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集錦15篇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集錦15篇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1

今天,我觀看了“衆裏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電視節目。

節目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對小姐妹,她們的媽媽不幸離開了她們,爸爸因爲媽媽的離去而傷心過度,患了精神疾病,爺爺也因爲一連串的打擊而中風,因此,家庭的重擔全都壓在了姐妹倆的肩上。她們不怕困難,努力擔負起照顧爺爺和爸爸的重任。

她們的不幸遭遇讓我落淚。我不禁想起了“二十四孝”故事中的黃香和蔡順。黃香九歲喪母,侍奉父親非常孝順。夏天給父親扇涼枕蓆,冬天用身體溫暖父親的被窩。地方官員聽說了他的孝行,特地表彰他。蔡順少年喪父,侍奉母親十分孝順。適逢亂世和饑荒,柴米昂貴,不足以供養母親,他就出去撿桑葚給母親充飢。有一天,不巧遇上了赤眉軍,他們厲聲問道:“爲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別裝在兩個簍子裏?”蔡順回答說:“黑色桑葚熟透了,很甜,供母親食用;紅色桑葚沒熟,味酸,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鬥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母親。

從古至今,孝心是衡量子女爲人好壞的標準。《增廣賢文》中有句名言說得好:“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無論是古代的黃香蔡順,還是現在的小姐妹,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對爸爸媽媽的叮囑很反感,經常對他們發脾氣,觀看了這個節目,我覺得我這樣做是不對的。今後,我會改正壞毛病,端正和父母講話時的態度。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2

最近,徐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的視頻。他們的事蹟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一幕幕的情景在我心頭揮之不去。

最美孝心少年有許多:吳林香、高雨欣、趙文龍、何透巡姐弟......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高雨欣。她被稱爲“燒烤”女孩。她的家庭比較困難,媽媽只能靠賣燒烤維持全家生活。高雨欣在學校上完課,做完作業,便出來幫助媽媽賣燒烤。日子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過去。通過高雨欣的刻苦努力,她以四科滿分的優異成績獲得了全縣第一名。媽媽第一次烤了一串屬於高雨欣的香腸,因爲媽媽賣燒烤多年,高雨欣從未捨得吃過一串香腸,這次她仍捨不得吃這根香腸,那是因爲香腸可以用來賣錢的。“媽媽,這個家我也扛着”——高雨欣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她用那幼小的心靈、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這個家。看到了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家裏,我不是吵着買這個就是買那個,甚至自己的書包都不想整理。相比他們,我突然感覺自己很渺小。是啊,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向他們一樣幫助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好好學習,不辜負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

通過這次觀看頒獎典禮,我懂得了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傳承“百善孝爲先”的中華美德。那一刻,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感動着我,讓我祝願他們生活幸福;讓我們用愛,美化世界,用行動,孝順父母。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3

“百善孝爲先”,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頒獎晚會。每看到一個孝心少年的故事,我的心中都特別難受,但更多的是對他們的敬佩。這一個個少年,大部分都是我的同齡人,當我們還在父母身邊撒嬌時,他們卻早早的挑起了生活的擔子,成爲家庭的“頂樑柱”。

李依桐和李易軒是一對10歲的孿生姐弟,就在幾年前,爸爸離家出走,媽媽又身患重病。常言說“窮人的兒女早當家”,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再適合不過了。因爲母親沒有工作,僅靠擺地攤、打短工維持生活,收入非常微薄。他們連租一套像樣房子的錢都沒有,只能與他人合租居住。爲了使房租的支出更少點,他們不得不經常搬家,過着居無定所的日子。

爲了能讓媽媽少一點辛苦,他們放棄了玩耍,承擔家裏的大部分家務,忘記了自己還是個孩子,幼小的肩頭過早的壓下了生活重擔。他們經常在節假日和婚禮上演出,每次演出結束後,姐弟倆纔可以飽餐一頓,然後帶一些好吃的給母親。

看到這些,我心裏很不是滋味。想想自己,我總是以學習任務繁重爲由,家務事從未做過,可真的是這樣嗎?我只是爲自己的懶惰找理由罷了。相比較這對姐弟,我真是太自私了,我的心裏只有我自己。今後,我要想他們一樣,多爲家裏出一份力,儘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事情。

都說“苦難使人成長”,而幸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幸福的生活,從點滴小事做起。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4

我看見了你,你還那麼小。正是女孩愛玩,愛打扮的時候,而你卻是在家裏照顧生病的媽媽。我記得,你以前是不愛笑的,可自從媽媽生病之後,你笑了,陽光般的笑容夾雜着一抹傷心。你說;‘微笑可以產生力量,給人鼓勵。’自此,你笑了。然而,幸運女神眷顧你,而你正在和命運抗爭。媽媽去世了,可你還要當一名醫生,你說,你的理想是一名醫生。因爲你要治好像媽媽一樣還在病魔中抗衡的人,要天下的兒女不在失去母愛。

看到這裏,我的眼睛溼潤了,我爲你這個行爲感動,更爲你對媽媽的愛所感動。也許,不應該說感動,該說感觸。當記者把光碟放出來時,你哭了,你在光碟背後寫下了四個字——我的媽媽。

說你,讓我想起了我自己。我刁蠻任性,我跋扈張揚,我固執頑皮,和你是不能比的。都說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我覺得你是父母的大衣,爲他們擋下了寒冬。我要跟你有個約定,明年的今天,我會比你更優秀。

是呀,關愛母親,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難的事。說它容易,因爲只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因爲能做到的也只有你。戰勝挫折,只是人生的贏家;戰勝自己,你就是命運的強者。

笛福筆下,魯濱遜最美;沈石溪筆下,動物最美;杜牧筆下,楓葉最美;我的筆下,你最美——吳林香。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5

今天cctv1播放了20xx最美孝心少年,對於這個節目,每次我都認真地觀看完,看的我很感動,應該說從開始哭到結束,我是一個很容易掉眼淚的女孩,不管是高興,悲傷還是感動。以前沒看完之後,我都會在班會上讓學生觀看,我認爲這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觀看的場合不同,陪在身邊的觀衆不同,會讓學生產生一種不同的感受,也許每次觀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理解。今天最美孝心少年中,最有的一位僅僅5歲,她叫樑蓉,孩子說的話,不像她這種年齡應有的語言,生活讓她的心靈與實際年齡的心靈有所不同,家庭生活的窘迫,母親的病,讓小小年齡的樑蓉撐起了家,給了母親希望,希望樑蓉能快樂成長!最大的15歲,車禍讓父親失去了自由,也讓父親有輕生的念頭,15歲懂事的他,他的話語和行動感動了父親,他的創造,讓父親有了笑容,給了父親活下去的理由,拯救了父親。還有許多事蹟,每個事蹟告訴我們這樣的孩子都能早早當家,因爲生活讓他們變得比同齡的孩子更強大,更理解生活,更懂得生活。

而生活在蜜罐裏的孩子,能理解那些孩子的心情和感受嗎?通過觀賞這些視頻能讓他們收到一些生活的啓發嗎?不管結果怎樣,我們都需要以不同的形式讓現在城市孩子瞭解到他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要懂得珍惜現在身邊的所有,而不是去抱怨,當自己坐在教室學習時,有的孩子還在家裏幫助父母,分擔責任。

希望事蹟能讓孩子有所領悟,能有所感動!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6

今天我看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感動得熱淚盈眶,心照料93歲奶奶和患病哥哥的田應志、堅持多年帶着年幼弟弟妹妹上學的餘雖、獨自照顧奶奶日常生活的任芳芳、捐髓救母的李佳、給漸凍症舅舅帶去溫暖和希望的周蕊、爲患病母親唱歌進入《音樂大師課》的向小康、和繼母共同撐起六口之家的堅強女孩遲凱琳、跑遍深山爲爺爺採藥的“小大人”張釗、替父母分憂悉心照顧年邁外婆的姜沅昊、捐髓救父的曹胤鵬等,他們雖然沒比我大多少,卻懂得敬老、尊老、愛老的社會風尚,知道幫助父母照顧弟弟妹妹,幫家人打掃衛生,並照顧長輩,他們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十位孝心少年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xx和xx。吳桂香的媽媽得了很嚴重的病,在這之前,林香不喜歡笑,後來,桂香在書中讀到“笑容,能給人力量”,從此,她變得很愛笑。特別是媽媽病重時,她依然保持着那堅強的笑容。趙文龍的媽媽得了尿毒症,可她不想拖累丈夫,便離婚了。文龍判給了爸爸,文龍放心不下媽媽,毅然離開了爸爸,回到媽媽身邊,照顧媽媽。他們倆個比我大一點,但他們卻很懂事,像他們這麼大的年齡,本來應該在爸媽懷裏撒嬌的時候,可他們卻撐起了整個家。

十位孝心少年,他們的爸媽不是受傷,就是去世了,可他們還是那麼陽光向上,自強不息,他們沒有埋怨命運不公,而我們擁有完好的家庭,卻不懂珍惜,常常埋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好。

常言道: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好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7

頒獎儀式開始了,大屏幕上出現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大樹上結的不是果子,而是一位位孝心少年那激動人心的話語。又是一次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他們懷着一顆赤子之心,來到了這裏。愛的指引,帶我們衆裏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推着鐵皮車,帶着父親四處尋醫的黃鳳,把骨髓獻給自己的媽媽的邵帥,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撐起一片天的何秀巡姐弟……是這次頒獎典禮的主人公。他們用自己的行爲詮釋了孝這個字該怎樣寫得更好。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叫高雨欣的女孩。她的爸爸媽媽離婚後,她跟着媽媽一起賣燒烤。雖然她總是害怕老師和同學們看到了會嘲笑她,但她卻堅持了下來。她從來沒有嘗過烤香腸的味道,因爲她知道,多吃一串,就少賺了一分錢。在家裏,做飯、洗衣……都得她來幹。這些家務瑣事壓在她身上,讓她的學習生活只有1——2個小時。但是她的成績卻在班裏名列前茅。她說,只要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完成,多做些課外練習就好了。這讓我不禁想到,有些人的家庭條件比高雨欣的家庭條件富裕多了,但他們的成績卻總在倒數之間徘徊,可見優秀的成績要靠自己的勤奮與努力得來啊!

看到最美孝心少年領到獎盃和獎金後那興奮激動的表情,我覺得他們應該在想:爸爸媽媽,你們看到了嗎?

隨着時間的流逝,頒獎典禮結束了,無數名演員走上臺,拉起了手,唱起了《衆裏尋你》這首歌。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8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這個字,老在上,字在下,古人造的何止是字,而是給人類定下了一個規矩,這就是孝的內涵。

昨天我看了中央一套的節目《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最崇拜的就是16歲的邵帥哥哥,邵帥哥哥爲患有白血病的媽媽捐獻骨髓的事令我感動。

邵帥的母親得了一種白血病住進了醫院。邵帥在家裏和他的奶奶生活看。而邵帥並沒有把軟弱的一面呈現出來。他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每天早上六點多,他就起牀爲母親做飯,給母親送去。途中他要轉兩次公交車,一共要1個多小時。上午11點多,他來到醫院,雖然只能通過視頻看到母親,但是這卻是他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他幾乎成了這把椅子的常客。每天晚8點,邵帥坐車回家。他這樣已經有1個月了。他每天不只是送飯,不但要承擔買菜,還到銀行存款??。

母子情深,但卻制止不了病魔對母親身體的侵蝕,看到母親越來越憔悴的臉,邵帥決定捐骨髓救母。醫院在感動之餘破例給他們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手術後的幾天,邵帥發生了嘔吐、頭痛等現象,但是他仍很堅強。每次他感到害怕難過時,就會不停地念這首詩,這樣“我就覺得心中充滿了力量”:“爲了我的媽媽,我什麼都不怕 原來我天黑一個人在房間我都害怕 現在爲了我的媽媽走夜路過香山 我也不怕不怕啦 原來我一打針抽血就害怕 現在抽我的骨髓救媽媽 我也不怕不怕啦媽媽給了我生命 我要用我的骨髓救媽媽的命 我什麼都不怕不怕啦”

看完後,我非常感動,1個10多歲學生競有如此大的能奈,捐骨髓救母,是我們所做不了的!我欽佩他,欽佩他拳拳救母之心,欽佩他那堅強的毅力。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9

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貪玩耍、與爸爸媽媽使性子的時候;在我們爲一份生日禮物不隨心願而發脾氣的時候;在我們懶懶地臥在牀上不願意學習的時候……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同齡的孩子,用他們的純真與堅強,譜寫了多少感人的故事!

最近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其中一個叫邵帥,給我留下了深的印象,因爲很久前我就聽過他的故事。邵帥從小生長在單親之家,由母親和姥姥、姥爺撫養長大。後來媽媽去了北京工作。20xx年6月邵帥的媽媽在北京被診斷出患有急性白血病。這時候,小邵帥突然提出休學,要同姥姥一起去照顧母親。在北京的日子裏,給媽媽做飯、送飯是邵帥每天最重要的任務。他一直認爲,學可以晚一年上,但是媽媽不會再有第二個。在一天天照顧媽媽的日子裏,邵帥用孝心融化着媽媽心中的絕望和恐懼,一家人開始對媽媽恢復健康有了信心。對於邵帥的媽媽來說,想要延續生命只有進行骨髓移植手術,但是醫生一直沒有找到適合她的骨髓配型,這時邵帥提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建議,“沒有媽哪有我,我要捐骨髓救媽媽。”全家人都震驚了。在接受骨髓穿刺時,邵帥頭暈、嘔吐等不良反應他都默默承受。這個曾經怕黑、怕打針的邵帥在日記中這樣寫到:“爲了我的媽媽,我什麼都不怕!”接下來,在衆多好心人的幫助下,邵帥媽媽的骨髓移植手術特別順利。從手術室出來,邵帥說的第一句話是“以前我血管裏流淌的是媽媽的血,現在媽媽的血管裏流淌的是我的血。”

這種百善孝爲先的反哺之情,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嗎?我要以邵帥爲榜樣,做一個真正的強者,做一個真正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的人,讓孝心成爲一種傳承,在傳承的過程中綻放出最絢麗的道德之花!!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10

孝是一種傳統美德,孝的上半部是一個“老”字,下半部是一個“子”字,代表着我們少年要孝敬長輩。孝不是給父母買好衣服,買好東西,而是給父母捶一下背,給父母做力能所及的事,那是你最大的孝心,

xxxx年最美小心少年有十位,十位孝心少年孝敬父母,成家裏的頂樑柱,每位少年都讓人感動。敬佩。

這十位最美孝心少年各有自己的孝心與故事,最讓我佩服的事是高雨欣,他的父母也離異,媽媽右手殘疾,不好使,於是她幫媽媽幹活,賣烤面經烤肉串,雖然想放棄學業,一天學習時間很少,在初中考試時,各科滿分的好成績。路玉婷,被人稱爲“奔跑女孩”,因爲媽媽的病,爸爸和媽媽離異,路玉婷給人送票。但是有兩位我覺得了不起,邵帥,我認爲是一位勇敢的男子漢,媽媽得了病,急需骨髓,雖然他並不大,就願意把骨髓捐給媽媽,從醫院回家,需要經過一片樹林,他想了一首詩,叫“爲了媽媽,我什麼都不怕”,吧《不怕不怕》這首歌改成的,真了不起。王芹秀最後一個最沒孝心少年,每天爲爸爸買那媽做飯、幹活,得知他並不是爸爸的親生女兒時,她對父親的愛不變,在父親節裏給他爸爸買了一雙鞋,非常感人。

別的.孩子正享受着,父母的百般呵護,無微不至的疼愛,兒他(她)們成家裏的的頂樑柱,享受不到父母的疼愛,而他(她)們正在不斷磨練,不斷的成長,在困難中,無堅不摧。同學們好好孝敬父母,多讓父母開心,讓父母爲我們操心、掛起,讓我們把孝心種子,撒滿全世界,讓孝心花朵在明天開滿整個世界,讓我們一起孝敬父母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11

星期五的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第一套節目播放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裏面的十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都很讓我感動。

其中有個叫邵帥的哥哥事蹟讓我感動,由於他的媽媽得白血病,需要移植骨髓才能活下去。於是,爲了救他的媽媽,年少的他毫不猶豫的獻出自己的骨髓,來拯救自己媽媽的生命。邵帥說,只有媽媽在,自己纔是幸福的。多麼感人的話語啊!

還有一個讓我感動的人是一個叫黃鳳的姐姐。在黃鳳六歲的時候,她的爸爸在外打工時不幸從樓上掉下來摔癱瘓了,她的媽媽當時拋下年幼的黃鳳和她癱瘓在牀上的丈夫離家出走了,從此以後,照顧爸爸的責任就落在了當時只有年僅六歲的黃鳳身上。她日復一日的照顧着爸爸,小小了年紀,每天晚上都要隔兩個小時就要爲爸爸翻一次身,就這樣,她一直堅持了十年。

後來爲了給爸爸治病,黃鳳姐姐找了一個電焊工爲她的爸爸做了一個能推動的簡易大鐵牀,她推着鐵牀上的爸爸步行了500多里路,來的了上海的醫院給爸爸治病。黃鳳姐姐的事蹟感動了無數的人,醫生還免費爲她的爸爸做了手術。黃鳳姐姐說,她要一直照顧爸爸走下去。看到這裏,臺下的觀衆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在頒獎晚會中,讓我感動的人和事蹟還有很多,從中我也感受到了孝心少年們濃濃的愛心和孝心,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以他們爲榜樣,做一個像他們一樣的孝敬父母,孝敬長輩,自強不息,爲父母擔當家庭責任的人!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12

愛的指引,帶我們衆裏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這是“最美孝心少年”的開頭歌。第四節課,陳媽和我們一起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舞臺上的每個少年,都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故事。

一段思念和憂傷,一點違心和笑一段離別往事,可恨的病魔無情地撕咬着人類,痛楚迷茫,時時牽絆着幾十個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爲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生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於內心的震撼。

再來看看自己,真是自嘆不如,總是讓媽媽爲我擔憂。曾經也想讓媽媽每天笑口常開,卻總是弄得她眉頭緊鎖。每當看到媽媽失望的表情,心裏只有難過,想想自己身爲學生,常常的抱怨作業太多了,考試太難了,學習太累了,玩得太少了。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爲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這幾句話完美詮釋了溢於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恭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

今後我應該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生氣,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的期望。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13

感恩之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是我膽量做好自己每每我高歌這首曲子時,馬上想起了央視播放視頻的<<找尋最美麗孝心少年>>。。這歌原來是兒女唱給父母的,而今日,確是父母唱給兒女的。

教師開啓白板,使我們收看這套節目。其他班集體看過之後都淚流直下三千尺,看一下是不是能打動大家!但,接下去的事兒要我意想不到。

他的年紀跟大家一樣,只是有十二歲,但她們過得是幸福快樂的生活,而他艱苦樸素。爲了更好地救得敗血症的媽媽,他不顧一切獻出自身珍貴的骨髓,救自身的媽媽,痛疼顯而易見,但他沒有埋怨發牢騷,還是那麼頑強開朗。迄今我還記得他編的壯膽歌:

爲了更好地我的媽媽我什麼都不害怕

原先大白天我一個人在屋子都擔心

如今爲了更好地我的媽媽我什麼都不怕不怕啦

原來我一注射抽血化驗就擔心

如今抽我的骨髓救媽媽因爲我不怕不怕啦

媽媽給了我生命

我想用我的骨髓救媽媽的命

我什麼都不怕不怕啦

也有那姐弟倆上刀山、下火海,到山頂採荼葉摘苞米,還不遠千里入城賺錢,一上午的心力只獲得了四十一元,但她們卻心滿意足,爲頭痛的姥姥拿藥,又不管不顧歇息回來。那時候,我們班全體同學都淚如雨下,爲她們精神實質而打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沒有。孝,其實不是很難,可能是一杯開水,可能是一張成績表,也可能是給父母洗洗腳愛惜得來不易的日常生活吧!孝順自身的父母吧!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14

孝,自古以來都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孝順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我們作爲青少年,孝是我們的必遵守的事。《最美孝心少年》便在CCTV中爲我們孝心的孩子鼓勵,傳承孝文化。《中小學生守則》第5條也明確規定了孝親尊師善待人。

我觀看《最美孝心少年》,一位位孝心少年出現在我的視野。李小燕,她是一位四川女孩,父母都在外地,家裏只有婆婆和她。婆婆每天勞作腰突然不好了,走路也不怎麼好走。李小燕每當婆婆走累的時候,她就會揹着婆婆走路回家。當拍攝照相的一個姐姐問她:“爲什麼每天都是笑着面對生話?”她說:“即使上天給予了我很多磨難。但我要用笑容來迎接它。每天笑一笑,這樣子婆婆也會開心。”

高梓淵也是一個,他的母親得了白血病,每天都要治療,他總是把媽媽的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還要照顧弟弟。他說:“曾經的我也像同齡人一樣,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卻從沒想過父母的艱難。現在我要去學會與父母相處,孝順父母。”

觀看了一個個孝心的少年,我似乎引申到了我自己。我有時候有些脾氣,時不時就會對家人發脾氣。奶奶總是包容我,爲我做着一頓又一頓的飯,擔心我的身體。還記得,小時候奶奶帶我,我總是有很多怨氣。奶奶一打我,我就拼命地叫爺爺。當時不管怎麼樣,奶奶還是把我當心頭肉一樣寵着。漸漸地,我長大了。當奶奶患上癌症時,我才知道以前的我是多麼的愚蠢。通過時間的化療,還是沒有結果。最終,奶奶徹底的離開我而去,這是我第一次親人離去,當奶奶被送到殯儀館的時候,我的眼淚傾底的流下來。當我後悔當時的所作所爲,對於奶奶我充滿了懺悔。

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就是親情,所以不要當後悔時才知道珍惜。

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15

今天,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後,感觸很深。

其中,我很欣賞一位大哥哥,以前是他的媽媽教他說話,現在他的媽媽身患重病,有可能成爲一個植物人,所以一直昏迷不醒,但是他卻從不放棄,一直用錄音筆試着喚醒他的媽媽,無數天的努力,他的媽媽居然奇蹟般的甦醒過來,但是他的媽媽卻不會說話了,這位大哥哥決定要教會媽媽說話,一直堅持不懈,最後,他的媽媽終於學會說話了。

我一直很敬佩這位哥哥孝敬父母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也常常孝敬父母,幫父母買菜,多陪伴父母,努力學習,其實想盡孝並不難,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是孝順的表現。

看了這位大哥哥,我也想到了在《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中,安妮是個從小就失去父母的女孩,她被馬修和瑪麗拉收留,安妮憑着自己的努力,最後獲得了教師證書,但是,馬修患上了心臟病,不幸離開了人世,瑪麗拉的眼睛幾乎失明,安妮爲了陪伴瑪麗拉,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我也很欣賞安妮,雖然瑪麗拉不是按你的親生母親,但安妮仍然孝順瑪麗拉,我很欣賞安妮。

由此,我也想到了清代詩人黃仲則的《別老母》:“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孝敬父母,是每個人必須做到的事,“無父何怙,無母何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