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說課稿3篇大綱

關於說課稿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說課稿3篇

說課稿 篇1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作者是李大釗烈士的女兒李星華。文中,女兒以回憶的方式真實地記敘了父親在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後與敵人作鬥爭的故事。

《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如果通篇串講,不但使文章特色蕩然無存,學生感到索然無味,其效果也會事倍功半。因爲文章篇幅較長,爲了實現長文短教、化難爲易,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將本課教學作爲兩課時處理。第一課時重在整體感知文本內容,並以“被捕前”、“被捕時”這兩部分的課文內容爲重點,由“堅決”體會到李大釗說話時的毫不猶豫;態度的堅定;留下的決心;由“不能輕易”、“哪能離開”體會到不到最後關頭,他是不會離開的;由“現在是什麼時候”“多麼重要”體會到李大釗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相對“被捕前”和“被捕後”這兩部分,將“被捕時”這一部分做弱處理。通過讓學生有感情朗讀的方式再現當時的情景,體會人物的內心。第二課時,在學生理解“被捕後”這部分內容、體驗情感的基礎上,抓住“父親”外表的變化來組織學習,兩課時有詳有略,不拖泥帶水,一氣呵成。由此可見,長文短教的關鍵是選擇好教學的切入口,即確定重點,抓住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點進行突破,而不及其餘。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把厚書讀薄,把薄書讀厚。

在一遍遍與文本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李大釗是一位慈愛的父親,他愛孩子,愛家庭,他是平凡的,可親的。可當他面對工作,面對兇殘的敵人時,他卻能處變不驚、堅貞不屈,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他又是不平凡的,他更是一位偉大的人。我被文章中所涌動着的人性的美所深深打動。我想,教學本篇課文要引導學生去感受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一生。

20xx年4月28日,是李大釗先生逝世80週年的紀念日。不僅僅是學生,甚至還包括我們自己,對李大釗都是知之甚少: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爲了共產主義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僅此而已。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感積累,與文本的情感內涵相距甚遠,再加上文章篇幅較長,學生很難被文章打動。因此,教學中,我們應根據文本的特點,緊扣文中的重點詞句,從作者的視覺出發,挖掘文中人性最美好的內涵,讓學生感受到李大釗是一個慈愛的父親,他愛孩子、愛家庭,他是平凡的,是可親的,他是一位慈愛的父親;可當他面對工作,面對兇殘的的敵人時,他處變不驚、堅貞不屈,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他又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基於以上考慮,我們的教學設計力求拉近教師、文本、學生之間的距離,引導學生一步步走進李大釗作爲一名平凡人的偉大的內心世界。

文章篇幅較長,但語言平實,極具感染力。文章的佈局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材料,首尾照應,整體結構的嚴謹體現了本文的寫作特點,同時產生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另外,作者對場景的細節描寫,對人物形象的對比描寫也爲文章增色不少,使讀者能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真情實感。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文本的寶貴資源,應該在教學中予以充分的重視和落實。

基於以上的兩個方面的思考,我們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將本課教學作爲兩課時處理。第一課時重在整體感知文本內容,並以“被捕前”、“被捕時”這兩部分的課文內容爲重點,引導學生體驗情感。第二課時,在學生理解“被捕後”這部分內容、體驗情感的基礎上,揣摩、學習文章的表達方式,讀寫結合。

[教學預案設計]

  教學目標:

1、針對課文的特點,藉助課外資料和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真誠對話,在讀書體悟中,感受李大釗不僅是一個普通的父親,更是一個偉大的人,並從中受到薰陶與感染。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前後照應的寫作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李大釗言行的重點語句,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在讀中加深對人物的瞭解,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體驗。

 教學難點:

1、創設情境,挑起學生的讀書慾望,引發學生探究的心理。

2、搭建平臺,拉近時空距離,以文本爲載體,讓學生、教師、作者之間情感交融。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1、師生談話,單元整體導入。

2、讀題質疑,導入新課。

3、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4、師生交流資料。

5、學生默讀課文,圍繞自己感受很深的地方作批註。

6、集體交流“被捕前”、“被捕時”這兩部分的內容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1、集體交流“被捕後”這一部分。

2、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三個自然段,感受前後照應的寫作手法對錶達感情所起的作用。

3、讀寫結合。

《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後反思

上了教研課後,有同事說:這下子心情緊張過後該輕鬆了吧。其實不然。這節課備課評課過程中,有很多的東西值得我學習,也有太多的東西令我思索。

把這樣的老課文拿來教學,我首先從人性的角度去解讀文本,讓學生在咀嚼涵詠中感受人性光輝。因此,普通人的情感成爲我和學生對話的平臺。我從親情、父親這個角度提醒學生去解讀李大釗,這個定位告訴孩子李大釗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這樣能較好地把握人性的特點。

教學這樣的課文教者首先自己要感動,然後纔是如何讓學生感動。不僅僅是學生,甚至還包括我們自己,對李大釗都是知之甚少。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感積累,與文本的情感內涵相距甚遠,再加上文章篇幅較長,學生很難被文章打動。課堂上我安排了一段資料的介紹,以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渲染情境。我也沉浸其中,因爲我被李大釗的人性光輝感動着。

這是一堂平實的課。從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再到學生批註閱讀。學生批註閱讀的過程中我兩次提醒學生,表面看來是打斷學生的思維,實際上是因爲我發現學生的批註都是口號式的大話,作爲老師要真正爲學生導學導法,引路引法。指引學生深入地去讀,深沉地去思考,這即是學習方法的指導,又鼓勵了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此文教學屬於難度係數比較高的。篇幅長、遠離學生的生活背景,教學時必須選準着力點,抓住單元的主題和主要訓練點。我選擇的切入點是:哪些言行打動你?課前預設在具體交流時尋找相應的聯繫點,輻射點,上掛下聯、有取有舍,重錘敲打的是第7段,弱處理“被捕時”段落,但在具體操作時對課文的結構沒理清楚,學生回答問題有點混亂,教學時可以更明確分段。

第7段的情感挖掘還不夠深入。我啓發學生由“堅決”體會到李大釗說話時的毫不猶豫;態度的堅定;留下的決心;由“不能輕易”、“哪能離開”體會到不到最後關頭,他是不會離開的;由“現在是什麼時候”“多麼重要”體會到李大釗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要重要。可是先前對於“局勢嚴重”的理解,這裏缺少一個鋪墊,學生對當時所處的背景不瞭解,對於理解後文“我哪能離開?”有困難,學生的情感也就沒能激發。

朗讀的指導上還可以更細些,在感受李大釗毫不猶豫地留下這部分課文時,在體驗情感的基礎上,抓住“父親”外表的變化來組織學習,,可以加入引讀等多種形式的讀,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自讀。

長文短教的關鍵是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把厚書讀薄,把薄書讀厚。雖然選擇好教學的切入口,即確定重點“李大釗的哪些言行打動你?”,但是我沒有抓住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點進行突破:“局勢越來越嚴重,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因而後面的教學中,我自己教一步,學生學一步,停留在大方框裏。

上課的時候,我的思維、語言與課堂現場的狀態不同步。我在情感上比較着急,患得患失,對於學生的回答沒有及時點撥,沒有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比起課文中李大釗先生面對敵人,面對死亡能依然鎮定從容,胸懷如此寬闊,那我自己的那點得失又算得了什麼呢?

從準備這節課,上這節課,評課中我學到了許多,感悟到了很多……

說課稿 篇2

一、教學內容

1.途中跑技術

2.身體素質練習

①男生擊掌俯臥撐10×3女生俯臥撐8×3

②後踢腿男女生15×3

③高擡腿15×3

二、教材分析

跑是人體基本活動能力,也是人們在生活、運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動技能。而途中跑又是各種跑的基礎,是初中年級田徑教學的主要教材,因此,進行途中跑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在生理上,學生的身體發育日趨成熟,運動、呼吸、循環系統都有了明顯的.完善和提高,爲途中跑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客觀的學習條件。學生通過途中跑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奔跑能力,而且可以培養青少年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對於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積極作用。

本課時是在快速跑技術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途中跑技術教學,學生有一定的技術和能力基礎。本課的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腿部蹬擺協調能力,嘗試改進和提高途中跑的技術動作,以“發展途中跑能力,掌握途中跑技術”爲學習目的而開展的研究性教學。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學生,全班共有六十個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日趨成熟,認識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能夠接受難度高一點的體育技能教學。

儘管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和模仿能力等指標都不盡相同,但他們的學習意識較強,興趣較高,有強烈的表現自我需要。因此,在教學上首要措施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樂而不疲,變枯燥爲趣味,進而在快樂活動中發展學生的途中跑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通過創設學習環境,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途中跑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爲。

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使85%的學生能改進途中跑技術,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協調、速度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積極參與的態度頑強拼搏的品質,感受合作互助的快樂和集體的榮譽感,並逐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腿部的蹬、擺配合。教學難點:腿部蹬擺的充分性、協調性。

六、教學的手段和方法

(1)完整法和分解法

(2)重複練習法

(3)變換練習法

(4)合作探究法

1、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練習積極性。

2、抓住主題,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突破重難點。本節課的重難點就是要解決途中跑的蹬擺技術,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圍繞這個中心,從課的準備活動就開始着手,活動中以腿部蹬擺爲主要活動內容,使學生在無意中就已經開始接觸途中跑的部分技術內容了。基本部分開始後,通過走、跳走、後蹬跑過渡到完整跑等方式,循序漸進,突破重點和難點。再通過新穎的十字跑和遊戲練習法去完善、鞏固、提高途中跑技術,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實現課的目標。

3、以人爲本,教書育人,陶冶情操,發展和諧的人際關係。從課的開始階段就營造出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並採用多種有趣的練習方法,互相學習、互相指導、互相鼓勵,加強了同學間的相互交流,減輕教學傳授壓力,使練習變枯燥爲有趣,從而達到愉樂身心目的。用競賽法練習,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鬥志,而且加強了學生間的凝聚力,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觀念。用身體練習去磨練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七、教學程序一、準備階段:

1、心理的準備:通過課堂常規達到收心聚意作用,闡述課的內容、目標使學生從心理上做好學前準備。

2、生理上的準備:通過準備活動,調節學生的生理機能,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興奮性,爲課堂教學做必要的物質條件上的準備。

二、學習階段

A》循序漸進教學,由走、跳逐漸過渡到跑,由腿部單週期的蹬擺練習發展到連續完整的途中跑蹬擺技術。從單純的技術教學發展到激烈的比賽教學上。

B》通過反覆練習、觀摩、對比,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潛力和積極性,達到鞏固、完善、提高途中跑技術。三、結束階段1、生理和心理上的放鬆:通過意念引導、物理性質、娛樂活動達到放鬆身、心的目的。

2、教學評價:通過學習老師評、學生評,對本課技術教學和情感教學做一個總結。八、教學場地和器材田徑場、錄音機九、教學效果預計:1、練習密度:45%;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如夢令》一詞所記述的內容十分平淡,大意是講述作者曾經飲酒溪亭,被自然界景緻和美好生活氣氛所薰染,以致酒醉,找不到歸家之路,撐船隨意遊轉,沒想到誤入荷花叢中,驚醒了一羣同樣“沉醉”的鷗鷺。整首詞言語如內容一般平實、自然。它側重在寫景,融情於景。通過景物描寫來抒發和表達對自然的讚美和對生活的熱愛,故而意境含蓄深沉。詞中只見景卻不見人。而事實上作者的行蹤早就融入到景中去了,成爲意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說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詞。

2.初步瞭解詞的有關知識以及詞的學習方法。

3.通過品味詩詞的意境,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悟作者的快樂心情以及對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熱愛。

重難點

1.品讀字詞,想象意境,並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有感情地吟誦詞並能吟出“沉醉”的感覺。

說教法:

1.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悟中品讀。

2.情境創設:引導學生置身詩境,以景入情。

(針對五年級學生朗讀感悟能力,已經能夠通過反覆朗讀,大致理解詩詞表現的意思和所敘述的事情,因此結合學生年齡特徵和閱歷經驗,確定如下的學習方法。)

說學法:

1.讀中感悟:在反覆自讀、誦讀、品讀等各種朗讀形式下,能讓學生對詩詞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和情感上的調動。

2.合作探究:根據新課標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對作品的個性化解讀,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說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說課時:一課時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步讀文

1.介紹李清照生平。

2.回顧以前所學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區別詞與詩的不同點,着重介紹詞和詞牌名。

3.由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的一句名言,“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要求學生在學習中,用心展開想象,用眼仔細觀察,用口有感情地誦讀。

4.指導朗讀。通過學生個別讀,集體讀,教師範讀,師生同讀等方式,引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停頓,讀出詩詞的節奏和味道。

【設計意圖:瞭解李清照的生平,區別詞與詩的不同特點,明確學習要求,掌握學習方法。加強朗讀指導,體會詩詞音韻之美。不僅讓詞“活”在學生的嘴上,更能“活”在學生的心裏。只有解決了難讀的問題,才能解決“難入”(入情、入境)的問題。】

(二)批文悟情,理清情線

1.引導學生質疑,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詞的方法。

2.通過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通過合作學習完成任務。

3.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感情線索,繼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再指導學生讀整首詞(可通過播放朗讀錄音再讓學生練習自讀),感悟把詞讀“長”了的樂趣,體味詩詞含蓄之美。

【設計意圖:學生能通過問題提示,把握詞的大意,理清課文的感情線索。能夠有針對性地通過合作學習完成任務。】

(三)想象畫面,以圖悟文。

1.引導學生尋找課文中所描繪的三幅畫面,分別是“溪亭日暮”圖、“藕花深處”圖、“一灘鷗鷺”圖。

2.指導朗讀,展開想象,感悟美麗的畫面和意境以及作者美好的心境。並結合學生理解說說這幾幅畫面所描繪的內容和意境。

3.音樂伴奏,教師範讀,將學生再次帶入美妙的意境中。

4.總結課文,我們認識到李清照她是多麼熱愛這美麗的大自然,熱愛這美好的生活呀!她醉了!不光是酒美,此時的景也美。不僅人醉了,此時的心也醉了。

5.欣賞歌曲由蔡琴演唱的歌曲《如夢令》。

6.在學生感情最濃的時候,引導學生集體吟誦。

【設計意圖:通過尋找畫面,幫助學生把握整首詞的基本內容,體會本詞的特有的“圖畫”美、“意境”美,並通過學生自己的拓展想象,讓畫面有“聲”有“色”,並通過學生的連續想象,在學生的頭腦中變成“動畫”通過文字與畫面的結合,在品讀中感悟詞中所描繪的意境之美,感受女詞人美好的心境。】

(四)吟唱欣賞,適度拓展

1.引導學生吟誦《如夢令》,感受詞的精煉,短短的幾句文字就能表達出內心的真摯感情,這既是對文章理解的加深,也是對內容的藝術呈現。

2.有機拓展,引導學生欣賞另一首《如夢令》。要求學生:一邊品讀一邊將兩首詞進行比較。通過學生品讀和比較,不難發現,這兩首詞字數、句式、“醉”的本意相同,但是表達的具體內容和情感不同,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反覆品讀、體會。

3.結尾處,告訴同學們唐詩宋詞是祖國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它給予了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同學們課外時間多讀一讀唐詩宋詞,從這些文學的經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設計意圖:吟唱《如夢令》,感受詞的精煉。通過比較,讓學生對於宋詞的有關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對詞的學習方法有更清晰的瞭解和掌握。】

說板書設計:

抓住《如夢令》一詞中的關鍵詞體會作者愉悅的心情,同時,通過總結學習詞的方法和對三幅畫面的描述,引導學生把握詞的大意,感悟詞的意境美。

如夢令

方 法 畫 面

品 讀 溪亭日暮

吟 誦 藕花深處 醉

想 象 一灘鷗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