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2023年農村工作計劃(通用11篇)

2023年農村工作計劃(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該爲自己下階段的工作做一個工作計劃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工作計劃纔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3年農村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3年農村工作計劃(通用11篇)

農村工作計劃 篇1

爲深入落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精準扶貧的長幫效機制,加快貧困羣衆脫貧致富步伐,結合我村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年度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思路

遵照縣扶貧辦的工作要求,依靠幫扶單位的支持,圍繞減少農村貧困人口,壯大村集體經濟爲中心目標,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力求提高扶貧工作實效。

二、村基本情況

侯村村位於凌笪鄉南部,全村總面積32平方公里,下轄25個村民組,11個自然村,民風純樸,治安良好,人文悠遠,環境秀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侯村祠堂坐落中心村,祠堂內千年牡丹與南天竹,每臨初春,如約盛放,爭相嬌豔,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曾擇居我村,四指窪林場像手掌般,環抱在全縣海拔最高的小二型水庫高草湖畔。全村人口3355人,現有貧困戶165戶,人口310人,村黨總支下設5個黨支部,現有黨員91名。因山林面積較廣,小梯田衆多,故此每戶均在田間地頭套種棗樹等經濟林木和小茶園,自給自足的田園風俗是我村最具典型的特色。主要經濟來源由:種植業、養殖業、林業和外出務工構成;主要產業爲林果業,佔總產值80%左右,其中棗樹佔70%。目前擁有蜜棗加工農戶350餘戶,且已初步形成規模產業,是我縣唯一的蜜棗生產專業村。現已成立7家家庭農場,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三、脫貧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仍停留在傳統的種植經營模式上,主導產業蜜棗發展規模較小,總量較少,主要農產品的深加工發展緩慢;

二是村級經濟發展仍然不足。集體土地、集體山林、發展預留用地等資源價值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截止20xx年已流轉耕地2400畝,林地4100畝。但土地的使用收益率卻不高,專業合作社運作還有待加強;村民致富路子不寬,大部分村民收入來源主要依賴外出務工,普遍缺乏技能,收入仍然偏低,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較普遍,少數有創業投資願望的,又不瞭解有關政策和信息,找不到合適的創業、投資項目;

三是因基礎設施落後造成公共服務能力仍然較弱。村級道路有30餘公里沒有硬化,村民日常出行非常困難。沒有規範的村級活動場所,現有村部因與教育局歷史產權問題,屬於暫住性質,且面積偏小、條件簡陋,黨員活動室、黨員議事室和計劃生育工作室達不到政策規定的面積標準和獨立議事的要求,村衛生室也達不到相關要求,農家書屋等文化體育休閒場所設施更是空白;村民組分佈較散,村容村貌髒亂差,缺乏必要的綠化、公共衛生設施、夜間照明設備和活動場所;

四是村民整體文化素質偏低,發家致富的本領不強,農業生產科技含量不高;不良的生活習慣和清苦的飲食造成310名貧困人口中有49.5%因病至貧、因病返貧。

四、幫扶目標任務

目標: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提高扶貧開發效益,促進人民增收、20xx年計劃脫貧數60戶;到20xx年底,全村實現富餘勞動力全部實現轉移就業、貧困羣衆基本脫貧、實現小康水平目標。主要任務:將以解決農民生產、生活爲幫扶重點,做好貧困戶建檔立冊工作,針對每戶實際情況,制定點對點的.精細幫扶工作策略。發展高效農業項目,培養農民致富帶頭人,加強農民實用技術培訓,提升村級班子的戰鬥力。爭取通過三年的努力,將全村貧困戶脫貧。

五、幫扶具體工作

(一)組織好宣傳工作,一是帶領村幹部和黨員認真宣傳好,貫徹好、學習好黨的十八大及兩會精神。把村黨建工作抓牢抓實,繼續鞏固黨組織在農村工作的重要作用。積極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教育培養,建立一支能帶領農民羣衆脫貧致富的強有力黨員隊伍;

(二)進一步調研,摸底、走訪。建立民情日記,檔案;組織召開村民小組座談會,集思廣益探索當前農業發展新路子,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走訪村貧困戶,對他們重點幫扶,力爭計劃內幫扶的貧困戶當年脫貧。

(三)依託現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旅遊。根據目前侯村村所處地理位置,發展鄉村特色旅遊將是我村未來發展的主導產業,也是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村經濟增長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可以開展農業生產觀光、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採摘等活動,促進特色農業旅遊的發展,建立特色農業旅遊基地,加大開發力度,提高其知名度,今年重點工作有:一是在自然環境優美、交通方便建立有農村特色的休閒活動場所,(需要基建上的硬件投入,重點是村組道路的路面水泥硬化);二是對現有的文化底蘊即省級文化保護單位——侯村祠堂,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父母親墓地進行整體包裝、策化,大力宣傳、提高知名度,吸引遊客;三是對我村特色產業蜜棗進行規劃,建立採摘、觀光和製作等活動項目,讓遊客充分體驗蜜棗生產製作工藝程序;四是對現有民俗文化、龍燈會、舞獅子、玩旱船進行整理與展示,突出侯村的民俗文化特色,增強侯村的旅遊可進入性。

(四)依託幫扶單位幫扶,積極籌劃爭取項目投入。工作的強力推動,離不開基礎建設上的大力投入,我村集體經濟幾乎爲零,基建上的投入主要來源是相關職能部門的投入,20xx年我村將在依託幫扶單位的基礎上,積極做好項目申請,並承諾嚴格按照項目要求高標準完成項目實施。

農村工作計劃 篇2

20xx年,我區農業工作以西河風光帶和郴州大道現代農業建設爲主線,以機構改革爲中心,以糧食生產爲重心,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爲核心,以調整產業結構爲主題,以搞好科技服務和爭資立項爲抓手,認真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機構改革,制定“十三·五”發展計劃。今年,農口系統機構將有大的變動,我局一定按照上級指示精神,做好乾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積極支持和做好機構改革工作。同時今年又是“十二·五”計劃最後一年和“十三·五”計劃制定年,我局一定認真完成好“十二·五”計劃各項工作任務,加強領導,羣策羣力,制定好全區農業發展“十三·五”計劃,爲全區農業下一個五年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狠抓糧食生產,確保穩產增收。今年我區糧食生產的發展思路是“一穩定兩提高兩增加”,即: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提高質量,增加總產,增加效益。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繼續加強政策落實力度,確保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惠農資金全部落實到農戶。繼續實行種糧大戶獎勵政策,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進一步抓好石蓋塘鎮、華塘鎮、保和鎮、魯塘鎮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建設,充分發揮糧食生產基地的作用,帶動全區各鄉鎮、街道糧食生產全面發展。積極做好優質稻的引進、示範和推廣,力爭優質稻覆蓋率達90%以上,糧食總產在5.6萬噸以上。大力發展特色稻和家庭農場,依法治理好耕地拋荒。

三、狠抓產業調整,促進經濟增效。圍繞水稻、水果、茶葉、蔬菜四大主導產業,繼續抓好萬畝茶葉、萬畝小水果、萬畝優質冷水稻和萬畝油菜“四個一”基地建設。重點建設好華塘茶場“茶葉公園”,抓好郴州大道“兩型社會”建設及其三合、小埠、塔水、石山頭、花園等“五朵金花”,“西河風光帶”及其8個村莊的現代農業示範帶建設,將其建成我區乃至我市現代農業發展的示範帶及美麗鄉村的風光帶,打造一批集“種、養、加”爲一體的綜合農業生產以及休閒旅遊、農事體驗相結合的`生態莊園。依託20xx年度“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西河風光帶農業基礎條件,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引進或就地產生種植大戶,從而推進招旅—吳山一線的稻田公園、力元天井巖蔬菜基地以及“同和霧柚”基地周邊的果園開發建設。

四、狠抓質量安全,提升監管能力。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率先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確保全年標準化生產面積9萬畝以上;繼續做好“三品”認證工作,新增“三品”認證4個以上;組織“三品”企業進行年檢、換證、產品續展等工作,加強對“三品”生產主體的監管。繼續加大農業執法力度。重點加大對我區農資批發市場和鄉、村農資集散地的檢查力度,以查處高毒農藥、農產品添加非食用物質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爲重點,嚴厲查處在產品標籤、產品質量、廣告宣傳等方面的違法違規行爲,確保人民羣衆“舌尖上的安全”。

五、狠抓科技服務,提高服務水平。進一步建立健全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依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測土肥方施肥等農業項目,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在全區主推水稻集中育秧、高產栽培、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測土配方施肥,果樹人工矮化,蔬菜無公害栽培等農業新技術,推廣超級稻、草莓、辣椒、高山蘿蔔等農作物新品種,實現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入戶率、到位率達95%以上。

六、狠抓爭資立項,推進項目建設。農業發展離不開投入和扶持,今年我局將進一步強化領導,充分利用我區產業優勢,加大爭資立項力度,引入一批大的農業項目,依靠項目建設推動農業生產發展,拉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同時,繼續爭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補助項目、基本口糧田建設項目、鄉村清潔工程等項目的續建,紮實開展工作,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從根本上改善我區農業現狀,提高我區農業科技含量,促進產業化發展。

農村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少先隊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貫徹“兩個方案”精神,發揮學校共青團、少先隊的主陣地作用,加強少先隊隊組織建設和工作。以少先隊組織根本任務爲目標,加強少先隊幹部隊伍和少先隊工作機構建設。以推進“建立禮貌城市”爲切入點,結合南海區建立全國禮貌城市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把桂城學生培養成富有禮貌素養、社會職責感、富有進取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高素質的現代城市人。

二、具體工作目標及要求:

1、加強關愛文化,讓愛浸潤孩子心田。

“建立禮貌城市”是桂城教育局XX年工作計劃中重點推進的八項措施之一。關愛桂城系列教育活動也是具有桂城街道特色的“創文”系列教育活動。我校要圍繞街道“建立禮貌城市”的城市化發展中心工作,透過關愛文化,深化少先隊創新工作,凝聚人心,營造氛圍,創造和諧、互助的城市教育環境。深化關愛工作,做好1—2項重點、亮點,做出標杆來。把學校關愛工作作爲構建和諧桂城鏈條的根基,構建起“和諧學校→和諧家庭→和諧村居→和諧桂城”的陽光桂城的大廈,爲“愛家,愛桂城”工程增光添彩。

繼續開展手拉手活動,積極與其他地區的少先隊組織開展手拉手,鎮內“結對子”開展手拉手活動、老隊員員和新隊員員手拉手活動,豐富手拉手活動內涵。

2、深化素質教育、基礎禮貌教育。

(1)加強日常行爲習慣的檢查監督,提高值日、值周質量,嚴格執行流動紅旗競賽,促進我校精神禮貌建設。在行爲規範方面具體做到:在校園裏不吃零食和飲料,講究環境衛生,在教室裏、校園內、校門口看到任何廢紙雜物都有職責和義務撿起來放進垃圾箱。

(2)教室裏要做到綠化、美化、藝術化;同學間團結友愛不打架罵人;推廣禮貌用語與普通話,“對不起、您好、謝謝、沒關係、老師好、同學們好”是師生、學生之間交流的主題字彙。

(3)繼續推進“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以愛國主義教育爲主旋律,以行爲規範教育和訓練爲抓手,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同時促進學生良好行爲習慣和職責感的養成,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3、開展活動

(1)配合學校開展新課程改革,轉變少先隊活動職能,擴大活動面,提高少先隊工作活力。少先隊大隊部要把學習(學習做人、學習知識)作爲首要任務,要幫忙隊員學好、學活功課,積極配合學校正課學習開展活動。

(2)結合“創文”行動,深入開展“四好少年”活動。

我校計劃開展四好少年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將四好少年活動與學校日常工作、特色工作結合起來,融入學校工作,探索出學校開展四好少年教育的長效機制。本學期配合“全國禮貌城市”建立工作,結合未成年人“創文”工作部署,鼓勵爭當品德優良、遵守法紀的好少年。在學校和社會兩大層面廣泛倡導他們自覺遵守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社會基本道德規範的積極好處,開展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爲主要資料的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透過“小手拉大手”、“雛鷹禮貌章”等活動,全面鋪開禮貌小先鋒的爭創。

(3)開展“以創文爲主題的中隊主題活動”。

抓住“佛山創禮貌城市”深入開展“爭當禮貌人,共創幸福人”主題活動,以體驗教育爲基礎,教育引導兒童深入瞭解禮貌城市的發展的輝煌成就和完美前景,進一步把桂城的發展的奮鬥目標與自身的成長進一步緊密的結合起來,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植觀,努力爲投身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做好全面的準備。

(4)舉行“慶六一”歌詠比賽和少先隊入隊儀式活動。

中高年級主要由學生自己組稿、版面設計、選取資料、編排節目,起到宣傳教育作用,培養學生的潛力。

三、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份

教育主題:愛乾淨,懂禮儀

第一週:開學典禮(提出新學期的要求)。

第二週:健全值周制度,完善學生值日製度。

第三週:慶祝三八節,出好慶祝三八牆報。

第四周:加強禮貌教育和個人衛生教育。

第五週:進行愛護綠化教育。

四月份

教育主題: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促進身心健康

第六週:開展平南小學校運會,促進身心健康。

第七週:對學生進行“建立禮貌城市”的教育。

第八週:結合各中隊實際開展“建立禮貌城市”的中隊活動。

第九周:配合清明節,深化“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

爲“六一”文藝表演做好訓練。

五月份

教育主題:開展“節約資源四個一”活動

第十週:“五一”假期,做好安全教育。

第十一週:結合本月中隊主題開展本月中隊學習“節約資源四個一”主題活動。

第十二週:加強校風、校紀、校容、校貌建設,大隊委組織中隊委培訓工作。

第十三週:中隊委和輔導員進行交流(中期小結)中隊結合實際開展爭當勤學、禮貌好隊員。

六月份

教育主題:講學習,比成績

第十四周:各中隊結合實際組織學生訓練,準備參加“六一”文藝匯演。出好“慶祝六一”的專刊,發展新隊員入隊。

第xx周:運用宣傳陣地,樹力榜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十六週:做好期末各種彙總。

第十七週:開展“手拉手”活動,到達共同促進,共同進步的目標。

第十八週:好好複習,再創好成績。

七月份

教育主題:發奮學習爭創先進

第十九周:做好期末質量檢查動員工作,開展評先、評優活動,做好資料收集工作和各項總結。

第二十週:結業典禮,做好少先隊的各項總結工作。

農村工作計劃 篇4

今年全縣衛生工作總體思路是:堅持一切爲了人民健康的工作宗旨,繼續實施科技興醫、人才強院戰略,着重提高醫療服務能力,鞏固推進和完善新農合制度、公共衛生、基本藥物制度、公立醫院改革、中醫藥事業、重大疾病控制、衛生監督執法和婦幼保健工作,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創新完善衛生人才、衛生文化建設和衛生新聞宣傳,攻堅克難、實幹興衛,全面完成黨委政府的民生部署,不斷實現全縣人民健康新期待。

(一)優化結構佈局,加快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醫療機構綜合服務能力

一是加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投資1億元開工建設縣醫院新門診樓,全部建成並交付使用。投資4千萬元建設的二院新病房樓要爭取在10月底前投入使用。制定政策扶持民營醫療機構差異化發展,與公立醫院形成功能互補。實施醫院精細化管理,通過強化公共衛生工作和新農合政策引導,逐步實現防治結合、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增強醫療服務連續性和協調性,使全縣衛生資源分佈更加合理,醫療服務更加完善。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推進建立數字化醫院管理信息系統、公共衛生管理系統、居民健康信息查詢系統,並實現系統互相鏈接,搭建一個覆蓋全縣的,包括城鎮職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醫療衛生信息的衛生信息網絡平臺,實現衛生局與各醫療衛生單位、各醫療衛生單位之間、衛生局與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數據共享。

二是要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模式。鼓勵基層醫務人員根據居民健康需求,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開展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巡迴醫療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崗位設置要實行定編定崗不固定人員,變固定用人爲合同用人,變身份管理爲崗位管理。一方面要將收入分配向工作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幹、貢獻突出等人員傾斜,另一方面要加強行業管理,對有過度醫療、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推諉病人、虛報公共衛生服務等違規行爲的機構及人員,嚴格按規定予以通報、罰款乃至給予辭退、吊銷執業證書等處罰,嚴厲查處沒有按照規定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三是繼續實施科技興醫、人才強院戰略。今年我們要繼續實施科技興醫、人才強院戰略,大力培養學科帶頭人,重點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和豐富工作經驗、掌握先進醫學技術、帶動學科(專科)發展的優秀人才。引進人才不要侷限於省內,對名牌院校醫學生可出臺優惠政策。縣級醫院要加強重點學科建設,繼續和北京、上海等大醫院搞強強聯合,強化新技術創新和臨牀應用,爭取通過幾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在魯西北有影響的學科。嚴格落實縣直醫師晉升副主任醫師或中級職稱前到基層對口幫扶一年的政策。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大力開展繼續教育,加強對衛生管理、醫技、護理、公共衛生人員及全科醫生、鄉村醫生等的培訓,全面完成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轉崗培訓任務。通過城鄉對口幫扶、送出去培養、發揮全科醫生輔助系統助學、助診功能等途徑提高基層業務能力。

(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擴大醫改成果

一是擴大新農合報銷範圍,強化新農合保大病能力。國家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重點是築牢新農合常規保障,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線。爲提高保障水平,促進基本醫保從傳統的'保醫療向保健康的轉變,我們要嚴厲查處各種套取、騙取新農合基金行爲,嚴格限制政策外藥物、耗材、技術的使用。推進支付方式改革,結合實際,科學測算各類病種的醫療費用,特別是20類新農合重大疾病的醫療費用實行限額管理。將惡性腫瘤、尿毒症、血友病等3種疾病的門診大病報銷封頂線提高到每人每年3萬元,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住院報銷起付線降低200元,補償比例在原報銷基礎上提高5%。新增醫療康復項目報銷,將以治療性康復爲目的的運動療法、偏癱肢體綜合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評定等9項醫療康復納入新農合報銷,按限定支付範圍執行同級醫療機構住院補償政策。

二是紮實做好20種大病商業保險再報銷工作。我縣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承保,我縣目前正在進行聯網前的資料準備工作,收集x1—2月份的大病患者資料並進行手工錄入,待全省聯網後便可即時結報。屆時將由商業保險機構對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進行二次補償,每人每年最高限額20萬元。新農合大病醫療保險是一項重大的制度創新,對於防止羣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具有重要意義。相關部門一定要做好政策講解宣傳工作,使百姓清楚明白,切實將好事辦好。

三是保障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縣醫院、中醫院、保健院的基本藥物使用量和銷售額要按標準達到40%以上,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要全部採購和使用基本藥物。要加強醫務人員基本藥物知識培訓,將其作爲競聘上崗、執業考覈的重要內容。我們也瞭解到,現在農村居民對於基本藥物不是非常認可,認爲療效、安全性都沒有保證,可選擇性差。這裏面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農村居民用藥習慣很大程度上是依據藥品廣告。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基層醫務工作者尤其是鄉村醫生要加強對基本藥物制度的宣傳,在開展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等活動時爲百姓進行講解,使他們瞭解基藥、信任基藥、選擇基藥。另一方面基本藥物採購、配備等環節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國家根據基層反映,調整了基本藥物目錄,新改版的基本藥物目錄已經公佈。

農村工作計劃 篇5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近期全國的主要目標之一,在不斷的發展中,我們要把重點放在農村的小康建設中,這樣纔會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的美好,更加的和諧!今年,我們縣的新農村建設還是一刻不能停止,我們一定要時刻的注意好我們的工作,讓我們的工作得以順利的進行!

今年,縣xx試點工作都放在xx鎮開展,經過鎮黨委、政府的認真組織實施,試點工作取得圓滿成果,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其他各項新農村建設工作也順利開展。明年xx將主要通過以下四個方面繼續做好新農村建設:

一、做強農家樂休閒旅遊產業。

我鎮xx年將進一步完善農家樂發展協調機構,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由農辦牽頭,其他部門聯動,統一規劃,加強協調,合理部署,有序開發,使農家樂真正成爲促進xx農漁民轉業轉產、脫貧致富、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產業。我們結合xx當地資源和優勢,在發展農家樂中真正做到一點一品、一村一特色,不僅不類同其他地方、模式,而且做到其他地方、模式無法模仿我們,始終維護特色、創新這條生命線。

二、加大示範村、整治村建設工作力度。

(一)我們明年擬順利完成xx二村整治工作。xx村XX年已投資3萬元,完成村規劃修編,土地政策處理、屋基安排都已落實完畢。明年內拆除所有露天糞坑;投資萬元建造公共廁所4座;投資60萬元硬化兩支橫路000米。xx村已投資5萬元,完成村規劃修編;明年內拆除所有露天糞坑、建造公共廁所;投資0萬元,完成4000米排污管道鋪設;自籌5元,完成村內供電線路改造。

(二)我們以在xx村開展新民居示範村建設試點爲契機,按照科學規劃、集約利用、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的原則,來整治村莊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建設特色民居、加強生態保護,並積極探索出一條適應x縣實際的新民居建設道路,爲全縣鋪開新民居示範村工程建設積累經驗、提供借鑑。以此來推動我縣新民居建設、土地集約利用和新村建設形成亮點、創出特色、走在前列,成爲新民居建設的典範。

三、加強環境整治,完善垃圾處理體系。

今年5月中旬,xx鎮順利展開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試點工作。經過個多月的'努力,已實現了垃圾定點收集、定期清理,農戶垃圾集中處理率達到90%以上,工業垃圾處理率達00%,人居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較好地轉變了農村羣衆的衛生觀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工作是當前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課題,是廣大農民改變生活方式的一次歷史性革命。目前我們就碰到以下四個主要問題:

1、工資報酬落實不到位。

2、分撿不到位,垃圾量(不可降解)大;

3、垃圾降解速度慢;

4、管理機制不完善;

我們明年將繼續完善試點經驗,積極分揀場衛生、運作、標準等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充分發揮廣大羣衆的積極性,通過走市場化與公益化相結合的道路,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注重實際效果,堅持長期運作,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及時推廣,創造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工作經驗,推動農村衛生綜合化管理,逐步走上規範化運作道路。

四、有力實施農業特色產業三強工程。

xx鎮今年上報了400畝的xx村蟶苗養殖基地,明年擬上報xx村水產養殖、xx村柑桔基地。其中xx村xx路從村中通過,交通便捷,村兩委決定明年在穩定現有養殖面積的基礎上,追加投資30萬元,發展蝦塘0畝,灘塗00畝,產值00萬元,增加科技含量和養殖效益,還發展示範戶5戶,從而有效帶動廣大養殖戶的積極性,切實提高農民收入。而xx村柑桔皮薄肉甜,每年採摘時都引來大批xx人爭相來收桔。柑桔是該村的龍頭產業,居xx鎮之首,同時也是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各農戶都有自己的柑桔園,現在廣大村民實行科學管理經濟效益成倍提高。明年該村將投資4萬元,發展種植規模,增加產值,發展示範戶3戶,充分發揮其示範作用。我鎮明年重點發展養殖業,希望通過農業特色產業三強工程的實施爲養殖產業強鎮打下紮實基礎。

全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諧小康社會並不是一時間就能夠完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的注意我們的工作的程度問題,我們一定要將我們縣的新農村建設走在時代的最前沿,這樣我們才能時刻的看清我們自己的路程,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做好!

農村工作計劃 篇6

一、學習文件、領會精神,深入羣衆、融入羣衆,做羣衆的好朋友

三年來,我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福建省委組織部下發的《關於福建省第二批下派x文件彙編》、《龍巖市委xx看望第二批駐村x代表的講話》、《連城縣委x林志坤關於做好第二批駐村x工作的批示》以及連城縣委朱廷彬和連城縣創新辦有關做好第二批駐村x工作的講話和文件;認真學習派出單位--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領導和人力資源部、機關黨委領導的有關駐村x工作的講話和文件,並深刻領會上級領導的講話和上級機關單位的文件精神,同時把它作爲我駐村x工作的動力和指導方針。

XX年8月下旬,我剛到河祠村,就抓緊時間,印製了300張的駐村幹部聯繫卡,買了連城縣的手機卡,又用了三夜四天的時間走完了河祠村10個自然村131戶人家,分發了近200張的駐村幹部聯繫卡,並和村裏的“五老人員”、黨員、特困戶和富裕戶進行了初步的交談,向131戶的村民作了:“有事請給我掛電話!”

在走村入戶後,我立即召開了村兩委和全體黨員會議。在會前,我充分準備。在會上,我向村兩委和全體黨員作了《在海西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黨員如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發言。當我從衛生、經濟、教育三個方面來說明農村黨員如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時,村兩委和全體黨員大都認爲:來了一位懂農村工作的x,來了一位實在的x。這時我和村裏黨員的距離拉近了。

二、學習當地語言、聽懂當地語言、會說當地語言,與羣衆溝通無障礙

駐村後,我發現當地羣衆喜歡說本地話,羣衆和你交談才說普通話;遇上不會說普通話的羣衆,還得要有人翻譯;有時在夜談和座談時,一大幫人聊天說話,說着說着,我不由自主地成了局外人,這讓我十分的困惑。爲改變這種羣衆“善意的疏忽”,我決定學習當地語言。當我左一句、右一句的學習當地語言時,村民逐步地感到了我的誠意;當我在詢問是不是這個意思時,村民驚奇地發現下派x竟然聽懂了他們的話,這時村民和我的距離又進一步拉近了;許多不會說普通話的老人也會和我說上一陣子。雖然我的當地話說的不那麼標準,不那麼流利,但我與羣衆的溝通無障礙了,我也收穫了喜悅。

三、圍繞縣委中心工作,以路爲突破口,破解農村工作難的局面

河祠村距離鄉x56公里,是目前全省距離鄉x最偏僻的行政村之一,也是第二批省派駐村x中最偏僻的行政村。在走村串戶的時候,聽得最多的'也是路的建設。有的村民甚至說:“x,你只要在三年內把路修好了,就完成了任務,我們會感激你一輩子的”。在市、縣領隊的關心下,在鄉黨委、x的指導下,村兩委決定:利用全省“村村通公路”的有利契機,舉全村之力,把河祠村到賴源鄉的公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拿下。

河祠村到賴源鄉的公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建設中,河祠村界內有19公里。整個工程,河祠村需承擔96萬元的村配套款。經我和村兩委的努力,多方籌集了13萬的配套款,加上駐村捆綁資金14萬元,仍缺口68萬元。爲儘快籌集缺口資金,我一方面打報告給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一方面利用會單位彙報工作的機會,和集團領導和人力資源部、機關黨委溝通,爭取集團的支持,捐助30萬元支持河祠村的水泥路修建;同時在江國河x到河祠村調研工作的機會,力陳河祠村的水泥路修建對老區革命基點村的好處,爭取到30萬元的補助款。此舉一下子解決了河祠村的水泥路修建的難題,在20xx年春節前修通了水泥路。20xx年春節全村歡騰,一位“五老人員”還讓兒子擡着,看一看水泥路;許多村民抑不住心中的喜悅,向在外地的親朋好友說着水泥路的種種好處。

農村工作計劃 篇7

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完善村委辦公設施、加強水庫、學校、沼氣建設。 加強村兩委的和村民的教育培訓工作,要依託區、鄉兩級黨校,密切聯繫區組織部,有計劃有步驟地選送兩委幹部參加教育培訓,提高他們統領全局,發展經濟

基本目標

根據上述工作思路和指導思想,XX年我村的發展目標是: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得到加強;主導產業形成,經濟發展基礎夯實,集體經濟狀況好轉,農民收入增加;村莊規劃合理,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逐步開展,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較大提高,人居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主要措施

加強制度建設,爲新農村建設提供製度保障。制度建設包括:制定定期會議、學習制度;黨建工作制度;村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民議事規則;完善村規民約;設置無職黨員示範崗;建立“新風戶”、“文明戶”、“科技示範戶”評比制度;黨員結對幫帶制度;新農村建設理事章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經常性地開展“文明戶”、“新風戶”、“科技示範戶”的'創建評比活動,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構建一個人人愛國、愛村、遵紀、守法、明禮、誠信、和諧的發展環境。

認真落實農村政策,繼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成果,確保適齡兒童入學“一個也不能少”;加強農村低保戶摸底工作,確保應保盡保,加大新農合工作宣傳力度,多做微風細雨的說服教育工作,引導村民踊躍參加新農合,確保參合率達90%以上。

加強宣傳教育,加強檢查督促,努力使村民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加強村莊建設,創造整治優美的環境

發展文明教育事業,提高村民文化素質

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利民、惠民工程,我們要抓住這一有利契機,在各領導支持和幫助下,努力把xx村建設成文明的示範村。

農村工作計劃 篇8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是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按照全國人大農委舉辦研討培訓班通知精神,xx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組織專題調研組,先後赴遂寧、內江、宜賓、瀘州市,深入到8個縣(區)近20個村(社)就新農村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聽取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情況彙報,與村社負責人、農民代表、業主代表等進行座談交流。總的來說,我省新農村建設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心安排部署,相關部門開拓創新、大力推進,廣大羣衆積極參與、主動作爲,近年來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一、我省新農村建設基本情況

xx省委、省政府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總要求,以農民增收爲核心目標,以新村建設爲有效載體,以產業發展爲重要支撐,堅持規劃先行、產村相融、分類指導、農民主體、合力推進,推動城鎮鄉村院落合理佈局、山水田林路村綜合整治、科教文衛廣電同步跟進,走出了一條產村相融、成片推進的新農村建設路子。去年,省委、省政府還作出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的決策部署,力爭到20xx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新農村。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累計新建成新村聚居點10972個、涉及農戶112.3萬戶,改造提升和保護修復村落15354個、涉及農戶90.3萬戶,啓動幸福美麗新村試點示範村建設1242個。全省60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縣累計建成新村聚居點2033個、新農村綜合體218個、“1+6”村級公共服務中心2307個;連片發展種植業603萬畝,規模養殖戶23.7萬戶;累計硬化農村道路18297公里,農田水利渠系建設17589公里。

(一)堅持規劃先行,推動城鎮鄉村院落合理佈局。早在XX年我省就編制印發了《xx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綱要(XX年-20xx年)》和11個分項規劃。各地也按照城鄉發展一體化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要求,編制和完善了新村建設發展規劃。在佈局上,堅持新村建設規劃與小城鎮規劃、現代農業園區規劃、新農村示範片建設規劃有機結合、科學銜接,形成佈局合理的城鎮、中心村、自然村空間形態;在項目上,新村建設規劃與現代農業產業項目、土地整理項目、新村基礎設施項目、扶貧開發、旅遊開發項目等科學對接、有序實施;在建設上,村落民居規劃充分體現農村特色、地域特徵、民俗特點,有鄉土氣息、鄉村情趣、鄉情鄉愁。

(二)注重產村相融,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把產業發展放在優先位置,堅持產業先行、產村相融。統籌新農村建設示範縣與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培育成規模、上檔次、有市場的特色優勢主導產業,開發農業多種功能,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循環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創意農業,實行一三聯動、農旅結合,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如瀘州市江陽區西岸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設了蔬香園、異果園、漁歌園、玫瑰花園、生態植物園等觀光休閒“五園”和農耕農俗文化長廊、農耕文化體驗區、婚紗攝影基地等景觀景緻,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消費,實現了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江安縣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引進企業採取“六方合作”的方式,即“企業帶動、農民參與、協會統籌、金融支持、保險兜底、政府幫助”,通過“公司+家庭農場”的養殖模式,帶動發展年出欄500頭商品豬的養殖戶500戶,讓農民也能通過發展現代化養殖業增收致富。XX年,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895元,比上年增長12.8%。今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5411元。

(三)創新籌資機制,努力增加新村建設資金投入。在新農村建設資金投入上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多方投資、共建共享。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財政每年對60個示範縣投入6億元;從XX年開始,每年投入新村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20億元。今年上半年,中央和省級財政投入各類新農村建設資金達75.7億元。二是積極開展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試點,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融資等多種形式的農村產權流轉。如蓬溪縣推出“土地流轉經營收益權+擔保公司”、“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房屋所有權”、“農村土地流轉經營權+地上建築物”、“政府增信+銀行授信”等四種貸款抵押新模式,搞活了農村金融。威遠縣推行農業bot模式,避免土地“一租了之”,讓農民享受規模經營帶來的收益。三是用財政支農資金撬動社會資本。通過整合支農資金,將其集中用於爲農戶和其它農業經營主體融資貸款提供貼息、擔保,充分發揮放大效應和槓桿作用。如宜賓市翠屏區推進支農資金股權量化改革試點,由區政府、合作社和川茶集團共同成立公司,農民自籌資金加財政補貼佔股47.8%,如此一來財政補貼便從過去給農民或企業的一杯水變成了一口源源不斷的水井。

(四)推進環境綜合治理,逐步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空間。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圍繞農民生活生產需要,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整治,電力、廣播、電視、寬帶入戶連網,改廚、改廁和沼氣建設大規模推進,極大地方便了農民羣衆的生活生產,讓農村羣衆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如宜賓市積極開展“五化一處理”,即:“衛生潔化、污水淨化、庭院美化、村莊綠化、村內道路硬化、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探索推進新村規劃生態環境評價工作。遂寧市全面推行農村垃圾“戶定點、組分類、村收集、鎮運轉、縣處理”新模式,全市65%的村莊實施了建築立面清理和風貌塑造工程,75%的村達到了“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四化要求。

(五)堅持同步跟進,努力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緊緊圍繞建立城鄉統一的保障制度,加快城鄉制度接軌步伐,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一是結合連片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開展以村級組織(村兩委)活動場所和便民服務中心、農民培訓中心、文化體育中心、衛生計生中心、綜治調解中心、農家購物中心(即“1+6”)爲主要內容的村級公共服務活動中心建設。二是加強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食堂、寄宿制學校、教學用房和農村教師週轉房進行改善建設,大力提升農村辦學條件。爲進一步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促進教育公平,省政府從XX年起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三是深入推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加快建立城鄉一體化的醫療救助、婦幼保健、計劃生育補助政策,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籌資補助水平,縮小城鄉基本醫療保障差距,新農合參保率達99.2%。四是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加強社會救助,完善農村社會低保救助機制,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水平,加快推進農村廉租住房建設,逐步擴大農民工工傷保險、醫療保險覆蓋範圍。五是着力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把農村文化傳承融入新村建設全過程。如遂寧市蓬溪縣常樂鎮拱市村建了4000平米的村級文化體育活動中心,引來有名的書畫家、攝影家、詩人進行創作,極大地豐富了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新村規劃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一是部分規劃做得比較倉促,沒有很好將新村功能定位、區域佈局、產業支撐、文化品位和建築風格等綜合考慮,規劃不全面;一些規劃沒能按照城鎮化進程作相應調整完善,村莊佈局不能對應農村人口轉移等變化,造成部分農民住房閒置和資源浪費;一些居住點選擇不夠合理,耕作半徑大,遠離產業發展。二是在規劃建設上覆制城區模式。一些新建聚居點,規劃設計和建設方式簡單套用城區模式,有的搞鋼筋混凝土和城市園林花草崇拜,滿地都是與農村格格不入、與農民毫不相干的。園林、草坪、水景、廣場、雕塑等人造景觀,弄得村不像村、城不像城。三是新村建設規劃人才短缺,特別是既懂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又懂新村建設規劃的人才奇缺,新村建設規劃執行和指導難到位。

(二)農民新村建設主體意識比較淡薄。一方面,一些地方羣衆缺乏主人翁意識,投資投勞積極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既搭臺又唱戲,大包大攬,讓農民成爲局外人、旁觀者;有的地方違背農民意願,大拆大建、集中建房,打着節約土地的旗號,實則暗藏着支撐土地財政的玄機,無端盤剝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有的地方工商資本強勢進入,搞大集中,建小產權房,剝奪羣衆的知情權、參與權、發展權。

(三)資金投入不足,資源配置存在偏差。一是建設資金壓力大。新農村建設涉及產業發展、農房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等多個方面,任務面寬量大,資金需求量多,羣衆集資積極性不高,建設資金需求與政府財力和農民自身投入能力之間存在很大差距。二是資金整合難度大。目前,中央財政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資金,大多按行業劃撥到地方,到基層很難整合使用,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不高。三是資源配置上沒有處理好“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的關係。一些地方不惜重金,在基礎好、條件好的地方搞示範,集中資源塑造“形象”、打造“亮點”,忽視最需要投入幫扶的邊遠山區、落後地區,造成區域之間差距不斷拉大。一些地方在新農村建設中只單純注重農房修建,忽視農民的生產生活,出現農村“外表光鮮、內部寒酸”的情況。

(四)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仍然較爲突出。一是農村面源污染比較嚴重。由於部分農戶不能正確使用農用化學品,施肥結構不合理和施藥不當,使得土壤受到嚴重污染,而且通過地表徑流污染水體。同時,處理使用後的農用塑料薄膜和秸稈多采用焚燒方式,嚴重污染大氣環境。二是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亟待改善。在中心場鎮以外的廣大農村,一般沒有完善的供水系統,農戶直接從河道、池塘、山泉、淺井取水,水質是否符合飲用水標準大多沒有經過相關部門認定,多數沒有經過淨化和消毒處理就直接使用,存在諸多飲水安全隱患。三是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部分農村地區沒有建立完整的農村污水處理和排放系統,一些農戶直接將污水排入江河湖溪等。由於部分聚居點距離城市較遠,垃圾處理運輸成本過高,隨意丟棄垃圾現象比比皆是。此外,一些新農村示範片儘管建有供排水系統、垃圾庫、沼氣化糞池、公共廁所等,但維護和運行方面沒有資金保障,導致環保設施運營管理存在一定困難。

三、幾點建議

(一)從頂層設計上勾勒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路徑。新農村建設與深化農村改革緊密相關,既是重要的載體,也是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的重要目標,建議國家在土地流轉、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村公共服務、鄉村治理、戶籍制度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在政策上有更大突破和鬆綁,同時,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以促進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比如加快農村金融立法,保護廣大農村羣衆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發展,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農村金融和社會穩定。再比如放活土地經營權已成爲新一輪農村改革重點,建議全國人大制定《土地流轉法》或國務院制定《土地流轉條例》,從根本上解決土地流轉的管理機構、管理程序、操作規範、合同簽訂、違約責任等問題。規範政府、農民和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的行爲,有效解決土地流轉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使土地流轉工作的各個環節有法可依。

(二)加大財政投入,完善資金運行機制和模式。一是進一步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力度。要確保農業投入增幅不低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並且每年應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新農村建設。xx是農業大省,“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城鎮化率僅有45%左右,農村人口接近4500萬,且居住分散,因此新農村建設任務相當繁重。建議在資金投向上要向xx這樣的西部地區、發展滯後地區傾斜。二是進一步明晰財權和事權。在新農村建設中,哪些由國家投入,哪些由集體投入,哪些由農民投入應該進一步明確,併合理劃分各級財權、事權,從而調動各種主體、各級政府的積極性。三是注重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應清理歸併部分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重,對某些項目可只下達資金計劃,將項目審批權限下放,爲地方支農資金整合創造條件。應儘早下達項目,及時撥付資金,加強使用監管,確保資金使用科學高效。

(三)尊重羣衆意願,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農民是新農村的建設者、受益者、管理者。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堅持相信農民,依靠農民,讓農民唱主角,努力激發廣大農民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現在農村住房尤其新建聚居點空置率很高,除了規劃不科學,更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想法和農民的意願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在新村建設中,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讓農民參與規劃、選址、建設、管理全過程,切實保護他們的知情權、參與權、話語權、決策權。對新村建設、產業發展、公服管理等項目,採取由下而上,讓民作主,自主決策,自主實施,實現農民由“要我幹”到“我要幹”的轉變,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政府也要從中發揮導向作用。我們大英縣探索“申建制”值得推廣,新村建設由政府統一規劃,農民自願申請,達到一定數量就開工建設,建設工程中始終依靠農民自己管理、自己服務。

(四)重視產業支撐,持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要堅持產業先行、產村相融,形成產業促新村、新村帶產業的良好格局。一是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按照“種養加”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思路來考慮和規劃農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以市場爲導向,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注重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在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上下功夫。二是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要重點扶持一些有規模、有市場、有效益、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通過重組、合作等方式,發展壯大,做大做強。着力引進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產業關聯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的品牌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建設水平和發展水平。此外,還要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促進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健全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三是創造農民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加快推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着力培育壯大農村產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農民羣衆在家鄉留得住、有錢掙、過得好,就地就近實現增收致富。

(五)堅持服務延伸,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把農村社會發展放到與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下大力破解城鄉收入差距大和農民看病難、讀書難、養老難、衛生條件差、文化生活單調等難題。一是繼續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強化農村公共交通、集中供水、能源電力、廣播電視、網絡寬帶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改廚改廁改水改路,進一步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二是強化農村金融服務。就是要在農村林權、土地權、農村房屋所有權等確權的基礎上,推進農村產權抵押融資,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三是加快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進一步推進農村公共教育體系建設,努力提高農民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事業建設,積極維護農民身心健康;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繁榮農村文化事業;建立健全農村勞動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條件。四是努力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要加強環保知識宣傳,提高幹部羣衆生態觀念,形成全民參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要加大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要大力研究、開發和推廣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及農村健康危害評價等方面的環保實用技術;要推廣科學施肥施藥,推廣生態農業模式,引導農民形成“綠色”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

農村工作計劃 篇9

爲了認真做好20xx年農業農村工作,發展農業生產,確保農業增收,絕不能因爲連續多年增產增收而思想麻痹,絕不能因爲農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減弱,絕不能因爲農村發展持續向好而工作鬆懈,必須再接再厲,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努力站在高起點,實現新突破,再創佳績。

20xx年農業農村工作總體要求是:圍繞鎮黨委、鎮政府提出的爲實現振興跨越,建設強盛古港 ,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圍繞強科技促發展,強生產保增收,強民生保穩定,進一步落實強農富農惠農政策,奮力奪取農業好收成,合力促進農民較大增收,努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工作目標:着力一個跨越,做好二項工作,主攻三大產業,強化四項措施,實現五個提升。

一、着力一個跨越

全面推進傳統農業向科技農業的新跨越,實現農村持續發展,根本出路在科技,農業科技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要通過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更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提高運用科學技術發展生產的創新精神。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創造無公害農業產品,樹立品牌農業,培育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實現農業生產標準化、農業耕作機械化、農業產品品牌化、農業經營集約化,推進現代農業。

二、做好兩項工作

1、推進農業發展

遏制耕地拋荒,確保水稻複種面積2萬畝,蔬菜複種面積2萬畝,穩定冬種油菜播種面積1.5萬畝,發展特色水果0.5萬畝,花卉0.5萬畝,出欄生豬10萬頭,出圈黑山羊1萬隻,出籠家禽10萬羽。

2、加快農業基礎建設

一是全面推進生豬養殖污染治理工作,實現鎮域內養殖場(戶)達標排放,營造良好的生態環保養殖環境,促進養殖業發展。

二是搞好水務管理和建設工作。按時完成年度下達水利建設任務,保護治理好水資源,組織維修維護好水利設施,做好防汛和抗旱工作。

三是切實做好農業招商工作。推進休閒農業建設,以梅田湖、寶蓋寺、天巖寨生態資源爲依託,推進農業招商引資,做活山水開發文章。

四是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把匯豐葡萄基地、德馨園香椿基地、鄒家灣種植合作社、天巖寨水果專業合作社、德勝齋餅業、家常蔬菜加工合作社等做成科技興農示範基地。

五、做好能源工作。科學合理分解落實節能目標,積極開展節能宣傳。按時按質完成各項能源調查統計工作,及時報送統計報表。按時按質完成各項重點節能工程,完成上級下達的節能燈等節能新產品推廣目標任務,全力推動沼氣池建設,充分發揮小能源在“兩型”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六是做好農科教工作,發揮農科教在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中的積極作用。開展農民素質教育,完成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返鄉農民工和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目標任務。

七是加強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積極引進一事一議項目,爲夯實農業基礎發揮實際效果。科學合理做好土地流轉工作。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做好合作社設立前的協查把關和設立後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強合作社規範化建設,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分類管理。完善規範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基礎工作,加強農戶承包經營權證管理;依法依規推進土地流轉,流轉檯賬與流轉合同等檔案資料管理規範,充分發揮土地承包調解組織作用,土地流轉糾紛調處及時,無越級上訪。

八是全力實施全民綠化三年行動綱要,完成義務植樹造林年度任務。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出現非法佔用林地現象和毀林事件。

九是抓好農機推廣和農機監理工作。按要求完成20xx年鄉鎮農機推廣和農機監理工作目標任務。

十是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蔬菜農殘超標率控制在10%以內,瘦肉精陽性檢出率控制在1%以內,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100%。

三、主攻三大產業

1、主攻糧食產業建設。實現糧食複種面積2萬畝,以萬和福農業生產合作社和華隆農業合作社爲龍頭,以機械化大棚育秧爲優勢,實現單改雙總量的提升。以建設古港、古城、範市、高聯、仙洲、沔江、新園、燕塘、港星、梅田湖10個千畝超級稻種植區爲目標,實現糧食產量的增加,以引進新品種、新肥料爲手段,促糧食品質的提高。

2、主攻“菜籃子”工程建設。一是確保生產規模,完成早春蔬菜種植面積6000畝,夏秋菜種植面積10000畝,冬菜面積4000畝。二是蔬菜提質增效,以鄒家灣合作社、仙舟蔬菜合作社和家常蔬菜加工合作社爲龍頭,創造蔬菜品牌和qs認證,提高蔬菜加工增值效力。三是扶持好香椿基地建設。四是建設好東區農產品交易中心市場,促進農產品的安全有效流通。

3、主攻特色產業建設。一是穩定烤煙種植面積,在仙洲、港星保持生產區。二是花卉產業,採取合理佈局的方式,搞好大瀏高速、瀏東公路、古高公路兩廂花卉產業帶建設,優化花卉流通環境,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三是水果生產,以匯豐葡萄基地和天巖寨水果生產專業合作社爲龍頭,加強技術引進和技術開發,促進水果品質的'提升。

四、強化四項措施,增強農業抵禦風險能力

一是全面完成各項水利建設工作。二是強化防汛抗旱。確保安全度汛,做到不垮一堤一庫。三是強化農(畜)產品質量安全。切實加強動物防疫免疫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健全農(畜)產品準出准入制度。四是強化森林防火,有效杜絕森林火災。五是搞好農業保險。通過拓展保險工作任務,提高農民種糧抵禦能力、自然災害抗風險能力。

實現五個提升:

1、提升科技興農效果。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推廣應用,提升農(畜)產品品質。加強農業技術培訓工作,提高農民科技興農素質。加強農業信息傳播網絡建設,做到及時準確傳播農情信息,強化避災減災服務體系。

2、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積極支持、鼓勵、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組織,發揮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特別是扶持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挖掘農(畜)產品增產增收潛力,拓展農民增收途徑。

3、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宣傳力度,強化農(畜)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創建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清靜區。

4、提升服務效能。農業工作部門要把服務“三農”作爲自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發揮農業工作對助推“三農”的積極作用,促進工作職能優化,確保工作效益明顯。

5、提升農業效益。要通過農業產業化、農業標準化水平的提高,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村工作計劃 篇10

根據孫書記在縣委十屆四次全會上所做《工作報告》中“堅定不移地抓三農、穩基礎”的要求,以“兩區同建”爲主抓手,儘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圍繞“產業園區提檔次、已建社區提層次、在建社區提水平、謀劃社區抓落實、村莊挖潛促進度、拆遷工作出效果、改造提升出形象”的思路,經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我鄉農業農村工作思路如下:

一、積極推進“兩區同建”

1、高效農業園區建設出精品。在農村土地規模流轉的基礎上,以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爲突破口,提升園區質量爲重點,圍繞大棚瓜菜、黃秋葵、紫紅薯、特色葡萄、肉羊養殖及深加工等幾大特色,做大做強農業,在農業結構調整上實現新跨越,爲“兩區同建”打下堅實基礎。

(1)、加大農村土地流轉規模,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確保土地流轉規範有序。從特色優勢農產品區域分佈的實際情況出發,引導和鼓勵農戶採取轉包、租賃、互換、轉讓、入股等多種形式開展土地流轉,把分散的小規模土地、閒置土地集中到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建立和完善覆蓋鄉、村的土地流轉管理服務體系;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有形市場,搭建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交易平臺,依法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

(2)、利用農業資源優勢,引進龍頭企業創辦或領辦各類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入股龍頭企業,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興辦龍頭企業,實現龍頭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深度融合。鼓勵龍頭企業採取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形式,將加工、銷售環節的部分收益讓利給農戶,共享農業產業化發展成果。

(3)、①積極提升以前村爲核心的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的檔次,以發展現代農業大棚爲重點,精心培育集試驗、示範、觀光、生態、有機於一體,產、供、銷一條龍的現代農業大棚示範園。2015年大棚瓜菜核心區力爭突破2000畝,全鄉突破3千畝,力爭五年內大棚瓜菜達到1萬畝,人均增收6千元,實現收入翻番。

②積極提升以xx養殖龍頭企業爲中心產業區的效益,大力發展循環高效農業,抓好xx公司的肉羊屠宰加工項目,謀劃在大型超市建xx清真羊肉直銷店4個,實現農超對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經濟效益。

③積極提升以南臣贊爲中心特色農業區的知名度,充分利用甘薯的“綠色食品認證”這一名片,建立雙豐紫紅薯合作社的網上銷售平臺,做大宣傳,在進入專業市場和大型超市上求突破,力促農民得實惠。

④改造提升東裴莊紅乳葡萄種植觀光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馬朗特色苗木瓜菜種植區的規模。

⑤積極提升以後舊縣爲中心“健康食品”種植園的品質。該區以黃秋葵、小雜糧種植爲主,緊跟市場趨勢,擴大“健康食品”種植,今年計劃達到1000畝,並在產品深加工上下功夫,聘請種植技術人員,提高產業附加值。

2、新型農村社區推進度。按照縣域鎮村體系規劃,全力推進新型社區建設進度。

(1)、加快前新型社區建設進度

一是加快建設2棟6+1居住樓,爭取6月份達到入住條件,爲搬遷、拆遷奠定基礎;加快建設集“兩委”辦公室、幼兒園、醫務室、物業等爲一體的綜合服務樓,爭取今年春天封頂並投入使用;加快拆遷協議的簽訂和搬遷進度,爭取2015年底前基本實現前村整村搬遷。二是進一步督促監督博泰開發公司,確保時間進度和安全建設。三是進一步提高拆遷建設小組成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意識。監督建設主體和搬遷拆遷責任主體共同遵守已經簽訂的各項協議,與村委會共同做好羣衆工作,確保社區建設質量,確保農民生活質量的改善,確保農村社會的穩定。四是在縣農工委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進一步積極跑辦落實新型社區建設政策資金,在建設、拆遷、復耕方面形成良性循環,爭取2015年底基本完成前拆遷復耕任務。

(2)、適時啓動李莊新型社區建設

在推進xx公司的土地流轉,特色種植養殖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上,適時啓動霍楊孫等村並建的李莊中心社區(屬於縣域鎮村體系規劃中的李莊新型社區範圍內的村)。

一是充分組織村內黨員和村民代表在本地和外出參觀,廣泛徵求村民意見。二是科學規劃,嚴格程序。三是加強監督,科學指導。

爭取2015年內完成村土地流轉和與開發商協商工作,制定出建設規劃和拆遷補償協議,並完成測量工作。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啓動社區建設。

二、全面落實普惠民生政策

一是嚴格按政策落實好新農保、新農合、糧補、綜合直補等一系列的惠農政策,確保各種補貼按時足額發放到位;新農保、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0%以上;切實爲育齡婦女服務好,計生工作爭上新臺階。

二是加強低保、五保的管理,摸清低保、五保的詳細信息,做到應保盡保,保證全鄉的弱勢羣體都能享受都政府的關懷,對於突發性自然災害,第一時間上報,爭取上級資金,減少災民的損失。做好優撫及殘聯工作,積極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利用市場化手段,積極推進“新居”建設,爭取明年二期開工,改善鎮區環境,提升小城鎮品味。

三是積極申報落實好地下水壓採系統工程的系列工作,並做好協調配合,再爭取一部分項目落戶。

三、創新社會治理方面

一是提高鄉鎮機關和基層站所的工作人員素質和法律意識。加強執法隊伍思想政法教育,增強其貫徹執行依法治國方略和依法行政的自覺性;每年定期組織舉辦一些常用的現行法律法規及新出臺的重要法律法規的專題培訓,不斷更新鄉鎮幹部的.法律知識,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加強對執法隊伍的業務培訓,要經常性、有針對性地對執法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定期、不定期進行考覈,促進執法人員鑽研業務,提高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基層幹部進行在職業餘學習,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

二是堅持把秀貞精神融入到矛盾糾紛排查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去,發揮我鄉道德高地的優勢,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一切問題解決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社區矯正對象和安置幫教率達到100%。加強對原民辦教師、信貸員等特殊羣體的教育引導,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以情感人;加強對他們進行法制教育和政策引導,講明利害關係,以理、依法服人,實現赴縣級以上訪零目標,保穩定、促和諧,爲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是積極穩妥的抓好村“兩委”換屆,確保按時完成。

爲圓滿完成以上工作,我鄉採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意義的認識,積極聯繫京津籍的老闆,藉助他們的信息資金優勢,推進我鄉農業產業化調整,加快特色城鎮化建設的進程。

(二)創新投入機制,拓寬資金渠道。在自籌資金的基礎上,積極向上爭取資金,。

(三)科學規劃社區建設,把任務量化、細化,分步實施,紮實推進。

(四)建立各項工作考評體系,把任務指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量化考評。

(五)積極引導土地有序流轉和勞動力轉移,拓寬羣衆的收入渠道,增強城鎮化建設的經濟支撐。

農村工作計劃 篇11

爲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加快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提升縣域技術創新能力,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根據《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安徽省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皖政〔XX〕8號)、《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安徽省試點工作市實施方案》(六政〔XX〕43號)精神,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標

我縣實施技術創新工程的基本思路是:圍繞一條主線(自主創新),實施一個戰略(知識產權戰略),推進三體建設(企業主體、創新載體、產學研一體),主攻七大產業(高新鑄造、農產品精深加工、食品飲料、生物技術、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構建三大平臺(成果轉化、中介服務、農業科技),實現倍增目標。

我縣實施技術創新工程的主要目標是:到XX年,基本形成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全縣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要進展,科技支撐條件明顯改善。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達35家,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達1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36億元,省市級創新型(試點)企業達20家,專利申請總量達500件,授權量達300件,全社會研發投入達5億元,均較增長兩倍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築牢科技創新基礎。

將知識產權工作上升到戰略高度,組織實施知識產權強縣工程。建立企業專利制度,設立工作機構,規模以上企業建立專利聯絡員制度,明確職責。縣設立專利技術申報與專利技術轉化激勵資金,推動專利技術的申報、實施與產業化,努力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與綜合競爭力。

(二)強化三體建設,構建技術創新體系。

以企業主體、創新載體、產學研一體爲突破口,強化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動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強化企業主體。分批選擇20家不同類型的企業,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健全研發機構、培育創新人才,實施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戰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扶持10家骨幹企業,申報組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承擔重大科技專項和科技計劃項目,努力形成若干特色產業集羣。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到XX年,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達35家以上。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使其單項產品規模和效益達到省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2、強化創新載體建設。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的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的對接,推進創新要素和產業的深度融合。不斷完善經濟開發區、工業園、落兒嶺工業集中區、大沙埂現代農業科技園和高橋灣科技園區的功能,推進科技政策、科技項目、高新技術、中介服務、科技人才和科研機構入園區,提高園區內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將縣經濟開發區打造成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加快以應流集團爲主體的省級鑄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通過1–2年的努力,升格爲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圍繞光伏產業、新型電光源等新興產業,力爭到XX年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1–2家。

3、強化產學研一體。擴大範圍,加強高校與政府間的戰略合作。圍繞我縣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建立產學研合作長效機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積極開展技術難題和需求徵集,有針對性地遴選一批技術攻關課題,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有效對接。發揮博士後工作站功能,建設一批研究生實習基地,推進科技人才向我縣流動。創造條件,建立院士工作站。大力開展企業科技特派員(特聘員)創業行動,建立特派員與企業的緊密型合作關係,幫助企業引進、轉化科技成果,解決技術難題。到XX年,在鑄造業、光伏產業、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分別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三)主攻七大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圍繞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針對重大關鍵技術開展科技攻關,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產業技術升級,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1、提升四大優勢產業。

①高新鑄造產業。加快推進“超奧不鏽鋼”技術創新項目,重點發展陶瓷殼消失模精密鑄件、核電精密鑄件產品,聯合合肥工業大學、瀋陽鑄造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術力量,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加快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檔次,延伸產業鏈條,到XX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5億元。

②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聯合南京林業大學、浙江林學院、蘇州大學等科研院所技術力量,重點推進刨切微薄竹片、重竹地板技術研發、碳化高密度竹材產品開發、圓形生絲產品開發、桑紅茶系列開發、環保型雙車低衡·還原複製水洗羽絨加工工藝改造項目,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由初級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轉變,促進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到XX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億元。

③食品飲料產業。聯合合肥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皖西學院、江南大學等技術力量,加快新產品研發,重點在冰紅茶系列產品、蕨菜飲品、百合深加工、酯化黃油工藝技術開發、茶葉冷泡技術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研究開發健康食品飲料新產品,不斷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到XX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億元。

④生物技術產業。加快建設現代中藥產業基地,推進石斛產業化,聯合中國科技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安徽藥物研究所、皖西學院等高校院所,加快技術研發和新產品開發,重點開發蕨菜黃酮提取顆粒、食用蛋白粉、破壁靈芝孢子粉、石斛保健飲品和生物製藥、動物生物疫苗生物添加劑等。到XX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億元。

2、發展三大新興產業。

①新能源產業。加快光伏產業發展,扶持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項目,加快清潔能源及設備的生產與製造,加大技術研發和引進的力度,推進新能源產業的提檔升級。到XX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億元。

②新光源產業。加強與東南大學電光源研究所、總參63所電光源研究實驗室的技術合作,重點發展led固體光源及其照明、顯示器件,開展以增強照明用led光效和壽命的技術攻關,研製開發更高效和可靠的驅動電路,促進產業化發展。培育發展電子節能燈、照明電光源設備、新型燈用玻璃材料等產品。強化對生產動力系統的變頻技術改造,應用節能技術節能降耗,控制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到XX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5億元。

③新材料產業。加快推進年產一萬噸軍民融合鋁鎂鈦合金項目、高檔鐵氧體軟磁材料等項目建設,推廣新型節能保溫牆體材料應用示範,加快技術研發和技術引進,重點開發硅碳材料、竹木塑複合材料、核電材料及電子元器件產品。到XX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0億元。

(四)構建三大平臺,促進創新資源共享。

根據我縣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需求,立足現有基礎,整合、優化科技資源,建設一批綜合性和專業性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

1、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依託縣經濟開發區,把科技企業孵化器作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抓手,增強功能,提高質量,使之成爲集聚創新要素、招才引智的窗口。建設科技成果信息庫,促進科技成果供需對接,實現產學研的有機對接。支持在孵企業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通過項目帶動,孵化高新技術,形成產業集羣。到XX年孵化器面積達8萬平方米,在孵企業達40家以上。

2、科技中介服務平臺。發揮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橋樑紐帶作用,促進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組建縣生產力促進中心作爲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爲企業在轉化科技成果、申報項目、申請專利、技術交流、信息服務、品牌策劃等方面提供服務。建立“科技路路通”服務站,逐步形成“運作市場化、功能社會化、服務專業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

3、農業技術創新平臺。進一步深化和創新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和科技專家大院服務模式,構建農村科技創業與服務體系。到XX年,科技特派員動態發展總數達到100人,建立示範基地10個,培育省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10家;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總數達到10家,實施科技開發項目20項,獲重大科技成果10項。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領導,建立統籌協調機制。

縣科技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領導,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技術創新工程實施的重大事項,統籌解決推進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方案,結合各自職能,主動參與,積極支持,密切配合,針對實施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對策,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和落實,形成協調一致的組織領導機制,爲全縣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加大投入,建立政策激勵機制。

加大財政科技投入,縣政府每年安排500萬元作爲科技創新專項資金,並隨着財政的.增長逐年增加。科技創新基金是政府引導性資金,主要用於支持以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服務爲主的科技型企業,獎勵自主創新企業和優秀科技人才。重點包括對企業引進高端技術人才、引進關鍵技術並實施成果轉化給予無償資助,對企業從事技術研發、聯合高校院所從事重大技術攻關並取得成果的給予無償資助,對爭取並實施的國家科技項目給予配套支持,對取得國家專利授權給予資助,對專利發明人(專利聯絡員)給予獎勵,對企業成功申報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國家重點新產品給予獎勵,對在全縣範圍內從事科技創新並獲得省以上科技成果鑑定的企業、單位或個人給予獎勵等。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支持方式,引導全社會增加研發投入,切實發揮槓桿作用。科技創新專項基金,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落實自主創新政策,重點落實企業研發費用所得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民營科技企業所得稅獎勵等激勵政策。

(三)營造環境,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建立和完善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機制,推動科技人才從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業流動,向產業集聚。鼓勵支持企業與省內外高校聯合,創辦職工大學,組建研發中心。加快推進博士後工作站建設,創造條件開展院士工作站試點工作。培養和引進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以及金融、管理等專業人才,培育創新型企業家隊伍,加快企業技術研發骨幹和高素質的企業職工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到企業就業,促進科技人員創新創業。

(四)加強引導,建立考覈評價機制。

實施考覈評價制度,將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納入工業企業考評。對企業的考覈評價加大科技創新的權重,增加科技創新的指標,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成效作爲企業綜合考評排名的重要內容。完善科技獎勵評定製度,對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專利發明進行分類評價,發揮導向作用,促進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紮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