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節奏》的說課稿

《節奏》的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節奏》的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節奏》的說課稿
  《節奏》的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音樂是人類社會精神生活的基本組成部分,對幼兒實施音樂教育是促使幼兒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培養和訓練幼兒的節奏感是幼兒園音樂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打擊樂活動不僅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和技能,並能培養幼兒基本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創造能力。

打擊樂活動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門課程,平常在班級開展的打擊樂活動中,使用的都是正規的樂器,這些樂器對於小朋友們來說已不再那麼新奇了,於是我萌發了一個利用空奶粉罐、空餅乾盒來替代鼓,在易拉罐內裝些綠豆製作成沙球讓幼兒進行演奏的想法。我選擇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作爲本次活動的背景音樂,這首曲子旋律歡快,節奏型簡單統一,整首樂曲的節奏型均爲XX|XX|XX|XXX||與本次活動幼兒要學習、掌握的節奏型相符。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節奏型XX|XX|XX|XXX||。活動的難點我定位爲看教師的指揮分聲部演奏。

  二、說目標:

我們班的幼兒都很喜歡打擊樂活動,打擊樂活動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活動的開展就是爲了實現幼兒享受奏樂活動的快樂,體驗音樂和打擊樂器演奏的整體音效的樂趣;發展幼兒運用打擊樂器進行藝術展現的能力,結合我班幼兒的現有水平,我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能力方面的目標:掌握節奏類型XX|XX|XX|XXX||;並能根據簡單的節奏圖譜在教師的指揮下互相配合協作,嘗試用教師自制的樂器進行打擊樂活動。

2、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在師生合作中體驗打擊樂活動的樂趣。

3、《綱要》中提出"鼓勵幼兒用自然物、廢舊材料替代樂器進行演奏活動。"所以我從認知方面提出了第三個目標:知道廢舊材料也能發出有趣的節奏,增強幼兒的節儉意識。

  三、說教法學法:

本次活動過程中我運用到的教法有:律動導入法、激趣遊戲法、圖譜教學法。

1、律動導入法:小朋友們在律動中不僅感受了音樂,還在不經意間拍、踩了本次活動所要掌握的`節奏類型。

2、激趣遊戲法: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這個遊戲捉住幼兒好奇心強的心理特徵,還帶有挑戰性,使小朋友們在不知不覺中主動積極地一遍又一遍地拍打節奏。在遊戲的過程中小朋友們體驗了在教師的幫助、鼓勵下獲得成功的快樂。其實遊戲的過程就是一個分解、整合學習節奏的過程。

3、圖譜教學法。中班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圖譜上形象的圖案直觀易懂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綱要》中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並用的活動,它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知審美對象,用動作和材料的操作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見所聞。"因此活動中讓幼兒聽一聽、看一看、拍一拍、敲一敲等活動安排豐富。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個人演奏、集體演奏的形式加強了幼兒的節奏練習。

  四、說準備:

1、我爲小朋友們準備了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CD。

2、節奏譜兩張,《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節奏圖譜一張。

3、我還準備了空奶粉罐、餅乾盒和用易拉罐製作的沙球作爲本次活動的打擊樂器。

  五、說過程:

1、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麼怎樣纔是好的開始。我個人認爲一個成功的節奏活動莫過於教師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讓幼兒愉快、主動地去學習節奏。本次活動以律動開始,我引領着幼兒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聲中聽節奏、拍節奏、踩節奏從而有效地導入活動的目的。

2、通過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引導幼兒根據節奏譜練習節奏XX|XX|XX|XXX||。並提醒他們廢舊材料也能發出美妙的節奏,廢棄物可以收集起來再利用。

3、請幾名幼兒嘗試根據節奏譜進行演奏。

4、出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節奏圖譜,引導全體幼兒練習連貫地拍歌曲節奏。

5、分組練習演奏樂器。將幼兒分爲兩組:男孩爲小熊隊;女孩爲洋娃娃隊。兩隊幼兒聽教師的口令分別在活動室的左、右兩邊的方陣坐下,並按音樂節拍練習演奏。

6、在幼兒熟悉整首歌曲節奏、掌握了這些樂器的演奏方法之後,組織幼兒集中。

(1)在教師的指揮下,集體演奏。

(2)分聲部演奏:提醒幼兒老師的左手指揮鼓方可演奏,右手指揮沙球演奏,雙手同時指揮就是合奏了。

8、活動的最後,請幼兒放下樂器,輕輕地走到老師的身邊,告訴他們:不單是樂器能發出有趣節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充滿節奏,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就這樣,大家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聲中,帶着愉快、期待的心情離開了活動室。

  六、說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我始終注意遵循逐層深入、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感受節奏到徒手練習節奏,再轉換到配器樂演奏;難度也是由淺到深,從集體演奏到分聲部演奏的過程中幼兒需要看我的指揮迅速做出準確的演奏。正是在這些敲敲打打搖搖中,幼兒享受到了演奏過程的許多樂趣,在合作過程中的相互傾聽,相互配合,使幼兒更多地學習到了合作的精神。從而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讓幼兒從中發現和理解節奏,感受節奏美。

活動過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在分組演奏樂器這一環節,如能請配班老師用鋼琴爲幼兒伴奏效果可能會更好,還有分聲部演奏播放背景音樂時,在第一樂句有一部分幼兒有點跟不上節奏等等。

以上就是我對本次活動的認識與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給予寶貴的意見,謝謝大家!

  《節奏》的說課稿2

  一、說教學理念

新高中藝術課的“內容標準”,其中對認識音樂節奏在生活中如何表現的作用。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對音樂節奏的體驗與感受,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寬廣的領域中發展自己的創造性潛能。本節課主要體現了以下教育理念:

(1)以音樂審美爲重點,通過感知作品、體驗作品這兩個環節,昇華到學生自己創作作品。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節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

(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

(3)注重個性發展。這節課除了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外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因爲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興趣都有不同,他們可以用自己的表現手段表達自己的音樂情感。

(4)鼓勵創新精神,通過學生自己的創作過程,達到一個目的,發展學生創造潛質,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二、說教材

1、本課的地位與作用:

音樂鑑賞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具備良好的音樂鑑賞能力,對於豐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個性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高中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主動探究並對所有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關係,進而爲終身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音樂作品入手,引導學生進行多視角的探討,加深對音樂情感的理解。

(2)通過探討音樂要素中的節奏在表現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分辨和體驗不同生活場景的情感,發展學生的想像力。

(3)初步獲得理解音樂、分析和評價音樂情感的能力,並在創作和交流中不斷提高審美能力。

3、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作品入手,通過分析、討論加深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在教學中要突出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的新理念。能夠運用自己具有的綜合知識將多種節奏元素融入到節奏的創編中,豐富其創作。

  三、說教法:

教師確定的教法,必須是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能力來決定的,我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思想課堂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運用了“引——激——拓”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爲主動。堅持新課標、新理念,注重學生獲得音樂的經驗,培養學生創作能力爲原則。高中藝術課應該注重多元性,本課的設計就本着與多學科聯繫,堅持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引導爲主線、創造爲目的。發展學生個性體現能力爲原則。在課堂教學中,我以欣賞經典音樂作品作爲切入點,進行課堂活動。運用學生分組討論、師生共同討論、學生自己的體驗,體驗後的自我創作與表現這一系列的教學手段來體現教學目標——表現生活的能力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這樣做充分發揮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特點,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法,讓學生參與創作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這是感知本節課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樣做不僅能幫助學生加強了解本課的內容,同時也觸動了學生創作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檢驗了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成果。

  四、說學法:

在音樂學習中,讓學生參與活動是最主要的。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本課中我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是圍繞着讓學生參與活動爲主線,運用“引——激——拓”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學習。首先引,這樣做的好處是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在學習前是很重要的。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我採用了討論法,讓學生們自己發表自己的觀點,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有利條件進行實踐法,自我創造、表演。拓展知識面,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結合學科的多元性學習是新課標的教育新理念。在教學中,以討論、表演、評價形式在課堂中教學,不僅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培養了學生人格魅力。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針對教學目標,爲這節課的每一個環節都作了精心的設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使技能訓練滲透於藝術感覺中,貫穿於音樂實踐中,教學過程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導課

(1)創設情景。(教師播放優美的音樂)這樣做能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2)導入:設計有節奏的音響,讓學生先動手感受音樂節奏。

第二部分:授新課

(1)播放一段精彩的打擊樂片段。

(2)學生思考問題:片段中用什麼物品作爲打擊樂來進行演奏

B這些日常生活用品所發出的聲音有何特點或層次之分。

C他們演出的場地在那裏?你覺得這樣做的用意是什麼?

D觀察教室裏,有什麼東西可以成爲你手中的打擊樂器。

(3)作者簡介、作品簡介。這一環節設計是給學生一些音樂常識性的知識,作爲一種知識積累。

(4)音樂體驗:讓學生感受節奏情緒。這樣做的目的是對討論的一種認識。

(5)引申環節:結合上面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提煉片段中的典型節奏,並且共同體驗。設計這個環節,就是體現探究性學習這個新理念,讓學生在理解、感受音樂情緒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性的教學,讓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6)創作與表現:通過對前面知識的認識,學生們把研究性學習中得到的感悟進行創作,展示他們的才能,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設計這個環節是根據新課標的發展學生研究性學習設計的。

(7)教學評價:分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設計這個環節是加深學生的對所學的知識的評價,鍛鍊學生的自我評價力。讓學生通過對比進行評價和互評加深交流學習。同時起到本課小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