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範文

《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範文
  《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親子之間有一種樸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動中表達這種情感往往顯得表層和單薄,其實在幼兒的生活中平凡的東西同樣耐人尋味。

在活動中,教師以幼兒身邊的爸爸媽媽爲切口,試圖通過欣賞照片、製作和講述記錄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實在,使潛在的親情自然流露,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和社會交往等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感知理解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初步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嘗試根據日常生活經驗進行仿編活動,進一步瞭解大自然中事物間的關聯。

3、體驗仿編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增強詩歌仿編活動的積極性。

在此基礎上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使幼兒懂得詩歌中爸爸媽媽和我的相互關係。教學難點是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嘗試進行仿編活動。

  二、說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PPT課件、親子照片、記錄卡、筆等。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爲“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朗誦法、直觀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朗誦法、討論談話法等。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圖片和課件直接獲得印象。朗誦法、討論法是幼兒在討論以及朗誦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導入談話引出課題小朋友,你們家裏都有誰呀?

你們喜歡爸爸、媽媽嗎?爲什麼?

  二)展開

1、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保護你,你感覺爸爸像什麼?媽媽像什麼?你又像什麼?

2、教師朗誦詩歌

3、學習詩歌ppt課件:一(1)畫面上有什麼?

爸爸是(一座山),媽媽是(一座山),我是山間的(小溪)課件:二(2)採用上述方法,鼓勵幼兒看圖學習詩歌的第二段。

爸爸是(一棵樹)媽媽是(一棵樹)我是樹上的(小鳥)在爸爸媽媽身邊飛過。

4、師生共同學習詩歌,並有表情地完整朗誦。

5、引導幼兒按詩歌中的格式仿編部分內容。

(1)爸爸、媽媽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樹,爸爸、媽媽還可以是什麼?(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說一說)

(2)帶領幼兒念一念自己仿編的詩歌。

  三)結束欣賞歌曲《爸爸媽媽和我》

  六、延伸活動:

1、角色表演:爸爸媽媽和我。

提供給幼兒頭飾和佈置簡單的場景,請幼兒自己選擇扮演的角色進行故事表演,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把故事的敘述部分該成簡單的旁白,主要讓幼兒練習角色的對話及表演相應的動作。

這一環節能充分滿足幼兒的活動慾望,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對話,表達自己的理解,給幼兒提供表現和說話的機會,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2、繪畫:爸爸媽媽和我。

各位老師: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能使一個語言活動獲得成功,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薰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不當指出,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爸爸媽媽和我》說課稿2

  一、說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

孩子長期與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浸潤在爸爸媽媽的無私關愛之中,因而,孩子通常與爸爸媽媽之間十分親近,感情也特別深厚。本節課讓學生通過表現特徵來描繪父母、感受親情,學會感恩。教師着重引導學生觀察爸爸媽媽的五官、表情、身材、習慣、動作等細節,比如媽媽洗衣服、織毛衣的樣子,爸爸看報的樣子。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回憶爸媽的一舉一動,讓孩子在腦海中定格爸爸、媽媽的神情是什麼樣的,動作是什麼樣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好好品味父母。教學要求學生用自己的畫筆表現出父母的形象特徵,有了感悟他們才能畫得真切。

雖然學生經常畫人物畫,但是很多學生畫的人物基本是簡筆畫式的,有的甚至是卡通人物。教師在本節課中要加強示範,特別是如何用變化的線條表現出人物的特徵、動態,引導學生觀察細節,用寫生的手法進行創作描繪。

通過直觀示範和細緻觀察,來達成本課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美術課程改革以來,要求既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訓練,也注重過程與方法的學習及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所以課堂中需要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此更爲全面地培養學生的美術表達能力。

  學生情況:

有了之前人物繪畫課的基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人物繪畫的一些方法,但還是有些學生在畫人物時簡筆化、卡通化的傾向嚴重。教師在本節課中一定要加以直觀示範和引導。同時,這一課不僅要教授寫生人物畫的基本技能,還要學會觀察人物的重要特徵。在掌握人物的特徵之後,如何能讓學生運用自己熟悉的表現方式來表現出心目中的爸爸媽媽,這也需要在教學中加以引導。

  二、說教學方式、手段:

本課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回答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等,目的在於使學生先明白什麼是優秀的人物畫,人物畫應該怎麼畫。另以多媒體課件貫穿全課,利用直觀、詳盡的視覺資料,化解人物畫的教學重難點。

  教師準備:

PPT課件、示範用具。

爸爸媽媽的眼睛有什麼區別嗎?媽媽的眼睛小小的,爸爸的眼睛很大。我們把眉毛、眼睛、鼻子、嘴稱作五官,(板書)人的五官也是人物特徵的重要組成部分。你覺得哪個部分最難畫?你平時是怎樣畫的?用手比劃一下。

①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傳遞着愛的信息,說一說媽媽的眼睛有什麼特點,你能上來畫一畫嗎?(教師示範)我們在畫人眼睛的時候,上眼眶的線條可以比較實一點,畫好眼珠,留出瞳孔,而下面的線條就可以虛一點,這樣表現出來的眼睛能夠更加地傳神。在畫的時候不僅要觀察眼睛的大小形狀,還要注意將眼睛的細節表現出來,比如說媽媽的長睫毛,爸爸的魚尾紋,都能幫助你把人物畫得更生動。

②鼻子,很多同學是不是就這樣畫一個彎鉤形呀?下面我們一起來摸摸我們的鼻子,鼻樑上面細,下面寬,我們可以用兩條線來畫,兩邊有彎彎的鼻翼,線條比較柔和,下面是鼻孔。這是一個側面的鼻子,在我們平時畫的彎鉤形的基礎上加上鼻翼、鼻孔,是不是顯得更加逼真呢?這是一個正面的鼻尖,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是怎樣表現的。

③你們平時是怎樣畫嘴的?摸摸嘴巴,說說它的組成。上下嘴脣其實是有一定厚度的,不能只用一兩根線來表示。

④你知道五官還會說話嗎?看看這張嘴的主人是什麼表情,你是怎麼感覺到的?如果是大笑,嘴巴會有什麼變化?上下嘴脣分的很大,露出了牙齒,嘴巴旁邊的笑紋會變得很深。再來看看眉毛的主人又是什麼表情呢?同桌之間互相看一下眉毛,眉毛也不是簡單的一根線吧,我們可以用短短密密的線條來表現它。

下面請大家用默寫的方式畫一畫自己的爸爸或媽媽,注意五官、表情的生動描繪。

講評作業。

設計意圖:在“找爸爸、找媽媽”的遊戲中讓學生了解爸爸媽媽的特徵,通過摸、猜、看等方法引導學生觀察人物的眼睛、嘴巴、眉毛等五官特徵。教師的有效示範教給學生繪畫的方法,然後通過默寫的形式讓學生初步感知表現父母五官特徵的作畫方式。

  三、說學方法

1、看得出來大家都非常愛自己的父母,愛不僅可以說出來、唱出來,其實平時同學們和爸爸媽媽的一些非常親暱的動作也能體現出來,下面讓我們來看看:

(1)這是誰?說說你和媽媽在一起的動作是什麼?

(2)這是誰和媽媽?媽媽把你摟得可真緊。

(3)再來看看你和媽媽怎麼來表達愛的?

(4)你和爸爸、媽媽平時還有哪些親暱的表現呢?你就把我當成你的媽媽,上來表演一下。

2、大家看,我們可以將這親暱的一刻永恆地留下來:

(1)這是羅馬尼亞畫家克魯楊的作品《洗頭》。

(2)誰來說一說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並說一說你對這幅畫的感受。

(3)媽媽爲孩子洗頭的生活場景隨處可見,相信大家也有同樣的經歷。畫家就是畫了這樣一個普通的場景,是要告訴我們:細細體會觀察就會發現母愛父愛就在我們的身邊。同時畫家巧妙地運用背景的冷色與人物的暖色形成一個色彩的冷暖對比,凸顯人物形象,從而更好地烘托出母愛的平凡與偉大。

3、再來看看,老師請一位同學的爸爸做了模特,拍了一組照片。我給每一組發三張,請你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要是讓你畫,你覺得哪張好畫、哪張難畫?

(1)同學們都發現角度發生了變化。我們在觀察人物時可以是正面、側面、半側面,也可以是背面,站在不同的角度觀察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2)當人的動態發生變化時,畫面的動態線也會發生變化。相對而言,坐着、背面的人可能對大家會是一個新的挑戰。

(3)動態發生變化時,人體的比例也會發生變化。我們通常以頭爲參照,站着的人的身體大概是7個左右的頭長,來看看坐在凳子上和盤腿坐的各是幾個頭長?所以有這麼一句話叫“站七、做五、盤三半”,大家畫畫的時候用作參考,注意人物的比例。

設計意圖:本環節注重人物比例、動態的講解,利用大師作品的欣賞和實物照片觀察,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學會描繪不同動態人物特徵的方法。

  四、說賞作品

1、我們一起來看看同學們畫的爸爸媽媽吧!

(1)這兩位同學畫的爸爸媽媽,在抓住特徵、表現出動態的基礎上,人物的衣服的細節表現得非常好。媽媽的衣領、腰間的鬆緊、爸爸毛衣的質感分別用了長短不一、變化豐富的線條,把人物畫得既寫實又生動。

(2)這兩幅作品同樣是表現坐着的人,你比較欣賞哪一幅?

(3)人不僅有站、坐,還有躺、跑、跳等一系列的動態。你們看,這幅作品好在哪裏?小作者把媽媽睡覺時的姿態刻畫得入木三分。媽媽睡覺時的那種愜意的神態讓我都想靠到她身邊美美地睡上一覺了。這幅作品的顏色也非常美,你看褲子這兒,連布的質感都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