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1

一、 說教材

《藍色的樹葉》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五組的一篇課文。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爲線索,記敘了一件發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後自然受到助人爲樂的思想教育。爲了便於學生理解,教材還配有兩幅插圖,第一幅圖照應第二段的內容,第二幅圖照應第五段的內容。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習以學生爲本,讓每個學生都能用心去想,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去着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還要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學習,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思維廣度,同時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本課時要達到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本課的生字。識字寫字是低年級學習語文的重點,識字是學生再學習的基礎,是最基本的工具。在學習本課時,要求會認“鉛”、“盒”、“皺”等9個生字,會寫“注”、“課”、“鉛”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教師的指導下分角色朗讀課文,並思考課文的故事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3、注意課文中描寫人物表情和動作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教師用問題導入新課,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中兩個小女孩的心態;讓學生思考“我想對林園園說……”的部分,替課文補充一個不同的結局。本課採用合作式學習爲主,實踐學習爲輔的教學方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能夠體會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心態,感悟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快樂。

2、 培養學生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品質。

3、 能夠引導學生聯繫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

重點和難點

緊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重點,突破課文難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爲樂爲美德。

“李麗爲什麼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是課文重點;“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爲什麼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二、說教法

1.引讀法

李麗四次借綠鉛筆的經過採用教師引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朗讀的難點,培養學生語感,還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悟出作者運用語言文字的妙處。

2.圖文結合法

這篇課文雖不是看圖學文,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無疑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極大幫助。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學習,結合文中的兩幅插圖就更理解內容,學生也更能容易地融入文中的情景中去。

3. 遷移法

(1)學習第二至四段,圍繞“借”與“不願借”的四次對話,着重講讀第一次對話,通過圈、點、劃、讀、議領悟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按此方法去讀第二至四次對話,使學生在讀中領悟其中的規律。

(2)通過學習最後一段,結合課後學習夥伴的話題,實現由讀話到說話寫話的遷移。這種練習的設計有利於發掘學生創新精神,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負擔,提高教學效率。

三、說學法

1.課題入手法

題目是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是課文畫龍點睛之筆。學生開始接觸課文,首先看到的是課題。正確地理解課題,從中得到學好這一課的啓示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這一課,我試圖讓學生通過“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麼顏色的”釋題入文。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會逐步養成一見課題便會產生一系列疑問、聯想,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極有益處。

2.圈點勾劃法

從學生學習品質來考慮,讓學生在課文中動筆劃記號,如給重點詞句圈圈、點點、勾勾、劃劃、將長句子用符號標上停頓、語氣重音等。訓練重點不脫離課文語境,在聽讀過程中,動靜合理交替,讓學生學習時思維“聚焦”,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達到由“學會”向“會學”過渡。

四、說教學程序

(一)啓發導入,引入新課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你們見過的樹葉都是些什麼顏色的”當板書課題後,啓發學生:“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讓學生質疑,如:“樹葉爲什麼是藍的呀”變教師提問爲學生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體現課堂上的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藉助拼音,自主識字

1、 圈記生字,自學生字。

2、 師生共同學習生字。

(三)教師範讀,進入情境

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作者創設的情境之中,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的感情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頻共振。

(四)學生自讀,讀通課文

1、 學生逐段讀課文。

2、 教師指導朗讀,如長句要注意停頓、斷句。

(五)緊扣問題,自主學文

抓住一個“借”字,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懂四次對話,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第二至四段採用引讀,然後指導學生着重讀第一次對話,畫出重點詞。運用第一次對話的學法,學習第二、三、四次對話。第四次對話,可引導學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讀。學習第二段時,還可與觀察文中插圖結合起來。

講讀最後一段

思考: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爲什麼臉紅了(結合觀察第二幅插圖)從林園園的神情聯想她在想什麼,答案讓學生自悟自得,教師只作相機誘導,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六)質疑啓思,合作學習

學生可能會問:“林園園不肯將鉛筆借給同學,是不是一個壞孩子”或從李麗的角度提問:“李麗不接筆,很有自尊”可引導學生髮表意見,深入討論,不必強求一致。爲學生構建互動的模式,營造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氛圍。

(六)適時運用,實現遷移

《語文課程標準》上指出口語交際的關鍵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想法的興趣和慾望。口語交際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創新精神,引導學生髮表一點新思想,談一點新見解,說一點不一樣的話,不能人云亦云,鸚鵡學舌。在課後的學習夥伴提示“我想對林園園說……”就是對課文內容的擴展。這一擴展性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對這件事情進行說理和評論,也可引導學生結合一些具體實例進行溝通和交流。

(七)呼應拓展,開放學習

趁學生在拓展學習中,興致高昂,要學生給課文補充一個不同的結局,真正做到“興趣寫話”。這個寫話練習,憑藉“臉紅”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續情節引導想象事情的必然發展。整個教學片段融聽、讀、說、思、寫於一體,又滲透思想教育,沒有多餘的講解,訓練紮實而有效,實現了知識的正遷移。

  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講的課文是《《藍色的樹葉》。

一、說教材

老師們,大家好!翻開小學語文(人教版)國標本教材二年級上冊的課文,《藍色的樹葉》躍入我的眼簾。咦,樹葉爲什麼會是藍色的呢?我認真地讀了下去:這篇課文位於本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麗小朋友向林園園小朋友借綠鉛筆的故事,讓小朋友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二、說學生

《小學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處於自我意識發展階段,也是社會意識初始建立時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通過一年級的學習,他們已學會了漢語拼音,具備了藉助漢語拼音學漢字的能力,也有初步瞭解文中詞句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本課案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目標的要求,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這條目標的確立是因爲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低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把它定爲本課的首要目標也是重點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同學有困難時,應該互相幫助的道理。因爲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要讓學生在識字學文中滲透人文性)。因此我把它定爲本課的難點目標。

爲了實現以上教學目標,我採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

四、說教法

《現代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應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爲此本課中我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和朗讀指導法。因爲著名小語學家李吉林老師認爲,無論是認知活動、道德活動還是審美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驅動。語文課標第一條也指出對低段兒童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對於兒童,尤其是低年段兒童,一旦他們的認知活動能伴隨着情感,那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會更爲豐富,更爲深刻,也更爲主動。因此營造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基礎的學習情景和閱讀氛圍,引導學生有滋有味地朗讀,儘量使課堂充滿吸引力。

五 說資源 課件 生字卡片

其目的是增加課堂的新穎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啓發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樹葉,你見過哪些顏色的樹葉?

課件出示各種樹葉:紅的、黃的、淺綠的、深綠的……

1) 提問:(出示藍色的樹葉)老師這兒有一片特殊的葉子,你們在大自然中見過這種樹葉嗎?對於這片樹葉你有什麼問題嗎?

2) 過渡:我們一起來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齊讀課題)

二、 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範讀課文。

要求:

(1)邊聽邊勾畫出生字,詞語。

(2)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

1)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邊讀邊想課文中誰和誰發生了什麼事?

3)抽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生評價。

4)林園園做得對嗎?如果是你該怎麼做?

(二)學習生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向小朋友們展示一下?

(2)齊讀生字、詞語,小組讀,開火車讀。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展示你用哪種方法識記。

(4)遊戲,給生字找朋友。

三、指導寫字。

1、分析字形,重點指導難寫字“筆、鉛”

2、生字描紅、正確書寫。

  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3

我教學的是二年級語文上冊中《藍色的樹葉》第二課時。在備課和教學的過程中,感覺自己的收穫很大,現和各位老師交流,請大家能夠多提寶貴意見。

這篇課文是本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課文以李麗借綠鉛筆爲線索,記敘了一件發生在兩位小同學之間的事。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後自然受到助人爲樂的思想教育,讓同學們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我在教學時着重體現如下思想:1.詞句訓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詞句。2.注重朗讀訓練與指導。要求學生根據不同的標點符號讀出停頓和語氣,還要根據不同人物選擇不同的語氣、語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3.緊扣課文思考題,理解課文重點。教育學生從小就以助人爲樂爲美德。

“林園園看見李麗畫藍樹葉爲什麼臉紅了”是學生理解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我採取三步完成:複習舊知,質疑導入——學習課文,指導朗讀——適度拓展,情感滲透

(一)複習舊知,質疑導入:

我首先出示“連線”練習,請學生將其組成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並以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讀一讀。然後出示“照樣子說一說”進行練習,最後在我的“我們平時見到過那種顏色的樹葉?”提問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學習。

(二) 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在新課教學中,首先請學生在分自然段朗讀的基礎上想一想這篇寫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引導學生讀懂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我接着提出問題:“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請學生邊默讀2、3、4自然段邊在書中畫一畫。最後引導學生看第二幅圖,通過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瞭解最後的結果,就是“林園園沒有借給李麗的綠鉛筆”。指導學生知道了事情的起因和結果。

李麗和林園園之間的三次對話是學生學習的重點。我通過出示對話,強調重點詞彙和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瞭解李麗、林園園的神態、動作,想象他們當時的情景,相機引導學生積累詞彙,體會感情。在學習每次對話之後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並出示書後的“讀讀說說”,請學生照樣子寫句子,實現由讀話到寫話的遷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當學生讀到“林園園臉紅了”的時候,引導學生自由發言,“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麼?”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能說出“林園園不要太自私,要多幫助同學”之類的話。

(三)適度拓展,情感滲透:

在教學的最後,我適度拓展:“幾天以後的寫字課上,坐在林園園身後的劉方橡皮找不到了,劉方向林園園借橡皮,林園園會怎麼做呢?劉方擦的時候太用力,橡皮折成兩半了,劉方不好意思地向林園園道歉,林園園又會說些什麼呢?”點明瞭課文的主旨,理解昇華了的主題,“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責任,也是一種良好的行爲習慣。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能成爲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好孩子。”這時候我板書: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課後我多此次教學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也找出了這節課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1. 我覺得自己沒有帶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在這一點上我做的還有所欠缺,如何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是今後我在每一節課中需要不斷學習和鍛鍊的。

2、沒有注重學生的“需要”來進行“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做的還不夠,雖然部分學生躍躍欲試,但還是沒有做到大膽參與,尤其是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夠,以後還應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3、在指導學生讀對話時,教師的引導還要進一步細化。在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如講到理解 “吞吞吐吐”這個詞時,是訓練低年級的孩子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範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爲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爲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並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4

一、在新理念引導下,理解、使用教材,同時開發新資源。

《語文課程課標》指出:學生生理、心理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與寫字,要求多認少寫。在第一學段階段目標中明確指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喜歡閱讀,感受閱讀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們在使用教材時,就是要在《課標》理念指引下,認真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努力開發新的資源。

《藍色的樹葉》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第三冊第五組第二課。本組教材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從“識字5”到課文,到語文園地,從團結起來力量大,到相互稱讚、學會欣賞別人,到互相幫助、和諧相處,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處處體現着濃郁的時代氣息和現代意識。本課中的林園園,捨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在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爲一個助人爲樂的好孩子,而切忌把她當作批判的對象,同時,教學時,引導學生聯繫生活進行反思,豐富內心的感受。此外,最後“我想對林園園說……”這一擴展性活動,正是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

學習目標: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吐、注“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重點是認字,進一步積累識字方法。寫字,要求正確、規範、朗讀,在讀中體會,感受,從而滲透德育教育。

二、在新理念引導下,尋求合適的教學方法。

1、互動合作

《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互動,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在課堂上,互動意味着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讓老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此教學設計在識字、寫字、朗讀,拓展每一環節的體現互動、合作的教學方式,如互動識字,自主識字,在朗讀感悟中的各種讀等。

2、注重情趣。

低年級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兒童天生好動的特性,課堂上注重情趣。運用愉快教學法,課開始,樂中生,境中開;課進行,趣愈濃;課結束,趣未盡。看圖激趣。遊戲識字,配樂朗讀,課後拓展,課堂中語言及激勵手段,都體現這一思想。真正讓學生動起來,說中學,學中玩,充分激發情趣。

3、多法復現,感悟學法。

在課堂上爲達到教學目的,力求學生多次與生字見面,反覆復現,爭取當堂鞏固。從學生初學始,就有意滲透學法,點滴積累,達到“我會學“目的。

三、圍繞識字、朗讀主線,選擇學習策略。

1、引導交流發現,積累識字方法。

學生如果掌握識字方法,會極大提高識字速度,增加識字量。二年紀學生已積累了一定的識字方法。教學時,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介紹識字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引導學生髮現規律。

2、在閱讀中體會,從而滲透德育教育

閱讀是蒐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教學時,留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在不斷的閱讀中去自己感受從而具備了初步的評價能力,即而受到德育教育。

四、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主要步驟解析

(一)激疑導入新課

1、出示學生作品,並提問想說什麼?

2、聽故事導入課文

(創設氛圍,讓學生對課文學習產生興趣)

(二)初讀感知

自由讀課文並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三)指導認字

1、出示生字,在課文中找出來,並將所在句子讀給大家聽。

2、自由讀,互相正音。

3、交流識字方法。

4、會讀的齊讀,小老師領讀,男女對讀。

5、同桌交流卡片認字。

6、做認字遊戲

(學生是學習主人,指點生習得識字方法,自主識字之後讓出展臺,學生盡情表現,你就會看到精彩)

7、指導寫字,寫中識字。

(四)朗讀感悟

先逐段朗讀並組織學生進行評價,之後逐段朗讀感悟,重點訓練對話練習,體會每次對話語氣從而感悟人物內心活動,最後說說“林園園看着這些藍樹葉,爲什麼臉紅了?你們想對林園園說些什麼?“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想象的能力。

(五)拓展活動

說說你一節課的收穫。

(課已畢,讓學生逐步學會不斷總結自己,不斷從別人身上去發現並積累知識,其間也將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小學語文課文《藍色的樹葉》說課稿5

一、 說教材

老師們,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藍色的樹葉》。(板書題目 一棵藍色的樹葉)《藍色的樹葉》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五單元 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地相處,團結合作。”《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相互幫助的道理。課文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共鳴,讀後自然受到助人爲樂的思想教育。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我打算用兩課時教學,目標設置爲:

1、 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這條目標的確立是因爲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第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把它定爲重點目標。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爲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爲了讓學生在識字學文中滲透人文性,所以把這目標定爲難點目標。

三、說教法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我以讀帶講,整體感之,揣摩體會,以問題導入新課,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中兩個小孩子的心態,讓學生思考:“我想對林園園說……”部分替課文補充一個不同的結局。

四、說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實物板書,引起學生的疑問:“我們看過的樹葉都是綠色的,爲什麼題目上的樹葉是藍色?”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爲什麼課題是藍色的樹葉?”這樣,變老師的提問爲學生的質疑,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體現課堂上的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以讀帶講,讀思結合,題爲“藍色的樹葉”

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之後,我引導學生三讀課文:一讀,藉助拼音,自學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二讀,複習鞏固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三讀,瞭解課文大意, 想想藍色的樹葉是怎麼出現的?邊讀邊用筆畫畫圈圈,數一數,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在學生初讀基礎上,隨文檢查學生學習生字新詞的情況。

在學生掌握生字新詞的情況下,我進入:朗讀課文,學習詞句的訓練。主要採取情景朗讀教學法。接着,我重點抓住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進行訓練:

1、(出示第一次對話)抓住“小聲”“吞吞吐吐”指導學生朗讀“把綠色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我還沒畫完呢。”進行引導學生學習問句,讀出問句,用問句談話,學生會說出:我可以跟你一起走嗎?

把雨傘借我用一用行嗎?……

並在此基礎上分角色朗讀。

2、掌握了第一次對話的訓練方法,第二、三、四次的對話,我就按照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先自讀,小組讀,在分角色朗讀,加強人物語言的訓練。

(三)、拓展延伸,情感薰陶

語文的基本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一、二年級的閱讀年段目標也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孩子樂於與人交流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和想法。此時,孩子們已對文中的兩個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假如你當時也在場,你想對林園園說什麼?”孩子們暢所欲言,他們可能會說:“園園,這樣做是不對的,你應該像小白兔和小灰兔那樣,主動幫助老山羊纔對的 。”也可能會說“園園,老師經常教育我們,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你們是同桌,更應該象親姐妹那樣團結一致,互相幫助,纔對呀。”……當學生討論完畢,老師及時鼓勵他們真實一羣能說會道,樂於幫助別人的好孩子。並且板書: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