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九年級第二學期歷史的教學工作總結

九年級第二學期歷史的教學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中學歷史教學擔負着對學生知識傳授、思想教育、能力培養的任務,如何根據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歷史學科的特點,優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是中學歷史課教學改革的重大課題。隨着計算機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將電影、錄像、電視、投影、錄音、幻燈等現代電教媒體綜合、有效地引入課堂,實現先進的現代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創設情景,再現歷史場面,激發興趣,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與教學質量,促進中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的有效途徑。本學期我主要作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九年級第二學期歷史的教學工作總結

一、烘托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好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而興趣是一種積極作用的情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和一定的情感相聯繫,要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產生,因此,深入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去激發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是歷史科教師上好課的關鍵。歷史是過去史實的記載,具有久遠性、具體性、綜合性的特點。就久遠性而言,學生對久遠的史實難以感知和理解;具體性呢,又要求學生對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等基礎知識強行記憶;其綜合性包括歷史知識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方面內容。這些特點使得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意志、情感等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幫助學生克服這種心理障礙,爲學生創造愉悅的學習氣氛,激發其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歷史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途徑,是在教學中引入電教媒體,利用電教媒體的聲音、色彩、圖像等效果及能突破時空的特長再現歷史情景,可把久遠、陌生、抽象的史實變得很近、形象、生動,給學生以新奇、醒目的視聽感官刺激,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本身產生一種積極的注意傾向,並激起持久高漲的學習情緒。

二、創設情景,陶冶學生愛國情操

歷史學科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思想性。中學歷史教學大綱明確規定,歷史教學要深刻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教育,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教育。要進行“四項基本原則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國情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一些老師單純依靠語言講述,缺乏情景渲染,牽強附會,思想教育易流於形式,往往未能引起學生共鳴,難以發揮教育功能。在課堂教學中如引入電教媒體,運用其聲像效果和感染力強的特點爲學生營造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歷史情景,增強歷史真實感,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自感受歷史時代的氛圍,加深內心體驗,引起情感共鳴,自覺地接受薰陶,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化繁爲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在歷史教學中我們感到,教材中的某些內容較抽象,年代久遠或地域空間概念強,學生感到陌生,教師講述也覺得乏力,這些內容往往是教學的重點難點。運用電教媒體,可以爲學生提供大量直觀形象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形成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四、再現形象,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歷史思維能力是人們再認和再現歷史事實,理解和解釋歷史現象,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分析評價的一種素養。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基本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他們已開始對人生價值、生活哲理和社會現實進行思索。學生學習歷史,在滿足於學習一般的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要求學會透過歷史現象,探求人生哲理,提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電教媒體表現力強,傳遞信息量大。它可以在課堂再現歷史場景,激發學生觀察直觀畫面,展開豐富想象,進行積極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領會註釋能力、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在中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今後我們將再接再厲,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