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通用19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通用1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通用19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

當一部沒有大牌也沒有小鮮肉的紀錄片意外走紅時,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受並熱衷於修復文物時,我很欣喜。因爲就在前幾年,中國還是一個可以隨處“拋幣祈福”的國家,而現在的年輕人對故宮的嚮往,卻恰恰體現出了國人的文化素質提高。正是這種對傳統文化的迴歸,使我們養成人性,締造了文明。

幾年前,不斷有媒體曝出國人旅遊時的陋習,如在埃及神廟刻上極富中國的特色的“到此一遊”,甚至撥光莫言故居家門口的草來“沾靈氣”。文化的傳承,傳承的是爲人處世的道理。而在過去的幾年裏,人心和經濟一樣,一樣的只追求高利潤,追求高回報和收益,卻不曾想過要豐富自己的內心,給靈魂片刻自由。

每個人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接受教育是一場修行,是以純真、無私、以善良來洗濯浮躁、功利與自大。文化傳承的意義就在於此。古老的文化是經歷千年的沉澱,是古人遺留給今人最好的禮物,迴歸傳統文化,可以使人講誠信、明禮儀、立遠志、敢擔當。

春節時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兩檔文化類綜藝節目引起了廣泛的好評,也觸動了人們心中早已遠去的文化情懷,所幸那種情懷是深埋在我們的血肉中,只是老去,卻依舊輝煌。重視傳統文化,也引發了人們對於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思考,人開始真正的“慢”了下來,人們開始從容的思考,從容的生活,開始體會雲白風輕,川行石立,鳥笑蟲鳴,漁樵互答的境界。而不再嘆塵世苦海,不再爲名利所縛,形成了自己的人性,締造出自己的文明。

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所引發的網友對文物的心馳神往,所反映出的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嚮往故宮生活,反映出的是時代的大轉變,而在中國這樣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裏,人們懂得了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爲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他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爲不霸道所以有道德。品位、道德則正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2

網絡上傳播的紀錄片,讓一直默默無聞的大師們火了。修復文物這一冷門卻收到了2萬年輕人的簡歷。不是在於去故宮有多熱門,反而是年輕人們受到了新的感召——文化。

文化之一——源於對工匠精神的推崇。元代後期,便是將有才幹的工匠編入獨立戶籍。這便影響了工匠與士、農、商業的不同。時代發展後,由專爲統治服務而提高水平的工匠已褪去其落後的外衣,向着“精益求精、堅持不懈、一絲不苟、愛崗敬業”穩步前進。人們欽佩於精巧的手藝,想成爲一代工匠大師的人慕名而至。

文化之二——維繫傳統文化的紐帶。中國人是重感情的,那是身體中流淌着的因子,對傳統文化美好的想象與保護。傳統文化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人們看到文物如鐘錶一類起死回生後,誰人內心不是歡歡喜喜、大聲稱讚呢?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既表現爲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中秋,又能表現爲文物的保存與保護。激起了人們對歷史美好的遐想。史鐵生曾說:“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會坍塌。”如果從殘缺文物中修復並發現美,那也是十全九美了,美哉,樂哉!

文化之三——慢節奏。“我只想安靜地在故宮掃掃地就行。”待在此地,不生財,卻可以減壓。也許,吃多了快餐的人們,偶爾也會停下腳步燒一頓自家菜餚。過久了城市快生活的人,壓力大,缺少幸福感。旅遊業也盯緊了商機,鄉村遊。對於像我一樣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不知去地裏摘摘菜,喂喂豬,燒燒土竈,抓抓魚有什麼樂趣。前兩年的《爸爸去哪兒》不也火得“別具一格”?這些都反映出,生活需要慢節奏。

故宮裏的下午,少事時,可否沏兩杯茶,坐在院中,回想千古帝王,曬曬太陽,遠離車馬的喧囂,是多麼真摯的輕鬆感。

文化,沒有政治那樣強硬,也沒有經濟那麼有實力,卻如空氣一般滲透於人們的生活、工作,但若要保持住對故宮工作的熱情,還需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虔誠。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3

一部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網絡,百萬點擊量,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通殺70後至00後,匠人們的恬淡工作生活,令多少人心馳神往……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當下,我們需要點時間冷靜一下,放慢我們的步伐,去重拾那一份真趣。

有網友說:“我只想安靜地在故宮掃掃地就行,求收留。”有人對西藏嚮往,想做一次朝拜獲得心靈的洗滌。只要你有心,其實在哪都可以,豐子愷曾言:“你若愛,生活哪裏都可愛。”陽臺觀雨,雨聲清脆悅耳,有些溼潤的空氣罩在身旁,人也隨着這細細密密的躍動在空氣中的小精靈柔軟了下來,心都寧靜了。有時行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則無論是那景如何鬼斧神工,總能讓人疲乏。而當一次再尋常不過的旅途中,一個稚童伸出軟嫩的指頭點着山水空雲,說那方的像家裏新添的茶几,那圓的像家裏的小烏龜時,這些林中事物彷彿才被注入了生命力才活了起來。“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若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前些年,《舌尖上的中國》以飲食爲載體,傳達的是濃濃的人文關懷,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事卻往往最能觸動人的心絃。

節奏紊亂的時代把生活變成了嘈雜的競技場。車水馬龍的街道鱗次櫛比的高樓,五彩繽紛中卻夾雜着難以名狀的悲涼,恰如海上的孤島,花哨卻寂寞。紅塵繁繁,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裏許多人已不能安放一顆平常心,看不到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世人皆曰塵世苦海,然世間花鳥言笑,塵世不塵海亦不苦,彼其苦自心爾。人生長途路漫漫,我們急躁地前行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就算匆匆忙忙趕到了終點,終歸都只是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中去而已。“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不妨緩下步子來場深呼吸,平靜如瓦爾登湖畔的垂釣,淡然如凌晨四點的海棠花,內心的靜謐美好便不再只是“當是只道是尋常”般的回憶了。

我在故宮修文物,我在家裏做家務,我在公司搞業務,我在課堂學知識。生活如此多嬌,你關注她,她便呈現出不一樣的美,你笑,她也笑……

不知你是否留意過初春新芽破土的驚喜;是否聆聽過仲夏夜裏的蟬鳴;是否品味過寒秋中蕭瑟的味道,是否感受過冬日裏那一縷陽光的寧靜……

春住心底花自香。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4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忽風行全國,令衆人癡迷。衆多年輕人向故宮投簡歷,網絡留言,只爲留在故宮工作。

令人不解一向不被民衆所喜愛的紀錄片居然走紅網絡,爲何?我想不是因爲盲目跟風,而是被片中大國工匠的精神所感動。

工匠精神,源遠流長,一代代大師便是在其之下走上風華絕代之路。工匠精神其內涵應爲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耐得住寂寞。

一絲不苟者,是要去內心之浮躁,不計成效,而只爲手下一點一點流出華美精品。觀往乎四海,成大家者,莫不嚴苛不放鬆一絲。以皇皇鉅著《談藝錄》《管錐編》《圍城》成不朽之名的錢鍾書應自豪自耀,因爲他寫下諸多盡善盡美的作品。然非如此,其一直對自己的作品一改再改,直到九十歲高齡仍不輟修訂。是他真的寫得不好嗎?不,真正的大師是對自己最嚴苛的人。

精益求精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凡古今之成大業大師者,莫不在精益求精,自我超越。且不說那愛因斯坦以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更不說霍金從大爆炸理論到黑洞理論幾次易稿,亦無須言錢學森由世界航天之奠基又到流體力學之經典。僅那薛克諤便令人明瞭何謂自我超越:完結了矩陣力學,又根據德布羅意的波粒二象性假說建立了波動力學,後而證明波動力學與矩陣力學的等價性,融合開創了量子力學。而現代社會的一切發展均建立在量子力學之上。精益求精,自我超越是成功的必要途徑。

耐得住寂寞,我想是工匠精神最本質的特徵吧。凡天下往者,得之生之,弗得困之。耐得住寂寞是獨釣寒江雪的脫俗沉默。在爲伊憔悴的路上,沒有鮮花頌樂,沒有通達禮賀,亦沒有太多人重視你,甚乃到最後,你只有你自己,一無所有,終至一生,也可能會一無所獲,困厄一世。沒有多少人會待自枯朽,往往耐不了葉落的寂寞。天下聞名,卻換來天下的紛亂。幸否?悲否?哀否?無解之結。但我想,總有人會耐住了寂寞,以爲大師,如沈從文二十年的沉寂,捧出《邊城》《長河》,成爲20世紀中國最爲優秀的文學家之一。

工匠精神,靄靄淡遠。古樸沉默之中總有一種令人流淚與震撼的自然感。在這太浮躁,太功利,太回不了頭的社會,需要大國工匠們,需要工匠精神來堅守着。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5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引起了年輕人對修文物這一工作的嚮往,這不得不說一件令人拍手叫好的事。年輕人選擇冷僻職業,不正是一種別樣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嗎?

不得不說,在弘揚“工匠精神”的時代,我們並不缺少“工匠精神”,只是我們卻難以尋覓到繼承這一精神的接班人。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中也提到過,許多傳統技藝已然面對失傳的困境。如此一來,年輕人對修復文物工作產生了嚮往不正應該大力鼓勵,從而緩解這一困境嗎?

俗語有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衆多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必然是產生了些許興趣,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以及市場的調節下,衆多年輕人想必也可以利用文物修復工作實現自己的追求。

只是,我們不免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因爲一個紀錄片帶來就業高潮究竟能夠持續多久呢?答案不言而喻。筆者上文已有言,如果真的要實現文物修復工作“後繼有人”的願望,僅僅靠年輕人的一腔熱血是不夠的,在此時,政府與社會各界同樣應該拿出相應的態度。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政府應有所爲,有所不爲”,而在此時,我們不正需要政府採取相應的措施去保障這一工作的實施嗎?如若不然,我們不妨假想一下,在紀錄片熱播之際,衆多年輕人腦袋一熱,心中激動異常,趁着這股衝勁忙不迭詢問文物修復工作的相關內容,一副拳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可是等這個風潮一過,又會怎樣呢?也許衆多年輕人的心早已冷卻,又去尋找下一個令人興奮的目標了,如此一來,這曇花一現的好景又有何作用呢?

所以說,政府應該開展相關職業的培訓活動或予以政策支持,纔可能讓這一股風潮真正地落地生花。事實上,也只有一個小人物有機會並且能夠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社會才更可能是有福的社會。相對地,一個普通人沒有機會突顯“存在”意識,沒有任何平臺供自己施展而只能望洋興嘆的社會,絕不會是一個好的社會。

因此,我們既期待多一些“有夢”的年輕人,也不妨期待這個社會多一些廣闊的舞臺。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6

這幾天,故宮特別火,宮裏的人也特別火。

12.4,也就是昨天,從松江一路趕到人民廣場,到了大光明影院門口差點嚇死。領票的長隊已經從大廳裏七拐八繞,甩在南京西路上。一邊拍照發給小夥伴一邊排隊,心裏嘀咕:這也太火爆了。

這部大火的紀錄片,我其實兩個星期前纔開始刷。在B站刷比較火的正經片子,如《河西走廊》等,一週目非得屏蔽彈幕不可。沒有彈幕加成還能被圈粉的片子,那纔是好片子啊。

北京離自家很近,去故宮次數卻少。第一次留下印象的只有東西暖閣逼仄的空間,窗邊的大炕,珍寶館的點翠鳳冠,夕陽西下時樹影竹影在北風中颯颯作響,寒氣從地底下泛上來。

幾年之後看到紀錄片,才發現隔着紅牆,竟然有那麼多可愛的人和故事。

與心裏想的一兩百人小聚的場面完全不同,偌大的放映廳坐滿了兩層人。電影結束之後是見面會,有人離場,我們匆忙跑到前面。

導演,B站的人,投資方的人,都來了,當然還有衆人的故宮男神王津師傅。王師傅還是像片子裏一樣,溫和地笑着。

看着臺上的他,我想起紀錄片裏的他。

一週目時關了彈幕,二週目纔打開。所以一週目時我並不知道“前方高能”“男神上線”的提醒。前半段沒怎麼特別注意王津師傅,他還不如陶瓷組王五勝給我的印象深。

但是看到他和亓昊楠一起去廈門,香港的鐘表收藏家拉着他展示自己的收藏。“你們故宮有這樣的懷錶嗎?”,“我這裏有幾個故宮沒有的,我就很開心了。”

王師傅全程一直很寬和溫厚地微笑,像對着一個有小脾氣的孩子。

“他收藏了一些還也不錯,比較早期的一小部分,可能就是想跟故宮的比試比試吧……但是故宮鐘錶,可以說在世界上,藏品或是件數,可能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這段話的語氣並非不屑或者驕傲,而是非常平和內斂,不卑不亢,還有點面對鏡頭的靦腆,但整個人非常地淡然。那語氣,彷彿在談論明天是不是下雨。他還是微笑着的,很淡然的笑容,臉上歲月的痕跡都成了沉澱而不是衰老,像淺淡的水墨畫,有林下之風。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7

我在故宮修文物,講述的是一羣專職修繕文物的匠師們在故宮修文物的日常。故事講述平靜而溫和,一共三集的紀錄片,大約3個小時就看完了,總覺得意猶未盡,不夠看。

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寶鑲嵌、織繡的修復故事,第三集爲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唐代三彩馬,遼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壽的32扇屏風等,每一件出現在紀錄片裏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作品都凝聚了故宮匠師們的心血。觀衆平時只能遠觀的稀世珍寶,在這裏成爲這些匠師們每日捧在手心裏打磨的作品。

最讓我觸動的一幕是第一集中,一位修補陶瓷的年輕女孩,踩着自行車在故宮裏騎行的場景,她說她最喜歡星期一的故宮博物院,因爲星期一閉館,騎行在沒有人的故宮中最爲愜意自在。紀錄片旁白講述道:“據說第一次享受這種待遇的人是末代皇帝溥儀……”這句話一出,心裏莫名的咯噔了一下,穿越百年的故宮,見證了多少歷史人物的'遊走,經歷了多少輝煌與落寞的歷史時刻。故宮早已經不是一座建築,而是一種文化的承載。

在這裏工作,和在北京其他地方工作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宮門層層,阻擋了外界的喧囂,修補匠師們說他們能夠在文物修補中和古人對話,看到上一次修補這件文物的匠師的故事和性格。文物的修補講究的是修舊如舊,殘損的文物需要匠師們的一雙巧手拼接與復原,耐心與藝術想象力缺一不可。對自己的作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的還原文物的原本風貌,這樣的工匠精神在如今這個有些浮躁的社會裏顯得特別珍貴。

一件文物,經歷幾百乃至上千年,早已因爲時間而變得斑駁,感謝這些文物修復匠師們,讓我們看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文物原貌,讓我們還有機會看到這些代表着中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珍品。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8

故宮一直是我國一個著名景點。和故宮有關的紀錄片很多,但是和故宮中的人有關的,卻寥寥無幾。而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即其一。其他紀錄片往往是大段大段地向觀衆灌輸事實,而這部影片,傳達給觀衆的卻是有情節、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巍峨的宮殿裏,在紅磚綠瓦間,在一扇扇硃紅色的大門後,有一羣可愛又可敬的人們。他們是大師,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過着平凡的生活,卻有着不平凡的身份。他們是藝術家,卻見證着歷史。

他們是文物修理者。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從世界各地運來的文物修好以便於展出和保護。在保證文物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要儘量還原和保留文物本身的特點。

在展館裏的文物,都散發着莊嚴肅穆甚至高不可攀的氣息,那一塊塊冰冷的玻璃,彷彿把它們和我們隔絕了好幾個世紀。但在他們的手中卻是那麼近,那麼真實與親切。而他們,也給予了文物最高的待遇,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使一件件文物在他們手中再現英姿,重放光彩。這一來一往,形成了一次次跨越歷史的交流。他們彼此影響着,給對方留下自己的印記。一個在表面,一個在內心。就如同木器組科長屈峯先生在雕刻一件佛像時所說:“每個人對佛的理解不一樣,這也跟人的性情有關。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麼奸笑,要麼淫笑,還有刻得愁眉苦臉的,很難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個味道很難把握,怎麼能刻出那種神祕的純淨的微笑,那是最難的。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說‘以玉比君子’,玉就一塊兒破石頭,它有什麼德行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行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想辦法把自己融到裏頭去。人在這個世上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纔有價值。很多人一般都認爲,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爲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到裏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什麼,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爲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說文物就是爲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麼價值。”

是啊,一件文物,只要真正接觸到它,體會它,感知它,就會發現,“物”只是它的載體,而它承載的文化,是活的,且不朽的。

對歷史與文物感興趣的,難道只有那些喜歡懷舊的老年人嗎?在這裏,這種想法不成立。因爲這裏每年都會招聘四五十位應屆的大學畢業生。這些年輕人在一些老師傅的指導下,感受着蘊涵在文物中的生命,感受着歷史中的鮮活。他們耐心、負責、誠懇、專注地工作,卻又不時地散播歡樂與青春。這兒彷彿是個與外界隔絕的新世界,沒有大城市特有的那種焦慮、緊張的工作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執著和從容。工作之餘,他們也可以去院子裏栽幾棵樹,收穫一些果實,喂貓,養鳥,與同事們一起享受生活。這樣平穩、安定的生活,再加上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是多少人嚮往的啊。

他們改變了故宮,也改變了他們自己。相信他們在故宮度過的每一寸時光,都是他們畢生中最珍貴的回憶。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有幸光臨故宮時,看到展館裏那些完好如初的文物,是否還會想象它們曾經歷的所有故事和默默爲它們付出的所有人?是否能感受到那種鮮活且強大的力量深深地震撼着我們的心?

感謝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故宮那些充滿意義的文物,以及故宮那些有着不平凡的工作與生活的人們。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9

一部記錄故宮文物修復工作日常的紀錄片卻意外地在90後人羣中走紅,並在豆瓣獲得了9.5分的好評,超過《琅琊榜》,這讓《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的主創都感到意外。日前這部每集投資僅50萬元的“網紅”紀錄片已正式登陸天貓魔盒。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故宮90週年的獻禮紀錄片,3集的劇情設置也是圍繞着故宮工匠們爲了準備大慶而修文物的故事。在故宮博物院的全力支持下,《我在故宮修文物》攝製組破例進駐這個全國最爲保密、最爲神祕的文物修復單位――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拍攝。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一部有溫度的紀錄片。作爲目前爲止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沒有板起面孔說話,沒有像說明書一樣介紹與修復相關的專業知識,而是用年輕的視角走進古老的故宮,第一次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祕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

帶領着80後90後製作團隊的導演葉君表示:“我們是揹着唐詩宋詞長大的,但用着手機、坐着地鐵。拍這部片子,我們希望用現代眼光去看傳統,用現代人眼光去看故宮。”

《我在故宮修文物》歷經了5年的項目調研,4個月不間斷的紀實拍攝,每集展現幾類關係密切的文物修復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復大師。第一集講述青銅器、宮廷鐘錶和陶瓷的修復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寶鑲嵌、織繡的修復故事,第三集爲書畫的修復、臨摹和摹印。

觀看這部紀錄片,需要隨時準備好“開腦洞”。在片中,觀衆不僅可以近距離地看到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唐代三彩馬,遼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壽的32扇屏風,乾隆生母的金髮塔,乾隆皇帝的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乾隆御稿箱,宮廷樂器――瑟,乾隆用過的黃花梨百寶嵌頂箱櫃《番人進寶圖》,乾隆生母80大壽的實景繪畫《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圖》等稀世珍寶,更可以有幸看到那些殘損甚至呈碎片狀的文物經過大師們的修復一步步重獲榮光的過程,以及文物定格下的那些鮮活的歷史瞬間。

該片還通過對文物修復領域“廟堂”與“江湖”互動,完整呈現國寶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充分展現出傳統中國“士農工商”四大階層中唯一傳承有序的的階層“工”的信仰密碼,技術的沿襲與變革。

很多時候我們想象中的“大師”都鬍子花白、不食人間煙火,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當中的故宮修復大師們,他們嬉笑怒罵,打杏逗貓,玩兒得了吉他,也養鳥種花。除去對“大師”神祕的想象,我們透過鏡頭得以直視他們的眼睛,走近他們真實的生活。

稀世文物,我們很少人能有接近的機會,但是這些身懷絕技又普普通通的人,可感可知。這些不同性情的修復師,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職業、看待人生,是否也會觸動我們?從今天起,用戶可以登錄天貓魔盒等阿里數娛TV終端搜索觀看這部紀錄片。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0

真沒想到,一部文物題材的紀錄片成了“網紅”。最近,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站收穫超過百萬次點擊,豆瓣評分高達9.4,甚至高過《舌尖上的中國》。“慕名而來舔屏”的年輕人絡繹不絕。

要說之前,文物紀錄片給人的常是一種高冷、神祕、刻板、枯燥的印象,彷彿都是關於遙不可及的東西,和百科知識別無二致,與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作品往往是“牆內開花牆內香”,頂多能賺圈兒外人的幾眼好奇。

有網友說,當別人推薦《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以爲拍的是故宮,沒啥特別的興趣,沒想到卻講的是故宮裏一羣人的故事,而這一羣人,實在可愛又可敬。於是一口氣看了三遍。

我想起上學那會兒,同學們經常一起嘀咕:真不明白博物館裏的老古董有啥看頭?我不認識它,它更不認識我,冷冰冰的有意思嗎?爾後,逐漸有一些機會聽到收藏家回憶他們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關於因緣際會,或充滿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堅守,交織着個人的情感,也打撈起歷史的點滴。我便開始對文物有了新鮮的認識,似乎還感受到老物件的溫度。原來“文”是中心,“物”只是載體。正如紀錄片裏的木雕佛像修復師屈峯說的,“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嗎?文物的目的就是讓它傳播文化,而不是爲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鐘錶修復師王津說,以往大家看到的文物都是靜態的,這部片子讓很多觀衆看到了文物背後的故事。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當看到有一羣和我們一樣朝八晚五的普通人,在一個時光慢悠悠、充滿生活氣息的“自家後院”裏,執着而從容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後,網友們油然而生的親切感。這時的文物,儼然褪去了厚重的塵埃,充滿人情的味道;這時候的觀衆,也開始“心疼”“點贊”“自豪”,關切這些文物的傳承和命運。這是一種奇妙的互動。

互聯網的強大力量,讓這種互動的影響迅速擴散和放大。《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走紅路徑是這樣的:最初在央視播出並沒引起多大的反響,後來,當故事被上傳到某彈幕視頻網站後,迅速躋身熱搜榜,俘獲了大量90後粉絲。

不少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傳承面臨危機,最大的抱怨是缺乏年輕人的關注和熱情。當今年輕人難道天然與傳統絕緣、和文物有隙嗎?《我在故宮修文物》顯然已經給出了答案。

這必須從信息傳播思路上找找原因――在互聯網時代,應該利用怎樣的方式與年輕人同頻共振?在文化生活多元時代,能從哪些方面打開年輕人興趣的大門?否則,恐怕“酒香也怕巷子深”了。

總歸來講,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在大衆的心中活起來,根本還是要使大家體會到文物本身與現代生活並沒有不可跨越的距離,文物的命運也是一件與每個人有關的事。有更多親近,便有更多自覺。

網友調侃說,“《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故宮最好的招聘帖:工作在北京一環內,跟最頂級的文物打交道,春天賞花、夏天摘果、秋天看落葉、冬天觀雪景,過着四季分明的生活。”這些網友最終可能並不會從事文保事業,但是從這裏,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和文物相互靠近的美妙畫面。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1

有這麼一羣人,當其他人在工作事業上浮躁喧囂碌碌無爲時,他們卻在艱苦的環境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耐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類奇蹟。

有這麼一羣人,當其他人在學習生活上壓力山大彷徨無助時,他們卻抱着捨我其誰的信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複製出一個又一個國家驕傲。

他們是誰?他們就是那些猶如“掃地僧”般的故宮文物修補者,貌似普普通通而個個身懷絕技。

當我看完這部紀錄片後,對大師們的只有敬佩和讚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們在修補各種文物上,付出了大量常人難以想象更難以做到的耐心。也正是靠着這份耐心,才修補好了許多原本破損的珍貴文物,是他們的勤勞和耐心,才讓後人能有機會在故宮欣賞到許多精美絕倫的文物,讓輝煌歷史再次重現。

紀錄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的細心和信心;他們的眼睛銳利似鷹眼,細細的觀察出這個文物器械無法啓用的問題所在;用一雙雙巧手,自信的織出了精美的布匹,粘好了美麗的瓷器,修好了精緻的器械……

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細心找到自己學習和生活上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和提高;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耐心,踏踏實實爲實現自己的奮鬥目標永不放棄;我要向他們學習這份信心,克服重重困難取得優異的成績。

這部紀錄片有一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解說詞:“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當今社會,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是對這個世界的最好逆襲。”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2

盼望很久的國產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終於要放映了!離家最近的天逸影城排片了,卻只排了一天。雖然是在星期五下午,雖然是在六點到七點多的非黃金時間,而且我還有培訓班,媽媽還是二話不說,跟老師請假帶我去看。到了影院坐好,左右一看,一大片都是熟悉的朋友,大家都安靜地期待着……

這是中國自己拍的一部非常成功的紀錄片,主要講了在故宮裏維修文物的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們對待繁瑣、複雜、枯燥、無趣的文物修理工作,並沒有煩躁、焦灼,而是耐心、認真、幾十年如一日不厭其煩地做一件事。

他們還會給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就像在一碗清湯裏撒鹽。他們養了可愛的“御貓”、彩色的鸚鵡,打杏子、種櫻桃,彈吉他、騎自行車,還有個師傅居然戴着特別高級的Goole眼鏡修文物!看得我都十分羨慕他們“有趣”的故宮生活了。

我們要學習故宮文物修理師們“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持之以恆,慢慢地做好一件事。現在的人,都喜歡只求快,不求好,哪還有人像他們這樣,修一個鐘,八個月才修好;織一塊布,每天只織幾釐米——只爲了保證質量。

我以前看過一部紀錄片,叫《大國工匠》,講的就是這種工匠纔有的精神。裏面講到有一個造船工,要焊接數百塊鋼板,幾十千米長的縫隙。可他一天最多也只焊個幾十米,因爲慢工出細活,質量纔有保證。

我們要發揚這種工匠精神,跟故宮文物修理師一樣,做事時不能急躁,要平心靜氣地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天,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不能焦灼,只有這樣才能成功。我們一定要告誡自己:“學習工匠精神,一認真,你就贏了!”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3

《我在故宮修文物》,題目很直白,也讓人羨慕不已。故宮,本身就給人一種很高大上的感覺,更不要說在其中工作了。沒看紀錄片之前,光是一個題目就已經讓我好奇不已。在故宮修文物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隨着鏡頭,這一工作逐漸鋪展在我的面前。

大學像是社會的預科班,身處大學的我已經算得上半個社會人,找工作養家餬口的日子離我已經不遠了。對於未來工作的期許當然是要穩定又長期且朝九晚五不加班那種的最好了,而在故宮修文物的工作就是如此。單從這一點來看,這一份工作就應該是年輕人趨之若鶩的纔對,但事實並非如此。王師傅在修一個鐘錶的時候就提到,修復文物的工作太瑣碎,很容易乏味,如果不是真的喜歡這項工作,一般人根本做不下去。同時,這類工作要求人一定要心靜,否則不但東西修不好,還會出更大的岔子。陳楊則在緙絲的時候提到,緙絲太過枯燥費神,年輕人都不願意學,會的人已經很少了,同組的幾個年輕女孩就因爲緙絲太過無聊而不願待在緙絲的工作室裏。紀錄片中類似這樣的對話還有不少,修理文物的每個組別都提到了工作枯燥、要求心靜。這樣一份常與精美古物打交道的令人激動的工作竟然少有人願意去做,由此可見,人們大多心浮氣躁,難以靜下心來做事。

同樣一份工作,也許做一遍覺得十分有趣,但重複做數千遍之後,同樣會覺得枯燥無味,如果我們只是從一個工作的名稱上就斷定該工作枯燥乏味,難以靜下心來做,那又如何能保證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會對每天重複的事感到厭煩,從而保證有一個認真的工作態度。這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枯燥,因爲他們都要重複數百上千遍,沒有一顆平靜的心,就難以在工作中發現樂趣,並樂在其中。

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就像紀錄片中的那句旁白說的“我們的職業生涯能留下點什麼給後來人”,每一份工作都是平等的,它們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唯有用心對待,他才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修文物可以使文物恢復舊貌,以便保存更久,留於後人蔘觀。我想,我所學的木材科學與工程也一定能使木材代替鋼筋混凝土重回建築巔峯。我國雖然留存着很多有名的木結構建築,歷經千年風雨不倒,地震過後與周圍的廢墟形成鮮明對比。儘管那些木結構建築的建造技術已經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但現存的古建及古籍,還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一定可以幫助我們改變木結構建築的弊端,是這一綠色環保建材重新成爲建築用材主流,令我們的生存環境更加舒適宜人。

《我在故宮修文物》不光提到了年輕人心浮氣躁,缺乏定性的問題,也多次強調了類似修文物這種師傅帶徒弟的職業技能傳承模式未來該何去何從。雖說片中的亓昊楠和他師傅的傳授模式算是給了這種傳承方法的新生機,但仍需要更進一步的摸索。倘若能用現有科技講這些技藝保存下來留給後人觀看,相信到時這些技能的傳承者會更多,令精妙的技藝不至於失傳。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4

今天和同學們一起欣賞了北京故宮裏的文物,也見識到了那些在故宮裏修文物的師傅們的高超修復技藝。

《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個紀錄片讓我們更加了解了我國古代文化的歷史豐富,也體會到了這些師傅們的艱辛。

紀錄片裏的王津叔叔告訴我們:“想要修復好一件物品,首先就是要有耐心,一顆平靜的心會給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如果堅持不下去那就只能轉行了。”接着說:“其次就是要有興趣,你對這個工作要是有興趣,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你一定會做的非常好!”又說:“但是有些古代遺產會有

破損,而大部分的也都是孤品,所以不好修復。”王津叔叔一次又一次地補充道。

王津叔叔修復過許多古代鍾,也參加過許多關於鐘的拍賣會,一次一次的……反反覆覆,修復鐘的經驗也就增多。現在的人,有多少都是因爲沒有耐心而打破自己的堅持,有多少是因爲偷懶而沒有做到當初的誓言。而王津叔叔就是因爲一直堅持,從沒有放棄過而取得了今天的輝煌成就!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下去,中華民族將會變得更強大!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向王津叔叔學習,不僅能堅持自己的工作,還能爲祖國做出貢獻。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5

曾在故宮的神武門展廳,參觀過故宮文物修復展覽。這次通過紀錄片,更詳細瞭解文物背後的故事,認識諸位身懷絕技的文物修復專家,倍感親切。正是有了這些樣貌普通,猶如掃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甘於寂寞,苦心技藝,才能使千年的中國燦爛文明,重新呈現在世人面前,才能讓後世子孫,有幸能瞻仰古人的傑作。

文物修復,惠及萬代;殘破腐壞,改頭換面;巧奪天工,舊貌新顏;精絕技藝,代代相傳。

文物修復不僅是技術,也是藝術。除了技藝之外,此紀錄片重點是讓我們看到的是,這些身處深宮的文物修復工作者,日復一日枯燥而又有趣的工作和生活,寬鬆的工作氛圍,以及故宮修復技藝傳承有序的堅守。整個紀錄片,生動有趣不枯燥。

你既能看到修復技術人員們沿襲師徒傳承製度,工作上嚴謹認真,也可以看到他們閒暇時,種花植樹,養鳥鬥貓,歡鬧地打杏接杏,收穫果實。

這羣人似乎一進宮,就與一牆之隔的浮躁塵世格格不入,但每個人各有性格,卻又各有包容。

很喜歡古畫修復的組長楊澤華,工作休息時,彈着吉他,貌似和故宮、古畫以及他的工作性質並不協調,但卻感到了他的特立獨行和個性。當古畫修復完成之後,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給人介紹畫中人物,那個像趙本山,那處曾經被一個技術拙劣的前人修補過,發現了畫中的小祕密……那份得色和驕傲,溢於言表,個性分明而可愛;

喜歡第三集的一段真實記錄,裱畫的老專家,在裝裱完工後,對不完美處的遺憾;

喜歡木器組屈峯組長有關格物的那段話,喜歡他在遼金代觀音木雕像修復完成後,讓旁人尋找修復痕跡時,那份可愛的炫耀;當觀音像被搬走時,全體木器組的人們站在門口,依依不捨送別的眼神,也令人感同身受;

感動漆器組的年輕的小閔組長和夥伴們,忍受大漆的味道和過敏,堅守着最傳統的技法。讚歎之前殘破不堪的古瑟,舊貌換了新顏之後的驚豔;

絲織品組的`陳楊組長,爲了職業使命,忍受枯燥,自己親手緙絲,令人稱道。

因爲故宮禁菸,有煙癮的王有亮老師傅,坐在乾隆生母寢宮壽康宮的炕上,審視、檢查剛就位的紫檀大櫃,然後畫風一變,忙騎着車,跑到故宮院外抽菸過癮。

還有鐘錶修復組、鑲嵌組、青銅組、瓷器組等等,普通、默默無聞而又身懷絕技的專家們,他們擔當着承上啓下的重任,每天觸摸歷史,是一羣令人羨慕而又令人敬重的人們。

當然,在紀錄片中也暴露出故宮管理的嚴重不足。看到修復辦公室裏工作場地的雜亂,就體現了中國人的粗糙和不講究,和管理的落後。工作室裏沒有專業的修復臺,真擔心誰走路不小心,掛到或者碰到文物,造成文物的損壞。辦公室裏沒有恆溫恆溼裝備,沒有專業冷光照明,這些溫度溼度自然光對紙張、絲織物都是嚴重損害;尤其看到歷經千年的遼金木雕觀音像,在精心修復完工後,放在一個鐵架子推車上,沒遮沒擋,由一幫非專業的搬運工,送慈寧宮的雕塑館。當時真想穿過屏幕,來到現場,最起碼,在捆紮繩帶底下墊塊海綿,哪怕一疊厚紙呢,也不能繩子直接就和文物生碰啊,真擔心在故宮坑窪的路上,一個顛簸或不小心,把文物硌壞,或者,綁紮的繩子、帶子,把所剩不多的金漆磨掉。另外,同在故宮裏面,文物的運送,不應該有修復組專業人員隨行嗎?

看來,故宮的技術管理還是遠遠不夠。真希望他們夠吸取損壞宋代哥窯盤子的教訓,制定科學嚴謹有效的流程和5S管理,避免歷經千年倖存下來的文物,在我們這代損壞。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6

這羣神祕又發光的人。明明手中每天都在穿過千年;但當某位師傅騎着自行車,穿過層層紅牆到外面只爲偷閒抽根菸時,衆人打杏兒時,和着陽光喂着“御貓”時,偶有閒暇彈着吉他聊着天兒時,饒有興致地介紹院子裏種的各種花草時,你又是否能想象他每天的日常呢?這種反差本身就是一場偉大而奇妙的相遇。完全意想不到的風格,很燃很純粹。你一定會愛上這種意想不到的平實和有趣,處處透着熱忱與從容,想走近,想走進。

旺盛生命力,他們與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傳統技法和陳舊的工具更飽含傳承的溫度。他們對於古物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修復。世世代代傳承千年的修復師們與手中的文物永遠在進行着一次穿越時代的對話,這是一場奇幻的相遇,註定的相知。

3集實在不過癮,想必只是皮毛。但也足夠撩撥很多人爲之着迷,豔羨。慢慢意識到他們在怎樣生活,誰在守護着故宮,故宮又因何在傳承。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7

紅牆,高檐,琉璃瓦——紫禁城歷經數百年,依舊雍容華貴,隨時光的流淌,做一個“遲暮美人”。如今,它已作爲博物館向百姓開放,遊客們懷着崇敬和好奇,趕來一窺它的豪華精緻。

殊不知,有這樣一羣人,工作地點就在故宮,而工作內容是修復故宮裏的珍貴文物。我們眼中的神祕,卻是他們生活的日常,他們用一雙雙巧手使文物“再生”,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切。

“他們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紡織組陳揚笑着坦言:“剛剛畢業進來的大學生會有很長一段適應期,這裏太安靜了,就像與世隔絕一樣,有時候我都不敢說話。”小小的屋子裏更多的是沉默,他們用心靈與文物對話,使價值連城的文物重新煥發出光彩。陳揚用“緙絲技術”恢復乾隆時期的絲織匾額,因爲仍然沿用着古老的技術,一天下來只能織出幾釐米。

“坐得住”、“靜得下心”成了他們工作的關鍵。那些古老的手藝在他們手中得到傳承,一代代匠人用他們的執着與熱愛,跨越古今,爲我們講述着光陰的故事。

現代社會將我們裹挾在時代的浪潮中飛速前進,所以我們更應堅守一種工匠精神,細細打磨,追求完美。故宮文物修復科鐘錶組的王津,打小就進入故宮拜師學藝,打雜五年,才漸漸上手修復文物,如今,他即將退休。今年,他歷時八個多月修復了一個大鐘,純粹的笑容展現在他的臉上。

但是望着櫥窗裏靜止不動的鐘,他無奈地對着鏡頭說:“有點心疼。”是啊,默默付出這麼久,終於讓鐘上的動物跳動、歌唱起來,變得鮮活。但是展現在大家眼前的,仍是靜止的鐘表,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

他們並不是刻板的一羣人,他們帶着對職業的熱愛,使自我的生命得以張揚。

正如雕刻組屈峯所說:“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入到裏頭。”不同的人,相同的是執着與熱愛。更讓人感動的是那一幕幕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早上上班時,推開朱門,御貓在檐頭跳躍玩耍;閉館時,他們騎着自行車,在空無一人的大殿前兜兜轉轉,感受常人難以體會的寧靜氛圍;幾百年前栽下的杏樹結滿了黃杏子,陽光下,衆人拉着一張大大的厚紙接住打下來的杏兒,歡笑充斥着小院子……

大國工匠精神在這部紀錄片裏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在這個日益功利的世界裏沉潛於心,蝸居在小小的一隅,憑藉巧手神思,讓我國傳統文化重新散發光芒。反觀當今社會,有幾個人會爲自己奔波忙碌、追名逐利的生活感到虛無失望呢?又有多少人幻想着在生命裏能有這樣一場神祕的相遇?期盼着,期盼着,能有更多的人傳承我們的古老手藝,能有更多的珍貴文物重見光明!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8

因爲微信上的某個公衆號的推送,偶然之下得知這個記錄片,大概也是因爲好奇心驅使,我索性利用閒暇時間看起來了。《我在故宮修文物》,名字聽起來也很隨意,整個片子拍得真心不錯。既講述了一位位文物修復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場景,也講述了一個個美麗的文物在文物修復工作者手下經歷的歷程。

一口氣看完,看完還頗爲感動。甚至一遍一遍向同事推薦,但是不感興趣的人依然是不感興趣,這一點我也無法強求。不過怕是正是因爲如此,工作一年多,我依然覺得很孤單,因爲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所關注的不過是錢,普通的日子。儘管這些是需要被關注,但是平凡的簡單的日子裏,絕對也是有詩意的生活。偶爾好奇心驅使之下的美麗發現,亦是生活中最好的點綴。

對這部紀錄片中最喜歡的人物莫非是王津師傅。

之所以喜歡,是因爲他身上那種大智若愚的氣質。明明就是一個技藝很高超的鐘表修復師,但是說起話來,那種平和,那種對鐘錶的癡迷,真是讓人印象深刻。我想這可能就是大師的一個典型形象吧。

因爲熱愛,所以總是感覺自己的無知,從來不覺得自己是這個領域中最厲害的人物,可是憑着這股熱愛的情感,讓自己在技藝這條道上,走得越來越遠,對後輩出現的些許不如意,都能心裏上給予認可,甚至理解。

我是個很喜歡歷史文物的傢伙,因爲喜歡,所以一次一次地徜徉在博物館中,流連忘返。當然我更多的時候,只是簡單地衝着文物美麗的外觀,對於文物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我有時是知道的,有時是不知道的。因爲自己的無知,因爲自己的太多太多的不懂得。但是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我開始對文物背後所藏着的歷史文化底蘊感興趣,我甚至想了解每一件文物背後所藏着的故事。我爲這些偉大的歷史而感動。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篇19

在遊覽故宮時,你可曾想到,擺在面前的稀世珍寶,縱使是不起眼的門窗和貼畫,都曾經歷過斷裂殘損和驚心動魄的修復?它們生於千年前,卻一直延續至今,而這得益於一代又一代兢兢業業的宮廷修復師們。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一部格調簡單的紀錄片,樸華無實,爲紀念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週年而製作。如果沒看過這部紀錄片,你可能此生都不會知道,在雄偉壯觀的故宮宮殿的一個角隅,有那麼一羣人,每天和文物打交道,他們的工作是將破損的文物修復原貌,恢復千百年前的光彩。

他們是普通的故宮工作人員更是頂級文物修復專家,是國家傳統技藝的傑出人才。他們衣着普通,交談隨意,面對手中的工作不緊不慢,嫺熟而又從容。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難得的好工作,因爲面對的是無法估價的傳世珍寶。而在匠人的心中,這是一份難得的修養。

傳統技藝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在這個快節奏生活的時代,按部就班地從事一件繁瑣精細的活動似乎越來越不可能,而在他們身上所展示出來的平常心,在修復文物時的反覆考量,都是真正的匠人所具有的素質和品性。在文物修復工作者的眼中,修復文物不僅僅是將物品的原貌再現,而是在工作中與文物對話、交流。文物是有生命的,其意義就在於它的身上承載着歷史長河的烙印,流淌着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將古昔在今日重現,我們在重溫歷史的同時感受着文化的薰染。

看完紀錄片後,記憶猶深的是木器組屈峯師傅的一席話:“文物其實是跟人一樣的,中國古代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觀自己。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裏頭,很多人認爲文物修復工作者把文物修好了纔有價值,其實不見得,在修文物的過程中,交流、體悟,而文物的價值是在於傳播文化。”

從他的身上流露出的是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敬畏和自豪。頗爲感慨的是時至今日,這裏仍流傳着傳統的師徒制,技藝需要傳承,更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紀錄片會有結束的時刻,而修復工作仍將繼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會有更多的文物在這裏通過文物修復工作者之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透過冰冷的高牆,在電視劇中被稱爲“冷宮”的西三所裏,有着這麼一羣可愛而溫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