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中班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中班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爲了確保活動有效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綜合考量活動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活動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社會實踐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中班社會實踐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樹木過冬的方式。

2、樂於關心日常生活中身邊的事物。活動準備:參觀過周圍或園內的樹木,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一、談話”冬天你怎麼禦寒”。

1、現在是什麼季節呢?冬天冷嗎?你冷的時候會怎麼樣呢?

小結:剛纔小朋友說到的辦法真好,都可以幫助我們不那麼冷。

二、樹木也要禦寒。

1、冬天到了,樹木需要禦寒嗎?那它是怎麼禦寒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播放錄像視頻,提問:

爲什麼要給樹刷石灰水?爲什麼要給樹木綁上稻草繩?

3、你們在幼兒園或其它地方還看到過樹木是怎樣過冬的?

三、學習幫助植物以及其他物品過冬。

1、天氣轉寒了,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植物以及其他物品需要我們幫助過冬的呢?

2、還有什麼需要禦寒呢?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觀點。

四、結束活動。

1、鼓勵幼兒尋找需要保護的花草樹木以及其他物品,幫助它們過冬。

  中班社會實踐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 知道要保持房間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齊。

2、 學習整理自己的房間,能按物品的種類有序地擺放物品。

活動準備:

1、 請家長提供幼兒房間的照片。

2、 故意弄亂的教室或活動室。

3、 練習冊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進入活動主題。

——教師:你有自己的小房間嗎?你的房間裏有什麼?爸爸和媽媽的房間裏有什麼呢?

2、教師出示照片,讓幼兒猜測這些分別是誰的房間的照片。

(1、)教師:猜猜這是誰的房間?照片上的房間讓你有什麼感覺?

(2、)幼兒猜測並回答。教師小結:照片中的房間有的比較凌亂,有的比較整齊。

3、引導幼兒討論使房間整齊的方法。

(1)教師: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房間整整齊齊呢?

(2) 幼兒討論交流。

(3)請房間整潔的幼兒說說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間的經驗,如按照物品歸類,將物品有序地擺放在相對固定的位置上等等。

4、讓幼兒學習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師裏的用品。

(1)教師:你們看,我們的教師很亂,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收拾教室吧。

(2)幼兒開始動手分區收拾教室。

5、幼兒間交流將教室收拾整齊的方法。

  中班社會實踐活動方案3

設計思路:

前不久,我們剛結束了動物園的親子社會實踐活動,與各種動物的近距離接觸,激發了孩子們對於動物的濃厚興趣。小班的孩子本來就對動物有着天生的喜愛之情,因此,《動物花花衣》的主題自然而然地進入了。

隨着主題的進展,我發現我們班的孩子對於動物的皮毛特徵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比如他們知道斑點狗身上到處都是黑色斑點,斑馬的條紋是一條一條的,奶牛的身上到處是一塊一塊的等,但孩子們的這些已有經驗都還比較零散、個體。同時我也發現,很多孩子對有着相同顏色、不同花紋的一些動物皮毛特徵還缺乏仔細判斷能力,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重在讓幼兒發現幾種常見動物皮毛花紋、顏色的不同,由此引發幼兒喜歡、親近各種常見的動物,分辨動物明顯的特徵。

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幼兒直觀形象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鮮明色彩的森林背景和形象生動的幾種常見動物形象,並創設了易於孩子融入的捉迷藏的遊戲情境,讓孩子在情景之中說說、找找、玩玩,體驗和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共分三個環節:

環節一,我將幼兒帶入了一個捉迷藏的遊戲情景,通過找尋藏起來的三個小動物,感知動物花紋的不同之處;環節二,在幫動物找朋友的同時,讓幼兒感知原來同樣花紋的花花衣還有不同的顏色;環節三,幫動物穿花衣,進一步幫助幼兒鞏固、感知動物的不同花花衣。

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動物,發現幾種常見動物皮毛花紋的不同。

2、在找找、貼貼皮毛的過程中,激發親近動物、喜歡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森林背景圖、動物背景圖片和相匹配的動物衣(花紋卡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動物穿着花花衣。

1、出示背景圖:

今天森林裏的小動物要和小朋友們玩一個捉迷藏的遊戲,看看都有誰躲起來了?(幼兒根據皮毛顏色、花紋等尋找背景中隱藏的幾種動物)

2、小結:斑馬、長頸鹿、斑點狗都穿着不一樣的花花衣,有的是一條一條的花花衣,有的是一點一點的花花衣,有的是一塊一塊的花花衣。

二、找一找——爲小動物找朋友

1、斑馬、長頸鹿、斑點狗這三個朋友又要和我們玩找朋友的遊戲。(出示老虎、梅花鹿、

奶牛等其他動物圖片)

2、幼兒操作,找出相同花紋的動物朋友。

3、小結:原來相同花紋的花花衣,顏色也有不同。好多小動物都找到了跟自己穿着相同花

紋花花衣的朋友,真開心!

三、幫一幫——給小動物穿花花衣

1、出示若干動物輪廓圖:

現在又有幾個小動物也想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可它們還沒有穿好漂亮的花花衣,請小朋友們來幫助它們穿上花花衣。

2、 幼兒操作:自由選擇動物皮毛圖片進行黏貼。

3、 和動物朋友合影。

  中班社會實踐活動方案4

【設計理念】

最近,中班年級組正在進行“好忙的市場”單元活動,其中很多內容涉及到幼兒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和體驗,如“參觀菜場”、“跳蚤市場”等,主要目的在於提高促進幼兒社會性能力的發展。針對單元活動主要目標,我園中班教研組決定帶領孩子去幼兒園附近的華潤便利超市親身體驗購物過程,鼓勵幼兒到真實的場所進行實踐活動,最大程度的促進每一位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創造條件幫助幼兒積累社會性經驗。

【目標預設】

1、觀察超市各種商品的陳列與擺放。

2、體驗自主購物過程,感受獨立購物的樂趣。

3、簡單瞭解超市裏工作人員的不同分工。

【活動準備】

1、向家長說明本次活動的意義,請家長配合利用週末或晚飯後散步時間去逛超市,大致瞭解不同區域內5元以內的商品。

2、在家長的配合下爲孩子準備5元錢和購物袋。

【活動過程】

一、談話,明確本次活動目的要求。

1、結合幼兒原有經驗組織談話,明確本次活動目的要求:觀察並自主選擇商品,獨立購物。

2、明確過程中的幾個注意點:

A、注意超市中購物的禮儀;

B、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錢、物和購物小票。

二、逛超市,體驗自主購物過程,感受獨立購物的樂趣。

1、教師帶領幼兒全面逛一圈超市,幫助幼兒瞭解物品是分類、有序擺放的如:家電類、點心類、文具類、蔬菜類、水果類、水產類、日用品、肉食類等,每一類物品都是擺得整整齊齊的。

2、引導幼兒瞭解超市裏有導購員、收銀員、顧客等。

3、幼兒自主、文明選購自己想買的商品。

4、鼓勵幼兒有序文明付款,並能與收銀員簡單交流,結束後會整理好物品、零錢及購物小票。

三、交流、分享獨立自主購物的快樂。

1、說說超市物品分類與擺放的特點。

2、幼兒互相交流自己逛超市的一些感受,說說自己從選擇到購買的過程。

3、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活動觀察分析:

本次活動,是以中班年級組爲單位組織的,我參與了整個籌劃與組織過程,也有意識觀察並記錄了中班各班教師的組織與引導環節。針對活動現狀,我對本次實踐活動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幼兒的前期經驗決定購物過程是否獨立大膽和自信

雖然本次活動我們提早做好了計劃書,並向家長宣傳本次活動的目的,使家長了解其教育意義,鼓勵家長利用週末或晚飯後散步時間去逛超市,大致瞭解超市的物品擺放區域,引導孩子學看標價牌等。但是活動中,不同的幼兒還是會因前期經驗的不同在獨立性、自信心等方面表現得很不一樣。超市中,我在零食區、生活用品區、玩具區和收銀臺這幾個區域觀察了幼兒在選擇商品和排隊付款的情景。

情景一:中一班壯壯小朋友手裏拿着5元錢,在糖果區轉悠,一會拿起巧克力,一會拿起彩虹糖,在取放的時候他從沒去觀察過標價牌(這兩樣商品的價格都超過了5元),這時老師走到他身邊輕輕提示:“壯壯,你想買什麼?是巧克力還是彩虹糖?和你一起看看價格,5元錢能買到嗎?”壯壯聽了立馬叫起來“我就要買這兩樣!”任憑老師勸說也無濟於事,最後還是在導購人員的`勸說下才不情願的選了一根1元的棒棒糖去排隊付款了。

情景二:中三班毛毛小朋友不緊不慢,先在零食區走走看看,低着頭看標牌的樣子非常投入,後來來到玩具區選擇玩具,拿起一個包裝好的溜溜球,再低下頭去看標價,然後頭也不回,直奔收銀臺排隊付錢,最後將找的零錢、小票摺好藏進口袋,接着拆開包裝到門口邊玩邊等待同伴。

分析以上兩位孩子的表現,我們可以:壯壯小朋友平時和家長一起購物時僅僅只是個小跟班而已,他從沒有去關注過商品價格的問題,喜歡買什麼家長就給買。因此,他在選擇商品的環節中顯得非常盲目,不能按照自己所帶錢幣的數量和商品的價格兩者匹配着來選擇,最後只能在大人一步步個別引導下完成購物任務。而毛毛小朋友的表現則完全不同,他每看一件商品都會看看下面的標價牌,而且看得出他在選擇商品時是動了一番腦筋的,在選擇零食還是玩具的問題上,最後選擇了溜溜球。從他選擇商品到付錢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他的獨立和自信。兩位幼兒,由於他們對超市購物的前期經驗不盡相同,導致了他們在本次自主購物中的不同表現,因此,建議在以後類似的活動中,我們還要進一步結合家長資源,在家庭購物活動中引導孩子多觀察、多體驗,並嘗試有計劃購物,這樣,孩子們的超市購物經驗才能逐步豐富起來。同時也爲幼兒園集體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做好準備。

二、教師在幼兒自主購物前的引導觀察和介紹至關重要

此次超市購物活動乃年級組的大活動,各班之前所做的準備工作也大致相同,而進超市後幼兒在選購商品時的表現各班卻有明顯不同。如,中六班的老師帶領孩子進入超市後,逐個區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講述:每個貨架上都有些什麼,這個區域賣的貨品它們共同的名字叫什麼(XX區),還分別在每個區域找找不滿5元的商品有哪些;中四班的老師,和中六班老師一樣介紹,但在幼兒分散自主購物前還提了一個問題讓幼兒思考:想想今天你想買什麼呢?買的這件商品有什麼用?中一班老師則在幼兒全部進入超市後立即鼓勵幼兒自己去選購商品。當年級組所有班級都付完帳準備回園時,我對這三個班幼兒所購商品的種類作了一個初步的調查:中六班的孩子買的商品種類大概有糖果食品和玩具兩大類;中四班的孩子所購商品種類就多了,除了玩具和糖果食品,還有小朋友買了尺、本子、橡皮、小圖書等學習用品和五子棋,另外還發現一小姑娘買了個蒼蠅拍,問起原因,小姑娘說她看見奶奶家的蒼蠅拍壞了,看見超市裏有賣,就立即買了;而中一班的孩子則全部都買了糖果零食。

從這些現象描述和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幼兒活動中的引領作用至關重要,同樣的活動場景、同樣的幼兒羣體、同樣的活動目的,而由於教師不同的引領方法,幼兒的各項表現大不相同。

三、多種形式的分享交流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社會體驗

幼兒回園後,我同樣對各班的狀況進行簡單瞭解:有的班級幼兒在稍作休息後,就自由交流此次購物心得,同時與同伴分享購得的食品或玩具等;有的老師則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各個細小環節,如如何選購商品?如何看價格?如何付錢等,引導幼兒相互分享和相互學習。還有的老師更爲有心,將在超市中拍的整齊的貨品和抓拍到的各種購物場景通過視頻轉換,引導幼兒邊看邊聊,對個別行爲及時引導幼兒討論:貨架上東西掉下來了怎麼辦?在超市裏跑來跑去好不好?剛纔選的商品又不想要了是否該放回原處?付錢時,收銀員和顧客交流,顧客應該怎麼做?超市裏除了有收銀員還有誰?……我想通過這一環節的分享交流,幼兒的購物體驗一定會更加深刻,今後也會自覺對一些不良的社會性行爲加以摒棄。

幼兒園社會活動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引導幼兒的社會行爲爲主要內容的教育。我想,多開展一些類似《逛超市》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多觀察、多鼓勵、多引導,這樣更有助於幼兒社會性能力的提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