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紀錄片《力量》觀後感範文大綱

紀錄片《力量》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紀錄片《力量》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紀錄片《力量》觀後感範文

紀錄片《力量》觀後感範文1

3月28日,單位組織觀看了教育紀錄片《力量》。紀錄片中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支前故事,一段段蕩氣迴腸的英雄事蹟,不斷在腦海中迴盪。在當事人飽含淚水的述說中,我的眼淚也隨着不斷的流,彷彿跨越了半個世紀,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去撫慰那些埋骨在英雄沂蒙的忠魂。

“八百里沂蒙,山連山,水接水,這裏是中國的紅色根據地,是着名的革命老區。在這片熱土上,發生過多少蕩氣迴腸的故事,涌現出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名。……”伴隨着美麗動人的《沂蒙小調》和慷慨激昂的解說,沂蒙山中的這段艱苦歲月和這些感人故事又彷彿重新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在觀影后,第三次品味《力量》了,每一次觀看都有新感觸,每一次感動都是心靈的洗滌。他希望公司黨員幹部對照歷史,深刻反思:“今天,有些黨員遇到問題就退縮、躲着走、繞着走,遇到利益,考慮自己多,考慮員工少等等問題,一言一行,或大或小都會爲黨的形象風采抹黑,每個黨員都應該深入思考,我們應該怎麼做?”這個問題開啓了黨員幹部之間的討論交流。

公司員工陳偉被片中“沂蒙母親”王換於在硝煙瀰漫、艱難困苦中辦起戰時託兒所,養育了幾十個孩子,而自己的親孫子卻因營養不良先後夭折的故事深深感染,他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老百姓,用平凡行動踐行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真理,相形之下,我們是多麼的渺小!”員工楊曉君說:“團結就是力量,在當前公司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面前,只要我們黨羣幹羣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挖潛增效,開源節流,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益,就沒有過不去的砍。”基層員工侯曉輝被孟良崮戰役中32名婦女用身軀在冰冷河水內架起了一座“火線橋”,爲解放大軍順利過河奪取最後勝利贏得了時間的故事所觸動,她說,歷史是照耀當代的鏡子,沂蒙紅嫂是新時期女性的鏡子,她們身上所凝聚的人間大愛永遠照亮着自己前行的路。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對於人民羣衆,我們永遠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羣衆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與羣衆保持同甘苦共患難,爲羣衆辦好事辦實事,實現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我們的黨纔會像馬克思所說: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紀錄片《力量》觀後感範文2

影片的第一集呈現的思想內容是引人入勝的,它能夠深深地鉤住觀衆的心絃,爲什麼呢?因爲我們人類對既熟悉卻又陌生的領域常常夾雜着這麼一股衝勁。

我們說說劇中的中心臺詞:“公司是一種組織,一種制度,一種文化。公司是一種生存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國家,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引領了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對於這樣的解釋我們不難理解,我們可以第一時間接收到它所要表達的含義,只是我們真正的瞭解過“公司”這個既熟悉卻又陌生的詞語嗎?儘管我們對字面的意思表示明瞭,但現實中我們默默的接受着它的給予,甚至也爲它付出與貢獻,可我們真正瞭解它是什麼嗎?

如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已由“公司”一手包辦,我們只需要支付相應的報酬,我們甚至麻木的接受,沒有認真的去思考過它存在的原因以及意義,或許這就是普通人的普通人的理由。

在這個由“公司“引領的五彩繽紛的世界之下,利益已被最大化,那麼利益的最大化帶來怎樣的影響呢?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這是它的普遍性性質。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了”公司“帶給我們的實惠,卻也免受不了它邪惡的一面所帶來的創傷。說說20xx年由美國的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危機,我們就可以身同感受的宣泄與狂怒。可事實上,我們是無法逃離這樣的悲劇的,猶如我們也無法拒絕它帶來的實惠一般。在慾望成爲”公司“的動力之時,我們就該明白慾望也終極成爲毀滅性的因素。

“公司“的存在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爲現實的物質,進行運營的過程中,它以盈利爲最終目的,這是它生存的必然,也是它存在的必要。

哪裏有生命,哪裏就有需求,哪裏有需求,哪裏就有供給,而供給的存在爲“公司的成立與發展“提供了舞臺。各類公司規模在這個舞臺上各領風騷,那麼”公司“的去向將是何處,未來的發展將是怎樣?或者說”公司“將以怎樣的姿態繼續引領整個世界的風向標。

顯然,一切問題從來都沒有唯一和不變的答案,這就是萬物存在的魅力之處。

紀錄片《力量》觀後感範文3

這天就談談看了《公司的力量》紀錄片之後的一些感受,與各位分享。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機時刻》和第八集《創新先鋒》、第九集《本土雄心》。該紀錄片透過對五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九位國際知名商學院教授的採訪,幫我們詮釋了公司在經濟和國家發展中的作用,並提出了一些公司發展的規律。

在《危機時刻》這一集,談到了1929年全球經濟危機,美國、德國等國家的應對之策,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經濟從公司和政府相分離到出現混合式經濟體制,國家還是規範公司的發展,以及美國公司法的建立。同時,也看到羅斯福總統的在應對經濟危機時候的計劃,其中就包括加大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拉動就業,減少失業的措施。而20xx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下,中國所採取的計劃中也有類似的措施,讓我們感嘆歷史何其相似。

在《創新先鋒》這一集,讓我們看到了日本在二戰之後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國對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之後,美國再次依靠創新、軟件、互聯網、晶體管等核心技術成爲全球經濟的主導者。看了該集,讓我們認識到了創新對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創新誕生的先決條件是自由,創新的主體是公司,創新的保證不是技術而是管理。美國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多的核心技術,源自於美國政府建立的大學、企業、研究機構的產學研模式,而中國也在推行這種模式。

但是我們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卻並未有美國如此高的技術轉化率,這也讓我們不得不深思,每年國家向大學和研究機構投入的巨資,是否都得到了回報,爲何無法得到有效回報的原因還是因爲公司組織機構不健全,這些都是我們就應努力的方向。或許杜邦公司從知名大學聘請教授做科研,最終研發出可用於多種商品的尼龍材料,就應成爲中國產學研模式的榜樣。

在《本土雄心》一集,講述了中國公司發展的歷史,講述了清末時期、民國時期以及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公司形態發生的巨大變化,讓我們再次看到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司對國家競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這一節中,聯想柳傳志、吉利李書福、金蝶軟件徐少春等著名企業家都站出來談了自我對公司的認識,對公司發展和國家發展之間關係的認識。

金蝶軟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訪談這樣表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取決於這個國家企業的實力。《公司的力量》這個名字就彰顯了這樣一種特徵,它再現了企業在當今國家作用、職責和使命。徐少春的這段話給我很大的啓發,我想這也是《公司的.力量》這部紀錄片拍攝的初衷,因爲在和平的年代,市場經濟的體制之下,全球成爲一個經濟共同體的形勢下,國家之間的綜合實力不再是軍事實力的比拼,而是企業實力的比拼。

《公司的力量》能夠給企業、政府、社會起到警示作用,我們國家的發展不能夠偏離公司的發展,要爲公司發展創造理想的環境。同時,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決定着一個國家創新的好壞。這也告訴企業家們,要注重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否則會毀掉企業的創新。

作爲改革開放環境中發展起來的中國公司的一個代表,金蝶一向以來對中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中國管理模式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徐少春認爲《公司的力量》的選材、視野與深度,必將啓迪經歷過危機的中國羣體,開創屬於中國的公司的力量的時代。這也是爲什麼金蝶軟件要聯手中央電視臺,在當前的市場經濟與歷史環境中,打造如此一部公司的思想史、啓迪曲、勵志片的緣由。

金蝶軟件不僅僅參與了《公司的力量》的策劃,而且其自身也在幫忙中國企業尋找先進的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從金蝶明珠會,到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從打造中國企業無邊界交流平臺,到創新中國管理模式,是徐少春對公司的力量思考後的行動。

20xx年6月5日,深圳金蝶軟件園,在金蝶明珠會理事大會上,百名企業家共同發佈《創新中國管理模式宣言》,肩負國家戰略轉型時期企業家使命,用心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創新中國管理模式,推動中國管理變革,以此培育產生更多世界級中國企業、世界級中國品牌,讓中國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談到的一樣,我們此刻之所以缺少創新和核心技術,是因爲我們的管理跟不上創新的步伐,無法爲創新帶給肥沃的土壤。發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讓公司成爲創新的主體,讓優秀的管理模式爲中國創造更多的核心技術,這成爲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