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精選5篇)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寫一份工作計劃,爲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但是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嗨型工作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家訪工作計劃(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精選5篇)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 篇1

爲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規劃》精神,充分發揮“家訪”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有效地促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銜接,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學校特制定學生家訪工作計劃如下:

一、家訪目的

學生家訪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和延伸,是教師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具體體現。通過走入學生的家庭,將學生近期的在校表現向家長反饋,同時全面、客觀地瞭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的結構、學生的成長史、家長的教育觀,以及學生的社會交往表現等,可以更好地有針對性地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地展開教育。

二、家訪內容

1、宣傳黨的教育方針、有關教育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宣傳正確的教育思想和育人方式;引導家長利用親情關心感化自己的孩子,與家長共商促進學生髮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宣傳學校的辦學思路、辦學理念、辦學策略,讓家長了解學校。

2、與家長交流溝通,深入瞭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在家表現,同時將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品德、學習態度、學習成效、行爲習慣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向家長反饋。

3、講解有關學生安全教育知識,督促家長或監護人教育學生增強安全防範意識,進一步落實定期聯繫制度,加強學校、家長、學生委託監護人之間的聯繫。

三、家訪範圍

班級學生的家長或監護人,尤其是單親家庭學生、外來務工子女、家庭貧困生、留守學生及小商販家庭子女的家長或監護人。

四、家訪要求:

1、強化班主任、輔導員工作職責。班主任、輔導員老師是本班學生家訪活動的主要責任人。

2、對單親家庭學生、留守學生、外來務工子女、家庭貧困生學生及問題學生可採取深入家庭的家訪方式;對在外地工作的家長,可通過電話、信函等方式進行家訪。另外,還可採取家校E通等其他方式與家鄉進行溝通交流。

3、每一個教師在做好家訪的同時要記好家訪記錄。

4、班主任和各任課老師要協調好家訪的學生。

5、全班的家訪率應不得少於班級總人數的80%,到家庭家訪的應不得少於20%。

6、在8月15日前完成家訪

五、家訪方法:

1、推心置腹,相互理解。

2、注意信息反饋。

3、持續性與重點性相結合。

六、家訪應注意的問題:

1、要全面瞭解學生。

2、要提前預約。

3、要注意家訪時間的選擇。

4、家訪後,注意對學生的督導,以鞏固家訪效果。

七、宣傳要求

本次暑期家訪活動各級部要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每個級部在八月一日前在充分了解本級部家訪情況的前提下上報一篇宣傳報道,學校將擇優推薦到媒體。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 篇2

隨着社會的發展,教育面臨着許多新的課題。在學校工作中,教育工作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是指導家庭教育,而抓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學校教育工作水平的新途徑,因此,學校不可避免地要掌握與家長交往,指導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復雜。在家庭教育指導中,我們應特別重視:對家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指導;對家長家庭教育基本規律的指導以及每個家庭的“個性”特點。

一、聯繫與溝通

要教育好老師學會與家長的溝通。成功的家訪首先是能讓家長接納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見面的講話,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家訪也要提前備課

學生減輕了課業負擔,自由時間多了,活動空間大了,對缺乏自制能力的小學生來講,如果引導不好,很容易誤入歧途。因此,學校應抓時間擠時間,經常到學生家裏去家訪。經常家訪,可以讀懂每個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校和家庭三者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家訪前也要提前“備課”,做好充分準備,這樣家訪才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要考慮好以下幾個問題。

1、目的性和期望值

每次家訪前,學校要認真細緻地“備”此次家訪要達到什麼目的?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對本次家訪成功與否的期望值?這個期望值符不符合學生的實際?

2、瞭解學生

家訪前,學校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3、提前預約

家訪前,必須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也會大大影響老師的情緒。

4、時間的選擇與控制

家訪時間最好選擇在學生放學後或雙休日,這樣學生也可以在場,家訪的效果會更好。家訪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耽誤家長的工作。

5、內容和方法

家訪的內容應多種多樣,瞭解學生家庭情況可以家訪,學生取得進步可以家訪,發現學生有問題可以家訪,學生家庭有困難可以家訪。家訪的談話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家校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學校、家庭、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主要的是學校教育。但學校教育是否有效,還要得到家庭和社會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更爲突出。我們要家校聯手,共育新人,做到以下幾點:

1、變“請進來”爲“走出去”:改變以往的隨意請家長進校“訓話”爲主動走進家庭,將意見和建議送到家庭中。

2、變“被動家訪”爲“主動家訪”:主動家訪,防患未然,使家長能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變“談話方式家訪”爲“請家長參與教育活動”:應加大與家長的交流,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強教育的力度。

總之,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提高全本學生素質,要靠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十分重視家庭教育這塊陣地。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做好家訪工作,爲學校整體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而加倍努力。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 篇3

爲了真正瞭解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學習實踐活動的效果,我們要搞好家訪的工作,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以更有利於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老師進行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現將我進行家訪的計劃如下:

一、統一思想,明確家訪的主要任務

(一)瞭解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家訪前,我們首先對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儘可能深入的瞭解。因爲,家庭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教師只有對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全面瞭解,纔有助於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二)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多報喜,少報憂。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在學校與家庭間形成有效溝通。

(三)與家長共同研究,明確要求,統一思想,找出學生內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深對學生的瞭解,在未來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四)向家長提出建議,爲其實施家庭教育提供幫助指導,必要時還要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並共同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通過切實開展工作,家訪成果顯著

(一)通過本次家訪,我們全面瞭解了受訪學生及其家庭,爲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瞭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三)以家訪爲平臺,以學生和家長爲渠道,我們對學校進行全面宣傳,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通過家訪,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反饋。

三、家訪意義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爲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爲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於溺愛。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二)學生在校表現與在家的表現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

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裏各方面表現都良好,但在家裏卻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後,不學習,不寫作業,整天看電視、錄像,整宿上網,什麼家務都不幹。這些學生既不關心家事,更對國事天下事漠不關心,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直接導致其課外知識極度欠缺,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展。

(三)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着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一段時間的家訪,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穫,並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爲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 篇4

家訪是教師全面瞭解學生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教師聯繫家長、聯繫社會,提高學生成績的重要手段。家訪雖是古老的話題,但在當前的素質教育大潮中,如何優化家訪,搞好家訪卻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通過家訪的形式和家長溝通,共同做孩子的好學生。

一、重視家訪對學生的心理效應

1、激發情感效應。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度,反映着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聯繫。家訪首先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認真負責的態度。多數教師在繁忙的課務之後,犧牲自己的時間,甚至在夜間或雨雪天扣響學生的家門,這往往使家長和學生深深感動。家訪讓學生體會到被尊重、理解和熱愛,感化並促使他愛家長、愛老師。只有愛家長愛老師了,才能進而產生對祖國、對人民、對社會主義、對自然和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愛。學生有了愛,纔會有強烈的責任心和義務感。可以這麼說,比起請家長校訪和書信、電話聯繫來,家訪更有助於教師與學生、家長情感的接觸和心靈的交流,縮短家校的空間、心靈距離,產生親近、共鳴、信賴的效應,對學生思想和學習都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

2、激勵意志效應。意志是人們按照既定目的,克服各種困難,以調節內外活動的心理過程。良好的意志品質表現在自覺、堅韌、果斷和富有自制力。我們要培養學生這些良好的意志品質,使他們有主見、有耐心、有毅力,既不盲從,也不武斷,既不畏縮不前,也不魯莽行事,能在困難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家訪中可根據學生嫉妒、自卑、自私、怕艱苦、怕挫折等不成熟的心理特徵,因人施訪,同家長、學生三方一道尋問題、談危害、找原因、尋對策,幫助學生誠實勇敢、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養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和行爲習慣。

3、能激活智能效應。情感、意志、智能三者相互制約,家訪在使學生的情感受到激發,意志受到激勵的同時,還能使師生心心相印,情感交融,心理相容,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境界。

二、更新家訪對家長的指導內容

通過家訪,教師可以及時瞭解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思想觀念和掌握教育方法,力求在教育學生的思想上、認識上和行動上達成一致。家訪可以圍繞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主動發展這兩點來展開。

1、促使孩子全面發展

通過家訪,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促使家長能正確和支持素質教育,全方位地關注子女,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角度觀察研究自己孩子的長處和短處。既要關心考分,更要關心孩子品德的培養和健康心理的塑造。分數固然重要,但比分數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學會如何做人,教會孩子如何學會學習。在做人方面要多給以正確影響,指導其適應人際關係。在學習方面要注重良好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心理上多一點溝通,在健康方面有多一點關注,在技能方面多給孩子提供勞動鍛鍊和生活磨練的機會,從而促進孩子真正全面發展。

2、促使孩子主動發展。

通過家訪,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的素質教育,杜絕“白天在學校搞減負,實施素質教育,夜間家長請家教,搞應試教育的現象。家長要幫助孩子利用自由支配時間去發展個性和特長,學會主動發展,爲學生營造較爲寬鬆的和諧的環境,並對學生健康的興趣和愛好給予物質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勵,特別應在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思維空間,激發創新上多關注,有意識地培養創新精神,開發創新潛能,使自己的孩子能從容地步入新技術革命和信息時代,以適應未來社會和現代化生活的需要。

三、遵循家訪的基本原則。

1、普遍性原則。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這就需要教師應對每個學生傾注自己全部的情和愛,要深入到全體學生中去。這就要求在家訪時既不侷限於差生的家庭,也不侷限於優生的家庭,而要使每個學生的家庭每個學期都能得到一次以上的家訪。

2、主動性原則。一方面是要將瞭解到的學生情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聯繫,以便及時溝通,及時商定對策,另一方面是在談話時要掌握主動權,能控制整個談話內容,有效地達到家訪的目的。

3、經常性原則。定期性,經常性地家訪,適時地通報學生在校學習情況,瞭解學生在家表現,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持之以恆。

4、科學性原則。家訪時要講究技巧,講究藝術,用真心去關懷,用耐心去教育,用精心去指導,用恆心去堅持,以期達到最佳效果。

四、優化家訪過程

1、細心觀察和研究,做好家訪前的準備。

平時要注意觀察、瞭解,在家訪前應對每個學生的性格、品質、特長做到在家訪前能備好家訪這一課:如何與家長交流,要向家長了解什麼,該說什麼,怎麼說,達到什麼預期的目的,如此等等。

2、選擇適當的家訪形式。

(1)瞭解式家訪。爲了解新班學習教育情況,是學生表現突出、出現問題要了解情況而進行家訪。

(2)開導式家訪。當學生犯了錯誤或在學習、生活和人際關係中出現了挫折時,教師要及時家訪、耐心開導。

(3)鼓勵式家訪。當學生表現很好或後進生有了進步時,要鼓勵家長進一步教育好子女。

(4)慰問式家訪。當學生的家庭發生了不幸或學生生病、發生了意外時應登門家訪。

(5)閃電式家訪。有時爲了把某個問題弄個水落石出,教師突然家訪,這對於瞭解真實情況,解決疑難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3、講究談話技巧,提高家訪效率。

(1)真誠相待。平易近人的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踏實細緻的工作方式,使得家長樂於接受教師的勸說和指導。

(2)評價客觀。如果評價不客觀公正,就會影響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方法,會傷害他們的情感。任何一個學生都是既有長處又有短處,教師在指出學生成績、優點的同時,也應指出所犯的錯誤、存在的不足或潛伏的不利於健康成長的因素,給家長以信心,又使家長明確努力方向。

(3)曉之以理。通過引經據典、旁徵博引的說理和生活中的經驗教訓的介紹,促使家長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師要倡導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對家長所提的合理化建議要認真作好記錄並虛心接受。

4、正確處理好家訪中的有關問題。

(1)尊重性和平等性。教師與家長在教育學生的目的上是共同的,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因爲自己管着孩子,便高高在上,以教訓的口吻與家長交流。如果教師時刻板着“法官式”的臉,動機再好,道理再深,也只能是收效甚微。另外,無論是對當權的或者經商有錢的,還是普通百姓的家長;無論是對優等生還是差生的家長都要一視同仁。否則處在弱勢地位的家長很敏感,會有遭受教師冷遇的感覺,以爲教師勢利眼,不公正,進而懷疑教師教育措施和處理問題方法的正確性、合理性,甚至遷怒於學生,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增加教育難度。

(2)隱私性。有的家長非常信任老師,爲了讓教師全面瞭解學生,採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將孩子在校外表現出來的缺點或向家長講的問題反映給教師。教師切不可將其作爲批評學生的證據張揚出去。那將失去家長的信任和引起學生的不滿,導致牴觸情緒,致使教師再也聽不到中肯的意見,而對學生情況不瞭解,教育決策失誤。

(3)忌懶。不能因爲家訪的費時費事而怕辛苦,用開家長會來代替家訪。開家長會和家訪是不同的工作方法,家長會要召開,家訪也不能忽視,更不能取代。

小學家訪工作計劃 篇5

趁着這次假期,我們學校決定進入學生家中與學生父母溝通,做家訪工作,爲了保證在家訪過程中讓家長配合工作,我們事先做好家訪工作計劃,並且按計劃進行先後工作。

我們學校的學生裏學校大都不是很遠,着給我們家訪提供了便利,爲了氣家訪做好工作,我們要做好準備工作,隨心的人員,班主任,其他老師,人數不能太多,所以安排兩人爲一組進行家訪。

一、規劃路線

按照我們家訪的原則,重點訪問的是家境困難的貧困學生,畢竟他們的家境需要做好相應的調查工作,並組好開學安排工作計劃,對於訪問的路線,我們會從從學校最遠的區域開始,每個學生花費變天時間瞭解,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學校的小型校車,有學校駕駛員駕駛,組成三人慰問團,共同去了解情況,爲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發生,我們學校規定了很多相關的規劃,對於學生的基本工作操作都必須要做到一點,就是要按時,按質量完成,每個人都要達到基本的素質要求。同時必須要做到接觸到家長,在去家訪前做好家訪時間安排,並且詢問好家訪的具體時間計劃,保證自己家訪工作順利完成,並且要經過學生家長的同意才能夠去,不然出現無功而返的情況會嚴重影響到基本的工作情況的。

二、瞭解學生家庭情況

當天進入到學生家中,我們會分兩路,一路是來接學生家中的情況,主動與家長溝通,然後查看學生的生活環境,調查家庭的一些基礎設施,如果非常不好我們還會帶一些禮品作爲慰問之物給他們一些禮品,讓他們知道我們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同時也傳達學生讀書的好處,畢竟很多家裏貧困的學生的家中爲了減輕負擔會不讓學生上學,或者對他們上學支持的少,所以爲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必須要讓家中多重視學生的學習,讓學生未來可以有一個更高的可能,同時對於學生家裏的左右鄰舍去了解他們對其評價,弄清楚學生家中是否有弄虛作假的情況,着也是通過另一個放慢去接觸學生的另一面,看在其他人眼中學生的情況如何。

三、瞭解學生在家學習情況

最終要的一個就是要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是在家裏面玩遊戲,還是在做作業,對於這些情況我們應該與學生的父母弄清楚,講明白,把事情交代好保證學生在家認真學習,同時讓家中監督學生學習,讓父母做好更重學習計劃,在家也不能落下學習的基本情況,做好教學的基本措施保證學生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