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大班音樂同課異構小結

大班音樂同課異構小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9K 次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我們從中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識,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小結了。你想好怎麼寫小結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同課異構小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音樂同課異構小結

音樂同課異構活動在我園已開展多次,每次活動中都能看到執教老師們的認真努力付出後的喜悅成果,都能在聽、評的過程中學到很多。事實也證明,在我們的不斷探索中,我園的音樂教學在創新中不斷的進步,而且老師們都能根據孩子的特點,成長的需要開拓新的教育手段及方式。11月22—23日大班年級組開展的音樂同課異構活動再次讓我們看到了老師們的智慧,看到了老師們的創新。此次活動可謂是精彩紛呈,仍然是圍繞兩首樂曲,分別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活動中,教師們根據給定的音樂,結合自己所積累的經驗,認真的分析音樂的結構,精心設計教學情境,紛紛採用課件、情景故事、兒歌等形式,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個想象自由、愉悅表現的空間,孩子們在教師的激情引領下大膽地表現了自己,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開啓了幼兒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感。

反思這這次活動,老師們都展現出了自己的風采:

學校向老師的《森林音樂會》:教師以故事導入活動,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準備的一些圖片色彩鮮明,符合舞會的主題,教師爲幼兒準備的頭飾也給活動增添了樂趣,分段讓幼兒感知音樂的節奏,活動思路很清晰。在遊戲中,教師還可以分組遊戲的形式開展遊戲活動,讓幼兒分別扮幾種動物,同時老師要大方熱情的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與幼兒互動起來,這樣既不會顯得遊戲時混亂的現象又增加了活動的氣氛。

學習《大花貓和小老鼠》:活動以大花貓和小老鼠之間詼諧幽默的場景貫穿整個活動,思路清晰完整有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充分利用自己豐富的肢體語言吸引着孩子,孩子們在音樂中體會着遊戲的樂趣,在遊戲中表現出了音樂的`節奏感。

因爲老師在活動中不斷地強調遊戲的規則所以大部分幼兒都能隨樂有序地遊戲,有幾位孩子想出的模仿貓走路的動作十分形象,孩子們的創造力也得到了發揮,最後配班老師參與的遊戲更是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還對孩子進行了情感教育,做事情可不能急性子。要是在遊戲時增加一個遊戲環節(如:被抓到的老鼠就要扮演貓再次遊戲)就更加能體現出遊戲的趣味性。

學習《小小音樂會》:利用舞蹈視頻讓幼兒欣賞,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分段讓幼兒感知音樂的ABA的結構,並在分段欣賞音樂時強調節奏的快與慢,所以幼兒的音樂節奏把握的很準,在用樂器打節奏部分幼兒的節奏打的很整齊,最後的分組遊戲也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筆,彷彿把我們都帶到了一個原始舞會上。活動中教師的表現不夠大方,有點拘謹,動作單一,如果在動作的編排上再誇張一點就更好了。

學習《十二生肖大聚會》:以爲十二生肖舉辦音樂會爲主線開展活動,教師的設計很有創意,音樂分爲三段,十二生肖分爲三組走紅地毯,而快的部分則爲歡呼,即有新意,幼兒又容易感知音樂的節奏。教師讓幼兒隨樂曲說兒歌,即新穎,又讓幼兒加深了對樂曲節奏的把握。教師可讓幼兒分別扮演十二生肖裏的動物進行情境表演,這樣會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