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班主任與家長實現有效溝通

班主任與家長實現有效溝通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班主任與家長實現有效溝通
-
-
班主任與家長實現有效溝通
  
  在我們班主任的現實工作中,經常要與不同的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有時在溝通時達不到預想的效果,請老師們不要急,這有一篇文章,願與您共同分享。
  
  班主任自身要樹立正確的溝通觀。應當從思想上重視這種交往,把家長視爲自己教育活動的合作者、支持者,積極主動地與家長的聯繫,以利更多地瞭解自己的教育對象,並與家長共同探討如何使孩子成長得更好的方法。班主任應該明確,差異是溝通的基礎,但溝通不是爲了排斥差異,消除差異,而是爲了更好地理解差異,求同存異。班主任應當瞭解,要實現有效的溝通,溝通的參與者必須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平等的溝通機會,並且都願意傾吐自我,尊重彼此的觀點,樂於積極地接納對方;同時,溝通的參與者都被溝通活動所吸引,共同決定對話的形式和內容,共同創設交往的情境。
  
  充分準備是實現良好溝通效果的必要程序。
  
  班主任與家長談話常有兩種情況:一是事先約定,我們稱之爲正式溝通;二是不期而遇式的非正式溝通。如果是前者,班主任就要對所談話題進行精心考慮,與家長見面時纔能有條不紊地交換意見,從而實現預定計劃。(班主任 )如果是後者,班主任就要善於“臨陣磨槍”,將孩子在校的情況簡明、扼要地向家長反映,並提出希望溝通的目的與計劃。
  
  (1)溝通前先將溝通的目的、內容及有關概念搞清楚,並將溝通內容對溝通對象的影響弄明白。
  
  (2)計劃溝通內容時應儘量聽取他人的意見,這既可獲得更深入的看法,也易於獲得積極的支持。
  
  (3)應充分考慮溝通時的社會環境與背景、溝通對象的性格及過去溝通的情況,以便做到是什麼山,就唱什麼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溝通效果。
  
  (4)班主任要會控制溝通的節奏,主題應明確,不要離題太遠。
  
  (5)注意獲得有效的資料與信息,並注意提供必要的答覆。溝通後要設法與科任教師交流,讓科任教師瞭解溝通的內容及採取的相應措施。
  
  (6)根據實際情況,正確選擇髮指示、命令、演講、報告、座談、個人談話等溝通方式,增加溝通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7)溝通時不僅要着眼於現在,也要着眼於未來。溝通固然是爲了工作得以落實,更重要的是要實現預期的目標,促進學生及班集體的和諧發展。
  
  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絕大多數都是不期而遇的非正式溝通。因此,班主任平時對每位學生都應心中有數,同時要熟練運用各種溝通策略與方法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