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浪潮的觀後感(通用5篇)

浪潮的觀後感(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浪潮的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浪潮的觀後感(通用5篇)

浪潮的觀後感 篇1

這是一部由德國人自己拍攝的反法西斯題材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在一所德國小鎮的中學校園裏,一位歷史老師在講解獨裁統治的課上提出了一個問題:獨裁統治在當代社會還有沒有可能發生,學生們對此都嗤之以鼻。

接下來,這位老師和他們班上的學生們做了一個模擬獨裁政治的實驗。他給這個班級組織取名叫“浪潮”,引導學生們設立統一的口號、一致的打招呼方式,穿同款的服裝。短短三天之後,這個班級的學生都對自己的組織確立了高度認同,他們團結、亢奮而激進,所有持反對意見的同學被視爲異類。

在同其他班級的一次羣體鬥毆中,歷史老師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於是把全班學生召集到禮堂中,宣佈實驗的結束和組織的解散。

然而爲時已晚,一個名叫蒂姆的學生,因自己狂熱的“信仰”幻滅而精神崩潰,開槍打傷了一名同學後飲彈自盡。

影片的真正主角,正是這個名叫蒂姆的學生。蒂姆平時性格懦弱,同學們喜歡叫他“軟腳蝦”,在校園裏總是受人欺負。而“浪潮”這個組織的出現,讓他看到了自己翻身的希望,他希望加入這個集體,藉助集體的力量使自己不再弱小。

於是,他開始變得不再懦弱,開始敢於反抗欺負他的小混混,甚至開始做出一些其他人都不敢做的瘋狂舉動。他似乎在“浪潮”中找到了存在感,彷彿“浪潮”就是他人生唯一的轉機。他十分熱切地維護着這個組織,維護着他的依靠,以至於“浪潮”被宣佈結束時,他完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而飲彈自盡。

這樣的結局令人感到震撼。它同時,也影射了像蒂姆這樣的一個人羣的存在,以及根植於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人性中惡的那一部分。

然而,更令人感到震撼的是,這部影片其實是取材於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1967年4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高中裏,教師Ron Jones爲了讓學生們理解法西斯主義,進行了一場實驗。他利用五天的時間向班級裏的學生灌輸紀律性和集體精神。這項實驗在發生後,引起了混亂和嚴重的後果。

曾幾何時,法西斯主義給全世界的人民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二戰之後,德國人始終深刻反省自己,態度誠懇,令全世界感到欣慰。這種警鐘長鳴的姿態,也讓人有種感動。

這部影片中的歷史老師不僅是給他的學生,也是給所有看了這部電影的人們,上了十分生動的一課。法西斯式的極權統治,原來離我們如此之近。

就像是有關這部電影的評論裏說的那樣:世界離獨裁只有五天。

浪潮的觀後感 篇2

誰能想象,讓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和一羣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轉變成一個集權主義者和一羣納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時間?德國電影《浪潮》以一週“獨裁政治”課爲背景,向人們展現了這樣一種可能性。

整個影片似乎都是圍繞集權主義展開的,但那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呢?或許集權主義就是一切決策都是掌控的一種權力集中的形式吧。領導者利用他的絕對權威鼓動他的支持者做與道德法律相悖的事,從中獲得滿足和成就感,進而變得狂熱,踐踏法律秩序,最終走向獨裁。

剛開始,所有學生都是具有自由和叛逆精神的,口頭上也對納粹深惡痛絕,但賴訥老師用集體意識和“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等說辭讓大家癡迷和盲從並製造歧視和仇恨,使學生們完全失去判斷。影片中有這麼一幕:在課堂上的第二天,賴訥給大家調了座位,並將調整座位的原因說成是“我想打破平常的小團體。你們都有要好的朋友,這很重要。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團結力量大,所以我讓一名差的學生,坐在一名成績好的學生邊上。”歧視是很明顯的,但他的理由卻是“團結”。而且,當莫納質疑這種做法是在將所有壞學生拎出來展覽時,萊納抓住她的一個用詞,狡辯說:“我從來沒有提到過壞學生,只提到過成績差。”並以她和她的同桌舉例,將兩個人的缺點明白地指出,藉口卻是很光鮮的。

在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他緊接着話鋒一轉,說:“我們班作爲一個集體,表現會更好,起碼比樓下的無政府班好!”成功地製造了一個假想敵,把大家帶入一種興奮的狀態,至於這個假想敵對大家起到了多大的刺激作用,從前面的.踏步遊戲中就可見一斑了。另外他還認可了抄襲行爲,有同學問他們是否可以抄襲時,賴訥老師回答是的,理由是這樣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利用集體意識掩蓋歧視,支持作假,利用假想敵製造仇恨,一氣呵成,幾乎沒有痕跡,似乎一切顛覆人類價值觀的事,在加上“團結就是力量,集體高於一切”的說詞後,就能得到大衆的普遍擁護——你如果反對,就是不服從集體,就是自私。

卡羅也參與了關於制服的討論,但她並沒有在第二天按照規定穿白襯衫去上課,這也可以看成是覺醒的表現,促使她覺醒的也許是女孩子愛美天性的伸張。這一天,她穿了一件紅色上衣去上課。路上,她男友說她自私,課堂上,她遭遇同學們異樣的目光和指責以及老師的冷遇,在別的同學都爲集體取了很激進的名字之後,她還是試圖用“變革者”這個溫和的名字,希望集體保持某種溫和的狀態。不過,整個集體都開始變得瘋狂,她的意見顯然不會有人響應。

莫娜的睿智和勇氣是我們很難做到的,而卡羅似乎更貼近我們,經歷了“盲從——覺醒——抗爭”的歷程,但是大多數人仍相信“浪潮”能夠用集體的力量戰勝一切敵人,儘管這樣是在顛覆國家的法制,但大家對此不僅毫無警惕,反而隨之瘋狂。

當我要反對這樣集端主義情緒的時候,卻是一點底氣也沒有的。在我們的社會裏,普遍的不公正,黑惡勢力的猖獗,道德的墮落,不是我們每個人感覺到的事實嗎?而我們不是也常常看不到這些社會頑疾被有效醫治的任何希望嗎?我也不禁要提出疑問:即使對集權主義保持着十分警覺的人,在如今的社會土壤下,真的能夠抵擋住它那巨大的魅力嗎?

浪潮的觀後感 篇3

《浪潮》,只用 107 分鐘就講述了納粹的形成,是的,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真實的故事來自美國,由德國人拍攝,可以想見德國的自省力,“不想再回到那段日子了”,這是大部分德國人心底的聲音。

想了解羣體意識,想了解獨裁,《浪潮》是必修課,它會讓你看到一箇中學教師如何用短短五天的時間將散沙一般的學生迅速凝聚成瘋狂的力量,也能看到從控制到失控的完整過程,就這樣失控了,你甚至找不到究竟是哪裏出了錯,就像影片結尾處教師賴納所說“這不是可以改正的”。

從上課的第一天起,從賴納的稱呼改爲文格爾先生,從舉手起立才能說話,從共同面對同一個假想敵,從白襯衫制服,從浪潮的名稱、標誌以及問候的手勢,這一切的一切都越來越讓這個羣體,或者說這股勢力向着高度的一致性和排他性演化,羣體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後,就如同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區別,再也沒有了脆弱和無力,每個人都在其中獲得了力量,同時也湮滅了自己。

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中我幾度想要落淚,但這些淚水中包含的情緒卻截然不同,在影片前半段,賴納指揮學生在教室裏踏步,只爲了引起共振讓樓下的無政府課吃天花板的灰;還有蒂姆被混混欺侮,兩名夥伴上前幫忙的時候,這些時候的“浪潮”,也就是“浪潮”的初期,是美好的,集體的向心力和互助令人感動。但在影片後半段,當蒂姆引彈自盡,賴納被警車帶走的時候,那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又令人無比唏噓。

影片結尾,賴納要結束“浪潮”時,有個學生反對說“浪潮並不是一無是處”,的確,尤其對於有缺失的人來說,“浪潮”幾乎可以彌補所有的缺失。在這個羣體中,每個熱衷投入的人都在“浪潮”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被認同、平等、力量等等。當人們卷裹在“浪潮”中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全能”的錯覺,以往脆弱無力的個體在羣體的力量中凝結成了無所不能的存在。就像電影中所展示的,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投入到“浪潮”中,因爲有缺失的人實在太多了。片中執着反對“浪潮”的代表人物卡羅爾,她出身於一個較爲圓滿的家庭,父母恩愛,並給予她和弟弟開放式的教育,她本人漂亮,成績好,相比其他人她是不需要“浪潮”的,她更需要的是突顯自我,所以卡羅爾對“浪潮”的反叛是從白襯衫制服開始的,因爲制服突顯的是一致性,埋葬的是個性化,這與卡羅爾的需求是背道而馳的。

爲什麼賴納最後決絕的結束浪潮,爲什麼他說“這不是可以改正的”,在我看來,“浪潮”正如它的名字,是一股力量、一股洪流,它意味着兇猛的衝擊力,但同時也意味着迅速的消亡,它只是浪潮而已。由生到滅,由漲到落纔是它本質的規律,當人們在浪潮中沉浸在“全能”的幻覺的時候,殊不知退潮已經來臨,當潮水落,原本內心的缺失和無力會重新被感受到,那種從高處墜落的巨大落差會更痛苦,更難以承受。“浪潮”就像一場夢,不願從夢中醒來的蒂姆自殺了,他選擇留在夢中,而導演這場夢的賴納也將爲此付出代價。

真正的力量和圓滿只存於我們的內心,任何依靠外界抵禦內心無助和缺失的辦法都不會持久,個人依賴羣體是如此,人與人之間彼此依賴亦是如此。

浪潮的觀後感 篇4

《浪潮》一片在六天內講述了一場名爲“浪潮”的微型極權主義運動從遊戲般的開場、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狀的狂熱、直到最後慘淡收場的全過程。整個《浪潮》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樣本,生動的說明了極權主義運動的形成過程及其特徵。任何極權主義運動的形成都有他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意識形態,一個政黨(組織),一套方略等。

意思形態是有階級性的。如果我們把《浪潮》中的這些中學生看成一個階級,那麼這個“中學生階級”往往感到與家庭的疏離、對現實生活厭倦,在精神上無所歸依。他們的這種相同的感覺我們可以稱之爲“中學生的意識形態”。而文格爾老師創造了一種使人人平等的,使生活充滿希望的“浪潮的意識形態”。當一個人並沒有或者無能力去發掘出自己內在真正的自我價值的時候,他就開始趨同於其他主流人羣或者非主流人羣。他需要一種歸依感,儘管這種歸依感是虛無的,但只要他覺得自己是混在人羣中的人,他並沒有被人羣拋棄,那麼他就得到了滿足。蒂姆無疑就是這種人的典型,他的生活中缺少最基本的關愛,又往往被人欺負。所以他急切地在“浪潮的意識形態”中尋求慰藉。同時,許多像他一樣的人繼續完善了這種意識形態。

一個極權政黨要有一個領袖,一個領袖還要有一批死忠。領袖和他的死忠構成一個政黨的核心,是政黨的主力軍。從影片的內容來看,“浪潮”已然呈現出某些明顯的極權政黨的特性。如果我們把文格爾老師看作是“浪潮”運動的極權政黨領袖,蒂姆、或許還有最後揪着馬爾科上臺的那幾位同學可以算作是領袖的死忠。那絕大多數“浪潮”的參與者其實都只是被其神祕魅力吸引的外圍人員。外圍的人員就像一堵保護牆,將核心成員和外部的正常世界隔開,使他們覺得自己所在的世界與外部世界完全不一樣。他們開始敵視外部世界,凡是不屬於自己世界的人都被視爲敵人。所以,我們看到片中的錫南半開玩笑的說買來的冰淇淋只給“浪潮”的成員吃時,其實就暗合了這種組織特性。同時,他們也明確地樹立了一個敵人,那就是樓下學習無政府主義課程的班級。與敵人的作對使這個組織更團結,更有活力。

當然一個政黨還要有他的標緻,儀式。通用的標誌和統一的儀式,使組織內部的成員與外界有了鮮明的區分。這種區分使內部成員感受到了強烈的歸屬感和向心力。

一個政黨想壯大起來必須有一套策略。不管什麼策略,這些策略必須與人的心理暗合。

社會心理學家斯泰納曾經提出過一個“沉睡者”的概念,來指代正常情況下蟄伏,但有時卻被喚醒的殘酷的潛能。基於此我們可以做出判斷:文格爾的班級裏全是一羣“沉睡者”,他們的暴力潛能被“浪潮”所喚醒,導致他們一步步滑入惡的深淵。與家庭的疏離、對現實生活厭倦,在精神上無所歸依,使“浪潮意識形態”的侵入有了可乘之機。標新立異,人人平等,又與中學生的內心需要暗暗結合。最終,他們的暴力潛能被喚醒了,浪潮也在校園甚至城市中席捲開來。

浪潮的觀後感 篇5

我們想要的,沒有任何的束縛的自由是否就是我們追求的全部?

影片的開始就洋溢着自由主義的氣息,歐洲獨有的風情加上熱情洋溢的青春將自由主義逐漸推上巔峯,在這裏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躲開束縛似乎輕而易舉,經濟因素難以再成爲你奮鬥的原因,你可以自己選擇你想做的,你可以去尋找一條自己的路。

然而,更多的人在這樣的一種情境下似乎更加迷失,他們似乎在歇斯底里的尋找着些什麼,直到文格爾先生的到來。作爲活動周的授課者,文格爾先生一開始鍾情於無政府主義,他宣稱自己的經歷更加適合這個課程,但是由於遇到了頑固的對手只好轉而教授獨裁政治。他們討論獨裁政治的基礎,討論獨裁政治的形式,討論獨裁政治的復辟性……隨着討論的深入,文格爾先生髮現他可以做一場變革,一次獨裁政治的真實的體驗。

第一週他們選舉出一位獨裁的者,他們制定課堂紀律,形成所謂的稱呼;利用一系列的集體性行爲,鍛鍊集體紀律意識;打破原有的小團體,形成一個更爲團結一致的大團體;他們穿一樣的衣服,做相同的打招呼的手勢,逐漸開始排斥外來集團;最終,他們積極擴大自己的組織,不惜發生正面的衝突。

當自由主義走向極端的時候,他們似乎想要尋求一種歸屬,一種集體的榮耀——那種似乎遠遠大過自身的榮耀。於是他們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最終結果令人悲哀。回顧整部影片,我們可以看到自由主義與獨裁政治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回到今天我們所追求的自由上,我們不得不反思這會不會是未來的我們。

與文中狂熱的浪潮成員不同的兩位女生可以說也是自由主義下的相同處境的人。爲何他們便可以在狂熱邊緣保持冷靜,除了劇情之需要,是否在現實中確實存在這樣的人?

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仔細回顧影片,你會發現這兩個人起初也對自由主義有過一定的批判。在面對自己的父母時,卡羅一直表示出一種拒絕,她認爲自己的父母缺少了爲人父母應有的標準,她希望他們可以做出一定的改變。在文格爾先生的課上,她起初一直十分積極,但是後來由於機緣巧合,她發現自己身處泥潭,其他人一直利用道德利用不合羣來壓迫她,基於最基本的反抗精神,她試圖揭開這一場騙局。

回看卡羅的經歷,我們似乎可以看出自由與自我發現的本質區別。卡羅作爲集體中的佼佼者,致力於做到的是一種個人價值的實現,她爲自己設定規則限制,卻不願別人來干涉她的生活,她瞭解她最基本的利益的底線,卻也明白自由之外有更重要的東西,她並不想要的掙開身上所有的束縛。

這終究又回到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想要的,沒有任何的束縛的自由是否就是我們追求的全部?曾幾何時,我們最愛說的便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願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我們痛恨強加於身的義務,以至於我們痛恨身上的責任,在個人主義的狂潮下,我們擺脫了所有的責任,也失去了利用責任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每個時代都有它的追求,在我們還未掙開束縛之前,我們總是要鬥爭一番,但是當我們處於一個時間的節點之時,我們便不應當再爲偏見而左右,自由主義於我們而言是陷阱還是追求,是偏見還是理想,我們都需要從這部影片中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