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5篇)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5篇)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在中央電視臺熱播,對漢字情有獨鍾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認真觀摩的好機會。

星期五晚上,我準時收看這個讓我們提筆寫字,也能增加我們對漢字的興趣的好節目。漢字不僅是一種信息符號和交流工具,它蘊含了五千年的中國文化,讓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橫平豎直寫字,方方正正做人。”漢字,您就是一個具有高雅品質的人。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不僅是一場漢字聽寫,在考詞釋義、例句演示、專家解說的過程中,還涉及到了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各個學科的知識。伴隨着節目緊張的氛圍,看着那些正在努力答題的同學,我也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我坐在電視機前也一直在同步答題,不僅爲一些同學們的成功和博學喝彩,還爲一些同學的失敗而扼腕嘆息。

最終,杭州外國語學院附中的一位同學取得第一節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冠軍頭銜。廣西代表隊也以非常出色的成績闖入總決賽。雖然他們最終無緣冠亞軍的決賽,但是,他們依然讓我感到欽佩。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信息時代,鍵盤代替了筆,很多人寫字的能力急劇下降。我們作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者,我們必須把中國漢字寫好,用好!

我愛你,中國漢字!因爲你的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我愛你,中國漢字!你本身就帶着一股非凡的力量,帶着我飛向遠方,我將用您——漢字的精神來鞭策自己,鼓舞自己做一個方方正正的人。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2

這一段時刻和小柯一齊觀看了CCTV-10科教頻道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感觸個性深!

本次賽制是來自不一樣省市區的32支代表隊按地域交叉編爲8組進行初賽,產生進入複賽的8強。8強進行兩場複賽,產生進入決賽的兩強。所有未進入決賽的各隊中表現最佳的選手將進行一場附加賽,附加賽獲勝選手也將進入決賽。到此刻爲止已經是附加賽結束,只等待最後決賽的時刻了。

漢字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載體,而正確的書寫又是漢字傳播的前提。這次漢字聽寫大會喚醒了深藏在炎黃子孫們心中,卻在鍵盤時代淡忘了的這種漢字情節。說實話看到學生們聽寫的那些詞,我是十分的汗顏,感覺自己就像是文盲,而我們的學生選手們太強悍了!真是值得我們豎起大拇指,給他們一個字“牛”啊!

漢字聽寫大會小柯同學也是看得津津有味,主考官每報一個詞之後他都告訴我他會,最開始我會十分詫異,覺得怎樣可能他都會?隨着他的演示我最後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會”!雖然他並不認識那些字,但是他已經學了拼音,在主考官報出一個詞之後,他就會將這個詞的拼音跟着拼出來,這也就是他所謂的“會”了。當然,雖然是這樣的“會”,但我依舊是高興的,至少感覺得到小柯是在自己的意願下在快樂地學習着。

聽寫中,考官不但要報詞,還要解釋詞意,或是引用來源原文讀句,或是適當予以造句,且有專家補充釋義,更是有場外評論員進行詞語解說,場內外是高手如雲,這讓我們能更深入地對詞語進行明白。漢字的魅力讓人折服,這羣孩子的魅力更讓人傾倒,孩子們的涉略面之廣不得不讓人欽佩!一邊看我都會一邊和小柯聊聊,總結了下還是要多看、多練,也就是有了超多的閱讀及練習才最終成就了孩子們自己的個人魅力!因此閱讀是多麼的重要!而且漢字作爲中華民族的傳遞,這次聽寫大會是真正實踐了重視傳承傳統文化的呼喚,我是看得個性激動的!

在那裏我也個性向各位推薦能夠和孩子一齊觀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個節目,能夠讓孩子也感受感受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還有最後的決賽沒開始,總之我是十分期盼的!堅信你也會期盼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3

我觀看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十分激烈,有四個參賽隊,每隊按照順序上前答題,當主持人報完題,選手在規定時間內答題,答對者進入下一輪,答錯答題者淘汰。

在比賽開始前,有一位點評嘉賓說:“漢字終又得到了重視,不僅僅是一個交流的載體更是中國在往民族復興的道路上走。”比賽開始了,只見甘肅隊的同學首先答題,主考官報出題目“意蘊”,而她卻寫成了“意韻”,很遺憾,她答錯了。比賽一開始就有人答錯題,我真爲其他人擔心。

過了一會兒,是吉林省的答題,當主考官報出“渾天儀”時,我認爲挺簡單的。一開始她寫對了,卻又把“渾”給改了,真爲她感到可惜,她完全可以回答正確,卻因爲一個顧慮而寫錯了。我覺得我們在書寫漢字時,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第一感覺往往是正確的,也要多讀,多練,多看一些書籍,遇上不會的要查字典理解,多讀幾遍,背出,這樣纔可以寫更多漢字!

要想學得更多字,光在課堂上學可不夠,要在課後積極的學習,多讀書籍,讓自己的知識面拓寬,認識這些別人不認識的字,當別人問你這字怎麼寫,怎麼讀時,你才能驕傲地回答出。也要去大自然中探索,有什麼好奇的,回家查閱,這樣也能學習更多漢字。

觀看一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不僅能學會一些詞語的寫法,更明白寫字對我們的重要性。我要多讀書多記憶,不做只會在電子產品上打字的,要做個真正能書寫的人。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4

時針滴答、滴答地走到了八點,我打開電視,調到CCTV來觀看每週五晚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天,播放的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晉級半決賽的比賽,各位選手輪番上陣。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杭州外國語學院代表隊的大師劉浥塵。在激烈的比賽中,劉浥塵的隊友相繼離場,但是他的對手還有7個,其中安徽代表隊和廣東代表隊還剩3個人,只有湖南代表隊和他一樣,僅剩1人。

在如此大的差距下,面對7個學霸級的對手,劉浥塵神態自若、鎮定自如,一點也沒有因爲孤軍奮戰而慌了陣腳。在答題的過程中,劉浥塵顯得泰然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如果遇到自己一下子就能想出來的題目,他就會做一個鬼臉,瀟灑自如、準確無誤地寫出那些生字;如果面對一下子想不起來的字,他就會皺着眉頭,手託着下巴,開始沉思,當他想出來時,額頭上緊皺着的三字紋就會豁然開朗,他的臉上便露出笑容。最後,劉浥塵頂住壓力,打敗強敵,終於帶領浙江杭州外國語學院代表隊殺入了決賽。

通過了這一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看到這些選手在場上的精彩表現,特別是劉浥塵,我不由得心生感慨。想想我平時讀書時,只看故事情節,並不在意難寫的生僻字,遇到不認識的字,多數就是一帶而過,不會去查字典。我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識還不夠,以後,我要好好向他們學習,讓自己學到更多的知識。

學無止境,知識永遠也學不完,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傳承中華幾千年的文化遺產吧!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5

第一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冠軍之戰就在今天晚上,15名晉級的優秀選手紛紛進入聽寫大會的現場。

由1號沈沁源開始寫,他們寫得非常好,連那些教授都誇他們厲害。可是,就在第一輪,一個叫鍾天逸的男孩被淘汰了,因爲他當時太緊張了,因爲緊張而忘記“訕笑”的“訕”怎麼寫了,所以他寫錯了,真是可惜!

在接下來的幾輪裏,14名選手一輪比一輪精彩,又有幾名選手被淘汰。

我最喜歡的選手是151號的劉浥塵。在他沒有被淘汰之前大家都很看好他,一些比較特別的字他都寫對了,比如:帆檣、剷刈、服庸、等。因爲他小小的失誤寫錯了個字,將“式微”的“式”寫成“勢”而被淘汰。大家對他的出局都感到非常遺憾!

最後只有兩名選手了,她們分別是陸佳蕾和於加敏,她們兩個人競爭非常激烈,陸佳蕾寫對了“裂罅、跬步不離、海晏河清、逸飛”等,於加敏寫對了“倚徙、提掖、秫桔、嗔目切齒”,兩個人旗鼓相當,不相上下。陸佳蕾又寫“雞樅菌、秕糠、珉玉、婉孌”,於加敏又寫了“伊犁河、鋒鏑、及笄、佯嗔”,在寫“佯嗔”的時候把“嗔”寫成了“瞋”,因而屈居亞軍。於是冠軍就是陸佳蕾的了,她不僅獲得了冠軍的獎盃,還獲得了鮮花和更多的掌聲。

觀看了第一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更加懂得了漢字的重要性。中國文字的博學多彩,更加激勵我要學好漢字、寫好漢字,每個中國人都這樣的話,那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6

10月18日晚,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感觸頗深。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文字,它有着悠久歷史文化。老師告訴我們,漢字有萬個以上,而我們平時常用漢字只有三四千個。

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中所出考題基本都是筆畫繁多和較爲冷僻詞語。“啁啾”、“鋒鏑”……看着一個個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詞語被一羣初中生正確書寫,不由令人爲之驚歎。而逐漸變難考題涉及面之廣讓人咋舌。隨着場上人數不斷減少,諸如“伊犁河”、“愣蔥”、“攛掇”這樣地名、方言、口語詞彙也出現在了考題裏,着實叫人爲選手們捏了一把汗。

看着看着,我突然發覺,我聽到一些詞語讀音和解釋完全摸不着頭腦,可是答案顯示出來,我卻發覺自己曾見過。例如“鳧趨雀躍”“鳧”字,我就曾在課外書上見過幾次,卻總不願查閱它讀音;像“箴言”一詞,我會讀但寫不出來;還有前幾次比賽中出現“貔貅”、“甕中捉鱉”等詞,都是我會讀但不會寫。

我想,這些情況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爲我平時沒有加深對漢字鞏固,有一些字很久沒有使用,就漸漸忘記了,正因爲這樣,我常常出現提筆忘字之窘境。我想,我應當向參賽選手學習,豐富我課外閱讀量,遇到不會字要主動翻閱字典,瞭解生字詞含義。我相信,長此以往,我認識字會越來越多。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7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這個國家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有最高的山峯,有古老的長一江一和黃河,還 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甲骨文

從甲骨文到大籇到小籇到隸書狂草,直到現在的簡化字體,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古老的文字。

中央電視臺舉辦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這場比賽得到了很多人的大力支持,當然,這場比賽也使我受益匪淺!

比賽開始了,進入冠軍之夜的有15人,這些人身上都有着重重的書卷氣。

第一輪淘汰一人,是被訕笑難住的。

第二輪沒有人淘汰,場上14人全部進入第三輪。

第三輪可以說是選手終結者了,這一輪下了4位選手,分別被愣蔥、叱撥、捍蔽難住了。

第四輪和第三輪一樣,也是下了4位,男生就只有一位在孤軍奮戰了,連我力挺的王自然也在這輪下了他是被“識荊”這詞難住的。場上還 有6人,5人是杭州外國語學校的。第五輪下了4人,

最後一名男生劉浥塵也下場了,他是被"鬥萁"難住的。

現在是“冠亞對決”,場上火藥味十足,經過奮戰後,剩下的兩個人,陸佳蕾與於加敏,這兩人是隊友,又是對手,今晚究竟鹿死誰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她們大戰了五百回合(其實是五回合),最終於加敏被“佯嗔”這個詞難倒了,冠軍出來了,那就是--陸佳蕾。

以後我也要多認識漢字, 也非常期望下一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讓我們永遠記住中國的漢字!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8

昨日晚上8點我看了《xx漢字聽寫大會》,讓我十分震撼。這些和我們一樣年紀的青少年,竟然寫出這麼多我見都沒見過的字真令我敬佩。

是啊,此刻的社會是網絡發展的年代,很少有人再去刻意記這些傳承了5000年之久的xx漢字。也沒有一些人有着處處留心的好習慣,就連成人應對這些漢字也是束x無策。

而我每次在閱讀一些課外書籍時,也總是碰到一些不會的字,也許有人會查字典想辦法認識它,也許有人會像我一樣對這些字不以爲然。不認識幾個字又不會影響文章的主要資料,反正主要明白就行。查字典既浪費了我看書的時刻,又很麻煩。儘管我們都知道這種xx是不對的,可我的惰性總是會戰勝我的理智。我知道你們的理由和想法必須是和我差不多的,可我告訴你這是克服養成的我也會好好改善。

古今中外的許多名人,就是有着積累的好習慣才成功的。例如說李時珍,他每一天都會踏遍世界的各個角落來收集醫學知識,記載在他自己寫的一本書本草綱目裏。正是正因他的積累,他才記入了xx的史冊,永遠地活在現代人的心中。

就名人也需積累,更別說我們小學生了。我們此刻不就應再持續懶惰的性子,就應善於積累,積累的多了,自然做什麼事都得心應x。《xx漢字聽寫大會》的冠軍必須是平常積累知識最多的,也有人爲輸找客觀理由,其實都是錯在積累罷了。

觀《xx漢字聽寫大會》讓我學會了積累,讓我愛上了文字。使我受益匪淺,我推薦大家也一齊去看《xx漢字聽寫大會》,堅信你們必須也會有收穫。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9

記得是在1996 年,一位研究生對我講,求職應聘最看重的三種能力是:英語、計算機、開車。他說,不掌握英語就相當於不會說話,不掌握計算機文字處理技術相當於不會寫字,不會開車相當於不會走路。當時感覺這種認識比較超前。現在想想,這三條標準中的第二條有待商榷。

這段時間,每逢週日,我都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地看“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頗有收穫,並因此對“不掌握計算機文字處理相當於不會寫字”的說法有了新的認識。

聽寫大會中主持人唸的那些詞彙,大約有20% 我不能正確書寫。具體可以分爲三種情況:

第一種:理解正確,讀詞正確,書寫不正確;例如:覬覦,貔貅,詭譎,旖旎。

第二種:理解正確,讀詞和書寫不正確;例如齏粉、蟊賊、乜斜、翁同龢。

第三種:理解、讀詞和書寫都不正確(就是根本不認識);例如犖犖大端、剴切、饗宴、彘肩斗酒。

我大約是從1995 年開始使用計算機,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年了。自我感覺用計算機進行文字處理還算比較熟練。但是在收看聽寫大會的過程中卻發現,自己並不是真的會寫字,起碼不會寫所有的漢字。看起來,“不掌握計算機文字處理技術相當於不會寫字”的說法有失片面。這是因爲,掌握了計算機文字處理技術並不必然相當於會寫字。

這幾年來,在我閱讀、評審的論文中,錯別字越來越多,錯得也越來越離譜。我認爲,這種情況的產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論文作者比較粗心,另一個是作者不會正確的使用漢字。在這種環境中,漢字聽寫大會的舉辦就顯得尤其有意義。因爲這檔節目能夠促進和幫助觀衆對漢語文字的理解和書寫,能夠推動中華民族漢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0

這段時間央視舉辦“漢字聽寫大賽”,自始至終像磁石般吸引着我,我是每期必看,每次都號召家人討論書寫,看似常見漢字書寫卻讓我們每個人都着了迷。不僅爲選手鼓掌讚歎,而且也爲他們惋惜。這場“漢字聽寫大賽”既提升了人們傳承發揚漢字文化信心,同時有力地擴大漢字文化影響。它是一場全民參與文化大餐,更是一種可貴開拓和創新。

現如今無紙化辦公,鍵盤時代天下。漢字離我們大家越來越遠,一些耳熟能詳漢字只能認讀,不能書寫,提筆忘字,握着鼠標忘了筆桿現象,成爲當下一種通病。這些不僅是對傳統文化一種背離,更是一種拋棄。再看看我們這次參賽選手,是他們撐起了傳承了發揚了我們傳統文化。看着他們書寫出那麼多生僻暗澀字詞,我爲他們感到驕傲,而爲自己汗顏。

漢字是一門藝術,如果用好,會達到妙筆生花,會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如果一個生僻字,說話時來幾個,寫作時來幾個,會讓生活更有趣;漢字都有表情,有漂亮,有醜陋,有惡毒,每一部分都有自己意義。所以,我們在讀書時,不能囫圇吞棗,只注重情節,多重複讀幾遍,多推敲一下字詞,會有更深層體會和理解。

央視“漢字聽寫大賽”已經掀起了“漢字書寫熱”,已經讓中國人重新重視漢字,熱愛和弘揚中國文化。同志們,趕快行動起來吧!多讀好書,多寫漢字。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1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已經可以選擇通過多種途徑觀看各類影視節目了。在休閒時間選擇看電視的人們,大多都是選擇了《好聲音》《快男》《快女》這類選秀節目,或是品質參差不齊的電視劇上。一檔以冷門的漢字聽寫爲主題的節目,在播出不久就成爲大衆關注的焦點,這在中國是史無前例的。當然,之前河南臺也推出過形式類似的《漢字英雄》,但是因爲難度和推廣度的問題,導致這檔節目的光芒有些微弱。

有人建議把漢字變成中國的第四大發明,因爲漢字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自發明的那天起,直到現在一直被中國人使用,它是世界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遍推廣讓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用鍵盤打字,從而疏忽了手寫漢字的能力和重要性。越來越多人出現了“提筆忘字”的情況,癩蛤蟆,幾乎不會有人唸錯的動物名,誰會想到,只有三成成人在聽寫大會上寫對了。

像“分道揚鑣”,“妖孽”,“居心叵測”,“棒槌”等等,許多聽起來熟悉寫起來難的字都變成了漢字聽寫大會的試題。不少成年人在觀看了漢字聽寫大賽後,感嘆自己居然不如一箇中學生。鍵盤固然方便,可是當鍵盤的敲擊聲越來越多,我們對美妙漢字的熟悉程度也就越來越少了。

我想《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對自身語文程度的檢測,更是提醒人們要重視母語教育的一個開端。前幾個星期聽家長說省裏頗有名氣的實驗高中招收學生不考語文,作爲河南省師資和教學條件數一數二的高中,竟然不重視學生語文的學習,把評判學生學習好壞都放在了理科和英語上,實在令人無語。

作爲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大國,國民學好母語是遠遠要比懂得求應用題,熟背上千個英語單詞重要得多,(並沒有讓大家和老師不學數學和英語的意思)學習外語必須先學習好自己的母語,練數學題也要有一定的語文功底,閱讀能力好,讀懂題目纔是第一步。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語文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如果只靠死記硬背是不能瞭解漢字的魅力。

語文老師講,毀滅一個國家必須先毀滅它的文明,強盛一個國家,必須先發揚它的傳統文化。

多拿起筆練練字體會方塊字的神韻,多讀紙質書感受墨香。今天的未雨綢繆,是爲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繼續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2

10月18日晚,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感觸頗深。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它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老師告訴我們,漢字有萬個以上,而我們平時常用的漢字只有三四千個。

在《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比賽中所出考題基本都是筆畫繁多和較爲冷僻詞語。“啁啾”、“鋒鏑”……看着一個個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詞語被一羣初中生正確書寫,不由令人爲之驚歎。而逐漸變難考題涉及面之廣讓人咋舌。隨着場上人數不斷減少,諸如“伊犁河”、“愣蔥”、“攛掇”這樣地名、方言、口語詞彙也出現在了考題裏,着實叫人爲選手們捏了一把汗。

看着看着,我突然發覺,我聽到一些詞語的讀音和解釋完全摸不着頭腦,可是答案顯示出來,我卻發覺自己曾見過。例如“鳧趨雀躍”的“鳧”字,我就曾在課外書上見過幾次,卻總不願查閱它的讀音;像“箴言”一詞,我會讀但寫不出來;還有前幾次比賽中出現的“貔貅”、“甕中捉鱉”等詞,都是我會讀但不會寫的。

我想,這些情況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爲我平時沒有加深對漢字的鞏固,有一些字很久沒有使用,就漸漸忘記了,正因爲這樣,我常常出現提筆忘字之窘境。我想,我應當向參賽選手學習,豐富我的課外閱讀量,遇到不會的字要主動翻閱字典,瞭解生字詞的含義。我相信,長此以往,我認識的字會越來越多。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3

這段時間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賽”,自始至終像磁石般吸引着我,我是每期必看,每次都號召家人討論書寫,看似常見的漢字書寫卻讓我們每個人都着了迷。不僅爲選手鼓掌讚歎,而且也爲他們惋惜。這場“漢字聽寫大賽”既提升了人們傳承發揚漢字文化的信心,同時有力地擴大漢字文化的影響。它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文化大餐,更是一種可貴的開拓和創新。

現如今無紙化的辦公,鍵盤時代的天下。漢字離我們大家越來越遠,一些耳熟能詳的漢字只能認讀,不能書寫,提筆忘字,握着鼠標忘了筆桿的現象,成爲當下的一種通病。這些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背離,更是一種拋棄。再看看我們這次參賽的選手,是他們撐起了傳承了發揚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看着他們書寫出那麼多生僻暗澀的字詞,我爲他們感到驕傲,而爲自己汗顏。

漢字是一門藝術,如果用的好,會達到妙筆生花,會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如果一個生僻字,說話時來幾個,寫作時來幾個,會讓生活更有趣;漢字都有表情,有的漂亮,有的醜陋,有的惡毒,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意義。所以,我們在讀書時,不能囫圇吞棗,只注重情節,多重複讀幾遍,多推敲一下字詞,會有更深層的體會和理解。

央視的“漢字聽寫大賽”已經掀起了“漢字書寫熱”,已經讓中國人重新重視漢字,熱愛和弘揚中國文化。同志們,趕快行動起來吧!多讀好書,多寫漢字。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4

第x屆xx漢字聽寫大會冠軍之戰就在今天晚上,15名晉級的優秀選x紛紛進入聽寫大會的現場。

由1號沈沁源開始寫,他們寫得非常好,連那些教授都誇他們厲害。可是,就在第一輪,一個叫鍾天逸的男孩被淘汰了,因爲他當時太緊張了,因爲緊張而忘記“訕笑”的“訕”怎麼寫了,所以他寫錯了,真是可惜!

在接下來的幾輪裏,14名選x一輪比一輪精彩,又有幾名選x被淘汰。

我最喜歡的選x是151號的劉浥塵。在他沒有被淘汰之前大家都很看好他,一些比較特別的字他都寫對了,比如:帆檣、剷刈、服庸、等。因爲他小小的失誤寫錯了個字,將“式微”的“式”寫成“勢”而被淘汰。大家對他的出局都感到非常遺憾!

最後只有兩名選x了,她們分別是陸佳蕾和於加敏。她們兩個人競爭非常激烈,陸佳蕾寫對了“裂罅、跬步不離、海晏河清、逸飛”等,於加敏寫對了“倚徙、提掖、秫桔、嗔目切齒”,兩個人旗鼓相當,不相上下。陸佳蕾又寫“雞樅菌、秕糠、珉玉、婉孌”,於加敏又寫了“伊犁河、鋒鏑、及笄、佯嗔”,在寫“佯嗔”的時候把“嗔”寫成了“瞋”,因而屈居亞軍。於是冠軍就是陸佳蕾的了,她不僅獲得了冠軍的獎盃,還獲得了鮮花和更多的掌聲。

觀看了第x屆《xx漢字聽寫大會》,我更加懂得了漢字的重要性。xx文字的博學多彩,更加激勵我要學好漢字、寫好漢字,每個xx人都這樣的話,那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15

時針“滴答、滴答”地走到了八點,我打開電視,調到cctv來觀看每週五晚播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這天,播放的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晉級半決賽的比賽,各位選手輪番上陣。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杭州外國語學院代表隊的“大師”劉?懦盡T詡ち業謀熱?校??懦鏡畝佑嚴嗉湯氤。??撬?畝允只褂?個,其中安徽代表隊和廣東代表隊還剩3個人,只有湖南代表隊和他一樣,僅剩1人。

在如此大的差距下,面對7個學霸級的對手,劉?懦舊裉?勻簟⒄蚨ㄗ勻紓?壞鬩裁揮幸蛭?戮?苷蕉?帕蘇蠼擰T詿鶥獾墓?討校??懦鞠緣錳┤蛔勻簦?桓斃賾諧芍竦?樣子。如果遇到自己一下子就能想出來的題目,他就會做一個鬼臉,瀟灑自如、準確無誤地寫出那些生字;如果面對一下子想不起來的字,他就會皺着眉頭,手託着下巴,開始沉思,當他想出來時,額頭上緊皺着的“三”字紋就會豁然開朗,他的臉上便露出笑容。最後,劉?懦徑プ⊙沽Γ?虯芮康校?沼詿?煺憬?賈萃夤?鎇г捍?磯由比肓司鋈??/p>

通過這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看到這些選手在場上的精彩表現,特別是劉?懦荊?也揮傻眯納?鋅?O胂胛移絞倍潦槭保?豢垂適慮榻冢?⒉輝諞餑研吹納?ё鄭?齙講蝗鮮兜淖鄭?嗍?且淮????換崛ゲ樽值洹N抑?雷約赫莆盞鬧?痘共還唬?院螅?乙?煤孟蛩?茄?埃?米約貉У礁?嗟鬧?丁?/p>

學無止境,知識永遠也學不完,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傳承中華幾千年的文化遺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