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5篇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5篇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

在今天觀看的《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上,我見到了許多與我們一般大小,但是家境貧寒,父母或殘疾或離異,有的還需要挑起照顧爺爺奶奶的重任。

比如,剛剛十二歲的土家族女孩劉倩,母親因患腦癌離世,父親靠回收廢品養家餬口,但不幸的是,父親因長期過度勞累,患上了鼻竇炎,每當發病的時候,就會痛徹神經,小劉倩不僅要照顧年邁的奶奶,還要爲爸爸熬藥,她說過,那藥真的好苦,做女兒的只有嚐了那樣苦的的藥,才能感受到父親的痛苦。

小劉倩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她上山的時候,會把鞋子脫在山下,她說,穿鞋子上山不好走,滑腳。她每天都要砍很多柴,那柴重得讓人想不到是一個十二歲的花季女孩背得動的。她說,只要爸爸和奶奶幸福,我受再多苦也沒關係。

小劉倩的拖鞋已經爛得看不出樣子了,但她說,家裏的錢是爸爸辛苦賺來的,還要供我們一家老小吃飯呢,哪裏能用來這樣揮霍?我看到,小劉倩將每天出去買菜的價目一一列出來,顯得有條不紊,這些實在不是一個十二歲的女孩應該做的事啊!

聽了小劉倩的故事,我感動了。我們城市裏的孩子十二歲的時候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來照顧我們。可鄉里的孩子不一樣,他們不僅沒有父母的疼愛,反而還要照顧父母和爺爺奶奶。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2

在我觀看完《20xx最美孝心少年》後,有一種名爲“感動”的東西,佔據了我的整個心房。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萬惡淫爲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爲者,皆不忍爲,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在心。老在上,子在下,寓意着孩子要孝順長輩,這就是“孝”的真正含義,這也是告訴我的道理。

來自環縣南湫鄉的農家少女,父親癱瘓,母親出走,奶奶多病,弟弟又聾啞。姐姐用稚嫩的雙肩撐起一個不幸家庭。洗衣、做飯、按摩、打工……8年來,他一邊讀書一邊仔細照顧着家人,用堅強和毅力詮釋着“孝”的深刻內涵。

在淚眼迷濛中,再想想我們!我們衣食無憂,享受着父母的關愛,卻從不知足。在我們享受着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裏,姐姐早已用她稚嫩的肩膀撐起了整個家;在我們愜意地吹着空調吃着雪糕時,她卻頂着炎炎烈日在工地裏搬着沉重的磚塊;在我們肆無忌憚地享受着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時,她卻不厭其煩地按摩着父親癱瘓的身軀……她感動着人們,感動着社會!

我們要將這份感動化作向她學習的行動。或許我們不會遇到家庭的變故,但我們依然要承擔起我們的家庭責任。我們要趁着短暫的光陰多孝敬父母,讓父母不再爲我們而操心。因此,飯後可以抽時間洗洗碗,做完作業後可以給父母捶捶背,洗澡時更可以爲父母洗腳,洗衣服等……

讓我們從姐姐手中接過愛的火把,把孝心傳遞下去,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做一個善良的人,就請先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因爲百善孝爲先!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3

愛的指引,帶我們衆裏尋你;孝的承諾,溫暖了你我的心。

一段思念一點憂傷,一點違心一笑一段離別往事,狂妄的病魔無情地撕咬着人性,痛楚迷茫,時時牽絆着幾十個天真的兒童。人們都說孝心會感動天和地,無知的我認爲止增笑耳,千里尋你讓我看見了人性中的那一束光芒,那深深的源於內心的震撼。

黃鳳。吳林香。邵帥。龍花。徐沁燁。趙文龍。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是這次頒獎的主人公。他們用單純。善良的孝行詮釋着血濃於水的親情,對於在蜜汁裏生活的我們有何言對他們品頭論足?只不過是“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臺。”的一種全新的擔當,無論我們如何的體會,不變的讓然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孝道。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爲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完美的詮釋了溢於言表的孝道,我也知道我們在現在的生活中也做不到這些驚天動地的事,無非是在早上向他們恭恭敬敬得道聲早安,無他耳。

我們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我們自己,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矇蔽心靈,爲老人,爲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一顆清純的,聖潔的心…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爲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醜,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繫於一瞬。

最美孝心少年,帶來的不是幾個精彩的片段,而是靈魂的洗滌…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4

“他(她)們孝敬父母、長輩,擔當家庭責任,學會自強和堅持。”近日,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京舉行。10人獲選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20人被評爲“特別關注孝心少年”。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是央視“尋找最美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活動面向全國18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尋找、發掘、宣傳新時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

活動自今年4月啓動以來,經過三個階段的事蹟徵集和推選,在第一階段的候選者推薦後,推選委員會從數百候選者中推選出100名,隨後選出“最美”20強。

經再次審議,推舉委員會從第三階段選出的30名候選者中,確定10人成爲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參加10月29日在京舉辦的頒獎晚會,晚會現場,組委會播放獲選者的事蹟短片,並請來其親人、捐助者、老師等見證者到場頒獎20xx年中國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20xx年中國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

一名參與活動短片拍攝的央視工作人員說,真正接觸到孩子,看到她(他)對家中長輩的照顧與承擔,多次拍攝還未完成,就已淚流滿面。

讓這位工作人員印象最深的是,有個孩子,母親身患尿毒症,她一邊照顧母親一邊上學,還承擔起母親的工作。“拍攝的時候,就覺得她一直在奔跑,連跟她說話都像是耽誤了她的時間,讓人十分心疼,真的很了不起。”

晚會現場,孝心少年的事蹟感動了觀衆,不少人希望能資助孝心少年完成學業,到場公益企業也表示,將對特別關注孝心少年及最美孝心少年予以獎勵。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5

在我觀看完《20××最美孝心少年》後,有一種名爲“感動”的東西,佔據了我的整個心房。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萬惡淫爲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爲者,皆不忍爲,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在心。老在上,子在下,寓意着孩子要孝順長輩,這就是“孝”的真正含義,這也是樑維月告訴我的道理。

來自環縣南湫鄉的農家少女樑維月,父親癱瘓,母親出走,奶奶多病,弟弟又聾啞。維月姐姐用稚嫩的雙肩撐起一個不幸家庭。洗衣、做飯、按摩、打工……8年來,他一邊讀書一邊仔細照顧着家人,用堅強和毅力詮釋着“孝”的深刻內涵。

在淚眼迷濛中,再想想我們!我們衣食無憂,享受着父母的關愛,卻從不知足。在我們享受着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日子裏,維月姐姐早已用她稚嫩的肩膀撐起了整個家;在我們愜意地吹着空調吃着雪糕時,她卻頂着炎炎烈日在工地裏搬着沉重的磚塊;在我們肆無忌憚地享受着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時,她卻不厭其煩地按摩着父親癱瘓的身軀……她感動着人們,感動着社會!

我們要將這份感動化作向她學習的行動。或許我們不會遇到家庭的變故,但我們依然要承擔起我們的家庭責任。我們要趁着短暫的光陰多孝敬父母,讓父母不再爲我們而操心。因此,飯後可以抽時間洗洗碗,做完作業後可以給父母捶捶背,洗澡時更可以爲父母洗腳,洗衣服等……

讓我們從維月姐姐手中接過愛的火把,把孝心傳遞下去,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傷心悔恨呀!做一個善良的人,就請先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因爲百善孝爲先!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6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今天我看了中央一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這個電視,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孝。

電視裏講述了十位少年,他們的年齡比我大不了幾歲,有的甚至還比我小。他們一個個都很懂事,孝順父母。看了電視真的讓我感慨萬千。

其中令我最難以忘記的`就是黃鳳了,她的父親因幾年前打工從樓梯上摔下來,成了殘廢,不能幹活了,而這時媽媽又離家而走,家裏只剩下爸爸、小黃鳳和體弱多病的奶奶。小黃鳳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養活這個家。洗衣服、做飯、學習、幫父親按摩身體……她沒有一刻閒着。看到這裏我就想到了我自己,真是非常地慚愧。因爲黃鳳七八歲就自己洗衣服、燒飯,而我都十三歲了,連衣服都要奶奶幫着洗,而且連盛飯這點小事都是爺爺、奶奶替我盛,真的自愧不如呀!

當看到黃鳳偶然聽到上海的醫院能治好父親的病,便帶上家裏僅有的27元錢,用大鐵牀推着父親帶着奶奶去上海替父親看病時。我驚訝了,流淚了,因爲從他們家到上海有五百多公里,而且還推着一個大鐵牀,那要多累啊!但是黃鳳沒有抱怨,咬咬牙,毅然帶着奶奶把父親推到了上海,可不幸的是上海的許多醫院都說黃鳳爸爸的病無藥可治。可能是她的孝心感動了一些醫生,一家武警醫院接受了黃鳳的爸爸……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決定向黃鳳學習,不僅學習她對家人的一片孝心,更要學習他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也想告訴所有同學:我們已經不小了,我們應該在家裏多承擔一些家務活兒,給家人減輕負擔,同時也要孝敬、尊敬長輩,不要動不動就與家人發火,不要再過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生活了。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7

孝心,也許是陪陪父母。也可能是自己有能力了賺錢了,把第一個月的工資給爸媽,讓他們知道我們有能力養活自己,不讓爸媽操心!過年了,全家團聚,是對父母的關心!給父母洗洗腳,是對父母的孝心……

很多人可能知道吧!爸爸媽媽說:“給我端洗腳水!”“爲什麼?你自己端。”連端洗腳水都不想了,何來的孝心呢?

來自我縣的大虹橋鄉西小虹學校的王帥康同學,被評爲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

王帥康,10歲家裏只有爺爺和奶奶還有改嫁的媽媽。放學回來的路上,總會留意路邊的瓶子,撿回來賣錢。因爲家庭貧苦,而且王帥康的眼睛,一個接近0度,一個只有0。2度。給他自己的奶奶分藥的時候很慢,生怕分錯了,奶奶會吃錯藥,這樣病就不會好的很快!

去超市買東西,不給自己買好吃的,卻給奶奶和爺爺買他們喜歡吃的東西!我和他比都自愧不如,有很多人也是吧!買東西自己只顧着自己,父母根本都沒有想過吧!可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有好東西了,就先給我們吃。

我在想爲什麼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就那麼大!

爸爸媽媽也愛我們,爸爸媽媽給了我們一個開心溫暖的家庭,吃飽穿足,穿金戴銀。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孝心無處不在!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8

CCTV-1 播出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頒獎晚會,我一共看了兩遍,一次是和媽媽在家裏看的,一次是和同學在學校看的,兩次看得都十分感動。

現在回想起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 12 歲的邵帥捐骨髓救母的故事,邵帥從 1 歲就沒有了爸爸,和媽媽、姥姥生活在一起, 12 歲那年他媽媽得了白血病,爲了救媽媽,他勇敢地說服媽媽捐出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媽媽的生命,看到邵帥躺在病牀上進行手術的畫面,我媽媽感動的擦眼淚。媽媽問我:“如果媽媽也生病了,你願意救媽媽嗎?如果媽媽不在世界上了,你能勇敢的活下去嗎?”我說:“我肯定會救媽媽的。媽媽不要死!”然後媽媽笑的很開心。邵帥救母讓我想到了沉香救母的故事。除了邵帥之外,我還記得那個買燒烤的姐姐,她已經賣了成百上千根香腸,可她一次都捨不得自己吃一根,因爲她要賣錢交學費;還有那個背玉米的姐弟,姐姐總是趁弟弟不注意,偷偷拿玉米放在自己的揹簍裏 ……

觀看完《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家人一定要互相關心愛護。我們雖然還是小孩子,平時都是爸爸媽媽在照顧我們,給我們最多的愛,可是當我們的家庭遇到困難、父母生病需要照顧的時候,我們小小的身體裏也能發出巨大的能量,去照顧家人給他們同樣多的愛,就像《遊子吟》裏那句: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觀看完《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除了感動之外,我也想成爲一名最美的孝心少年!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9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弟子規上對我們的引導,是我們人人都能耳熟能詳的,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恐怕沒有多少人吧,就反應了我們到底有沒有盡到孝心,有沒有孝敬父母。

當我們還在家長的懷裏撒嬌時,卻有很多孩子已經在外打工,或者養自己的媽媽了,比如說龍花,路玉婷,高雨欣,這些孩子,他們的爸爸媽媽都有一點病,於是他們很自覺的接替了爸爸媽媽的位置,來做飯,洗衣服,拖地,洗碗,所有的家務活都是他一個人幹。

我看了電視裏的那些小孩子以後,我覺得我自己真的是太幸福了,他們要洗衣服,幹各種各樣的家務活,我呢,別說洗衣服了,連碗都沒有洗過,我也覺得很內疚,我以後要幫媽媽洗碗,洗衣服,拖地掃地,這些我雖然沒太乾過,但是,我要慢慢的嘗試着做,我天天只是吃喝玩樂做作業,其他什麼都不用管了,媽媽天天做家務常常做的汗流浹背,我看着媽媽,也覺得很心疼,可是,我卻從來想都沒有想過要幫媽媽做一下,直到我看了今天那些孩子是如何孝敬父母之後,我纔想到我也要幫媽媽做家務,分擔一些。

我以後一定要儘量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因爲,我要在一個星期以內學會做一切家務活,我也發誓我要幫爸爸媽媽做,讓他們不再是天天都閒不下來,一會兒掃這個房子,一會兒又要拖那個房子,真的是忙的不可開交,雖然我不可能做的和電視那些孩子一樣,可是我會盡力的。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0

20xx年11月8日晚8時,我觀看了《衆裏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小年》頒獎典禮,每一位孝心少年行爲都深深震撼了我,使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說實在的,我不愛哭,可是我觀看了這個節目後,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掉。這十一位孝心少年個個都有着悲慘的身世,可他們都沒有放棄,他們孝敬長輩,他們自強不息、陽光向上、奮發有爲。黃鳳、趙文龍、邵帥、高雨欣、路玉婷等十一位孝心少年,每一個外表柔弱的孩子都有一段感人的事蹟。其中最讓我動容的是黑龍江女孩高雨欣,她很瘦弱,腦後扎着一個小辮子,黑黑的皮膚。高雨欣八歲時,父母離婚,媽媽右手有殘疾,找不到工作,後來纔在朋友的幫助下賣燒烤維持生計。高雨欣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她白天刻苦學習,一分鐘都捨不得浪費,晚上她幫媽媽賣燒烤,爲了節省錢,連一根烤腸都不捨得吃,只是不停地工作着。然而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她每門功課都考了滿分,媽媽特意烤了根香腸給她吃,在媽媽的再三堅持下,她才吃了自己烤了無數次卻爲了省錢沒捨得吃一口的香腸。

面對她,我自嘆不如,我都十歲了,可什麼都要父母操心,一離開父母就什麼事也做不了,還常和父母頂嘴,惹她們生氣。知道了高雨欣的事蹟後,我覺得今後我應該做一個孝順的孩子,讓父母開心,好好學習,爲父母分擔一些家務等。我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孝順父母,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1

和許多孩子一樣,代子傑從小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給予的關愛和照顧。以前他總是說:等我長大了,我要好好孝順父母,孝順爺爺奶奶。可是,突然發生的一件事,讓他體會到孝順不是長大後的事請。

有一天放學,每天按時來接子傑的爺爺,沒有出現在校門口。原來,爺爺在早上送完子傑回家的路上,被一輛重型卡車撞成了重傷。

回想起自己從幼兒園到現在的8年時間裏,無論颳風下雨,爺爺總是一天四趟地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接送自己,可是現在子傑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飛奔到醫院,哭着說:爺爺,對不起,以後我能自己照顧自己,您不用再爲我操心。

爺爺住院的日子裏,爸爸媽媽都要忙着照顧爺爺。爸媽對子傑說了一句話:把你自己照顧好。這給子傑帶來了很大的啓示:我對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孝順不必等到以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讓他們再多操心,就是最大的孝順。

現在的子傑,每天自己定好鬧鈴,早上不再等媽媽叫自己起牀上學,在學校也不再需要老師提醒,每天下午回家就自覺地做好作業,把學校的事情和父母聊一聊,讓他們放心。有時,他還會在奶奶的指導下學着擇菜,把家裏收拾乾淨,洗衣服他說:孝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事,而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愛,我想用每個兒子都該做的事情,來表達對父母的孝敬。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2

“百善孝爲先,孝爲百行首”。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也需要與時俱進,給傳統的孝文化賦予新的內涵。本屆活動在延續以往兩屆傳統的同時,以內容創新爲引導,更加突出了新時期的中華孝行文化內涵和細節,對其進行深入的討論和詮釋,力爭形成具有時代特徵、切合實際、易於理解的中華孝行新觀念、新模式。

作爲今年“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的重要內容,活動組委會向全社會徵集當代孝行的具體內容,並結合“最美孝心少年”的孝行善舉,提煉出“陪爸爸配一幅最酷的老花鏡”“定期帶着父母體檢”“假期旅遊時帶上父母”等貼近生活、簡單易行的新時期、新孝行標準,在典禮上與各個環節融爲一體,以形象大使公益短片的方式予以發佈,使現場觀衆在感動中去思考、在思考中有感悟,產生了極爲強烈的心靈共鳴。同時,典禮上還面向全社會發出了“新孝行,你也行”的溫情呼籲,體現了中央媒體熱情傳播傳統美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責任感。

“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說文解字》中如此解釋“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如此詮釋“孝”。孝讓不同代際的人融爲一體,讓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形成合力。只有每個家庭都講孝,社會纔會穩定和諧,國家纔會更加強大。“最美孝心少年”是時代的道德標杆,“新時代,新孝行”讓行孝成爲時代風尚。“孝心少年”的事蹟不僅讓青少年感動,忙碌中的成人也應駐足片刻,思考自己肩上所擔當的責任。本屆“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雖然落幕了,但“尋找”還在繼續,行孝就在身邊,就在當下。正如“新時期,新孝行”裏所說,“盡孝,就在平時的點點滴滴。”“盡孝,不要等待,就是現在。”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3

昨天,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20xx年“衆裏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在頒獎典禮上,活動將首次發佈經過幾個月徵集並提煉濃縮的“新時期新孝行”內容。

我印象最深刻是青島市市北區包頭路小學的王薺悅。

20xx年,薺悅出生在一個比較特殊的家庭,爸爸先天失明,媽媽也僅有模糊的一點點視力。在薺悅不到4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又患上了急性青光眼,連僅有的一點視力也無法保住,從此以後,這個三口之家就只有薺悅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了。

堅強的父母沒有依賴別人,一直堅持自己帶小薺悅。在特殊家庭成長起來的小薺悅有着比同齡人更多的孝心。早上,當同齡的孩子還在睡夢中時,王薺悅已經悄悄地起牀了。她輕輕地起牀,拿米、淘米、加水、打開電飯煲的開關,幫着父母做好早飯。別人家的孩子是爸爸媽媽送到學校,可在王薺悅家,吃過早飯後,是小薺悅牽着爸爸媽媽的手,把他們送到工作的盲人按摩店,再一個人走進學校,開始她一天的生活。在學校,她會爭分奪秒地寫作業,以便回家更好地照顧失明的父母。

“學校裏的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樂觀、活潑的薺悅,大家也都特別喜歡她。”包頭路小學的大隊輔導員韓老師告訴記者,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在得知了薺悅的事蹟後,特意到青島錄製了宣傳片,也爲薺悅提供了到北京參加頒獎典禮的機會。

薺悅現在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但對於自己的未來,她有一個從未改變過的理想,就是成爲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媽媽特別喜歡小孩,但是因爲眼睛看不見,不能到幼兒園工作,我想長大以後替媽媽完成這個願望。”說起自己的理想,薺悅的眼睛裏透着認真與堅定,也透着對媽媽的愛。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4

看完“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我深有感觸,他們的孝心是用行動來表現的,他們是我們億萬兒童學習的榜樣。

孝心無價,他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讓我們看到了他們那顆閃閃發光的孝心!父母隨着時間慢慢變老了,青絲被歲月漸漸染成了白髮,我的眼前有了一幅這樣的畫面:我看見乖巧的女孩高雨欣在悶熱的夏夜,叫賣着燒烤;我看見在醫院和家之間微笑的男孩趙文龍,不知疲倦地推着媽媽;我還看見,那個堅強的小姑娘黃風,僅用一架板車拉着病重的父親千里尋醫,還有那個小男孩在母親最脆弱的時候,獻出自己的骨髓,讓媽媽遠離病痛,遠離死亡,生命再次開除絢爛的花朵,烏鴉反哺,羔羊跪乳。我看到了,看到了這些孩子眼睛裏流淌出來的,最堅強的眼淚;我看到了,我看到這些對父母散發出來的最深沉的愛的力量。他們忘了,忘了病魔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的脆弱,但是他們沒有忘記世上有一種恩情,名叫孝心。

比起他們,我們幸福多了,我們在家被父母視爲掌上明珠,溫室裏的一棵幼苗。夏天,有習習涼風相伴,冬天,有取暖器爲我們取暖。而他們呢?沒有空調,沒有取暖器,只有那單薄的被子陪伴他們度過每一天。

比起他們,我們幸福多了,整天父母呼來喚去,他們呢?自己穿衣,自己燒飯,自己洗碗,還要照顧年邁的長輩和年幼的弟弟妹妹。比起他們,我們幸福多了。

用我們真誠的心,用我們來自上天賦予的愛的力量,盡一份孝心,添一份希望!

《2022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15

星期六,我在少兒頻道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蹟,看得我淚流滿面。下面就讓我來說說其中的兩名孝心少年吧。

她名叫徐沁燁,她媽媽得了白血病。媽媽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也想爲女兒留個念想,於是繡了一幅十字繡——旭日東昇,作爲女兒以後的嫁妝。徐沁燁害怕媽媽離開她,私下把這幅十字繡賣了,得到了兩萬元,爲媽媽治病,可還是無法治癒媽媽的病。在20xx年8月,媽媽永遠離開了她,我們希望她變得堅強起來。後來,那位買下十字繡的好心人,得知這個情況後,又把十字繡還給了她。

路玉婷,今年14歲,從小父母離異,她的媽媽平時幫人家送票,靠這個維持全家的生活。可媽媽在20xx年冬天患了尿毒症,得知這個情況後,路玉婷表面上沒有表現的十分脆弱,每天都笑容滿面的,可私底下卻不知哭了多少次。她希望病魔不要帶走她的母親,她每天乘中午休息的時間,替媽媽幫人家去送票,辛苦地來回奔波。可是病魔是無情的,就在這臺節目播出的前幾天,她的媽媽還是永遠的離開了人世,她的堅強值得我們學習。

看完這臺節目後,我才知道我們生活的有多麼幸福;知道了要怎樣孝敬父母長輩,不讓他們操心;知道了要好好學習,回報所有愛我們的人。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幫助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