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一個愛情故事觀後感

電影一個愛情故事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道德家摩爾

電影一個愛情故事觀後感

——評《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 麥克·摩爾的紀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剛上映初就獲得一千四百多萬美元的票房成績,並獲得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小金獅獎。我們不禁疑問,一部批判“資本主義”的紀錄片,何以深得民心,名利雙收,在資本主義國家大獲成功呢?要解決這個疑問,也許我們首先需要看看摩爾所批判的“資本主義”是什麼。

影片開頭也在問,“什麼是資本主義?”有答:“一個自由經營的經濟體制。”那,“什麼是自由經營?”“自由經營就是由市場決定生產。”就是“競爭!”“利益刺激!”

摩爾所指的“資本主義”,是以自由市場爲基礎的經濟體制,而資本主義經濟最大的特色就是追求利潤;在利益導向下,“大家都蠢蠢欲動,都想從他人的不幸中獲利。”這裏,我們似乎聽到了熟悉的批評論調。理論上,自由市場依靠價值規律調整資源分配,並通過競爭促使勞動生產者不斷改進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但是如果不加以調控,在利益刺激下引發惡性競爭,缺乏管制的自由市場會導致許多社會經濟問題的產生,比如失業、貧富差距、資源浪費。

於是我們看到,在個人利益驅動下,美國資本主義社會裏駭人聽聞的罪惡。華爾街製造出泡沫化的金融衍生品,誆騙民衆抵押房產借貸投資,而泡沫破滅,民衆在無力償付高息貸款後被沒收抵押品,驅逐出家宅。大企業如通用公司,爲保持自身競爭力,不惜大批量解僱員工,使成百上千萬人瞬間失業。企業甚至被允許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爲其投保“已故農民保險”,在僱員死後獲得豐厚的賠償保險金,大賺死人錢。勞動者的“剩餘”價值被壓榨到如此地步,馬克思見到也會震驚吧!

在利益驅動下,甚至政府部門也轉變成爲盈利機構,像公司一樣經營運作;企業型政府不爲廣大民衆謀福利,而爲少數富人牟利潤。政府對富人實行減稅政策,而工人工資長年不見上漲,窮人被鼓勵提前消費和借債生活,導致個人破產數量大增,犯罪率攀升。政府不斷解除對金融業的監管,甚至在金融危機後,提供給罪魁禍首華爾街7000億美元的鉅額資助。如花旗銀行的報告所示,美國已

經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國家,而是一個財富至上的政治經濟體,一個由頂尖富人控制並從中牟利的社會。這是一個不公平、不正義的社會,這樣的資本主義是罪惡的,至少神父這麼說。

在對資本主義的罪惡鞭撻控訴之後,到這裏,摩爾似乎給出了自己的選擇與建議:要民主,不要資本主義。他從《獨立宣言》裏尋找證據支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的不義性。他舉例說明“民主”(或“民主社會主義”)的可行性。威斯康辛州的地峽工程公司實行民主化運營管理,員工都是業主,每位員工都有一票選舉權和同等發言權,如此實現均衡分配,“達到最大利益。”其他作證還有廠主同員工享受同等紅利的麪包工廠,貢獻出疫苗專利的薩克醫生。批判問題總要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法,摩爾提出不爲私利驅動的民主治國構想,無懈可擊。

但是等等,民主化運營管理的企業,不還是“資本主義”嗎?員工參與股息分紅,“付出越多,得到越多”,不也是“資本主義”嗎?我們這裏所說的“資本主義”,當然和摩爾所指利益薰心狗咬狗的“資本主義”有區別。馬克思指出,有了商品的流通和貨幣流通,決不是就具備了資本存在的歷史條件。只有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佔有者在市場上找到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工人的時候,資本才產生。同時資本只有一種生產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獲得剩餘價值,用自己的不變資本即生產資料吮吸盡可能多的剩餘勞動。這也就是說明資本主義的實質就是最大限度的獲取剩餘價值。

而摩爾所引用的例子,說明的正是在矛盾激化下資本主義內部所做的調整。所謂“民主社會主義”,其實只是微調修理,並沒有觸碰到這一經濟體制的根基。說到底,摩爾反對的並不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這一經濟體制,他反對的是人們不受道德理性控制而瘋狂攫取私利。歌頌無私奉獻,鼓吹剋制私慾,摩爾其實是個道德家。事實上,摩爾對父輩所處的時代不無嚮往。這部紀錄片能大獲成功,一方面是因爲其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與反思;另一方面,更爲重要的是,導演精明地抓住了大衆的心理:貧富差距下的不平,動亂危機後的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