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精選】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四篇

【精選】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精選】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四篇

【精選】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四篇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還沒成爲一名教師時,我對這一職業充滿了嚮往,在成爲一名教師後,我對這一職業充滿了敬佩。經過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及自己的不斷的努力,我有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教書難,育人更難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這爲師之道,除了教授書本知識外,更要傳授生活道理、解答人生疑惑,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我們雖然在學校學到了許多知識,但是要把他們以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實在是有些難。

育人難,難在對學生的說服和誘導上。人的心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東西,作爲新教師光有理論知識,沒有實踐能力,所以很難教育好學生。

二、教師要有紮實功底

經過一年的教學,我也發現自己的知識已經逐漸不夠用,而班中好些學生的字也超過了自己,不禁有些羞愧。每當我把話說快的時候,普通話也就不標準了,心理實在有些不爽。所以我認爲,作爲教師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有淵博的知識。我們有些學科老師自身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掌握得不夠,不善於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善於補充教材之外的知識。常言道"給人一碗水,自己應備一桶水",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顯而易見。教師要想擁有淵博的知識和較高的人文素養,就不能滿足於已有的學歷和已掌握的知識,不僅要注重積累,而且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主動進行知識的更新和"充電",自覺拓寬知識領域。爲適應全面育人和教育職能多樣化的需要,教師應擺脫只能教一門學科的局面,應既能教必修課,也能教選修課、活動課,由單一型教師向複合型教師轉變。我們提倡教師不僅能在本專業領域中貢獻突出,更要多才多藝。這樣,當我們每天站在學生面前時,都能別具一番神韻,別有一番風采。

(二)要能說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推廣使用普通話,是我們教育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要把練習普通話當成是提高自己素養的必修課,持之以恆,必有成效。

(三)要會寫一手漂亮的字。一手好字是教師的門面和形象。一位好的老師,他每一節課的板書都是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

(四)要熟悉每一位學生。只有熟悉學生,才能準確地把握這個學生的智育、品行、學業方面的優勢優點,以及存在的不足。我們才能夠備好課,才能夠組織好教學,才能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

(五)要自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新世紀的教師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會製作教學課件,能利用網上資源提高教學質量,運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進行終身學習。

(六)要有較強的組織教學的能力。有效組織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調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膽探索問題,增強教學效果。

三、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生存的環境變得愈來愈惡化,矛盾愈來愈尖銳,競爭愈來愈激烈,節奏愈來愈緊張,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這一切,都給人,也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極爲重要。

首先就是要寬容,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羣孩子,不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更不能和自己的學生鬥氣,如果老師能寬容他們,能喚回學生內心深處善良的本性,學生會更快的改正錯誤。

其次是要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好學生的表率。我們不能 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順利時,就對學生和藹可親;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緒低落時,就把不愉快的情緒發泄給學生,使學生成爲自己的出氣筒。這種對學生忽冷忽熱的態度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師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把情緒帶進課堂,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對學生,始終對學生熱情、耐心。我們也不能在學生面前表現的很脆弱或是很隨便,如果老師做的還不如學生,就會對老師不信任,因爲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偉大而高尚的,他們甚至認爲老師就應該是完人,聖人,沒有缺點,從不犯錯誤。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豐富,關於生命與尊嚴、生命與價值、生命與發展等深層的問題迫切地擺在了中小學教育面前,必須儘快給孩子補上“生命教育”這一課,引導孩子們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從孩子七歲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家長把生命中最珍貴、最有意義的另外一個生命交給學校,交給教師。因此,小學階段作爲孩子成長的基礎階段,進行生命教育,更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一、心明眼亮察現狀

1、視生命爲草芥生命,不僅包括個人及他人的生命,還包括一切自然生命。但是,今天的孩子卻不理解“生命”二字的含義,一切以自我爲中心,缺乏對生命的尊重、憐憫、關愛和幫助。看到花就去摘,看到草綠就去踩,看到蛙跳就去抓。殘疾人行走不便,不是上前攙扶,而是在背後邯鄲學步;街頭乞丐飢腸轆轆,不是送上一塊麪包,而是捂着鼻子躲得老遠;同學生病住院,不是着急探望,而是慶幸自己能獨佔一桌??

2、拿生命當遊戲

近年來,小學生死亡率明顯上升,意外死亡的事件常見之報端,讓人爲如花生命的逝去而深感痛惜和震驚。其中因游泳溺水身亡的例子屢見不鮮。《青年報》曾報道過這樣一個悲劇:四川成都某小學的四名六年級學生,相邀到一個“不花錢就可以游泳”的河裏去游泳,因河水冰冷,有三名孩子先後上了岸,卻遲遲不見李某的影子。找了幾遍一無所獲後,絕望的孩子們因爲害怕父母和老師的捱打,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要“保密”。於是,就在吞沒小夥伴的河岸邊,他們鄭重地訂下了永不泄密的“盟約”。在隱藏了李某的衣物、自行車後,三位小孩神色自若地回到了家。因爲父母沒有從孩子們稚氣的臉上看出任何異常,導致李某搶救無效。

3、用生命求解脫

常聽到身邊的小孩嘴裏唸叨着“活着真沒意思”、“不如死了算了”之類的喪氣話,雖然這也許只是一時的牢騷,但從一個稚嫩的兒童嘴裏吐出來,卻是多麼令人揪心和擔心啊!可見,小學生漠視生命、不熱愛生活、不接納自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蘭州晨報》曾報道一個10歲學生因被懷疑盜竊粉筆笤帚,喝農藥自殺;前不久,《重慶時報》又報道了12歲的李某在放學回家途中玩火,不慎燒燬鄰居房屋,因害怕遭受懲罰而服毒自殺??

二、刨根究底探原因

1、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小學生由於年紀小,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社會的思想道德勢必會影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他們爲人處世的態度。當今的小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交際面越來越窄,對寬容、互助、憐憫、關愛、自省等越來越漠視。影視、網絡等媒體中的畸形鴉片,又像沙塵暴一樣,侵蝕着學生的純潔心靈,而使學生對生命產生了令人費解的行爲。

2、學校教育體制的弊端

由於教育體制的弊端,應試教育依然暢通無阻。小學生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學習壓力越來越大。有些學校很少開展活動,缺乏對學生進行責任心、愛、生命等的教育;有些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科學或嚴重失當,以罰代教、侮辱人格、變相體罰等導致學生對生命產生悲觀情緒;有些學生因學習成績達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要求而遭到譴責打罵,於是憤而自殺。

3、家庭管理方法的不當

隨着社會的發展,家庭的規模越來越小,家族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冷漠,家人間的交往越來越來疏遠,兒童的情感世界缺少愛的滋養,缺乏對生活的熱情。再加上多數家長不自覺地重智輕德,不注意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同情心、責任感等美德,導致孩子逐漸形成以自己爲中心的意識,只懂索取,不懂付出。此外,父母關係不好、家長的暴力行爲等,也是孩子走上生命極端的'一個因素。

三、多管齊下找對策

(一)深挖教材,滲透生命意識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注,而且包括對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伴隨着課改,小學教材裏蘊含了豐富的思想內容,這些思想內容正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要素。加強尊重生命的教育,世間萬物都有生命,但生命的歷程都很短暫。要讓學生知道個體生命充滿特色,而正是這些鮮明的特色,才造就了世界的紛繁複雜、多姿多彩。如,自然學科中的《花的構造》、《螞蟻》、《蝸牛》等,圍繞生命的產生、成長、消亡的過程,給學生介紹了動植物的生活習性。教師在講授這些科學知識的同時,可以趁熱打鐵地對學生進行尊重生命的教育,讓學生懂得動植物也是生命個體,我們應該尊重、保護它們。品德與社會學科中的《讀懂爸爸媽媽的心》、《來自社會的愛》,讓學生在感受幸福的同時,學會對生命的欣賞、熱愛,從而感激生命、感激父母,感激社會。這樣,孩子們才能進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和魅力。只有讓這些深刻的文本內涵流進學生的心田,才能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理想,認識到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社會與自我實現,進一步懂得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張揚生命。

(二)培養正確的挫折觀

喜怒哀樂本爲人之常情,酸甜苦辣原是生命本色。但是,小學生由於年紀小,情感脆弱,在遭遇挫折、壓力、矛盾時常常不能獨立面對,或是逃避,或因生理失衡而尋求不當的手段來解決。因而,教師應該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範例,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鍛鍊自己的心理素質,正視壓力,正視挫折,知難而進。如語文教材裏的《向命運挑戰》一課,作者講述了21歲就患上絕症的霍金,在生活中、學習中,勇敢地與病魔做鬥爭,成爲偉大的天體物理學家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是可以向命運挑戰的,讚頌了霍金敢於向命運挑戰、不怕失敗、不怕困難的精神。培養笑傲困難笑傲人生的樂觀態度和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意志力。這樣,就會減少學生動輒輕生的可能了。

(三)啓發智慧,營造生命課堂

教育的真義是培養人,促進人的發展,領悟生命的真諦,追求生命的意義。打造生命課堂,激發生命活力是學校教育的根本要求。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歧視裏有瓦特,你的譏諷裏有愛因斯坦。”可見,教師角色之一即教師是學生個性的塑造者,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及人格的完善。因此,我認爲實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須對教師進行生命教育,讓其在教學實踐中實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從已經產生的小學生的生命問題來看,不少是由教師反生命的教育方式所導致,如教師的體罰和變相體罰;從罰站到罰蹲;從打手板到扇耳光,教師的病理性語言的諷刺挖苦,如老師一句“你真笨,怎麼教都不會”、“這個同學的智商有問題”等,都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精神壓力和精神虐待;而這些虐待僅僅是因爲學生學習不好而造成的,這種不尊重生命、不尊重人權的反生命的教育,輕則造成學生沉重的心理問題,重則導致學生的輕生。所以,進行生命教育,首先應從尊重生命開始。因爲學生是生命,所以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懷學生、賞識學生,創造一個師生之間民主平等、溫磬和諧和充滿生命活力的成長環境就是生命教育,如果教師能做到這一切,那麼就是不教而教了。

(四)生命教育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認知過程,不是靠一時的感情衝動和言語說教能完成的。兒童的情感容易被激發起來,但也容易回落。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全力配合,形成一個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氛圍,共同擔負起對學生生命教育的責任。生命教育同社會現象相結合。隨着物質發展,社會中的許多現象都在迫使我們對生命進行思考,如讓我們看到異端分子對生命的無情蔑視和踐踏;非典、礦難、海嘯讓我們看到生命的脆弱和活着的幸福。諸如此類的社會現象,是培養學生生命意識的最生動、最真實的材料。家長和教師可以通過對這些活生生的社會現象的講述和分析,增強孩子對生命的珍惜和熱愛之情。生命教育同實踐活動相結合。生命教育是一種身教重於言傳的特殊教育,以具體的行爲或舉動教育人,才能真正影響人,感化人,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因此,生命教育必須注重實踐活動的作用。

此外,實踐活動還是引導學生探索生命意義,提升生命價值的一方沃土。如運動會,可以激發學生拼搏奮進的精神;文藝晚會可以讓學生髮揮才能展現生命的活力;春遊可以讓學生感受萬物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氣息,感受世界的朝氣和希望??在活動中,學生磨鍊了意志、增強了信心、發現了自我、開發了自我,生命之花更加絢麗多彩。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一、讓孩子牢固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簇火種,點燃拼搏進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盞明燈,照亮人生奮鬥的歷程。理想是我們的強大精神動力,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是中學生成長和成才的根本保證。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容山距海不限也。志之所向,銳兵精甲不能御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麼要讓孩子樹立什麼樣的遠大理想呢?許多優秀中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價值。

  二、讓孩子在溫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首先,家長要關心孩子的成長,爲孩子的成長創造幸福的環境。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思想從小就受壓抑,心靈和自尊心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因而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要想讓孩子茁壯成長,必須創造出一個幸福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有的家庭經常暴發“戰爭”,孩子在驚恐中不知如何是好,大一點年齡的孩子爲此增加思想負擔影響學習,甚至發生悲劇。孩子既是子女又是朋友,對孩子要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在家裏我們從不給孩子什麼壓力,讓他快快樂樂地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搖籃,只有幸福溫暖的家庭環境,纔有可能培養好孩子,教育好孩子,使他茁壯成長,不斷進步,取得可喜的成績。

  三、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學會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艱辛,從小樹立自立的思想,不僅要培養“吃苦”精神,還要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使之成爲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在日本,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吃苦”意識,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中小學,他們要求孩子在寒冷的天氣中跑步,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及克服困難的毅力;在英國有一所著名的伊頓中學,那裏的學生幾乎都能考入名牌大學,其經驗之一就是讓學生吃苦,該中學不設暖氣,在異常寒冷的冬天,也只讓學生蓋一條毛毯睡覺,洗冷水澡,這就是刻意“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使學生得到磨鍊;在法國,做父母的絕不讓孩子亂花錢,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輕易相互借錢。如果想用零用錢,只有去打工,他們的教育是自食其力不靠父母;而在中國,少年兒童的身心日趨脆弱,常表現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因爲他們不知道何爲飢餓、何爲勞累、何爲困難、何爲貧窮……孩子中意志薄弱者甚多,這與他們生活總是一帆風順有關。所以,家長越保護越替代,孩子就越依賴越無能,勤勞是幸福的種子,閒散是墮落的禍根,安逸是孩子們成長的最大敵人,是埋在孩子們心中最大隱患。所以,要讓孩子在逆境中,在經歷風雨後的人生顯得更加燦爛。

  四、廣泛培養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不斷提高孩子的素質。

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培養孩子不能光抓學習,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我的作法是提供各種條件全面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孩子從小就參加一些有益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學習提高孩子的素質,我感覺,今後的孩子光學習好肯定是不行的。現在提倡綜合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孩子們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掌握這個原則,不能死扣學習,一定讓孩子有特點有特長。有一個報道說中國留學生在國外聯歡,各國留學生在臺上又唱又跳,各種樂器很在行,演奏的十分動聽。邀請中國留學生上臺時,個個搖頭,你推我來我推你,沒有一個能上場。說起學習中國留學生最刻苦,可其他方面就差了一截,這是不行的。爲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讀書習慣,我經常帶他去書店購書,開始是我爲他選,後來是他自己選。從小學開始到現在,家裏已經擺滿了幾十本的書籍,孩子從這些書中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提高了素質。另外,組織經常性的戶外活動,開闊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不能總把孩子關在家裏,經常帶孩子出去,讓孩子在大自然和新穎的環境中開心地活動。有些有特別紀念意義的地方,孩子將銘記一生。

  五、從小培養孩子的誠實、善良的性格

我經常跟孩子溝通,從一些小事和孩子講道理,讓他真正理解“皮諾曹爲什麼會從一個木偶真正成爲一個孩子的道理”。他需要什麼,合理的我會滿足他,不合理的跟他講清楚,堅決不跟他討價還價,不讓他養成亂花錢的習慣。通過日常生活中每件細小的事情,培養孩子純真友誼、互相幫助、和睦相處等良好品德。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4

法的觀念,真正做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知道自己應承擔的義務,併合理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校組織了全體老師一起學習了《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等。通過此次學習,老師們較爲準確地理解了《教師法》的精神實質,明確了自己作爲教育工作者的權利和義務,改變了“教師不學教師法,難免迷途象牙塔,受害不知爲哪般,困擾不知錯在哪”教學工作中,一定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爲依據,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依法享有“教育教學、學術活動、管理學生、獲得勞動報酬、民主管理、進修培訓”等權利,並自覺履行“遵紀守法、履行聘約、教育學生、關愛學生、制止侵害、自我提高”等義務。

未成年人處於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決定了其始終處於一種被撫養、被監護、被教育、被保護的地位。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常常受到監護人、教師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嚴重傷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如:在一些學校裏,侵犯學生權利、傷害學生自尊心的現象時有發生,或多或少存在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爲。如有時罰站,有時一個學生違紀全班同學挨批,優待尖子生,有時對後進生態度粗劣等.這些做法不僅違背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嚴重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教師要全面準確地理解自身的權利和義務,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的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杜絕有害於學生的行爲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爲。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已逐步成爲全社會的共識。然而,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和幫助還要通過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教師和社會不可能時時刻刻呵護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長本事,纔能有效防範來自社會生活中的侵權侵害,應該讓他們懂得,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自我保護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維權不僅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維護法律的尊嚴。所以,在加強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保護的同時,增強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則十分必要。

未成年人是人類的希望,國家、民族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予以特殊保護,做好他們的培養教育工作,是一項具有戰略性的,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承擔着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培養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神聖義務。因此,我們教師要認真學習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識,不斷增強教育法制觀念,在教育教學中自覺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正確的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斷增強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意識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作爲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通過對法的學習,進一步的提高了教師們的認識,有利地指導了教師們今後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