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8篇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8篇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8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心得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很榮幸讀到這本書《做不抱怨的教師》,作爲一名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雖然我還沒有真正走上講臺不能真正體會到一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但在正式工作之前看到這本書,無疑是給我上課一堂很好的崗前思想教育課。從中我獲取了豐厚的人生智慧,領悟了“不抱怨”獲得一切成功前提,因爲無悔的事業,不抱怨;成功的人生,不抱怨;卓越的教師,不抱怨。這本好書猶如生活中的明燈,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更增強了我“好讀書”的責任和“讀好書”的興趣。

細品《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深刻地認識到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它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擾人不安。抱怨自己讓我們將關注點放在自己不想得到的東西上。因此,當我們抱怨自己時,我們就遠離了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抱怨越多,距離越遠。

或許我們在工作中會覺得有很多不自在,不滿足,不愉快的事情,客觀的條件讓我們頹廢、悲觀。我國的教育條件非常非常的不均衡,可以說是天壤之別,這點大家都理解。爲這等等事,我們就要嘆個氣嗎?我不是說不應該。光嘆氣就能改變局面嗎?我以爲,在不能改變局面的情況下,嘆氣沒用,那只是白白浪費力氣的!一個學校,如果教師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很難說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學生,由於學生正處在一個人格形成和完善的關鍵時期,除了知識上的需求之外,更多的是對如何做人的理性思考,他們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成爲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教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示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當教師的負面情緒帶入課堂時,必將導致教學工作效率下降,師生關係緊張等問題的發生,而問題的出現反過來又加劇教師的負面情緒,久而久之,教師身心疲憊,情緒易激動,身體上的各種不適症狀如頭痛、頭暈、乏力、失眠、食慾減退時有發生,有些老師因此而不得不退出講臺,有些老師甚至還會產生過激行爲,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將因此而蒙受難以逆轉的損失。

我覺得,我們應該更用心地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我們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光光只是知識!教不了學生當博士不要緊,教他們當好人意義更大一些!環境不好,我們就給學生描繪什麼是美好的環境。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爲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哭着面對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一個陽光老師,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

不抱怨工作,獲得工作的樂趣,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有所作爲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無所作爲,是逃避責任,是放棄義務,是自甘墮落”。如果你還有時間抱怨工作,那麼你就有時間將工作做好。喋喋不休的抱怨,註定於事無補。若想擁有美好的前程,就要拋棄所有的抱怨,學會享受工作中的樂趣。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體,好身體不如好心情”。的確,愉悅快樂的心境對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極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整天愁眉苦臉、鬱鬱寡歡,那麼縱使工作條件再好,職位再高,薪水載多也是徒勞無用的。因爲我們沒有好心情去享受工作的樂趣,自然就會怨聲四起,抱怨工作中的各種問題。教師亦是如此。

高爾基曾經說過:“工作如果是快樂的,那麼人生就是樂園;工作如果是強制的,那麼人生就是地獄。”一個人之所以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並不是因爲他的工作真的有多糟,而是因爲他沒有用一種良好的心情,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抱怨的人還有一種原因就是不敬業,一個人一旦缺乏敬業精神就不會尊重自己的工作,也不會將眼前的工作於自己的人生意義聯繫在一起,更不會產生職業的神聖感、使命感和責任感。缺乏敬業精神的人,工作起來就很被動,凡事總是應付了事,並且一旦遇到一點小麻煩、小挫折就會抱怨不已。如果我們在工作上盡心盡責,並且將敬業變成一種習慣,那麼我們在工作上的表現就會優於常人:一絲不苟,認真負責,有始有終。而且正因爲我們用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能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經驗,更容易取得成就,並且一輩子會從中受益。

卡耐基說過:“歲月使你皮膚起皺,但是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熱忱是保持心靈滋潤的必需品。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一旦遠離了對工作的熱忱,就容易心生抱怨。相反,如果你能永葆一顆熱忱的心,一心一意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工作當中,那麼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工作任務,你都不會感到疲憊、消沉、牴觸。熱忱,會調動全身的每一根神經,使之全神貫注地完成他內心渴望完成的事情。可以說,任何人都可以對工作滿懷熱忱,只是有的人把熱忱深埋在心底。

生活處處有壓力,隨着生活成本的提高,人們的生存壓力也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大,很多人抱怨生活不如意也正是因爲生活壓力過大引起的,面對同樣程度的壓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因而也擁有不同的生活狀態。放眼自然界,沒有風月的侵襲,就沒有青松在凜冽寒風中抵擋風雪的畫面;沒有風雪的侵襲,就沒有白楊在大漠黃沙中傲然挺立成一道綠屏的風景。對人而言,壓力正如風雪,生活正如輕鬆白楊。如果沒有壓力的推動,生活就像一卷白紙一樣空蕩蕩的。有壓力,人才會有拼搏的歷程,生活纔會變得精彩。一個人倘若過於幸福,缺乏壓力感,就會深陷懶惰,怠慢和拖延之中,對挑戰人生的意義和快樂渾然不知,如果生活失去壓力這一燃料,就會失去溫暖和光明,如同一潭死水一般既冰冷又悽清。相信我們都不願做歷史的過客,歲月的浮塵,在這個充滿活力和競爭的社會裏,終日躲避壓力,坐着發呆,自怨自艾地讓大好時光白白流走,不僅可怕,更是可悲。若想活得精彩,活出自我,就要學會接受壓力的鞭策和折磨。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有所作爲是生活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無所作爲,是逃避責任,是放棄義務,是自甘墮落。”喋喋不休的抱怨,註定於事無補。若想擁有美好的前程,就要拋棄所有抱怨,學會享受工作中的樂趣。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麼應當讓自己對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在人生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面對這些挫折,假如一個人以充足的精神、足夠的理由和信心生活下去,以陽光向上的心態面對,用努力代替抱怨,那麼我們就用困難和挫折鋪平我們前進的道路,爲自己的未來加分添彩吧!

閱讀,讓我充溢而快樂,更讓我明白教育需要愛心,學生渴望關愛。讓我們以‘教唯以愛,學唯以篤’的思想公正地對待、欣賞每一位學生;讓我們懷着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讓我們用蘇霍姆林斯基那種“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去接納學生,期待學生的成長吧!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暑假讀了《教師的智慧》這本書,被書中的一個個教育案例和故事深深地吸引。書的作者焦曉駿,中國教育學外語教學專業委員員,江蘇省教育學新教育研究常務理事,蘇州工業園區第十中學副校長。曾任中小學英語教研員,多年來專注於英語教學研究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獲“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高中英語教學能手”等稱號。在各類報刊發表文章100餘篇,出版《教師的智慧》、《高中生一定要上的12堂英語寫作課》、《網絡,讓我歡喜讓我憂》等著作。看着書上一張小照片和這小段簡介,心中升騰的是無限的敬佩。因爲書中的一個個平凡的小故事卻在他的筆下引出一個個不平凡道理,更彰顯着他爲人師的智慧。

此書分爲“智慧使者、人文校園、冷描熱點、歲月頁碼、修學英國、漫步英倫”六部分,每一部分那一個個生活中的小案例,作者用他的細膩和善於發現積累的一個又一個的案例,並讓這些案例在專業理論的指導下更富有意義地發展着。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各種各樣的案例總是持續不斷地在上演着,每個孩子都用自己與衆不同的方式上演着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而這些案例在我們不同的關注中以不同的方式發展着,而我們的細心觀察和發現並引導讓孩子有不同程度的進展呢。仔細想想當自己面對學生時的沮喪和抱怨,自己就是缺乏了這樣細心的關注。

書中圍繞諸如“公開課與日常課”、“師生衝突怎麼辦”、“優質課到底誰說了算”等一個個教育場景對教師行爲、表現、主張、反思與感悟進行忠實記錄,可是在字裏行間,感受到的是教師智慧的閃現和脈動。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對治班的看法——治班若烹小鮮,做菜燒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怎樣做出美味來,那真的是一門技術和藝術呢。從中也讓我深刻體到身爲一名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是個理智、明智、博愛的人。因爲當我們懷着快樂博愛的心做出來的飯菜,裏面充滿了愛的味道,纔是最美味的。今後的工作中我這樣做:

做一個理智的教師。我是個情緒化比較嚴重的人,總是率性而爲,而總是控制不住。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來安慰自己。其實教師不僅要情感充沛,而且應理智健全。在教育活動中,情緒的躁動、難言的苦惱是難免的,需要用理智去剋制,需要用理性去引導。所以自己以後要多讀書,多爲孩子,同事、家人服務,多思考一下所面對的問題多角度多方法的設計解決預案,解決問題以理服人,才用理性的光芒去照亮黑暗的心靈。

做一個明智的教師。《教師的智慧》這書的主旨就是要教師做個明智的人。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明智的教師是改革的積極參與者、主動調適者。因爲明智的人,善於明理,善於辨析;明智的人,善於把握大勢所趨。面對教育方式多樣的今天,採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係、解決衝突和問題,反映了教師行爲的明智程度。所以我要積極參與到現今的教育創新中去,多學習理論知識,多向同事學習治班教學的經驗,豐富提高自己。

教師是一個博愛的人。關愛每一個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寬厚仁愛,有理有節,人性豐滿,纔是教師的德智情懷。面對學生充滿愛與關懷,面對知識,充盈渴望;面對同事多關心。處理好師生、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豐滿而快樂。

《教師的智慧》一書讓我看到教育是一種行動的藝術,身爲教師要不斷地讀書學習,要時常重新認識自己,在工作中不斷思考,在思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求做到最優秀,但求做個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讀書心得體會是指我們讀書後所想記錄下來,吸收文章有益的部分,反思總結得出來的感想 。

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我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裏,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裏,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爲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聖旨還靈,回到家裏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爲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係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爲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着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麼?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麼?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衆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現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纔是美,只有“真”纔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爲借鑑,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爲原則,我覺得,作爲一位教師,必須做到: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爲,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爲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並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麼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爲他們做些什麼事?處處爲孩子們着想,在爲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有進步。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是成功的班主任,任何一個著名的班主任,都經歷由失敗到成功,由普通到卓越的過程。

——讀《班主任工作招招鮮》

讀《班主任工作招招鮮》這本書的第一章,我就刷新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慣性思維。這一章作者列舉出了班級日常管理工作28招,每一招都緊貼我們的實際,每一招都值得我們去品讀,去回味,在對比中找差距,在正確面前不斷反思自己。

書中第16頁談到《學生上課不帶書,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在班級管理中都常常遇到,在我的課堂上也經常會有學生忘記帶書本或帶作業的現象。比如,我要講試卷了,總是有個別孩子說試卷丟在家裏或忘在寢室等,這種情況下,我通常的做法就是批評他們粗心大意。雖然也常常告誡他們——卷子就是打仗用的槍,槍在人在,現在人在,槍卻不在了,這像話嗎?但是,我發現不管怎麼強調,還是會有孩子忘記帶這個忘記帶那個。

在這個話題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他沒有一味地責備學生,而是設身處地爲學生考慮,充分分析了孩子們爲什麼會忘記帶的各種原因,並建議我們自己準備幾本備用教材,以備急需。這個注意倒是提醒了我,比如我們每次發的試卷都有剩餘,我爲什麼不多帶幾張到教室,如果有學生丟失或遺忘,我就可以拿出來給他們用,爲什麼非要責備他們呢?理解,原諒,同情和幫助,是我們班主任要做的事情,這十分簡單,可是就我們只重視了責備和提醒,卻往往忘記了幫助。給孩子多想個補救措施吧,不比責備他們更有效嗎?

我們的班上總是會有學生不寫作業,但作業學校是要不定期檢查的,怎麼辦?唯有罰了!很多老師都會採用罰寫多遍的方式來強制學生完成,這在一定時候是有效的,可是罰抄多遍的方式卻是作者最不提倡的,一來處罰次數過多學生無法保證質量,二來對學生的思維也毫無益處。

我也深有同感,其實處罰是最無奈也最無助的管理方法。我很佩服作者的做法,他說罰作業的最高限額是兩遍,我們的目的不是罰學生,而是讓學生糾正不做作業的壞習慣,而糾正這個壞習慣,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做細緻入微的工作。比如協調各科老師的作業量,如果作業量超過了一個半小時,學生可以找班主任申請“罷工“。這些聽起來會讓我們決定不可思議,但是我卻從中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和關愛,讀出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和智慧。我們要教育好學生,必須先替學生着想,然後纔會有學生替老師着想。

對於學生自習課說話的問題我也一直苦惱,通常我們採用班長坐在講桌上管理着全班學生,看誰表現不好,批評他或者記名字等老師批評,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震懾作用,但長期效果卻沒有。從書中58頁我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

首先老師讓大家討論解決方案,然後很自然地拋出自己的觀點:用筆談的方式。他們把這個方案叫做紙上談兵,對於紙條的處理也是一個智慧的點子,把紙條保留下來作爲老師的寫作素材或同學間的聊天記錄。多麼好的解決方案!我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不會嚴厲禁止他們,用智慧來解決,我們的班上也同樣能做到討論靜而無聲。

這本書雖然我只讀了三分之一,但是,我卻從中受益匪淺。這不僅僅是一本班級管理的智慧書,更是一本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法指南大全。在班級管理的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要帶着美好上路,用反思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們的心靈;我們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更是我們在教育之路上責任和擔當。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這本書,收益匪淺,我才真正明白了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的真諦。

有智慧的教師要有教學智慧,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遊刃有餘,不但在學生的質疑問難中對答自如,,而且在學生的批評建議中從容不迫,顯示出高度的教學智慧。

有智慧的教師要有創造智慧,不但要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而且還要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並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髮現新問題,探索新途徑,提出新觀點,總結新經驗,取得新成果,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走出自己的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在課堂教學中,有智慧的教師不是居高臨下的,學生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一開始就精神飽滿,快樂學習,學生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對所學知識是感興趣的。有智慧的教師在課堂中能對學生真誠地表揚,熱情地鼓勵,公正地評價,善意地批評,誠懇的指點。學生和學生之間能友善地相處,平等地交流;學生對老師能坦誠地尊重。

有智慧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解放課堂,解放學生,解放老師,讓課堂呈現創新的活力。有智慧的教師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防止學生盲目地創新,一味地生髮,隨意的自主和形式的組合,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靈活誘導。

總之,《有智慧的教師》是一部啓迪心靈,陶冶性情的文章。這本書讓我身心浸潤於教育智慧的滋養中。通過學習,我更加感悟到,在人類滾滾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教育是一首永遠寫不完的詩篇。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將繼續努力鍛鍊自己,爭取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利用暑假時間,粗粗瀏覽了一下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翻開書,纔讀了十幾頁,便有一種強烈的感受:這是我教育迷途中的一座“航標”!

霍姆林斯基說:“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讀書是人類靈魂的第一精神需要。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的思考。”的確如此,從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從事教師職業的可貴,我深深的認識到,唯有做好本職工作,纔是最踏實和安心的。

《給老師的建議》一書列舉了100個教育的事例,每個事例都很生動,更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有益於開闊教師的眼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書中的一百條建議,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或長或短,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從這本中還了解到,蘇霍姆林的教育思想異常豐富,能涉及的內容,範圍非常深廣。他說:“如果有人問我,在我的生活中什麼最重要,我將毫不猶豫地回答說:對兒童的愛”。這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礎,因爲,在他看來只有愛兒童,才能信任和了解做兒童,才能把心靈獻給他們,才能把教育工作納入兒童茁壯成長的軌跡。他說:“如果跟孩子沒有友誼,跟孩子思想上沒有同一性,這種教育如在黑暗中徘徊。他又指出:智慧只能用智慧去培養,善良的心只能用善良去培養,對祖國的忠誠只能用積極爲祖國服務的行爲去培養。”

今年我任教的是苗班,看着孩子們一張張稚嫩而又可愛的笑臉,心中有喜也有憂。喜的是迎來了這32個小天使,憂的是如何幫助他們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由於孩子的年齡小又是剛離開爸爸、媽媽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感情上較難適應。都說“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而且熱愛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孩子體會到老師的愛就更困難了。於是我們始終用“愛心、耐心、細心”真誠的對待每個幼兒。剛開始,孩子的情緒變化很大,哭的哭,鬧的鬧,我們每天早晨入園、傍晚離園時堅持以熱情的態度接待家長和孩子,面帶微笑用抱抱孩子的方法從家長手中接下孩子,讓孩子們和家長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感受老師對孩子的愛。陳鶴琴先生說:“一個滿面笑容的教師,大家都會喜歡。兒童是最有感情的,你態度和藹,開口常笑,使兒童感到溫暖,感到親切,他就會接近你。”孩子們是天真的,在我們的抱抱、摸摸、親親、輕撫、蹲下來同他們輕輕地交談、熱情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後,很多的孩子逐漸將依戀家人的感情轉移到對教師的依戀。在開學的這段時間裏,由於孩子們的生活習慣有所不同,對於午睡呈現出不同的態度。一部分孩子有午睡的習慣,而且知道午睡過後就是爸爸媽媽來接他們的了,於是只要老師說:“寶貝們,睡覺嘍!”他們就開開心心的睡了。可是還有一部分孩子沒有午睡習慣,於是兩個小時的午睡時間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漫長、難熬的過程。於是在開始的幾天裏午睡室裏難免會傳出嘰嘰喳喳說話的聲音。看到這一情況,我忙說:“呀!那個小朋友在說話,把小嘴巴關起來,好嗎?”孩子們聽了我的話後,沒什麼反應,仍然各說各的,而且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我一急聲音就響了起來:“安靜!”這下不僅說話的孩子沒有停下來,而且還把原來睡着的幾個孩子給吵醒了。這可怎麼辦呢?

於是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和孩子說悄悄話。沒想到效果很好。我輕輕地走到一個小朋友跟前,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貼在他的耳邊,說了聲悄悄話,他笑眯眯的閉上眼睛。我這一舉動一下子被孩子們吸引住了,接連幾個,他們馬上靜下來,好奇的問我:“老師,你對他說什麼?”我裝出一副神神祕祕的樣子說:“你們想知道我說了什麼嗎,那麼誰先閉上眼睛,不和小朋友說話我就告訴他。”孩子們聽了我的話後,趕忙把自己的小嘴巴和眼睛閉了起來。於是,我就一個一個的對每個小朋友都說了同樣的悄悄話——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請你快快閉上眼睛,好好睡一覺,祝你做個美夢!就這樣,孩子們都甜甜地睡了,睡夢中,他們的小臉上洋溢着笑容。原來,讓幼兒安靜的睡覺是那麼的簡單,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就能使孩子感到你的愛,讓他們自覺的遵守你的規則。

通過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良機,尋找適宜的教學方法。而且現在的時代在變化,環境也在變,孩子更是在變,作爲一名幼兒園老師,只有讀懂孩子的心,瞭解孩子的需要,因勢利導,靈活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着孩子們情緒的穩定,和老師也建立了感情,我們把重點工作放在孩子的一日生活方面,苗班的孩子年齡小,各方面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和照顧,吃、喝、拉、撒、睡都需要老師的幫助,瑣碎的工作也比其他班級來得多些。這就要求老師具備一種很強的責任感,也只有解決好這些難題,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安全感。爲此我們在這方面還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手把手的教給孩子穿、脫衣服的方法,手把手的帶孩子入廁、洗手,鼓勵孩子自己動手進餐。在這些看似簡單的環節中也要使幼兒感受到老師的愛,讓他們感受到充分的關注。孩子不願意吃飯是一大問題,剛入園時孩子們一到吃飯就開始哭着找媽媽。在常規的培養上,老師仔細觀察,堅持統一的原則和一貫要求的原則,使孩子慢慢的形成一種較自覺的行爲。

現在我們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從以前的教學型向教研型轉變,社會對我們的教師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需要搞課題研究、教師個人也要搞課題研究,如何實現成爲一個教研型的教師?讓學生喜歡我們的課堂。我們很忙,白天上班、晚上備課,還要照顧家裏的孩子,那麼我們教師的時間從那裏來,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爲我們指明瞭方向,答案是: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上落後;而沒有學業落後的現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實踐證明,如果閱讀對於學生成爲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這樣,教師就有可能跟某些兒童進行個別談話,但這種談話不是長時間的講解,而是加以指點和提些建議,告訴他們怎樣獨立地掌握知識,預防不及格和學業落後。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孩子們對老師非常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事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雖然我是一位語文教師,但對數學教學也從不放棄,我堅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學生就會給我回報,我做了,我也得到了。

以好帶差,以小組牽動班級整體,發揮小老師的作用,以習慣培養爲重點,以學科知識爲基礎,以拓展思維、能力爲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是我教學工作的宗旨,也許正是自己在平日的工作中做細點點滴滴,所以期末考試,學生的書面書寫乾淨整潔,能夠仔細的答題,班級的各項成績好。

低年級的小科課較少,大量的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支配的,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搞好輔導也成了我們平日的重頭戲,及時調整教學狀況查漏補缺,讓學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有收穫,在輔導中也能拓展思維。

大量的輔導,必然規律帶來批改量的增多,尤其是低年級,不批改是根本不行的,低年級必須面批面改,自己也能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在漂亮的字上畫個圓圈,在乾淨的本子上畫朵小花或者小五星。班級38名同學,每位同學的本上都留下我認真批改、圈圈點點的痕跡。也正是因爲種種原因,學生很願意把自己的作業本整理乾乾淨淨讓我欣賞,讓我評價。在批改輔導中,我特別注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本着上課多叫幾次,批改多圈幾次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送給他們,只要他們肯努力,我願意這樣去做,不厭其煩。

還記得和學生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清楚流利地表達,還記得學生清脆悅耳、富有情感韻味的朗讀,讀課文各種不同的表演,識字也很有趣,可以加動作或者表演,如:“躲藏”我躲起來。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朗讀能力、書寫習慣正在學生身上紮根,這又一次讓我深深體會到在教學中,教師注重什麼,學生就會展現什麼,同時也就收穫什麼。

我讀了《施捨的樹》這篇文章後,我被文中的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這棵大樹爲小男孩做了許多事:讓小男孩在樹蔭裏休息,讓小男孩在它的樹幹上盪鞦韆,讓小男孩把它的樹枝砍下來做間屋,讓小男孩把它的樹幹鋸下來做船,讓小男孩坐在它的樹墩上休息。讀着讀着我想到了我的媽媽,媽媽很關心我,愛護我,天天燒飯給我吃,忙裏忙外,不讓我受一點傷害和委屈。

有一次,我發高燒了,頭暈乎乎的,媽媽騎着自行車馱着我到醫院裏去。在路上,媽媽一會兒問我:“卉卉,你要不要緊?”一會兒又對我說:“堅持一會兒,我們要到醫院了。”忽然,一輛卡車從我身旁經過,我乍一聽這聲音後一驚,人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媽媽心急如焚,立即放下自行車,把我抱在車上,一個勁地自責自己。到了醫院,醫生經過一番診斷,說:“沒什麼大礙,只需要掛兩瓶水。”我聽後有些害怕掛水,媽媽對我說:“寶貝,放心吧,沒事,針扎一下像蚊子咬一樣。”我聽後點了點頭,心寬了許多。掛了兩個多小時,我的病情明顯好轉,媽媽心中的一塊石頭才漸漸放下。啊,媽媽,你就像那文中的大樹!爲我無私的奉獻!

其實,天下的父母親哪一個不是像大樹這樣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爲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我們要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用一顆孝心回報他們,讓他們感覺到我們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願天下的父母都幸福快樂。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8

閒暇時間,在圖書大廈裏看書時,發現了這本由朱家雄教授主編的《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買完回家仔細的看完了,正如序言裏所說的,“這是一本幼兒園教師親切、可讀、實用且有益的書”。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一共有七輯,分別是:向孩子張開你的懷抱;讓孩子愛我們;聽孩子的話;擠一點時間來反思;做一個有協調能力的班主任;理解家長對孩子的愛;像熱愛工作一樣熱愛生活。分別從幼兒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專業成長和班級管理,以及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收集了全國幼兒教師的一些案例、感受、體會和建議,然後統一編輯而成。書中內容包含了幼兒教師工作的各個方面。對於一名幼兒教師來說,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借鑑的作用。

《品讀“職業幸福”》是本書第一輯“向孩子張開你的懷抱”中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有這樣問道,有人說:“幼兒教師是‘高級保姆,低人一等’,只是負責看孩子,負責他們的吃、喝、拉、撒、睡。”也有人說:“家有三鬥糧,不做孩子王。”“當幼兒教師真的幸福嗎?”“當幼兒教師真的能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嗎?”看到這個地方,我不禁回想起了我剛踏入幼兒園的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思想鬥爭,甚至還想到過退縮和放棄。我想這也是現在每一位教師踏入幼教行業所要遇到的問題。書中作者給出了這樣的回答:“幼兒教師應該將幼兒快樂的成長過程視爲自身生命增值的過程,從中享受奮鬥與收穫的感動,要學會熱愛,要學會奉獻”。“幼兒工作的核心是愛”、“幼兒工作需要耐心、細心、誠心和責任心,需要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認爲,教師是一項平凡的工作,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用一份愛,一顆心去獲得孩子的愛,贏得家長的心。這種被需要、被尊重、被理解和支持的體驗是幸福的。

在第三輯“聽孩子的話”中有一篇文章叫《不可忽視的教學細節》。作者用實際案例《有趣的管子》詳細的闡述了什麼是教學細節,如何去做好教學中的細節。作爲一名教師,不僅要慎對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和流程,更應該關注那些看似簡單的細節問題。筆者還提出,細節能反映出教師的教育理念,體現教師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在設計每一次教學活動時,都要注重教學細節的預設,同時還要及時捕捉、利用精彩的細節。

像這樣實際解讀教師教育教學方法的文章在本書第三輯“聽孩子的話”中還有許多。當我看到這個部分時,感覺書裏所說的就是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許多問題,能給我帶來很多的啓發。

以上是我對於《給幼兒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一個簡單的介紹。在看了這本書後,最深的一個感觸就是,這不是一本理論類讀物,也不是一本純實用類讀物,這本書介於兩者之間,可能對於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可能更有益,更切合其需要,從專業上來說,能促進幼兒教師的業務提升與反思,有益於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值得大家去閱讀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