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最愛》觀後感

電影《最愛》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電影《最愛》它是以艾滋病爲中心詞來多角度的展示世間的冷暖。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最愛》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電影《最愛》觀後感

  篇一:《最愛》觀後感

好久沒有看電影了,電視劇倒是沒有少看。有的還行,有的無聊,有的黑白顛倒,是非混淆。今天空閒無事,就來個《亂點鴛鴦譜》隨機的點了一個電影來觀看。我點開了電影《最愛》,看裏面的電影演員都不錯。就隨便看看吧!沒想到看了一會就進入了角色。深深的被故事所感動,《最愛》講的是中國西部一個小山村,在改革開放,向錢看的歲月裏,人們只要能掙錢,不惜去向黑血站賣x。而賣x掙錢只是爲了買一瓶洗髮水。結果得了艾滋病,當地人稱爲“熱病”,整個村子因爲賣*掙錢,好多人都得了艾滋病,搞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慘不忍睹。故事中通過一對艾滋病青年同病相憐的情節,向人們展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

這讓我聯想起60年代電影《枯木逢春》來,《枯木逢春》是以毛主席詩詞《送瘟神》爲主題展開的,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在社會主義新中國,人民羣衆開展了防治吸血蟲病的故事,把苦妹子從死亡線上救了回來,是毛澤東領導人民戰勝了各種天災人禍,使得中華大地“春風楊柳萬千條”。讓苦難深重的中國“枯木逢春”,讓中國繁榮富強起來。中國人民揚眉吐氣。一無內債,二無外債,我們的祖國靠自力更生精神,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那時候中國人民就是有尊嚴。那是一部振奮人民鬥志的影片,那是展現人民當家作主時代的影片,“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山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多麼豪邁,多麼給力!

再回頭看看《最愛》這部影片,農村又回到了“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歲月!可憐的農民,還沒有享受到改革開放的優越性,先得了進口的艾滋病!一個個如同秋風下的樹葉,紛紛吹落,含怨而死。把孩子上學的學校變成了艾滋病的隔離所。男女主人翁在疾病的恐怖中,爆發了愛情的火花。演示了一場90年代的生死戀。

兩部出品於不同年代的愛情片,演示了冰火兩重天!如果同時放映這二部影片,人們應該能悟出一些道理。爲什麼現在人民懷念毛主席,爲什麼人們對毛澤東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現在真正體會到了“高不過藍天,深不過海,好不過毛澤東時代”這首歌的親切之情。

  篇二:電影《最愛》觀後感

那天無意看到央視電影頻道評論電影《最愛》,評論人我也沒有記住是誰,反正是從演員的演技到故事情節都被貶的一無是處。於是這引起我的好奇心,就跑到網上一看,還真的有這個電影。

其實這個電影很好,首先題材是個好題材,講我們國家艾滋病村的故事,由於這個題材,決定這是一個現實題材,同時又是一個很沉重的題材。

故事說的是在中國某個農村,由於賣*被傳染上艾滋病的一羣人,被人歧視,基本上是沒有人管,國家補點錢,根本不管用,於是他們自動組織起來,集中住在一個小學校內,他們一起生活,不怕互相傳染。就這樣互相依偎着生活。也就是活着,活着等待死亡,當他們中間那些人一個個人悄無聲息地從他們中間走,沒有痛苦,沒有眼淚,沒有絕望,剩下的人,哪怕還有一天的日子也要認真地活着。對於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影片用黑色的幽默來表現,表現中國農民的特有的樂觀精神。面對死亡,沒有通常電影裏的哭天抹淚,有的只是默默地注視,然後是看透生死的淡然。

再說演員,影評人說郭富城,僅僅衣服穿的像個農民沒有用,骨子裏還不像,像個小混混。說章子怡更不像農村人。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看電影的。我看這個電影,透過表面的看似搞笑,實則隱藏着大悲,除了感到說不出的壓抑與沉重外,我沒有感覺這兩個演員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這個電影,還告訴人們,儘管明明知道自己馬上要死,還是一樣勇敢地去追求愛情追求幸福,當男女主角終於拿到那張結婚證的'時候,它不是向世人強烈地傳遞這樣的一個信念,在我們的心底還是這樣認可,我們愛的最終也是唯一歸宿就是婚姻。哪怕明天就是死去,它還是還是那麼重要。

  篇三:《最愛》觀後感

最近看了電影《最愛》,一部有關艾滋病題材的電影,但是演員陣容可謂強大,主角基本清一色一線明星:郭富城、章子怡、濮存昕、蔣雯麗、王寶強等。

郭與章扮演的角色通過賣*染上艾滋病,他們的另一半都因爲AIDS而對他們敬而遠之。由於人們對於AIDS的內心恐懼與認知偏差,村裏面的人也是看到染上AIDS的人就趕緊走的遠遠的,所以那些染病的人都聚集在學校裏面。他們兩個人在學校的時候慢慢喜歡上彼此,當他們的愛情遇到了鄉俗等因素的阻礙時,他們也顯得手足無措,但是最後還是衝破重重阻力生活在了一起,生活在一個遠離村莊的磚窯裏面,接着他們還領了結婚證,穿着新衣挨家挨戶發喜糖,我想每個人看到這裏都有種悲喜交加的感覺。

當故事發展到他們的病情已經不能控制的時候,女主角一次一次地去跑水缸,然後給男主角身體降溫,男主角清晨起來看到她躺在地上的時候,毫不猶豫用刀砍向他的大腿動脈……我深深爲這種意志與決心折服了,我想這才叫做難捨難分、生離死別,叫做最愛。

從這部電影裏,我看到三樣事情:一、社會的冷漠,人們對待AIDS患者不是是倍加關愛,而是冷眼看待、唯恐避之而不及;二、人們的無知與醫學在疾病面前的無力,人們對自身健康的認知可謂是一張白紙,不知道輸血會感染疾病,而醫學在這個時候也束手無策;三,法律的缺失,血販子(濮存昕飾演)在惹了這麼大的貨之後,竟仍然瀟灑的活着,又繼續做着棺材的生意,可能他心裏有那麼一點愧疚,但是他卻沒有得到法律的制裁,我但願是顧長衛導演缺乏法律常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