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有關羅拉快跑觀後感

有關羅拉快跑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羅拉快跑觀後感(一)

有關羅拉快跑觀後感

相比國產的和美國的電影,我對歐洲電影的接觸就少一些,德國的就更少了。而《羅拉快跑》就是一部德國拍攝的經典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在德國柏林,一個黑社會嘍囉曼尼告訴自己的女朋友羅拉,因爲失誤,丟失了十萬馬克。如果在二十分鐘內找不到十萬馬克,他將被黑社會老大處死。於是,羅拉在二十分鐘內不斷的奔跑。同時,曼尼在電話亭中不斷地打電話到處借錢。第一次奔跑:羅拉沒借到錢,羅拉和曼尼搶超市,羅拉被警方擊斃。 第二次奔跑:羅拉在銀行搶到錢。曼尼被急救車撞死。第三次奔跑:羅拉在賭場贏錢,曼尼找回丟失的錢。羅拉、曼尼成爲富人。

影片從一開始就給我一種奇異的感覺。別的影片在介紹演員的時候僅僅把他(她)的名字放在上面,而本片在開始介紹主要演員的時候,不僅介紹了演員的名字,而且還把演員的頭像照片放到了上面,每次照片出現都會旋轉180°,像是美國的罪犯進入監獄時拍的照片,給人一種黑色、壓抑、惶恐不安的感覺。整部影片看下來,也恰恰是這種感受。片子裏,羅拉一直在不停的奔跑。從家門到銀行,從銀行到街角的超市,除了停下來說話,幾乎每一步都在奔跑,而且是大踏步的奔跑。鏡頭的內容在不斷的切換,由電影的畫面變成動畫的畫面,由運動的鏡頭,變成圖片的切換;鏡頭的角度也在不斷的轉換,比如在羅拉家裏拍攝她的媽媽打電話的情景,旋轉了180°,再到羅拉下樓梯時,螺旋狀的樓梯彷彿把人引入一個黑暗的中心,讓人覺得眩暈,分不清南北。

影片的主人公羅拉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她有一頭火紅的頭髮,炫目奪彩。我一直覺得,紅色代表着熱情、張揚與自信。大多數人的頭髮都是黑色,外國有金色的,但一頭紅色的頭髮確實少見。不管羅拉頭髮的顏色是天生的,還是後來染的,都代表了她的一種個性:倔強,對生活不服輸,永遠相信總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永遠相信她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影片中,她男朋友心煩意亂、手足無措的時候,她沒有亂;當她男朋友感到絕望的時候,她沒有放棄;即使當她聽到要二十分鐘內籌集到十萬馬克的這一超級難題的時候,她依然在積極地尋找解決的辦法。羅拉一直在不斷的、拼命的奔跑,也許奇蹟就會在她的不斷奔跑中產生。這讓我想起了新東方的口號: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忽然想起,我小時候是看過《羅拉快跑》的一些片段,只是當時覺得很怪異,就是一個人在那不斷地跑啊跑,每一次跑完了之後又回到原來的地方重新跑,而不是像絕大多數的電影有完整的情節。現在再看這部片子,又有另一番感受。羅拉的每一次奔跑,因爲其中的微小差異,()就會演化出差別巨大的結果,第一次羅拉死了,第二次曼尼死了,而第三次則兩人都倖存了下來,並且成爲了富豪。這似乎昭示着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成爲改變我們人生軌跡的轉折點。我們可能會想:假如那年高考,我……假如那次比賽,我……假如那天晚上,我對她說……假如……就像下棋裏面有覆盤一說,指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着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我們總會想象,人生若能"覆盤",該會是另一番模樣,就像影片裏的羅拉。但是人生不是遊戲,不是下棋,每走一步便會在生命中留下真實的腳印,抹不掉,擦不去,更改不了。生命正是由生活中的每個細節組成,善待每個細節,就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影片中一句臺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羅拉說:"上帝,幫幫我,求你了,就這一次。"西方人似乎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信上帝,或者在生活中的大多數的時候信自己信過上帝,因爲上帝也說過,上帝助自助者。

生活中,似乎也只有自助者,才能活出精彩。

時間與命運--《羅拉快跑》觀後感(二)

有人說,命運是時間軸上的一個個點的連線,一旦發生就不可改變。但很多時候,人們在遇到問題時總是想,要是當初做某事的時候稍微快一點或者慢一點,結局會不同嗎?

看了《羅拉快跑》後,不由得對這個問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羅拉的男友是個小混混,有一天被指派進行一次交易,結果他在地鐵上搞丟了交易所得的10萬馬克,被一個流浪漢撿走。如果中午12點前交不出這10萬馬克,他就有性命之憂,於是他打電話給自己的女友羅拉尋求幫助,並說如果20分鐘後,她不能幫忙搞到10萬馬克,他就去搶劫附近的一家超市。爲了籌到錢營救男友,羅拉在20分鐘之內拼命地奔跑。時間成爲決定命運的關鍵。20分鐘的時間裏能籌到10萬馬克嗎?雖然她的男友僅僅只是一個黑社會的小嘍羅,但是她還是那麼深深的愛着他,爲了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無怨無悔。羅拉奔跑着,不停的奔跑着,在不停的奔跑着的時候,那一頭紅色的短髮,在風中張揚舞動着,性感無比。但是,從倒計時一開始,20分鐘裏每一秒發生的'事都可能影響命運。如果這是一個電子遊戲,我們可以在任務失敗的時候重新再來過,可是人生呢?可能再有選擇的機會嗎?

導演說,我是影片的上帝,我可以。於是電影表現了羅拉奔跑、羅拉找錢營救曼尼的三個過程和三種結果。

第一次:羅拉在衝出家門,跑下大樓的時候,被鄰居牽的狗嚇到,耽擱了幾秒鐘。結果,由於她的奔跑,影響和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包括導致她父親的一個朋友撞車、向她兜售偷來的自行車的小賊,以及差點撞上玻璃的救護車等等,而她不知道的是,這些人的命運也間接影響到了她。當羅拉趕到父親的銀行時,正遇上她父親的情人跟他攤牌,說她已有了身孕。羅拉衝進去向她父親要錢時,父親剛好下定決心,要拋棄妻女,另娶新歡,就把羅拉轟了出去。羅拉沒借到錢,結果晚到一步,男友已經去搶超市,羅拉於是和他一起搶劫,在逃跑時被警方擊斃。一切都結束了嗎?沒有,這僅僅只是一種可能而已。

第二次:羅拉在衝出家門,跑下大樓的時候,被牽狗的鄰居伸腿絆到,耽擱了更多時間。路上仍然導致她父親的一個朋友撞車,但在趕到父親的銀行時,因爲晚了幾秒鐘,他父親已經在和他的情人激烈的爭吵,因爲她告訴羅拉的父親,孩子不是他的。怒氣衝衝的父親拒絕了羅拉借錢的請求,同樣被激怒的羅拉搶過警衛的槍,打劫了她父親的銀行。在拿了錢去拯救男友的路上,由於她的奔跑,導致救護車撞上了玻璃。結果,她及時趕到,阻止了男友去搶劫便利店,但男友卻被飛馳的急救車撞死。這輛車,就是因爲羅拉而撞上玻璃,並因此而加速狂奔的。難道這就是宿命,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

第三次,不甘心的羅拉再度狂奔,這次下樓時,羅拉怒吼着衝向牽狗的鄰居,直接越過他們衝出大門,沒有耽擱一秒鐘。因此,她父親的朋友看見她跑過而停了下來,沒有撞車,結果是他開車直接去到羅拉的父親那裏,按照預約和羅拉的父親共進午餐。羅拉父親的情人因此也沒能和他攤牌。羅拉晚了一步,看着父親的車開走,無奈之下,跑去賭場,用一枚籌碼贏得了10萬馬克。而此時她男友也找到了那個流浪漢,找回了丟失的錢。

一顆子彈,一次車禍,一枚籌碼:版塊式的三個段落用同一條主線——羅拉的奔跑——共同組成了一個關於時間、關於偶然、關於選擇、關於命運的故事。我相信,不管羅拉再跑幾次,每一次的結局都將不同,她都無法操縱生活中一切偶然的出現——偶然是必然要出現的,這些看似無關的偶然,其實都在改變着每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影片開頭便有下面字幕:"我們不放棄探索。探索的終點將是它的起點。讓我們重新認識探索吧。""遊戲之後也就是進行遊戲之前。"

有影評說:"導演在《羅拉快跑》這樣一個表面荒謬非理性,內裏卻豐富深刻的後表現主義作品中,表現了後工業時代這個充滿了緊張生產和壓抑緊迫的氛圍,人們對生命的深層次思考。科技越發達,人類卻越覺得世界的不可知,越覺得世界和命運的無法把握。"就象羅拉的奔跑,早1秒鐘,晚1秒鐘,結果居然會如此地迥異。影片不僅講述了一個偶然發生的故事,更展開了一場偶然與宿命的討論。

薩特說,"選擇就是你的命運".每一個人的命運都相互關聯和影響。人的一生就像是羅拉這20分鐘的奔跑過程,儘管在這個過程中有無數偶然和選擇的可能,但是我們永遠只能選擇其中的一種。一旦選擇,時間無法倒流,命運也就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