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報告 > 2015年關於縣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2015年關於縣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篇1:

2015年關於縣扶貧工作調研報告

按照政協常委會年初工作要點安排,近期縣政協組成調研組對全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深入到滔河、民主、佐龍、孟石嶺、四季等鎮,實地調研貧困村、貧困戶現狀、產業建設、部門幫扶等情況,與職能部門、幫扶部門召開座談會,進一步瞭解全縣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共同商討促進今後工作的意見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現狀

(一) “精準識別”,做實基礎信息。2014年4月縣上成立了農村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和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縣扶貧信息監測中心,做到了鎮有扶貧辦、村有信息員,縣有信息平臺、村有信息檔案、戶有信息手冊。按照國定2300元和省定2500元標準,進行篩選識別,共識別認定了72(鎮村改革後)個貧困村2.17萬戶5.7萬貧困人口,其中國家扶貧標準1.7萬戶4.26萬人。對鎖定的貧困對象,全部進行了到村、入戶登記、建檔立卡,《扶貧手冊》填寫、建檔信息化管理。

(二)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縣委政府先後制定出臺了《嵐皋縣關於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嵐皋縣選派包抓部門及幫扶幹部進駐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嵐皋縣扶貧開發工作考覈辦法(試行)》、《嵐皋縣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等8個配套文件,明確提出以扶貧開發統攬“三農”工作全局,並就中省市新時期扶貧開發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進行了全面安排,廣泛開展了縣、鎮領導幹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幹部系統培訓,迅速把新精神和新要求宣傳貫徹到鎮村,提高了精準扶貧的知曉率和執行力。

(三)明確責任,推進到村幫扶。縣上印發了《嵐皋縣選派包抓部門及幫扶幹部進駐貧困村開展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組建了12個扶貧工作分團、42個駐村扶貧工作隊和3個督導組,任命貧困村第一書記42名,選派40個縣級部門,抽調縣鎮156名幹部,結合省市派駐的15個部門及企事業單位36名幹部,共計55個部門及企事業單位192名幹部,駐村幫扶首批啓動實施的42個貧困村(鎮村綜合改革前48個)。各部門工作隊進駐貧困村,開展了村情、民情摸底,協助各鎮完成了貧困戶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制定了駐村《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普遍落實了結對幫扶具體措施。據統計,縣鎮村共有1422人蔘與聯戶結對幫扶貧困戶1633戶4387人。按照“缺啥補啥,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爲的原則”,對照42個村基礎設施、結對幫扶和產業、移民、教育、旅遊、健康、保障扶貧“八個到村到戶”的要求,組織涉及的21個行業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就項目的核實、規範填報、與上級項目主管部門的銜接、爭取等事項做了精確對接,申報項目總投資達1.8餘億元。

(四)多項施策,提高增收能力。一是實施產業扶貧。一方面圍繞烤煙、魔芋、山藥、茶葉和其它山林經濟確定到戶增收項目,全縣有15543戶貧困戶有增收項目,佔71.6%。如民主鎮國慶村採取綜合施策,堅持到戶項目長短結合,既着眼當年增收,又考慮長遠發展,防止返貧。短期項目以烤煙、養殖爲主,其中務烤煙的貧困戶佔60%,且每戶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中長期項目以中藥材、速生林爲主,平均每個貧困戶中藥材面積達3畝以上,速生林面積達4畝以上。另一方面貧困戶將土地流轉給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產業大戶,集約發展農村產業,貧困戶以土地入股、土地流轉和就地在農業園區務工增加收入。如滔河鎮同心村、漆扒村有50%的貧困戶將山林、土地流轉給當地能人,發展集約園區,貧困戶每天在園區獲得務工收入在60—100元不等。尤其在這裏值得闡述的是民主鎮銀盤村通過產業龍頭帶動、能人大戶引領、促使貧困戶增收的做法。該村支書王庭寶與陝西同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嵐皋縣新興農林開發公司,流轉農戶林地、耕地2000畝,其中流轉貧困戶的1600畝。今年共投入620餘萬元,其中土地流轉支出120餘萬元。發展魔芋500畝、茶葉450畝、山藥250畝。公司吸納全村貧困戶勞動力在產業園區務工,截止目前,已經兌付勞務工資180餘萬元,預計全年對付勞務工資在400萬元以上,貧困戶人均5000左右,加上土地流轉所得,當年完全可以脫貧。銀盤村的經驗告訴我們,採取這種形式開展精準扶貧,是今後貧困戶增收的主攻方向:第一,村上有一個好班子,有一個好的致富帶頭人;第二,因地制宜,選準了好的脫貧致富項目;第三,繪製了好的發展藍圖,先期流轉2000畝,計劃明年再大面積流轉,並通過2至3年的努力,建成省級園區;第四,建立起了良好的利益共享機制,貧困戶通過在農林公司務工,成爲產業工人,與企業脣齒相依,共存共榮,可以充分激發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第五,貧困戶增收穩定,不擔市場風險。全縣類似這種發展形式的還有愛國、四星、茅坪等一定數量的村,他們必將帶動當地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致富。二是貧困戶生產技能有所提高。圍繞農村實用技術和木工、電工等務工技能,組織培訓4027人次。三是全縣落實扶貧項目93個,整合投入資金3245.94萬元,一批路橋、水電、住房建設項目建成投用,極大地改善了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強發展後勁。四是積極開展智力扶貧。資助農村貧困家庭大學生548人。

(五)堅持不懈,加快扶貧搬遷。2014年完成1200戶搬遷任務和13個集中安置小區建設任務;對10年搬遷對象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優化了搬遷佈局規劃,確定了今後六年建設集中安置點42個(新建25個、續建17個);對前三年移民信息進行了全面覈對,“一區一策、一戶一法”、垃圾和污水治理、社區管理、“兩證”發放、“兩地”流轉等試點工作紮實開展。

二、主要問題

(一) 工作進展不平衡。一是按照“八個到村到戶”要求,個別鎮村對精準扶貧認識不足,存有畏難情緒、應付心裏,導致思路不清,重點不突出,措施不得力,扶貧效果差。二是相當一部分幫扶部門工作作風不嚴不實,責任心不強,幫扶措施跟不上,個別幫扶單位還停留在口頭號召上,沒有按縣上要求真正沉下身子,深入村組戶開展工作,切切實實解決貧困戶生產生活實際困難和問題。三是部分單位駐村幹部責任沒有落實,尚未專司其職。

(二)貧困戶居住條件改善任務艱鉅。目前貧困戶擁有磚混結構房屋5078戶,佔貧困戶的23%,與驗收標準相差很遠。而且越是邊遠村,貧困羣衆的居住環境就越差,居住的房屋都是年代較久遠的土牆房子,例如佐龍鎮朝陽村178戶貧困戶,僅有17戶是磚混結構房屋,還佔不到10%,貧困戶住房改造和建設任務量大面廣。另外,仍然有相當一部分貧困村貧困戶基本生產生活用水、用電、出行、求醫、就學困難問題仍未解決。

(三)貧困戶增收能力仍然不足。從調查情況看,2014年4月開始啓動貧困村貧困戶摸底建卡,制定規劃,當年少數貧困戶落實了短平快增收項目,大部分貧困戶在今年才落實增收項目,貧困戶真正有增收項目的不到75%(包括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及能人大戶帶動)。根據中省有關3年脫貧要求和標準,明年又要面臨驗收,時間已逾大半,可以說脫貧時間緊、任務重。

(四)基礎設施和產業建設資金嚴重短缺。一是資金不足,項目安排有限。二是部門整合資金難度大,不利貧困村“整村推進”工作的開展。雖然貧困村都有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掛點聯繫,有不少單位資金有限,缺乏投入到貧困村參與基礎設施和產業建設。三是現行的扶貧開發中,沒有安排到戶的扶貧資金,發展生產所需資金由村民自籌,無法解決扶貧對象的實際問題。四是金融扶貧門檻高、貸款難,融到生產發展資金比較困難。五是是危困戶建房資金缺口較大。

三、幾點建議

(一)切實增強精準扶貧工作的緊迫性和責任感。把精準扶貧放在“三農”工作之首、放在統攬農村小康社會建設全局的高度進行擺佈,進一步增強精準扶貧工作的緊迫性和責任感。定期研究和部署精準扶貧工作,特別要針對目前個別鎮少數村存在“上面熱,下面冷”、“拖後腿”的現狀、應付心態對待精準扶貧等問題,充分認識其影響脫貧驗收的嚴重性,採取各種形式營造脫貧致富良好氛圍,同時應每鎮每個貧困村進行研判,制定倒計時的工作規劃和實施辦法,不斷完善策扶持機制、工作運行機制和社會幫扶機制,創新和完善精準扶貧開發方式,確保精準扶貧規劃的順利實現。

(二)切實加大陝南移民遷建工作力度。把陝南避災移民搬遷作爲“三農”工作和推進城鎮化建設的總抓手,放在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進行再安排、再部署。搶抓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移民遷建政策宣傳、引導力度,使貧困戶自主認識到只有移民搬遷纔是正真“挪出窮窩、走出貧困”的有效途徑,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要全面落實各級和有關部門的主體責任,集中財力、人力、物力,做到有搬遷能力的應搬盡搬,極大地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對立地條件相對較好,貧困羣衆又缺乏搬遷能力的村組,要進一步加大安全飲用水、農網改造、通組到院落道路硬化、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衛生及其他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力度,極大地改善基礎條件,結合危困戶建房,進一步發動和組織羣衆,選擇安全可靠地址新建房,較爲徹底地改善貧困戶住房條件。

(三)切實提高貧困戶增收能力。要把貧困戶增收當作核心。一是要大張旗鼓地宣傳推廣銀盤、四星、愛國等地的經驗做法。有序加大貧困戶土地流轉力度,因地制宜選準增收項目,突出培育魔芋、畜牧、茶葉、烤煙、食用菌、山藥、養蜂等具有特色、市場前景好的產業,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和能人大戶的帶動發展,用抓工業的理念來抓農村產業,搞好集約經營,提高組織化程度,使貧困戶以產業工人、土地受益或入股分紅等形式獲得穩定增收。二是圍繞特色農業搞加工,不斷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在有條件的鎮村加快發展一批農副產品貯藏、加工、運銷龍頭企業,扶持一批能帶動貧困農民增收、輻射能力強的產業化龍頭企業。

(四)切實抓好智力扶貧。整合各類培訓資源,全面實施“陽光工程”、“雨露工程”和“人人技能工程”, 抓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貧困初高中畢業生就讀中職工作,切實開展種養殖實用技術培訓和電子、電工、烹飪、焊工、美容美髮等專業技術培訓和職級資格認證,提高農民脫貧致富的本領,加快貧困村富餘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力度。對考入國家計劃內大專和本科院校的貧困家庭學生,教育部門在安排資助時優先保證,確保其免費上學。引導和鼓勵貧困家庭新生勞動力繼續接受高、中等職業教育或一年以上的技能培訓。同時要,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和經營能力爲核心,培養貧困村產業帶頭人引領當地特色產業發展能力和帶領當地貧困人口發展生產、參與市場競爭、共同致富增收的能力。

(五)切實落實精準扶貧投入。一是加大對部門精準扶貧資金進行捆綁力度,從每年預算直接歸口到扶貧部門切塊下達,確保資金及時到位。二是加大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的力度,進一步強化項目意識,堅持長中短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好扶貧到戶項目,積極申報,爭取中央、省市支持。三是儘快啓動金融扶貧工作,切實解決貧困戶生產發展資金。四是加強與省市有關部門的聯繫,深入開展社會扶貧,省市部門定點幫扶和各級機關聯村包戶扶貧、結對扶貧。制定落實企業扶貧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建立完善幫扶長效機制,爭取省市內更多的企業參與幫扶工作。五是加強扶貧資金監管,確保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六)切實加強精準扶貧目標考覈和幹部隊伍建設。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精準扶貧工作目標考覈機制,將精準扶貧列入各級各有關部門年度目標考覈的重點內容,建議縣委督查室、考委辦實行月檢查、季通報、年評比機制,強化平時的檢查、督促和考覈,促進工作落實。二是繼續加強扶貧幹部隊伍教育、培訓、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扶貧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各鎮要確定2-3名工作人員專司扶貧開發工作。三是要強化縣直駐村部門和駐村幹部工作管理,駐村幹部在工作上要與原單位工作脫離,專職從事駐村幫扶工作;建立、完善、落實駐村幫扶人員補助、獎勵、激勵、懲處機制和政策,切實發揮扶貧駐村工作隊的作用。

  篇2:

實施精準扶貧是新階段扶貧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我縣深入推進扶貧工作,走出一條貧困山區脫貧致富新路子的重要舉措。爲摸清我縣精準扶貧工作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拓寬思路,推進全縣精準扶貧工作順利開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5月上旬,由縣政協副主席穆麗萍帶隊,縣政協民宗委、經科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組成調研組,在有關部門及鎮村積極配合下,分別深入到郭鎮鎮北河溝村、徐家坪鎮周家壩村、白雀寺鎮白雀寺村等鎮村,採取聽取彙報、現場查看扶貧項目、走訪座談實施項目貧困農戶、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就我縣精準扶貧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概況及成效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扶貧工作,始終堅持以扶貧開發統攬農村工作全局,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有關扶貧政策措施,並及時印發了《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略發〔2014〕7號),聚焦精準扶貧,着力行業扶貧,推進社會扶貧,促使全縣貧困面貌持續改善,扶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農村貧困人口逐年減少。通過實施脫貧目標到村到戶、扶貧項目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到村到戶、財政扶貧資金直補到戶、幹部駐村幫扶到戶五大精準扶貧措施,使全縣貧困人口由2010年的7.58萬人減少到2014年的4.78萬人,年均下降12.5%,2.8萬個低收入貧困人口基本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0年底的53%下降到33.9%。

(二)貧困戶收入水平穩步提高。2014年全縣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到2850元,較上年增加400元、增長16.3%。支出方面,貧困戶在文化教育娛樂、交通通訊、家庭設備用品方面的消費增幅均在80%以上,生產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三)產業扶持力度持續加大。2014年,全縣投放產業扶貧貸款785.82萬元,貼息55萬元,扶持496戶貧困戶發展產業;41個村級扶貧互助資金協會資本金超過了1000萬元,借款率75%,回收率95%。橫現河省級產業扶貧園區建設穩步實施,已完成投資98%,扶持帶動貧困戶332戶,佔計劃350戶的95%;兩流水村“貧困人口創業示範試點項目”和“互助資金創新試點項目”全面啓動。

(四)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堅持“整體推進、連片開發、集中攻堅”扶貧開發工作思路,通過大力實施扶貧整村推進連片開發、陝南移民搬遷、農業綜合開發、產業扶貧、科技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等七項工程,使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髮展。2014年,全縣實施秦巴片區扶貧規劃項目完成總投資12.11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投資3.01億元,產業項目投資1.87億元,民生項目投資3.61億元,公共服務項目投資1.04億元,能力建設項目投資302萬元。

二、開展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一年來,儘管我縣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於我縣貧困人口基數大,精準扶貧工作啓動時間短(剛剛實施一年),因此,在工作推進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及困難:

(一)農村情況錯綜複雜,增加了精準識別難度。當前,除絕對貧困人口和低保戶、五保戶易識別外,大多數羣衆很難準確確定是否貧困。一是貧困戶識別過程缺乏剛性標準,部分村幹部對精準扶貧政策把握不準,扶貧對象難以界定。加之貧困人口和貧困戶多由村幹部決定,一些地方未嚴格執行貧困人員認定標準和評選程序,在確定貧困戶時存在“關係戶”、“人情戶”等現象;二是部分村幹部只熱衷於爭取和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精準扶貧工作不重視,在貧困戶建檔立卡時有走過場現象,且縣、鎮包村幹部也沒有進行認真核實,導致精準扶貧數據不精準;三是貧困戶真實的收入難以概定,沒有一個嚴格的統計方法來衡量。在入戶調查過程中,部分農戶不講實話,不如實填報收入情況,造成少數較富裕戶被納入貧困戶系統,還有部分真正的貧困戶沒有被納入進來;四是存在因病、因學、因災返貧的現象,很難精準界定。

(二)貧困戶主觀脫貧意識差,發展意識不強。一是多數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陳舊落後,依然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安於現狀,沒有發展動力;二是部分貧困戶不願積極就業,不謀求發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國家救助,“等、靠、要”依賴思想嚴重;三是受自然條件限制和農產品、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等因素影響,部分貧困戶主動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不高。

(三)針對性不強,產業扶貧效果不明顯。我縣過去注重整鄉整村連片推進扶貧工作,按照“一村一品”進行項目規劃並組織實施,但在精準扶貧到戶實施過程中,由於各戶的情況和產業發展需求不同,基層政府在引導方面沒有針對一戶一策、因戶制宜、因地制宜,造成個別農戶對扶持項目不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產業項目推進落實困難。同時,縣域涉農龍頭企業較少,龍頭企業對產業發展的帶動輻射作用不明顯,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多是空架子,吸納帶動貧困戶作用不明顯。

(四)資金投入滯後,到戶產業實施難。精準扶貧的重點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上,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我縣目前在精準扶貧資金的使用上還相對滯後。一是全縣有16個貧困村被列爲“十二五”整村推進貧困村建設項目村,這些村都有80-100萬扶持資金,其中70%的資金重點用於發展增收產業,但由於缺智力、缺勞力、缺技術的貧困戶無能力發展增收項目,導致這些項目村的產業扶持資金“閒置”花不出去,沒有真正發揮出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二是產業扶持資金額度較小。在調查走訪過程中,農戶反映每戶最高專項扶持資金限額5000元,帶動不了增收產業的發展和產業規模的擴大。如:一戶按發展100窩豬苓計算,農戶需要投資9000餘元(不包括原材料和人工費),對於貧困家庭來說,一次性投資成本過高,導致到戶產業難以實施;三是全縣仍有80個貧困村沒有安排產業扶持項目,這些村的部分貧困戶想發展產業卻沒有項目支持和資金的投入,致使扶貧工作推進緩慢。

三、意見及建議

精準扶貧工作事關全局,意義重大。要抓好這項工作,必須從長遠考慮、從現實出發,上下聯動、統籌推進,瞄準貧困、精準發力,確保我縣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一)加強政策宣傳,精準識別到位。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強對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各項政策和《陝西省扶貧開發條例》的宣傳,使各級領導幹部和部門更加重視扶貧工作,依法抓好扶貧,促使社會各界和廣大羣衆積極參與扶貧,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扶貧的良好氛圍;二是建議進一步加強對精準扶貧工作政策措施、目的要求的再宣傳、再動員,充分發動貧困羣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基層幹部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三是建議對貧困戶實行動態管理。要研究吃透上級扶貧政策,切實做好貧困人口信息管理工作,準確掌握貧困現狀,加快制定貧困戶動態管理辦法,使扶貧對象進退有章可循,爲精準扶貧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二)因村因戶制宜,完善扶貧發展規劃。圍繞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目標,對貧困村、貧困戶全面摸底歸類、建檔立卡,精準幫扶到村到戶。一是建議根據建檔立卡數據分析,對貧困戶的貧困原因進行分類,因村、因戶制宜研究制定精準扶貧計劃,因人實施。可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移民搬遷安置,低保政策,醫療救助等方式,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二是建議加強與民政部門的有效銜接,對因智、因病、因殘的特困戶或“五保戶”以及無發展潛力的對象,納入惠民政策予以保障;三是建議對具備條件容易脫貧的對象,要優先納入脫貧計劃,制定相關扶持措施,讓其早日脫貧。

(三)加大產業扶貧,緩解貧困戶的資金壓力。產業發展是貧困村脫貧致富的根本所在。一是建議大力培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產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等市場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要引導、督促龍頭企業履行幫扶義務,採取“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模式,因地制宜的幫扶重點村和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產業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要發揮示範帶頭作用,主動結對包聯貧困戶發展生產。對積極扶持貧困戶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大戶要在稅收減免、扶貧貼息等政策上給予優惠,以形成貧困戶增收、企業增效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二是建議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整合力度,確保各類涉農資金向貧困村傾斜;三是建議注重激發羣衆自我脫貧意識,鼓勵實施多元項目發展脫貧,縣、鎮可以籌集一定的資金,制定相應的產業發展扶持政策。

(四)整合項目資源,改善基礎設施條件。一是建議對各貧困村確需解決的基礎建設項目由縣職能部門統一規劃,編報項目進行上報,分輕重緩急逐步實施;二是建議縣財政每年捆綁、調劑一定的資金用於貧困村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項目和資金主管部門要嚴格項目和資金審批,嚴格監管,防止重複投資和資金浪費。

(五)加大考覈力度,嚴格落實責任。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各鎮和縣直部門黨政一把手履行扶貧責任制的考覈問責力度,適當提高扶貧開發在年終考覈分值上的比重,切實把扶貧開發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同時,還要切實發揮好各駐村工作組和村第一書記的作用,指導、協助各村搞好精準扶貧;二是建議縣扶貧辦加強對各鎮扶貧工作的指導和扶貧專幹的培訓、考覈,確保扶貧專幹能夠全面掌握相關政策,專事專幹,指導各村開展好扶貧工作;三是建議由監察局牽頭,發改、財政、審計以及“兩辦”督查室等部門參與成立相應的監督工作組,加強對扶貧工作督查和扶貧資金監管,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儘快見實效。