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五歲庵》觀後感

《五歲庵》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51K 次

《五歲庵》觀後感(一):用愛填充孤獨

《五歲庵》觀後感

第一次接觸《五歲庵》是一年前的事了,那會兒《麥兜響噹噹》的出現在國內引起了不小轟動,有一次和韓語專業的好朋友正好聊到這個話題,她就強烈向我推薦了《五歲庵》。

說來也慚愧,曾經一度搞不清動畫、動漫、卡通幾個概念間的聯繫與區別的我一直固執地以爲,這些不過都是專門給小屁孩看的幼稚片,因此自初中以來就杜絕看一切動漫和卡通了。但《五歲庵》卻給我帶來了不少震撼。和大多數觀衆一樣,我被它感動不已,也灑下不少熱淚。

第二次和班上同學一起看時,卻對故事情節的傷感沒了多少感知,更多的是驚歎於影片外在畫面和背景音樂的美感。對於這種狀況,我自己也很不解,帶着一肚子狐疑,重看了一遍。這次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又是一個人,靜靜地躺在牀上看,內心產生了一些新的感觸。

突然覺得,這種題材的影片就是適合一個人靜靜地看纔會有更深的理解和感知,因爲只有孤獨者才能真正切身體會那份孤獨和傷感。

就像歌曲《越長大越孤單》所唱的那樣,隨着我們的長大,自己變得越來越孤單,成長的過程其實無非就是填充孤獨的過程。爲了排解孤獨,我們會不斷嘗試結交新朋友;爲了排解孤獨,我們會努力使自己的生活儘量充實起來,音樂、閱讀、運動、工作、學習,這些都會成爲大多數人的選擇。然而,有沒有人想過,用愛來填充孤獨?

毫無疑問,母愛是整個影片的中心主題。故事圍繞姐弟兩找母親展開,對母愛有大手筆的表現。當吉順興高采烈捧回的煮土豆被調皮的弟兄兩搶走時,善良的胖大嬸又重新端給吉順一大碗,看着胖大嬸慈祥的笑容,誰不想擁有母愛?當吉順爲了保護姐姐,打傷了調皮小子,調皮小子的媽媽跑過來理論時,誰不會像吉順那樣想起自己年幼時同樣的情境?

母愛不僅僅具體表現在人身上,就連裏面佛教的神似乎也被女性化,附上了母愛的色彩。影片中對如來佛祖火紅的雙脣、纖細的手指進行的特寫,觀世音慈祥臉龐的系列鏡頭,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母親。因此,對母愛的飢渴和追尋成爲了吉順姐弟填充孤獨的棉絮,是母愛讓他們的生活充實——儘管大多數時候還是傷感。

吉順姐弟是孤獨的,但愛把他們連結在一起,彼此依賴,相互幫扶。堅伊有溫柔寬容的慈愛,吉順有天真純潔的博愛。愛是他們填充孤獨共同的棉絮。

儘管堅伊知道母親已故的現實,根本不可能再找到,但出於對弟弟的愛,她不忍心告知,而是陪着他四處流浪。他們以四海爲家,靠無數個“胖大嬸”好心人的接濟過活。在這個過程中,堅伊不僅僅作爲吉順的姐姐,更多的還扮演了一個母親的角色,她身上流露出的寬容和慈愛是母性特質的展現。在尋母途中,堅伊教弟弟唱歌,給弟弟講有關媽媽的故事,吃東西時總是先確保弟弟先吃飽。但印象最深的,是姐弟兩過河的情節。雙目失明的堅伊不能獨自過河,於是在弟弟的攙扶下徐徐前進,但當弟弟看到小白狗時,他興奮地拋下還在河中央的姐姐一個人先飛快地跑過河對岸了。失去攙扶的堅伊又害怕又焦急,但是她沒有生氣,而是一個人摸着石頭過河。儘管還是不幸地摔倒在冰涼的河水中,但上岸的堅伊也依然沒有表露出責怪,而是依然擔心正在樹上的弟弟。

吉順雖然調皮,但是個善良純真的孩子,心裏充滿對世界的博愛。基於這種愛,他在不同時期總能找到方法排遣孤獨。在被和尚們收留前,姐弟兩雖然居無定所、溫飽不定,但調皮的吉順總能把姐姐逗樂。在他眼中,大海和微風、楓葉和蘆葦都可以成爲他們的開心果,一路都是開開心心伴着歡笑走來,小白狗的收留也正是吉順愛心的體現。在被和尚收留後,空寂的寺院對這樣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無聊是肯定的,但吉順和小白狗每天玩得很開心,把和尚們的鞋子偷掛在樹上、偷走洗澡僧的衣服給羊穿,這一系列惡作劇也給寺院帶來了生機。在剛到蔚山時,吉順看到各種小動物時更是喜愛不已,撲過去就想抓住他們一起玩耍,在以後剩下的日子裏,他都樂於找小動物、堆雪人玩。相信觀衆在看到吉順羽化的門前的雪人時,都無一不爲之動容:吉順自己身上不剩幾件衣服,但是雪人身上卻披着他的外套和圍巾。

推而廣之,可以說其實影片中每個角色都在用愛填充內心不免出現的孤獨。年輕和尚用他那普度衆生的仁愛,寬容地對待吉順所有的調皮行爲,在大風雪中,也是基於對吉順的掛念才堅持全力前行。小白狗是孤獨的,所以它寧願冒着寒冷守在吉順的門口,對主人的鐘愛填充了它的孤獨。在這個精彩的社會裏生活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會適時找到自己孤獨的填充劑呢?

《五歲庵》觀後感(二):與情節無關

忘了因爲什麼就想起來五歲庵了

忽然想嘮叨幾句

大部分小說和電影都指望着情節在生存

但有些不是,比如紅樓夢,比如詩歌

它們的牛叉閃閃和情節毫無關係

比如五歲庵。它幾乎沒有神馬懸掛的情節

而是一個小男孩,玩鬧,瘋跑,淘氣

惡夢,害怕和虔誠的種種細節

它沒試圖講一個千迴百轉的故事

也並沒刻意說明什麼精神什麼力量

它只是呈現了讓人心醉心折

難以概括,難以描述的美好本身

喔,總結一下情節

一個男孩到了一個寺院,和一個和尚上山閉關

大雪封山,男孩在菩薩像前餓死了

就是全部的故事

《五歲庵》觀後感(三):關於期待

當男孩站在夜晚的大樹下,仰天失聲大哭的時候,悲傷的暗流噴薄而出,他的心裏寄居着孤獨無助的靈魂。五歲的心願,就是他的媽媽,僧人告訴他,靈魂之眼能夠看見微風,用肉眼看不見的東西,因此,他一廂情願的把看見媽媽這個願望,寄託在了靈魂之眼上,於是,踏上了另一座寺廟,開始學習之旅。

期待像微風,帶來希望,卻從未出現。媽媽這個願望,男孩始終不曾忘記,可是,上山後,能夠得到的期待卻越來越少。他在山上的朋友只剩下了僧人,但是僧人需要面壁唸經誦佛,大部分時間無暇顧及自己,那一幕歡樂的滑雪場景,他期待有人陪他一起玩耍。後來僧人下山去集市,由於大雪封山卻一去不復返,男孩的期待又開始妥協,他覺得僧人是生氣了,給他添了麻煩,所以過了這麼多的夜晚還不回來,他期待僧人的歸來。最後,男孩連食物也沒有了,他靜坐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虔誠的呼喚,期待給他食物,陪他玩耍,看見媽媽,這就是最爲心酸的一幕。

天堂的使者,當所有的期待都聚集在一起,卻都無法滿足的時候,幻化的精神食糧讓他靜坐在菩薩面前,直到死去,這也許被有些人理解成爲幸福或者靈魂的昇華,但是在我看來,那是一種赤裸裸的欺騙,對自己心境的欺騙,因爲,實際情況,已經無法滿足自己的期待了,已經無可奈何了,已經無力掙扎了,可悲,可憐,又可嘆。現在,多少人活在這樣的世界裏,作爲社會結構裏的弱者,自我精神的強者,但其實,越逞強越卑微,那裏,一個孤傲的世界,一個沒有人認可,一個自己苦撐的世界,敏感而脆弱,需要時時刻刻的自我催眠。

需要,期待,希望,慾望, 馬斯洛的基本生存需求,過渡到精神層面的期待,轉承爲需要奮鬥的希望,嫁接到無窮無盡的慾望,有標準可以評判其中的好與壞嗎?當基本衣食住行的需求都無法滿足時,人們會同情你,當你對生活有期待時,人們會讚賞你的上進心,當你對生活燃氣希望時,人們會被你的心境所感染,當你擁有很多欲望時,人們會勸阻或者嫉妒你,每個人,從需要到滿足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人在介於追求到滿足之間,是最幸福的,可是,都需要一個基礎,和可實現期待的途徑,對於虛幻和不存在的實物,也只能用精神來實現,對於美好的幻想,現實越是殘酷,精神就越是淒涼,因爲對自己報以的同情,就會越多,最後,我們豐富的,其實只是一種自我安慰,不管是烏托邦,象牙塔,還是桃花源,大都帶有一種逃避的意味。因此,這世界千千萬萬之人,擁有更多期待卻不去努力實現的,多半是精神主義的自憐自卑自我安慰者,然後再漸漸告訴自己無慾無求,這樣既不用爭取,也可以達到自我滿足的效果。

要麼戰勝,要麼共享,這是韓寒對於感情第三者問題的回答,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就是逃避,在基礎情況既定的時候,人性會選擇讓自己舒服的姿勢,以基本滿足的情況活着。如果你對現實過分不滿,又無力改變,也只能靠着想象自娛自樂了,所謂的逃避,大概就是你接受能力比較低。在人性開放的時代,我們對自己慾望的追求,已經變得赤裸裸了,可是精神的家園,永遠不是野蠻原始的慾望,它是需要人性修飾的,才能出落成爲社會所認可的同盟者,而我們,在社會的步調中,也好像迷失了自己純真的期待,緩緩被污染成爲慾望,越來越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