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精選24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精選2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導語:文物修復,惠及萬代;殘破腐壞,改頭換面;巧奪天工,舊貌新顏;精絕技藝,代代相傳。下面是本站信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精選24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

曾在故宮的神武門展廳,參觀過故宮文物修復展覽。這次通過紀錄片,更詳細瞭解文物背後的故事,認識諸位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專家,倍感親切。正是有了這些樣貌普通,猶如掃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甘於寂寞,苦心技藝,才能使千年的中國燦爛文明,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才能讓後世子孫,有幸能瞻仰古人的傑作。

文物修復,惠及萬代;殘破腐壞,改頭換面;巧奪天工,舊貌新顏;精絕技藝,代代相傳。

文物修復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除了技藝之外,此紀錄片重點是讓我們看到的是,這些身處深宮的文物修復工作者,日復一日枯燥而又有趣的工作和生活,寬鬆的工作氛圍,以及故宮修復技藝傳承有序的堅守。整個紀錄片,生動有趣不枯燥。

你既能看到修復技術人員們沿襲師徒傳承製度,工作上嚴謹認真,也可以看到他們閒暇時,種花植樹,養鳥鬥貓,歡鬧地打杏接杏,收穫果實。

這羣人似乎一進宮,就與一牆之隔的浮躁塵世格格不入,但每個人各有性格,卻又各有包容。

很喜歡古畫修復的組長楊澤華,工作休息時,彈着吉他,貌似和故宮、古畫以及他的工作性質並不協調,但卻感到了他的特立獨行和個性。當古畫修復完成之後,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給人介紹畫中人物,那個像趙本山,那處曾經被一個技術拙劣的前人修補過,發現了畫中的小祕密……那份得色和驕傲,溢於言表,個性分明而可愛;喜歡第三集的一段真實記錄,裱畫的老專家,在裝裱完工後,對不完美處的遺憾;喜歡木器組屈峯組長有關格物的那段話,喜歡他在遼金代觀音木雕像修復完成後,讓旁人尋找修復痕跡時,那份可愛的炫耀;當觀音像被搬走時,全體木器組的人們站在門口,依依不捨送別的眼神,也令人感同身受;感動漆器組的年輕的小閔組長和夥伴們,忍受大漆的味道和過敏,堅守着最傳統的技法。讚歎之前殘破不堪的古瑟,舊貌換了新顏之後的驚豔;絲織品組的陳楊組長,爲了職業使命,忍受枯燥,自己親手緙絲,令人稱道。

因爲故宮禁菸,有煙癮的王有亮老師傅,坐在乾隆生母寢宮壽康宮的炕上,審視、檢查剛就位的紫檀大櫃,然後畫風一變,忙騎着車,跑到故宮院外抽菸過癮。

還有鐘錶修復組、鑲嵌組、青銅組、瓷器組等等,普通、默默無聞而又身懷絕技的專家們,他們擔當着承上啓下的重任,每天觸摸歷史,是一羣令人羨慕而又令人敬重的人們。

當然,在紀錄片中也暴露出故宮管理的嚴重不足。看到修復辦公室裏工作場地的雜亂,就體現了中國人的粗糙和不講究,和管理的落後。工作室裏沒有專業的修復臺,真擔心誰走路不小心,掛到或者碰到文物,造成文物的損壞。辦公室裏沒有恆溫恆溼裝備,沒有專業冷光照明,這些溫度溼度自然光對紙張、絲織物都是嚴重損害;尤其看到歷經千年的遼金木雕觀音像,在精心修復完工後,放在一個鐵架子推車上,沒遮沒擋,由一幫非專業的搬運工,送去慈寧宮的雕塑館。當時真想穿過屏幕,來到現場,最起碼,在捆紮繩帶底下墊塊海綿,哪怕一疊厚紙呢,也不能繩子直接就和文物生碰啊,真擔心在故宮坑窪的路上,一個顛簸或不小心,把文物硌壞,或者,綁紮的繩子、帶子,把所剩不多的金漆磨掉。另外,同在故宮裏面,文物的運送,不應該有修復組專業人員隨行嗎?

還有,織物組的美女們在清理珍貴屏風時,邊幹邊笑,其樂融融。但你們是不是應該戴上口罩呀,飛沫裏的蛋白質和有機物,落到絲繡品上,容易滋生黴斑,也容易產生蟲蝕吧。

看來,故宮的技術管理還是遠遠不夠。真希望他們夠吸取損壞宋代哥窯盤子的教訓,制定科學嚴謹有效的流程和5S管理,避免歷經千年倖存下來的文物,在我們這代損壞。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2

紀錄片總能告訴我們很多東西。

從古至今,修繕文物。總有許多人才在裏面。而其中永不變的,是深深埋在每一個文物修復師的匠人精神。文物修復師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工作。而在故宮修文物,更是人中龍鳳。修復一件文物,不僅需要匠人的細心與仔細,更需要他們幾十年以來對於文物的認識和專業素養。

我觀看的是對於青銅器的修繕。青銅在經過成百上千年的腐蝕和氧化,呈現出了各種細微的紋路裂縫和微妙的顏色。在修復的過程中,修復師門眼睛看着文物,手上染了墨色,讓一件件被歲月剝蝕了墨色的青銅器重現了原本的容貌。這時我想起了不知是誰說過的一句話:”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灰關鎖,金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句話我的印象很深,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讓這些封塵的器物重新照破山河,重見光明。

穿過層層深鎖的宮牆,除了這些古典琉璃的建築物,能夠帶領我們進入歷史悠長之河的,便只有這些曾經精美十分的器物。文物修復師所做的不僅僅是要修復這些文物,每一次修復,更是與古代的對話。我們現在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工匠精神。

這樣的工作,着實讓人着迷和嚮往。作爲一名高中生,所要學習的正是這種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是這種熱愛藝術,熱愛古典文化的精神。不斷鑽研,不斷深造。匠人的名號,便由此叫來。片中的每一位工匠,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們身上卻肩負着不平凡的使命。我羨慕他們,也敬佩他們。

紀錄片,紀錄片。百度給它定義的本質是以真實生活爲創作素材。核心是真實。也就是說,紀錄片所記錄的,是生活。一部優秀的紀錄片總是能給觀看的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它能使我們帶入生活,影響生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傳達一種優秀的精神品質和力量。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需要這種匠人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學業和工作,保持着高度的嚴謹和十分的熱情來對待生活。

所有的紀錄片的目的,都是想要傳達某種精神,那些優秀的精神都希望可以被傳承和發展,世世代代,綿延不斷。我希望我身邊的每個人都可以如此。

匠人之上,再無他人。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3

十年前,紀錄片《故宮》的最後一集“永遠的故宮”介紹了從2004年開始的“紫禁城全面修繕工程”,其中提到了在修復倦勤齋的通景畫時,爲了能儘量和乾隆高麗紙保持一致,修復者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尋找合適的裱紙。這個非常短暫的一個小片段,讓逾千年歷史的潛山桑皮紙重回公衆視線,也反映出文物修復的嚴謹和不易。現在,一部從文物修復角度描述故宮生活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呈現在我們面前。

不同的世界,這句話反覆被不同的人提起。當王津師徒參加專業會議時,旁白說“同是鐘錶圈,但是這似乎是與王津不太相同的世界”。鑲嵌組的孔姐(孔豔菊)說“就是這兒,說實在的,我覺得和當代挺脫節的……一進那個大宮牆,之後外面什麼聲音都聽不到了,就感覺到另外一個世界似的,靜的我都不敢說話你知道嗎?”木器組的屈峯迴到中央美院去參加校友活動,旁白再次提起“這是一個與故宮不太一樣的世界”。

那麼,這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呢?在第二集37分到39分,有一段很罕見長達兩分鐘的獨白,相信是攝製組未經剪輯的原樣呈現。這段獨白,既是屈峯作爲一位手工藝家對藝術創造的體悟,也是一名文物修復者對文物保護的心聲。他一邊刻着佛頭,一邊說,每個人的性情和對佛的理解,都造成了刻出的佛像各不相同。“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人和物互相影響,人借物抒情,物則通過人才有了生命。文物的修復,並不只是讓文物這個物件存在於世,而是將自己的感受融入修復的文物中,讓它能夠繼續保留和傳播文化,那麼,纔有意義和價值

文物修復,無論是針對青銅器、雕塑、陶瓷、書畫,或是玉器、錢幣、傢俱、織物等等雜項,都能歸爲手工藝這一類,再說俗一點,是一門手藝。一門手藝,可以是早點攤上的一份包子豆漿,也可以是家裏漏水了請人來修一下水管,就是靠人手上的技藝來製作或維護某樣物品,場面有大有小,工具有繁有簡,不過,最關鍵的,還是工匠的這一雙手和這一個人。不過,文物修復,則又非常的特殊,它脫胎於某項成熟的技藝,比如書畫修復就一定離不開裝裱,但是,卻不僅僅是這一項技藝於古物上重演。它以一種看得見的摸得着的手工技藝,去恢復了歷史的遺存,再現了藝術的創造。就像文物,它的珍貴,既是因爲物質上的時間久遠,更是由於負載的文化之延續和保存。所以,這些修復者們,他們一手觸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

“人生缺憾,一碗承受”,我們之於文物,不過是經過而已。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4

剛從故宮旅遊回來,便看了這部朋友推薦的紀錄片。

介紹這一紀錄片的文章中提到,故宮裏的幾個師傅曾經想讓紀錄片的製作人員刪除一些太生活化的畫面,比如說師傅之間互相的調侃,師徒之間扯個大簾子,接下樹上搖下來的水果等等畫面。師傅們覺得這些畫面顯得他們太不專業了。紀錄片的製作人員執意留下了這些畫面,而個人覺得,這些畫面反而是這部紀錄片最精彩的部分。

當師傅們在樹下接水果,或者是在念叨誰搶走了種樹的地盤時,感覺他們就像故宮裏的主人;他們半隻腳踏在過去,在沉寂了千百年的文物上凝固自己的心血,卻又用着現代性的話語,做着與現代社會各個不符的悠閒事情——親手從大院裏摘水果。他們好像和這個世界的浮躁和繁華隔離, 一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然而,他們的生活當然不是完全遠離現今的;畢竟他們傑出手藝的觀賞者,還是現代的人們。是那些打着繽紛的雨傘,舉着大喇叭,在故宮喧喧鬧鬧,吵吵嚷嚷的人們。

文物修復後,展出的時間只是一小段;甚至,就如修復鐘錶的師傅所感嘆的,花了那麼長時間修好了鍾,它們在展覽的櫥櫃裏還是一動不動。這些師傅所關注的細節,這些師傅所傾注的心血,恐怕是大多數遊人,那些在文物面前用手機拍照3秒便匆匆趕往下一秒的人,所感受不到的。

因此,這個紀錄片所傳達的古典情懷,則更讓人感嘆和欽佩。故宮裏的師傅大多一輩子都在修文物,他們想象文物的作用,想象當時的畫面,讓自己穿越到那個時代,模仿當時的技藝對文物進行修復。

之前,曾經和朋友討論過,對於這種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的東西,是否還有保護的價值呢?

這個回答,恐怕因人而異。但起碼在觀看這種紀錄片後,再去欣賞文物時,佩服於它們的價值和它們所搭載的那個時代。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5

蕭寒主編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爲讀者分享了12位頂級文物修復師的人生履歷。他們在日復一日看似平淡的日子裏,用自己的生命延續着文物的生命。讀過此書,自己的心也靜了下來。

修復大師分別從事鐘錶、銅器、摹畫、裱畫、木器、漆器等6個不同類別的工作,讀來感受到的是他們共同的氣質。

沉靜似水。

心是沉靜的。修文物的第一條規矩就是要守住寂寞。裱畫組的頭3個月練刮紙;篆刻組的寫一年篆字後才能動刀。無論哪個類別,來到這裏的人都要先磨性子、靜下心來,這裏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

生命是沉靜的。這邊就像一片淨土,狀態很純粹,沒有人去強調名利,大家更尊重的還是專業上的含金量。“擇一事、終一生”,不浮躁,不功利,超然物外,餘事皆是打擾。陶行知先生講,“人生爲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馮忠蓮跨越十八年完成《清明上河圖》的臨摹,技術與生命的巔峯都用來臨摹一幅畫,從數量上看少得可憐,但她藝術生命的質量輝煌得驚人。

心存敬畏。

敬畏,是因爲珍惜文物一代代傳下來不容易,懂得它們的價值,視它們爲生命,也明白自己修復的責任有多重。

職業的敬畏與謙恭滲透了他們,變成生命底色的一部分,對待工作極端認真,如履薄冰。“不能修的我不接”,“不遇良工寧存故物”。

講究傳承。

文物修復技藝是師父帶徒弟,一代又一代傳承。傳承製對傳統技藝的保護是有優勢的,傳統技藝裏好多東西是難以描述的、只可意會的。每位師父只教一到兩名徒弟,徒弟跟師父長期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慢慢地悟,漸入佳境。這種關係是維繫一生的,即使師徒這個形式化的東西不存在了,師父也會時刻關心、毫無保留地持續分享經驗。徒弟也尊重師父,青銅修復專家王有亮52歲了,依然經常提起他的師父,自己手藝的源頭。這種“重教”與“尊師”,是技藝的傳承,更是精神的傳承。

嚮往那種純淨……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6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有一種類型的片子,是你的心靜不下來,就沒法看下去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是屬於這類的紀錄片。給這部片子打上標籤的話,我想到是工匠精神、匠人、匠心、禪者、手藝人的信仰。

如果你的內心滿是喧囂,看到這樣平淡瑣碎的日常片段,沒有精湛的剪輯,炫目的特效和悅耳的配樂,你肯定忍不住想按下快進鍵。白天身軀爲了生活奔波忙碌,夜晚靈魂需要一個棲息的地方。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看這部片子最適合。

你隨着鏡頭來到故宮,看着四合院裏這些手藝人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地幹活。文物修復手藝人們的一天是從享受陽光開始的,蹬着自行車,踩過皇城腳下,在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這座城市,最原始最古老的地方,開始自己的手藝活兒。因爲一件文物,穿越到另一個時代。在書畫裏和唐宋才子對話,在瓷器裏領略明清風貌。每完成一件作品的修復,都彷彿記錄和還原了那段歷史。我相信,每一位手藝人心裏都是有着信仰的。這是對文化的信仰,對傳統的敬畏,對每一件經手作品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每完成一件作品,手藝人們內心都會感受到巨大滿足感和喜悅感吧。這種由內心發散出來的喜悅,是多少外在的東西都替代不了的。

那位修復鐘錶的師傅,在展館裏面的會心一笑,畫面一直在我腦海裏面揮之不去。那是一種打心底裏的散發出來的幸福感。我在想,自己有多久沒有露出過那樣的笑容了。

不爲了任何功名利祿,那一刻的專注只爲了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豐盈一點點。這讓我想到了《禪者的初心》裏面描述的“初心”。專注於當下,品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所理解的初心的狀態,是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正的活在當下而不是感受到一種活在當下的感覺,是一種真正的忘我而“無我”的狀態。關於禪,我目前還只讀了這一本書,就已經感受到了禪的藝術,以及它帶給我內心的平靜與平和。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在漫漫人生路上繼續修行。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7

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是一羣專職修繕文物的匠師們在故宮修文物的日常。故事講述平靜而溫和,一共三集的紀錄片,大約3個小時就看完了,總覺得意猶未盡,不夠看。

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寶鑲嵌、織繡的修復故事,第三集爲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唐代三彩馬,遼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壽的32扇屏風等,每一件出現在紀錄片裏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作品都凝聚了故宮匠師們的心血。觀衆平時只能遠觀的稀世珍寶,在這裏成爲這些匠師們每日捧在手心裏打磨的作品。

最讓我觸動的一幕是第一集中,一位修補陶瓷的年輕女孩,踩着自行車在故宮裏騎行的場景,她說她最喜歡星期一的故宮博物院,因爲星期一閉館,騎行在沒有人的故宮中最爲愜意自在。紀錄片旁白講述道:“據說第一次享受這種待遇的人是末代皇帝溥儀……”這句話一出,心裏莫名的咯噔了一下,穿越百年的故宮,見證了多少歷史人物的遊走,經歷了多少輝煌與落寞的歷史時刻。故宮早已經不是一座建築,而是一種文化的承載。

在這裏工作,和在北京其他地方工作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宮門層層,阻擋了外界的喧囂,修補匠師們說他們能夠在文物修補中和古人對話,看到上一次修補這件文物的匠師的故事和性格。文物的修補講究的是修舊如舊,殘損的文物需要匠師們的一雙巧手拼接與復原,耐心與藝術想象力缺一不可。對自己的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的還原文物的原本風貌,這樣的工匠精神在如今這個有些浮躁的社會裏顯得特別珍貴。

一件文物,經歷幾百乃至上千年,早已因爲時間而變得斑駁,感謝這些文物修復匠師們,讓我們看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文物原貌,讓我們還有機會看到這些代表着中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珍品。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8

自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後,點擊量破萬。不少年輕網友紛紛求王師傅收徒弟,只想安靜地掃掃地。面對日益科技化的時代,王津師傅是靠着勤勞淚水,不辭辛苦的工作,弘揚着工匠精神,復甦着鮮活生命。豈能被輕易視之?那些沒有兢兢業業、踏實艱苦態度的人,那些沒有追求,不能正確對待勞動的網友,豈不令民衆笑之?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王津修文物,是日夜辛苦地奮鬥工作,一絲不苟,極度認真用心的踐行,那些歷史悠久的古鐘古琴在沉睡中復甦,被世人所歌詠。那是對事業的敬仰盡責,讓文化花壇裏鳥鳴花更香,山高谷更幽。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不必羨慕王津,他只是做好本職工作而已,纔會享有應得的名譽。如果你能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事無大小,不論是清潔工人、交警、邊遠山區的志願者,抑或現在的高三畢業生,只要我們懇切堅持做好本職工作,自會有溫煦的清風在你盛滿淚與汗的雨季輕拂!

那麼多網友紛紛求拜師收留,哪怕在故宮掃掃地,是因爲如今一批大學生不能樹立正確價值觀,盲目追逐,不能盡才所用,人才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三本的退卻,讓人人都有資格成爲大學生,卻不知在大學勤奮刻苦,不斷武裝自我。

當然,勤學用功,一絲不苟的榜樣也有。南開學子郭鑫建立“誠信通”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把退耕還林地區農民生產的產品藉由這一平臺銷售到國外,幫助人們增收,踐行環境政策與經濟發展同步。郭鑫也因此受到農民及大衆的好評,沒有去故宮,做好本職工作,不也實現了人生價值嗎?對工作持敬仰之情,一絲不苟,勤懇堅持,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有那麼多網友想去故宮掃地,顯然不可能!更深一步,當今時代,勞動者應樹立正確價值觀,敬業愛業,同時政府促進就業,鼓勵創業,培育工匠精神,弘揚敬業愛業風尚!

汝若盛開,清風自來!沒有波瀾不驚的光芒,亦有石破驚天的感動!尼采有言:“誰終聲將震天,必將長久緘默!”做好本職工作,在盛開的花季沐浴清風!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9

昨晚一口氣看完這三集的紀錄片,時時有淚目的衝動,但那只是出於我一直以來對故宮的莫名深愛,以及對中國傳統工藝的自豪和對這些大師們的敬佩。但是今天做家務時,一種慢悠悠、穩當當的節奏感支配了我,這時又一下子想起了這部紀錄片,和那些閒散而踏實地生活在故宮的人們。

我特別喜歡這種淡然的、不慌不忙的.節奏。在浮躁的生活裏,能保持自己的本心,然後全神貫注、一絲不苟地去做好一件事,這真的難得,帶來的也會是別樣的成就感。這也是故宮裏的大師們對待修文物的態度。修復精密的鐘表,可能一坐就是半天、一天,要慢慢地讓裝飾盤上每一個翅膀、每一處關節動起來;修復漆器,每一滴漆都得在深夜去山裏親手採集;絲織品要親自緙絲,女子不能塗香水、化妝,保持最本真的狀態,用肉眼去調節每一點色差;面對陶器、青銅器,一點點的調色、上釉,做舊如舊,點滴也馬虎不得;書畫作品復原,拉起薄如蟬翼的紙張,稍有不慎就可能毀掉一幅無價之寶。年復一年地做着這樣的工作,感覺紀錄片裏的大師個頂個兒地性子溫和、耐心,心態分外平和。在故宮的偏院裏,他們自己種樹、種菜、打水、掃地、採果子、開開風趣的小玩笑,在紛紛擾擾的現代世界過着與世無爭的古代生活......

從這部紀錄片裏,其實可以看出中國人祖輩的生活態度。上等的工藝品,絕不能靠急功近利的機械製造批量得到。中國人的書畫、織品、器具,無一不是慢工出細活兒,這裏面傾注的是時間、是精力、是金錢,更是情感和風骨。

而在今天的喧囂世界,我們更該去留住這種心無旁騖的較真態度。我願意相信,真能成事兒的,總會是能傳承這種精神的一批人。此外,在這樣的精神狀態下做事,更好似平白多了股信心,好似在心裏某處就是知道,這麼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就能走到終點。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0

這幾天,故宮特別火,宮裏的人也特別火。12.4,也就是昨天,從松江一路趕到人民廣場,到了大光明影院門口差點嚇死。領票的長隊已經從大廳裏七拐八繞,甩在南京西路上。一邊拍照發給小夥伴一邊排隊,心裏嘀咕:這也太火爆了。

這部大火的紀錄片,我其實兩個星期前纔開始刷。在B站刷比較火的正經片子,如《河西走廊》等,一週目非得屏蔽彈幕不可。沒有彈幕加成還能被圈粉的片子,那纔是好片子啊。北京離自家很近,去故宮次數卻少。第一次留下印象的只有東西暖閣逼仄的'空間,窗邊的大炕,珍寶館的點翠鳳冠,夕陽西下時樹影竹影在北風中颯颯作響,寒氣從地底下泛上來。

幾年之後看到紀錄片,才發現隔着紅牆,竟然有那麼多可愛的人和故事。與心裏想的一兩百人小聚的場面完全不同,偌大的放映廳坐滿了兩層人。電影結束之後是見面會,有人離場,我們匆忙跑到前面。

導演,B站的人,投資方的人,都來了,當然還有衆人的故宮男神王津師傅。王師傅還是像片子裏一樣,溫和地笑着。看着臺上的他,我想起紀錄片裏的他。一週目時關了彈幕,二週目纔打開。所以一週目時我並不知道“前方高能”“男神上線”的提醒。前半段沒怎麼特別注意王津師傅,他還不如陶瓷組王五勝給我的印象深。但是看到他和亓昊楠一起去廈門,香港的鐘表收藏家拉着他展示自己的收藏。“你們故宮有這樣的懷錶嗎?”“我這裏有幾個故宮沒有的,我就很開心了。”王師傅全程一直很寬和溫厚地微笑,像對着一個有小脾氣的孩子。

“他收藏了一些還也不錯,比較早期的一小部分,可能就是想跟故宮的比試比試吧……但是故宮鐘錶,可以說在世界上,藏品或是件數,可能都是獨一無二的。”他這段話的語氣並非不屑或者驕傲,而是非常平和內斂,不卑不亢,還有點面對鏡頭的靦腆,但整個人非常地淡然。那語氣,彷彿在談論明天是不是下雨。他還是微笑着的,很淡然的笑容,臉上歲月的痕跡都成了沉澱而不是衰老,像淺淡的水墨畫,有林下之風。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1

首先,這部紀錄片以文物修復爲主題,裏面幾乎集中了國內最頂尖的藝術品,包括鐘錶,字畫,陶瓷,漆器,織品,在故宮塵封了許多年,有很多甚至是第一次公佈於衆,精妙絕倫,巧奪天工,真的大開眼界(我印象最深的是“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而且對這些文物的背景介紹也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瞭解歷史,很有意思,很長知識。

然後呢,這部紀錄片想表達的最核心的我想還是“匠人精神”。這些中國最頂尖的文物修復專家,很多人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靜靜地,從事着一份偉大又平凡的事業。說偉大,是因爲他們用自己高超的技藝把千百年前的珍寶以它們最完美的姿態呈現給現代的人們,這彷彿是跨越千年的相遇,讓人震撼和感動。說平凡,是因爲他們就像巷子裏最普通的工匠,看起來那麼的隨和,彷彿手裏拿的不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只是普通的一個鐘,一個表,而他要做的只是儘自己的力量修好它。你也可以從這部片中看到傳承,一批批的年輕人猶如新鮮的血液注入故宮,延續着傳承着老一輩手藝人的技藝,以及他們對文物的熱愛,對文物修復的執着。這不禁讓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思考:不僅是文物修復,還有很多文化遺產方面的手藝需要當代的年輕人去傳承和發展,其中很多工作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冷靜,我們有責任像老一輩匠人一樣讓我們國家的文化一直流傳下去,不僅如此,我們更要學習的是這些匠人腳踏實地,充滿熱愛,專心致志地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這對我們以後從事職業也是積極正面的影響吧,現在浮躁的我們真應該好好靜下來,看看這些大師們是怎麼對待工作的,一輩子真能做好一件事,也是功德圓滿的。

最後,這部片子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刻意的煽情,很多生活的小細節流露出這羣幹着特殊工作的匠人的清苦,其實也不是清苦,因爲他們心裏是滿足快樂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2

物質社會中的喧囂太多,很少有無爆點的東西能輕易讓人停下腳步。然而去年春節,《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走紅網絡,不少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何也?人們追求沉靜也。

在人頭攢動的鬧市中,你坐於樓閣之上,靜靜地享受着清風,看着樓下疾步的人羣,好像時光停止流動,在嘈雜的公交站旁,人們各自交談,你坐着望天,望車輛,望樹,不說話,像浸潤在水中,柔軟透明。在所有人都去趕時代的步伐,步履匆匆的時候,你能夠冷靜地、清醒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你能忍受暫時落在後面,但你不會驚慌,不會惶恐,因爲你清楚自己的方向,你胸有成竹。我認爲在浮世中沉靜就是有方向、有原則並且堅定不移。

於浮世中追求沉靜,能提高個人境界。李健早期在娛樂圈中與校友盧庚戌成立水木年華組合,後來逐漸地消失在公衆視野中。他的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所以當別人在浮華的圈中各種炒作時,他忠於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學生的狀態,靜心接受新事物。在很久以後他的歌聲傳入大衆耳朵裏時,李健又重新爲人所認識。許多人聽他的《貝加爾湖畔》時,會完全進入那個境界,安靜又美好。是沉靜讓他的靈魂得到洗禮,使他的歌聲恍若天籟。

於浮世中沉靜,需要專注。身爲華大基因的創始人之一,汪建在公司困難時期並沒有驚慌失措,放棄這個項目,而是全心專注於此,不分晝夜地鑽研,終於他把這個項目做成了。

于敏是我國的氫彈之父,在他從業中的幾十年中,他始終默默無聞地做着核科技研究,專注的力量讓他在浮世中獲得了沉靜,踐行着“寧靜以致遠”的座右銘

或許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想留下痕跡,但在浮世之中,追求沉靜纔是美好的樂事。在你汲汲於功名之時,不妨慢下來休息一會兒,品味這靜好歲月,把心隨風飄遠。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3

聖誕假期回國時沒有什麼好電視可以看,在網絡電視裏找來找去,想找一部適合全家一起看的,突然想起來標記很久都沒看的這一部。

感想就是,這工作好適合我爸啊。

爸爸年輕時在烤漆車間工作,很快就做了技術領導,話少,活好,老實肯幹。

爸爸還會修表,家裏還存有一套老的全套設備。

學琴的時候,琵琶掉了兩個品,說是要送到蘇州工廠去返修。當時沒有方便的物流,要把一把琴運到蘇州去,簡直不能想象。梨木的琴,比一般紅木的更沉,也更怕溼度變化。相和絃軸是玉的,更加經不起磕碰。

爸爸翻着當時琴盒裏的介紹小冊子,像這個紀錄片裏一樣,熬魚鰾膠,趁熱度和粘度剛好的時候,又穩又準的把兩個細細的品黏回面板上。一點膠痕都沒有,如今根本找不到當時是哪兩個品經歷了二次粘接。

小時候搬新家,傢俱都是請師傅做的。爸爸提出的一些想法,師傅們覺得太複雜了,不肯做,於是爸爸只好自己動手和師傅們一起做。

牀頭的海鷗,是爸爸畫了之後請師傅雕的。當時找了媽媽的同事,教美術的劉老師。可是劉老師畫完,師傅就鬧意見了。你畫個鳥,這麼複雜,剪紙都剪不出來,要我木工怎麼做?最後還是爸爸自己畫。線條簡單,但一看就是一隻振翅翱翔的海鷗。木雕也是爸爸和師傅們一起做的。

梳妝鏡是一對孔雀,喙對着喙,尾巴飛翹起來,環成一圈。

雖然這些傢俱現在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甚至還有點土,當時可是“設計師風格”的傢俱呢。

哦對了,裝修的時候,利用各種邊角料,我爸還給我做了一把槍。超酷的。

當然,我的爸爸只是比普通人更心靈手巧一點,和紀錄片裏這些師傅們沒法兒比。然而一個人在國外重看這部片,每每看到那些老師傅,還是會想起爸爸。

也許是那一代人特有的味道吧。

突然有點想起來《殺死那個石家莊人》,呵呵。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4

紀錄片記錄着這羣有意思的人,還有他們手中的代代傳承。如今早已見不到的師徒制,依然存在於故宮這門久遠的手藝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畢業之後因爲各種各樣的機緣,來到這裏有了自己的師傅。這是傳承的溫度。他們要怎樣適應裏外這種反差的呢?都是同齡人,好有興趣去採訪一下……正因爲有他們,纔能有修復的新生。

無論如何新生,紀錄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經延續了千年的技法,樸素而有效。高科技的當下看着這些傳統的方式,感覺特別有意思。製漿糊,晾樹漆,用豬血,諸如此類blabla~這也是傳承的溫度。

篇幅所限,短短3集,已經沒有更多容量去告訴人們何以完善修復技藝,怎樣才能更加規範有效,而現代技術又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國家和社會需要做些什麼,以及每個個體應該如何面對。如果能夠篇幅加大,讓闡述更全面,當然會更好。我們也感受得到工作環境看上去也比較簡單,陳舊。但換個角度想,這種自由舒服的狀態,略顯陳舊但熟悉的陳列和工具,是幾代人共同的記憶,或許更能給人以安全感和溫暖呢?每件工具都飽含着傳承的溫度。等幾年之後,老一輩都退了休,中堅力量和越來越多的新生力量崛起,與之相伴的環境也會相應發生着變化。

不過能夠感受到紀錄片更側重於講述人,告訴我們這是一份怎樣的工作,他們是一羣怎樣的人,這神祕的深宮有着怎樣一種生活。只看片名,應該不會能想到是這樣一種平實的風格。我很喜歡這種側重,濃濃的人情味。這本身就是一份需要太多真摯感情才能從事一生的職業。文物是有溫度的生命,他們理應需要更多人的執着與熱忱。

至於文物保護中還有着諸多的問題,那是當然的。如何讓修復的工作環境更規範,更先進。保護不當,資金不足,最最重要的是法律和條文的缺失,讓很多人鑽了空。怎樣才能讓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永遠能肩負傳承千年文化與精神的使命,這其中還包含着太多的內容,太多的路要走,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紀錄片起碼給了我們一個啓發,一個起點,讓我們認識了一羣執着又從容的有意思的人。也衷心的期盼在保護的這條路上,他們能夠走得更堅實,更完善。

一道宮門,兩重世界。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5

故事總要有個開頭,文章總要有個開始,但若到了不知如何言語之時,棄就棄了,何故那麼世俗。

王津老師看着相隔一層玻璃的鐘表,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惋惜,比面對那件珍貴的維多利亞懷錶的淡然,更讓人心折服,那一件件珍貴的古董鐘錶,跟大多數的古董一樣,在修復之前他們就被安放在故宮最黑暗、破舊的倉庫裏,任由歲月腐蝕,當他們落入這羣匠人手裏,猶如馬遇伯樂,玉遇卞和,他們的價值才真正被開發出來,王津老師熟悉那一件件修復過的鐘表,不僅看見過他們奢華的外表,還研究過裏邊最複雜精緻的工藝,修復一件物品的難度並不比創作他簡單,所謂的修復過程,更多的是一種瞭解的過程,那種跨越時空和古人對話的感覺,使他們感嘆前人多能之時,又附帶着對歲月的敬畏,就是這份對傳統的敬重之情,漸漸的使他們懂得了細心、耐心、責任心。

然而那一件件經手過的物件,現在卻又那麼的陌生,和那塊維多利亞懷錶一樣陌生,擺放在展櫃中的他們,世人在讚美他們精美的同時又給他們定義了一個世俗之價,這份陌生更多來自於對他們價值的理解,對這羣平和的修理匠來說,當手中的物件完成修復之後,那份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遠遠要比物件本身的世俗價值高的多,就像那件黃花梨大櫃子,世人也許更在意的是他的用料是珍貴的四大名木,他的使用者是乾隆的生母,而無人關心製作櫃子上精美雲龍紋的工匠會是誰,像這羣故宮師傅一樣,當完成製作的一瞬間,木匠已經明白櫃子已經不再是自己一雕一刻的朽木了,他的價值將被更多的人賦予,但不管櫃子的價值高低,那份造物的成就會一直跟隨木匠一生,這纔是來自於古代匠人的精神傳承,既熟悉又陌生。

天育萬物,龍生九子,人對“格物”的理解各不相同,一幅字畫,一些人看到了歷史、一些人看到了技藝、一些人看到了情懷、一些人看到了名利等等,物件本身的價值,是人內心塑造出來的,雖不說是一面鏡子,但也能反映出其身的一些人生價值,若放以前,我定論出個孰是孰非,但現在我只想借蘇東坡的一句話“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6

在遊覽故宮時,你可曾想到,擺在面前的稀世珍寶,縱使是不起眼的門窗和貼畫,都曾經歷過斷裂殘損和驚心動魄的修復?它們生於千年前,卻一直延續至今,而這得益於一代又一代兢兢業業的宮廷修復師們。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一部格調簡單的紀錄片,樸華無實,爲紀念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週年而製作。如果沒看過這部紀錄片,你可能此生都不會知道,在雄偉壯觀的故宮宮殿的一個角隅,有那麼一羣人,每天和文物打交道,他們的工作是將破損的文物修復原貌,恢復千百年前的光彩。

他們是普通的故宮工作人員更是頂級文物修復專家,是國家傳統技藝的傑出人才。他們衣着普通,交談隨意,面對手中的工作不緊不慢,嫺熟而又從容。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難得的好工作,因爲面對的是無法估價的傳世珍寶。而在匠人的心中,這是一份難得的修養。傳統技藝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在這個快節奏生活的時代,按部就班地從事一件繁瑣精細的活動似乎越來越不可能,而在他們身上所展示出來的平常心,在修復文物時的反覆考量,都是真正的匠人所具有的素質和品性。在文物修復工作者的眼中,修復文物不僅僅是將物品的原貌再現,而是在工作中與文物對話、交流。文物是有生命的,其意義就在於它的身上承載着歷史長河的烙印,流淌着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將古昔在今日重現,我們在重溫歷史的同時感受着文化的薰染。

看完紀錄片後,記憶猶深的是木器組屈峯師傅的一席話:“文物其實是跟人一樣的,中國古代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觀自己。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裏頭,很多人認爲文物修復工作者把文物修好了纔有價值,其實不見得,在修文物的過程中,交流、體悟,而文物的價值是在於傳播文化。”從他的身上流露出的是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敬畏和自豪。頗爲感慨的是時至今日,這裏仍流傳着傳統的師徒制,技藝需要傳承,更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紀錄片會有結束的時刻,而修復工作仍將繼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會有更多的文物在這裏通過文物修復工作者之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透過冰冷的高牆,在電視劇中被稱爲“冷宮”的西三所裏,有着這麼一羣可愛而溫暖的人。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7

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季,我對片中陶瓷組完美修復唐三彩馬的故事記憶深刻。影片中,王五勝和兩個徒弟紀東歌、竇一村在安靜的小屋裏,面對破裂嚴重的唐三彩馬,粘貼、磨平、上色,用自己的巧手使它恢復昔日的風采!

在這段影片中,大國工匠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內心熱愛,靜心鑽研,追求極致,將艱難的文物修復工作做到最好。

工匠精神源於對工作對象的興趣。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影片中,他們就是以修復文物爲樂,才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只有熱愛,纔會執着。在我7歲時,就能搭建議14歲+拼的樂高玩具。當時,我特別喜歡一艘大船,並全神貫注地玩了起來,樓下的小夥伴們叫我去踢足球,我也不去。最後,用幾千個比指甲蓋還小的積木搭成了半米長的大船。這就是熱愛的成果。

工匠精神意味着耐性。在影片裏,他們工作的西三所屬於冷宮,空無一人。每天大清早騎着自行車穿過寂靜的故宮,獨自工作。修復文物是件很考驗耐性的活兒。你可能要反覆重做,每一處細節,馬鞍、繮繩,都要一絲不苟地打磨。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耐心,有一次我在做口算,卻因爲量太多(有10頁),又想着待會兒要買新水杯新鋼筆,晚上又要去吃米其林大廚燒的自助餐,便失去了耐心,胡亂做一通,結果書寫極亂,錯題也有一大堆。看了這段影片,我以後一定要靜下心來,因爲靜能生慧、定能生智。

工匠精神需要不斷地學習,虛心發問,拓寬知識邊界。唐三彩馬的尾巴完全消失了,爲了更好地修復,王武勝三人向木器組求助,討論馬尾的形態,雖然他們都是專家,但工匠精神需要他們博採衆長,借鑑採取別的專家的意見和作品。他們又到了博物館,觀察別的唐三彩馬尾的造型,以運用在這匹上。看到他們的虛心求教。我想起語文老師在講解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時向同學們請教有關唐朝宵禁的問題。她的不恥下問讓我十分敬佩。

《我在故宮修文物》加深了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我要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8

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帝開始修建故宮。《明史》上說,歷時15年才最後完成。此後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擴建,但整體面貌幵無多少改動。

故宮裏一共居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永樂皇帝朱棣,最後一位皇帝是清宣統皇帝溥儀。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築在8米 寬的巨大平臺上,總面積約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爲高大、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徵等都要在這裏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山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極盡人間氣派。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爲 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緻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后的活動場所。清朝中後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皇帝起,這裏就成爲帝王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餘年。

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在這前後五百餘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這裏生活居住和對全國實行統治。 紫禁城,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遊覽出入。城內宮殿建築佈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牆黃瓦,畫棟雕樑,金碧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爲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武英兩殿,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爲“前朝”。北半部則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爲中心,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是皇帝和后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以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爲“後寢”。 通過參觀故宮,我瞭解了故宮的歷史和建築特點。

天斧神功的山石,造型優美,在此園悠閒漫步。給你一個心曠神怡的感覺,好不令人陶醉。軍機處是我國明清時期議事重大決策的場所。令人可想,當年皇帝在此爲保護國家疆土而在此作出的決定。它爲鞏固我國的國防做出過巨大貢獻。

故宮的建築,使我感到它是歷代統治階級生活,工作的一個完美的人間天堂。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19

“擇一事,終一生。”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不知道你是什麼感覺,我只覺得平淡無奇。但最近看完《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本書後,瞭解到有這麼一羣文物修復師傅,甘於寂寞,偏居一隅,卻用自己精湛的手藝讓很多古老的文物重新煥發生機。我突然明白,在當下這個浮躁且喧囂的時代,“因爲熱愛,所以堅持”,尤其是用一生去堅守一件事,是多麼彌足珍貴,值得學習。

正值故宮博物院建館90週年,爲了趕上院慶展覽,鐘錶組的師傅加班加點的修復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木器組的師傅夜以繼日的修復乾隆60大壽時的32展屏風,其中,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陶瓷組修復三彩馬的故事,文物修復師傅們的工匠精神令人敬佩。

工匠精神需要嚴謹求實。王五勝師傅所修復的唐三彩馬,缺失了一條尾巴。他爲了補上那條尾巴,查閱了關於唐朝不同時期出土的三彩馬造型的資料,還特地去博物館實地研究唐朝出土的三彩馬,並請專家會診討論。最終,由於爭議太大,他決定放棄修補馬尾巴。王師傅的放棄,並非出於無奈,恰恰相反是基於對歷史的尊重。這讓我明白,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事實爲依據,不能以臆想中的“完美”爲目標。

工匠精神需要奉獻。陶瓷組的工作場地是古時的“冷宮”,十分偏僻,每天早上都要去熱水間打一整天的開水,也不能用電子設備,但師傅們並沒有因爲工作條件的簡陋而鬆懈,仍舊踏踏實實年復一年的認真工作着。王五勝老師傅從1983年進入故宮工作,已經有30多年了,他爲文物修復奮鬥了一輩子,也爲文物保護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正是因爲文物修復師們的甘於寂寞、無私奉獻,用自己的雙手修復着文物、修復着人心,我們纔有機會欣賞這些曠世“國寶”,領略那些塵封的歷史。

工匠精神需要挑戰自我。那匹唐三彩馬破損嚴重,一條尾巴都斷了,顏料也脫落了一大片,難度何其之大。面對困難,陶瓷組並沒有放棄,反反覆覆經過兩三個月的改進再改進,這匹唐三彩馬幾乎恢復了它先時的雄姿。反觀我,遇上稍微難一些的奧數題,就磨磨蹭蹭,不願動筆,那些很難的題,我連看都不想看上一眼,更別提主動挑戰了。從今往後,我要學習工匠精神,勇於突破,敢於挑戰自我。

故宮的歷史文物有100餘萬件之多,一個人窮其一生也修不完。人終將老去,但工匠精神是不會消失的。匠人,匠心,薪火相傳。希望每一個和我一樣的少年,都能傳承工匠精神,更好地的奉獻社會,服務國家,圓夢小康。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20

曾看過一本叫《啞舍》的書,很喜歡裏面的一句話“啞舍裏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爲它們都不會說話”。當一個朝代覆滅,一段歷史結束,時光慢慢消磨了那些真實的故事,我們也只能從這些歷史的吉光片羽中去找尋當年文化存在過的痕跡。

《我在故宮修文物》以一種極爲親和的態度,爲我們展現了文物修復者的工作,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激動人心,有的只是平淡溫馨的日常。曾經我認爲,他們與文物之間的態度就像是臣子和皇帝,帶着敬畏與小心。但我發現自己錯了,那些文物修復人員與文物的相處沒有我想象中的如履薄冰,反而帶着一種處驚不變的悠然。

文物修復工作肯定是比較枯燥無味的,紀錄片中他們反覆強調:做這項工作第一就是要坐得住。經過歲月洗禮的文物們身上都帶着一股安靜的味道,在被故宮的紅色宮牆隔絕出的另一方世界裏,浮躁喧囂的人是無法真正做好這份工作的。這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幾十年的老師傅,有着現代社會上的人很難見到的堅持。

在故宮這些老師傅中,王津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位儒雅的老人看着展窗裏那些被修復好的鐘表,細細回憶着當年修復它們時的點點滴滴,真是溫柔極了。我想,那些曾被他修復過的文物,一定也會記得,有一雙溫暖的手,帶着耐心與細心,一點一點輕柔地撫平他們身上的傷疤。突然覺得,文物修復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對文物的一種陪伴、一種長情的告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想找一種方法,讓自己在世界上留下存在過的痕跡,可是歲月總是會無情地抹去一切。但我想只要文物這種歷史的見證者還存在,人們就不會忘記這些文物修復者的名字。

總有一個詞讓我感動,它叫傳承。許多老師傅深受父輩的影響選擇這門工作,手藝也是從父輩或者師傅那裏傳下來的。直到現在,故宮採取還是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這種手藝之間的代代相傳,又何嘗不是在保護文物?畢竟文物護養也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很開心,如今還是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去承擔起這份護養文物的責任,去成爲傳承中的一環。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天空之下那片土地已換了不知道多少個王朝,但總有一些東西躲過時光的侵蝕。故宮簡樸的房間裏,那些得歷史青睞的人和物,相知相伴,守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21

整部紀錄片通過不停地轉換不同組別的修復歷程來完成對修復專家們深刻的記錄,讓一個完整的故宮文物修復工作團隊清晰地呈現在觀衆面前。沒有任何過多渲染的平鋪直敘卻似乎與這個時代之下所倡導的風格格格不入,太過平實的記錄手法甚至讓我們不禁懷疑紀錄者的真誠,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似乎並不盡然。紀錄者似乎想以這種方式讓我們領悟到本片的內核精神——他們是被這個時代遺忘的一羣人,片中連他們自己也在說每次從故宮出來都像從古代到現代的穿越,然而這種與現實之間的疏離感卻似乎永遠不會停息,就好似鐘錶修復師王津所說的一樣,這種修復反反覆覆好似永遠沒有盡頭,他需要非凡的忍耐力和對文物的高度專注。可讓我們跳出來反觀這個時代,這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所缺失的精神嗎?

各行各業中讓人目不暇接的新舊更替不禁讓世人感嘆:這個時代再無大師。被金錢慾望魅惑的徹頭徹尾的人們又有誰能擁有這樣一份精細的匠心去面對自己的內心和工作呢?本片似乎藉此向世人們呼籲一種早已被我們遺忘可是卻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大國必須具備的內核——匠人精神。

他們是這個國家頂級的文物修復專家,可他們卻視自己爲普通人。在觀看完全片的講述後,最讓我感到暖心的卻又詫異的便是全片的敘述視角。在偌大的歷史文物面前,記錄者依然秉持着人文。人文,以“人”爲主的敘述方式爲全片的精神內核增色不少,在記錄者的視角下,修復現場是那麼的輕描淡寫和日常化,讓你彷彿覺得那些文物身上厚重的歷史都以生活的節奏融合進這些修復者的生命之中了。

最有意思也是最能體現人物的人文情懷的一處是修復專家們在早晨進院時都要喊幾聲,原以爲是怕鬼的他們實際上是想保護那些黃鼠狼和其他小動物們,生活真實的質感再一次撲面而來。這一羣人的生活是那樣的平實與自然,因爲故宮用電的嚴苛把控,其中一名修復專家王五勝說他們每天早上都要去開水房提好一天需要的水,而他手裏的開水壺卻正是我們爺爺奶奶那一輩用的老式桶壺,這一幕十分有年代感卻也與我們當今社會中人們什麼都要新的,數碼產品飛速的更新換代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這份樸實沉毅的精神讓他們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大半生都不曾言棄。

當你走過往昔嬪妃們走過的冷宮;當你坐在乾隆生母諾大的儲物櫃前端詳時;當你踩着故宮門前坑窪的麻石地時,那種生命本身和歷史交織的厚重感重疊在一起時,生命的鮮活與靈動在那一瞬間得以釋放,令人回味無窮。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22

到了遊瀋陽故宮的時候,我對中國現存的三個故宮有了初步的接觸和了解。北京紫金城故宮當然是一座金碧輝煌、無與倫比的皇家宮殿,其建築年代、規模、氣勢、造型和豪華程度等諸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無可挑剔的;長春的僞皇宮顯然是一座落魄潦倒的溥儀寄人籬下的住宿,其建築規模、造型和佈局等簡直就是一座二層樓的辦公樓,僞皇宮附屬的所謂跑馬場、東西御花園和游泳池,也不過是類似一般公園裏的娛樂場所,與北京紫金城內的御花園及皇家頤和園簡直不能同日而語。

這兩個皇家建築的對比,也反襯出一個帝王鼎盛時期的輝煌氣勢和一個末代皇帝時代的沒落潦倒。而瀋陽故宮既不像北京紫金城那樣的雄偉輝煌,也不似長春僞皇宮一般的寒酸蕭條。它僅是一個我國現已廢棄的、曾經的少數遊牧民族首領棄遊牧變定居後曾經居住過的宮殿。在那裏,遊客感受不到北京故宮天天人滿爲患八萬人限額的擁擠,而是門前冷落車馬稀。也根本不會產生對建築的輝煌而發出的嘖嘖稱道聲。人們只是慕名而來到此一遊。

瀋陽故宮初成於清崇德元年(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離清兵入關還有八年。因此,這裏僅是後金和前清的首府和大本營。怒爾哈赤和皇太極曾在此居住,皇太極在這裏改汗製爲帝制。按理說,一個滿民族的建築應該具有本民族的基本特徵,一個有遊牧民族象徵的穹頂圓形帳篷樣的氈房。但是,令人詫異的是,瀋陽故宮卻是一個道地的漢民族建築外型,其代表性建築崇政殿、鳳凰樓、大政殿和十王亭等,無一不是飛檐翹角,雕樑畫棟,秦磚漢瓦琉璃面,八角重檐歇山頂,其中主體建築大政殿的門柱上還雕刻着華夏民族的圖騰——雙龍戲珠。即便是文溯閣那種二層樓的建築,也完全是漢民族的幾間亭那樣的建制。而建築物的閣名、楹聯、掛圖上的題字等,也幾乎是清一色的以漢字爲主。從瀋陽故宮的建築樣式等特徵上看出,在清兵入關前還沒有一統中原時,滿清已經完全接受了漢文化,並已經被漢文化異化並脫胎換骨了。

由此而想到漢文化的倔強偉大而源遠流長。據說,在世界文化史上,只有漢民族的五千年文化是唯一沒有被異化、沒有被消滅、沒有被斷截的一種民族文化。一個異民族可以一度打敗漢民族,局部或全部統一漢民族,如中國歷史上的金朝、元朝和清朝等,他們可以改變漢民族的髮型、服飾,但是,他們從來沒有統一過漢民族的文化,而相反被漢文化異化了。其中最典型的是清朝乾隆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詩作最多的一位詩人,當然,寫的是漢詩而不是滿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23

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吸引了衆人的眼光。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裏的故事,神祕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羣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歎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繫起來。

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爲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爲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峯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着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爲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着。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

說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說:“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繫,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傳承工匠精神。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癡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

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瞭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800字 篇24

看完兩集《故宮》紀錄片,我腦海中不斷浮現的就是“奇蹟”二字。雖然它不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但在我看來它就是中國的奇蹟、歷史的奇蹟。

紀錄片開篇以高大威嚴的紫禁城中象徵至高無上權力的金鑾殿慢慢拉出,表現時間的沉澱;進入參觀人羣則表現現代人對歷史的尊重和探求。

一座宮殿的建立,因於一位皇帝的意旨。

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皇帝朱棣從侄兒手中奪過皇位後,將自己原來的封國北平設爲第二京都,亦改名爲北京,歷時15年,耗費無限人力物力終於建成紫禁城。古代封建帝王爲了鞏固皇家身份地位,稱自己爲天帝之子,而深紅色的宮牆和金黃色的琉璃瓦是故宮最引人注目的特徵,也是皇家高貴身份的象徵。紫禁城內最尊貴的建築是太和殿,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05m,長寬比例爲9比5,象徵着九五之尊。

而影片中在向觀衆展示玉器時多采用鏡頭慢慢拉近的手法,給人以視覺的刺激效應;或採用由平拍慢慢轉入俯拍的手法,展現玉器年代久遠的神祕感。大量的推拉鏡頭、降格拍攝等塑造了獨特的視覺效果。在對光線的控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動的浮雲,表現出了時光的流逝,歲月的滄桑。具有運動感,動靜結合。

紫禁城在建後的二百多年裏,不僅多次經歷了雷雨、失火等天災的侵害,也歷經了一次改朝換代,這座華麗的宮殿裏曾住過兩家人,朱家和愛新覺羅家。紫禁城中只有一些重大的事件有所記載,並且無一例外都是爲了皇權的爭奪。深紅的高大磚牆,金黃色的硫璃瓦,宮殿的棱角向天翹起,格局統一,設計整齊,寬敞大道,高階皇樑,暗示着封建的等級的森嚴。

紀錄片在這之間穿插宮廷建築及宮殿上空雲層的移動,宮牆上光影的變幻以及從暗到明的光線變化,表現了故宮歲月變遷和時空的交換,巧妙運用了構圖及色調的配合。

本片的聲畫結合也是相得益彰。無論是恢宏大氣的樂曲伴隨着宏偉的宮殿,還是故宮修葺時急切的鼓點,抑或是製造懸念時那空靈飄渺的中國古典樂曲,無一不使得影片整體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看過這部紀錄片,我深深地被故宮中文化精華珍寶所震撼,這些珍寶凝結這千百年來人們的心血,承載着千萬年中大自然點滴孕育的精華,跨越了人世間從古到今紛繁變化的滄桑,我們應該銘記這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