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推薦]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推薦]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你好李煥英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你好李煥英觀後感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1

1、哪怕只用稍稍粗線條一些的眼光去看,其實都不難發現,《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所講的故事其實非常的簡單樸素。

用一段話來概括這個故事的內容就是:一位叫李煥英的普通婦女在和她的女兒賈曉玲一起參加完村裏一場重大宴會之後遭遇了一場車禍。李煥英因爲這場車禍生命垂危,而她的女兒賈曉玲雖然是和她一起遭遇的車禍,卻並無大礙。然後,在一場機緣之下,身爲女兒的賈曉玲意外穿越到了自己尚未出生的二十年前,穿越到了母親所在的地方。在確定自己已經穿越之後,她就通過回憶她媽媽的熟人朋友在宴會上的隻言片語,然後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去填補自己母親當年的遺憾,想要讓自己的母親能夠在有她陪伴的日子裏都開開心心的,想要徹底讓自己的母親過上不一樣的人生。最後,賈曉玲帶着很多遺憾與一些滿足,迴歸了自己所在的時空。

而這部“以一個簡單樸素的故事作爲主要內容”的電影第一個讓我覺得很好的地方,就是這部電影在擁有如同小品一般的搞笑功能的同時,其中角色帶給我的感覺也十分自然。不會像尋常小品中的演員一樣,總是能或多或少地讓我感覺到一些生硬與刻意。

既保證了搞笑效果,也保證了角色的豐富性。

既能讓作爲觀衆的我在在觀影的過程中,時不時會在經常會出現“就算在搞笑情節發生之前我已經大概猜到電影接下來的情節會怎麼樣把我逗笑,但是當電影的進度條真推到那了,我還是忍不住哈哈笑”的情況。又不會讓我在觀影過程中產生“這不就是一部加長版的小品嗎?突然覺得好乏味”的念頭。

可以說是非常特別了。

2、除了很好的搞笑效果之外,在我眼中《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很特別的一個亮點,那就是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

有的讀者看到這裏可能會疑惑:爲什麼你會說賈曉玲在面對她的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是你眼中《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裏的一個特別的亮點呢?

而我對此的回答是:之所以那麼說,首先是因爲作爲一個觀衆,我很難從“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中看到什麼抽象的所謂“孝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些十分具體的東西。

比如說“無條件,高熱情的支持”“強烈的眷戀與不捨”,“因爲沒能及時讓自己母親過上好日子而產生的那種愧疚與悔恨”,“她與自己母親之間深深的羈絆”等等。

然後這些十分具體的東西,又讓原本一看到親情元素濃郁的片段就會下意識地保持距離的我難得地在第一次觀看電影裏一些很煽情,很傷感,親情元素也很濃的片段中就主動地在心理上拉近自己和電影中的主角的距離,進入到共情模式中去。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難得的體驗

而這,就是“爲什麼賈曉玲這個角色在面對她的母親李煥英時所呈現出來的態度在我眼中是一個很特別的亮點”的`主要原因。

3、雖然我從很早之前就從他人那裏聽過“有的喜劇電影雖然看起來很歡樂,但是你看到最後會發現,在它在你心裏留下的印記裏,有很濃郁的悲傷”這個說法。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一部看起來特別歡樂的電影在我看完之後能在我心裏留下一個“悲傷成分”佔比很高的印記。

直到我看到了《你好,李煥英》電影尾部的內容,腦海中的閤家歡結局被“電影中年輕的李煥英也是穿越人士,時間到了也是得像賈曉玲一樣迴歸原本屬於自己的時空,繼續接受自己在那個時空裏的最後結局”這個設定給敲得粉碎,心裏逐漸形成了一個由很多很多悲傷的情緒和一些“救贖感”組成的印記之後,我才真正擁有了第一個留在心底的,是由一部喜劇電影留下的,悲傷在其中佔比很高的印記。

而這,是《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給我帶來的一個最讓我意想不到的“得到”。

你好李煥英觀後感2

賈玲一看就特別喜慶,笑眯眯的。平時生活中這樣的人也很討人嫌。賈玲姐說籌備電影太累了反彈了,能看得出比以前胖好多,就希望這段時間能好好休息休息,注意健康。賈玲以前瘦的時候太像電視臺女主持人,端莊大方,倆酒窩特討喜,長的很符合中國人眼裏有福相的標準。只看到了表面,一看就是隻會說好的人,然後又活了過來,這纔有的喜劇天賦吧。早些年的名模,之前和賈玲沙溢一起參加過央視的一個節目喜樂街,是常駐。

後來又和賈玲一起參加湖南的百變大咖秀。挺喜歡賈玲的。喜樂街她和沙溢表現簡直絕了,笑得死去活來,感覺這個女孩真的反應超快。不過她能不能再減減肥,微胖還是挺可愛的,現在有點過胖了,某些角度看着確實顯老,還有大碗這兩年趨向於沉寂其實也正常,像麻花更是這樣,沈騰除了春晚已經基本不再演小品了。

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畢竟我相信玲姐的眼光。很喜歡賈玲本人的綜藝表現,但希望她先拿出不抄襲又能真正稱爲喜劇的作品再論地位,她唯一的代表作你好李煥英勝在淚點而不是笑點。挺心疼賈玲,明明是好心做這麼個舉動,被別人逼出這麼個藉口,賈仙女那麼可愛,爲啥老是把她塑造成倒貼的形象。玲姐真的是超級好的人,節目好幾次幫曉彤擋,然後又各種帶嘉賓。她真的值得所有最好的。

賈玲這種永遠是把觀衆放在第一位吧,給觀衆帶來快樂是她腦子裏的第一想法吧。自身的感受委屈什麼的,私下消化就好了。跳舞真的超級棒,滿滿自信,不怯場,有氣場,身材好又怎樣,那也抵不過強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羨慕的自信感。當初是因爲她的酷口相聲開始喜歡她,那時她還不胖,期待了好多年她跟老白再說相聲,雖然知道已經不太可能了。人就是越得到反饋才越有自信,想起來面試的時候。

面試官如果繃着臉就會讓人很慌,面露笑意纔會讓被面試者情緒更穩定。賈玲幾次撲沈騰懷裏感覺就是妹妹跟大哥的感情,換成她撲我老公我肯定在旁邊姨母笑,但別的女人不行。不是說賈玲不好看胖不怕她勾引男人,而是賈玲橫看豎看她就不是這種人。瑪麗和沈騰合作她倆有感情,賈玲和沈騰合作她倆有感情,其實男女演員合作就是演員,自多就是關係好一點,不見得有更多的情況,現在觀衆特別愛過度解讀男女演員的'合作關係。

讓演員不能正常發揮,處處小心。最有力的證據,有一期賈玲和沙溢演的那個小品,上來搭戲的微胖的男演員據說是賈玲的老公,她老公和她一直有合作,老公就在現場呢,大家真的想多了。這種現象在第四五期挺明顯的,主要是對方隊伍也沒有能和滕玲呼應的嘉賓,就真的確實很迷茫無助的感覺。但是感覺第六期開始倆人逐漸開始適應了,專注於遊戲本身找創造笑點。

截止第七期,周深的低笑點捧場和潘老師的大膽表現已經讓他們打開任督二脈的感覺,個人覺得之後會逐漸變好。辛苦了家裏的頂樑柱。沒有不什麼自在的,他們每次都能給觀衆帶來歡樂。有些人就是喜歡挑刺,喜劇人給你帶來不舒服的感覺,爲什麼就不檢討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最近有煩心事,或是自己厭倦了那些,又或者那些不是你喜歡的東西,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有所不同,他們不能滿足於每個人,是他們不自在還是你不自在。

我看了這麼久王牌,從沒看出來賈玲和沈騰有什麼超越朋友的感覺,不知道網友都是咋腦補出來的,我就算是腦補這這句話再看,也沒看出來。怎麼看就是小妹妹的感覺,很自然的朋友啊,親情什麼的。賈玲喜歡沈騰真的扯上天了,我倒是覺得好幾期都很好笑,剛播的那期,鄭爽作弊被抓的那期。感覺還是嘉賓人數不夠吧,兩期都能看到同樣的人有點奇怪,每次結局都煽情不喜歡。喜歡看沈騰和賈玲,從來沒覺得他們誰喜歡誰,一直覺得他們是非常有默契並相互信任的搭檔,這節目如果沒了他倆基本沒有看頭了,賈玲就是開心果,做開心果付出的努力得很多,不是誰都能當開心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