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社會實踐報告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社會實踐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篇一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社會實踐報告

  實踐課題:尋紅色記憶,追愛國情懷

  隊長:

  副隊長:

  組員:

  報送日期:2015年7月26日星期日

 活動內容:採訪移民家庭

  活動記錄 :

第二天早上九點我們從酒店出發,再次來到富民花園,因爲富民花園是三峽移民現在的情況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所以我們上午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根據現在的情況對於之前準備好的部分問題進行了修改。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了富民花園,這是一個破舊的居民區,無論是周圍的小鋪還是居民樓都破舊不堪,和富民花園這個名字完全不相符,而且根據我們的調查,富民花園裏的居民幾乎都是三峽移民,而且許多人都是在百萬移民中遷移過來的,他們背井離鄉來到了這兒,但是僅僅是通過這個生活的環境我們就可以看出移民們的生活並不是很好。

一路上我們進行溝通的大概有七八人,可是其中有好幾位一聽說我們是想來調查三峽移民的現況,就立馬拒絕了我們的採訪,似乎大家都抱着很牴觸的情緒,而且都很謹慎。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放棄,這種態度反而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最後我們採訪到了三位三峽移民。

第一個是一位七十幾歲的老爺爺,最開始老爺爺並不大願意和我們說什麼,在我們的溝通下,老爺爺慢慢開始對我們敞開了心扉,老爺爺已經移民十幾年,但是移民後的生活卻讓老爺爺一籌莫展。由於我(隊長李玲)是重慶本地人,所以能夠和老爺爺用方言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老爺爺的一次發問讓我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老爺爺憤憤不平的對我說:“小姑娘,既然你採訪了我,那麼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說爲何我們這種七十幾歲的老人買不到社保,然後那些比我們年輕的人反而得到了名額?”在進一步的瞭解中,我們知道了原來當時他們遷移的三峽移民很多,但是社保名額卻遠遠不夠,但是由於有的人憑藉權勢拿到了不屬於自己的名額,所以像這位老爺爺這種什麼都沒有但是卻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就錯失了得到社保的機會。老爺爺的發問讓我覺得自己很渺小,雖然做了這次的調研,但是很有可能憑藉我們自己的力量並不能幫助到他。

第二個也是一個爺爺,爺爺告訴我們他是1998年就遷移到了萬州,但是當時他們只拿到了兩萬塊的政府補貼,兩萬塊對於又要生存又要買房的他而言,是多麼的少。這位爺爺告訴我們因爲自己年老了,所以在這個城市也根本不可能再找到工作,收入來源幾乎爲零,但是爲了生存他們不得不打拼,奮鬥。黝黑的皮膚,深邃的眼神都深深地讓我們感受到老人生活的艱辛。

  篇二

爲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踐行“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八字真經”要求,投身“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中國夢的理想信念,2015年7月17日上午,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紅色小分隊前往九一八紀念館進行參觀。

剛一下車,馬路對面的高大的“殘歷碑”映入眼簾。用花崗岩築成的“殘歷碑”是一本翻開的檯曆,這一頁永遠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那日深夜,日本關東軍自行炸燬瀋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以此爲藉口突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和瀋陽城,從此開始了瘋狂侵華戰爭。

走進展廳,首先看到的是大量的圖片展,展示的主要是在侵華戰爭中的始作俑者,他們在日本位高權重,他們是這場殘酷的戰爭的謀劃者。再往後就是,日本軍國主義殘害中國人的圖片,令人髮指,使大家陷入深深地悲傷中,恨他們如此的慘絕人寰,沒有人性。再往後更多就是八路軍與敵人殊死搏鬥的圖片展,櫥窗裏還展示着他們當年用過的槍、子彈、水壺,以及穿過的軍裝,草鞋。武器是那樣落後,裝備是那樣陳舊,他們是怎樣拼儘自己的力氣,才換來戰爭的勝利。這一切恐怕不是教科書和資料能夠給大家講明白的。

走出展廳,擡頭仰望“九·一八歷史紀念館”的字樣,感觸頗深,內心的憤怒已不能抑制,想着列強當年對中國人民的種種暴行,東北三省3000萬同胞身陷水深火熱之中,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淪喪在日軍的鐵蹄之下。想起那段刻骨銘心的抗戰歷史,大家的心情沉重無比。同學們在緬懷先烈們的同時更要好好正視自己的差距,作爲新時期大學生更要努力學習,努力培養自身技能,只有所有的年輕人的實力強大起來,祖國才能越加的進步、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