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寫一份計劃,爲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1

一、積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我園將繼續完善生理和心理、家園互動、師生緊密結合的多層次、多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維護心理健康的`二級心理危機干預網絡,創建維護師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機制。

2、營造有利於師生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和諧氛圍,有效預防和緩解師生的心理壓力,提高我園師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調適能力。

二、以心理課堂教學爲主渠道,充分開發師生心理潛能開展。

1、針對幼兒年齡特點在大、中、小班各開設心理課程

2、老師之間平時應互相聽課,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以心理講座爲輔助,爲老師排除心理障礙。

三、開展老師的心理輔導工作

對每一位來訪的老師做到真誠傾聽、詳細記錄、認真分析、助人自助、過程保密等要求。對於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的幼兒希望老師給予直接的指導。

1、利用多種渠道,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2、辦好家長學校,向家長們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他們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

3、利用好宣傳欄對家長及教師宣傳心理健康常識,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學教育,幫助她們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主題,也是幼兒教育的主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xx-20xx年)》強調:“兒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髮展的關鍵時期。爲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給予兒童必需的保護、照顧和良好的教育,將爲兒童一生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然而,3~6歲的學前兒童還處在心理成長髮展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期,他們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可塑性大,由於他們在心理上極不成熟,自我調節,控制水平較低,自我意識還處在萌芽狀態,極易因環境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點。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與否,將會對他們的認識,情感、個性、道德的發展和社會適應等產生極其深刻的,有的難以逆轉的影響。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幼兒的心理素質,不是解決心理問題,對有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只是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兒童,因此,幼兒園的保教工作者,已不再僅僅是對幼兒日常生活的安排和護理、身體的保健與保育,以及生長指標的達標。而是要關注幼兒的情緒和需要,加強心理健康的指導。爲兒童創造融洽、和諧的心理環境及早幫助兒童矯治不良的行爲,注重培養兒童健全的人格。

二、工作重點

1、成立課題組、制定學期計劃。

2、爲幼兒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並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去,以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3、提高教師、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學習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

4、做好幼兒心理健康的測查工作,瞭解幼兒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5、對幼兒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矯治,並和家長聯繫進行共同教育

6、家園配合,鞏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具體措施

1、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活動環境,開展豐富多采的健康教育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應充分利用幼兒園活動室內外及周邊自然、社區等環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拓寬幼兒的活動空間。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設置不同的活動內容,根據教育內容需要,設置的區域不斷變更,讓幼兒按個人興趣自由選擇。並且,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使之成爲幼兒園生活的一部分,而且遊戲和活動是幼兒學習交往技能的最好機會,可以通過語言、藝術、科學、健康、社會等遊戲活動的開展及一日生活常規管理,有意識的將心理健康內容滲透其中,挖掘各個活動的心理培養目標,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

2、尊重幼兒個性,促進心理健康

每位幼兒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存在差異。作爲個性心理特徵和性格,在每個幼兒身上的表徵都不一樣。對任何一種表徵的幼兒,我們都不能忽視。要根據每位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改變,滿足不同幼兒的心理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幼兒解決面臨的問題和困擾,更好地發揮心理健康教學活動地教育作用,促進幼兒健康活潑地發展。對於一些有心理缺陷、心理障礙,行爲怪異的問題幼兒,更要進行跟蹤研究,制定系列方案,採取積極的方法,進行矯正性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個性傾向,恢復其健康的心理。

隨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健康”這一概念的認識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是指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健全狀態”而不是沒有病症或虛弱的現象。對於正在生長髮育的兒童來說,身體發育與心理髮展是生長髮育的二個生要方面,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遠不及對孩子的高矮、胖瘦、吃的好壞、生活環境那麼上心,生活在家庭的保護傘下,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鍊,有些兒童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爲。像我們班的王旭輝,剛來幼兒園時,就不喜歡與小朋友、老師交流,學習知識不隨老師讀,課後自己找一個角落玩,經過我的觀察,發現了他在自己玩的時候,說些奇奇怪怪的話:“你是吹牛大王、你是大胖鳥、不會飛等。繼續聽下去,發現他說的都是動畫片中的對話,當你再向他問起的情節時,他就不願意交流,還有當小朋友與他掙搶玩具時,他會發出刺耳的尖叫聲,就像動畫片中的怪獸一樣。

由於上面種種現像,我找到家長進行詢問,原因得知,他爸在廠裏上班,他媽自己種大棚,忙不過來,從小隻有奶奶照顧他,孩子又喜歡看動畫片,只有看動畫就不吵不鬧,只要遇上趕集就買動畫片,這樣奶奶就好忙其他之類的家務,坐下來與孩子交流的時間很少,這就到了幼兒園裏,我針對幼兒的情況向他媽說了,希望你要多抽出時間來陪孩子,每天晚上睡前給孩子講一個關於良好習慣的故事,減少孩子的看電視時間,購買一些關於美術的書籍,多到外面與孩子交往,不要把孩子整天關在家中,這樣經過不長時間的訓練,相信他會喜歡與朋友交往的。

3、學習心理健康的相關理論,明確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任何研究都是以理論爲指導的,在研究時通過學習相關兒童心理健康的相關理論,瞭解兒童心理特點,幫助我們在實踐中把握研究的方向,使我們避免走許多彎路。而理論也能轉變我們教師的教育觀念,在研究中採用適合於幼兒的方式方法,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加以引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

4、家園配合,共同教育

家庭是幼兒生活中第一個接觸到的環境。完善的家庭結構,良好的家庭人際環境,家長本身的素養及女的教育觀、教養方式,家長之間和幼兒園之間是否要求統一等,都會給幼兒心靈烙上深刻的“印記”,因此,教師和家長要經常溝通,相互交流幼兒在家或在園情況,以便及時糾正幼兒在心理方面所產生的問題。

5、做好幼兒個案的追蹤調查

認真觀察幼兒在的行爲,及時寫好個案分析,以提高教師的能力,並作好比對、測查資料的收集記載工作。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3

爲了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文件精神,根據《20_年_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安心育【20_】1號)和《_八中20_年春季德育工作計劃》的重要精神,學校根據中學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通過各種途徑認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下是本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學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具體要求。依靠現代教育理念,結合我校學生實際,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改進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切實提高我校全體同學的心理健康水平,爲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

二、主要目標

1.注重學生心理輔導,做好學生心理諮詢工作。

2.重視心理諮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輔導室的作用,進一步在全校做好宣傳、發動、普及、教育等工作。

三、具體工作

1.在學校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學校各科教學應當以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爲依據,結合自身教育、教學的內容、要求等特點,建立相應的心理素質培養目標,使各科教學過程和學校心理教育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並通過促使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真正提高各科教學質量和效益。

2.優化學校、班級集體的文化心理環境。學校要加強校園班集體文化心理環境建設。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與交往,發揮、發展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自主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調節學校班集體的人際關係和加強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使學校、班集體真正成爲學生精神生活的樂園。

3.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訓練和心理指導。幫助學生髮展積極、正確的自我觀念,自我意識,學會客觀地分析自我,分析自我與環境的相互關係,學會自我心理行爲的控制和調節,使學生在學校、社會、家庭的活動與交往中,保持健康的、積極的心理狀態,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培養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

4.發揮自我教育在培養學生心理品質中的重要作用。學校、班集體要把學生的自我教育納入整體教育計劃,通過開展課內外教育活動,指導學生“以人爲鏡”,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使他們養成自尊、自愛、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質。

5.建立心理諮詢室,同時開設心理諮詢熱線電話,設立心理諮詢信箱,通過個別心理諮詢,解決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使學生都能健康成長。

6.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通過有關心理測試,對班級或年段的學生的心理素質情況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向學校領導和有關部門報告,以便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具體情況開展專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團體心理諮詢等。

四、具體措施

1.學校成立領導小組,在校長直接領導下,心理諮詢室具體負責,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高度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全面工作計劃,統籌安排。以班主任爲核心開展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學科教師積極開展學科滲透。

2.通過學校“心語”信箱,心理輔導教師要及時回覆學生信件,定時接受心理諮詢。

3.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心理健康教師培訓。逐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

4.學校及時開展系列培訓活動,定期進行集體備課和研討活動,建立以班主任和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爲骨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本學期舉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講座。

5.利用學校各種設施,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好學校的各種現代化設施,通過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國旗下講話、校園網等宣傳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爲學生搭建表現才華的舞臺,調節學生的身心,釋放學生的潛能,並通過各種競賽,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奮勇拼搏的精神等,這些,都將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多方努力的共同結果,我們學校將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力爭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普遍性個別性相結合,家庭和學校相結合,共同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