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民生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優秀工作總結

民生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優秀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20**年上半年,**區市容局在市、區民生辦的正確領導下,緊盯年初制定的民生工程目標和任務,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爲指導,緊緊圍繞區劃調整實際和“後創建”時代的新形勢,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加強環衛隊伍建設,強化市容環衛管理,推進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建立健全長效的民生工程建管機制,使我區民生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民生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優秀工作總結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精心組織,制定方案

1、加強組織領導。年初,我局成立了自然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副局長萬銳任組長,副站長楊雪芹任副組長。領導小組多次召開主題協調會議,明確將自然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作爲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早計劃、早安排、早行動;制定細化可行性方案,突出重點,確保民生工程自然村環境各項整治工作任務圓滿完成。明確要求把自然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和當前的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同推進、同落實、同部署。切實推進全區市容環境整治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確保達到預期效果。

2、制定具體方案。區市容局結合市、區民生辦分解我局的任務和區有關領導的指示要求,結合我局實際,制定了《**區自然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在多次徵求了相關責任責任部門和鎮辦、社區意見後予以細化和完善,將各項整治任務分解落實到各責任單位和鎮辦、社區,明確了任務要求和時間節點。

(二)落實責任,有序推進

1、基本概況。20**年**區自然村環境綜合整治重點項目共12個行政自然村,分別爲**鎮(**村、**村、**村、**村、**村、**村、**村、**村、**村、**村、新圩村),**社區(新建村)。

2、推進工作。一是**社區新建村完成5座垃圾屋建設,已清理陳年存量垃圾約110噸,購置環衛板車 輛,共投入經費約95924.8元。二是**鎮重點對**春城小區、**村進行垃圾清理整治。截至目前累計已清理垃圾約3300餘噸,拆除違章建築、破舊院牆及危房1007.66O,拆除有礙觀瞻的.廁所4間,共投入經費48萬餘元。

(三)以點帶面,全力攻堅

1、以點帶面,着力抓好重點整治樹立亮點。結合**區實際,認真排查整治區域,梳理整治內容,細化整治任務,明確整治重點,逐步整治到位。以**鎮**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爲亮點,以點帶面,全力推進其餘11個行政自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任務。

2、全力攻堅,健全市容環衛管理長效機制。以清理自然村陳年存量垃圾、暴露垃圾和衛生死角爲整治重點,全力攻堅,完善環衛作業網格,組建環衛隊伍,完善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立、健全農村環境長效管理機制,做到“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有制度”,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和環境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重視程度不夠。一是個別行政自然村領導重視程度不夠,領導重視的行政自然村整治工作成效明顯好於不太重視的村;主幹道沿線村莊、美麗鄉村建設點的村莊明顯好於其他地方。二是由於各村村民個體差異較大,生活水平不一,部分村民陋習難改,對於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意識不高,垃圾亂扔亂倒的習慣一時難以改變。

(二)保潔難度較大。**鎮、**社區行政自然村分佈零散,範圍較廣,不少村民僅爲個人方便,將生活垃圾隨處亂丟亂扔,而且各自然村衛生保潔員數量有限,有的保潔員還沒有配齊專用環衛設備等保潔設施,平時保潔的頻率難以持續等問題,導致保潔難度較大。

(三)資金投入不夠。一是**社區新建村村民居住分散,村民環衛意識淡薄,生活垃圾沒有固定投放地點,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沒有專門的衛生清掃保潔人員和垃圾清理、清運處理制度;二是新建村臨近礦山企業,污染大較大,特別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還未根本轉變,農村環境衛生工作整治工作任務艱鉅,因此整治內容較多,需要投入資金較大。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利用廣播、電視、網站、報刊、宣傳欄等媒體,加大對我區自然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羣衆、村(居)民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以點帶面,促進我區環境衛生整治和管理工作再上一個新水平,帶動村(居)民養成良好的環衛意識。

(二)進一步夯實垃圾處理。建設和完善**鎮、**各自然村垃圾中轉站,配齊垃圾清運車、垃圾桶(果皮箱)、保潔工具等基礎設施和保潔人員,爲村集、鎮收、區轉運、市處理模式打下良好基礎。積極探索引入市場機制,鼓勵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設施的建管。

(三)進一步建立長效機制。堅持上下聯動,統籌謀劃推進,持續改善新建村環境,確保整治工作完成時間早、質量好、羣衆滿意度高;構建長效保潔機制,配備保潔人員。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嚴格兌現獎懲,將檢查結果與日常運行管理費用掛鉤;定期開展“文明戶”、“衛生戶”等評選活動;建立健全垃圾回收體系,設立再生資源回收點,建立覆蓋村鎮的資源回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