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愛樂之城觀後感最新大綱

愛樂之城觀後感最新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導語:《愛樂之城》是由達米恩·查澤雷導演,艾瑪·斯通、瑞恩·高斯林等主演的美國影片。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電影《愛樂之城》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愛樂之城觀後感最新

  愛樂之城觀後感作文【1】

影片結束,放映室燈光亮起,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久久沒有起身。

La La Land,是我近幾年看過的、最打動我的片子。介於別的影評已經從不同角度(Chazelle獨特的歌舞片風格、對好萊塢歌舞片黃金時代的致敬、寫給洛杉磯的情書、高司令和Emma的神級演繹、觸動人心的原聲帶等)專業地評價過導演、演員功力之厚,影片蘊含之深、情懷之重,我就僅寫寫自己作爲一個被打動的觀衆的,關於夢想,關於藝術的所思二三吧。

看完之後心情非常複雜。硬要捋一捋,我覺得甜蜜而又悲傷,悲傷但卻甜蜜,能夠簡短地總結這部電影給我的情感體驗。

片名《La La Land》妙極。這個詞是英語裏的一個常用語。韋氏詞典define "La La Land" as the following: "an euphoric dreamlike mental state detached from the harsher realities of life", 即一種極樂的、在夢境中一般的、脫離殘酷現實的精神狀態。在我看來這個看似可愛無心的詞,極準確、簡練地形容了影片裏的故事,同時也總結了該片想要向觀衆傳達的一個訊息。另外,La La Land也是影片故事所在地LA洛杉磯的別名。洛杉磯,the city of stars, 無數年輕人來好萊塢尋夢、無數人的夢想在這裏破滅,然而永遠有人在尋夢,有人年輕着,這個城市的星光永遠不會昏暗,似乎永遠都那麼美好。

而我之所以喜歡這部片子,也正是因爲它實在美好得無可救藥,浪漫得一塌糊塗。事業不如意的年輕女演員和窮困潦倒的音樂家墜入愛河,一起追夢的故事其實已經被前人講了很多次。然而31歲的導演Chazalle仍不厭其煩地再次向觀衆講述這樣一個故事,這樣的固執讓我感動。回顧他之前的作品Whiplash爆裂鼓手 故事也相對類似。但Whiplash是更爲憤怒的,孤注一擲的,飽浸汗水淚水甚至血水的,而La La Land相比之下,則是透明的,瑰麗的,乾淨的,如夢似幻的。

這個夢想的國度,是紫藍色霞霽下的Lovely night,是黃昏望不見盡頭的碼頭,是灑落了星光的璀璨銀河,是你開心了就放肆地唱啊跳啊,音樂永不停止的dreamland, neverland。舉目望去,一切顏色都是亮的、純的,空氣似乎都是甜的。

你說現實生活中存在這樣純粹的美好麼?我們都知道那個答案。

這部電影妙就妙在,我們沒有人願意去問這個問題。

USA Today(今日美國,美國發行量第二大的國民報紙)評價這部電影用了一句話,我覺得很貼切 - "Cynicism's not welcome in 'La La Land' "/ 現實的冷言冷語、憤世嫉俗在La La Land裏是不被歡迎的。它美好得如一個童話,雖然沒有最後男女主人公Happily ever after的結局,它仍然是一個童話。它對一切的懷疑、顧慮都是免疫的。即使我們知道它是虛幻的,也不忍心戳破。

我們願意去相信。

  愛樂之城觀後感作文【2】

導演給了我們一個La La land, 一個safe space. 它充滿善意。這一點讓我無比感動,感恩。所有的夢想一下子都變得值得追求的,值得被人尊敬。

影片裏有很多讓我淚流的時刻。當Sebastian唱着City of Stars, 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星光璀璨的城市啊,你只爲我閃耀嗎?) 當Mia唱起Here's to the ones that dream. (爲了那些勇於做夢的人們)。當Sebastian對試鏡完的Mia說"You gotta give it all you have." (你必須全力以赴) 當影片最後臺上臺下的兩人對望, 時過境遷,滄海桑田。。。

眼淚中我想起好多人好多事。

我想起大一的時候,我cohort裏的一個男生,專業是爵士鋼琴 - 就是影片中男主人公的專攻,多巧。我們當時覺得他很瘋狂,交着那麼貴的學費,住在全美開銷最大的城市,學沒有多少人再去聽的爵士。我們擅自地爲他的目盲感動惋惜。可我忘不了他談到爵士時眼裏的光。

我想起我大二實習的現代舞團的團長Alison和她的舞蹈演員們。他們沒有一個人手頭是富裕的。每一次辦演出,不僅是我這個實習生,連團長都要到街上去發傳單,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看到他們的作品。而這樣的一羣人,穿梭在紐約的大大小小的排練室,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作品。在美國大選結果出來的第二天,我看到他們自發地組織了一場在聯合廣場的公開art installation. 在他們的臉書藝術家召集令上,他們說“No make up or high legs required, only your soul” 我忘不了她們對藝術、生活的真摯。

我想起我的踢踏舞老師。他半開玩笑地勸我們,如果你們想過得舒坦,千萬不要把踢踏舞作爲自己的事業,因爲這賺不了任何的錢。可當我問他要是不跳踢踏舞,他想從事什麼工作,他看着我的眼睛,說“I can't think of anything else that I want to do” 我想不到其他我想做的事情

我想起前男友剛決定放棄原本的專業,轉去學習歌劇的時候,他在自己的主頁上寫下這麼一句充滿理想主義光輝的話,"有人問我學唱歌以後沒錢吃飯怎麼辦,我說,我沒想好,那就先餓着再說吧"

我想起一次和他一起出去吃飯。餐廳裏有個賣唱的歌手。他唱的並不十分的'好,但是唱的很認真。前男友聽得很入神。我說,我覺得自己不太敢正視這些賣藝的人們,覺得他們好可憐,用一首又一首也許沒有人在聽的歌去換取極微薄的收入。我也不喜歡看迪士尼的表演,是因爲我總會去想,在人前歡笑、舞蹈的背後他們到底有多辛酸呢?我承認自己善意的“憐憫”、揣測也許帶有些許condescending的味道。前男友聽了之後認真地跟我說,不要“同情“他們,你有什麼”資格“同情他們呢?這是人家所選擇的職業、生活,也許回報並不多,然後at the end of the day你又怎麼知道他們不是快樂的呢?他們不比我們快樂呢?他的想法充滿善意,然而無疑過於理想化、naive。但我那一刻還是被感動了,而且自慚形愧。

我想起我和前男友分開的時候。已經是歌劇演員的他抱着我說,我選擇的這條路太難走,我無暇顧及其他,必須全力以赴,對不起。我流着淚點頭說,嗯,沒關係,我懂。

Here's to the fools that dream.追夢的路是很難走的。真正實現夢想的人們少而又少。但誰又真能高高在上地說這些堅持做夢的人們是傻瓜呢?

在純粹的夢想面前,任何善意的非善意的揣測和同情都自慚形愧。

  愛樂之城觀後感作文【3】

男主角高司令是剛拿到教職的小講師,他的夢想是建立一個小研究所,保存日漸衰亡的定性研究方法,恢復摩爾和斯考切波的昔日榮光。不過因爲發不出文章帶不到學生也拿不到研究資助。在做完一場全部觀衆打瞌睡的歷史社會學presentation之後,連導師也讓他滾蛋。可是presentation的帥氣模樣卻吸引了旁系PhD學生,女主角石頭姐。後來與之墜入愛河。爲了兩人生計,高司令只能暫時放棄自己夢想,跟合作者緊跟潮流,貝葉斯機器學習調查實驗各種發論文,快步小跑保住教職。

而石頭姐一開始隨大流,用已有數據寫了paper到處投稿,屢屢被拒。後來在高司令的鼓勵下自己蒐集數據寫了篇文章。但只能發在一個三四流刊物上,差點連版面費都付不起。在行將放棄的時候,有業界大牛偶然讀到了她的論文,然後邀請她coauthor,還拿到去巴黎讀博士後的機會。兩人因此就分開了。

五年以後石頭姐在頂級刊物發了無數文章,拿tenure後強勢迴歸母校任教,偶爾一次機會路過高司令的小研究所,剛好看到高司令給學生講起當年迷倒自己的那個presentation,兩人相視一笑,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