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大綱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技創新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

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是以研發、製造、市場爲一體的以生產新型“三藥”(醫藥、農藥、獸藥)及“三藥”中間體爲主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成立於20xx年1月,坐落在省級當塗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佔地面積約610畝,擁有員工700餘名。

一、發展概況

自20xx年4月動工建設以來,國星生化已完成總投資21。60億元。首期於20xx年建設了年產2。5萬噸吡啶鹼項目及年產2萬噸雙甘膦項目;20xx年又逆勢而上,

在金融危機尚未見底的情況下追加投資建設了年產2。5萬噸吡啶鹼項目(擴建)、年產1萬噸百草枯項目、年產2萬噸草甘膦項目及年產3300噸2—氯—5—甲基吡啶項目。今年1—6月份,完成銷售收入5。1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7。57%;上交稅收3826萬元,同比增長129。42%;完成淨利潤8823。03萬元。

在投產僅兩年半時間裏,我們在馬鞍山市委、政府和當塗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一如既往的關心下,成爲了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環保農藥定點企業,安徽省千強培育企業,馬鞍山市創新性試點企業, 馬鞍山市重點工業企業,當塗縣十強工業企業及當塗縣納稅大戶,通過了國家質量、環境體系認證,3A良好行爲標準化體系認證等,社會效益明顯。

我們致力於打造完全擁有“自主創新、自主品牌、自主市場、自主人才”的世界唯一、規模最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雜環類三藥中間體和環保農藥全產業鏈的國際化高新科技企業。爲此,着力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公司工程技術中心被評爲了安徽省省級技術中心、安徽雜環化學省級實驗室、安徽省多相反應與分離技術工程實

驗室,馬鞍山市多相反應與分離實驗室; 完成的“用於生產吡啶鹼的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等22項優質成果申請了國家專利,完成的“年產2。5萬噸吡啶鹼關鍵技術集成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同時,打造了富有競爭力的吡啶鹼產業產品鏈。集中體現在:

1)吡啶鹼項目總產能佔據全球40%以上的份額;

2)吡啶產品質量世界領先,達到99。99%以上,被安徽省科技廳批准爲20xx年第一批高新技術產品,產品3—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也分別被批准爲20xx 年20xx年高新技術產品;

3)公司先後參與了《工業用吡啶》、《工業用3—甲基吡啶》等國家標準的制定,在全國乃至全球吡啶鹼產業鏈中具有較強的話語權。

“十一五”以來,根據“堅持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打造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產業發展規劃,國星生化不斷強化技術創新的硬、軟環境建設,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極大提高,同時科技成果產業化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公司自20xx年被認定爲高新技術企業以來,不斷吸收高素質人才加入,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直接從事研究與實驗發展人員10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22人,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52人。

二、科技創新總結

1、管理創新,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產業化

按照現代科技企業管理要求,公司組建了適應科技開發和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生產經營要求的技術中心,職能界定清楚,責任明確,管理有序。科研項目的選題立項堅持突出主業,發揮優勢,看準世界先進水平,以市場爲導向;加強了與外部技術資源的整合,實現自主開發與“借力”開發相結合。一方面積極開

展學術交流,走出去,請進來,另一方面加大了與外部的技術合作,科研項目聯合開發、引進轉化和自主開發相結合,不斷在管理上推陳出新。企業每年均花費數百萬元資金,用於外部“借腦”工程,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快技術創新工作步伐。

技術中心內部設立管理委員會、專家學術委員會,外部依託外部專家,並建立了專家信息庫和網絡交流系統平臺。專門開展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的研究、應用、設計、實施等工作,承擔並完成了國家和省級的多項科技任務。同時積極探索合作開展自主創新新形式,大力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產學研的交流與合作,

2、以人爲本,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軟環境,加快人才培養

科技創新軟環境建設是創新體系建設的靈魂,是構建創新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爲此,公司給科技人員提供儘可能適合其發展的空間,給他們一個充分表現自己、能夠施展才華的舞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其次,營造重才、惜才、愛才的氛圍,在讓科技人員感受市場競爭壓力的同時,給他們一個比較寬鬆的輿論和政策環境,做到尊重科學、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制定了《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科研項目管理規定》、《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研發人員績效考覈制度》,以此來激勵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此外,公司還實行開放的用人機制,隨時吸收和接納國內外相關研究人員攜帶科研成果來實現成果轉化。應聘客座人員在工程中心工作期間,享受與其正式人員同等的待遇。實行工資總額與效益按一定比例提成,對做出重大貢獻、創造明顯效益者可給予重獎。

3、承擔的省、市各類項目情況

近年來,國星生化所承擔的省、市科技攻關項目取得了很大

的突破。其中,與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的“醛氨法合成吡啶成套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不僅打破了我國該技術領域的落後局面,開創了我國綠色環保精細化工、三藥替代進口產品的新局面。使我國在吡啶類產業領域的技術水平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爲我國環保型綠色精細化工產品的升級換代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爲雜環類三藥及三藥中間體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核心支撐。與浙江大學聯合開發的“IDA法草甘膦生產工藝的綠色關鍵技術及其在節能減排中的推廣應用”項目,使我國草甘膦生產技術取得了變革性的突破,採用管道化反應技術和脈衝萃取技術不僅使草甘膦生產由間歇式生產改爲連續化生產,而且對推進我國農藥製造技術升級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與南京工業大學、安徽大學聯合開發的“應用於化工工業廢水檢測的重金屬離子傳感器開發”項目,不僅能夠快速、簡便地實現識別和在線檢測化學工業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爲化學工業廢水檢測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同時,該項目被列入20xx年長三角科技攻關項目。

4、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包括鑑定或驗收的科技成果、制定的各類標準等等情況

公司以科技創新爲主導,引進與消化吸收相結合,加大對關鍵生產工藝的攻關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技術優勢,降低科研成本,提高技術資源的利用效率。結合公司實際,立足自主創新,在“科技創新”力量的推動下,共實現科技成果轉化13項,包括吡啶、3—甲基吡啶、2,3—二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2,3,5—三甲基吡啶、雙甘膦、草甘膦、3—氰基吡啶、百草枯、2—氯—3—甲基吡啶,2—氯—5—甲基吡啶,其中國際國內未來環保型高科技產品7項,填補國內空白產品3項。同時,承擔的省、市級技術創新、科技攻關、高技術產業化等計劃項目6項;其中吡啶、3—甲基吡啶、3,5—二甲基吡啶被認定爲高新技術產

品產品;制定國家標準2項;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鑑定2項。

5、產學研合作情況

公司從創立伊始就確立了高起點、高定位,生產高技術產品的發展思路,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公司發展的首要位臵,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學研合作,注重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公司利用與市場接近、對市場比較瞭解的優勢,和高等院所對前沿科技學術方向瞭解的科技優勢;結合行業的發展特點趨勢,積極查找相關產業領域的發展趨勢、最新成果、科技資源,通過與國內知名高校、科技院所的溝通、聯繫與合作,尋求到一系列有合作前景的產業化項目。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專家信息庫,目前已整理入庫專家80餘名,通過專家信息庫,並根據每名專家的研究領域、研究方向等信息,分別與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18所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的56名專家教授進行有針對性地技術合作,保證了企業科研實力始終走在行業前端。

6、開展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星生化所從事的雜環類三藥中間體產業是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也是高度競爭性行業,對人才和技術的依存度都很高。由於地處內陸,原料、市場均在東南沿海及國外,相比國內其它同行企業,無形中已增加大量物流成本。同時內地相對落後的物質文化生活不利於留住優秀技術人才。

雖然公司主導產品吡啶、3—甲基吡啶等依靠質量優勢彌補了成本上劣勢,在國內外市場均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國內同行近幾年通過各種努力,產品質量大幅提升,競爭日趨激烈。爲此,國星生化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力度,但由於每年企業利潤的大部分均用於發展項目建設,用於科研開發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2

我縣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科學實驗研究所自從20xx年實施“**霞煙雞繁育與標準化養殖示範”和20xx年實施“**霞煙雞抗馬立克氏病品系繁育與推廣”兩個項目以來,通過與廣西大學養禽與禽病研究所合作,採用霞煙雞繁育與飼養新技術,針對**霞煙雞受外來雞影響致使雞種退化,品種雜亂、抗病力差、質量下降、社會存欄原種霞煙雞不斷減少的問題。採用人工授精,譜系育種,霞煙雞抗馬立克氏病品系的種雞羣繁育和無公害霞煙雞飼養技術等科學方法,對霞煙雞進行提純繁育,已經建成霞煙雞核心羣1000羽,生產羣5000羽,年向社會供應純正霞煙雞種苗50萬羽。使霞煙雞養殖示範基地的純正霞煙雞數量增加20,經濟效益提高15,同時成立了**霞煙雞養殖服務中心,爲客戶提供種苗、飼料、獸藥、產品銷售及技術應用等一系列的綜合性服務,通過推廣應用霞煙雞繁育新技術,**科學實驗研究所這個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的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不斷得到了加強,同時也促進了我縣霞煙雞養殖的進一步發展。現將我縣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情況及項目實施情況彙報如下:

一、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科學實驗研究所基本情況

**科學實驗研究所是縣科技局直屬的一個科研單位,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便從事霞煙雞研究開發工作,是最早研究和選育霞煙雞的單位。1998年**科學實驗研究所實施的“霞煙雞新品種開發”項目獲得自治區星火計劃一等獎。1991年被國家星火評審委員會評定爲星火項目四等獎。**科學實驗研究所現有幹部職工50多人,其中有畜牧獸醫師5人,助理畜牧獸醫師10人,技術人員12人。研究所佔地115畝,建築面積28680平方米,其中雞舍面積1400平方米。現有孵化機5臺,有能籠養1.5萬羽種雞的工廠化生產雞籠,有後備種雞場、育雛場、肉雞場等,年產霞煙雞苗40萬羽,飼養肉雞6萬羽,擁有固定資產150多萬元,是**霞煙雞主要原種基地。

二、項目任務完成情況

1、根據項目要求制定了課題實施方案,方案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課題實施的重要意義;②課題實施的指導思想;③課題實施的總體目標;④課題實施的具體任務及要求;⑤課題實施的組織機構及課題組人員分工;⑥課題實施的工作進展時間安排;⑦課題實施的運行機制及保障措施等。

2、做好養雞場地的清理和購置飼養、繁殖、育種等有關設備購置工作。新建了5條跨度爲8米的自動養雞籠,安裝自動飲水設備。同時根據需要購置了部分飼養、繁殖、育種等輔助設備,如購買了飲水器45臺,育種保溫設備8臺,孵化機4臺。

3、根據項目要求,培訓了養雞技術人員800多人。

4、優選了1000多羽霞煙雞核心羣種雞。通過優選良種雞的培育和擴大,選擇一批外形好、毛色一致、無疫病、產蛋多的霞煙雞種,建立多個家系,通過個體記錄、個體選擇,不斷選優,逐代提純。

5、成立霞煙雞養殖服務中心,爲養殖戶提供種苗、飼料、獸藥、產品銷售及技術應用等一系列的綜合性服務。

6、根據廣西大學養禽與禽病研究所的技術要求,**科學實驗研究所已經四次分小、中、大不同時期的霞煙雞送到廣西大學進行“抗馬立克氏病品系”技術研究,已初步取得成果。

三、主要做法

1、成立了項目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項目工作的領導

爲了切實加強對項目實施工作的領導,保證項目實施工作的順利開展,我局在收到區科技廳下達的項目合同後,立即開展了各項工作:一是成立了**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建設領導小組,縣科技局李貽冠局長任組長,成員有李康然、韋平、黎紹榮、李連光、岑進坤、黎孟華、樑容真等,各成員都做了具體分工。二是制訂了“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這些方案都經多方面研究,並聘請有關技術專家進行了座談。三是召開了縣科技局、縣科學實驗研究所全體人員會議,明確了實施這個項目的意義、內容及工作計劃。三是自項目實施以來,局領導經常到示範基地及農戶進行調查研究,現場解決實際問題。由於有了項目工作領導小組,並加強了對項目工作的領導,因此現在項目實施工作正在順利開展。

2、加強與科研單位的技術合作

爲了確保“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我局與廣西養禽與禽病研究所加強了技術合作,由他們在技術方面給予支持,我們多次就技術問題專程到廣西養禽與禽病研究所和李康然教授進行了交流,他認爲實施這個項目必須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霞煙雞選育提高要保持品種的特色;二是要確保霞煙雞風味上乘的特色;三是確保霞煙雞體重外貌要達到整齊劃一;四是霞煙雞選育要向快大型、風味型、抗病型方向發展。同時繼續進行抗馬立克氏病的霞煙雞研究,並有新的成果產生,培育在遺傳上具有抗馬立克氏病DNA的霞煙雞羣,繁育抗馬立克氏病品系,從而進行繁育與推廣。

3、加大資金投入,做好雞舍的整理、改造

我們根據南方氣候炎熱的特點,按照標準化養殖要求,以及根據不同階段的雞羣要求,對原來不規範的雞舍場地進行了全面裝修整理,首先對雛雞的雞舍整理,選擇了一間面積250平方米作爲育雛的房間,根據育雛的數量分成了各個小間,門窗封閉良好,室內地面是水泥地面,比較乾燥,所建立的育雛室達到既能保溫,又能通風換氣,是一個符合標準化養殖的育雛室。其次是對育成雞和種雞舍整理,根據原雞舍的實際情況,對房屋天花、四周牆體,按照要求進行全面整理,安裝了軸流型排風機,開設了進氣口,室內地面全部鋪上水泥,使地面保持乾爽整潔,雞舍中籠架擺設爲二列三通,其跨度爲8米,使用二層全階梯自動雞籠,安裝自動飲水設備,現所改造的雞舍其特點具有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橫向通風和縱向通風的雙重結合,使得雞體散熱、冬暖夏涼,舍內噪音小,雞羣免受外界干擾,真正達到了標準化養殖要求。

4、積極做好養雞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

我縣是養殖大縣,僅養雞專業戶就有13846戶,今年我局結合課題內容及工作進展情況,開始了第一批養殖霞煙雞技術人員培訓,共有800多人次,分四批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雛雞和種的飼養管理,以及不同階段雞齡的雞舍建選,指導學員注重考慮場地的地形地勢,水質資源、土質、氣候條件、環境條件、交通條件、供電條件和防疫條件等,聘請了高級畜牧師進行授課,採用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方法,使學員真正學到了標準化養殖專業知識,爲實施這個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5、優選了一批霞煙雞核心羣種雞

根據項目的實施計劃,針對我縣霞煙雞受外來雞影響,致使品種混雜,質量下降,採用了建立小間,分育種等科學方法,優選了第一批較爲純正的霞煙雞進行提純繁育,對優選出來的霞煙雞母雞實行單籠飼養,做好個體產蛋記錄,並儘可能逐個安排好種公雞的輸精對象,對加速選育進程非常有利。在飼養管理方面,根據氣候變化特點,季節不同,管理方法不同,並注重早晚溫差,控制通風換氣量,保持清潔飲水,每天在陰涼時喂料,能使雞羣多吃料,由於實行科學方法進行管理,現在所優選的霞煙雞種羣生長情況都逐一建立檔案,對高產、生長髮育良好的雞選留,其他生長不良的種雞進行淘汰,通過近一年來的飼養、管理,初步優選出純正霞煙雞有1000多羽,收到了預期的目的。

6、根據項目技術要求,我們經常與廣西大學養禽與禽病研究所保持聯繫,今年已經送了四次霞煙雞共200多羽給他們進行技術研究,同時他們也經常派出技術人員到**科學實驗研究所進行技術指導,舉辦養雞技術培訓班,現已有1000多人掌握了培養優質霞煙雞的技術要求。

7、加強項目監督,確保項目資金落實。

爲了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除了確保區科技廳的經費及時到位外,我們積極與縣財政部門進行溝通,經常向他們彙報項目進展情況,爭取財政部門更多的資金支持。

四、存在問題

我縣在實施“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建設”過程中,雖然進展順利,但也存在一定問題:

一是選育的優質霞煙雞源苗缺乏,在短期內不能按要求購到足夠多的純正霞煙雞種苗;

二是養雞技術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可能影響工作的開展。

三是由於這兩年受“非典”疫情的影響,霞煙雞的銷售數量和價格下降,資金週轉比較困難,因此對項目的實施也造成影響。

五、今後工作計劃

針對上述問題,今後我們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對項目工作的領導,切實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工作計劃,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積極深入農村開展調查研究,特別是對霞煙雞原產地——**石寨鎮下煙村進行重點調查,尋找更多更好的優質霞煙雞種苗。

3、繼續開展養雞技術培訓班,聘請有關專家進行講課,不斷提高養雞技術人員的素質。

4、加強與廣西養禽與禽病研究所聯繫,爭取在技術方面得到他們更多的支持。

5、經常向縣政府領導彙報,並與縣財政部門保持聯繫,爭取有更多的科研經費支持。

6、加強市場研究,派出強有力的銷售隊伍,不斷開拓新的市場,同時對**科學實驗研究所加強管理,爭取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從而使我縣農業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建設得更好,同時也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區科技廳下達給我們的科技研究項目。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3

一、一季度工作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市科技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市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實現“開門紅”。1-2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達到25.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3.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0.6%。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有條不紊全面推進,各項創建指標均按序時進度得以完成,形成20xx年工作要點進一步加快建設進程。紮實推進“四經普”科技統計工作,彰顯全社會研發投入穩定增長成效,全市1071家規上工業企業填報20xx年研發經費支出總額54.07億元(目前,研發經費計算方式尚未明確,故此數據均尚未正式過錄,後期可能會有核減),較上一統計年度增長39.95%。全市規上工業企業中建有研發機構的456家(市統計部門提供,最終以安徽省科技統計公報採納數字爲準),研發機構覆蓋率爲42.58%,創歷史新高。登記技術交易合同87項,交易額9800萬元,同比增長7%。市級科技創新政策兌現全面啓動,開展《XX市支持企業自主創新若干政策》、專利資助、衆創空間等3項政策兌現工作,目前已完成部門審查和信用查詢工作。

二、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一)紮實開展服務企業工作

今年以來,着力推動“四送一服”不斷走向深入,已開展各類政策宣講解讀活動9次,調研企業30家;收集各類問題24個,直接幫助企業協調解決23個,轉報市四送一服辦幫助解決1個。深入開展企業技術需求對接服務工作,一季度共現場走訪企業近30家,幫助企業提煉和收集整理技術需求和難題20餘項,通過各種渠道發佈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科技成果100多項,促成欣創節能與清華大學簽訂實施“等離子體惡臭氣體淨化系統研發”項目。

(二)實施“5522”科技創新工程

1、培育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認定工作計劃於下半年開展,目前正在開展年度績效考評工作,對20xx、20xx和20xx年度市科技“小巨人”企業項目在20xx年度的進展情況、財務情況和創新情況進行考評,計劃4月份完成。

2、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xx年第一批高企申報工作6月底截止,相關工作有序開展中。一是對高企培育情況進行月調度,經摸排,目前我市已培育擬新申報高企企業102家;應參加重新認定企業107家,可參加重新認定企業90家。二是開展20xx年第一批擬申報高企企業的主體申報材料的審覈工作,對審覈進展進行周調度。

3、培育招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將科技團隊的招引工作納入縣區、開發園區考覈目標。上半年重點做好科技團隊招引培育的調度工作,爭取10月底完成20xx年科技團隊的申報、評審工作。

4、培育組建研發機構。根據《XX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暫行)辦法》,對標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要求,2月已啓動20xx年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工作,計劃4月完成評審、認定工作。

(三)強化創新平臺建設

1、積極推進馬鋼創建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圍繞省“一室一中心”建設要求,緊盯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全力協助馬鋼公司編制爭創軌道交通領域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方案和可行性報告,多次陪同馬鋼公司付省科技廳溝通協調創建事宜。3月15日,邀請省科技廳國家實驗室與創新基地建設處周曉輝處長及省內有關專家赴馬鋼實地調研,並獲得省科技廳領導和專家的認可和支持。下一步將積極配合馬鋼公司對有關方案報告進行完善,儘快報評。

2、大力培育新型研發機構。積極引導和鼓勵縣區、開發園區圍繞地方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與大院名校的產學研合作,招引培育新型研發機構。根據《XX市新型研發機構認定管理與績效評價辦法(試行)》,啓動市級新型研發機構認定工作。目前共有安工大、綠丞複合材料、中科(XX)新材料、南馬智能、南大研究院等7家單位遞交了申報材料,近期將開展評審工作。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4

一、領導重視,積極宣傳發動師生

接到大賽通知後,立即成立以劉學華校長爲組長的領導小組,先後召開多次全體體教師會議,給各個教師佈置任務,任務落實到人,安排一些骨幹老師對學生進行大會宣傳發動。整個活動做到了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學校領導全程關注。

二、師生認真準備,積極參與

在這次活動中,全校師生全員參與,我們進行了科技創新比賽項目的角逐,通過認真評比,層層推薦,學校集中初賽進行選拔,共向中心校推薦了一幅優秀的科幻畫作品,我校結合鄉村少年宮特色手工課程,舉行“中國結”在我“新”的活動,並向中心校推薦。

三、取得的成績

由於領導的重視,我校在這次活動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廣大師生踊躍參與,熱情極高。表現在兩個方面:

(1)學生竟相觀看,取長補短。

(2)學生勇於展示本班的成果。

四、存在問題

通過本次活動,我們發現在科技創新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對科技創新活動的認識、指導不夠。

2、對培養小學生科技創新興趣的力度不夠。

3、作品重量輕質,高質量的.作品數量不多。

五、補救措施

1、加強素質教育,利用科學課教學加強對學生的指導,特別是在培養學生開放、創新的思維方式,動手操作、學以致用的能力等方面着力加強。

2、結合實際,經常性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創新的興趣。

3、爲了使此項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達到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班主任和美術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修改補充作品。學校今後還要展出。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5

一、xxxx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進展

xxxx年預計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36.1億元,比增20%,佔GDp比重1.73%;預計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960件,增長18.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62,比去年提高17.5%;高新技術企業淨增18家、累計達108家,新增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22家、累計達61家,新增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累計達31家,新增省級重點實驗室2家、累計達6家,提前超額完成XX市“十三五” 高新技術企業100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50家、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0家的目標任務。

我們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突出中心工作,全力打好“三大戰役”

1.實施項目帶動,推動產業技術創新。通過實施科技項目加強企業技術創新,積極指導和組織企業申報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重點支持機械製造、有色金屬、光電、新材料、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等領域中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xxxx年爭取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18項獲取經費補助3539萬元,實施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及獎勵補助5500萬元,實施6個奇邁基金項目補助經費234.8萬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1.3億元,新增產值10.5億元。開展企業研發投入分段補助政策,xxxx年度企業研發投入預補助1117萬元。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包,8個項目完成投資額2.12億元,完成年度任務130%。大力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建立我市科技服務業培育庫,現有54家企業入庫培育,完成xxxx年全市服務業發展“三比一看”競賽培育2家的目標任務。2.實施脫貧攻堅,推動科技強農惠民。開展了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人才支持專項行動,選派47名專業技術人員前往長連武3個重點縣29個鄉鎮開展科技服務,推動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和精準扶貧。開展科技幫扶到戶,組織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18期,培訓貧困戶1318人,安排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120多人次,建立7個縣級科技幫扶示範點,每個示範點選派1名科技人員、2萬元示範補助經費,編印發放《XX市脫貧攻堅戰役科技幫扶到戶實用技術手冊》1萬餘份,通過科技典型示範帶動引導各縣貧困戶掌握種養技術,推動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精準幫扶連城縣姑田鎮中堡村及39戶貧困戶,支持中堡村集鎮農貿市場、光伏發電、生態養牛、絞股藍種植加工等脫貧項目建設,協助完成10戶貧困戶造福工程易地搬遷、13戶貧困戶集中安置住房,實現7戶穩定脫貧、17戶脫貧。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省科技廳認定175名省級科技特派員、1家法人科技特派員服務XX市,並補助每位省級科技特派員每年2萬元工作經費,組織申報科技特派員後補助項目20項和星創天地建設補助1項合計350萬元。3.實施生態環保攻堅,推動天藍地綠水清。實施國家科技惠民工程,開展水土流失生態修復、大氣污染治理設備製造、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等科技攻關,全省首個國家科技惠民項目“九龍江北溪流域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應用示範”通過驗收,組織實施了“含銅酸性污水循環利用與資源化處理關鍵技術”、燃煤電站用管式溼式電除塵技術、燃煤煙氣高溫除塵脫硝超低排放一體化技術與裝備研發項目研究。

突出企業主體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1.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舉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培訓輔導,製作高企優惠政策宣傳動漫,建立高新技術企業重點培育庫,現有198家企業入庫培育。制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企業形式審查表》,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細化爲4大類31項審查條款,方便企業通過形式審查。xxxx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淨增18家、總數達108家,兌現龍氟化工等3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獎勵770萬元,5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減免額1.26億元、增長15%。2.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新認定市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24家,新認定省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22家、總數達61家。xxxx年全市有57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加計扣除額1.96億元、增長22.5%,15家省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享受加計扣除獎勵253.5萬元;28家科技型企業申請省創新券補助214.9萬元。3.大力培育與引進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認真實施我省“海納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計劃和人才強市戰略,引進和培育一批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其中,2人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1人入選科技部科技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創業人才,4人入選XX省 “百人計劃”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組織推薦15名第三批XX省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評選出8名市級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徵集17家重點企業高層次人才需求。

突出創新平臺搭建,彙集科技創新資源

1.培育區域創新平臺。支持XX國家級高新區、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XX國家級農業園、武平省級高新區和連城省級農業園等平臺建設,加快推進上杭縣工業園創建省級高新區。

2.建設產業技術研發平臺。加強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對接合作,牽頭制定出臺了《XX市加快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發展九條措施》,重點推動市、縣屬領軍企業、骨幹企業、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級、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XX省應急救援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獲省科技廳批覆,新增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新增2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總數達6家;新增4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數達31家。xxxx年,對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7家新上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兌現獎勵700萬元。

3.搭建 “創新創業”平臺。新增7家市級衆創空間、總數達到24家,新增2家省級衆創空間、總數達10家,推薦龍騰新創等5家省級衆創空間申報國家級衆創空間,新增1家國家級星創天地、總數達4家。舉行XX市第四屆創新創業大賽,70家初創型和成長型企業參賽,其中27家企業進入省複賽,1家獲得省二等獎、8家獲得省優勝獎,正德光電進入國家電子信息行業總決賽取得優勝獎並獲得優秀企業稱號。成功舉辦了“雙創在XX”走進XX主題活動,引起中央和地方26家新聞媒體深入報道,充分展示了XX創新創業成果,提升了XX創客羣體知名度和創新影響力,激發了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新熱潮。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同志對此作出了重要批示。

4.建設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開展XX市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調研,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服務。xxxx年5月25日XX省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我市作爲省平臺的二級平臺,目前可提供開放共享的儀器單位共9家、儀器設備總檯套數爲131臺套,儀器設備主要有分析、計量、工藝實驗設備、物理性能測試儀器等類別,涵蓋了化學、材料科學、食品科學、農學、力學、環境科學及資源科學、藥學、生物學、色譜光譜等學科領域。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6

(一)抓“兩落地一融合”,持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1、深入開展市委1號文宣貫

組織專場培訓6次,宣傳企業達600餘家、800餘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餘份。配套修訂區《關於促進科技及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暫行辦法》,出臺《建鄴區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實施細則》,強化政策保障。

2、強勢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

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建設,7家參加市級簽約項目,5家完成市級備案,3家進入省級培育庫,2家獲得市級績效考覈獎勵,孵化和引進科技企業30家。

3、持續抓好高新區建設

召開創新名園建設動員大會,部署落實創新名城建設任務,共同制定《建鄴高新區創新名園建設行動計劃》,對各園區指標定期通報,督導爭先進位。建鄴高新區獲得市級考覈評價二等獎。四是有序展開生根出訪。赴新加坡開展集聚全球創新資源活動,着力構建交流機制,赴校企拜訪並洽談有關項目,取得一批合作成果。

(二)抓高企培育引進,努力促進科技企業集聚集羣發展

1、精選培育對象:到400多家企業走訪,瞭解多項指標,建立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

2、積極幫扶指導:組織12場申報輔導和8場專家現場審覈,發放政策彙編700餘份。

3、加強高企招引:舉辦了歐盟科技創新大會、建鄴創新企業招引政策說明會,招引企業落戶建鄴。全年新增高企64家,重新認定老高企14家,實現重大突破。

(三)抓研發能力,不斷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

1、鼓勵企業研發平臺建設:組織企業參加績效評價,獲市級企業研發機構績效評價獎勵3家,越博獲得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2、鼓勵企業項目研發:獲得市級以上科技項目230個,扶持資金區3650萬元,企業技術合同認定完成18億元。

3、鼓勵企業人才培養:區入選市科技頂尖專家集聚計劃2人,科技創業家和創新型企業家32人,自主培養國家“萬人計劃”3人。

(四)抓企業孵化,積極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建設

1、抓好衆創空間建設:衆創空間通過市級備案3家,通過省級備案2家,累計共有市級以上衆創空間17家。

2、提升孵化器整合:1家孵化器獲評國家級B(良好)等次,1家創業服務機構獲省良好以上等次。

3、增強孵化載體服務能力:組織創業大賽、項目路演等活動30餘場次,受理130家(次)科技型企業的融資申請,科技*款額近5.5億元,有效提升孵化服務能力。

(五)抓知識產權,逐步提升區域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是以培訓提升專利申報管理水平:聘請律師事務所專家爲區內企業開展專利知識培訓,提升企業專利申報水平。

二是以執法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對大型超市進行執法檢查,涉及各類商品500種,共發現標註專利的商品76件。

三是以優勢企業培育引導專利申報:1家企業獲得國家優秀專利獎,2家獲省級得優秀專利獎,2家企業獲得省級貫標優秀。完成PCT專利申請量16件、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140件。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7

(一)實施新型研發機構倍增計劃

持續抓好國際創新資源集聚,圍繞數字經濟、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瞄準關鍵小國新加坡、荷蘭、比利時,創新大國德國,紮實推進“生根計劃”工作,建設目標國家海外協同創新中心,引導企業對接引進國際創新資源,加大與國內一流高校高端人才團隊對接融合,與龍頭企業共建7家新型研發機構,實現數量倍增,質量提升。

(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突破計劃

加快高新園區提檔升級,按照“大樹移栽”和“育苗造林”相結合的方式,緊扣目標極限攀升,加大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值增長20%以上,形成創新產業跨越發展強勁動能。

(三)實施打造一流高新園區計劃

優化高新區管理體制,打造建鄴高新區企業優質服務鏈;優化佈局、提質增效各類衆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打造一站式服務的創新企業孵化鏈;完善高新區生活、休閒、商務等綜合配套,打造零距離貼心生活服務鏈;加強金融和科技的結合,設立科技企業風險補償基金,打造“基金+創業空間+創業輔導+金融服務”的金融科技融合鏈,形成一流創新生態,力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00億,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00件,爭創一流高新名園。

(四)實施優化“創業建鄴”英才計劃

做優人才服務大廈,組建創業創新聯盟,啓動省、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申報工作,打造一流引進與服務人才的生態圈。強化功能園區的引才主體職責,爲人才提供優質稀缺的行業服務、一流專業的市場服務、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打造全鏈條式人才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推動高端創新人才向建鄴集聚,努力打造具有全省影響力的國際化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8

20xx年,**市圍繞我市“三大目標規劃”,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舉全市之力創建國家高新區,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逐漸凸顯,全市域創新的格局逐步形成,現將科技創新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圍繞國家高新區中心,逐步打造創新高地、創業福地

一是合力做好高新區迎檢工作。4月份,迎接了安徽省科技廳廳長宛曉春一行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的調研,宛廳長對國家高新區創建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爲國家高新區創建提振了信心。爲貫徹宛廳長調研精神,加快落實國家高新區創建任務,召開了專題任務分解會議,充分調動相關部門積極性。圍繞我市市委全會明確的“三大目標規劃”,對高新區戰略規劃、產業規劃和彙報材料進行了數次修改。編制了《高新區資料彙編》,完善了高新區規劃展示廳的內容,在北京順利組織召開了國家高新區規劃論證會。目前,正在全力做好國家高新區迎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順利迎接10月份科技部專家組的現場考察。

二是聚力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舉辦高端活動造氛圍。20xx年以來,我市先後舉辦了紡織產業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和鋁產業創新發展高端會議、硒與健康產業創新發展高峯會議,成立了華信藥業爲牽頭單位的全國富硒產業聯盟並設立富硒產業聯盟基金,加快形成產業發展的乘數效應。舉辦了**市首屆科技政策知識大賽和在校學生知識產權創新創意大賽,提高全社會科技創新積極性。強化創新平臺建設促研發。獲批**首家“功能性複合調味品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組織三寶與東華大學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籌建**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大對**市新型研發機構的協調與管理。申報了安徽省第二家企業專業化國家級衆創空間,將要迎來科技部現場考察。我市注重平臺的績效管理,全省34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省考覈中被評爲優秀,我市佔3家;全省27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參與省評估,通過9家,我市佔2家;全省19家院士工作站績效評價爲優秀,我市天能名列其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強基礎。今年以來,我市加快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新成立1家生產力促進中心,2家專利代理機構,目前正在籌建科技大市場和技術轉移中心,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奠定基礎。

三是全力做好產業轉型升級文章。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開展了高企調研及研發統計培訓工作,上半年認定高企11家,高企預計全年達到76家,獲批阜陽市優秀高企3家。組織企業申報進入國家科技型企業庫,目前已入庫企業76家。加大項目申報力度,申報獲批安徽省重點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4個,4家企業項目進入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行業賽,已經獲得省、阜陽市項目資金及獎補資金3207萬元。目前正在組織申報20xx年省科技進步獎4個,均已通過形式審查,組織申報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6個,研發設備補助項目39家,申請省級項目和獎補資金6000萬元。促進產業快速發展。高新區成立了高新投,籌備設立5億元產業引導基金,爲產業發展提供充足資金支持。不斷加快提升創新能級,新獲批了國家火炬阜陽**高新區糧食機械特色產業基地,至此,高新區已形成1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2個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

(二)圍繞國家創新型縣(市)目標,突出打造“雙創高地、產業新城”

一是發揮科技金融支撐作用。我市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科技創新引導資金各1億元,充分發揮科技金融的引導作用。20xx年,深入推進國家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城市創建工作,先後組織12家企業與擔保機構對接,爲企業進行專利質押融資貸款8100萬元。爭取阜陽市科技創新券87萬元。

二是加快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與安徽建築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展深度合作,共建科研基地建設和學生實習就業平臺建設等。20xx年上半年,組織帶領50多家企業與中科大、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50餘份,共同開展技術攻關,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橋樑。

三是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20xx年1-7月份,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均位居全省縣市第5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35件,僅次於合肥、蕪湖、馬鞍山。組織申報獲批了國家知識產權規範化培育市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先進集體、安徽省勞動競賽先進集體。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的申報工作。

四是做好人才引進培養。我市成立了人才局,修訂了人才發展政策,着力營造起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東錦、銀河、京安醫院均已簽訂院士工作站建站框架協議,即將申報省院士工作站。引進高層次人才3家,獲得我市高層次人才資金支持2900萬元,一鳴新材料的聶剛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

五是申報國家創新型縣(市)。4月份,**市作爲安徽省試點縣進行了創新數據採集和填報,9月份,進行了縣域創新數據正式採集。目前,我市國家創新型縣(市)申報材料已通過省專家評審,已由省科技廳推薦至科技部待評。我市將加強與科技部溝通,繼續做好國家創新型縣(市)跟進工作。

(三)圍繞全市域創新願景,重點打造區市聯動、區市合一範式

一是以高新區理念引領全市域創新。以國家高新區的理念引領國家創新型縣(市)的創建,以國家創新型縣(市)的創建引領國家高新區建設,將園區創新提升爲全市域創新,用創新、創先、創優的理念引領全市各項工作,以科技創新引領全面創新發展,開闊視野,提升站位,增強核心競爭力,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新氛圍已在全市蔚然成風。

二是發揮**科創委的統領作用。20xx年1月,我市成立了**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統籌推進國家高新區、國家創新型縣市創建等重點創新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已召開**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全體會議3次,安排部署了國家高新區和國家創新型縣(市)工作,爲創建提供合力和動力。

三是加大民生及社會領域科技投入。農業農村領域,組織30位省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深入鄉鎮,開展科技實地幫扶。組織申報省科技特派員工作站2家,申報中央引導地方發展(扶貧)項目4個,獲得精準脫貧科技示範項目資金34萬元,推薦邴集三和村參加科技部組織的科技示範村評選,展現農業與科技的互融。教育領域,組織**四中申報獲批安徽省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學校,正在協助京安骨科醫院申報省院士工作站。

二、存在的問題

(一)科技創新層次仍然不高。我市科技創新雖然在皖北領先,但是與皖南及沿海先進地區相比,差距明顯,仍需奮力尋得突破。

(二)創新要素仍需進一步集聚。我市技術、知識密集型企業仍較少,高端創新平臺有限,公共服務平臺有待進一步強化,需要進一步激活創新要素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三)一二三產業融合速度有待加快。現階段的三產融合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融合度較低、融合層次較淺。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紐帶有待形成,一、二、三產業中的企業主體聯盟有待建立。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統籌推進國家高新區創建和國家創新型縣(市)創建工作,打造區市合一的**樣板。

(一)順利迎接國家高新區現場考察。近期科技部專家組將到高新區正式現場考察,我市將做好高新產業戰略規劃、發展規劃、彙報材料、彙報PPT的修改定稿工作,規劃展示廳、科技孵化器內設施等完善工作,做好國家高新區迎檢的其他準備工作,確保順利迎接科技部專家的現場考察。

(二)做好國家創新型縣(市)申報對接。目前,國家創新型縣(市)申報材料已由省科技廳推薦至科技部,我市將做好溝通匯報工作,力爭年底順利獲批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正式開始爲期3年的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

(三)舉辦各類高端論壇及活動。依託院士工作站舉辦以再生資源等爲主題的高端產業峯會,打響**院士經濟品牌,着力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對進入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決賽的4家企業加強指導,力爭有2家以上企業獲得優秀獎,打響**創新創業品牌。

(四)統籌推進金融、人才、平臺工作。一是推進科技金融融合發展。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真正發揮種子基金、天使基金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力度,強力助推產業高端發展。二是加快高端人才的引進。組織我市東錦資源、銀河皮革、京安骨科醫院申報組建院士工作站,力爭新增院士工作站1-2家。做好我市新申報的3家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的跟進工作,力爭有2-3家獲得省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立項。三是加快創新平臺的建設。組織申報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做好國家級專業化衆創空間的現場迎檢工作,着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五)着力打造要素集聚的創新高地。一是抓好企業主體培育。做好第二批高企的申報認定工作及高企培育工作,力爭全年高企數量達到76家,組織企業做好科技型企業入庫工作,力爭全年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90家,做好3個省科技進步獎、6個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的跟進工作,爭取實現省科技進步獎新突破。二是打造知識產權強市。加快爭創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市,做好國家專利質押融資、專利保險試點市、國家知識產權保護規範化培育市場等7個試點的實施工作。三是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強與昆明理工大學、安徽建築大學等高校合作,按照協議內容,儘快推進人才基地、科研基地等落地,爲企業與高校合作搭建好橋樑。引導更多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對接,簽訂產學研協議,全年產學研合作協議超過70個。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9

晨光院是科技先導型企業,科研基礎設施完善,在生產過程中實行DCS控制系統,在設計部門推行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在管理上全面實施ERP信息化管理,具有完整的科研開發、工程設計、項目建設、生產配套體系。20xx年入圍中國化工企業500強、四川省企業100強、首屆全國自主創新能力行業十強,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組建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在全省百餘家技術中心評比中連續四年名列前茅、經四川省科技廳批准,組建了四川省有機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機氟材料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晨光院在全國有機氟行業中率先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項認證,還通過了軍品質量管理體系和軍工保密、計量管理體系認證。近年來晨光院已經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三十多項,獲專利授權16項。20xx年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爲全國70家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範創建單位之一,被四川省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試點先進單位。晨光院秉承以人爲本、科技興院

的治院方針,積極開拓創新,加快科技成果研發和產業化進程,近年來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化項目。先後建成了國內裝置能力第二、技術水平最高的四氟乙烯單體和聚合物裝置,國內裝置能力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全氟丙烯和氟橡膠裝置,以及無水氫氟酸、高純四氟丙醇、六氟化硫等生產裝置,實現了有機氟產業化。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0

在國內外建築施工企業競爭更加激烈的今天,科學與技術創新對建築施工企業顯現得更爲突出。上海建工七建集團第七工程公司南橋保障房項目部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精神,按照區總工會,大居推進辦的要求,科學地分析形勢,抓住建築施工與科技發展規律,將企業技術創新做爲公司的重要措施,在區總工會,大居推進辦的正確領導和支持指導下,我們認真按照要求,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滿腔熱忱地投身於建築施工企業技術創新,把我建築施工企業技術創新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以就

20xx年技術進步作簡要的總結:

對於南橋經適房項目來說,天天要跟“現場管理”打交道。現場管理實際上是我們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同時,它也是企業整體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換言之,施工企業若想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應得份額,就必須創新現場管理。

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場管理創新水平,代表了企業的創新水平,也是施工企業生產經營建設的綜合表現。因此,施工企業應該內抓創新,外

抓市場,以創新促現場,用現場保市場,並在此基礎之上,不斷創新現場管理。

創新現場管理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一是經濟效益原則。施工現場創新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進度和質量而不計成本和市場,從而形成單純的生產觀和進度觀。項目部應在精品奉獻、降低成本、拓展市場等方面下功夫,並同時在生產經營諸要素中,時時處處精打細算,力爭少投入多產出,堅決杜絕浪費和不合理開支。

二是科學合理原則。施工現場的各項創新工作都應當按照既科學又合理的原則辦事,以期做到現場創新管理的科學化,真正符合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還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業流程合理,現場資源利用有效,現場定置安全科學,員工的聰明才智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三是標準化規範化原則。標準化、規範化是對施工現場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實上,爲了有效協調地進行施工生產活動,施工現場的諸要素都必須堅決服從一個統一的意志,克服主觀隨意性。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施工現場的生產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從而建立起一個科學而規範的現場作業秩序。

創新施工現場管理的主要內容爲施工作業創新管理、物資流通創效

管理、施工質量創新管理以及現場整體創新管理的診斷和崗位責任制的職責落實等。通過對上述施工現場的主要創新管理內容的優化,來實現我們的創新管理目標。一是以市場爲導向,爲用戶提供最滿意的建築精品,全面完成各項生產任務;二是徹底消除施工生產中的浪費現象,科學合理的組織作業,真正實現生產經營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優化人力資源,不斷提高全員的思想素質和技術素質;四是加強定額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減少物料壓庫佔用資金現象,不斷降低成本;五是優化現場協調作業,發揮其綜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現場的投入,儘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產出;六是均衡地組織施工作業,實現標準化作業管理;七是加強基礎工作,使施工現場始終處於正常有序的可控狀態;八是文明施工,確保安全生產和文明作業。

創新現場管理的主要途徑

一是以人爲中心,優化施工現場全員的素質。現場管理的複雜性和艱鉅性突顯了規章制度的侷限性。龐雜的施工現場,衆多的工種和崗位,越來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斷壓縮的管理層,使得我們不可能做到時時監督,處處檢查。因此,優化施工現場的根本就在於堅持以人爲中心的科學管理,千方百計調動、激發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充分發揮其加強現場管理的主體作用,重視現場員工的思想素質和技術素質的提高。

二是以班組爲重點,優化企業現場管理組織。班組是企業現場管理的保證。班組的活動範圍在現場,工作對象也在現場,所以,我們加強現場管理的各項工作都要無一例外地通過班組來實施。班組是施工企業現場管理的承擔者。抓好班組建設就是抓住了現場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優化施工現場管理組織必須以班組爲重點。

三是以技術經濟指標爲突破口,優化施工現場管理效益。質量與成本是企業的生命,也是企業的效益。任何時候市場都會只鍾情於質優價廉的產品,而質優價廉的產品需要嚴格的現場管理來保證。否則,企業將因爲產品質量與成本問題而難以再開拓新的市場,從而影響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和經濟效益。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一如繼往地對創新現場工作狠抓落實,加強對員工的創新現場工作的培訓,提高全員創新現場工作意識,更好地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生產任務。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1

1、項目概述 內容包括:項目來源;項目研究的目的、意義和用途;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技術方案、技術路線和研究方法的選擇等。

2、項目實施的組織與管理 各完成單位爲項目實施提供的人員、設備、場地、資金等支撐條件的保障情況,各完成單位及研究人員的組織、協調與分工,以及爲完成任務目標與其他單位進行的產學研合作和成果分享等情況。

3、項目實施進展及任務完成情況 對應任務書約定的內容,按時間順序簡要描述項目實施過程中每項工作的完成時間段、工作內容、參與單位和人員及其貢獻、工作完成情況。並逐一說明任務書規定技術指標、經濟指標、提交成果形式等實際完成情況。

4、項目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員名單 按貢獻大小排序,並簡要說明各參與完成單位和主要完成人對項目作出的主要貢獻。

5、項目實施取得的成果 包括項目實施期間取得的動植物新品種、新產品、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專利、軟件、標準、發表的論文或論著等。

6、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以及人才隊伍建設情況

7、項目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 包括財政資金、配套資金、自籌資金的到位情況和支出情況,特別對省科技廳撥款的使用情況做必要說明。

8、項目實施取得的成效 項目實施對促進相關產業或社會發展的作用,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項目推廣應用情況及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2

20xx年,XX縣科技創新工作圍繞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建設總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努力爲打造示範點升級版提供創新動力。我縣列入浙江省可持續發展創新示範區,縣科創中心被中央臺辦命名爲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優化創新大環境。落實嘉興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點任務,在全省率先開發並上線運行企業研發活動信息管理系統,已註冊企業508家,立項項目1747項,有205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06億元,減免所得稅1.7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0%。7月3日,全市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工作推進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對我縣的改革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在全市推廣。召開全縣振興實體經濟暨科技和人才工作大會。修訂完善科技創新券使用辦法,發放科技創新券1100萬元。

(二)整合科技要素資源,建設創新大平臺。謀劃建設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省級高新園區新增重點項目15個。整合科創中心、歸谷智造小鎮、高鐵新城等科創資源,高質量規劃建設XX科技新城,建成啓用“兩創”中心10個。木業傢俱(智能家居)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展示設計中心啓用,木業“互聯網+全屋定製+智能製造工廠”建設有序推進。編制鈕釦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規劃,列入市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名單。

(三)聚焦研發能力提升,培育創新大主體。出臺《XX縣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動態培育庫,加強跟蹤輔導。全縣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5家,其中新認定69家,居嘉興市首位;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業79家,均創歷史新高。引導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新增省級企業研究院2家、各級企業研發中心39家,其中省級4家、市級9家、縣級26家。列入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省級新產品計劃261項。賦同科技、漢丞新能源分獲全國雙創大賽浙江賽區行業決賽初創組第一名和第三名。陳磊博士入選20xx年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全縣授權發明專利260件,同比增長18%。

(四)深化科技接軌上海,加快成果大轉化。深化與上海市科委的全面科技合作,承辦首屆長三角國際創新挑戰賽XX賽區決賽。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建立青浦-XX-吳江三方科技合作機制,探索多方溝通和經常性互訪制度。啓動運營XX科技大市場,新引進哈工大機電工程(XX)研究院、同濟大學長三角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研究院、東華大學鈕釦(服裝輔料)產業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

(五)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打造孵化大體系。在上海虹橋核心區購置1.7萬平方米獨棟商務樓宇設立了XX國際創新中心。引進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XX清創園,落戶高科技項目4項。加快推進“泛孵化器”建設,新增省級孵化器1家、市級孵化器1家、國家星創天地1家、省級衆創空間1家。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3

一、抓管理,科技創新教育機制健全

我校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着手建立創新教育教學體系,投資數十萬元組建“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範基地”,藉以探索素質教育新途徑,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們更加重視對科技創新教育的探索,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創新教育的內涵,“與時俱進,以人爲本,不懈追求,開拓創新”成爲我校創新教育的行動指南。20xx年,學校成立了由校長牽頭,書記監督,主管教學工作副校長專抓,教務副主任具體管理的科技創新領導小組,設立青少年科技創新辦公室,由各科、室骨幹教師擔任科技輔導員,組成了一支堅強有力、涵蓋面廣的科技輔導員隊伍。

在這支隊伍的帶領下,我校每期都制訂了科技教育教學計劃,對於開展的各項科技活動,做到有計劃、有輔導方案、有總結報告。其次,科技創新領導小組,還深入課堂,深入教研組,瞭解課堂教學中科技教育的滲透情況,並出臺評價機制,把教師參加科技教育工作情況作爲職稱評聘的條件之一,作爲優質課的評價指標之一,鼓勵教師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電腦作品設計製作、學科競賽等科技活動。正因爲學校領導對創新教育有着清晰充分的認識,各學科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在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中加大創新教育的力度,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興趣,營造出上下齊心、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創新氛圍。

二、抓載體,科技創新教育內容豐富

1、組建興趣小組。爲了擴大科技教育面積,我校成立了五個課題小組:

①研究性學習小組;

②校本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小組;

③小論文、小製作、小發明輔導小組;

④學科競賽輔導小組;

⑤信息學競技輔導小組。由這五個小組牽頭,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校性科技教育活動,激發了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和用科學方法解決生活、學習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創新苗子。

學校在各年級、各班有意識地選拔“創新”苗子,以班爲單位組織科技創新課題小組,定期集訓,並在學生中徵集科技創新“金點子”,每個學期,都有學生向學校創新辦交送上百份“創新項目意向”稿,創新領導小組通過認真檢索篩選後決定對有價值的項目進行重點輔導,以保障項目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防止創新項目的重複與盲目,這種做法,收到較理想的效果。

3、發掘創新資源。

建校百年以來,我校校友涌現出大批在科技戰線上建功立業的專家學者,如已故知識分子楷模、全國勞模羅健夫,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陳星旦,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曾蘇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們長期保持與老校友中的專家學者們的聯繫,不定期請他們回校進行專題講座。近幾年來,我們多次邀請陳星旦、曾蘇民院士及湖南大學、中南工業大學、湖南師大等高等院校知名教授來校舉辦不同題材的專業知識講座,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我們還組織有關學生去省市博物館、科技館參觀學習,瞭解科技發展的動態,讓學生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使自己成爲懂科學、有技術、會創造的新型人才。

三、抓成效,科技創新教育喜獲豐收

1、積極開展科技主題教育活動

從20xx年起,我校每年都要開展科技主題教育活動。如20xx年,我校抓住“創建湖南省綠色學校”這一契機,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以“呼喚綠色”爲主題的教育活動,在科技輔導員的組織下,抓了三個環節。第一、認識綠色。我校組織了以“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爲主題的科學報告,利用黑板板、手抄報、知識長廊等進行環保知識宣傳。第二、走近綠色。組織同學去參觀高科技無公害農業種植園,走訪調查附近的工業園,並要求學生寫出環保作文或調查報告。如高三鍾浩同學,利用假日對湘鄉市的環境情況作了大量的調查,撰寫出了有份量的調查報告,該報告受到了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的批示,湘潭電視臺、湘潭日報等媒體對他的事蹟作了宣傳報道。第三、營造綠色。我們要求各班學生進行班級綠色角建設活動,同學們人人動手,有的利用廢舊材料種植植物;有的用植物克隆培養一組盆景;有的創造了環保作品。如我市有許多私人煉油膏廠,這些廠都採用在高溫下提煉油膏,因而產生大量有毒煙霧氣體,不僅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也對工人身體產生嚴重影響,李毅鑫同學通過調查瞭解後,決定改變瀝青油膏的生產工藝,在常溫常壓下生產出瀝青油膏來。他決定把聚苯乙烯發泡塑料廢品放其中,來免煉瀝油膏,經過多次實驗,他終於取得了成功。他的作品《利用泡沫塑料塑料廢品製備免煉瀝青油膏的研究》參加了20xx年全省科技創新比賽,一舉奪魁,獲得了省一等獎。

2、舉辦科技藝術節,展示科技活動成果

舉辦科學藝術節,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人文教育、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參與創新中尋求自我的突破和共同發展,爲學生提供自我發現、展示才華的舞臺。

20xx年11月,我校舉辦了第一屆科學藝術節,共有263人次的作品參加了展出,作品內容有科技小製作、小發明、小創意、小論文、工藝模型、天文氣象觀測、科技調查、植物栽培、環境檢測、電腦製作、電腦程序設計等。在衆多作品中,最突出的要數譚瑋琛的《1―5熱水滅火槍》這種新型的消防器材,我校選送它參加了省第二十五屆青少年科技大賽,得到了許多學者專家的好評,入圍一等獎,但該生在手工測試中失利,降爲二等獎。賽後,他不氣餒,利用課餘時間向工人師傅學習技術。同年8月,他攜帶作品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亞太經合組織青年科學節大會,他的作品榮獲國際二等獎、紀念獎、小發明演示獎。

3、找準切入點,勇攀創新高峯

“能源危機”已向我們敲起了警鐘,如何節約能源,是一項全新的課題。地球變溫層能源的利用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是一項有待開發的世界性的能源利用技術。利用農村深井恆溫水與地表空氣交換產生的變溫氣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是我校近年來關注“三農”、關注“能源”的一項新課題。

我校學生肖弋淞、胡雨葉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在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的作品《負壓引流罩自然力降(升)溫器的研究與實踐》,參加省第26屆科技創新大賽,力挫羣雄,奪得一等獎。該發明的主要貢獻是利用逆流原理,持續交換,充分利用和保護了地下水資源,同時又與當前提倡節約型社會相適應。

近四年來,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在科技創新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共獲國家一等獎1個,省一等獎8個,省二等獎26個,省三等獎42個;學生的創造發明、科學小論文在省級大賽中有3人獲省一等獎,3人獲省二等獎,在縣市科技大賽中,有25人獲湘鄉市一等獎,8人獲湘潭市一等獎。

現在,科技創新教育在我校已蔚然成風,涌現出了一大批科技創新迷,展出了衆多的科技創新作品,散發出了誘人的芳香。我們堅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創新教育定將會成爲我校繼奧林匹克競賽之後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14

爲促進縣又好又快的發展,在縣科技局、縣科學技術協會工作部署要求下,結合我鄉實際情況開展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爲主題的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開展應急避險演練

我鄉5月23號在蟲林村6組開展應急避險演練活動,此活動有26位村民朋友參加。在活動之前,我們首先開展了關於應急避險的專題講座,同時還發放了相關的應急避險知識手冊,爲應急演練活動做好了充分準備。當天上午,我鄉聯村人員到蟲林村6組組織開展演練活動,在活動中,大家積極配合指揮、迅速反應、井然有序的撤離,使得這次應急避險演練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同時這次活動也使村民朋友掌握到更多的科學知識,也認識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把科學知識合理的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

二、開放科普場地

我鄉一直採取開放村委會圖書館和鄉圖書館的方式促進科普資源共享。只要村民朋友願意學習的都可以去圖書館借閱圖書,且我鄉的圖書借閱手續非常便捷,爲的是讓村民百姓更好地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技能,體驗科技走進生活後的改變,激發他們對科技新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三、大力開展宣傳活動

採用村組黑板、宣傳欄等張貼科技小知識,製作併發放科技知識手冊,拉橫幅宣傳科技活動等方法宣傳本次科技活動;以開生活會、壩壩會等形式貼近村民百姓,講解生活中的科學常識,以及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後以達到激發全民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樹立科技創新的新理念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