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通用25篇)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通用2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8K 次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港珠澳大橋》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通用25篇)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

“我建橋我驕傲”,把港珠澳大橋比作自己的情人,這些都是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建設者們的心聲,發自肺腑。影片沿着E30沉管作業爲主線,演繹了國之重器、國之橋樑的高速發展以及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

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對現實工作帶來了很大啓發,只有一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纔能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要把事情做對,絕對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幾個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詳細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計劃之前你需要各種各樣經驗的積累,數據理論一個都不能少,也離不開團隊的通力合作,每一步都要腳踏實際。嚴謹的工作態度,節約就是利潤的目的,嚴格控制製造成本,是我對自己工作的要求。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2

觀看影片後我不禁爲如此偉大的工程讚歎,感嘆大橋的氣勢恢宏,感嘆建築大橋的衆多阻礙,感嘆建築者們堅韌不拔地克服重重困難。港珠澳大橋突破了以前的建橋工程;

提出了大膽的構思,興建人工島;一半是橋,一半是隧道;這座橋體現了中國人自強不息的毅力,建築者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是用信仰在完成工作,給我帶來視覺的衝擊和心靈的感動。於此同時,我也聯想到了現實工作,我們總是習慣在工作中找困難,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反思的。在今後的工作中,勤動腦勤動手,腳踏實地,用辦法解決困難!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3

作爲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場55公里,海底隧道6.7公里,歷時14年,總投資1200億元。這些震撼世界的數字背後,是建設者們共同努力創造的奇蹟,作爲一名中交人,我感到熱血沸騰,無比自豪。

影片一開始就從多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這座世紀大橋的恢弘與壯麗,遠遠的望去,大橋彷彿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珠三角地區串在了一起,對於促進港珠澳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整個施工期間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建設沉管隧道,一共有33節,每節重達8萬噸。影片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後一節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爲敘述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以及施工的艱苦。其中沉管E15號也經歷了兩次失敗,終於第三次下海沉管對接成功。成功的一剎那,整個指揮中心安靜無比,全員異常冷靜。彷彿那一刻時間已經停滯,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到其中的快樂與艱辛。

海最寬廣,比海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寬廣的是人的胸懷。正是因爲有了這種胸懷,才能創造出這項偉大的奇蹟。正是因爲有了這種胸懷,才能體現我們國家的強大。港珠澳大橋帶給了我們實現夢想的自豪、精神的振奮、哲理的思考和時代的審美愉悅,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4

5月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等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在全國院線上映。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全長70分鐘,歷時8年不間斷跟蹤拍攝,是在電視紀錄片《港珠澳大橋》的基礎上,二度創作而成的一部全新的電影紀錄片。

影片總導演閆東:當一座雄偉的大橋建設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覺得不光是看到橋,更想表現的是建設這座大橋的一線建設者,這個片子在今年五一勞動節上院線,向全國的各界的職工緻敬,他們分守在各個職業當中,是工匠精神鑄造了國之重器。

看了電影以後,心潮澎湃、倍感振奮!因爲作爲一名鋼鐵人,我們也是支撐“國之重器”的堅強力量!

港珠澳大橋可謂是中國鋼鐵行業一次空前的“大閱兵”,中國寶武是港珠澳大橋最大的鋼材供應商,供材覆蓋了橋、島、隧三大主體工程,合計約50萬噸。而寶鋼股份供貨合計約34萬噸,在大橋主體工程用鋼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港珠澳大橋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誌氣。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5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貫穿整個電影的,是情感。儘管大橋是現代史上最長海上橋樑,建造過程亦有多項“世界之最”,但導演沒有花太多篇幅着墨於大橋的雄壯宏偉,導演的視線,着眼在每一個大橋建造者的傳奇。因此,對比起數據成就,紀錄片演繹的是真實,是有溫度的“匠心”。

爲了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於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橋,花了五年去籌備,用了八年去建設,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無論是總工程師還是一位焊接的小工,爲了建好這座橋都熱情投入,甚至把它視爲人生最重要的事業,亦因此他們都成了“英雄”。通過導演細膩的鏡頭,留在觀衆的心中,讓大家每當奔馳於大橋上,隧道中,都會想起因爲他們,纔有這外媒口中的“現代七大奇蹟”。

影片記錄了大橋蘊含的時代精神,記錄了大橋建設過程中的很多歷史瞬間和工程人員的感人故事,講述了他們不畏困難,努力奮鬥,開拓創新的精神。今後我會繼續向港珠澳建設者學習,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綻放風采。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6

其實在未觀看紀錄片之前,在我心裏,對這座意義非凡的橋已有過多角度的瞭解。無論對於外界來說,它具有多大的跨時代的意義,對於促進港珠澳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多麼重要的戰略意義,但在我的心中,它是一座中交人自己造的橋。

無論是在影片還是照片上,遠遠望去,這座被英國《衛報》譽爲“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超級工程,以靚麗的容顏橫臥伶仃洋上,它彷彿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珠三角地區串在了一起。我爲它而自豪,爲自己是一名中交人而自豪。

因此,我對我的同事們建造這座大橋過程中的艱難與困苦,也是感同身受。從最初方案的提出,一步步走到現在,期間蘊含多少殷切的期待,建造者承受了多少壓力,都是可想而知的。這座全長55公里,涵蓋了公路、橋樑、隧道以及人工島等多項不同領域的綜合性工程,又包括多學科、多專業、多層次技術的超級集合體,很多關鍵技術和施工方法在世界上也沒有經驗可循。據瞭解,該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規模之最的背後,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施工期間,曾遭遇了近40場颱風,在去年臺風“天鴿”來臨的時候,緊急疏散了15000名施工人員。儘管颱風如此強烈,但由工程人員精心打造的大橋卻安然無恙。我們在一次又一次大自然給予的考驗中逐漸強大。

然而,最大的挑戰還是建橋本身——沉管隧道。讓這個長達33節,每節重達8萬噸的大傢伙完成與深海的接吻,可以說是最困難的環節,因爲容許的誤差率只能在2—3釐米範圍之內。爲了將工作做好,要調動萬噸的巨無霸吊臂船隊。在沉管的關鍵期間,工作人員甚至幾天幾夜都沒閤眼,對數據進行反覆的測量、計算和調配。在建第15節沉管時,遇到的海底急流捲起的淤泥天填平了歷經重重困難構建的溝槽,導致安裝不能繼續,又要將8萬噸的沉管重新運回岸邊,再按照工序重頭來過,這讓多日未閤眼的工程師心力交瘁,但他依然沒有放棄,只是稍作調整後,又繼續開始指揮重複沉管工作,最後直到成功完成對接。連日來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員,因爲太困紛紛倒地而睡,看到這一幕,我對他們肅然起敬。

如今大橋成功貫通,惠及了三地人民。一橋飛架,將珠海和港澳兩地的通行從過去的陸路三四個小時,水路一個多小時,壓縮到只有20到30分鐘的車程。對於三地發展來說,港珠澳大橋是一個越來越近的開始,而對於我們建設者來說,港珠澳大橋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結束,因爲還有許多的大橋等着我們去造,我們也將前赴後繼。

正如旁白所說:“海最寬廣,比海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寬廣的是胸懷。”我們中交施工團隊,正是因爲有這種比天空寬廣的是胸懷和信念,才能創造出這樣的一個偉大奇蹟。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7

煙波浩渺的蔚藍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了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通過觀看《港珠澳大橋》,我們知道,這根銀線總長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爲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由於施工海域地處我國乃至全球經濟最發達的經濟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線,還有生態保護,颱風巨浪,海水侵蝕等諸多複雜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橋創下施工難度的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橋建設過程中最後一根沉管E30的吊裝過程爲焦點,紀實反映了工程的浩大與艱鉅。以沉管的吊裝設備爲例,由於一節沉管的排水量達8萬噸之巨,每一節沉管就相當於一艘巨型航母,吊裝設備尋遍全球不可得,建設者們就自行研發出大國重器“振華30”,而同樣的壯舉還不勝枚舉,大橋建設者們勇於擔當,開拓創新,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拼搏精神讓人震撼。

古有“零丁洋裏嘆零丁”,如今,一條巨龍蜿蜒天際,一橋飛架三地,滄海成坦途!雄偉璀璨的超級工程讓世界發出零丁洋前零丁嘆!而這悲嘆到驚歎之間,是大橋建設者們十四年的時光荏苒。即有熱血青年投身沙場,風雨同舟中收穫愛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幹傾盡風華,鬢髮斑白,成就人生的華麗與輝煌;即飽含建設者歷經挫折痛楚的淚水,也有他們精疲力竭的虛脫而眠和戰勝千難萬阻獲取成功後的由衷自豪。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請接受我們崇高的敬意!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勤奮堅持,不畏艱難困苦,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爲公司爭光,爲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8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標誌着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橫空出世。

一、港珠澳大橋整體情況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75公里,橋樑長約29公里,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以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口岸和連接線。

港珠澳大橋按時速100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大橋建成後,往來珠海與香港國際機場時間將由4小時縮減至約30分鐘,並將珠三角西部納入香港3小時車程範圍內。珠三角將形成世界矚目的超級城羣。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建設史上歷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抗16級颱風、8級地震,設計使用壽命120年,超出目前世界上的跨海大橋普遍的設計使用壽命20年。被業界譽爲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峯”,被外國工程師感嘆工程難度“直逼技術極限”。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動工。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開工儀式於當日上午在珠海情侶南路東延長線一段舉行。圖爲海上作業船抓鬥挖出第一斗泥沙。

二、港珠澳大橋跨海大橋建設

2012年7月,港珠澳大橋內地主建的長達23公里的橋樑主體工程正式啓動。主體橋樑工程包括3座通航斜拉橋(九洲航道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青州航道橋)及20公里深、淺水區非通航孔橋。

港珠澳大橋橋樑工程的用鋼量達42.5萬噸,約爲60座埃菲爾鐵塔,是全球首次如此大規模地使用鋼箱梁的工程。

2013年12月2日,港珠澳大橋CB05標非通航孔橋首片鋼混組合樑架設成功。此次架設的組合樑長85.3米、寬16.3米、中心樑高4.3米、重達1900噸,被安裝在非通航孔橋191號墩和192號墩之間。標誌着港珠澳大橋施工實現了由下部結構施工向上部結構施工的轉化。

2014年1月19日,CB03標21號墩和22號墩北側,港珠澳大橋深海區首跨鋼箱梁架設成功,邁出我國外海橋樑建設長大構件吊裝重要一步。

2015年1月8日上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青州航道橋主塔成功封頂。青州航道橋主塔高163米,是港珠澳大橋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橋。

2015年8月23日,港珠澳大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第一座鋼索塔——140號墩鋼塔成功吊裝。 “海豚”造型鋼塔高度達105米,相當於35層樓高;吊裝總重量約3100噸,相當於1400輛小汽車。類似大型鋼塔整體吊裝在全球尚屬首次。

2015年9月6日,港珠澳大橋208座海上墩臺全部完工。

2016年4月11日,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全線順利合龍。2016年6月29日,隨着最後一箇中跨鋼箱梁進入江海直達船航道橋合龍口,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成功合龍。2016年9月27日,主體橋樑工程貫通。目前,港珠澳大橋正在進行橋面工程,總鋪裝面積達到70萬平方米。

三、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建設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全長5664米,由33節巨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安裝而成,包括28節直線段沉管和5節曲線段沉管,每個標準管節長180米,最大排水量8萬噸,單個標準管節比一艘巨型航母排水量還大。從東西人工島兩端相對安裝,最大安裝深度超過48米,是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

這裏是世界最大的沉管預製廠,六年裏創造了百萬方混凝土現澆無裂縫的奇蹟。2012年4月29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首節沉管預製啓動。2012年10月21日,E1-S1節段澆築完成,首批沉管成功預製完成。沉管浮運輸。2017年3月7日最後一節沉管E30安裝完畢。此前,E2-29,E31-33都已經陸續安裝完畢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安裝成功。港珠澳大橋最終接頭是一個巨大的梯形鋼筋混凝土結構,頂板長12米,底板長9.6米,寬37.95米,高11.4米,重約6000噸,是國內首個鋼殼與混凝土澆築的“三明治”梯形沉管結構。

2013年5月7日至2017年7月2日,在長達4年的沉管隧道回填施工中,回填作業班組創造了33節沉管及最終接頭回填總量超過360萬立方米的世界記錄,相當於3.6萬節火車的運輸總量。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爲保證隧道內行車安全,隧道分左右兩個行車洞,中間有1個服務管廊,三者之間各自封密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空氣流通方向按照車流方向由洞頂上的多組大型懸掛式射流風機呈送。

四、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建設

港珠澳大橋採用“海中橋隧”的方案,建設者硬是在伶仃洋中填出了兩個巨大的人工島,西人工島和東人工島。西人工島和東人工島之間建設海底隧道。沉管隧道的上方海面是深水航道。

人工島設計形狀均爲蠔貝型,從人工島擋浪牆外邊線計算,東島島長約625米,橫向最寬處約215米,施工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西島島長爲625米,最寬處190米,面積9.8萬平方米。兩島主體建築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

2011年5月,東西兩個人工島正式開工建設。2011年12月7日人工島主體結構工程完工。建設者創造性的採用了“深插鋼圓筒快速築島成套技術”,並取得成功。

兩個島總計要製造120個巨型鋼桶,每個直徑22.5米、幾乎和籃球場一樣大,高度最高55米、相當於18層樓的高度,重550噸、相當於一架A380“空中客車”。鋼圓筒下沉完成後,運砂船向鋼圓筒內注砂。

鋼圓筒封閉後,對封閉的區間進行降水、填砂、打樁等作業,形成人工島,並開展島上建設。下面是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建設過程實拍,非常震撼。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9

爲了學習敢於攻堅克難的勞動精神,資陽項目組織全體員工觀看了《港珠澳大橋紀錄片》,影片講述的是港珠澳大橋歷經六年調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橋全長55公里,造就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的艱辛過程。

港珠澳大橋是所有參建工程師歷經六年調研和八年施工跨過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記錄片氣勢恢宏,將大橋從設計論證到建造施工的過程完整呈現在熒幕中,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一種自豪;

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並不是大橋的建成,而是建造過程中的建設者面對挫折的勇氣。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遇上失敗更能展現出工作人員對大橋所付出的心血。在建E15號沉管時,遇到的海底急流捲起的淤泥填平了歷經重重困難構建的溝槽——安裝失敗,要將沉管重新運回岸邊,這件事令很多經過多日勞累的工程師都流下了眼淚。最後,在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對接成功後,很多幾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員都因爲太困了而就地而眠。這令我們很是感動。大橋的'工程人員早已把這個項目視爲人生最大的事業。有工作人員打趣的說,大家都有兩個戀人,一個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個就是大橋這個項目。結婚生子和建橋都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影片結尾,體現了偉人鄧小平寫的詩詞:“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在這句詩詞裏,我看到了一波又一波的颱風並未擊退工程建設者們前進的心;看到了建設期間建設者們爲它熬過的一個又一個夜;讀到的是爲大家舍小家的家國情懷,這是大國的驕傲,是我們民族的自豪,也是作爲一名工程建設者的自豪。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0

觀看影片後,對現實工作帶也來了很大啓發,平日裏我們總是遇到各種困難,但要從困難中站起來,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是港珠澳那些設計師,工程師以及工人們他們克服了,那是什麼原因,工作態度。只有一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纔能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

在看完紀錄片後,爲如此偉大的工程讚歎。工程師們克服多種對施工不利的條件,在工程建設當中不斷髮現問題,並想方設法尋找對策,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這座橋,體現了中國人的倔強與自強不息。讓我們向建橋的所有設計師、工程師以及工人學習,也爲他們點贊!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1

“我建橋我驕傲”,把港珠澳大橋比作自己的情人,這些都是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建設者們的心聲,發自肺腑。影片沿着E30沉管作業爲主線,演繹了國之重器、國之橋樑的高速發展以及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

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對現實工作帶來了很大啓發,只有一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纔能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要把事情做對,絕對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幾個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詳細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計劃之前你需要各種各樣經驗的積累,數據理論一個都不能少,也離不開團隊的通力合作,每一步都要腳踏實際。嚴謹的工作態度,節約就是利潤的目的,嚴格控制製造成本,是我對自己工作的要求。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2

昨天在公司黨委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港珠澳大橋》的紀錄片。電影畫面震撼、細節感人。作爲一名中交集團旗下的振華公司員工看到這部有力量、有溫度的作品,被以林鳴爲首的中國建設者的百折不撓、充滿智慧心的工匠精神所深深敬佩之時也爲這樣的大國工程而驕傲、自豪。

一座橋,包含着多少的汗水還有淚水才換得今天的榮耀呢!影片中令我感動的細節太多,在感動感慨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在日後工作中有解決難題的拼博精神和踏實向上的積極工作狀態。另外港珠澳大橋的堅固性建造質量也是讓人振撼的,猛烈的飛鴿颱風過後,大橋巍然不動、毫無影響。看到此處也激發了我作爲一名質檢人強烈的責任心與榮譽感。我一定要努力踏實的工作,爲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3

《港珠澳大橋》從港珠澳大橋的歷史、科技與人文情懷三方面生動講述了大橋建設的艱辛與豪情,充分體現了我國在高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飛躍和綜合國力空前絕後的壯大,讓人不由發出“厲害了,我的國”這樣的感嘆。

橋是中國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古時中國種類繁多品質精良的各類橋樑讓外國訪客讚歎不已。但至近現代,橋樑建設發展落後,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中華人民憑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冒着艱難險阻慢慢探索,在我黨的領導下一點點趕上了歐美髮達國家的腳步,這是相當令人敬佩的民族精神,這是相當值得歌頌的國家精神。如今,它的建成讓中國站在世界頂端傲視羣雄,這就是創造了新歷史。

中國有着古老的橋樑建設文化。中國曆來各式精密的橋樑建造技術令人驚歎,而港珠澳大橋對於工程技術又提出了世界級的新要求和挑戰,不僅該橋是最長的跨海大橋,還是抗強震抗強風的科技結晶。大橋從方方面面上來講都堪稱一個舉世無雙的偉大工程,使今天的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領域足以傲視其他所有國家。

港珠澳大橋流露着濃厚的人文情懷。港珠澳大橋建設耗時十餘年,凝結了無數人的心血。上至工程師,下至搬運工,在大橋建設期間住在施工現場不怕苦不怕累,每天起早貪黑,早就把工友當作了自己的親人,工地當作了自己的家,大橋當作了自己的夢想,爲的就是在大橋建成的那一刻,自豪的說一句“港珠澳大橋是我建的!”。這無比驕傲又無比真誠的一幕深深的觸動了我,雖然同爲中交的工作人員,但每天坐在辦公室裏做項目的我卻很難以對項目有直觀的理解,尤其是對完成項目的困難、熱情、毅力、自豪和那一份十年如一日的耐心。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對拼搏在第一線的項目建設者們有了崇高的敬意,也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所爲之努力的項目是爲了造福世界人民,是要爲他們提供基礎設施和更好的生活條件,我將爲中交和中國的海外基礎設施建設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拋灑自己的年輕和熱血。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4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國《衛報》評爲“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穿行在海上雲間,真正實現了一橋連三地的盛況。上午在廣州“嘆早茶”,下午“刷卡”過關去澳門吃個葡撻,晚上去維多利亞港欣賞香港夜景……這樣的美好憧憬,如今就要變爲現實。往來粵港澳將如走街串巷般方便,“大灣區時代”加速到來。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奇蹟,中交的奇蹟,讓我們認識到了大橋背後的中交人們,在他們的堅持與努力下,這座大橋終得成立,在他們的付出下,我們看到了“最美”大橋,全世界造橋的標杆已然樹立在中國,而中交集團代表的是中國技術與中國速度。這座在中國交通建設史上被稱爲“技術最複雜”的“世紀工程”,一次次挑戰着中交工程師們的智慧和建設者的勇氣。在挑戰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收穫“中國標準”,填補世界空白,成爲中國邁入橋樑強國的里程碑,我爲自己是“中交人”而感到由衷自豪。

作爲世界上最長的鋼結構橋樑,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連接了香港、澳門和珠海,實現了三地的互通互連。工程之浩大,費時之久,耗材之多,僅主樑鋼板用量就高達42萬噸,相當於60座埃菲爾鐵塔。紀錄片中很多鏡頭對準了這個超級工程的修建過程,真實地記錄了中交工程師們爲確保深海航道暢通和周邊國際機場的飛行安全所攻克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下放海底沉管過程的艱辛,在這些付出和堅持中中國工程師們所展現出的信仰,更是給我帶來視覺的衝擊和心靈的感動。整個工程的開發和建成,離不開各方面的力量與支持,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汗水和奉獻。

那橫跨的大橋,是文化交流的紐帶,是黃金橋,是成功橋,更是發展橋。“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今天我們每個中交員工都應該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5

5月17日晚上,我們全體項目員工一起在影院觀看了港珠澳大橋記錄片。在一個多小時的觀看過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設者們在工程建設中表現出來的聰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們不懼困難,百折不饒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橋樑創造了衆多的“世界第一”,這其中有很多是我們中交人的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大橋已成爲中國的一張新名片,也成了我們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強項之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橋,被英國人稱之爲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蹟之一。

六百年前,當文天祥一身枷鎖,被忽必烈的軍隊押着從這個地方經過,回中原赴死時,他滿腔的愛國情懷中有多少悲憤與痛苦呀?那時的亡國恥辱與現在國人的自豪感是多麼讓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對祖國,對中華民族那份愛的情懷卻是一樣的。

港珠澳大橋帶給了我們不僅只是眼前的奇蹟,通過完成這樣一座大橋。我們中交集團建造跨海大橋的水平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我們期盼着有一天在臺灣海峽上也能夠修築起一條這樣的大橋。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在將過去很多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行,同時也會將時空的距離越拉越小。一個個割開血脈和親情的天塹將不復存在。

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大灣區經濟帶將在這裏形成,它將成爲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塊熱土。

我們是一羣建設者,更是一羣拓荒者,我們創造的不僅是實體的奇蹟,更是在修築起祖國繁榮強大的基石。我們中交人在用自己的那份擔當,在用林鳴那樣的敬業精神,與億萬中華兒女一起用我們的勤勞與智慧,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6

我相信,當所有人看到這部紀錄片時心裏都會涌現出兩個字“震撼”。整部影片我是在震撼的包圍下看完的。影片裏面的每個場景至今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當看到我們的工程師們攻克了若干世界性難題,發明創造了500多項專利時,我心裏是自豪的。這讓我想起了裏面的一段話:90年代橋樑技術在歐美,21世紀橋樑技術在日本,現在橋樑技術在我們國家——中國。

短短70分鐘的紀錄片,卻是他們爲這個項目整整默默付出18年的成果。在他們心裏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今後我要把中交人這樣的做事態度和熱情用在工作中,讓我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不一樣的精彩,爲有意義的事情付出自己的青春無怨無悔。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7

港珠澳大橋整部紀錄片氣勢恢弘,將大橋從設計論證到建造施工的過程完整呈現在熒幕中,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敬佩,對中國工程師和中國工人這一黃金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的震撼。

紀錄片中很多鏡頭對準了這個超級工程審慎縝密的設計驗證過程,真實地記錄了中國工程師們運用智慧做出的各種創舉,以及對試驗數據不厭其煩地蒐集和反覆推敲。在這些付出和堅持中工程師們所展現出的信仰,更是給我帶來視覺的衝擊和心靈的感動。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8

港珠澳大橋,這是一座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這是最巧妙的東西人工島修築方案,它連起了世界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對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經濟社會一體化意義深遠。港珠澳大橋這是一部關於中國現代機械和建築的工程記錄,更是中國力量的體現,展現了當代中國人的風采。

港珠澳大橋是工程師們歷經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紀錄片氣勢恢弘,將大橋從設計論證到建造施工的過程完整呈現在熒幕中,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敬服,一種自豪。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以第E30號沉管沉放安裝過程爲敘述主線,回顧了港珠澳大橋自2009年動工以來,中國橋樑建設者們自力更生、“敢爲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和艱苦奮鬥的歷程,展示“一國兩制”的豐碩成果,體現中國製造背後的國魂匠心,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

紀錄片中很多鏡頭對準了這個超級工程審慎縝密的設計驗證過程,真實地記錄了爲確保深海航道暢通和周邊國際機場的飛行安全,工程師們運用智慧做出的各種創舉,以及對試驗數據不厭其煩地蒐集和反覆推敲。在這些付出和堅持中工程師們所展現出的信仰,更是給我帶來視覺的衝擊和心靈的感動。

感觸一:嚴謹認真的態度在超級工程中,裏面的各個工程面臨的困難非常之多,質量要求非常嚴,但是他們克服了,那是什麼原因,工作態度。只有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纔能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

感觸二:詳細周密的計劃成大事,絕對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幾個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詳細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計劃之前你需要各種各樣經驗的積累,數據理論一個都不能少。

感觸三:精誠通力的合作影片中,超級工程所需要的種種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區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專業,不同的生產廠商,不同的檢測、科研機構。這份通力合作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合同約束那麼簡單。更是爲了完成一項目所聚集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只有每一個參與者共同努力,才能保證在規定工作內,保質、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參建工程。

港珠澳大橋,這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一張聯通世界”的中國名片,一橋飛架,連接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區域,電影重點挖掘了港珠澳大橋之所以成爲二十一世紀偉大工程的原因和意義,揭示了這座“超級工程”背後,中國橋樑建設者們勇於攻克難關、不斷挑戰極限,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橋樑建設史上確立“中國標準”創造中國奇蹟。橋的背後是整個民族的創新能力,是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19

5月21日,在中交資管湖北總部的組織下,我觀看了《港珠澳大橋》這部影片。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樑,被英國《衛報》譽爲“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中國交建承建了港珠澳大橋70%以上的工程,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完成了100多項試驗研究,自主研發了十幾項國內首創且世界領先的專用設備和系統,獲得了500多項專利,成功攻克了十餘項外海沉管安裝世界級工程難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工程奇蹟。

紀錄片中最令我感動的,不是大橋的建成,而是在建造過程中努力付出和堅持的中交工程人員所展現出的信仰。在大橋建造過程中,編號E15的沉管在首次對接失敗後,中交工程人員重新出發爲第二次對接做準備,然而當大家滿懷期待希望第二次對接能成功時,卻因爲淤泥堆積問題再次被迫中止,擔當指揮的總工程師林鳴哽咽着下達了回撤的指令,周圍那些頭髮花白的工程師們也不禁留下眼淚。兩次的失敗並沒有讓他們放棄,而是做好準備重頭再來,終於在第三次嘗試時,成功對接。在這個超級工程中像這樣的困難不計其數,隧道安裝、圓鋼筒安裝、颱風、地震等等一系列的難題等着工程師們,但是中交工程師們用嚴謹認真、堅持不懈的工作態度,詳細周密的部署和安排,精誠通力的合作,將困難一一克服。中交工程人員早已把這個項目視爲人生最大的事業,他們說我們有兩個戀人,一個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個就是大橋的項目。

橋的價值在於承載,而人的價值在於擔當。從中交工程人員的身上,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誌氣,彰顯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中國奮鬥精神和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這讓身爲一名中交人的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我將把這種精神帶到自己的工作中,勤於學習、迎難而上、不斷積累、勇於擔當,做時代的奮鬥者,爲打造中交品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20

暑假的時分,媽媽帶我去香港旅遊。那裏十分繁華,每一個景點都使我浮光剪影,但令我記憶最深化的還是中外出名的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在香港口岸由人工填海造了一個島,它的作用是銜接大橋。導遊通知我們建造港珠澳大橋所用的鋼鐵相當於六十座埃菲爾鐵塔。從香港動身的大橋先有一段海底隧道,那一段隧道長約五千米。這些驚人的數字光聽一聽都覺得不可思議。

當我們坐着巴士駛入海底隧道的時分,海底隧道被路燈照的明亮堂,而且馬路十分開闊,能夠同時行走很多車輛。我忽然覺得能否有一隻鯊魚正在我們的頭頂游來游去呢?海里的小動物們會不會覺得我們人類佔用了它們家園的一部分呢?

閱歷了一段海底隧道之後,巴士行駛到了港珠澳大橋的海上部分。大橋的兩邊是茫茫大海,前面是望不到止境的大橋。湛藍的天空上飛着許多海鳥,似乎在和我們打招呼。橋的兩面是白色的欄杆,爲了維護車輛,不要讓它們掉入海中。跨海大橋上一共修建了三個鐵塔,用來固定和裝飾大橋。

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飄帶一樣,銜接着廣東、香港和澳門。走在這座大橋上我覺得就像自己坐在船上要揚帆起航。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21

港珠澳大橋,這絕對是一個世界奇蹟,它的建設不僅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建設能力和造橋實力,也在一定層面上顯示了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隨着港珠澳大橋的橫空出世,整個世界都爲之沸騰了,尤其是對於位於珠海,香港和澳門三大灣區的同胞們來說,這絕對是一個跨時代的建設,所以把港珠澳大橋看作是一個代表中國實力的里程碑,這真是一點也不爲過。

作爲當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以其55公里長的威名名震四海,除此之外,最讓人賞心悅目和不可思議的是,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巨龍別由三座通航橋、一條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島組成,整條線路大氣磅礴,規劃有致,景色迷人,給人以視覺上和感官上的絕美享受,讓人不得不爲之感到震撼,感到驕傲。

其實回頭來看,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整整經歷了14年之久,而在這漫長的建造歲月之中,除了要解決一些技術上的難題和地理位置上的難度之外,無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工程建設者都要經受無數的質疑與嘲諷。尤其是很多西方國家對此舉感到不屑,甚至還進行了無情的抨擊,他們認爲中國要建造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簡直是異想天開、癡人說夢,他們甚至惡趣味的要看中國的笑話,看中國的失敗,着實讓人覺得不甘心,不服氣,不暢快。

可是中國最厲害的莫過於它創造驚喜,打造奇蹟的無限潛能了,這不,擁有沉管隧道技術的國家獅子大開口,不願意給我們技術上的支持,也不願給我們實地的考察和觀摩,那我們也無懼無畏,因爲我們泱泱大國可以很硬氣靠自己來創造技術,創造只屬於中國的核心技術。事實證明,中國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中國的實力是強大的,我們終於攻克一道道難關,建造出了一項世界奇蹟,打造出了一座超級工程,試問,這難道不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嗎?

55公里,在我們心中,這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形容長度的計量單位了,它已然成爲了一個標註歷史長度單位,測量人類潛能的奇妙工具了,因此這一個特殊的數字值得全世界去銘記。55公里的長度,14年的奮戰,對我們中國而言,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建造跨海大橋的工程項目,而是一個追逐夢想、實現夢想的偉大過程,在這個艱難困苦的歷程當中,我們向自己,也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港珠澳大橋超級工程。

隨着港珠澳大橋的通車,中國已然從一個橋樑大國轉變成爲了一個橋樑強國,因此我們說港珠澳大橋見證了中國向世界強國邁進的激昂步伐,所以它能被被英國《衛報》評選爲“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這絕對是名副其實、無可爭議的榮譽。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22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在討論港珠澳大橋通車的偉大事件。

就在上個星期二,港珠澳大橋通車了。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座大橋從2009年一直建到2018年,足足用了九年的時間。大橋遠看像一條彎彎的蛇,一直蔓延到海的盡頭。近看一座雄偉的大橋,聳立在海洋的正中間。橋中間有三個像船帆一樣的高塔。港珠澳大橋有一部分是海底隧道,隧道里燈火通明,車輛可以開到海底最深處再上來,彷彿進入了未來世界。

爸爸對我說,在大橋修建之前,只有兩個國家會建,一個是韓國,一個是荷蘭。中國先找到韓國,想去看一下韓國的橋,可韓國不讓看,中國只好在隔300米的地方拍了照片。中國又找到荷蘭,荷蘭開出了高價。中國問可不可以出3億,荷蘭說如果出3億,就只爲中國唱一首祈禱歌。中國很生氣,決定自己修橋。在這9年的時間裏,中國不斷努力,終於建好了港珠澳大橋。這件事也成爲了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後來荷蘭驚訝極了,把中國請過去,還爲中國升起國旗。中國非常自豪。

我又問媽媽:“萬一發生了海嘯和颱風怎麼辦?”媽媽說,這些問題都被解決了。有很多大學都來參與研究,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最終攻克了難題。大橋可以抗16級颱風,今年9月,14級颱風“山竹”來的時候,大橋上的路燈都沒動,真牢固啊!

我真爲中國自豪,能建造這麼高科技的大橋,實在太偉大了。我以後要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爲祖國做貢獻。爸爸媽媽說,明年要帶我自駕去大橋,到香港和澳門玩,到時候我就能見到港珠澳大橋了!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23

早就聽爸爸說起過港珠澳大橋,說這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期未考試一結束,媽媽就帶上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去參觀這座神祕的大橋。

我們乘坐的船是大灣區二號遊輪,航行時間爲三小時。一開始我特別興奮,後來由於海浪過大,船被吹得搖來搖去,我都有點暈船了。

到了船艙,講解員就開始跟我們介紹船上的安全設備和活動安排,節目還真不少呢!有音樂表演、互動遊戲、音樂互動、奇幻魔術秀、返航派對……每一個節目都特別精彩。參加互動遊戲我還得到了一枚金燦燦的港珠澳大橋紀念幣,真開心!

站在遊輪的甲板上,真的很刺激,海風特別大,感覺我們隨時都要被吹跑了。當船開到離大橋五百米的地方,我們都近距離看到了大橋——只見一座看不到邊際的大橋橫跨海洋,任憑波濤怎麼洶涌,它都巍然不動。當我們穿越大橋時,我深受震撼,簡直太壯觀了!茫茫的海洋,茫茫的天際,但船頭上的五星紅旗一直在隨風飄揚着!

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間船就開始返航了。我們又聚集在船艙觀看了精彩的魔術表演,這個魔術師不僅能變出活鴿子和鴨子,還能從電子屏幕上變出真的東西,比如錢和玫瑰花等,實在是太神奇了。當我還沉浸在魔術中,不知不覺船已經靠岸了。

雖然這次旅行時間短,但我見到了中國的力量,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24

今天我們很榮幸被爸爸珠海的同學向叔叔邀請一起去參觀即將竣工的“港珠澳大橋”。

清晨我們就向港珠澳大橋奔去,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一眨眼就到達了目的地。因爲橋還沒有竣工所以外來車是不允許通過的,這次遊覽也是向叔叔珠海規劃院組織員工一起學習,剛好有三個名額空着我們一家三口也就跟着一起來了。但必須統一坐施工方給提供的旅遊大巴車。

上車以後,講解叔叔就告訴我們橋上有三段標誌性的造型,第一個建築造型是帆船,第二個建築造型是海豚,第三個建築造型是中國結。當旅遊大巴車到達第一個帆船建築造型時,全車人都下車拍照合影,因爲竣工以後整個大橋不允許停車拍照的!負責設計大橋的叔叔給我們講: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三座城市的跨海大橋,它以香港的大嶼山爲起點,經澳門,跨越珠江口,最後分成Y字形,一端連接珠海,一端連接澳門。全長55公里,是中國史上最長,難度最大的一座橋,2009年10月開工至今8年終於竣工。它能使澳門和珠海到達香港的車程由四小時縮短至30分鐘。我覺得建造這座橋設計師和工人們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很難想象他們這8年來怎麼一點一滴造成的這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

第一站拍完照講解完我們上車繼續往前開,在車上我們到一望無際的大海,但是令我好奇的是爲什麼海水的顏色有深藍色、有綠色,而且,深藍色的海水隨着海風在移動。於是我就問爸爸爲什麼?爸爸告訴我那是雲的影子,天空的雲在動,海水中的影子也在移動。哦!我還以爲是一隻大藍鯨呢,讓我興奮了半天。正在投入的研究海水顏色時,車又停了!一下車看到了正在修建的人工島,可惜正在施工不能進去,但從遠處真的好美呀!講解叔叔把我們帶到了海底隧道的入口處,但也不能進去!叔叔告訴我們整個海底隧道全長67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規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聽完叔叔講之後我覺得真的太不可思議了,中國的橋樑建築師真的是太牛了!我將來也想當一個這樣的建築師,再造一個“世界之最“。

遊覽完整個大橋後,我更加的期待港珠澳大橋完全竣工後的宏偉景象,期待下一次能開車帶着爺爺奶奶跨越大橋、穿越海底隧道去香港!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 篇25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期間攻克了無數難關,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創造了400多項新專利、6項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橋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樑。港珠澳大橋凝聚着無數橋樑設計師和施工人員的智慧和汗水,展現了中國最高的工程水平。

10月24號9點,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大大縮短香港到珠海、澳門三地的時空距離,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30分鐘的車程。通車前,如果陸路往來三地只能繞道東莞虎門大橋,車程在3小時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輪也要1個小時。可通行車輛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車、貨運車輛、跨境私家車等。

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這座被稱爲“新的世界七大奇蹟”的大橋,一定會被它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