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悲慘世界》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815至1932年,先後橫跨27年,這部電影就是把音樂劇搬上銀幕,以唱歌代替對白,幾乎幾分鐘便出現一首歌曲。下面是《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歡迎閱讀。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1

首先,我沒有通讀過原著,只是瞭解一些梗概,其次我也從來沒有看過音樂劇或是歌劇,先前甚至還有些排斥此類型的劇種,但是經過了這兩小時四十分鐘的體驗,我被完全吸引了,甚至想接着再重新看一遍。

作爲一部音樂劇,導演能妥善處理好舞臺與電影的差異,呈現出如此優秀的作品,難能可貴。且演員陣容強大,演技唱功精湛,羣戲個個出彩,氣氛渲染到位,加上奧斯卡獎的助推,理應是年後大熱,但問題是形式,音樂劇/歌劇形式的電影,國內恐怕是不大能夠接受的。雖然網上有很多人看過都說片子好,但我看的時候周圍有些年輕觀衆還是不大能接受,後半段竊竊私語和起身離場的都有,反而是年長些的觀衆能耐的住性子看下去。另外就是想帶孩子看的還是算了吧,雖然是名著改編但是這片真心只適合愛電影或者有耐性的人。就像去年的《一次別離》和《藝術家》,引進上映是國內影迷幸事,只怕票房不佳加上市場不夠成熟造成的排斥,反而讓類似的精品佳作以後離國內市場越來越遠。

無愧於最佳女配和最佳男主提名,海瑟薇的《I·dreamed·a·dream》和傑克曼的幾段獨唱都非常精彩,紮實的唱功與精準的表現力使他們將人物的憧憬、絕望、彷徨、無奈等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芳汀和冉阿讓也栩栩如生的立在觀衆眼前。尤其是前者,感染力太強了,哀婉的歌聲與絕望的表情一下子命中淚點。此外,個人比較喜歡傑克曼和羅素的對唱,只是羅素的唱實在是平淡無奇,而“沙威”更像是個一根筋的死心眼,本該有的冷酷頑固未能完全體現出來。後半段的愛情與犧牲更是精彩,“艾波尼”的獨唱令人扼腕,也是一大淚點;《Do·you·hear·the·people·sing》蕩氣迴腸,出了影院還情不自禁的哼;傑克曼和羅素二人死前的獨白,與前段相呼應,更是讓人百感交集(每次羅素獨唱都走高臺邊有點兒容易讓人走神);和達寇塔·範寧神似的阿曼達,歌聲裏滿是幸福與希望;滿臉小雀斑的託雷斯,不,是“馬呂斯”、安卓拉(這位有點兒被弱化了)、加夫羅契、神父……這些通過音樂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剖析與塑造,值得反覆回味。而海倫娜·伯翰·卡特和薩莎·拜倫·科恩,通過肢體與表情的表演使人物活靈活現,彌補了唱的方面的不足。

從未有過音樂劇的觀看經驗,能讓我被兩個多小時的歌聲打動,時而激動時而黯然,或是莞爾或是流淚,絲毫沒有疲勞感和脫離感,五星之作。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2

昨晚和朋友去看了最近熱播的電影。電影是以歌劇的形式來講述一段故事,雖然不是特別習慣聽歌劇,不過有音樂做背景能更有效渲染悲壯的感情。

男主角因爲要幫助自己姐姐的小孩渡過飢餓的難關而去偷了別人的麪包,於是被無情的關在監獄裏12年。故事圍繞着他出獄後的變化。當他剛出獄時,大家都很反感他。他就在飢寒交迫的夜晚他無家可歸遇上了一神父。於是他得到了上帝的憐愛,有了食物和住所。在他最虛弱的時候是上帝收留了他。幾年後他成爲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幫助很懂窮人解決了工作問題,到後來從一個恨世嫉俗的人到以博大胸懷包容前後多次陷害自己的監獄長。

電影的另一主角一名監獄長從一個一心服從命令到一個覺悟到不能忍受自己的所作所爲而跳河自殺。

整個故事的大背景是在英法大戰期間,整個國家的經濟都很蕭條。很多窮人在街上無家可歸。婦女爲了生存去街上賣身。整個就是社會低層人們的悲慘生活。

戰爭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很悲慘的影響。經濟不穩定,工作收入沒有保障,更不用說那些在戰場上死掉的無辜生命。就連相愛的人也要被迫分離。

戰爭裏有好幾個帥哥也是生於富貴家庭本可以不用參戰,可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也勇敢站出來帶領朋友一起鬥爭。可惜最後不過成爲了幾個貴族和政治家遊戲的籌碼。因爲戰爭不過就是一場遊戲。沒有什麼是不能通過談判解決的,武力只會造成人類兄弟的自相殘殺而並沒有真正解決矛盾問題。而矛盾只會被繼續激化和重複對人類的危害。

希望以後的政治家都能認識到戰爭對人類的危害而和平解決問題。從而再沒有更多無辜的人被殺害了。電影《悲慘世界》觀後感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3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大文豪雨果一部小說,小說構思長達40年與1982年出版,是十九世紀最著名的小說之一。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獲釋罪犯冉·阿讓(JeanValjean)試圖贖罪的歷程,融進了法國的歷史、建築、政治、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小說先後被改編爲音樂劇、電影、電視及動畫等,對世界的影響,非三言兩語可說清。

當故事從新被翻拍成電影的時候,我就對這部電影格外關注。從半年前第一款預告片就看了好幾篇,對影片的上映也滿懷期待。不過當電影在美國公映之後爛番茄metacritic的評分相比同時期的《被解放的蒂亞戈》低很多,還是讓我有些震驚和失望,不過自己看過之後感覺還是不錯的。當然媒體的評分大可不必在意。如果你過於糾結原版小說和之前的音樂劇相比或許還是稍感失望的。比較電影和小說在表達方面還是不同的。

影片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815至1932年,先後橫跨27年。冉·阿讓爲快要餓死的姨甥孩子偷了一個麪包而被捕,服役中嘗試逃獄失敗,最終被監禁20年。1815年,冉·阿讓終於假釋出獄,但因爲身份關係被人嫌棄,最終被主教米里哀主教救回。幾年之後,他化名爲馬德蘭,成爲一個工廠主人與市長,卻被他遇見了追捕他多年的警官沙威。另一方面,冉·阿讓也遇上了芳汀,答應她爲她照顧女兒柯賽特。這一切的悲傷,痛苦,悽慘,無奈,憤怒,絕望的情緒交融在一起。直到最後冉·阿讓紫色身亡。

如果不喜歡聽音樂劇的朋友,看電影之前還是要好好考慮,雖然相比音樂劇,電影有了畫面,情感,狀態和環境在裏面,但作爲一個超長的電影,估計有2小時40分鐘,而且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唱。儘管演員對唱法的處理都是很合適的。如果之前對小說不了解或者音樂劇不熟悉的情況下,最好看看歌詞,否則在聽不懂唱什麼的情況下很容易審美疲勞。我有的時候,就略顯尷尬,因爲真的沒幾句是說出來的。

這部電影就是把音樂劇搬上銀幕,以唱歌代替對白,幾乎幾分鐘便出現一首歌曲。電影看音樂是無容置疑的動聽,加上耳熟能詳的歌曲讓人很早陶醉在音樂之中。曾經有人跟我說過,以前看這套音樂劇的時候,經常被音樂所吸引,忽略了劇中的內容,今次終於正式瞭解故事背後的意思。電影的改編其實就是把音樂劇視覺化,其實沒太大改動,中規中矩,非常忠實於原版音樂劇。這一點上真的跟導演湯姆霍伯前作《國王的演講》有那麼幾許相似的感覺——非常工整的作品。影片的藝術指導,化妝,服裝設計,攝影,視效和混音都相當了得,畫面唯美,構圖考究,設計精緻,視覺化的成果相當好看。Sound·mixing的處理也非常好,有幾處是多人合唱,每個人的唱詞和旋律又不同,混音很好地調整了不同演唱者之前的強弱變化,又與電影畫面的狀態契合。

總的來說觀感還是很享受的,很推薦,好看又好聽的電影也難得。不過,電影改編自同名音樂劇,很多小說情節被刪,以致當中很多細節未能交代。當然,故事主線未被更改,內容清晰,而且其他部分亦有互相補足,但對於鍾情於劇情片的觀衆,也許算是一點的不完美。影片大量的歌唱部分讓你在觀影的時候都有些情不自禁的跟隨影片角色哼唱起來。作爲五音不全的我有些考驗。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4

週四上午的課上老師推薦我們看《悲慘世界》,結果晚上的課上老師就給我們放了這部影片。看完這部影片不得不說它真的不錯,不愧是獲得了很多獎項的影片。這部影片的前身是同名歌舞劇,根據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相信大家對這個故事的情節都很瞭解,那麼我們就跳過對情節的介紹來談談其他的吧。

這部影片是一部歌舞片。我看過的歌舞片並不是很多,記得初中的時候在央視電影頻道看過歌舞片《紅磨坊》而且印象比較深刻。歌舞片不同於其他的影片類型,影片裏角色通過歌唱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讓觀衆聽到。這部影片中全部採用現場錄音,所有的演唱都是演員們自己完成的,他們不去追求唱法上的完美,而是用他們真摯的情感流露和自然的表達帶給了觀衆極大的震撼。

這部影片是由2010年拍攝《國王的演講》的導演湯姆·霍伯導演,演員的陣容也十分強大,飾演冉阿讓的男演員休·傑克曼在《X戰警》中飾演的金剛狼的形象深入人心。飾演沙威的是羅素·克羅,在看影片的時候就覺得他很眼熟,在網上一查才知道他是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角。至於飾演芳汀的安妮·海瑟薇更是憑藉本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獎項,雖然她只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出現,但她精湛的演技還是讓人震撼。她爲了這部影片付出了很多,爲了角色需要她剪去了長髮,而且還減肥二十斤。正是這種爲藝術不顧一切的精神讓觀衆在熒幕上看到了一個真實自然地芳汀,印象最深刻的是芳汀淪爲妓後邊唱邊流淚的場面,感覺既悽美又動人。我一直就挺喜歡海瑟薇,看過她演的電影有《公主日記》、《魔法灰姑娘》、《穿普拉達的女王》、《蕾切爾的婚禮》、《愛麗絲夢遊仙境》和《一天》。喜歡她高雅端莊的氣質和她,感覺她是個富有才華和演技的演員。在影片中爲了革命英勇犧牲的小男孩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個小演員叫丹尼爾·赫特斯通,感覺他的演技和唱功都不錯,很喜歡他的聲音。

影片最讓我感動的部分就是那些年輕人決定起義的橋段,他們在街上用傢俱壘成街堡。各種傢俱從窗口落下或是從樓中臺下,一架大鋼琴從窗口摔下,最終壘成了街堡。一羣愛國青年與政府的軍隊展開激戰,長槍對大炮,兩方實力懸殊,但這羣青年們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們一直戰鬥到最後一刻。兩個愛國青年站在窗邊,其中一個手裏高舉着紅旗,在他們的眼神裏我看到了一種叫做信念的東西,當戰爭結束,沙威在戰場上巡視,地上滿是鮮紅的血水。看着那一羣愛國青年們躺在地上,我似乎感受到了法國大革命的慘烈,這一系列的鏡頭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震撼,我被那個年代追求真正的自由解放、不畏死亡的熱血青年們的精神所感動,他們身處在亂世卻能夠擁有這樣的精神真的是很偉大的,正是有了這些身處亂世而敢於鬥爭的人們的付出和犧牲才成就了現如今這個自由民主的世界,向他們致敬。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5

悲慘世界爲我們呈現了一部史詩般的歌劇電影!可以說,我看這部片值了。結尾處在廣場上的莊嚴激昂的畫面,我簡直有想站起來舉臂高聲吶喊的慾望。看這部戲之前,我以爲第一次看歌劇電影會不適應,以爲會像舞臺劇那樣畫面平淡。不是,我看到了很大部分面部特寫鏡頭,使我有一種感受是,非常的體貼的真實感。我真的覺得遺憾,中國怎麼就沒有人能拍出《悲慘世界》如此具有氣場、莊嚴、又是歌劇式的電影呢?

是怕我們中國人接受不了歌劇嗎?不,我第一次看不僅不會抗拒,反而感覺片中許多場景因爲現場的演唱而更突出了所表達的意思,而更具有力量。因爲影片所講述的背景正是19世紀法國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青年志士心中的壓迫、被奴隸、對正義與自由的嚮往,滿腔熱血,化作如猛虎下山的咆哮,齊聲合唱震撼山河。

影片開頭不久,冉阿讓出獄受盡衆人白眼,淪落遭主教救濟,夜晚偷走主教的銀器,被警察抓住,不料主教竟說銀器是送給他的,從而挽救了他。主教的言行開始令他懺悔,場境是站在山巔的一角,不斷地叩問自己:主教是神派來拯救他的聖人,他決定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配以瞬間拉開場景的鏡頭,直抵雲霄中耀眼的陽光。

我沒有看過原著雨果的《悲慘世界》,我知道電影很難與文字作比較,鏡頭要做的是一眼、一個畫面要帶給觀衆的觀感,而文字肯定描寫得更詳細完整,一呼一吸都能做到映入你的心中,鏡頭要帶給你們的是衝擊感。我覺得歌劇式電影非常整體地把悲慘世界帶給觀衆,它克服了舞臺劇的單一枯燥的場景,強化了飄浮時代,國家與個人命運在革命動盪中的境況。

戰爭、奴隸、食不裹腹的貧民、爲生存被迫出賣貞操的芳汀、市儈奸詐的房東夫婦、忠貞的警察賈維爾(直到最後被冉阿讓放過,而動搖對天職的忠貞,最後站在矗立的城牆邊,縱身墜入滾滾的湍流中。)、柯賽特與馬利尤斯的邂逅相戀、滿腔熱血號召發動革命的正義青年……

兩個半小時的影片中間不會讓你有悶場,情節緊湊,高潮迭起。冉阿讓的懺悔彷彿就如同我們每個人懺悔,我們都是渺小的個人,我們曾經不斷的犯錯,我們曾經豪情萬丈、理想豐滿,我們曾經深陷又掙扎,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還在不斷地重複舊路,我們還在不斷地犯錯,我們不可原諒,我們美好的一切彷彿早已遠去,永不再來,我們孤單影只,匆忙恐慌,爲五斗米而賤賣尊嚴,我們不斷追問自己,心中的嚮往是否不再,希望是否已凋謝,我們要追求什麼?我們曾經的夢想還有沒有努力去追逐過、實踐過?

這幫熱血青年懷着祟高的理想,爲實現自由、沒有壓迫、沒有戰爭的未來而就義,但其實他們只是追求最基本的權利,他們在追求可以公平競爭,人人平等,能保障生存的環境。國家是因爲人而組成的,是爲服務這個國家裏的的公民的,如果它連最基本的人權都無法保障,那百姓就會奮起推翻它,建立一個保障百姓的國家。正義彷彿就渾然天成,它是人們立世的底線,用以區分醜惡與黑暗,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量。

這部片彷彿是對自己的叩問,彷彿是對自己價值觀的修正。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6

冉阿讓因爲要撫養外甥,偷了人家的麪包,被判了5年徒刑,又因爲越獄刑期追加到19年。好不容易熬過來了,假釋出獄,卻又要按規定的日程表做人,成爲一名被管制分子,苦役犯的罪名永遠地附在他的身上。他的心態極其扭曲,仇視不公平的社會和不公正的法律。假釋潛逃,隱姓埋名,埋頭苦幹,終於成爲老闆,直至當上市長,人生旅途艱辛不予言表。這時的冉阿讓世界觀已經得到改造,對社會的認識得到昇華,對下層社會充滿同情。

影片通過冉阿讓與警察沙威兩人的感情糾集,展現了人生髮展的細微轉換過程。一個充滿仇恨、性格兇狠而孤僻的冉阿讓,在米里哀主教的點化下,變成了一個慈善、理解、可親可愛的人。同樣,一個刻板、世俗、固執,與民衆爲敵的沙威,在冉阿讓寬容、仁慈、博愛精神和行動影響下,對自己的種種行爲有所醒悟。十九世紀除的法國是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轉換的社會,封建階級要維護自己的統治,過着奢華的生活,而廣大勞苦大衆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爲了推翻封建階級統治,先後發生了多次革命,當權者不斷更替,社會動盪不斷。影片描寫的情景正是發生在這個階段。在對待勞改犯以及假釋後人的成見,彷彿就在眼前,我國在1949年——1976年實行的制度與之如出一轍。沙威趾高氣揚的對24601(冉阿讓)在獄中講的那段話,激起了冉阿讓的極端不平,就因爲偷了一塊麪包,遭到如此下場,怎麼會使他心平氣和,接受改造,順應現有的社會社會制度?可想而知,在中國當時又有多少人對社會充滿了仇恨,相差了一個多世紀,對社會的管理和認識提高了多少?

冉阿讓的轉變也是有一個過程的。19年的勞役並沒有使他成爲一個符合當時社會要求的人,相反,他變成了一個劣跡斑斑的壞人。出獄後,控制不住自己,不斷做壞事。米里哀主教是第一個感化他的人,主教的真誠和教化,激發了冉阿讓內心深處原始的良知,促使他開始走上正道。影片沒有描述他7年中的轉變過程,但可以想象,冉阿讓不會在走出教主家門的時候世界觀就得到了徹底的改造。可以設想,冉阿讓接受了教主給他的銀器和錢,隱姓埋名,埋頭苦幹,一定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一點點積累資金,通過自己的理財能力,把作坊一點點做大,最後成爲工廠的老闆。然後,通過自己的實力,開展慈善活動,影響社會,贏得上層社會的廣泛認可,最終當上市長。冉阿讓步入上層社會,但它本質上還是一個平民百姓,這就決定了他同情底層民衆,支持社會變革,最終迴歸平民的結局。

冉阿讓的一生是坎坷的,也是不平凡的。影片通過冉阿讓的結局,揭示了19世紀初法國社會的悲慘世界,是非常成功的作品。同時,影片也給我們一個啓示,不管如何變化,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一個人活着,總要向社會做一個交代,不苛求每個人都對社會做出多大的貢獻,但應該多做善事。冉阿讓撫養的珂賽特代表了社會的一整代人,這代人還會容忍悲慘世界延續下去嗎?冉阿讓已經看不到以後的世界了。今天,我們觀看了影片,回眸一個多世紀以來的社會發展,冷靜地關注當今世界的演變。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7

你會認爲,那個被命令扛起沉重旗杆的24601號囚徒,跟那個毫不猶豫地扛起車架救出車伕的馬德蘭市長,都是冉阿讓嗎?你會認爲,那個爲了養活妹妹的孩子去偷麪包的舅舅,和爲了兌現承諾出重金贖出女工的遺孤的紳士,是同一個冉阿讓嗎?你會認爲,那個恩將仇報偷走主教銀器的假釋犯,和那個冒着生命危險搶救出要"搶走"他掌上明珠的小夥子的那個老父親,都叫冉阿讓嗎? 你認爲,那個奉上帝旨意,不屈不撓用一生來追捕逃跑假釋犯的賈維爾,在橋上縱身一跳,離開的是他自己堅守的法律世界,還是冉阿讓也無比憎惡也要逃離的悲慘世界? 當你向下看,向下看,看到社會底層、時刻準備死亡的勞苦大衆,會不會想起那句小時候背得滾瓜爛熟的"無產階級失去的只有鎖鏈"?會不會爲"千萬不要製造無產者"這句話而警醒? 你是否也曾經爲了創造"路障外的那個新世界"熱血沸騰?你是否還記得那些與富裕家族劃清界限,爲自由理想而獻身的先驅?你是否理解馬瑞斯的憂傷深情的告白:朋友啊朋友別問我,犧牲換來了什麼?空空桌椅只是沉默,再不聞當日高歌?

當你看到,冉阿讓爲了柯賽特不得不再次踏上流亡之旅的憂傷背影,是不是熱淚已經涌上心頭?當你看到,女兒女婿從婚禮上跑來,擁在膝下不讓爸爸離開時,是不是已經淚流滿面?當你看到,冉阿讓有芳汀的陪伴、有教主的迎接、有上帝的呼喚,邁向新世界的時候,是不是覺得他的世界很溫暖、很值得? 看了《悲慘世界》,你是不是真正體會到了"唱的比說得好"?你是不是也會被美妙的音樂吸引,一直聽到影院裏只剩自己和朋友兩人? 感謝雨果,感謝湯姆.霍伯團隊,聚影咖和我,都爲你們叫好!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8

個人覺得,觀後感不是影評,並不是一定要對影片本身給出怎樣的觀點,而只是自己在看完一部作品而留下的最直接的感觸,可以是正面的,當然,也會有例外,多數的人會選擇前者,爲了交份光彩的差。我想我不屬於前者,或者說,我就是那些個例外之一。我總是在某些時候不那麼積極。甚至消極。但是文字本身就是用來表達情感的有雙面性質的載體,有積極,當然也有消極,它並非一種交差的手段。

我自認我是個對得起文字的人,但是文字到底只是文字,跟感覺始終還是有那麼一條縫隙的。我在百度裏搜了下,這些觀點太官方了,而且並不是看一次電影就可以學會的。就像雨果提到的,“大膽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爲什麼不能靜下來好好思考下,到底《悲慘世界》給我的思想上留下了什麼?對現在的我又有哪些方面的啓示?這遠比純評論這部鉅作來得更有意義。

我突然任性地只想用自己的方式寫我想要表達的我自己的東西,我不想跟網上的大衆的思路扯上任何關係,就像冉阿讓一樣,以自己的方式生存,不會因爲誰而改變自己的初衷。如果這也是考場作文性質的寫作,我想會有很大的代價等着我,就像冉阿讓因偷了一片面包而被沙威一直窮追欲將其投進監獄。

在看《悲慘世界》的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個名副其實的“憤青”。冉阿讓只是犯了一個不能算是錯的小錯,即使是錯,也不至於要一直揹負苦役犯的罪責,頑固的沙威卻還是誓將他抓獲,即使在他痛改前非之後。但是,沉默之後纔會真正發現,這些並不是沙威的錯,這是時代的錯,是社會的錯。生活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背景,以及它的社會環境留下的印記。

冉阿讓有冉阿讓的悲哀,沙威也有沙威的無奈,說他們有錯,他們都有錯,若說他們沒錯,其實也都沒錯。沙威只是以自己的方式來維持他的生活模式而已。即使是正確的人,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出現了,他就成了所有人都痛斥的對象。這對沙威也是很不公平的待遇。我覺得。

在這樣荒唐的時代裏,珂賽特無疑是個幸運兒,有芳汀這樣愛她,爲她付出的母親,失去了母親之後,還有冉阿讓這樣保護她的父親。我記得冉阿讓把珂賽特就出來之後,他那份不惜任何代價都要保護她、照顧她,不讓任何人傷害她的毅力,讓他的整個人生變得完整了。他說,只要有我在,我不會讓任何你動你一根頭髮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男人,就該有所擔當,就像冉阿讓對珂賽特的一種責任,也是冉阿讓對她媽媽的一個承諾。這成了冉阿讓後來生活的重心。

不輕諾,諾必果。冉阿讓做到了,但是當下這個提倡和平的時代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呢!冉阿讓的人格魅力就是在這樣簡簡單單的對比中熠熠生輝的。

不知不覺中,他們的立體形象又出現在腦海裏,一遍一遍重複電影裏出現過的畫面,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如此詞窮,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詞彙描述自己的感觸,文字原來也有如此蒼白無力的時候。原諒我沒有職業影評者的風範,原諒我沒有一般的觀後感方式,但是,我寧願靠我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思想,而不願遭現成品污染(改編自原文中“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垂青。”一句)。

有人說,我有文字潔癖。的確,我不喜歡相同的文字出現,因爲我相信每次文字的組合都是一個創造奇蹟的過程。就像,這部作品中,我最喜歡的那兩句話:“大膽是取得進步所付出的代價。”“應該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強者。”就像冉阿讓一樣,用自己的方式生存,用自己感化周遭的人。

我希望,冉阿讓沒有離開,或者,還會回來。當然,我也相信,在更多方面,我們都能像冉阿讓一樣,讓自己成爲自己,不管是行文還是日常的生活。

因爲:冉阿讓不再只是一個人,更是一種高尚人格魅力的代名詞。只要有心,每個人都能成爲當今時代的冉阿讓。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9

世界名著從來沒有看過,因爲總是覺得那是別人的人生,而且不是真實的,讀起來也比較乾澀,甚至看不懂,與我何干......經歷了大半生,有了一些經歷,於是那天去接觸了一下世界名著,音樂劇電影,2013年版的雨果的《悲慘世界》,腦袋裏想象的音樂劇是枯燥乏味的,也許會看不下去的,沒想到從頭到尾我都沉浸其中......

畫面的寬廣深遠衝擊自不用說,每一個內心衝突都以唱白的形式表達。隨着劇情的進行,心隨之起起伏伏,共鳴之處無所不在,眼淚稀里嘩啦伴着深呼吸以調節情緒的溢出,從中我體會到了很多東西,似乎看到了我這個生命以外的信息,明白了一些以前未曾想過或想不明白的東西,也許那就是人性的部分:

1.信任與不信任的力量:

社會與習慣思維的不信任,使冉阿讓處於驚恐,絕望,悲傷,怨恨之中 ;而神父基於洞見人性而給出的信任,使冉阿讓有了強大的生存和愛的力量

2.信仰與信仰的瓦解:

信仰使賈維爾執着堅守着他的職業,追蹤者逃犯冉阿讓;而在信仰瓦解的那一刻,賈維爾陷入了混亂,衝動性地墜下自殺。一個人活着的意義需要尊重和思考,也需要有可調整的空間......

3.給出和索取的意義:

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在給出並索取着,給出尊嚴索取的是生存;給出熱血索取的是自由;給出鄙視索取的是慾望;給出尊重索取的是滿足還有愛......進一步理解索取和給出沒有優劣,它只是一個生命存在的方式之一。

4.我們在追尋什麼:

人是來含辛茹苦的,辛苦是爲了那個內在的某種滿足,可是常常是不能滿足的,於是一輪又一輪的人間劇本開始上演,酸甜苦辣鹹澀,豐富多彩,層次飽滿。

歐耶,名著就是名著,真的不一樣,劇作內容的層次感如此之強也許只能通過音樂劇這種形式才能達到。 它也讓我單薄的生命歷程有了些許的豐厚......

  《悲慘世界》電影觀後感10

那是很多年以前的夏天,蘇珊大媽還沒有帶着她的故事紅遍全球,那時候沒有幾個人知道悲慘世界也有音樂劇,都模模糊糊說好像聽過這本書。沒看過。還問,悲慘世界,聽名字就很苦,你怎麼想看這個?

我於是又看了一次。再看了一次。一回首,已經過去了好多年。裏面的臺詞幾乎可以爛熟到背起來。裏面的人物幾乎比親人還要熟稔。隨便點到哪裏,總歸是能跟着唱起來。各個版本的原聲,包括剛剛出的25週年,最愛的還是1995Royal albert hall 的dream cast. 狂熱至此於是暗暗許願。有生之年一定要去west end 看一次,不,看很多很多次的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音樂劇作曲家克勞德-米歇爾·勳伯格和阿蘭·鮑伯利(Alain Boublil)共同創作的一部音樂劇,改編自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說。故事以1832年巴黎共和黨人起義爲背景。該劇於1980年在法國巴黎的Palais des Sports首次公演,原本預計上演八週,結果延長加演,共演出了16周,因之後的場地時程已被預訂纔不得不下檔,首演是法語,之後被英國著名的音樂劇監製喀麥隆·麥金塔斯(Cameron Mackintosh),也就是我們說得麥叔,也就是本片的音樂指導改編,於1985年10月8日在倫敦Barbican Theatre開幕演出。百老匯的版本則在1987年開幕,並在東尼獎12項提名中奪得八個獎項,包括最佳音樂劇和最佳原創音樂,而且上演直至2003年。在百老匯歷史中上演年期最長的音樂劇,悲慘世界排行第三。

《悲慘世界》跨度近半個世紀,從1793年大革命高潮年代,寫到1832年巴黎人民起義。其中,滑鐵盧戰役與1832 年巴黎起義,描述得詳盡而完整。尤其篇幅巨大的滑鐵盧戰役,與敘述主線遊離得較遠,且在情節推動上,產生了一個強行中斷。但雨果寧願犧牲流暢感,爲的是完成闡述歷史的野心。

當然,雨果的野心不止於歷史。他時時放下冉阿讓,錯開筆去,分析各股思潮、探討不同議題。他談革命、戰爭、拿破崙、起義與動……他推崇有理想和使命感的人,卻不鼓吹暴力,他說:“人民,深愛着炮手的炮灰”;他認爲無知與罪惡是硬幣之兩面,卻依然心懷同情:“對無知識的人,你們應當多多教給他們;社會的罪在於不辦義務教育;它負有製造黑暗的責任。當一個人心中充滿黑暗,罪惡便在那裏滋長。有罪的人並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製造黑暗的人。”

雨果是悲憫的人道主義者,又是虔誠的基督徒。他的遺囑這樣開頭:“神、靈魂、責任這三個概念對一個人足夠了,對我來說也足夠了,宗教的本質就在其中。我抱着這個信念生活過,我也要抱着這個信念去死。真理、光明、正義、良心,這就是神。神如同白晝。我留下4萬法郎給貧苦的人們。(他留給母親的只有1.2萬法郎)”

人道主義與基督信仰矛盾嗎?不矛盾。人道主義反對教會桎梏、宗教迫害。但信仰和宗教是兩回事。信仰是人和神的直接關係;宗教則是人的組織,只要有人,就有罪惡。在《悲慘世界》中,論及僧侶制度,雨果有過精彩的評論:“每次當我們遇見道存在於一個人的心中時,無論他的理解程度如何,我們總會感到肅然起敬。聖殿、清真寺、菩薩廟、神舍,所有那些地方都有它醜惡的一面,是我們所唾棄的;同時也有它卓絕的一面,是我們所崇敬的。人類心中的靜觀和冥想是了無止境的,是照射在人類牆壁上的上帝的光輝。”人的內心既有被上帝光亮的善,也有罪性與黑暗滋生的惡。無論在聖殿,還是在街頭,無論在監獄,還是在警所,人性永遠是灰色的、曖昧不明的。

這也是爲什麼,在雨果筆下,野孩子伽夫羅什勇敢善良,卻髒話連篇,喜歡小偷小摸;愛潘妮鍾情於馬呂斯,如聖女一般爲他犧牲,同時又出於嫉妒,將他誘入街壘同歸於盡;冉阿讓在從善之後,也曾因發現養女珂賽特與馬呂斯的戀情,而產生嫉妒、幸災樂禍,與瘋狂的佔有慾;甚至那場悲壯的1832年巴黎人民起義,在讚美起義者英勇高尚的同時,不忘描寫混水摸魚、瞎湊熱鬧、怨氣凝成的暴力血腥,以及最終導致失敗的集體冷漠。“所有那些地方都有它醜惡的一面,是我們所唾棄的;同時也有它卓絕的一面,是我們所崇敬的。”這就是雨果洞悉之下的人性。

這種透徹的洞悉力,集中表現在沙威這個人物身上。沙威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在監獄長大,與罪犯爲伍,造就嫉惡如仇的性格,恪守法律的觀念,自以爲是正義的化身。他的風格,用我們經常被教導的語言形容就是:對待敵人如秋風掃落葉般無情。乍看之下,確實很難指摘他,因爲沙威也是嚴以律己的。他指證馬德蘭爺爺即苦役犯冉阿讓,當以爲錯認之時,立即一再請求引咎辭職。在沙威的世界裏,他從不懷疑自己是好人,冉阿讓是壞人,直至街鬥之中,壞人拯救了好人的生命。

在最初一刻,沙威震驚又迷惑,對救命恩人冉阿讓喊道:“您真使我厭煩,還不如殺了我。”(他第一次下意識地對冉阿讓使用“您”)此後不久,沙威有逮住宿敵的好機會,卻幫忙救送馬呂斯,並最終放走冉阿讓。

在我看來,《悲慘世界》所有人物內心獨白之中,有兩場最爲驚心動魄:一場是冉阿讓受卞福汝主教感動而由惡變善;另一場是沙威放走冉阿讓之後,在塞納河邊沉思自省。

沙威發現自己爲忠於良心而背叛社會,簡直吃一驚;又意識到冉阿讓饒恕了他,他也饒恕了冉阿讓,更是嚇得發呆。他一生將法律視爲至高,此刻居然出現比法律更高之物:愛和寬恕。他不知如何看待冉阿讓,更不知怎樣面對內心,以及這個瞬間變爲迥異的世界。雨果寫道:“他(沙威)有一個上級,吉斯凱先生,迄今爲止他從沒想到過另外那個上級:上帝。這個新長官,上帝,他出乎意外地感到了,因而心情紊亂。”非黑即白、非惡即善的價值觀崩潰了。“他(沙威)被感動了,這是多麼可怕的遭遇。”他覺得自己空虛、無用,脫節……毀了。他跳入陰冷的塞納河中。

雨果將沙威的正直,稱爲“黑暗的正直”。爲何“黑暗”?因爲沒有光,這光就是愛。《聖經》說,一切誡命的總綱是愛,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愛能遮掩許多的罪。比如一生從未撒謊的散普麗斯姆姆爲救冉阿讓,向沙威撒了謊。撒謊是罪,救人則出於愛。雨果對此評價道:“呵,聖女!您超出凡塵,已有多年,您早已在光明中靠攏了您的貞女姐妹和您的天使弟兄,願您的這次謊話上達天堂。”

在此意義上,《悲慘世界》是大時代的史詩,更是冉阿讓個人心靈的史詩。卞福汝主教使他看到善,珂賽特令他懂得愛,隱名修道院的生涯促他謙卑,救護馬呂斯讓他戰勝惡念,最終完成靈魂的救贖。相比改變制度,改變靈魂是一項更艱難、也更根本的工作。願更多中國人喜愛《悲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