的使用方法。

從教師層面,通過微課製作,不僅提升了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更重要的是製作微課也是教師專業成長和經驗積累的一個過程,做微課程,其實是一個反思的過程,在不斷地反思中,教師能夠不斷地成長。微課程便於傳播,教師間可以相互學習好的經驗方法。優秀教師有許多好的經驗,過去沒有恰當的辦法總結、傳播,而微課程恰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式,固化經驗、傳播方法,從而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成長。

從課堂操作方面,是將來學校教育發展的趨勢,微課的應用彌補了農村學生家長素質低,不能很好輔導自己孩子的空缺,學生在家中也可以運用網絡很好的鞏固學習,對學習中的共性問題及一些難點,盲點進行鍼對性點撥和指導,從而保證自己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

從學生層面,微課以一個個完整而獨立的知識點呈現,學生不懂可以反覆播放,針對性的深入學習,利於學生落實重難點知識。避免了往日課堂學習之後學生似懂非懂吃夾生飯的問題。

我目前也只是處於微課製作的初步階段,技術還很不成熟,各種軟件使用還不夠熟練,還不能夠構成一個知識體系,所以,我覺得構建學科微課資源庫應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和重點投入的方面。

  教師微課製作心得體會範文二

通過一段時間的研修學習,感受到我要學的東西很多,微課是我第一次領略到的一種新型的課堂內容。如今我區在推行高效課堂,這是對傳統課堂的一種革新,隨着社會的進步,我們要打破過去那種教學模式,把課堂返給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發揮自我,在這次學習中我接受到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下面我談談我這次學習的體會。

一、提高了對課程改革的認識

原先我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不到位,總覺得改不改沒什麼大不了的,有這個必要嗎?通過培訓後認識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把學生如何獲得知識轉變爲如何獲得技能,就如古人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爲一名教師,我認爲這個觀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的引導,在今後課程改革中儘管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挫折,但我會去探索、解決,而不是躲避,因爲希望就在前面!

二、進一步更新了教學理念

此次學習使教師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補充。這一切都爲教師們開闢了新視野,使我們改正並更新了頭腦中原有的死板的教學思想的觀念。通過學習,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認識到自己以前那種傳統教育教學的師生觀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想跟上新世紀的教育教學步伐,就要首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係是基礎,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是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開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中的“惟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教師主課堂的慣例,徹底拋棄教師心靈深處沉積的傳統的專制思想觀念。師道尊嚴的思想在課堂上令學生不敢多說不敢質疑極大地壓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我們教師只有從觀念上更新,允許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爲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才能創造出師生平等、共樂融融、共享教學民主的氛圍。

三、進一步轉變了學生觀念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在現代社會裏,必須教育民主化,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師有尊嚴,學生也有尊嚴,每一個學生不管成績好壞,品德是否有缺陷都有他的尊嚴。教師要發自內心的愛學生,努力發現學生多方面的優點,欣賞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學生只有感受到老師的愛與尊重,方能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在信息時代,教師很多方面的知識都可能不如學生,那麼必須放下架子,與學生建立相互學習的夥伴朋友關係,真誠地向學生學習,教學相長,共同進步。在聆聽示範課時,能真實的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尊重學生,教師不是虛情假意的表揚,而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教師能從學生角度出發,揣磨學生學習心理,學生化的語言更利於學生接受,表現出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四、進一步加強了對課堂教學的認識

教學要做到“三實”:真實、樸實、紮實。所謂真實,就是課堂教學要以生爲本,真學、真問、真思、真悟、真練、真會、真愛。所謂樸實,就是教學風格要樸素,不要譁衆取寵,爲一些時尚的東西衝擊課堂。所謂紮實,就是課堂教學要講究實效,一堂課下來,學生要有收穫,要有明顯的提高。課堂教學要少一些浮躁的東西,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照樣能把課上的很精彩。

五、形成了新課程標準下的評價理念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已發生重大變革,準確理解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理念,認真研究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對教師分析與反思課堂教學行爲,提高專業化水平都有直接幫助。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評價應把握好以下點:把握課程標準,明確評價目標:評價目標要清晰、有價值,要體現學科特點;強調學生既是評價對象,也是評價主體;對學生的能力發展給予肯定性評價;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採取多種學習評價方式;採用開放的教學評價方式。新的課程評價理念要求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一定要本着爲師生髮展服務的原則,既要關注教師對課堂教學作出較爲準確的評價,同時,纔可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使改進教學沿着正確的方面發展。

六、認識到了成長爲“名師”的前提和條件

專家從不同角度爲我們闡述了名師的含義,使我們認識到名師的標誌是:人格完善、學識淵博、教藝精湛、業績超羣;使我認識到要想真正成長爲一名名師所具備的條件: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善於學習、勇於實踐、勤於反思的思想等。名師的成長、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與本人的天賦和努力,也離不開校長的發現、培養、指導,同事的關心、幫助,專家的引領、點撥,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扶持等。使我也知道了“有激情,愛讀書,善於思考,勤於總結” ,要做“研究型教師”,才能成爲一名好教師。

七、師德水準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本次培訓班的學習中我們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充滿愛心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是多麼重大。不管是特級教師成長事蹟報告,還是各位專家的案例分析,都使我們受益匪淺。從這些優秀的教師身上我們不光學到了教學、研究的本領,而且學到了如何做人爲師。對學生要“真愛”,對工作要“真幹”。寫在紙上的是思想的足跡,化作動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我們得到的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昇華,使我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驕氣,使我的教學生命煥發出新的生機。

八、認識到要迅速提高教師的水平,必須走教師專業化發展

未來教育需要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的頭腦。面對21世紀飛速發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專業的道路上不斷成長,就應努力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學術道路。這一點對我的啓發很深,的確,面對不斷更新的教育觀念,面對發展的時代,面對變化的孩子,教育需要不斷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師,“專家型”的教師,而不是“教書匠”,只有不斷地研究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作爲骨幹教師更要強調反思學習,提出自我學習、自我專業發展的計劃,撰寫教育筆記,經驗總結或論文等,全方位提升自己。倡導終身學習、樹立教師的危機意識。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棄繁就簡,走簡單之路,返樸歸真。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總之,本次培訓,不僅使我在知識上獲益匪淺,而且更使我們感到教學無止境,任重而道遠。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作爲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當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爲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遺憾的是視頻還是做不了。在這裏,我該向審慎嚴謹的老師,志同道合的同志學習,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教育之路上,上下求索。我會繼續努力,爲教育貢獻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