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大綱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導語: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是部獻給廣大網民的禮物,該片讓全國已超過6億的網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處的時代,下面是《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歡迎參考: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1

《互聯網時代》是中國第一部、甚至乃至於也是全球電視機構第一次全面、系統、深入、客觀解析互聯網的大型紀錄片。中央電視臺秉承客觀、詳實、公正、科學的態度揭示了互聯網的發展脈絡。“時代”、“浪潮”、“能量”、“再構”、“崛起”、“遷徙”、“控制”、“憂慮”、“世界”、“眺望”十個《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章無不恢宏,作爲一個時代脈搏的見證,已然可以稱之爲“史冊”。

通過觀影,可以充實知識,也可以引發思考,更讓人心裏激起漣漪。什麼是互聯網?什麼是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的精神是什麼?這個時代要做到什麼?未來的路又是什麼?這些看似遙遠的問題,現在已經不是那麼遙遠。我們無一例外的已經成爲了互聯網的一份子,在互聯網打造的“扁平化世界”裏,我們都是時代的主人。何去何從,何作何爲,行在自己。

這個時代有很多關鍵詞,這些關鍵詞都體現着互聯網的精神。互聯網的精神是“開放、平等、協作、分享”,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未這麼近,國與國之間僅僅只相距着一根小小的網線,所有人遵循着同一個協議,所有的信息都瞬間在世界傳遞。每個人都是享受者,也是參與者,沒有了框架,沒有了界限,沒有了等級,沒有了阻礙,在這個互聯網自由的國度裏,每個人都可以心情地揮灑着自己的智慧與熱情,在地球村裏共同創造着新的生命。

在遠古,當人們遇到一些不爲人力所爲的事情,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困境,遇到機緣巧合的神奇時,當人無法理解與解釋的時候,就把一切交給了神,神的出現是人弱小的表現。人往往屈從於世界,拜倒在神的腳下。而現如今,在互聯網時代,這就是一造神的時代,工業革命一百年的發展超過了世界幾千年的進程,而互聯網短短几十年的發展更是以匪夷所思地速度地推進着人類社會地前進。試想若干年以後,當後來的人們總結這段歷史,必將濃墨重彩地去書寫這個時代的輝煌,就像現代人去詫異三千多年前古代人如何做到用原始工具去堆砌上百米插入雲霄的金字塔、建造雄偉的萬里長城一般。這個時代所打造的虛擬網絡帝國必然將超越用血與沙建立的羅馬帝國、蒙古帝國一樣作爲歷史發展的輾印鋪墊着時代發展的道路。

互聯網的出現,就像上帝打開了一扇門,讓衆多的天才蜂擁而至。APPLE、GOOGLE、YAHOO……這些以創新科技爲代表的新型公司的出現,背後都有一大批能人志士的支撐,興起的所謂“車庫文件”,是讓草根族都有了改變世界的夢想,是夢想總會去奮鬥,有夢想總會被實現。造物主讓人可以去做夢,人可以把夢做到現實,於是我們都幸福地生活在了一個夢想的環境裏。現在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可以是別人的夢想,也可以是自己的夢想。人不再去相信天神,不再去無助地去面對世界,而可以勇敢地直接世界,去改變着世界,然後站在世界之巔大喊到——我就是神!

當然,世界是平等的,互聯網也是公平的,我們處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如何順應時代的潮流,甚至成爲弄潮兒,這就在乎每個人的思潮。我們可以去背叛、批評,也可以去適應、漂泊,但最好還是去參與、順流。有人定義以後的國家已經不再分爲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而分爲HIE、LIE,高創想型國家、低創想型國家。這個時代的特點是不斷地創新,從喚醒到參與再到繁榮,高度協同與溝通的環境需要的是我們不斷地進取,可以快節奏地工作,也可以慢節奏的生活。可以創造新的思維模式,也可以享受新的社會模式。總之,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必須積極起來,必須參與到這個時代的構架過程中。

當然,任何一個時代都在進步,也都有盛有衰,我們無法去阻礙時代的發展,但我們必須要警醒歷史發展的教訓,遵行社會發展的規律。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已經敲過警鐘,那不是世界在否定發展,而是在規範發展的秩序。人們又進入到了盲目地崇拜,就像無知地去敬仰神一樣,把自己丟進號稱可以造富的爐水裏,最後燒得面目全非。歷史的經驗無數次地告訴我們,命運永遠只會把握在自己的手裏,相信神話只會失去自己。最終,能堅持下來的,都是牢牢把握核心,確確實實做實事的人,命運從來就是這樣公平,從來也都在自己手裏掌握着。

《互聯網時代》非常精闢地闡述了時代發展的印記,一個“時代”的開啓,激起了洶涌的“浪潮”,產生了可以改變世界的“能量”, 集合所有人的力量“再構”了這個時代新的秩序,讓人類從此在在大自然面前“崛起”,沒有界限,毫無顧忌地肆意“遷徙”,用新的技術、新的生命牢牢“控制”着這個時代的發展,用歷史發展的遺蹟,辯證地處理種種“憂慮”,用理性與激情,用堅韌與智慧去打造屬於這個時代的新的“世界”,現在的人們可以無畏地去“眺望”未來,這段屬於歷史的烙印必將恢弘,必將輝煌。

我們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擁有廣闊的資源,去探索去更新去重建新世界,因此我們不能離開這個神奇的工具。在技術的發展中更好地運用技術,在時代的演進中推進前行。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2

互聯網的發展,與世界各國的發展息息相關,在互聯網時代,沒有一個政府願意將自己排除在世界之外,每一個國家都意識到了互聯網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互聯網推動了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但交流從來不只是帶來好東西”“一次偉大的交流在推動人類文明升級的同時,也給擁有不同文化傳統的人類羣體,帶來不同的機遇和挑戰”。

互聯網使世界變得不再遙遠,不同國家之間的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交流,人們開始接觸不同於自己傳統文化的其他文化,這樣就帶了文化的碰撞與融合。碰撞的結果就有兩種,接受或者不接受,這樣的接受不是簡單的,因爲有些傳統是不容顛覆的。互聯網帶來的文化影響,是無形的,在無聲無息的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文化的傳承和價值觀都變得多遠化,在不同的國家受到了不同文化的本土化影響,同時也在影響這些國家。

互聯網的出現,影響了國家的發展模式,每一個國家都開在開放自己,因爲再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封閉會使自己與世界脫軌,將不利於國家的發展。每一個國家政府都在以網絡爲核心來尋找自己的發展模式,企業也在根據時代來進行轉型。互聯網在不同的國家受到了不同文化的本土化影響。

互聯網影響的不僅僅是政府機構,還影響了使用網絡的每一個人。今天我們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幾乎都已經與互聯網密不可分,甚至對我們年輕人來說,沒有了互聯網就幾乎無法生存。每天上網,刷刷微博,逛逛淘寶,在社交網絡上經營自己的社交圈子等等已經變成了許多人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了。因爲互聯網,電子商務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淘寶,天貓等購物平臺使得我們可以宅在家就可以輕鬆購物;微信,QQ等交友平臺使我們的社交圈子不在侷限於自己身邊的人。我們的生活方式一點一點的改變。我們會花大量的時間在網絡上,在網絡上進行一些活動。我們的生活變得透明,在暗處,我們的個人信息被一些人盜取,並進行買賣,我們的隱私變得不再完全安全。我們將自己與網絡捆綁在一起。

互聯網時代還帶來了大數據時代。在大數據時代,我們不再熱衷於尋找因果關係,而轉爲尋找事物之間的相關關係。世界變成了數據的海洋。每一個人在網絡上的每一次活動,都代表一種數據,這樣一個數據的收集,會得到許多很有價值的信息。世界將變得透明。

《互聯網時代》第十集看完後,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互聯網正在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社會革命,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革命的參與。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3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從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到信息時代,技術變革和時代更替的節奏越來越快。尤其是互聯網時代到來以後,社會節奏和生活節奏更是加快了。誕生於IT領域的摩爾定律似乎可以應用到其他行業甚至我們的生活,所以說,互聯網多麼像社會的神經系統,以至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日漸成熟讓整個社會運轉更靈活更快速了,以前用年、月計量的事件,現在都是用天來計算。

電氣革命之前,連接世界的似乎只有那些城市的地下管道,電氣革命之後,電線開始連接世界,形成的網絡叫做“電網”;信息革命初期,網線開始連接不同的計算機,之後再鏈接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人和不同的'計算機,再之後開始用光纖替代網線作爲信息的連接,再後來不同個體之間的連接即使無線也能實現了。

傳統的“互聯世界”連接的是不同計算機之間,而現在的“互聯世界”開始把帶有計算機的其他物體和帶有計算機的人劃入可以連接的個體。我們生活場景中的各種物品都可能成爲互聯網連接的終端,互聯網這個“神經系統”已經把“神經末梢”延伸到我們生活的角角落落,那麼這些終端們也就似乎成爲了我們的器官。以往的我們,不管是使用工具也好,還是操控家用電器也好,我們都是通過雙手進行控制的,先進點也是通過語音或其他生物體徵。但是,新的信息技術可以把我們也變成安裝有計算機的人,我們人類自身也成爲一個連接終端,我們漸漸可以直接使用意識操控我們周圍的一切。看來這是在通往“蓋婭”路途中的一大步啊!並且阿西莫夫《基地》中崔維斯使用的太空飛船的效果也馬上實現了。

互聯網的虛擬世界本身就是數字的世界,那麼我們每個人在上面的一切行動也都是以數字的形式儲存和傳播的。互聯網上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着數據,一個人在互聯網上產生的那些痕跡,除了告訴自己在什麼時候做了什麼事以外,並沒有其他什麼重要作用,但是億萬的人的痕跡匯聚在一起就成爲了“大數據”,大數據中蘊藏中非常多的祕密,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瞭解事物之間的關係,甚至可以預測未來,這裏我又不得不提到《基地》中另一個重要故事——謝頓的“心理史學”,我們對於大數據的應用就是“謝頓計劃”在現實中的翻版啊!大數據的應用改變了我們認識事物的方式,之前我們總是用“因果”思維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但是大數據告訴我們事物之間的關係更多的並不是因果關係,而是相關關係,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相關關係呢?我們不得而知。大數據對於我們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利用人們的搜索判斷流感的傳播方向,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自然災害,我們甚至可以利用大數據發現我們難以想象的事物之間的關係。

目前我們的世界上只有我們自己這一種智慧生物,我們無法想象有一種向我們一樣有智慧的生物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但是,我們自己正在創造一種智慧“物種”,計算機變得越來越聰明。其實,計算機的能力幾乎從它誕生的時候就比我們人類強大,只是計算機不能進行自主思考罷了。

總之,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驚喜已經足夠震驚了,對於未來,我抱有的是一種憧憬和一種接受震撼的心理準備!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4

我認爲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比《舌尖上的中國》拍得要好,就內容上來講,前者着眼於人類的未來,而後者講述的則是人文歷史中的一點邊緣性的東西,對此我不太理解和疑惑的是,爲何央視在重視程度上前者不如後者,至少我有這樣的感覺。要知道當初《舌尖上的中國》的首播,是在央視最具影響力的央視一套節目的晚10點半的黃金時段播出,並非是該片製作者的紀錄頻道。莫非央視一頻道的霸道,掠奪了紀錄頻道的資源。

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是部獻給廣大網民的禮物,該片讓全國已超過6億的網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處的時代,對於進入到網絡社會的廣大網民來說,該片讓越來越多的人更加理性地認識到互聯網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場技術變革,更是一場社會變革,它將引領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該片對互聯網從誕生到全面系統發展進行深度解析,對互聯網帶來的各方面變化進行清晰梳理,對互聯網改變未來的情況進行全景描述。所有這些讓我深深感觸,充實了我過去對互聯網淺薄的認識。

紀錄片《互聯網時代》在近三年的拍攝時間裏,互聯網本身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這一點上講,當初對該片的構思是否會有些跟不上變化與發展呢?我想製作該片本身就應具有互聯網思維才行,否則製作過程很難適應變化的。

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就是用互聯網解決互聯網面對的問題,這或許是我今天看這片子沒在電視上看的一個不謀而合的原因,我想現在是越來越少的人能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上,連續十天去看一個10集的片子,互聯網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

無論是要用互聯網創新商業模式,還是要用互聯網改造傳統媒體,都必須首先了解互聯網本身運行的規律,利用它自身所蘊含的無限資源和潛力。互聯網這個新的生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談到互聯網思維,讓我聯想起很多,如在年初公司開的13年年終總結大會上,董事長特別講到“小米與格力”的故事,講到了互聯網的作用,但是整個公司在真正構建一種互聯網思維要概念與樹立起這種觀念,還不是件容易的事,公司在傳統意義上所做的產業鏈,就是缺乏互聯網思維的例證,公司在做電商方面,也只不過是在消費互聯網,而真正要做互聯網時代的創造者,我認爲就是要做產業平臺,根本不需要去做連鎖醫院,而應依據公司對行業協會、對專業資源的掌控,去做一個網絡平臺,將全社會乃至全人類在行業領域內的專業集合到平臺上來,從而爲全社會及至全人類的同類患者服務,從而解決他們的健康問題。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5

國慶期間,系統地看了央視的電視片《互聯網時代》,感覺很有收穫,引發了很多思考。

片中講到關於互聯網難民、互聯網移民和互聯網原住民,的確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對互聯網有着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應用習慣。

互聯網時代,成就了很多創業精英,創造了很多全新的商業模式,也創造了很多全新的知識傳播、交流與分享的方式。在《互聯網時代》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介紹可汗學院的故事:孟加拉裔的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薩爾曼·可汗爲了遠程輔導侄子學習,錄製了很多視頻,最終建立了公益性的互聯網教育平臺,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最近,e-works正在建設公益性的製造業信息化在線教育平臺制學網,希望未來成爲中國工程師學習信息化的窗口。而e-works今年4月上線的制信網則致力於成爲製造企業選擇信息化產品與服務的搜索引擎,選型窗口和應用商店。

前兩天去參加一個同事的婚禮,發現有一個桌子坐了一桌公司的同事,竟然全在低頭看手機,沒有人在溝通。這讓我想起《互聯網時代》一個鏡頭,一家年輕人回去看老人家,但是沒有問候,沒有交流,都是低頭族,最後老人憤然掀翻了桌子。的確,移動互聯時代技術手段使人們似乎溝通越來越方面,途徑越來越多,但人們卻已然忘記了面對面纔是最有效的溝通。前天帶孩子在小區裏玩,碰到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小夥伴。昨晚我們去小夥伴家裏串門,感覺特別親切,令我懷念起兒時鄰里之間的那種親密之情。

互聯網時代,雖然閱讀越來越方便,但人們不再深入閱讀;由於信息搜索越來越方便,所以人們不再深入記憶;由於互聯網可以帶來更多的智能,例如智能翻譯,所以人們可以不用再深入學習;因爲機器的性能越來越高,越來越智能,所以,對人的技能要求越來越低。那麼,久而久之,人類是否會全面退化? 最近,看到南京有家先鋒書店,通過積極轉變經營方式,實現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有這樣的堅持,令人欣慰。在《互聯網時代》中,出現了一個庫卡機器人廣告片的片段,內容是前世界冠軍波爾與庫卡機器人對壘,最終依靠幾個天災球險勝。未來的機器人將會越來越智能,是否會真的出現科幻片中,機器人最終征服人類?

對於企業而言,在移動互聯時代,必須進行深刻的轉型,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來實現產品創新、流程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企業各方面的業務都應通過互聯網來支撐:

– 研發:支持基於互聯網的協同設計,包括多個地點的研發機構之間協同設計,與客戶、供應商和合作夥伴協同。支持基於社交網絡的創意設計,支持個性化定製,通過互聯網調研客戶需求。

– 採購:基於互聯網的供應鏈門戶,實現電子採購,與供應商實現電子數據交換,支持戰略尋源,建立戰略供應商體系。

– 營銷:基於互聯網實現分銷管理,基於移動應用實現客戶關係管理,通過電子商務和社區營銷拓展客戶。

– 服務:基於互聯網實現自助式服務和遠程服務,基於物聯網實現遠程診斷和預防性維修維護。

– 生產:基於互聯網實現多個生產基地之間統一接單,通過雲製造實現製造外包。

– 人力資源:通過互聯網、社交網絡進行招聘。

– 財務:通過互聯網實現集團管控和資金集中管理。

– 物流:基於互聯網實現多個物流中心之間的調度,實現運輸過程的跟蹤。

– 管理:基於互聯網和移動應用,實現移動辦公與高效協同。

– 決策:基於大數據分析,有效支撐企業高層準確決策。

對於個人而言,互聯網時代既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而對於企業的經營而言,除了增大了信息安全的風險之外,更多的影響是積極的,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組織智商、提升運營績效、贏得更多商業機會。在互聯網時代,競爭的遊戲規則不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因此,對於企業而言,積極進行面向互聯網的轉型,時不我待。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6

用了兩天自己所能掌控的空餘時間,看完了央視製作的十集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有一個疑惑,一個感觸,還有聯想。

我認爲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比《舌尖上的中國》拍得要好,就內容上來講,前者着眼於人類的未來,而後者講述的則是人文歷史中的一點邊緣性的東西,對此我不太理解和疑惑的是,爲何央視在重視程度上前者不如後者,至少我有這樣的感覺。要知道當初《舌尖上的中國》的首播,是在央視最具影響力的央視一套節目的晚10點半的黃金時段播出,並非是該片製作者的紀錄頻道。莫非央視一頻道的霸道,掠奪了紀錄頻道的資源。

紀錄片《互聯網時代》是部獻給廣大網民的禮物,該片讓全國已超過6億的網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處的時代,對於進入到網絡社會的廣大網民來說,該片讓越來越多的人更加理性地認識到互聯網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場技術變革,更是一場社會變革,它將引領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該片對互聯網從誕生到全面系統發展進行深度解析,對互聯網帶來的各方面變化進行清晰梳理,對互聯網改變未來的情況進行全景描述。所有這些讓我深深感觸,充實了我過去對互聯網淺薄的認識。

紀錄片《互聯網時代》在近三年的拍攝時間裏,互聯網本身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這一點上講,當初對該片的構思是否會有些跟不上變化與發展呢?我想製作該片本身就應具有互聯網思維才行,否則製作過程很難適應變化的。

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就是用互聯網解決互聯網面對的問題,這或許是我今天看這片子沒在電視上看的一個不謀而合的原因,我想現在是越來越少的人能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上,連續十天去看一個10集的片子,互聯網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

無論是要用互聯網創新商業模式,還是要用互聯網改造傳統媒體,都必須首先了解互聯網本身運行的規律,利用它自身所蘊含的無限資源和潛力。互聯網這個新的生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談到互聯網思維,讓我聯想起很多,如在年初公司開的13年年終總結大會上,董事長特別講到“小米與格力”的故事,講到了互聯網的作用,但是整個公司在真正構建一種互聯網思維要概念與樹立起這種觀念,還不是件容易的事,公司在傳統意義上所做的產業鏈,就是缺乏互聯網思維的例證,公司在做電商方面,也只不過是在消費互聯網,而真正要做互聯網時代的創造者,我認爲就是要做產業平臺,根本不需要去做連鎖醫院,而應依據公司對行業協會、對專業資源的掌控,去做一個網絡平臺,將全社會乃至全人類在行業領域內的專業集合到平臺上來,從而爲全社會及至全人類的同類患者服務,從而解決他們的健康問題。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7

最近一部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熱播,同時49歲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憑藉218億美元的個人資產被彭博億萬富翁指數評爲中國富翁【9月19日馬雲親自赴美爲阿里巴巴集團融資,尋求通過IPO籌集約210億美元,引起了震動】,而排名前三的另兩個人分別是騰訊和百度的CEO馬化騰和李彥宏。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都是中國互聯網中的佼佼者,馬雲則是中國互聯網的大佬。

中國人知道互聯網是在1994年。那年的 4月20日,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而那一年,英國的計算機接入互聯網已有21年;絕大多數中國人還只能從《ren民日報》和新華社的報道中瞭解剛剛動工的三峽工程和南非新當選的黑人總統;超市進入中國,帶來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多數中國人才開始接觸個人計算機;而阿里巴巴帝國的締造者馬雲正在浙江經營一家翻譯社,勉強收支平衡。

20年過去了,以“追隨者”姿態進入網絡時代的中國,今天已是互聯網巨浪中的弄潮兒。6億的中國的網民和騰訊、百度等中國的網絡公司正在重劃世界互聯網版圖。中國創造的4G網絡標準已經成爲國際標準之一;全球最大的15個社交網絡中,6個來自中國,其中包括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浪微博和不到3歲就擁有4億多用戶的微信。

完全可以說,互聯網影響、改變着全世界民衆的生活,或者說,全世界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了。

互聯網將所說的地球村更早地實現了!地理位置上的距離對互聯網來說都不是問題。互聯網引發的問題是,兩個人相隔最遠的不是千山萬水,而是各拿着智能手機忘情相向而坐的人。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8

前兩天看完了紀錄片《互聯網時代》,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二十來年,中國進入互聯網社會也有十幾年了,回想高中時代,還因爲去網吧被父母說是玩物喪志,可如今已經退休的父母卻開始習慣於上網遊戲、上微博、看新聞,父親還用互聯網聯繫上了當年下鄉的戰友,互聯網時代早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

可真正思考我們所處的時代的人卻很少,如今的時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之一,和文藝復興、大航海、工業革命這些鼎鼎大名的時代比肩,互聯網從心靈上拉近了全人類的距離,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結構,改變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來人類生活、工作、學習的方式。

1、一個事物的發明總是在衆多人努力之後,從1945年設想電腦互聯,到1991年每個人都可以連上互聯網,這其中經過很漫長的曲折過程,而他的發明卻是蘇美冷戰的產物。

2、 互聯網和蒸汽機相提並論的劃時代意義,讓我相信未來它的巨大威力將逐步顯示出來。

3、希望我家峯哥可以在電動汽車上有創造和發明,成爲改變人類文明的人,實現他的夢想。馬雲會不會代表中國爲互聯網做出劃時代的貢獻。而我這一生又準備做什麼來改變世界。

4、看了互聯網發明史,才知道80後的我們是跟互聯網一起出生成長的人,以前一直以爲互聯網早就有了,原來1994年中國才加入網絡,那年我8歲。大學四年都是學計算機的,至今也沒能形象的說明計算機和互聯網到底是怎麼運作。

深處其中的我們,卻很少認識到互聯網時代的變革,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許某天所從事的行業一夜之間被互聯網顛覆,到時候埋怨時運不濟的人們,今天是否有危機感?想想面對wiki時的《大英百科全書》吧。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9

《互聯網時代》是中央電視臺繼《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華爾街》等之後的又一部力作。繼承以往央視記錄大片的風格,該片從拍攝選景、拍攝角度到配音都顯得氣勢磅礴;片頭畫面和背景音樂可以一下子吸引觀衆,把我們帶入那個時代,恍若身臨其境。

第一集主要是描述互聯網技術的誕生過程,從蒸汽機的產生開始介紹人類文明的進程,回望人類歷史長河中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比照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互聯網時代帶給人類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印象最深的是在介紹“L”、“O”的時候,反覆強調了它們對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重要性,“這是新時代的敲門聲,這是新生命的呼吸和心跳。”“L”、“O”鑑證着電腦第一次實現互聯,從此電腦不再是獨立運作的機器。劇集中激情洋溢的文字,情感豐富的旁白,真的讓我們從內而外的感受到它帶來的衝擊和洗禮。

互聯網技術在短短二十年的商業化浪潮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譜寫着改變世界的產業傳奇和創業人生。21世紀是一個數字化、網絡化和知識經濟的社會,信息產業將成爲國力競爭的焦點,也是國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直接影響着國家在新世紀的生存和發展。以數字化和網絡化爲基礎的電子商務將改變傳統的貿易形態,爲經濟發展提供原動力,成爲各國國民經濟發展一個重要的增長點。

第五集描繪了新的時代背景下,羣體通過智慧創造、新聞傳播和自我價值實現等途徑,實現互聯網時代個人的崛起。有一句話非常經典:每一個我都使你變得更強大,每一個你都能夠變得更有效。這是最好的解釋,互聯網的特色和內涵與所有電子通訊不一樣的就在於每一個人都是創造者。這麼偉大的一個時代,是大家共同創造的。全世界一起進入了這個時代,這是每個人,每個參與者,中國6億網民,全世界共同創造的時代。

《互聯網時代》是站在人類歷史的高度和全球的視野,不僅僅是用中國人的視角去看,而是用一雙客觀而智慧的眼睛在看這個事實。鏡頭中那些互聯網的締造者們,我們走近他們,來到他們的辦公室,看到了他們的機器,知道了當時的路由器是什麼樣的,第一臺電腦又是什麼樣的。這是一部沒有任何種族和國籍,沒有各種各樣政治偏見的紀錄片,它以獨特的視角表達着對互聯網的先驅們的敬仰之情。

新事物的到來必然有利有弊,《互聯網時代》這部片子在讚揚新時代給人類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沒有忘記警醒人們學會“控制”。新時代涌現的網絡犯罪、網絡暴力等網絡安全問題,使管理和控制變得更加迫切、重要且複雜。此外,個人隱私的外泄和信息安全問題是伴隨網絡發展將長久存在的挑戰,我們亟需建構新的隱私觀念和保護制度。

中央電視臺花費三年時間精心打造的《互聯網時代》,是給全人類的禮物。採訪痕跡遍佈世界各地,每個鏡頭都經過精心的剪輯。劇集中採訪了世界公認的互聯網之父羅伯特·泰勒、拉里·羅伯茨、蒂姆-伯納斯·李、溫頓·瑟夫、羅伯特·卡恩,以及其他全球着名學者和業內人士;到訪了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數十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對於觀衆來說,這部劇集不僅可以加深我們對互聯網發展歷史的瞭解,還可以引領我們學習各國文化。

《互聯網時代》讓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互聯網正在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社會革命,它將引領整個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今天我們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幾乎都已經與互聯網密不可分,甚至對我們年輕人來說,沒有了互聯網就幾乎無法生存。

《互聯網時代》是我們中國人對世界互聯網的一個貢獻。作爲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要樹立更高的目標,在享受互聯網的同時,爲世界互聯網做出貢獻。

《互聯網時代》紀錄片觀後感篇10

《互聯網時代》是中央電視臺歷時近三年創作的大型紀錄片,共有10集,分爲《時代》、《浪潮》、《能量》、《再構》、《崛起》 、《遷徙》 、《控制》 、《憂慮》 、《世界》和《眺望》, 呈現了互聯網帶給人類經濟、文化、社會、政治、人性等各方面的深層變革,併力圖探尋變革背後的本質,展望互聯網未來的可能及對人類文明的深遠影響。

在昨晚播出的第九集《世界》中,讓我們看到世界是多元的,人類過去、現在和長久的將來,都將依然是文化傳承和價值觀的多樣化。互聯網進入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化和社會特性的國家,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和影響,也影響着各國的現在和未來。伴隨着節目的播出,央視主持人王小丫和七牛投資方寬帶資本創始人田溯寧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今年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週年。田溯寧指出,過去20年,互聯網在改變消費者的行爲,未來20年我們可能要到一個產業互聯網的時代,交通、銀行、教育、醫療、媒體,都要被互聯網的技術,商業模式取代。它不僅是工具,而是塑造社會企業的一種力量。

過去,我們看到互聯網只是改變了媒體,電子商務,現在,我們看到金融、教育、醫療都在被互聯網改變。今天我們看到互聯網背後大的技術,叫雲計算,大數據,可佩戴計算,移動通訊,很多技術從歷史上來講,是最接近和美國和硅谷的,這是在中國現在歷史上很少有的一件事情。

互聯網的20年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機遇,這種機遇從中國歷史上來講,很特別。很多我們過去認爲特別頭疼的事,在移動互聯網,在雲計算大數據的時代,都有可能非常好解決。大數據雲計算這些技術,或許在將來五年十年可以將我們特別頭疼的大部分事情都解決了。

田溯寧指出,人們都是受各種情緒來左右,四年之前做雲計算,很多人說,現在雲計算聽起來挺浪漫,很多人,那時候有人給我寫對聯,叫雲山霧罩雲計算,霧裏看花物聯網。看看歷史方面的書很好,看曾國藩那個時代,那也是大變革的時代,多大的變革,內憂外患,怎麼不斷修心養性,面對那麼大挫折,人類情懷非常重要。因爲我們沒有宗教情感,那麼在變革的時候追求我們內心穩定的東西,從中國歷史和文化上還是有很多可以吸取的。

田溯寧在現場把互聯網的很多屬性,對未來的走向,做了一個梳理,讓我們感受到互聯網的雲端化。從創立起始,七牛就一直專注於數據雲端化,讓廣大企業理解數據的價值,並願意把數據託管到雲端。爲了達成這個目標,七牛除了打造了一個業界最先進的海量存儲系統外,還打通了上傳下載的快速通道,併爲已經存儲在雲端的數據提供了一套完備的高性能處理和分析框架。

由於國家近年來對雲計算產業的大力支持,國內涌現了大批各類掛着雲計算頭銜的公司,非常熱鬧,但真正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則少之又少。而在產業從充滿泡沫轉向冷靜,雲計算從概念落地爲具體服務的時候,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才真正顯露出其強大的生存能力,因爲這樣的公司纔有能力打造出真正被客戶所需要的雲服務。目前國內相對領先的幾個雲服務企業都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

七牛作爲研發型企業中的佼佼者,擁有海量分佈式存儲系統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並積累了深厚的海量數據處理經驗。這些技術積累保障了這些年以來業務的高速增長,併爲之後上升到一個全新高度做好了充足的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